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癌
」 子宮頸癌 HPV 私密處 菜花 人類乳突病毒太害羞不敢就醫!人妻「私密處長痘」自行擦藥膏 1年後慘病逝
身體出現異常是警訊!婦產科醫師鄭丞傑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了一個自己經手的案例,一名32歲的女子私密處出現異物,卻因害羞不敢就醫,自行使用藥膏,最終因延誤治療而不幸過世。鄭丞傑在節目上表示,這名女子性格內向且保守,結婚後她的丈夫甚至未曾見過她的私密處。懷孕後更是拒絕與丈夫同房。女子由於私密處長了異物,一直自購藥膏來塗抹,但病情不僅未見好轉,反而惡化。直到丈夫驚覺妻子健康出現問題後,才發現她的私密處已經出現潰瘍。最終女子才在丈夫的堅持下去婦產科診所就診,隨後醫師建議她轉診至大醫院,並由鄭丞傑負責接診。鄭丞傑檢查後發現情況嚴重,詢問女子症狀出現的時間,女子這才透露症狀已持續了將近半年,初期只是小突起,後來破裂後擴大至約1元硬幣的大小。鄭丞傑也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確認女子罹患外陰癌。由於女子當時已懷孕6至7個月,醫師只能在懷孕8月時進行剖腹產,並處理癌症問題。然而手術後發現女子的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結和骨盆腔,病情已達第四期,由於當時的醫療技術有限,女子最終只存活了1年,留下年僅1歲的孩子,這也讓鄭醫師感慨,無論多麼害羞,都應該及時就醫,以避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事實上,衛福部台東醫院曾指出,癌症的發生可能是遺傳或環境所引起,包括感染、放射線、藥物、飲食等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正常細胞基因,特別是腫瘤抑制基因的失常或致癌遣潛力基因的活化。細胞長大,使用正常細胞的管制系統失去平衡,就變成癌細胞。台東醫院說明,癌症的死亡率,在台灣地區高居十大死亡原因之首位,對生命的危害至為嚴重,任何人皆談癌色變。對婦女而言,終其一生,每四位之中就有一位會得到癌症,而又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集中在女性生殖器官上,稱為婦癌。常見的有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罕見的則包括外陰癌、絨毛膜癌、陰道癌和輸卵管癌等。這些婦科癌症的起因,目前仍無法明確得知,而其預防方法,正如其他癌症一樣,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及時的治療。
公廁坐墊9成有菜花病毒!醫教1動作降低感染風險 這些事要知道
出門在外很多時候需要使用公共廁所,裡頭卻暗藏感染疾病風險!泌尿科醫師高銘鴻透露,公廁的坐墊約9成有菜花病毒,皮膚接觸就很容易被感染,他建議先用酒精擦拭馬桶坐墊,能大幅降低感染風險;其實高銘鴻曾詳細回答過菜花相關問題,提醒能透過HPV檢測確認是否感染。近日高銘鴻醫師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分享短影片,揭露9成的公廁坐墊都有菜花病毒,表示菜花病毒屬於接觸性感染,使用公廁時皮膚接觸到就容易染上菜花,但不一定會長出來,所以有些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染上菜花;不過高銘鴻說上公廁很難避免,他建議使用公廁時,先用酒精擦拭馬桶坐墊,能大幅降低感染菜花風險。除此之外,高銘鴻醫師說不只公廁,民眾去泡溫泉、汽車旅館等,切記也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別人坐過的地方最好消毒後再接觸,因為只用清水沖洗還是有感染風險,若沒有酒精至少也要用熱水,過一段時間再去坐,「菜花病毒沒有辦法活太久」。事實上高銘鴻醫師今年1月就曾在臉書粉專回答菜花相關疑問,像是菜花治療方式是靠局部藥物、冷凍療法、切除手術和口服藥,要取決於疣的類型、數量和位置;菜花不會自行痊癒,若沒有透過藥物或手術,很高風險會復發;菜花有90%以上由HPV6及HPV11型引起,這類較不會引起子宮頸癌、外陰癌、肛門癌或陰莖癌等生殖器官相關癌症,但其他高風險的HPV16、HPV18型等確實與癌症相關。高銘鴻醫師也透露要如何預防菜花的感染,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接踵HPV疫苗,另外就是安全性行為、減少性伴侶的數量、定期檢查和注意個人衛生,都是預防的重要措施。而高銘鴻醫師最後呼籲,有時候菜花症狀不明顯,懷疑時能透過HPV檢測確認,一旦有症狀須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青少年性病例創6年新高 16歲男一次中鏢菜花、淋病、梅毒
適逢開學,今年北市率先首次擴大國中男生公費接種九價HPV疫苗。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呼籲,家長們應多支持家中適齡孩子接受施打,因為青少年正是容易對於「性」感到好奇卻又一知半解的年紀,可能因一時衝動或受同儕影響而想要嘗試,卻又缺乏預防保護觀念。顧芳瑜建議及早接種HPV疫苗不僅能夠減少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機率,同時還是少數具有防癌效果的疫苗,能協助女生預防子宮頸癌、外陰癌、也有助預防好發於男生的頭頸癌、肛門癌或陰莖癌等生殖泌尿道癌症,其中頭頸癌在亞洲國家的好發性又較其他國家高。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去年13至18歲青少年的淋病與梅毒病例均創下近6年新高,且據相關醫學研究指出,不分性別,一生被HPV感染機率高達8成,最有效的預防感染方式就是接種HPV疫苗,而青少年階段接種則可達最大保護效果。顧芳瑜提到以目前診所曾收治的性病案例中,就有年僅16歲的青少年同時感染菜花、梅毒與淋病的病例,由媽媽陪同來檢查,經了解就是因為暑假期間和朋友們對性好奇,而有了不安全性行為導致。由於打疫苗需要父母同意,顧芳瑜表示有些父母可能會對施打HPV疫苗的必要性存疑,或者帶有錯誤見解,擔心施打疫苗是否變相鼓勵性行為,因而不同意孩子施打,反而錯失這個提供絕佳保護且由政府補助的良善政策,極為可惜。顧芳瑜更建議,由於HPV疫苗的最適接種年齡為9至45歲,鼓勵父母親除了支持家中孩子施打,若自己也未曾接種過,不妨考慮和孩子一起施打。值得提醒的是,接種第一劑時年齡在9-14歲只要施打2劑即可,若已年滿15歲以上則應施打3劑。
