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
」 郭智輝 台積電 外商 台灣 賴清德因水電不足外移? 經長郭智輝:支持護國神山就要支持台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29日在立法院表示,若按計畫進行,到2030年台灣的電及綠電是充足的,支持綠電就是支持半導體在台灣做更大發展,並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共同把台積電抬出來,表示「台積電是我們的護國神山,如果大家支持護國神山,也請大家支持台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谷立言日前表示,台灣無法提供足夠的綠電和水源,才是半導體業赴美投資的原因;台積電法說會感嘆台灣電費是全球經營最貴,再加上台灣節能模範生、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前一日表示,發展AI就是非要用核電不可,讓29日早上的立法院都圍繞這問題。第二屆李國鼎獎28日頒獎,獲獎人之一的鄭崇華在被媒體問到,針對AI快速發展恐導致供電短缺,鄭崇華舉新加坡政府為例,錯誤的政策應該馬上認錯修改,假如明明知道錯誤而不敢承認,是太不聰明的作法。台灣電力不足問題,鄭崇華表示,其實就是非要用核電不可,全世界各國家都知道核電是最經濟也最安全的電力,我們要趕快把核四拿來用,假如再拖下去的話,外商就不像過去那麼積極與台灣做生意,因為電力不足,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郭智輝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立法院「賴清德政府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專案報告前受訪時表示,核電是否能延役、再啟,現在有法律規定,重申經濟部是執行單位,不過我們現在核能廠的員工、技術都有保留,會關注未來科技發展。
外送酷斯拉1/外送運價入法反釀三輸?行家批趟獎制度恐奪命
交通部公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與《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部分條文修正案期滿,並聲稱未來各地外送員工會可以向縣市政府和主管機關,提報涵蓋樓層費與等待費等運價計費公式,保障15萬外送員從業權益。然而外送員卻直言,恐怕下場是「人不肥,肥了狗」,外送平台從中獲得好處,賣命的外送員只能眼巴巴看業者臉色。Foodpanda對此則表示,「外送員報酬公式是公開在網站,且接單前都會顯示金額讓外送員決定要不要接單」。2016年外送事業開始在台生根,商機隨著COVID-19新冠疫情陡坡式成長,疫後業績不墜,平台業者盆滿缽滿,但第一線外送者卻如走馬燈般更迭頻繁,送餐模式爭議與搶快釀成的交通死傷更是亂象橫陳,近期Uber Eats與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合併案甚囂塵上,寡占外送市場受到國人矚目,專家憂心養成「外送酷斯拉」,消費者、外送者、店家淪落三輸窘境。據了解,未來各地外送工會提報具體運價計算公式送請縣市政府審核,律定每車每公里的合理成本涵蓋燃料、車輛折舊、行車人員薪資、管理與財稅費用等,加上約等於定存利率的合理報酬率後,訂出「外送員基本起跳費」。細看內容,每筆訂單運費以基本運費與運送距離計算,只要在固定距離內都以「起程費」計價;一旦超過固定距離外,則須外加「續程費」。針對15萬名外送者權益保障,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主張訂定《外送員產業法》專法保障,具體保障外送員酬勞與保險權利。(圖/記者劉耿豪攝)此外,還研擬了外送員等待商家製餐、消費者取餐的「等待費」、外送員送往指定樓層的「樓層費」、晚間11點到上午6點的「夜間加成運費」,以及小年夜前夕到年後二日的「春節運費」。這些收費標準琳瑯滿目,看似對外送員滿滿的保障,然而第一線外送員卻完全不樂觀。42歲外送員玄日(化名)指出,平台消費者利用率與合作店家持續增加,外送員的增幅更是超前,不少人看了外送員動輒月入新台幣10萬元的報導頗為心動,前仆後繼地放下手邊工作,穿上制服投入外送行列,造成「內捲」嚴重,平台業者更是有恃無恐,大砍外送費毫不手軟,所謂專職外送月入10萬元「那是考古題啦!」本業務農的玄日回顧說, 2016年他便以玩票性質投入外送行業,當時從接單處到店家領餐,再從店家送到消費者手中,二段路程都有完整且明確公式,外送員的利潤結構相當透明,每單60元起跳的收入,現在一單40元,反觀物價飛漲、基本工資也逐年調升,外送員的「基薪」卻反向縮水。全國外送員曾集會抗議平台任意砍薪,如今外送平台收費不減,外送員每單平均酬勞卻下降,甚至薪資公式也不透明。(圖/本刊資料照)他說,一般民眾點選1,000元的餐點,外送平台依照和店家協商的合約與廣告費,抽取(外加)1至4成不等的平台服務費用,轉嫁到消費者恐怕就得付出1,400元,然而等餐、爬樓梯的外送員最終能從外加的服務費400元中分得多少呢?40元!就是一成,扣掉油錢與機會成本,獲利相當單薄。玄日批評,在2021年4月,兩大外送平台同步屏蔽「外送計費公式」後,自此外送員跑單收入便陷入「五里霧」中,沒有人知道送一餐能賺多少錢。有一次他和幾名外送員聚餐時測試接單,他拒收的單,結果與他並肩而坐的另個外送員收單費卻不漲反降,還曾有外送員告訴他類似情境下,後頭的外送員接單費用卻上漲,他們還使用平台網站上GOOGLE計費公式推算,結果估算的費用仍比網站「指定費用」來得高,顯然外送費用行情根本沒有邏輯可言,「台灣公司擺明欺負台灣人。」玄日說,外商時期的外送平台制式是公開透明的,現在政府卻擺爛視而不見,任由財團噬血。外送者肥肥(化名)也說,外送平台經常以「雨天」等名目向消費者加收運費,當初她初出茅廬時多次跑了這種「雨天加急單」,實際上拿到的卻是「晴天價」,外送員能奢望未來從包含「樓層費」等名目際受惠嗎?這顯然是痴人說夢,「人不肥,卻反肥了狗」。外送產業工會理事長陳昱安則表示,過去外送員分潤相對優渥,現在「趟次獎金」制度只是幌子。過去每趟基本價60元,現在卻砍成40元,跑滿5趟酌給大約80元趟次獎金,總收入還是變少,且本週「達標」,下周趟次獎金門檻馬上拉高。他呼籲主管機關除了「樓層費」、「等待費」、「春節加成」、「夜間加給」入法外,更應要求業者老老實實揭露計費公式,否則平台業者收入愈來愈肥,主管機關顢頇也成了壟斷結果的幫凶。對此議題提及屏蔽「外送計費公式」的爭議,Foodpanda強調,「外送員報酬公式是公開在網站,且接單前都會顯示金額讓外送員決定要不要接單」。
神山痛腳2/風電國產化大買家「太貴不買」 業者怨銀行不給融資恐三輸
