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雯
」 夏子雯 營養師 程涵宇 烤肉 肉紙睡醒一杯黑咖啡「導致口臭?」 營養師5招教你去除口腔異味
在如今健康養生意識當道的時代,「睡醒一杯黑咖啡」相信是許多民眾習慣的生活模式。但近日就有民眾反映,自己被伴侶抱怨「口氣」不佳,而營養師夏子雯理解後,發現竟然是過量的黑咖啡釀禍。夏子雯也為此分享5招排除口腔異味的方式給民眾。營養師夏子雯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一位平時熱愛健身重訓,體態良好,健康檢查的數據也十分優異,飲水量也相當充足的37歲男子,近期被太太提醒有口氣不好的問題,這讓男子開始懷疑,是否平時就存在口氣問題,只是周圍的親友和客戶不好意思告訴他,感到非常尷尬。在夏子雯深入了解後,發現這位男性每天早上都會飲用1000毫升的黑咖啡,這讓夏子雯驚訝不已,因為這樣的咖啡攝取量實在過高。夏子雯表示,許多愛喝咖啡的人可能也發現,享用美味的咖啡後,口中會殘留奇怪的異味,味道之濃厚甚至會影響他人。主要原因在於,咖啡豆在烘焙時會形成含硫化合物,與咖啡的酸味混合,容易在口腔中產生口臭或異味。此外,很多人在飲用黑咖啡時,往往不會搭配白開水,可能從早喝到下午,導致飲水量不足,口腔濕潤度降低。咖啡中的單寧酸與唾液中的蛋白質結合,會讓口腔感到乾澀,加重口臭的情況。再加上口腔中的細菌會釋放揮發性硫化合物,使得口氣難以保持清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夏子雯給出5點建議。首先,飲用咖啡時,可以搭配白開水,一口咖啡配一口水,迅速沖淡口腔中的咖啡殘留,維持口腔的濕潤度,增加唾液分泌,有助於殺菌,減少細菌數量。其次,如果條件允許,喝完黑咖啡後立刻刷牙或使用漱口水,能進一步清潔口腔,保持良好的口氣。第三,嚼無糖口香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清除口中的異味。第四,適當減少咖啡的飲用量也很重要。由於咖啡因飲品的製備沒有標準化,每份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差異很大。1000毫升的黑咖啡可能含有400至500毫克的咖啡因,甚至更高。而一般建議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因此,從源頭上減少咖啡的攝入量,不僅有助於改善口氣,還能避免咖啡因攝取過量對身體造成的負擔。第五,夏子雯也建議,可以用清香的綠茶替代部分黑咖啡。綠茶能刺激唾液分泌,清潔口腔,消除口中的咖啡味,同時也具有提神的效果。夏子雯也表示,適量飲用黑咖啡對人體確實有許多益處。黑咖啡富含抗氧化物,如綠原酸、咖啡醇、咖啡豆醇、咖啡酸和多酚等。適度飲用可以提神醒腦、提高運動效能、促進代謝和燃脂。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助於防癌、保護心臟、改善低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另外,還能刺激神經系統,預防腦部退化,並有預防糖尿病的功效。
中秋小心中毒!「烤蚵」釀47起諾羅群聚腹瀉 營養師揭3吃法:對環境、健康都友善
中秋節將至,是親朋好友歡聚烤肉的好時機,但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上半年諾羅病毒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中,就有47件與食用烤蚵相關,這類型帶殼海鮮若沒有烤熟,可能攝入比海水高出數十倍、數千倍的病毒。營養師提醒,「無煙烤肉」逐漸成為現代人烤肉的新選擇,也有不少人會直接購買現烤串燒替代,但水產貝類等一定要徹底加熱再吃,器具生熟分開,以確保食用安全。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9月1日至7日全台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3萬472人次,較前一周略降1.5%,但高於近5年同期;全國近4周更接獲共101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也是5年同期新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的78件最多。