僅20多歲就得子宮頸癌! 醫曝高風險HPV感染年輕化
一名20幾歲妙齡女子因不舒服就醫,確診竟然已是子宮頸癌第三期,不僅需要負擔龐大的醫藥費,後續更帶給家庭無盡的傷痛!近年台灣子宮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馬漢平表示,子宮頸癌癌前病變無明顯症狀,等到異常出血恐為時已晚,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發現病變就能即早處理。HPV感染風險達9成 男性感染風險更甚女性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PV)為常見的性傳染病毒,只要曾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持續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前病變,也可能罹患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腔癌等癌症或者生殖器疣(俗稱菜花),其中子宮頸癌就佔全球女性HPV相關癌症的90%以上[i]。HPV不只與女性相關,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男性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逾9成,高於女性的8成3,而且感染後產生抗體的比例更低於女性[ii]。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表示,近年受惠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癌早期患者減少許多,但仍因部分民眾不願意篩檢、疏於追蹤等原因,導致第三、第四期子宮頸癌患者人數並未下降,甚至出現年輕化趨勢。她提醒,據國健署「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國中學生曾經發生過性行為者已占1.4%、高中職學生占 11.6%[iii],如沒有安全性行為觀念,後果不容小覷。3大高風險族群 接種疫苗防護6癌1病馬漢平指出,6年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者,罹癌風險是3年內有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者之3倍。他呼籲,政府自民國84年開始補助30歲以上婦女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發現病變就能即早處理,如發現潛在的前癌病變,透過即時治療,就能預防子宮頸癌發生。這個政策已經成功使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約7成,可見其成效。如為下數3類高風險族群,更應定期篩檢。有過性行為有HPV感染史免疫抑制者此外,如為接受過子宮頸癌或前癌病變治療的女性,更別忘了定期篩檢,如發現復發或新的病變,即時治療就可提高治療成功律。如覺得醫院不方便,其實現在也有許多社區篩檢車,符合公費篩檢資格者,可就近篩檢。除了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疾病,健康管理醫美診所郭彥妤醫師也建議,無論男女都應該要接種HPV疫苗,越早接種效果越好。目前國民健康署已經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施打HPV疫苗,民國107至110年入學國中女生完整接種2劑之涵蓋率,最新年度已達91.3%,朝接種率穩定達90%以上之目標前進。民國113年起,各縣市衛生局也陸續推出公費施打第二劑,顯現趁早接種疫苗及定期篩檢的重要性。她提醒,HPV多達上百種型別,感染後不一定會有抗體,未來仍有可能持續性感染,因此建議感染後仍需接種疫苗。林美秀呼籲接種疫苗 價數越高防護力越高公益大使林美秀長期關懷癌友,不僅曾演出癌症相關戲劇,自身也有過婦科疾病治療經驗,讓她對於疾病的警覺性提升,日前也接種了HPV疫苗。她分享親弟弟罹患鼻咽癌,感嘆表示:「癌症離大家都很近,提早防範才能避免遺憾」。目前市面上共有2價、4價、9價三種HPV疫苗,價數越高,防護病毒種類越多。最新且預防9種HPV型別的疫苗(9價疫苗)男女都可接種、越年輕接種越有效!醫師提醒民眾,依照接種時程完成,如果無法按期完成,應諮詢醫師是否繼續完成接種。[i] WHO 人類乳突病毒與癌症
高風險HPV感染年輕化 20歲竟罹子宮頸癌第三期