離岸風電業者迎來最「大咖」的支持者,台積電長年的大掌櫃、資深副總何麗梅,在證交所於9月30日舉辦的「壯大台灣資本市場高峰會」上,公開向政府喊話,希望盡速檢討離岸風電的規範,提供彈性做法,例如放寬國產化項目的認列,並提供廠商更多融資管道。曾被宣傳為「全球20大風場,臺灣佔16 座」,在綠電領域被寄予厚望的海上風力發電,政府2016年開始大力投入,先前規劃三大進度,包括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目標是達成2025年5.6 GW,2030年13.1GW的政策目標,除了台電之外,台積電就是第一批大買家。很不巧的是,興建過程遇到新冠疫情,導致成本大增,加上政府想藉此打造國家隊的自製能力,招標時要求使用在地產業鏈到一定程度,讓不少業者打退堂鼓,接連流標帶來的就是不斷放寬,進度仍趕不上變化,原本第一期、第二期分配的3GW,分別延後到2026、2028年之後,甚至第二期項目,僅一家廠商達標。隨後又有歐盟以「國產化」為由狀告WTO,導致現任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在9月23日緊急約見風電業者,為如期併網,解放過去的國產化規則,甚至可能溯及既往,影響已選商完成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1期、第2期,引發業界群起攻之,特別是遵守遊戲規則而成本大增、或因此退出的業者,還有為了國產化才剛投資百億蓋廠房買設備的本土業者。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向媒體表示,政府面對離岸風電,過去是產業政策、能源政策並重,「現在有一個最大前提,就是如期併網。」為護國神山的再生能源需求,風電成要角。(圖/報系資料照、沃旭能源提供)「消息一出,親朋好友、銀行團、供應鏈、同業開發商的電話接不完,」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在媒體上大聲喊苦,大家都怕政策動盪,銀行縮手、買家趁機壓低價格。最先衝擊的本土業者,又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供應鏈最傷,今年已有五套風機外殼從中國進口到台灣,「價格直接少四成。」業者向CTWANT記者說,越南、韓國的業者都虎視眈眈,中國廠商也可能繞道東南亞洗產地,大舉入侵台灣市場。一馬達廠商跟CTWANT記者解釋,用外商的產品,最大問題是維修慢又很貴,過去怕被「偷師」,外商的風機若故障,他們不會派人維修,而是要求整台換掉,把我們當冤大頭,所以才會導致很多風機壞了就扔在一邊不處理的問題。但其實,不願具名的風電業者向CTWANT記者解釋,現在最大的「逆風」,其實不是國產化,而是「銀行」。業者坦言,風電市場可說是成也台積電、敗也台積電,「現在已進入『死亡交叉』,台積電不想買貴的電,想壓到5元左右,但風電業者要營利,至少5.8元到6.2元左右,如果賣給其他願意出高價的科技業者,銀行又不喜歡,擔心他們扛不起20年的穩定收益,恐導致專案借不到錢,借不到錢、風場就要廢了,以後科技業要大規模的綠電也沒了,這是『三輸』!」。業者向CTWANT記者舉例,一個500MW的離岸風場,過去要花900億元打造,現在至少要1200億元,就是因新冠疫情、加上全球都在發展離岸風電,法國、德國、丹麥等都在打造大型風電場,據全球風能協會預估,2024年到2028年,全球離岸風電裝置總量會增加138GW,年複合成長量28%,僧多粥少下導致船、工人和設備都很貴。風電的機台都非常巨大且昂貴,過去以外商為主。(圖/翻攝沃旭能源臉書)有一業者為了搶船花大錢卻碰到疫情,當時一驗到陽性就全員下船閉關,完全不能施工,但各種租金還是照付,這種恐怖的錢坑,沒有銀行支援根本不行,「在商言商,外資一年都會進行好幾次財務成效評估,早就跑了,就是我們本土廠商才會努力拚完工,已經很了不起了。」連同業也看不下去、幫忙喊冤。業者表示,離岸風電是龐大且複雜的工程,甚至連政府單位要驗收與查核都有點摸不清頭緒,加上先前有業者在國產化做「小動作」,搞得政府常常要查核、動輒要罰款,導致銀行也覺得,貸款給風電業者的風險很高,「對銀行來說,不如借錢給人炒地皮,簡單又好賺,但對台灣產業來說,得到的價值是什麼!」他憤憤不平地說。「相對於光電雖然建置較快,但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土地不夠,不管是屋頂、地面型的光電,全部加起來也只是零頭,台積電要的是單一、穩定的大型供電」前三大民營售電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放鬆風電國產化政策會不會引發未來綠電價格波動等其他後續效應,還要觀察評估。除了價格波動,還有一大問題,「包括沃旭與海龍風場,2025、2026年的發電已全被台積電買走」全球最大再生能源基金、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表示。換句話說,這兩年其他的「護國大山」都買不到大宗綠電,短期內難以解決。
台北電子展登場!結合AIoT、TPCA、光電展四合一 逾700廠商參展
2024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攜手「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 Taipei)」及「國際光電大展(OPTO Taiwan)」,於23日以「台灣國際電子製造聯合展覽會」形式呈現,計共有超過700家參展商、使用超過2,250個攤位;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指出,臺灣出口成長10.2%,須歸功於ICT資通訊產業,並期許產業透過AI創新發展,帶動下一個更精彩的50年發展。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指出,TAITRONICS將持續轉型,並全力支持臺灣資通訊電子產業。在過去50年中,臺灣的資通訊產業已成為日不落的行業,從進口零組件加工到自製,從硬體製造到軟硬體的完整整合,最終從臺灣走向全球。期待未來50年能再創台灣ICT產業的奇蹟。經濟部部長郭智輝提到,臺灣科技業以及資通訊產業技術領先全球,晶圓代工封測全球市占率第一,新世代科技創新動能將在未來持續扮演關鍵的角色。經濟部已在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同時在AI技術迅速推進的時代,規劃在國內外培養二十萬名AI人才,並鼓勵企業投入AI設備以及AI應用投資,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今年展覽延續AI物聯熱度,邀集到凌群電腦、鈺創科技、群創光電、奇翼醫電等指標性廠商展示前端技術。如鈺創科技展出用於物聯網、智慧穿戴、終端AI系統之記憶體解決方案及3D感測AI晶片,顯示其創新研發技術與能量。群創光電發展可進行體感互動遊戲的裸眼3D影音牆及浮空投影3D魚缸,成為實現智慧生活的潛力技術。為呼應近年備受矚目的無人機產業,TAITRONICS & AIoT Taiwan攜手嘉義縣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共同設立「Drone Taiwan 無人機專區」徵集24家無人機業者,大秀臺灣無人機國家隊最新研發實力,包括雷虎科技、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智飛科技、其昜科技及臺灣希望創新等,並於無人機試飛區實際演示無人機作業情形。同時太空衛星科技快速發展,為全球衛星通訊產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吸引Sony semiconductors、繁晶科技、誠釱科技等國內外頂尖衛星通訊業者展出在家用、車用、海事及航空4大終端設備系統整合及衛星通聯實測相關解決方案。首度推出的「Big Bang Startup」新創展區,匯聚來自日本、韓國、加拿大、匈牙利以及英國之新創企業,展示出各項潛力AI驅動的創新應用及解決方案,同時舉辦Big Bang Startup Demo Day & Networking,提供新創企業絕佳的發表機會,促進與國內外業者交流,拓展合作商機。
AI創新應用聯盟成立 電電公會李詩欽:背後推手有「這大咖」