為預防感染諾羅病毒以致腹瀉,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貝類食材除了應該新鮮、注意保存,也要避免生食,開殼後要再烤3至5分鐘,確保中心溫度有加熱到超過攝氏66度才可食用,調理食物前也要先洗手。食藥署先前也在官網強調,烤肉已成為全民運動,由於海鮮水產品易在生長過程中受水域中的霍亂弧菌、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等病原性生物污染,故在烤蛤蜊等貝類產品時,慢烤至殼張開後,務必要再多烤一會兒再行食用,其他海鮮及肉類產品也務必要徹底加熱,切勿因追求生鮮的口感,卻忽略潛在的中毒風險。此外,營養師夏子雯表示,若想在食用烤肉時對環境、健康更加友善,建議烤肉一定要搭配蔬菜,加入彩椒、菇類、筊白筍、茄子等含有膳食纖維的蔬菜,不僅能攝取到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營養素,還能平衡肉類的油膩感,干擾油脂的吸收。夏子雯說到,醬料部分可選擇低鹽,或是使用無加鹽的調味粉,甚至是少用醬料,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鹽分攝取。她認為,為了個人健康,無煙、低碳成為現代趨勢,其中無煙烤肉不僅減少燃燒碳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還能避免過多的油煙。夏子雯提醒,水產貝類應盡量避免生食,確認徹底加熱再食用,使用器具也一定要採取生熟分開,除了留意烤肉食材保存,料理前後也要記得用肥皂勤洗手,才能有效避免病毒或細菌找上門。
中秋烤肉「無煙低碳」成趨勢 營養師揭密健康吃法
中秋節將至,烤肉成為許多家庭歡聚時必不可少的活動。然而,隨著環保與永續理念的日益普及,傳統的碳烤模式正悄然轉變。根據《網路溫度計》的調查,「無煙烤肉」話題的關注度不斷攀升,其中大眾所探討的焦點包括「自備」、「環保」、「健康」、「地球」等熱門關鍵字,顯示低碳烤肉逐漸成為現代人烤肉的新潮流。大多民眾選擇烤肉食材時,多半會傾向選擇油花多、軟嫩的肉片,或反覆刷上烤肉醬,其實容易攝取過量的脂肪和鹽分,營養師夏子雯提醒,選擇健康的食材與烹調方式尤為重要,「建議烤肉一定要搭配蔬菜,加入彩椒、菇類、筊白筍、茄子等含有膳食纖維的蔬菜,不僅攝取到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營養素,還能平衡肉類的油膩感、干擾油脂的吸收。其次,烤肉醬要選擇低鹽,或是使用無加鹽的調味粉,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少用醬料,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鹽分攝取。」此外,營養師夏子雯也建議,可以選擇無煙烤肉的方式,不僅減少了燃燒碳所產生的有害物質,還能避免過多的油煙,對環境與健康都更友善。然而,對許多人來說備料、烤肉耗時又費力,不少店家除了能購買現烤串燒,還可選購新鮮生料,不過,在琳瑯滿目的選擇中,如何挑選負擔較輕的搭配同樣重要。營養師夏子雯建議:「若擔心過多的肉類會過於油膩,可以選擇肉片捲蔬菜的串料,像是培根捲金針菇、牛肉片捲番茄、或蔥肉捲等,都是相對健康的選擇。至於飲品也可以選擇無糖綠茶,是解油膩的理想搭配,以平衡整體的膳食負擔。」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上半年諾羅腹瀉群聚事件中,有47件為食用烤蚵相關,營養師夏子雯也特別叮嚀,水產貝類盡量避免生食,徹底加熱再食用,使用器具也一定要採取生熟分開,除了留意烤肉食材保存,料理前後也要記得用肥皂勤洗手,才能避免病毒或細菌找上門!