近年台灣子宮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國民媽媽林美秀擔任公益大使,和臺灣年輕病友協會、雙和醫院,共同呼籲「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三管齊下,提升防護力!另外也呼籲大家認明「HPV衛教友善診所」標章,可提供民眾諮詢和接種疫苗。為了宣導子宮頸癌防治,佐登妮絲將於5/4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公益篩檢活動,只要完成挑戰,就能獲得應援夥伴啾啾妹的限量專屬束口袋,歡迎民眾踴躍參加。WHO指出,HPV為常見的性傳染病毒,只要曾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持續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前病變,也可能罹患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腔癌等癌症或者生殖器疣(俗稱菜花),其中子宮頸癌就佔全球女性HPV相關癌症的90%以上。臺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提醒,HPV不只與女性相關,有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男性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逾9成,高於女性的8成3,而且感染後產生抗體的比例更低於女性。此外,雖然近年因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癌早期患者減少許多,但仍因部分民眾不願意篩檢、疏於追蹤等原因,導致第三、第四期子宮頸癌患者人數並未下降,甚至出現年輕化趨勢。同時,據國健署「110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國中學生曾經發生過性行為者已占1.4%、高中職學生占 11.6%。如沒有安全性行為觀念,後果不容小覷。理事長潘怡伶更分享近期一名癌友年僅20幾歲,因不舒服就醫經確診已為第三期,不僅需要負擔龐大的醫藥費,後續更帶給家庭無盡的傷痛,藉此呼籲大眾重視子宮頸癌防治,打造幸福美滿的家庭。雙和醫院副院長馬漢平指出,政府自民國84年開始補助30歲以上婦女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發現病變就能即早處理,如發現潛在的前癌病變,透過即時治療,就能預防子宮頸癌發生。這個政策已經成功使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約7成,可見其成效。如為「有過性行為、有HPV感染史或者免疫抑制」者,更應定期篩檢。此外,如為接受過子宮頸癌或前癌病變治療的女性,更別忘了定期篩檢,如發現復發或新的病變,即時治療就可提高治療成功律。如覺得醫院不方便,其實現在也有許多社區篩檢車,符合公費篩檢資格者,可就近篩檢。除了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疾病,佐登微爾健康管理醫美診所郭彥妤醫師也建議,無論男女都應該要接種HPV疫苗,越早接種效果越好。目前國民健康署已經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施打HPV疫苗,民國107-110年入學國中女生完整接種2劑之涵蓋率,最新年度已達91.3%,朝接種率穩定達90%以上之目標前進。民國113年起,各縣市衛生局也陸續推出公費施打第二劑,顯現趁早接種疫苗及定期篩檢的重要性。公益大使林美秀長期關懷癌友,不僅曾演出癌症相關戲劇,自身也有過婦科疾病治療經驗,讓她對於疾病的警覺性提升,日前也接種了HPV疫苗。她於記者會現場分享親友罹癌經驗,感嘆的表示「癌症離大家都很近,提早防範才能避免遺憾」。目前市面上共有2價、4價、9價三種HPV疫苗,價數越高,防護病毒種類越多。最新且預防9種HPV型別的疫苗(9價疫苗)男女都可接種、越年輕接種越有效!也提醒民眾,建議依照接種時程完成,如果無法按期完成,應諮詢醫師是否繼續完成接種。
女性必做5大健康「泌」訣 日喝3000毫升水防感染
不少女性常誤會泌尿科是男性專屬科別,但其實泌尿系統男女都有,凡攸關泌尿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求診或諮詢泌尿科。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在粉專分享提到,常收到不少女性病患私訊詢問關於尿路異常、不安全性行為或產後漏尿等問題而覺得困擾,卻又不確定是否可以看泌尿科。藉著38婦女節,顧芳瑜提出以下5個女性應該知道的健康「泌」訣,提醒女生們如何關注泌尿健康來寵愛與保護自己。1.施打HPV疫苗 降低子宮頸癌、頭頸癌、菜花的侵襲越來越多女生有施打HPV疫苗的觀念,但還是有些人對於2價、4價、9價疫苗不太了解,也想知道打了之後到底可以保護多久?顧芳瑜解釋,所謂的「價數」,代表是可以預防的病毒型別,價數越多,代表保護力越好。目前9價疫苗的保護力範圍最廣,不僅能預防常見的子宮頸癌,亦可預防頭頸癌、外陰癌、菜花等疾病。此外,目前的研究認為完整打完三劑就有完整的保護力,這也是因為9價疫苗目前上市的時間大約10年左右,目前第一批施打的人,都還是顯示有保護力,但未來需不需要補打,則需要之後的研究給答案。⠀2.定時做凱格爾運動 免於漏尿之苦很多產後媽媽們說不出的困擾,就是在大笑、打噴嚏、提重物等會增加腹壓的活動時,會發生漏尿的情況。顧芳瑜建議可以考慮每天做凱格爾運動,每次撐5-10秒,一回合做10次,每天可做4-5回合。若怕凱格爾運動太枯燥,也可考慮坊間常聽到的磁波椅、GX椅,這些都是利用外部力量來協助你可以有效率地做凱格爾運動,增加骨盆底肌強度。若是這樣仍有漏尿困擾,下一步不妨考慮做懸吊術或是注射尿道填充物,也有助大幅減低漏尿之苦。⠀3.定期性病檢測性病檢測的觀念在歐美其實十分流行,大約固定每6個月做一次性病篩檢。但很多人常常為性病檢測貼上錯誤標籤,以為做檢測的人就代表性生活精彩或不檢點。顧芳瑜特別呼籲,很多性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不見得只有性行為,例如菜花有可能藉由觸摸不乾淨的表面而感染。