外貿協會與電電公會在10月23日至2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4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 (TAITRONICS)」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 (AIoT Taiwan)」,23日也成立AIIA聯盟。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的AI硬體排在世界第一,但軟體只在全球第25名,要推動科研專案、政府協助,讓台灣AI產業在未來4年內推到世界前三名。今年活動聚焦「AInnovation Now」,涵蓋「AI物聯應用」、「低軌衛星」、「新創動能」和「無人飛行器」四大領域,參展廠商300多家、使用550個攤位,規模較上屆成長4成,經濟部長郭智輝、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嘉義縣長翁章梁都到場,還有墨西哥契瓦瓦州(Chihuahua)州長María Eugenia Campos Galván、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Lutz Güllner等人,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陪同參觀。郭智輝在開幕式時特別點名無人機產業,已成世界趨勢,也是總統賴清德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而無人機市場規模,預估到2030年將達8000億元至1兆元,今年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就是要集結國家隊之力,推動產業往國際發展。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今年邀請到墨西哥的州長參與,與電電公會會員廠商接洽,他們也邀請台灣ICT、半導體等產業前往墨國投資,墨西哥是打入北美市場重要關鍵。李詩欽表示,台北國際電子展自1974年舉辦以來,已走過半世紀,見證台灣資通訊電子上下游和全產業鏈發展,在這段期間,台灣電子產業從零、走到全球領先,從台灣製造、到全球布局的日不落產業,明年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創新應用展,期待未來50年,再創台灣資通訊產業奇蹟。AI創新應用聯盟(AIIA)也於23日正式成立,李詩欽透露,這次能順利集結八大公協會,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以及多位產業界先進的幫助,期許在慶祝電子展50周年的同時,大家攜手為台灣下一個50年盡早規劃,合力爭取更好的未來。李詩欽表示,台灣過去比較偏ICT產業,但半導體占了很大部分,造成資源上的排擠,他認為應該多發起本土業者與ICT產業的融合交流,所以這次的「AI 創新應用聯盟」,不僅要加大投資本土新創產業,也會協助政府將更多算力留在台灣,供本土新創業者使用。AIIA聯盟會長徐爵民表示,台灣在AI及半導體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是推動AI革命重要基石,聯盟將聚焦智慧製造、醫療健康、智慧移動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透過四大專案小組推動技術落地,建立強大的台灣AI生態系統。「AI創新應用聯盟」成員包括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CISA)、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ICA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PIDA)、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 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
年薪開80萬!台中妹子猶豫了:該北漂嗎? 全場1理由秒搖頭
近幾年物價飆漲,薪資遠遠趕不上通膨,因此有些人寧願留在家鄉,也不願北漂。一名女網友透露,有2個工作機會在選擇,北部的年薪比較高,但沒有破百,不過這兩家每年都調薪3-5%不等,「在想值得為了高年薪北漂嗎?」原PO在Dcard表示,自己是台中人,目前有2個工作選擇,第一間是台北大型傳產行銷,年薪80萬,月薪只有4萬多,主要是透過高分紅來拉高年薪,但是考量租房、通勤時間、生活費,覺得北漂的日子會過的沒什麼品質。原PO指出,第二間在台中,小間外商科技業的行銷,月薪比第一間高3至4000元,公司人少,跟工廠併在一起,雖然年薪沒那麼高,但是不用租房、三餐費用,感覺能存不少錢。原PO說,「在想值得為了高年薪北漂嗎?這兩家每年都調薪3-5%不等,其實評估考量會覺得待在台中比較好,但是又在想要不要為了年薪更高去台北挑戰看看。」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沒有破百,不要去台北,在台中好好做,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再去台北」、「如果還年輕可以去北部闖一闖、開眼界,未來發展可能也不同」、「台北4萬,等著喝西北風吧,怎生存,房租吃飯都不夠」、「當然是留在台中啊,年薪80萬也不是高到哪去,如果說年薪150萬以上,或許還可以考慮一下」。
能源週+永續展登場 寶晶推「永續新農村」光農結合減碳又創生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4日開幕,外貿協會祕書長王熙蒙4日表示,今年展覽規模成長30%,來自19國參展廠商,外商佔近20%,還有新參展者都是歷年最高,希望這個以產官學研交流與商機媒合的平臺,持續努力推動臺灣成為亞太綠能樞紐的目標。展會受颱風影響延後兩天登場,台北4日也仍舊大雨傾盆,但人潮不減。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表示,現在啟動第二次的能源轉型,感謝業者在能源轉型、光電與供電設置上的努力,才能讓我們在再生能源的發展上有這麼好的成績,不過路還是走得很辛苦,我們關關難過、關關過,政府會努力來克服所有再生能源在設置上的一些困難。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群總經理林恬宇坦言,今年國內太陽能案場建置量約1.6至1.7GW,開發案量較去年縮減,這兩年會很辛苦,但淨零排放的目標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必須要完成的承諾。隨著技術不斷革新,國際市場需求持續增加,產業界需要更緊密的合作,推動智慧能源技術的研發和運用,期盼有更多企業加入這一場革命,實現智慧能源的共同願景。近期光電推動相對困難,其中一問題在於民眾擔憂光電損害農業發展,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表示,這次參展以「創能、創新、創生」為主軸,像是他們目前推動的「老埤農場」農電共生案,結合地方創生、建立永續農村,讓貧瘠、低地利的農地「光農結合」,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生計可以「三農兼顧」。蔡佳晋表示,永續新農村的規劃,除了太陽能電廠、儲能設施及綠能教育,也在當地同時規劃精緻化農業、生態導覽、從農場到餐桌、茶文化、小農市集等,以資本投入、多元化跨領域合作,協助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所以會推出農產加工廠、文創商品、低碳旅宿、永續觀光等措施,希望能以此打造在地品牌、吸引觀光人潮,也是增加當地就業機會、活絡地方經濟。
日本推行「周休三日」結局慘烈 工作狂文化變最大阻礙
