大型行庫
」美公債殖利率「倒掛」情勢惡化 行庫明年加碼策略轉向2年內短債
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幅度加深使公債殖利率長短天期「倒掛」情勢惡化,已牽動各大行庫明年投資布局。由於利率倒掛使得短天期利率遠高於長天期,這也牽動行庫原本在2023年規劃的債券加碼策略大轉向。目前1或2年期的短天期利率為全體天期最高,若以12月9日的殖利率來看,分別為4.72%、4.33%,而5年期以上的利率則不到4%;3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3.5%,不僅已約當10年期的3.5%,和1年期相較中間「倒掛」差距更超過100個基點,情勢惡化由此可見。據了解,各大行庫明年首季先擴大對短天期債券的布局,已準備對1或2年期的利率加碼比重將占總加碼比重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剩餘部位才會加碼3年期或5年期公債。另外,由於美國的股債震盪預計可望在明年首季落底,再加上今年存款部位大幅成長,因此,基於去化資金的需求,明年勢將再加碼股票或債券的財務投資的部位,其中在海外債券加碼的幅度,大約在5%~10%。大型行庫高層指出,除了仍會伺機加碼美國政府公債部位之外,金融債則是另一個買進的主力目標。但接下來聯準會仍會在12月升息,行庫明年若要再加碼更多的美國政府公債,會等到4%以上再進場,較為安全。行庫高層也進而指出,尤其是現在透過優存方式吸收美元優惠存款,很多利率都已來到3.5%至4%的高檔,倘若加碼之後放在AC部位的美國政府公債的殖利率低於此一水準,等於固定的息收還不如銀行放給存款戶的利息,這時反而還倒賠。至於在放款方面,大型行庫高層指出,一般而言中長天期的放款或投資,由於時間上的不確定性,因此利率都應較高,但現在因為利率倒掛現象,反而天期越短,利率越高,而一般行庫的海外放款,最長都是3至5年,現在7年期的利率反而比3、5年期短,會否使企業想把借款天期延長。對於繼續擴大財務投資的必要性,行庫高層也坦言,最主要在於今年存款仍大幅成長。以行庫內部統計至10月底止,存款較去年底成長的數字大約介於1000億元至2500億元不等,而存放比相較去年普遍下降,這也使各大行庫評估,更需要透過放大財務操作來去化資金。
圍堵爛尾樓2/行庫禁令傳「預售也自備5成」 建商氣炸「斷人活路」
大型行庫日前祭出5道禁令嚴控土建融貸款圍堵爛尾樓發生,業者大都老神在在,認為是既有作法,無實質意義;不過,房市專家胡偉良卻十萬火急告訴CTWANT記者,因為他已接獲消息,「行庫將擴大解釋,預售案也擬要建商先存5成自備款入專戶」,若真實施,將使本來資金正常的建商陷入「資金週轉不靈」,恐引爆更多的爛尾樓發生。日前,新北市「凱旋大苑」驚傳停工,使得各界對「爛尾樓風暴」疑慮升高,大行庫隨即在8日對建商發出5道管制令,建商看了卻一頭霧水。東龍不動產董事長王棟隆就說,第1、2條,過去雖沒有強制一定要「信託」及建經公司簽署「續建承諾」,但9成9的建案都有,因為只要跟銀行承作土建融,沒有這兩項不會放款。大型行庫日前祭出5道禁令嚴控土建融貸款圍堵爛尾樓(圖/報系資料庫)第3條規定先建後售建商必須有5成自備款先存入銀行專戶。東泥建設執行副總梁景清表示,建商向銀行融資5成後即動工,再以他案土建融貸款等其他資金來源完成興建,槓桿玩太大、資金週轉不靈即可能倒閉,因此行庫現在強制先建後售的建商要先存入一半自備款,讓建商不能隨便挪移資金,以案養案。不過根據591新建案統計,2021年全年總銷1.7兆元,其中預售屋推案量為1.4兆元、新成屋為2812.1億元,8成以上建案都是預售,況且採先建後售的多是口袋較深的建商,因此業者認為這項規定是多此一舉,影響不大,即使第4條的預售款項必須先撥入銀行專戶,也都是現在進行式。