此外,即使目前可能為單一性伴侶,但由於性病有潛伏期,你無法確定另一半或對方過往結交的另一半的狀況。因此,定期檢查有助及早發現與治療,而且多數性病只要透過完整治療,都有機會得到控制或痊癒。⠀4. 降低夜尿 睡前4小時減少喝水量、咖啡因泌尿科常有不少對於夜尿症十分困擾的病患。因為夜尿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可能導致工作表現與情緒不佳,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顧芳瑜提醒,夜尿其實是一種症狀的表現,很多疾病如膀胱過動症、心衰竭等都可能以夜尿症狀表現,建議民眾可先嘗試調整生活習慣,多數病人往往可藉此來改善症狀。但如果仍感到困擾,則可以求助泌尿科與醫師共同討論。5.每天喝水3000ml 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多喝水有助將泌尿道中的細菌沖刷下去,就能大幅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至於一天喝多少水才夠?顧芳瑜提供一個簡單判別的小撇步:如果尿液顏色為淡黃色,代表喝水量足夠;若尿液顏色很黃,就代表得趕快補水囉。另外,由於台灣氣候溼熱,女性普遍有私密處反覆感染的問題,生理用品品牌靠得住也首創抑菌淨化加強版的衛生棉,除了採用99%抑菌效果獨家天然抑菌層之外,更創新打造「雙重抑味科技」,首創淨味加強圈與植萃抑味層,經過消臭性能測試,能有效抑制100%異味;而具有千萬透氣孔的高透氧棉片,能長時間維持私密處乾爽不悶熱,有助徹底擺脫惱人的濕悶與異味困擾。
不只子宮頸癌! 全球約4.5%癌症與HPV感染有關
具有高度傳染性的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不論男女一生感染機率高達80%,大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若長期持續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可能導致HPV相關癌症與疾病。據統計,全球約有4.5%的癌症與HPV感染有關,除了熟知的子宮頸癌,HPV持續性感染也可能導致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以及生殖器疣(菜花)等。根據國健署最新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人死於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八位;頭頸癌則高居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位、男女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五位,且研究發現台灣的HPV相關頭頸癌發生比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然而民眾對HPV常有錯誤迷思,以為HPV僅與女性有關,或是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感染,因此輕忽HPV可能帶來的威脅。台灣民眾對於HPV也常有各種迷思,例如:「感染HPV一定是因為性生活豐富 」、「我是男生,HPV跟我無關吧?」然而郭怡廷婦產科的郭怡廷院長就分享:「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推估,約每2對單一性伴侶的情侶或夫妻就會有1對感染HPV。只要有親密接觸,就算你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感染機率,我就曾遇到一位每年會固定來診所做抹片檢查的年輕媽媽,大概28歲,就被診斷出菜花。她當下真的很懊悔沒聽醫師的規勸早點採取預防行動。那如果你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甚至會高達9成左右。」不僅女性,HPV也跟男性息息相關。郭怡廷院長表示:「男性也可能因HPV感染引發頭頸癌,統計發現,台灣男性頭頸癌發生率約是女性的10倍。所以不論男女,都不要因為害怕而不諮詢HPV預防,鼓勵大家做好HPV預防三關鍵:男女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安全性行為。為了提升HPV衛教資訊的可近性並消除民眾對於HPV的誤解,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特別推出圖像式HPV衛教小卡,透過視覺化的資訊呈現方式幫助民眾輕鬆獲取HPV預防資訊。自今年11月起,民眾只要前往全台HPV衛教友善診所就有機會翻閱,了解正確且最新的HPV衛教資訊。為鼓勵民眾勇敢踏入診間諮詢HPV,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攜手人氣插畫家「怪奇事物所」結合其筆下原創角色「所長」聰明且幽默的冷知識特派員形象,透過吸睛、活潑的所長帶領民眾踏入HPV衛教小天地,並結合「917醫病友善日」,呼籲民眾「揪一起」響應HPV衛教友善就診理念,共同為台灣友善就診環境盡一份心力。即日起至10/14,凡到台北捷運板南線搭乘HPV衛教友善診所限定列車,並於車廂中掃描活動QRcode,進入活動官網完成相關任務,就能立即獲得期間限定的「HPV衛教友善診所x怪奇事物所」聯名LINE貼圖!同時更邀請擁有多年HPV衛教臨床經驗的HPV衛教友善診所醫師和民眾分享不可不知的HPV預防重點,期望有更多民眾放心走入HPV衛教友善診所大膽地詢問HPV。