日本高工時造成過勞死的狀況嚴重,政府為了民眾生活與工作平衡,近年呼籲企業能施行「周休三日」政策;豈料,當地僅有8%企業願意嘗試且多是外商公司,專家指出日本人高度重視工作,「工作狂」文化很難在短時間改變,反而造成員工承受無形的社會壓力。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日本近年大力推動企業施行「周休三日」,每周工作四天的制度,為了讓員工能靈活安排工作、縮短工時和減少加班;除此之外,日本厚生勞動省也開始提供補助或免費諮詢服務。不過在日本研究當地社會文化逾20年的專家克雷格(Tim Craig),針對周休三日政策提出個人看法,「日本人長時間工作和他們的文化和社會環環相扣,這種狀況不會很快改變」。克雷格也指出,日本人高度重視工作,已經把工作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並舉出若員工選擇不加班提前回家,很容易遭同事投以異樣眼光,導致員工有更多的社會壓力,往後還可能負擔更多工作。另外一名經濟學家舒爾茲(Martin Schulz)則表示,對日本人來說,工作場所也是他們社交互動的地方,所以他們往往自願加班幫助團隊完成項目,或是參加下班後的公司聚餐。據厚生勞動省去(2023)年10月公開高工時是造成憂鬱症和過勞死的主因之一,在2022年日本有2968人過勞死,比2021年的1935人有所增加,整體數字呈現攀升的狀態,約10.1%男性和4.2%女性每周工作超過60個小時。◎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搶人大作戰1/新新併徵求委託書開打!外資電子投票10月6日開獎
台新金、新光金「新新併」從8月22日公布以來迄今,歷經中信金搶親、金管會不通過中信金收購案,三角戀結束後,接著登場的是10月9日兩家金控股東臨時會,「新新併」能否過關,新光金近二成外資與近五成小股東意向成為決勝點。此外,9月24日起至10月6日是電子投票期,雙方陣營勝算有多少,答案即將揭曉。CTWANT記者調查,由支持「新新併」的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及反對「新新併」的大股東林伯翰領軍的兩大陣營,共排出29名徵求人,動員全國727個徵求據點,全力收委託書;同時,台新金與新光金也各自向外資端出說帖,解釋併購綜效。這場金金併大戲,可說是高潮迭起、峰迴路轉。一個月前,中信金先是在8月20日重訊董事會通過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新光金一案;22日台新金與新光金宣布合併喜事的100%換股比例(台新金0.6022股普通股換新光金控普通股1股),隔天,中信金即公布決議以0.3132換股比例加現金約4.09元的價碼收購新光金。台新金再於9月11日加碼到0.6720股普通股及0.175股辛種特別股換發新光金控普通股1股,雙方除了比嫁妝,各路人馬還吵開來,重訊及廣告通通來。眼看三角戀越打越火,中秋節前夕,主管機關金管會終於發聲,對中信金公開收購一案予以「緩議」,孰料,中信金不放棄,要再接再厲重修計畫案送件,中秋節後,金管會乾脆把話說開,金融秩序為重,緩議就是不同意,中信金這才喊停。讓這場熱鬧不已金控三角戀,回到「新新併」。新光金股東洪士琪(右)、林伯翰各為贊成、反對與台新金併購一方。(圖/記者方萬民、周志龍攝)接著的重頭大戲,就是新光金及台新金股東臨時會的賽前賽:委託書大戰。新光金股臨會9月10日停止過戶,18日公布公開徵求委託書名單,支持「與台新金合意併購」的由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夫人彭雪芬、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領軍的新勝、王田毛紡、臺灣新光等共16人,徵求上限共48%,徵求通路為全通、長龍、聯洲及台新、富邦、華南永昌、康和、國票、大昌等六家證券共414個徵求據點。不同意此案則有新光金股東林伯翰、新光國際開發等13人,徵求據點為中信、元大證券與中國信託銀行等共313處。雙方陣營徵求人共29名,為金控併購案史上最為激烈一仗。CTWANT調查,贊成台新併購新光金與反對的兩方陣營,皆各自拜訪外資等大股東,尋求支持之外,也正在透過公開徵求委託書的方式,獲得小股東散戶的支持,「上周三就開始搶人大作戰,沒想到近幾日正逢大雨,假日的件數未如預期,過去通常二周內可以完成徵求作業的速度,希望這次也能趕緊達標。」一名不便署名的徵求據點工作人員跟CTWANT記者說。至於在外資的意向部分,「去年新光金董事全面改選中,公司派的多次金管會裁罰,讓公司派大幅失去贊成票。同樣的,現任的公司派也需要用營運績效和公司治理的改善來獲得外資的支持。」長期外資投票顧問及公司治理諮詢的外商公司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說。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曾說,20年前與新光金控談合併案,是大哥吳東進邀請的。左為吳東亮夫人彭雪芬。(圖/記者黃耀徵攝)以去年「改革派」洪士琪約可掌握新光金8%股權,加上公開徵求委託書拿到38%股東支持,以46%取得一般董事8席、獨立董事2席共10席,勝過吳東進派的5席。而在吳東進、吳東昇掌控的新光醫院、新光三越百貨、新纖、新光保全等的占比股權約有15%。「但這次不是董事改選的議題,而是併購案,現有的經營團隊否能趁勝追擊,就要看如何遊說外資能接受,併購後的新光金的綜效是可預期的。」馮欣宜說,外資應該會最常問的「合併後可以帶來哪些好處?」外資如何評估看待併購案?馮欣宜解釋,除了從「估值、市場反應、戰略原理、談判和流程、利益衝突、公司治理」這六面向觀察,還可「從買賣雙方獲得價值是否合理,且能實現在交易上戰略的意義的成本、收入協同效應;交易條款的公平公正確保提供股東最好的保障;合併後的公司治理好處是更勝於以往嗎?」據了解,這正是兩家金控向外資端出的說帖要點,台新金總座林維俊、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等積極拜訪外資拉票;反對合併的股東南下搶票。雙方正使出渾身解數固樁,力拼誰的手上能夠將收到的委託書數量到最大值化,就能增加勝率。
2陸企高層赴菲律賓遇死劫!女嫌「李娜」落網 她持台灣護照本名曝光
中國兩間企業的高管在菲律賓綁架被撕票,據遇害人家屬透露,他們交付約新台幣1340萬元的贖金後,綁匪竟失聯,當地警方透過照片比對,確定其中一名女綁匪李娜來自台灣,不過這名女子在案發後即下落不明。據了解,李娜22日在南韓落網,真實身分是名44歲陳姓女子,由於大陸與韓國簽有引渡條約,這名女嫌將被引渡至大陸接受偵審。台籍女嫌「李娜」韓國落網。(圖/翻攝自新浪網)從《新浪網》的照片可見,這名頭戴黑色棒球帽、身穿白色衣服的正是李娜,而她的身分也隨之曝光,李娜持中華民國護照,本名姓陳,生日為1980年5月17日,出生地在台北。根據《中時》報導,南韓警方22日在首爾逮捕到李娜,據警方的說法,由於大陸和韓國互有引渡條約,雖然李娜持中華民國國籍都仍可引渡,台灣恐無能為力,但警方仍將持續瞭解相關案情與進度,後續將由外交部處理。兩名陸企高層在菲律賓遭綁架撕票。(圖/翻攝自紅星新聞)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7月2日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證實有一名夏姓大陸公民被綁架遇害,另一名被害人則是孫姓美籍華人,據《澎湃新聞》等陸媒報導,遭撕票的兩人分別為醫療器材公司的國際行銷總監夏姓男子,以及心血管醫材經銷商孫姓男子,兩人在6月24日一到菲律賓就遭綁架,接著家屬雖支付30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340萬元的贖金,仍慘被撕票。據了解,兩人在今年5月一場海外商務展會上相識,由於有著相近的職涯經歷,並且兩人的工作內容都是負責拓展海外市場,於是相談甚歡、結為朋友。之後,兩人共同出席了一場在法國舉行的行業展會,並在展會中結識了一名自稱來自菲律賓的華人經銷商李娜。另從孫男友人出示的證據顯示,孫男是應菲律賓的MEDEV醫療設備公司的邀請赴菲,聊天記錄顯示,邀請者為李娜,聲稱要洽談產品分銷海外業務。案發後,大陸警方與菲律賓合作展開調查,並逮捕數名涉案嫌犯,懷疑邀約的李娜涉有重嫌,但李娜已潛逃出境。