王棟隆就說,現在預售本來就都是請客戶將訂簽開、工程款匯到專戶,專款專用,建商不得隨意動用,當建案產生相關費用或每一期工程進度結束,必須經過建經公司審查和信託銀行同意才能動撥,「向來都是如此。」房市專家胡偉良拿著9日剛收到的核貸通知書,白紙黑字已經要求建商須先匯5成自備款,他說現在銀行以擴大解釋,不只先建後售案,連預售案也都需要先存一半自備款,讓他相當生氣。(圖/胡偉良提供、CTWANT資料室)再回看管制令第5條,建商與銀行往來本來就會考量信評,王棟隆忍不住脫口而出,「這根本都是脫褲子放屁!」況且交屋爭議很難判斷,消費者眼中風評不佳的大建商,在銀行放款中或許是好客戶,難道銀行未來就不放貸嗎?令人打上問號。大家對於5大管制令的結論是,「只能預防未來,對於目前建案已銷售,正處資金困難、開工有問題的小建商,根本沒有預防爛尾的作用。」「宣示意義似乎大於實質意義,只是讓人民知曉政府、行庫有在關注爛尾樓的問題而已。」不過有一個人態度完全不同,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這兩天卻是氣得跳腳,因為他9日收到的核貸通知書,他經手的危老合建預售案被要求要動撥前必須匯入5成自備款,「我們今年推案量達百億,信用良好,但好幾間銀行已經透露,行庫擬將第3條自備5成的規定擴大到所有的預售案件,等同『全殺』,那災情之慘重將不堪設想,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胡偉良補充說,假使一個案子工程款總需求15億元,銀行借10億元,建商自籌5億元,手上有10個案子,就得自籌50億元,「有50億,我就退休不幹了。太離譜了,以前從來沒有的事。」探究目前盤售案、爛尾樓建案發生的原因,主要多是營造成本攀升,擠壓建商獲利空間,造成入不敷出,影響資金流通所致,大環境因素難避免,但又碰上國內打炒房限縮銀根,一下子勒緊了建商脖子,斷絕金援,反而使建商資金鏈斷鏈加劇而倒閉,如今房市交易已趨緩,行庫又做無益之舉,讓胡偉良痛批,「行庫才是製造大量爛尾樓的禍源,這樣下去房地產真的會完蛋!」行庫5道禁令對於已預售、正在興建的案子,沒有任何預防爛尾的助益,反遭建商痛批使資金斷鏈加劇,爛尾樓的狀況將更嚴重。圖為2018年基隆市七堵區一件預售案爛尾樓。(圖/報系資料庫)
避免土建融案變「爛尾樓」 行庫祭出五大禁令
為避免承接的土建融案變成「爛尾樓」,據透露,大型行庫已祭出「五大禁令」管制土建融,其中更要求建商必須和銀行所指定的建經公司簽署「續建承諾」來保證房子一定會蓋到好,並且要求建商必須先出足5成的自備款存到銀行專戶,銀行才會撥出土建融貸款。這五大管制令,包括:1、不論是建造人或是建案本身的土地,兩者都必須作銀行信託;2、建商必須和銀行所指定的建經公司簽署「續建承諾」;3、建商若採先建後售,則自備款必須先撥入銀行的專戶,且必撥足5成,銀行才願撥款;4、建商若採取預售屋,則預售款項必須先撥入銀行專戶;5、建商本身必須紀錄良好,沒有任何和銀行的違約紀錄或交屋爭議,行庫也要檢視其以往的銷售紀錄。建經公司高層對「續建承諾」表示,建經公司也會選擇建商客戶,不會每案都接,最主要在於倘若建商作到一半蓋不下去,屆時即使銀行會把貸款轉撥給建經公司繼續完成,但在續建承諾的要求下,不夠的錢建經公司要出來墊,負擔也很大,因此等於建經公司和銀行將一起把關該建商的財力與信用保證。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上述的五大管制令,不僅中小型的建商,連同大型建商集團也一併適用。此外,上述的五大管制令,尤其在所謂的「蛋白區」的地段,會要求分行必須確實執行。行庫高層表示,一般而言,大型建商集團的財力會比中小型建商雄厚,但由於整個房市景氣下行,風險正在擴大,因此,包括大型建商集團較處於「後段班」的,也會特別要求分行必須配合執行上述管制令。至於要求建商必須先自籌整個建案約5成的款項,行庫表示,這也是在檢視建商具有把建案作到完工的財務實力和抗壓性。行庫表示,現在建商面臨的風險比以前更大,最主要在於原物料價格上揚拉高建材價格,也使建商的財務強度面臨更大的挑戰,使銀行不得不多管齊下把關。