【HPV專輯】掌握HPV預防3關鍵! 醫學會推「奇幻影劇」強化認知、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HPV感染不只有子宮頸癌的風險,還有可能導致會陰部癌、肛門癌、頭頸癌等。今(2023)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攜手HPV衛教大使隋棠、鄭元暢及眾多人氣演員們,打造奇幻系列影劇《HPV人生規劃局》,透過幽默詼諧的劇情,打破傳統衛教呆版印象,強化民眾對HPV罹癌風險的認知與預防意識。HPV感染不分男女 單一性伴侶也有風險WHO最新數據統計,2020年全球死於子宮頸癌的女性高達34萬。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指出,台灣平均每天有4人被診斷有子宮頸癌,近100%子宮頸癌和HPV感染脫離不了關係,還可能引發與女性相關的外陰癌、陰道癌,或是頭頸癌、肛門癌等不論男女皆可能罹患的疾病。陳思原理事長表示,預防HPV感染除了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人生重要的另一半,每個人一生中都有8成機率感染HPV,所以不論熟男、熟女,或是有過性行為的人,其實都應做好「HPV預防3關鍵」:男女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安全性行為安全性行為可以降低HPV感染風險,因此許多人誤以為只有性生活複雜者才可能感染HPV。陳思原理事長提醒,即使只有一位性伴侶,也有6成的機率感染HPV,如果一生累積3-6位性伴侶,感染風險更是高達9成。陳思原理事長也提到,臨床上遇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婦,性生活單純卻都診斷出子宮頸癌,因此就算是單一性伴侶族群也是高危險族群,千萬要小心HPV的危害。隋棠、鄭元暢任衛教大使 藉衛教影劇呼籲HPV預防今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期盼透過《HPV人生規劃局》影劇,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了解癌症是可以被預防的,鼓勵民眾積極採取HPV預防行動,為自己人生做出更好的規劃。醫學會除了再度邀請隋棠外,還特別邀請鄭元暢共同擔任今年度HPV衛教大使。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在劇中2位大使分別化身掌握人類愛情與婚姻命運的愛情部長與婚姻部長,雖然業務上常有分歧,但面對HPV威脅兩人卻同仇敵愾。現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YouTube頻道就能觀看《HPV人生規劃局》EP1:檢討會,而EP2、3預計分別會在8月30日及10月3日正式登場,希望民眾一起關注HPV議題、重視HPV預防。
單一性伴侶也中鏢!感染HPV機率達6成 男女都可能引發癌症
WHO最新數據統計,2020年全球死於子宮頸癌的女性高達34萬,更是長年高居台灣婦女癌症死因前十。醫學研究證實,近100%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所引起,HPV感染不限女性,男性也可能因HPV感染而引發頭頸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指出:「台灣每天平均就有4人被診斷出子宮頸癌、近2人死於子宮頸癌,而可以確定的是近100%子宮頸癌和HPV感染脫不了關係,所以女性千萬別輕視子宮頸癌的威脅。」不僅子宮頸癌,HPV也和許多癌症息息相關。陳思原進一步補充:「大部分HPV感染體內機制可自行清除,但若長期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還可能引發與女性相關的外陰癌、陰道癌,又或者不論男女皆可能罹患的頭頸癌、肛門癌等。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只有性生活複雜者才可能感染HPV。對此,陳思原理事長特別提醒:「即使你只有一位性伴侶,也有6成的機率感染HPV;如果你一生累積3-6位性伴侶,感染風險更是高達9成!先前遇過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婦,性生活單純卻都是診斷出子宮頸癌,所以就算是單一性伴侶族群也是高危險族群,千萬要小心HPV的危害。」相關頭頸癌發生比率正逐年上升,且成長速度快,男女皆可能因HPV感染引發頭頸癌。陳思原表示:「預防HPV感染除了幫助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人生重要的另一半。每個人一生中都有8成機率感染HPV,所以不論是熟男、熟女,或是有過性行為的人,其實做好HPV預防3關鍵:男女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安全性行為,才是預防HPV相關癌症的不二法門。」為強化民眾對HPV罹癌風險的認知與預防意識,今年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打破傳統衛教呆版印象,以「積極防癌 做自己的人生控」為口號,攜手HPV衛教大使隋棠與鄭元暢及一眾人氣演員打造奇幻系列影劇《HPV人生規劃局》,透過幽默詼諧的劇情向民眾傳遞雖然罹癌風險非你我可掌握,但只要在每個人生階段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就有機會擺脫命運,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婦產科醫師喉嚨痛「一看嘴巴長菜花」 竟是被病人傳染…真相超意外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男女都有可能感染,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可能引發各種癌症或疾病。