準備跳槽全公司狂問要去哪…他好奇要坦誠下家? 網力勸:完全沒必要
離職時的交代藏著許多眉角,有位網友稱,目前要從一間外商跳到一線IC廠,提離職時各主管和人資都問他接下來的安排,他雖然認為主管是真的在替他著想,但總覺得好像保密較妥當,所以都一律不講,但他也好奇「在離職前如果說出自己下家的話有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原PO於11日在Dcard以「提離職後會透露多少」為題發文指出,他目前要從一間外商跳到一線IC廠,提離職的時候各個主管和人資都問他接下來要去哪,雖然辦公室氣氛融洽,大家都算熟,「聊原因的時候也感受得到這些主管是真的在替你著想跟想你的未來」,但總覺得替自己保密比較好,所以都一律不講,他也好奇問,若排除2間公司有合作關係,日後會馬上相見的情況,「在離職前如果說出自己下家的話有可能造成什麼影響?」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建議他「誰會替你著想你的未來啊 別鬧了」、「請回答專業術語『先休息一下』,這樣大家就會懂了」、「完全沒必要講啊,說出來會幫你去跟新公司談加薪5萬嗎」、「我都說生涯規劃,管我下家要去哪幹嘛」、「沒確定offer前別說,另外不要去有旋轉門條款或會妨礙轉職的部門或公司,對職涯很傷」。還有人分享,「我是資歷查核的時候被前主管婊,至於我為什麼會知道,因為新主管提醒我以後別再寫那個人,呵呵」、「之前有同事要跳槽不小心透露下家,結果公司高層偷偷跑去找對方,最後那位同事offer沒了」。
台灣每1.3萬人擁1家超市贏日本 今年營業額上看2,500億將創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今(5)日公布台、日超市發展報告,發現台灣平均每1萬332人就擁有1家超市,日本則平均2萬763人才擁有1家超市;以土地面積計算,台灣平均15.97平方公里即有1間超市,日本平均63.34平方公里才有1間超市,顯示我國超市密集度明顯高於日本。同時也預估,今年台灣超市營業額有望超越新台幣2,500億元,再創新高,續寫連22年正成長紀錄。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台灣超市早期多為小型生鮮雜貨店,屬生活支援型零售業態,現多以現代化方式經營,強化生鮮蔬果與販售品項,致營業額逐步攀升,2015年至2019年平均年增5.2%;疫情期間受惠消費者民生物資囤購需求,加上業者拓展線上購物及送貨服務,2020年至2022年營業額平均年增幅上升至6.4%;2023年解封後民眾外食消費回升,以及高基期影響,因此營收增幅明顯回落,僅年增1.0%;今年受惠業者持續擴展大型店鋪,推出多樣化商品及促銷活動吸客,並有外商插旗國內市場,累計1月至7月營業額年增5.3%,預期隨下半年採購旺季到來,全年營業額可望超越2,500億元再創新高。相較之下,日本超市因市場發展相對成熟,營收走勢比起台灣更平穩,2015年至2019年營業額平均年增2.9%,2020年至2022年同樣受covid-19疫情影響,加上實施嚴格邊境管制,觀光客銳減,平均年增幅降至1.3%;隨國境解封,觀光客回流挹注消費需求,因此2023年營業額年增3.3%,今年前7月續增2.8%,全年營業額可望續呈成長。不過在商品結構上,台灣比日本更多元我,根據台灣售業經營實況調查及日本商業動態統計調查結果,2022年台灣與日本超市銷售商品皆以食品類商品占比最高,分別占69.1%及79.6%。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家庭器具用品類與藥品及化妝清潔用品類占比均達1成以上。另外,觀察兩國超市平均單店營業額,2023年台灣平均單店營業額1.08億元,近5年(2019至2023年)平均單店營業額年增4.2%;日本2023年平均單店營業額為26.2億日圓(約新台幣5.82億元),5年間營業額平均年減0.1%。
拒絕夜間偵訊!柯文哲遭檢方當庭逮捕 北檢:有事實足認勾串之虞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捲入京華城弊案,昨(30)日被約談,今(31)凌晨移送北檢複訊,後因拒絕夜間偵訊,遭檢方當庭逮捕,而柯文哲已行使提審權,將由法官確認逮捕是否合法,此前不得繼續偵訊。北檢解釋,因柯文哲涉嫌圖利罪嫌重大,且有事實足認有勾串之虞,所以決定逮捕。據了解,柯文哲抵達北檢複訊時,因拒絕夜間偵訊,檢察官一度中斷庭訊,上樓和檢察長王俊力、襄閱高一書、主任檢察官江貞諭等人研擬對策,柯文哲和律師則在偵查庭外商討後續攻防。後來,北檢決定將柯文哲當庭上銬逮捕,但柯文哲和律師鄭深元認為逮捕過程並不合法,向法院聲請提審,目前柯文哲則於地檢署拘留室等候。檢廉偵辦京華城容積暴增案,先前以違背職務行收賄等罪嫌,將市議員應曉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聲押禁見獲准後,在30日依圖利罪嫌約談柯文哲與前副市長彭振聲2人。其中,柯文哲在31日凌晨0時40分左右,被移送至台北地檢署,又因柯文哲不接受夜間訊問,檢察官暫時休庭,待2點時重新開庭並告知逮捕。而前副市長彭振聲,是柯文哲任內欽點的京華城專案PM,且為京華城案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30日二度約談後,檢察官認為他涉嫌重大,且有勾串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另外,同時遭到約談的,還有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彭振聲妻子謝夏蕎,分別因協助丈夫處理銀行提領匯兌等財務事宜,被依證人身分約談到案,先後也獲檢察官諭知請回,2人面對媒體採訪時均未發一語,陳佩琪搭乘黃珊珊的車子離開現場,謝夏蕎則是自行叫計程車。北檢針對柯文哲聲請提審一事說明,檢察官於今凌晨對柯文哲訊問過程中,被柯文哲表示不願繼續接受訊問,逕欲離開偵查庭,檢察官曉諭被告得先行休息後再接受訊問,惟仍遭被告拒絕,經審酌被告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圖利罪之犯罪嫌疑重大,且有事實足認有勾串共犯及證人之虞。北檢強調,倘若被告未完成訊問程序,即任其自由離去,將使案情晦暗不明之風險驟升而有妨害偵查目的,故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28條第4項但書之規定,當庭諭知逮捕,並告知相關權利、交付逮捕通知書。而被告及辯護人表示行使提審權,目前程序進行中。
空服員高薪又體面!過來人揭「殘酷內幕」 連裹屍袋都要會