美元放款利率陡升 企業出現借款「換匯潮」
美元放款利率陡升,已使企業出現借款「換匯潮」。金融圈人士透露,近來因為美元放款利率高於台幣放款的差距越拉越大:「至少超過250點(1點是0.01百分點)以上」,使得企業借款也掀起一波「換匯潮」,企業不分大型集團或是中小企業,只要是跟進出口貿易有關,有進口購料等美元資金需求,大部分都採借新台幣,再來換成美元的方式。目前新台幣貶勢延續,確立31元新常態,15日終場新台幣收在31.13元,續創逾三年新低,貶值4.2分。行庫主管提醒,採取借新台幣、換美元操作的企業,在匯率方面的靈敏度要更高。由於現在匯率大約在1美元兌新台幣31元,因此,1元的匯差就約當3%的利率,因此企業主倘若真的要省下利率,就得在匯率上更加有警覺性,否則省了利差,賠了匯損。對於美元放款利率的最新行情,大型行庫主管說明,現在基準利率三個月期的LIBOR就已經3%起跳了,另外,加碼點數至少70點起跳,總利率水準至少已3.7%,相較於大多數大型企業集團的新台幣借款,利率都僅在1.5%甚至更低,即使是聯貸案,利率也經常都以「鐵板價」1.7%訂價,因此使得兩種幣別的企金借款,落差至少超過250點,大幅的落差也因此促使企業集團採取這種借台幣、換美元的方式。台美利差擴大,除了已左右企業在借款幣別的選擇,另一個顯著的影響,就是美元資金運用以往以放款為主,但現在漸向投資傾斜。行庫主管表示,由於企業先借新台幣再換成美元已越來越普遍,因此美元放款反而乏人問津,使得美元資金用途現在比起放款,已有更多的比重移往投資,可說是各大行庫在放款及投資面的新現象。行庫主管指出,以往美元在放款與投資的用途配比上,大約7成用於放款,3成用於投資,現在已變成至少是6比4。
破25年新低價 台灣人狂掃日圓
台銀日圓牌告價的現鈔賣出價7日最低來到0.2256日圓,已再突破25年新低價位,多家大型行庫不約而同指出,從5月底迄今,國人買進日圓幾乎可用狂掃形容,其中若和去年第三季日圓匯率「起貶點」相較,兆豐銀日圓現鈔買匯量已比去年第三季高出超過八倍,一銀6月買匯量則可能是5月的四倍。兆豐銀分析,日圓買匯熱潮去年底就有過一波,當時第四季比第三季已增加超過三倍的現鈔買匯量,5月下旬以來則是新一波,主要仍和日本開放觀光在即,使民眾更積極買日圓準備旅費有關。一銀也指出,現在每天的日圓買匯日均量都為去年第三季的二至三倍。行庫主管指出,去年第三季的日圓匯價是起跌點,當時的日圓現鈔匯率是在0.25左右;根據一銀對自家日圓現鈔買匯交易觀察,今年以來,日圓匯率曾在4月、5月下旬重貶,均掀起新一波買匯潮,尤其是6月以來更像上了加速引擎,日圓對美元匯價是否超過130,更成民眾買匯日圓重要指標。匯銀主管表示,由於日圓匯率底部不易掌握,加上日本開放觀光在即,來自觀光推升對日圓的需求對日圓或多或少發揮「阻貶」效果,因此現階段到底離「底部」多遠實難預期,所以最好就是分批換匯。倘若對比近半年來日圓匯率最高點的台銀賣出匯價在3月8日為0.2493台幣兌1日圓,國人以10萬元新台幣兌換,則在3月8日可換到40.11萬日圓,但若是在6月7日兌換,則可換到44.3萬日圓,等於可多換到超過4萬日圓。
公股金控明年獲利成長目標5%起!兆豐金最樂觀 要拼「2成」