不過,過去有一名婦產科醫師嘴巴裡長菜花,原以為是私生活有問題,結果追查發現,是因為在幫病人做治療菜花的手術時,不小心被傳染。婦產科醫師王樂明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曾有一名同樣是婦產科醫師,因為喉嚨痛,赫然發現嘴裡長了菜花,當時推論可能是私生活不得了,但對方相當安分守己,至於為何會感染?原來是因為在替病人電燒菜花或做子宮頸錐狀切除時,病毒可能殘留在煙霧上,久了就會吸到而中獎。他提醒,只要有飛沫,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可能被感染。王樂明醫師呼籲打HPV疫苗的重要性。(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王樂明透露,HPV有疫苗可以施打,不僅可以預防性病及生殖器病變,對於子宮頸癌、肛門癌、陰莖癌等也有效果。他也強調,不要把HPV病毒汙名化,傳染途徑除了性接觸,也可能是因為公廁中的馬桶,曾有統計HPV在「公廁中馬桶按鈕和門把」殘留病毒最多,因此不是一定是透過性行為傳染。據了解,HPV型別高達100多種,研究證實第16、18、31、33、45、52及58型HPV屬於高危險型別,具有以高致癌風險,而第16、18型最為常見,7成子宮頸癌患者就是感染這2種病毒。假如感染其他高危險型別HPV,可能誘發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
38婦女節完成與老婆約定 呂家愷掛號婦產科接種HPV疫苗
今(8)日是國際婦女節,新北市府副發言人出身的市議員參選人呂家愷完成和之前對太太的承諾,前往土城醫院婦產科掛號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他提醒男性也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風險,男性施打子宮頸癌疫苗,也能有效防止各種癌症,承諾未來會爭取擴大公費HPV疫苗施打資格。呂家愷表示,子宮頸癌疫苗準確說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事實上男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風險為女生4倍,也有接種的需求;目前市面普遍施打九價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預防9種HPV類型感染,不單預防子宮頸癌,對於生殖器周圍的癌症,甚至是菜花等都能有效防範。他指出,除了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男性的陰莖癌,與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有關的口咽癌、肛門癌也有預防效果。呂家愷也提及,他在英國留學期間,某次誤食不新鮮的海鮮發高燒曾住院一星期,當時國外醫師曾建議可以施打HPV疫苗。他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原來英國早在2008年就開始推動校園接種,鼓勵不論男女都可以施打,然而在台灣,目前公費補助的接種對象只有針對國中一年級女性,尚無法普及。呂家愷強調,人民的健康無疑是政府首要任務,照顧民眾身體,讓所有人遠離病痛,正是安居樂業這個願景必須完成、最重要的目標之一。他希望,未來能爭取擴大公費HPV疫苗施打資格,除了國一女生外,也能讓男生能接種,進一步推動其他年齡層逐步普及,並呼籲所有男性,可以與自己的伴侶一同施打,預防疾病保護彼此。
輕熟女愛騎單車!下體潰爛冒紅斑狂流膿 脫褲驚見「深黑海溝」醫嚇傻
女性私密處和男性不同,較容易出現感染、發炎等症狀,然而不少人常因羞於啟齒,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振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偉浩在節目中透露,一名30多歲的女子外陰發炎潰爛,還出現密密麻麻的凸起物,以為罹患癌症,孰料一脫下褲子,赫見其私處皺褶深如「海溝」,且佈滿紅斑,原因竟和騎腳踏車有關。李偉浩日前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收治個案,該位女患者當時主述外陰疼痛,還伴隨著搔癢、發炎、潰爛等症狀,且摸起來觸感詭異,能感覺到密密麻麻的顆粒狀凸起,懷疑自己得了外陰癌;醫師聽完後,隨即要求患者脫下褲子檢查,這才發現她的私處顏色發黑,皺褶既深且厚,還佈滿著紅色斑塊及膿包。李偉浩在節目中分享收治個案。(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頻道)醫生指出,女患者的情形是嚴重外陰發炎,通常好發於年長女性,年輕人則較少見,所以他當下心裡便有了底,隨即詢問「是不是有在騎腳踏車?」果不其然,女子不僅常騎單車,不久前還參加了鐵馬比賽;李偉浩說明,騎單車時跨下皮膚長期間和坐墊摩擦,加上汗水易使細菌孳生,才會引起外陰部慢性發炎。李偉浩進一步提到,肌膚過度摩擦會使角質層不斷增生,因此患者的外陰才會異常肥厚,加上毛囊發炎,導致皮膚冒出大大小小的膿包。事後,醫師先替患者治療大顆的膿包,再開立口服抗生素,並建議對方保持私處乾燥,同時注意清潔與保濕,大約經過半年的調養及護理後,外陰部已恢復至正常狀態。
女下體癢半年狂摳「痘痘變癌症」 醫檢查:外陰部要全切除