暑假期間國際旅遊盛行,有許多人都會羨慕外表光鮮亮麗的空服員,不僅薪資相當優渥,還可以到處去國外旅遊,算是份非常體面的工作。不過,近日卻有1名空服員分享自己受訓期間的各種考試及測驗,就連「裹屍袋」也要學會如何使用,更不要說後續更高壓的工作內容,直呼這行業「根本就是包裝的光鮮亮麗。」有空服員近日在Dcard以「空服員你可能不知道的一面」為題發文透露,他現職外商航空、應屆畢業生考上,在真正踏入這工作之前,朋友都會說,這行業不過是高級空中服務員,實際錄取、通過受訓後「才發現根本就是包裝的光鮮亮麗。」原PO解釋,光是受訓期間就有一籮筐「外界不知道空服員須具備的能力」,包括600多頁的安全手冊要讀,「這還只是安全的說明、職業操作安全、服務流程⋯⋯各式各樣的超厚主題書,等著你讀」,還要敢跳進很深的游泳池、以及兩三層樓高的滑梯,「你不跳的話,等著被fail吧。」此外,要清楚了解基本護理知識,「面對燒傷、牙痛、肚子痛,辨別多種不同方式的心臟不舒適:心絞痛、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跳終止⋯⋯每一種疾病,有不同護理方式,請不要搞錯,這都會考」。不僅如此,空服員更要學習如何使用手銬、如何制服他人,並背好每1台機型、每1種燈號的顏色與含義,就連「裹屍袋」也都要知道如何使用。不過上述這些只是受訓而已,進入正式的空服員工作後,原PO透露,空服員還要能忍受上下班時間非常不固定,凌晨或深夜都有可能,甚至無法排假、劃休,無時無刻都要「Stand by」的規定更是難熬,要整裝穿好制服、綁好頭髮並噴上一堆髮膠,隨時等公司電話,當然公司也可能不會叫你上班,但是那段時間就是不能跑出去玩,因為就算只是沒接到電話過2分後鐘回撥也一樣,都會被留下紀錄。然後每次上班要在起飛前1小時到公司進行安全題目小考,通過才能上班,「連續三次答錯,你今天不用飛了,等著到辦公室約談」。每次上班的工作位置、餐點提供、每個機場規定都不一樣,「你上班前請記得讀書,背今日餐點、今日工作動線、特別注意事項」;上班時間是從乘客起飛前1小時就要到公司,一直到飛機降落,送完每位乘客離開後1小時,中間休息不到半小時就要重新整裝接待新乘客,而且休息時間是站在工作區域吃飯或是搬鐵櫃子下來坐。面對如此高壓的工作內容,原PO也感嘆,他發現很多進來的同學一開始也是覺得可以到處旅遊、這職業名稱感覺不錯聽,身邊有些人還會調侃「看你到處一直玩之類的」, 但原PO表示,那些玩樂時間「根本是用生命力擠出來的。」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辛苦了,當空姐真的不簡單」、「會酸空服員的人就顯示了他們的眼界」、「空服員真的很厲害,光想到要面對一堆人類裡面可能還有猴子,就覺得很可怕」、「我當初也是很天真的同樣這樣想,但是真的熟悉後就跟服務員的工作一樣」、「原來空服員親切的笑容和從容自若的態度背後,有這樣驚人的努力」、「我覺得空服是很孤獨的職業,每當朋友、家人休假時我們都在上班,而且上班時每次碰面的人都不一樣,上班聊得很開心但之後都幾乎不怎麼見面,很難交到能交心好友。」也釣出空姐直呼,「終於有人說出我們的心聲!當別人說:你們最爽啦!到處飛、到處玩。我就問哪裡爽, 背後一堆心酸史好嗎!就算開票要去玩,也是要stand by啊!畢竟我們是拿ID的乞丐票啊!這班沒空位,就是要候補下一班,不然就是搭別家。唯一,真的唯一小確幸是我們在外站確實可以因為短暫停留而出去見識外面的世界。」
中信金搶親1/台新吳東亮「新新併」10/9有答案!辜仲諒要擋「打委託書大戰」
整個八月,台股及金融界屏息靜待FED主席鮑爾是否宣布九月降息之際,新光金搶親案意外爆開核彈級之戰,戰事從吳東進、吳東亮兄弟之爭,擴大到中信金辜仲諒半路攔胡搶親,究竟花落誰家,「台新新光」(新新併)或「中信新光」?10月9日新光金股東臨時會將有結果。CTWANT記者訪查,「委託書大戰」將成關鍵一役。CTWANT調查,市場公開徵求委託書的三大通路全通、長龍及聯洲現為新新併團隊所掌握,而中信金旗下的中信證券實力也頗強之外,元大證券可能也會加入戰局助陣。「對中信金來說,他們現在首要即是讓新光金股臨會出席率不過半、流會,或是讓股東對台新併新光之案投反對票大於贊成票;一旦股臨會通過此案,還要看主管機關金管會、公平會是否會核准。」一名金融界高層分析說,不過,雙方公開徵求委託書陣容強大,「是一場比速度之賽!」這場雙金搶一金大戲,不但是台灣金融史上首見,而且為「合意併購」及「非合意公開收購」(敵意併購)兩戰術併行之首例,還有可能落得「重婚」成了金管會棘手大事,美嬌娘則是老牌家族新光集團的新光金。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86年過世後,四個兒子吳東進、吳東賢、吳東亮、吳東昇各自努力家族事業或創業,長子吳東進承接新光人壽、新光銀行創辦新光金控;次子吳東賢掌管新光紡織;三子吳東亮創辦台新銀及台新金;四子吳東昇則承接新光合成纖維、大台北瓦斯等。二十多年前,政府開啟第一波金融合併,新光金、台新金2002年首度談合併案,但遲遲無下文,期間,新光金大股東、已逝洪文棟曾邀請吳東亮併兩家金控合併案,吳東亮卡在大哥吳東進掌控制權,而未跨步。時隔18年,2020年間,台新金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處分彰化銀行股權、新光金前董座吳東進遭金管會裁罰停職、辭去金控董事……,重啟「新新併」之案,仍無進展。直到2023年6月,新光金以洪士琪(洪文棟之子)、結盟吳東亮為主的「改革派大股東」與吳東進派展開經營權之爭,經過一場激烈的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雙方陣營各取得董事會10席次、3席次,才又開啟與台新金談合併的機會。台新金、中信金「搶親」迎娶新光金,將開打一場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示意圖/CTWANT資料)吳東進雖未能掌控新光金經營權,與四弟吳東昇各擁新光醫院、新光三越百貨等的實質控制權,而這二家公司則為新光金控第一大、第二大股東,據此,當新光金與台新金重談併購之際,身為新光金創辦人、大股東的吳東進也沒束手以待。今年5月初,金融市場先是傳出吳東進邀請多家金控「試親」,包括國泰蔡家、富邦蔡家及中信辜家等,談新光金嫁娶案,市場傳出蔡家婉拒,不願蹚混水,中信金則興致高,有股東喊出「能當第一大金控,何必當第四大」。這場搶親大戲,8月19日終於浮上檯面,台新金及新光金兩家金控總座聯袂拜會金管會銀行局,說明合併案內容,隔天20日,中信金立馬召開董事會,決議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新光金。台新金及新光金加速開董事會,22日通過「合意」併購案後,當晚9點30分緊急召開說明會,台新金董座吳東亮與新光金董座魏寶生簽約交換宣布換股比例,並將於10月9日召開股臨會投票決議通過此案。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於8月22日晚間,與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共同出席合併案換約記者會。(圖/黃威彬攝)「新新金」合併案看似成定局,中信金並未放棄搶親,23日由總座高麗雪公布,將以每股約14.55元,公開收購取得新光金10%~51%股權,表達「勢在必得」決心。依公開資料,新光金股權結構在「個人持股」(大股東個人、小股東散戶等)占比共53.55%,其他法人持股占比30.31%,外國機構及外國人(外資)持股占比16.12%,政府與金融機構各占比為0.01%,扣除新光金大股東吳家個人持股,中信金公開收購對象即是鎖定小股東、外資的支持。新光金前十大股東分別是新光醫院(代表人:吳東進)持股占比為3.61%、新光三越百貨(代表人:吳東昇)占比3.52%、新勝(代表人:彭雪芬)占比3.01%,台灣新光實業(代表人:彭雪芬)占比1.53%,裕鐵企業(代表人:林高煌)占比1.27%,新光合成纖維(代表人:吳東昇)占比1.09%,家邦投資(代表人:吳邦聲)占比0.82%,新光人壽保險員工退休基金管理委員占比0.80%。由吳東進、吳東昇掌控的新光醫院、新光三越百貨、新纖、新光保全等的占比股權約有15%,加上第五大股東裕鐵公司加上董事長林高煌個人持股占比4%也公開聲明表示支持中信金,「看樣子,吳東進這邊約有20%支持中信金的話,中信正式開啟公開收購約取得30多%,即可過51%。」一名熟稔併購案專家說,「9月11日停過之日起,確定哪些股東是具有投票權,有了股東名冊,大戰即正式開打。」新新併團隊去年六月打過勝仗,能否複製去年的戰果,三家金控上千萬的客戶及小股東一起拭目以待。
發現老闆用ChatGPT做簡報!她心理不平衡「是在偷吃步」 網嘆:要跟上時代
