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公司
」電商生死鬥2/全球十大電商七家中資嚇壞歐美日 台商:「時尚密碼不值錢」SHEIN翻轉產業鏈
不只台灣電商競爭加劇,歐美日電商圈也兵荒馬亂,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球十大活躍電商,居然有七家背後擁有中國資本,這對於近來積極對抗中國產業的美國、以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為傲的歐洲、以及「愛用國貨」的日本來說,「中國製造」隨中國電商的「侵門踏戶」已敲響警鐘;這也是美中貿易戰掀起「圍堵中國」國際氛圍的一大挫敗。日本經濟新聞社3月29日報導,美國調查公司Sensor Tower從監測機構和合作夥伴的軟體收集數據,將每月至少打開1次APP的人數作為月均活躍用戶進行推算,結果顯示,今年1月全球電商月均活躍用戶數,排行第一為新加坡冬海集團Sea Limited運營的蝦皮Shopee,首次將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壓到第二名。第三名是印度的 Flipkart,第四名是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第五名是SHEIN,第六名是印度的Meesho、第七名是新加坡的Lazada,第八與第九名是阿里的淘寶和全球速賣通,第十名是小紅書,中國電商在全球市占率高達26%。此外,中國企業還投資各國電商APP,例如阿里巴巴投資新加坡「Lazada」、土耳其「Trendyol」和南亞「Daraz」等。CTWANT記者調查,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只CP值高,台商更有感,近幾年以科技顛覆產製流程,用市場力量倒逼業者轉型,不但改變了過去時尚產業以歐美大品牌主導流行的手法,更讓無數的鄉下小工廠、電商新手,都能經由網路輕鬆連結世界市場。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國從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過10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超過690個,銷售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到2025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2.5兆人民幣,正是中國政府為拉抬經濟與就業率的重點政策;以中國資本為主的電商平台,挾著低價商品、AI分析、以及在14億人口競爭戰場鍛鍊出來的十八般武藝,正在席捲全球。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已經是全球第四大活躍的電商平台。(圖/翻攝自TEMU官網)例如在歐美年輕人間掀起旋風的小商品電商「Temu」、快時尚電商「SHEIN」,因為商品便宜又好看,還常有遊戲般的優惠活動、短影片宣傳,就算有批評聲浪說快時尚浪費地球資源、剝削勞工、或是抄襲造型等,仍無法撼動他的成長速度。美國調查公司data.ai統計,Temu和SHEIN的用戶去年在美國已超過1.1億人,是1年前的4倍,已接近本土品牌的亞馬遜。「我常買SHEIN,便宜的內搭、或是特殊活動要穿的洋裝,台幣一兩百元就能入手,基本上不會『翻車』。」常做跨境購物的陳小姐向CTWANT記者表示,外界說SHEIN的衣服「像『紙糊』的,就過頭了。」她認為,蝦皮的台灣賣家很多也是淘寶貨,不如直接找源頭買。不只在台灣熱賣,蝦皮今年首次打敗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活躍電商。(圖/蝦皮提供)為何能做到這麼快速且便宜,在中國經營30多年服裝廠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解釋,「過去服裝廠要設計衣服,大約半年到9個月前就要定案,製作後透過時裝周或大品牌商吹捧。」如果流行不起來,就會有庫存問題,尤其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下,過去由Zara等歐美快時尚業者養起來的成衣產業鏈,更是艱難前行。