女生碰到私密處問題,總是羞於就醫,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一名60歲媽媽下體紅腫癢,當初以為是痘痘就猛抓,未料紅點面積不斷擴大,外陰部也出現潰瘍,嘗試各種乳液及藥膏都沒用。半年後,媳婦驚覺她抓跨下的頻率異常高,強制帶著她就醫才發現是惡性癌症,必須切除整個外陰部。婦產科醫師楊維真指出,許多人在家亂擠痘,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她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名60歲媽媽的案例,下體紅腫癢,原先以為是痘痘,便不斷的抓摳,導致患部面積向外擴增,從原本的小指甲片大小,變成大拇指大小,就連外陰部處也合併潰瘍、裂開。醫師解釋,外陰癌症是很惡性的癌症,且患者已出現淋巴轉移。(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但因為自覺更年期後私密處變乾是很正常的事,於是這名媽媽便自行擦乳液、抗黴菌乳膏、荷爾蒙乳膏,卻都沒有見效,甚至還試過外傷藥膏,症狀皆未改善。楊維真表示,半年後媳婦返家過年,無意間發現婆婆一直抓胯下,頻率相當高,得知她私密處「長痘痘」非常癢,拖半年都沒好,媳婦這才抓著她就醫檢查,意外發現竟是相當罕見的「外陰部癌症」。醫師表示,外陰部的病灶處需要整個切除,「等於外陰部都沒有了」。(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楊維真透露,「這是一個非常惡性的癌症!」因為延誤就醫,患者被發現時淋巴已經轉移,外陰部的病灶處需要整個切除,「等於外陰部都沒有了」。她感嘆地說,或許即早發現,盡快就醫治療,還能有效控制病情。她也教大家,若發現下體出現表皮潰瘍,需確認是不是癌症,如果是紅腫痛、化膿,則較容易是感染問題,如毛囊炎、巴氏腺囊腫;如果是鼠蹊部「按下去會痛」,則要考慮除了私密處問題外的淋巴癌,淋巴若腫起如大紅豆,呈現圓形的腫塊或成串腫起來,問題相當嚴重。
髒到癌上身!少女內褲連穿30天不換 下體流出噁物「又熱又痛」…醫看:癌前病變了
重視個人衛生不但是一種習慣,更關乎健康!女性因為每個月會有生理期,加上泌尿道、生殖系統結構不同於男性,較有感染風險,平常私密處的清潔與保養非常重要。但大陸有一名少女,竟然懶到連續一個月都沒換內褲,就連生理期來,也只用簡單的衛生紙墊內褲吸經血,結果一陣子過後,少女開始感到腹部腫脹、疼痛,下體還狂流噁心的分泌物,甚至還有灼燒與疼痛感,雖然一度有就醫治療,但衛生習慣依舊未改善,生活作息還不正常,最後年紀輕輕,就罹患了外陰癌前病變,醫師看了直搖頭。綜合陸媒報導,這名年僅16歲就罹患外陰癌前病變的少女,是住在中國大陸。這名少女因為私密處衛生習慣沒做好,還曾經懶到一條內褲連續穿30天都不換,後來少女覺得腹部有點腫脹、疼痛,下體還狂流奇怪分泌物,且有強烈的灼燒與疼痛感,就醫被診斷,是不重視個人衛生造成的感染,醫師一開始只先開藥治療,並要少女注意個人衛生。但這名少女雖然看完醫師,但依舊故我,不但內褲常常不換,連生理期來也因為懶得買衛生棉,直接用衛生紙墊經血;除了衛生習慣超差,他還常常熬夜、喝酒與抽菸,生活作息也非常混亂。結果過了一陣子,該少女的腹痛、下體分泌物不但未好轉,還越來越嚴重。後來家人將她轉送大醫院,這才發現她小小年紀,已得到50歲以上婦女才可能罹患的外陰癌前病變。醫師表示,少女長期衛生習慣不佳,加上生活作息不夠健康與規律,才會得到癌前病變,現在只能先幫她切除外陰癌的腫瘤,再進行後續的治療與追蹤。
28歲空姐私處癢爆!照鏡見「詭異白斑」她嚇呆 醫驚曝:下體變大象皮
28歲的林姓空姐,因工作關係,一下外站過夜班、一下紅眼班,睡眠品質差,導致免疫力下降,加上長期穿緊身絲襪,私密處也逐漸開始出現不明原因搔癢,甚至出現一塊塊的白斑,變成皺巴巴的大象皮,原來她所罹患的是「外陰苔癬化」。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林小姐一年多前,私密處就開始癢癢的,擦了許多藥膏,甚至還吃了抗組織胺藥物仍未改善。除了非常搔癢,林小姐照鏡子時,更發現外陰部出現一塊塊白斑,最近「妹妹」更慘變成皺巴巴的大象皮,又癢又醜的雙重困擾之下,只好另求醫師治療,經內診檢查及病理檢查,發現林小姐發生了「外陰苔癬化」。張宇琪指出,外陰苔癬化屬慢性發炎,大多數研究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狀為陰部嚴重搔癢、性交疼痛及解尿刺痛,因為越癢越想抓,外陰部在過度刺激下,表皮逐漸萎縮,而角質層過度角質化,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會開始脫色,進而產生塊狀白斑,嚴重者小陰唇會越來越小,甚至看不見。外陰苔癬化的傳統治療,以塗抹類固醇藥物為主,但效果往往有限。醫師先為林小姐做病理切片檢查,確定不是外陰癌,再為她執行外陰雷射治療,外陰雷射是利用雷射光熱能,促進皮膚組織及膠原蛋白增生,恢復陰部的厚實彈性,病人約施打3次後,可獲得良好改善。張宇琪表示,外陰苔癬化的病因還不明,但多與遺傳、免疫力有關。近來氣溫驟降,多雨潮濕,女性朋友應少穿緊身褲,減少使用棉墊,早睡早起,維持良好的免疫力,才能減少外陰苔癬化的發生,若私密處有任何不適應盡早就醫。
好暖!6成男性願打HPV疫苗 只為保護另一伴