公股金控將自本周起陸續召開董事會通過明年度的獲利目標,目前已知,兆豐金及兆豐銀對明年獲利成長的目標拉最高,將把獲利目標訂在比起今年全年實際獲利,大約成長兩成,合庫金及合庫銀明年獲利目標則將較今年成長一成。據了解,對於明年度的獲利目標,兆豐金將在22日「打頭陣」,兆豐金董事會22日將討論、決議明年獲利目標水準,合庫金的董事會將在28日召開,也會決議明年全年獲利目標。包括第一金、華南金,則將以今年的實際獲利再上調約5個百分點,作為明年的獲利目標。根據一銀、華銀等大多數的公股銀行內部評估,相較今年央行降息對利差的影響是在下半年才開始發酵,明年一整年都會持續央行降息後的低利狀態,而即使明年經濟成長,由於市場激烈競爭:「放款利率恐怕也拉不起來」,因此認為明年獲利即使是以今年預算目標調降後的獲利為基礎設定成長率,要達到5%恐怕也很不容易。也有大型行庫主管指出,包括Taifx、Libor這些美元放款指標利率大幅降低,顯示即使海外或是OBU的放款就算景氣回復,由於資金寬鬆、氾濫,也難達到以往的水準。行庫主管指出,例如去年底在國銀美元放款最有指標意義的Taifx三個月期的利率為2.33%,但近來僅剩0.5%,Libor三個月期同樣也從1.91%降至0.24%,降幅都接近200點(1點是0.01百分點),顯示行庫的海外業務獲利將大幅縮水。據了解,兆豐金旗下兆豐銀原本將以今年實際獲利為基礎上調約5%為明年獲利目標,但兆豐金決策高層認為,明年的經濟情況應該優於今年,銀行獲利應有積極力拚的機會,因此認為應以「今年尚未調降過的獲利目標」為基礎,再成長約4~5%,因此使得兆豐金及旗下兆豐銀明年的獲利目標,將比今年實際獲利成長兩成。合庫金則由於合庫銀財務投資的加持,今年銀行財務投資實現獲利合計股票短投、長投及債券約有20億元的大舉挹注,因此獲利受損程度在全體公股金融機構裡最為輕微,截至第三季為止,合庫金獲利減少大約7%,因此明年獲利成長訂10%左右,可說是資方及工會都能接受的目標值。
大型行庫Q4這樣佈局 靜待收割
台股大盤高點震盪之際,大型行庫已展開傳統製造業旺季的第四季布局。市場人士指出,行庫上月實現股利收入後,出現分批賣股減碼調節的跡象,行庫高層對此強調,減碼後仍朝「多頭」方向布局台股,將逢低承接具有高配息、股價相對偏低、所屬的產業發展趨勢正向的公司,靜候第四季的製造業旺季到來。彙整行庫最新的持股統計顯示,近一個月對台股的平均減碼幅度約為二成,以絕對金額來看,部分行庫減碼部位超過30億元。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方螢基對此表示,上半年國內外股市表現不錯,一銀在台股部分增加了部位,幅度約二至三成,債券也增加了一成多,目前投入台股金額約120億元,較2019年底增加25%左右。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分析說,由於整個市場資金空前寬鬆,台股繼續上攻擁有此一重要利基,指數短期低點在12,500點附近有支撐,高點有機會突破13,000點。多家大型行庫內部評估也顯示,由於資金非常寬鬆,大盤再破13,000點是必然的,這波全球大QE(量化寬鬆)是台股榮景不斷的最主要動力。陳奕光還說,資金持續湧入台股,加上債券利率被QE政策拉的相當低,迫使外資不得不「把台股當成債券買」,畢竟比起因QE而大縮水的公債、公司債的債息收益,台股報酬率普遍高出100、200點。彰化銀行也預計在疫情尚未劃上句點、中美僵局未解等因素影響下,下半年市場的波動還將擴大。至於具體投資策略,彰銀主管說,先要看企業所屬的產業是否位於正向發展的位置,從中挑選業績表現佳、價位在低基期,並擁有高配息紀錄的中大型個股;第一金則看好科技龍頭股,同樣鎖定發展趨勢正向的產業,而受疫情關係,醫療生技業也是關注的重點對象。一銀主管指出,目前最看好的是5G概念、伺服器、半導體上游相關族群。臺灣企銀目前財務操作以債券為主,比重高達60%,相對偏低的台股部分第四季將伺機加碼;合作金庫銀行同樣認為台股長線看好,平均殖利率達4%對資金有很大的吸引力。華銀也表示,低利率環境下的高殖利率族群,會持續吸引資金的目光,操作上將以需求較不受消費端影響的產業為主。