「歐洲快時尚主導的成衣產業鏈模式,已被SHEIN打破。」這位台商說,SHEIN統整了廣東番禺的小型服裝加工生產聚落,推出自己的追蹤系統,抓取各家服裝零售網站正在熱賣的產品,對比顏色、價格、元素等,並以Google Trends抓各地區消費者的搜索關鍵字,總結出最受歡迎的流行元素,也不需要厲害的設計師,就能進行小量生產試水溫,發現「中了」再大量生產,有效解決服裝業最怕的庫存問題。台商說,「對SHEIN來說,『時尚密碼』不值錢,他們直接把數據給小工廠製作,速度才能快。」供應商表示,從收到SHEIN訂單、面料到將成衣送至SHEIN倉庫,只需5天就能完成。SHEIN在中國相當低調,據傳創辦人是1984年出生的許仰天,2008年在南京成立SHEIN公司,原本是做禮服,2015年搬到廣州打造自己的成衣供應鏈,而一開始就走國際市場,原本是為了避開本土激烈的競爭,沒想到另闢新天地。中國電商勢力崛起的另一大助力,來自地方政府的積極扶植,在出口通關上盡量放寬,且大量設置原料生產、服裝加工、物流倉儲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提供外貿公司一站式解決商品出口所有問題,讓店家專心生產。深圳基石供應鏈公司負責人黃立南2月時表示,為因應大量訂單,除了新增海運航線,今年直接在歐洲和美國設立海外倉庫,提供「門到門」服務,也就是從中國廠商的門、直接送到歐美消費者門口。利用中國成熟的電商平台,陳暘升從運動員成功轉型成國際賣家。(圖/翻攝自陳暘升臉書)就連電商小白,也能靠著中國電商平台輕鬆跨過創業門檻。兩年內拿下橫跨五大洲訂單的暘昇運動負責人陳暘升告訴CTWANT記者,他原本是競速滑輪運動員,因受傷而做起運動用品生意,像他這樣的電商新手、甚至英文也不太會,但使用阿里的alibaba.com平台,就能知道世界各地的業者想要什麼商品,像是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開踢前的9至11月期間,就可看到足球相關商品的關鍵字數據成長,他就開發足球周邊產品,後來也賣相關訓練器材,收了錢再製造,沒有庫存問題。最近他透過阿里的AI生意助手,配對並聯繫上西班牙的品牌廠商,透過AI翻譯討論後,從原本要賣單一產品,變成共同開發多品類運動訓練套裝,這是過去很難想像的事,也可看出中國電商長年累積起來的實力,讓生產廠商無後顧之憂,所以才能百花盛開。
華人超市王3/大華超市台灣採購公司曝光 國外看到MIT商品都是「這樣來」
全美最大華資連鎖超市大華超市,販售不少台灣食品,創辦人陳河源來自台灣台中,CTWANT獨家找到大華設在台中大肚的採購公司「台灣華擎」。內部人員表示,具有台灣記憶的食品,不見得符合各國食品安全規範,能在海外看到台灣食品上架銷售,背後需要非常多的努力。CTWANT記者前往台中大肚台灣華擎廠房拜訪,一名主管呂先生表示,「大華是我們比較重要的客人,量具規模性,因為有這樣base(基礎),讓我們再去服務更多客人。我們也出口到歐洲、澳洲、加拿大、紐西蘭,最遠到挪威。」「大華經營的客群是亞裔華人,不是只有台灣,還包括越南、香港、中國…,台灣華擎對大華而言只是其中一個產品供應來源。」根據台灣華擎官網顯示,台灣華擎擁有1200坪專業廠房,能同時容納6個40呎HQ貨櫃,提供專業商品資訊、併貨、貿易流程和財務行政管理,滿足海外華人少量且多樣商品需求,給予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合作品牌包括,萬家香、金蘭、枝仔冰城、小磨坊、巧益豆干…等。據了解,大華超市常有來自台灣的生鮮蔬果,不過台灣華擎表示並沒有輸出蔬果產品,應是透過其他外貿公司出口,或是透過技術移轉在美國大華的農場所種植。(圖/中新社)「台灣華擎扮演的角色,是把Made In Taiwan的產品推銷給海外的客人,幫客人跟工廠溝通包裝、規格、數量、價格,且能滿足少樣多量的需求,我們一個20呎貨櫃,有40家廠商,200多個品項,2000多箱都裝在裡面。」呂先生表示。依經濟部公司登記,台灣華擎公司負責人為陳河源,針對陳家有無參與管理,呂先生回應,「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管理的方式,不是絕對A或B,我們也各司其職,我能回答的就是這樣。」雖然對大華的問題一律三緘其口,但他仍樂意分享台灣食品外銷的「眉角」。台灣華擎成立於2005年,呂先生說,成立初期很辛苦,直接帶著客人去台灣賣場挑產品,但發現知名熱銷和食品安全是兩件事,「進出口會牽扯海關和當地文化思維,要符合各地規範,食品工廠就需要更嚴謹應對,包裝、規格和銷售價格也都必須重新考量。」