根據美國研究報告,不論男女,人的一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機率高達80%,HPV主要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只要發生過性行為,就有感染HPV的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2020 HPV認知及態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成(33%)台灣民眾曾在毫無感情基礎下進行性行為,其中19~35歲民眾的比例最高。不僅如此,近7成(67%)民眾發生性行為時沒有全程使用保險套,可能導致自己及性伴侶加速步入HPV的威脅中,更埋下日後可能引發相關癌症與疾病的健康隱憂。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有近7成(66%)民眾聽過HPV,其中女性相較男性在HPV的認知度上更高。然而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儘管超過8成女性有正確HPV預防觀念,高達84%女性卻未接種HPV疫苗,其3大主因為:不知道可諮詢的科別(43%)、害怕或不喜歡進入診間(22%),以及不好意思與朋友討論或開口以致於不瞭解(18%),顯見民眾對於HPV與自我關連性、預防急迫性上仍認知不足,因而忽略HPV疫苗對於預防多項癌症及疾病的重要性。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醫師說明,HPV有高達100多種型別,其中第16、18、31、33、45、52及58型HPV為高危險型別,具高致癌風險。除最常見由第16和18型造成約70%的子宮頸癌,若持續感染高危險型別HPV,便可能導致多項男女癌症,包含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即使是低致癌風險型別HPV,也可能導致皮膚病變如菜花(尖型濕疣)等,數據也顯示曾經感染過菜花將可能導致罹患其他HPV相關癌症的風險李秉穎醫師補充,HPV的傳染與行為模式有關,事實上HPV無所不在!除了性行為外,也可能透過接觸皮膚傷口、黏膜或體液而感染。舉例來說,若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附著的公共設施,包含公共浴池、溫泉、游泳池等場域即具有感染風險,代表民眾普遍存在的迷思皆應被破除,即使是固定性伴侶,甚至未發生過性行為,不分男女皆有可能感染,因此需要共同預防HPV。李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通過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疫苗,分別為2價、4價和9價,以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型HPV。2價疫苗針對第16型與18型HPV具保護效力,4價疫苗則多了可預防菜花的第6、11型,因此4價HPV疫苗可同時施打於男女性。而9價疫苗可預防前述型別的HPV感染外,對31、33、45、52和58等五型高危險型別具有直接保護力,衛福部核准9-45歲男女性施打。有趣的是,此調查報告顯示過半(66%)的男性為「暖男」,會為了「保護另一半」而提高施打疫苗的意願,而女性的施打考量主要為注重自身健康(66%),其他如優惠活動(43%)、保護另一半(42%)、好姊妹相揪(31%),或可信用卡、行動支付等也都榜上有名。但上述並不代表女性不在意另一半,而可能是因為大家已建立HPV=女性專屬的子宮頸癌的印象,然而事實上,HPV是男女性皆應共同積極預防的。
妙齡女長菜花 母私密處「肉也白白爛爛」 婦產醫:全部切除
私密處常常是女性難以向他人啟齒的部位,若發生狀況時常常都是羞於就醫。有婦產科醫師在節目分享,一名27歲的年輕女子因為下體搔癢,自己買藥膏塗抹,結果不但沒好轉,還更嚴重,就醫後才發現感染菜花。後來女子50多歲的母親也感覺下體搔癢,以為被傳染的她借女兒藥膏來擦,同樣沒好轉,就醫後才發現不是菜花,而是外陰癌!振興醫院婦產科醫師李偉浩,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遇到的一名案例,曾有一位27歲女子外陰部搔癢,到藥局買藥膏擦抹後無效,患部甚至出現一顆顆的小泡泡,最後還融合成一大顆且越來越凸出,就醫治療後發現是1公分的菜花,簡單手術加上藥膏塗抹便痊癒了。女子的媽媽得的是「外陰癌症」,並非菜花。女子的媽媽得的是「外陰癌症」,並非菜花。李偉浩表示,若嚴重到淋巴轉移,就要將患者2側外陰都切除,還要做放射線治療。後來女子的母親下體也感覺搔癢不舒服,原先以為被女兒傳染又羞於就醫,跟女兒借藥膏塗抹,到藥局買相同藥膏來擦,一連擦了3個月都沒用,後來實在受不了,只好還是就醫治療。李偉浩檢查後發現,母親的患部和女兒之前的幾乎如出一轍,甚至比女兒的大1公分,然而母親外面抓破皮的地方,肉是白白爛爛的,看來並非是單純的菜花。後來再做切片檢查,意外發現母親得了「外陰癌症」,所幸還只是初期的「原位癌」,僅在最表皮部分,尚未侵犯基底膜,手術局部切除患部外陰約1到1.5公分的安全範圍,再縫合修補即可。但李偉浩也強調,如果外陰癌達到淋巴結轉移,就沒那麼簡單,而是要將患者2側外陰都切除,還要做放射線治療。
內褲穿一個月都沒洗! 23歲女「妹妹流汁」塊狀豆腐渣
女孩子的貼身衣物一定要常清潔、更換,平時的衛生習慣也要保持良好,免得婦女病找上門。大陸湖北一名23歲女子芳芳(化名)內褲都穿好幾個禮拜才換,月經來也只用衛生紙墊一下,後來下體出現灼熱感、流出分泌物才去就醫,經診斷竟是外陰癌前病變。綜合陸媒報導,芳芳向醫生表示,肚子脹痛,下面有分泌物還流出東西,且會感到灼熱感。一開始她不以為意,還笑說,「我就是有點懶,內褲經常一個月不洗,大姨媽來了墊點紙就過去了,平時熬夜、抽菸,生活不太規律,就這樣。」檢查結果出爐,芳芳外陰有贅生物,確診為外陰癌前病變。醫生非常驚訝表示,一般來說,外陰癌患者多為50歲以上停經婦女,芳芳23歲就罹患此病相當罕見,應該與她的惡劣衛生習慣有關,加上她會抽菸又熬夜,抵抗力下降。醫師解釋,芳芳這個就是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起的,一個月換一次內褲、熬夜,都會增加感染機會,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衛生狀況和生活習慣,避免引發類似的婦科疾病。目前,芳芳已接受切除外陰癌前病變病灶手術,恢復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