萬三高點 行庫這樣做:落袋為安 減持二成
台股自從上月一度破萬三之後,就快速拉回持續在高點震盪,根據各大行庫最新的持股水位統計,目前各大行庫從台股一度衝上萬三之後,就開始對手中的部位一部分進行獲利了結,平均減碼幅度大約在兩成上下,有些行庫減碼甚至已超過30億元。大型行庫主管指出,台股衝破歷史高點,加上絕大部分投資標的之股息收入都會在7、8月實現,此時股息收入到手了,另一方面因大盤亮麗而讓投資標的快速填權息,股利、填權息雙收之際,「當然就應回頭居高思危」,所以趕緊先賣出一部分部位來「落袋為安」,一方面已實現股利收入,另一方面逢高出脫。據了解,各大行庫的台股部位,已經平均減碼兩成,但在上述的操作策略之下,大型行庫在減碼之前,早已滿載而歸,根據內部統計,多家行庫今年的股息收入比起去年同期,整整多出一倍以上,並且超前預算目標達成率約一至四成。
首購換屋族買盤回溫?建商回報 憂失業恐抵消低利力道
房市下半年面臨新的價格拉鋸戰。大型行庫內部最新的不動產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疫情控制得當,看屋人潮有回溫,不過由於新冠疫情因國際產業鏈斷鏈效果,對產業造成衝擊,進而造成失業問題並影響民眾購屋資金來源,再加上台商回流建廠,導致建築人力、原料成本拉高、並反映在新預售屋的訂價,這些變數恐使得實際房市成交量成長有限,下半年房市將面臨建商與購屋族對價格上的拉鋸。指標大型行庫近來訪查南台灣建商,對此建商提出上述的看法。大高雄地區具指標性的建商向大型行庫指出,在4月底前受疫情恐慌情緒蔓延影響,各大建案招待中心的看屋人潮及成交戶數明顯出現衰退,儘管5月之後隨著國內本土病例持續零確診,而使市場信心有所回升,且超低利率環境亦的確有利於首購及換屋族群買盤陸續回籠,但此時卻面臨另一重干擾因素,就是疫情重創經濟及就業市場之後,所帶來的失業問題,這些將抵消零確診、低利所帶來的房市復甦力道,使第三季儘管買氣回溫,但步調緩慢。除此之外,在房價部分,南台灣當地建商則表示,儘管2019年台南及高雄地區推案量體明顯成長,且政府啟動台商回流也帶動南科擴廠需求,但同時也因此對營建工人需求增加,因而帶動建商的缺工及人力成本上升問題。建商向大型行庫指出,現在建商普遍面臨缺工、搶工導致工資漲價及原物料上漲的雙重壓力,這也將使建商在訂定預售屋建案開價時,必須估算推案初期至完工交屋期間原料及工資成本上漲的幅度,以避免因營建成本上漲,導致完工交屋時建案投資報酬為虧損狀態,因而在土地、原料及工資成本齊漲的趨勢下「使房價被墊高」,這也將使買方與賣方面臨新的價格拉鋸戰。
10萬勞工紓困貸款 申請首日爆量6萬件
勞動紓困貸款10萬元上路首日,公股行庫爆出逼近6萬件大量,其中,土銀、一銀、台銀為前三大,土銀承作量已破12000件,為全體行庫之冠;以此速度,估計不到10天內,勞動部撥出的500億額度一定用滿。據了解,土銀為了承作勞動紓困貸款申請,全省150家分行,每家找3個臨時雇員來協助趕件,因此分行臨櫃就有8000多件,加上網路進件4000件的申請,合計第一天就超過12000件。一銀則合計10756件,其中從網路進件4766,可說是全體行庫裡,網路進件量最高的銀行,此外合庫則有8000多件,彰銀也有約5000件,兆豐也超過5000件。不過從受理申請來看,現在95%以上的申請,都是由大型行庫來作,民營銀行對此相對不積極,據悉,有不少民營、外商銀行今天甚至還掛出告示:「因為還沒接到總行指示,尚未受理。」使得大批民眾申請蜂湧至公股銀行,公股金融圈人士形容:「盛況不遜於月前買口罩的排隊人潮。」只見許多公股行庫的分行,外面都大排長龍,全部都是在等最新的「10萬元紓困」,因為幾乎人人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