若學會適時善用AI工具輔助,工作上則會更有效率。然而,有名網友近日稱,發現老闆用GPT來生成簡報內容後她十分震撼,因為相比自己交出去的資料,都是花了很多心血到處查資料,且反覆驗證,一字一句親手打出來,認為老闆有點像是在偷吃步,求問「你們會覺得用AI生成工作內容是不夠用心嗎?還是其實這很正常?」此文一出,網友看了則直搖頭,紛紛勸她「真的要跟上時代」。原PO日前在Dcard發文以「上班看到老闆用GPT做報告」為題發文指出,最近在公司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她感到非常衝擊,甚至有點失望。在週會前,她無意發現老闆正在用ChatGPT搜尋一些與工作內容相關的資訊,並生成了一大堆文字,後來在周會簡報時,她才知道原來老闆是用GPT生成簡報內容。對此,她不免覺得對方這樣做是不是有點不夠用心,甚至有點像是在偷吃步,因為相比自己交出去的內容,都是花了很多心血到處查資料,反覆驗證,一字一句親手打出來。她也懷疑「用AI工具生成的文件真的可以取代我們親自查資料、撰寫的過程嗎?我總覺得用AI生成的內容其實都是網路上的農場文拼拼湊湊。」、「AI工具雖然強大,但畢竟是機器,生成的內容是否真的經得起推敲?」所以原PO每次準備報告或簡報時,都是仔細查找資料,反覆驗證,確保每一個字、每一個數據都準確「這樣的過程雖然耗時,但我是100%消化吸收過後才統整出來的。」原PO說,自己並不是完全反對使用AI工具,但還是一直覺得老闆用GPT統整報吿有點偷懶,心理有點不平衡,「想問怎麼看這件事會比較好?你們會覺得用AI生成工作內容是不夠用心嗎?還是其實這很正常?」此文一出,網友看了則直搖頭,紛紛勸她「該說你踏實還是傻啊,這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吧哈哈哈,AI工具已經滲入生活了,未來只會越來越普遍而已,勸你快點跟上時代,不然被淘汰的就是你囉」、「完全不偷懶吧,就是善用工具而已,原po你真的要跟上時代啦」、「欸…現在會用能善用能活用AI的人才是高手,還不會用沒關係,但不能抱持著排斥心態」。也有人分享,「不會吧,現在善用 AI 工具已經是趨勢了啊。我在外商工作,但是英文沒有到很好,老闆直接推薦我用沉浸式翻譯。他說他自己看集團過來的大份報告也是用這個,用 AI 加快工作進程有什麼好不用心的。」
台積電德國廠動土魏哲家暗示漲價 業者:歐洲經商環境更嚴苛
台積電(2330)位於歐洲的首座12吋廠20日於德國德勒斯登舉行動土典禮,董事長魏哲家致詞時表示,選擇落腳德勒斯登,主要考量鄰近客戶、招募人才等因素,也做了許多保護環境的努力,他開玩笑說台積電帶來好的生育率,但也提到成本上升「會與客戶有更多討論」。台積電去年8月與博世、英飛凌、恩智浦等歐洲半導體巨頭共同宣布,合資成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成為台積電在歐洲的第一座12吋廠,台積電持股七成,其他三家各持約一成股權,總投資額超過100億歐元。動土典禮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德國聯邦總理蕭茲等重量級官員現身站台,范德賴恩也宣布,歐盟執委會已通過50億歐元的補助措施,以支持台積電德國廠的建設與營運。德國總理蕭茲與魏哲家的合照直接放在德國總理府官網,蕭茲也在動土典禮上表示,未來技術將會更依賴半導體,但我們不能依賴世界其他地區的供應,特別高興台積電選擇了德國,讓歐洲晶片產業的心臟在德勒斯登跳動,壯大微電子集群;蕭茲也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很高興台積電選擇了我們。」魏哲家透露,自己最初和德國總理見面時,原本準備好一段漂亮的話要婉拒設廠,沒想到德國總理一開口就說已經幫台積電留了預算,讓他最後說出口的變成「是的,我們計畫在德國設廠!」他也開玩笑表示,下次他會學習「如何更好地說不。」提到德國來賓名字時,魏哲家也開玩笑說德文很難念,他想讓大家試著用中文寫他的姓「魏」,大概需要一年才能完成,引起台下一片笑聲。台積電向來不評論外傳對於晶圓代工報價變化,但魏哲家在致詞中提到「成本上升」、「會與客戶有更多討論」等句子,業界解讀台積電會調整海外廠區價格,畢竟人事等費用都比台灣高很多。一外商跟CTWANT記者解釋,歐洲的經商環境跟美國比起來,只會更嚴苛,除了有工會問題,還有很繁瑣的環保法規,門檻很高,不過換個方式想,如果台積電的歐洲廠能做起來,競爭者也很難望其項背。
9000億「打水漂」…離岸風電國產化跳票 產發署回應了
112年底離岸風電國產化情形政府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台電多花9000億元購買離岸風電,原期待建立本土產業鏈,創造1.2兆元產值,但是依據審計部決算資料,離岸第二階段遴選的西部海域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允能二期達標,9座進度皆落後,其中海峽一期風場本土化目標僅達2成。審計部批評,經濟部產發署態度過於消極。能源專家則說,歷經多年推動,卻看不到海外市場在哪裡,那麼多錢是白花了。歐盟狀告WTO 經部朝開放研議歐盟7月底狀告世貿組織(WTO),指台灣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違反WTO規定,要求台灣須在60天內提解決方案。經濟部官員低調表示,會持續與歐盟及WTO溝通。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說,會朝開放方向研議,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面臨轉折。經濟部對離岸風電依產業發展項目,分為風力機製造與水下基礎等20項,在推動與導入時程,從2021至2022年是前置期、2023年是第一階段、2024至2025年是第二階段。在離岸風電的第一、二階段,台電每度平均花5.7元收購電力,20年合計花2兆元,扣除平均購電成本後,多花9000億元。台電配合購電 已花2兆元當時政府信誓旦旦可創造1.2兆產值、2萬個工作機會,但根據審計部決算報告,在第二階段遴選的10個風場,至去年底僅有允能二期的塔架、水下基礎及陸上變壓器等達到20項零組件100%國產化,其餘9座都未達標。沃旭大彰化東南與西南等2座風場,國產化達成率8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彰芳一、二期,與西島、中鋼的中能則是3成跳票。海峽一期竟有16項目、高達8成未完成國產化承諾。即使達標率較高的開發商,其實也是政府「開後門」,以成立產業基金,做替代方案繞彎達到,並非如得標承諾的採購國產貨。例如沃旭大彰化風場水下基礎與基樁,因國內廠商沒有足夠能量承接訂單,無法做到100%國產化,最後只得由經濟部前部長沈榮津同意提出國內無產製證明後,開發商成立產業基金輔導次級供應商、電銲人才,與設立機艙組裝廠等替代方案,勉強過關。審計部更指出,監察院2022年糾舉經濟部產發署,對部分風場開發商提出因有短期交貨需求,以利取得「無產製證明」,就可自國外進口,產發署做為主管機關,對「無產製證明」卻無規範,過了1年,還是提不出相關規範。海外市場打不開 只打造世紀鋼能源專家陳立誠批評,花大錢買離岸風電,結果只培養了一家做水下基礎鋼構的世紀鋼,但拿的仍是台電付給外商的電費,根本沒賺到外匯。陳立誠直言,台灣想到國外賺離岸風電錢是不可能,歐商風電很強,不需要台灣,亞洲市場太小,光大陸就把你打死,對岸積極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太強了,亞洲第一艘工作船就是大陸建的,越南在發展離岸風電 也有自己的供應鏈,為何買台灣產品。產發署解釋,9座風電場未達標,是因相關零組件國內無產製能量,或受新冠疫情影響。該署指出,海峽一期風場已提報予能源署,考量是否裁罰。海峽風場則說,因接手較晚,現在達不到國產化,未必不能符合,會持續努力。經濟部官員表示,二階強制要求國產化,但在第三階前2期降至60%、開發商自選組合,明年第3期,會再朝更鬆綁方向走。