「貨能暢其流,才有後面的經營銷售;就算再有名、再好吃,但無法出口,講的天花亂墜,也只是妄想。」呂先生說,台灣華擎想提供更多選項,但常會因為規範而卡住,在台灣銷售和出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市場。為符合亞裔二代的飲食口味,大華超市近年也多了很多來自泰國、菲律賓、越南的食品,台灣華擎表示,「我們只是其中一個產品供應來源而已。」(圖/翻攝自大華超市臉書)他以沙其馬為例,台灣常見包裝售價是一包10入99元,賣到美國售價調漲後與過往認知出現落差,台僑覺得貴就不會買單;而黑糖口味外觀偏黑,也會被海外市場認為賣相不佳,同樣產品放到美國市場,客人接受度不高,產品和行銷策略都需要重新調整,考量經濟效益,有亮點、記憶點的產品,不見得都適合出口或必須修改商品規格。呂先生解釋,一般採購貿易商只負責打電話叫工廠出貨併櫃,不會注意保存期限,也不關心貨出到哪,台灣商品好不容易在亞裔市場上架,「若沒有足夠的時間銷售,最終可能降價出清,影響消費者對該產品定價的認知,變成惡性循環。」『因此,台灣華擎從併貨送到客戶手上維持較長的保存期限、關心客戶收貨狀況、上架銷售情況,甚至客戶端覺得在當地市場銷售不佳還能保有訂單彈性。」呂先生表示。為何要如此「雞婆」?他坦言,若客戶的產品賣不好,影響下單迴轉率,甚至不再下單,就會直接影響公司營運。
50K外貿經理「62歲零存款」 月開銷大公開…交通費竟破萬
存錢需要規劃,若沒有目標和計畫,很容易變成月光族。有一名外貿公司的經理,1個月薪水5萬多,但是到現在快要退休,卻沒有任何存款,因此十分焦急,網友看了他的花錢習慣都嚇傻,掀起一番討論。原PO在臉書《存錢公社》透露,他現年62歲、單身,英文能力很好,是一家外貿公司的經理,月薪5萬多,卻每個月花光,存不到任何錢,感覺很沒有安全感,希望大家幫忙找到原因,並列出1個月的花費。原PO指出,他眼睛白內障開刀,無法開車上班,只能搭計程車通勤,但公司車程偏遠,車資12000元,另外還有2500元信用卡的卡債、12000元房租、管理費和手機費3000元,早餐和晚餐10000元,還有掛號費、生活用品採買等,1個月下來基本上花光,所剩無幾,為此感到焦慮,希望至少可以存5000~8000元也好。原PO因為存不到錢而沒有安全感。(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都認為交通費太高,「既然是租,單身,為何不搬到公司附近走路上班」、「通勤費太高了,改成大眾運輸工具可以省很多,剩下都是必要開銷」、「通勤計程車,有事嗎?」、「交通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嗎?餐費應該也可以改善」、「你搬家比較好,那車錢去補房租反而有機會省下幾千」。也有不少人表示,外貿公司經理月薪才5萬,建議可以考慮換公司。
30年沒虧過2/做貿易培養電子業嗅覺 公司名有洋蔥
由於捲入「揚華實業虛假交易案」,2015年楊超群提列逾一億元的呆帳損失,但當年瀚荃每股盈餘還是有1.2元;2020年瀚荃則配發1元現金股利,雖然遇上疫情,不過受惠於筆電、伺服器網路周邊及工業電子需求旺盛,訂單能見度可達第三季。「我家四代同堂,父親當公務員,待遇不好。我14歲時,父親因車禍而半身不遂,媽媽只好拚命賺錢養家,我小時候也幫媽媽做過家庭代工;我們4個兄弟姐妹,寒假都要打工賺錢。」18歲時,楊超群開始賣家電和摩托車,業務經歷豐富,醒吾商專國貿科畢業後,一直在外貿部門工作,陸續待過最早代理「先鋒牌」(Pioneer)的「興隆工業」、中日合資的「三愛電子」,還有世界第二大連接器廠商「美商台灣莫仕」,因此嗅到電子業的商機。培養出林百里、葉國一及溫世仁等科技創業家的「三愛電子」,楊超群早年曾在該公司擔任進口課課長。(圖/報系資料照)為了改善生活,楊超群後來決定自己創業,1990年時,靠著媽媽標會、太太賣金飾相助,湊到近60萬元,當作創立瀚荃的第一桶金。愛太太的他透露:「『瀚荃』是我太太取的,有浩瀚廣大及欣欣向榮的涵義;公司英文名稱Cvilux,『C』取自我太太英文名字Cindy的字首,『vi』則帶有勝利的意味。」2006年瀚荃還在上櫃階段,楊超群拿著連接器出席法說會。(圖/報系資料照)瀚荃成立初期,由曾任外貿公司主管的楊太太管理,專替海外友人出口雜貨及電子產品,1992年楊太太癌逝後,楊超群扛下重擔,並踏上轉型之路,改賣電子零件,展開沒日沒夜的生活,「受僱時,只要做好份內的事,當老闆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