綠電自救隊2/綠能發電裝置未達標 外資怨土地難取得+透明度不足「罵光電有聲量」
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8日開了4個小時,環境部長彭啟明說總統考慮編訂「調適」和「減碳」預算,綠能產業看似將迎來一波政策「優惠」。對此,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光電業者,他們反倒疾呼,土地取得難、行政流程冗長和民眾教育這三大問題必須解決,甚至連外商都忍不住建議「該透明化」了。依前總統蔡英文政府規畫2025年的綠能要占總發電量之20%,其中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目標要達20GW,不過依照審計部總預算報告,兩個數字都沒有達標,綠能占總發電量目前不到一成,太陽能裝置容量去年底才12.22GW未達標,另依台電統計,去年太陽能發電量只有4.58%,淨發電量比前一年減少18.66%,未增反減。光電被視為能同時解決RE100再生能源與國際減碳需求,近期卻卡關連連,對外資來說,台灣光電發展的問題,不是只靠灑預算就能解決的,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光電業者,他們談起拖延光電進度的阻力,都感慨萬千。台灣的再生能源需求量大,政策目標明確,加上「目前在亞洲,還有躉購費率的國家,應該只剩下台灣了。」天鷹亞太潔淨能源平台台灣區執行長張為策8月5日在一場能源論壇上不諱言,外資看上台灣有保證20年的躉購費率,但真正進場後才發現,市場不如想像地好做。張為策以德國再生能源商的外資角度吐露心聲,「再生能源在台灣的投資成本,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來說比較高,我們也在找原因,確定的是『地方成本』很大,整個申請程序也很冗長。」「業界一定都知道,就算開發商今天開始收地、準備建置光電案場,但到真正能掛表發電,也是四、五年後的事了。」他說的時候,其他的光電業者也都頻頻點頭。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表示,政府在綠能政策及配套措施上相當明確。(圖/CTWANT資料照)來自日本的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說,「為什麼總是有些廠商的案場能申請成功、有些則失敗?這些案場到底要花一年、還是三年的時間申請?這些都是不確定的事情。」辰亞能源母公司就是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丸紅株式會社,從農業到太空都有涉略,能源事業更是全球佈局,對跨國集團來說,「不確定性」是難以忽視的風險。目賀田好弘談到台灣經驗,行政審查與資訊流通上不夠透明、也沒有效率,他認為可參考美國成立線上平台,除了讓廠商申請、追蹤案件進度,也可公開每個光電案場的狀態和延誤原因,「面對不適合的光電案場,應該直接拒絕,而不是用延宕的方式面對!」目賀田好弘也提到,台灣的電網基礎設施已經老舊,難以支持大規模的再生能源併網,再生能源如光電、風電等,都面臨供電間歇性的問題,對電網的穩定構成挑戰。台灣電網面臨再生能源有供電間歇性的問題。(圖/李宗明攝)他也提到,不管是日本或台灣,在地方推動再生能源時,經常面臨反對聲音。「其實我們並不認同每一個反對意見,有些是來自於對能源的不了解。」目賀田好弘表示。台灣光電業土地取得困難的原因,除了完整大面積土地不多、土地價格貴、產權分散與利益分配不均等老問題之外,就是民眾的能源教育還有待改進,這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不具名的光電業者表示,「我問環保團體,為什麼對光電意見這麼多,他回道『罵你們才有聲量呀!』,罵光電不用證據,但澄清需要很多證據,」他感嘆地說,很多民眾不了解就跟著罵,加上業者的確良莠不齊,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要來包工程」,導致目前民眾一聽到光電,就是負面印象。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期盼光電能讓更多人有感獲益。(圖/報系資料照)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向CTWANT記者表示,台灣光電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取得,日本也擔心糧食危機,對農地的敏感度高,但他們了解務農人口下降是不可回復的事實,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等問題也會對農地造成危害,不像台灣,就算是幾乎不能耕種的貧瘠土地,只要談到「保護農地」光電案就會「陷入黑洞」,無法繼續。蔡佳晋務實地說,「在光電開發時,通常抗爭的人,不是因為受害、而是沒有受益的」,現在國內的稅收以中央稅居多,如營所稅、個人所得稅,即使光電業者將公司登記在地方,縣市政府也沒辦法有相應稅收,「變成我們在做建設,鄉村的感受卻不大。」他建議,政府必須設計制度,提高地方收益、讓地方有感,才能鼓勵再生能源好好做起來。「太陽能到底是不是環保?不是台灣說了算,要看國際怎麼講,歐盟規定審查太陽能案子不能多於一年,他們的重點,是能源安全和人類永續。」蔡佳晋說。
兒上幼兒園!妻愛面子「怕被貴婦家長看不起」 2000萬存款全花光光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名人夫抱怨,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後,老婆開始大變,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怕被貴婦們看不起,居然把2000多萬敗光,甚至還反過來羞辱他賺太少,讓他心灰意冷,考慮離婚。原PO《靠北婚姻2.0》表示,研究所畢業後就被挖去外商公司工作,當時年薪加分紅約200多萬,每次拿到薪資會分為2成家用、1成自用、6成買股票、1成存款,從認識到結婚這段時間,每年都會帶老婆出國2次,但生小孩後加上碰到疫情就沒出國了,那時回家有尊嚴,老婆尊敬你、體貼你,回家可以好好放鬆休息。原PO透露,前年11月公司要撤掉亞洲部門,於是就被資遣了,資遣費全都給老婆,之前工作因常常趕進度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有時甚至忙到熬夜加班趕進度,所以想休息一段時間,故在家兼差工作,一開始老婆支持他在家工作,順便顧小孩,但自從小孩上了幼兒園她就變了。原PO說,「我老婆送小孩去讀全美幼兒園,每年大概要花80萬左右,只是我沒想到去就讀後我老婆跟那些貴婦成為家長群後發生很大的變化,她開始不斷不斷大手筆花錢,每天只顧跟那些貴婦去喝下午茶、做各種保養、逛街,她越來越變得陌生,現在更是壓迫我說要我去做全職,因為我兼差賺的錢不夠給她花了。」原PO嘆,到後來老婆開始用言語羞辱、罵,還不斷拿貴婦閨蜜老公來對比嫌棄他,「在我們爭吵時,我才意外得知,她已經把我存款幾乎花光,股票幾乎變賣光了,2000多萬耶,不斷花錢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因為怕被貴婦們看不起,把錢全花掉沒錢後,居然怪我賺太少,怪我只想在家兼職,怪我沒能力給妳好生活。」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停損」、「被帶壞的老婆不要也罷,趕快止損吧」、「再不走痛苦的是自己」、「離婚才是為了你和孩子好喔」、「無法有共識只是痛苦拉長,你自己要想開」、「完全想不到半個不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