黃仁勳大讚「通化夜市」芒果青 營養師示警2類人要小心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到台灣演講,並在演講時提及自己最喜歡臨江街觀光夜市(舊名為通化街夜市)的「阿婆水果攤」,最愛的水果是芒果青,也會買芭樂、番茄,對此,營養師夏子雯也提醒,有兩類人要盡量避免食用過多芒果青。黃仁勳在6月2日的台大演講中表示,夜市對他而言有著重要意義,他也特別提到「通化夜市」,並表示非常喜愛這個夜市,最大原因是因為有一位賣水果的女士在那裡工作了43年,「就在街道中間的攤位上,大家去找她,好嗎?」他認為如果許多人因此前去找她會非常有趣。黃仁勳表示,他喜歡看到她的水果事業每年都越做越好,「我喜歡看到她這麼成功」。營養師夏子雯在臉書粉專,「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發文表示,黃仁勳最愛的水果「芒果青」又名「情人果」,是以土芒果的幼果製作,是一種醃漬水果,酸甜的口感讓人喜愛。夏子雯說明,芒果青在炎熱的夏天吃可以開胃,它本身也富含纖維素,可促進腸道蠕動,其中的營養素有助提升免疫力,但因為芒果青的糖分較高,因此這兩類人,包括糖尿病,以及血糖偏高的人,不建議吃過量。夏子雯也提醒,芒果青的果酸含量高,可以提升消化能力,但也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食用適量就好,「而單純芒果風乾的糖分含量本身就已經很高,吃起來甜度也很足夠,挑選芒果乾的時候,建議不要另外再選擇有加糖的喔」。至於黃仁勳喜愛的芭樂、番茄,夏子雯表示,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的第一名,小蕃茄維生素A含量多,都是健康的水果,擁有豐富的鉀,有助於降血壓,但建議民眾食用水果時,每天水果份量控制在2至4份,一份約一個女生拳頭大,盡量可以選擇不同顏色、不同種類,這樣才可以得到不同的營養素。
55歲婦自認吃超健康 營養師檢查菜單驚見「滿滿地雷」
一名55歲的婦人,因糖化血色素偏高,再加上有家族糖尿病史,重度脂肪肝、腎結石等問題,因此找到營養師夏子雯詢問飲食內容。雖然該名婦人自述自己是吃得「相當健康」,但其中還是有不少食物讓夏子雯看的是瘋狂搖頭,更直言是「滿滿地雷」。營養師夏子雯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該名婦人自述,日常早餐幾乎就是吃水煮蛋搭配無糖豆漿,而詢問當天剛好吃鹹豆漿搭配油條,假日偶爾會去吃速食店的蔬菜滿福堡、薯餅與柳橙汁。而午餐的部分,通常就是魚排便當搭配一碗白飯,或是吃鐵板燒,而飯後絕對會吃水果。下午如果公司同事有叫外送的話,則會選擇吃炸雞排當作點心。而晚餐是四分之一碗白飯搭配兩樣蔬菜,同時還有沒有蒜泥的蒜泥白肉,以及筍片湯與水果。雖然該名婦人表示,自認自己吃得算是健康,但是在夏子雯眼裡,婦人的飲食習慣中其實也暗藏不少地雷。夏子雯建議,如果想要改善血糖、重度脂肪肝、體脂肪過高的狀況,早上鹹豆漿配的油條,改成煎荷包蛋比較好。夏子雯認為,速食店的蔬菜滿福堡可以吃,但飲料不該選擇滿滿糖分的柳橙汁,應該是選擇無糖茶飲或黑咖啡,如果想吃薯餅的話,建議在自家中用氣炸鍋炸。日常的糖類飲品也該減少,改喝白開水搭配純無糖的茶飲。午餐的部分雖然沒有太大問題,但膳食纖維不足,建議要食用膳食纖維粉來補充,同時飯後也不要馬上吃水果。晚餐的部分,地雷則是蒜泥「白肉」,因為蒜泥白肉的豬肉是滿滿的油花,想吃膠原蛋白,直接補充膠原蛋白粉CP值真的最高。夏子雯也提醒,萬別一直吃雞皮、豬皮,膠原蛋白都還沒補到,反而瘋狂吃到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不利於脂肪肝,也會對飯後血糖有影響喔,而且白木耳沒有膠原蛋白。
空氣汙染嚴重!攝取蘿蔔硫素排毒又抗癌 營養師:選「這款蔬菜」就對了
最近空氣汙染頻傳,民眾擔心影響健康,專家指出平時飲食可以多吃十字花科類的蔬菜,因為其中擁有抗氧化功能,以綠花椰菜苗效果最佳,其中含有蘿蔔硫素是成菜的50倍,能使身體排除有害物質更能抗癌,營養師建議,生食、切得細碎烹煮、果汁機打碎都是吸收提高的好方法。根據《TVBS》報導,一位種植綠花椰菜芽民眾蔡小姐指出,綠花椰的幼苗大約3到5天大的時候,裡頭內含的蘿蔔硫素是成熟蔬菜的20到50倍,其中,蘿蔔硫素它可以刺激肝臟,啟動排毒機制,透過代謝以尿液排出,身體裡面的重金屬,以及一些有害物質有毒物質。這個說法早在1997年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做出的研究報告指出,綠花椰菜內含有蘿蔔硫素,是能夠對抗癌症的植化素,經後續研究證實,比青花椰成菜多出20到50倍的蘿蔔硫素含量。營養師夏子雯表示,蘿蔔硫素是經由破壞植物的細胞壁,才有辦法產出的,因此直接生食然後好好的咀嚼,與唾液充分的結合之後,它的吸收率就會提高,另一種方式就是將它切得細碎下去烹煮,或是放入果汁機。她也提到,蘿蔔硫素它其實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能夠降低罹癌的機率,有吸菸習慣的民眾,平常有習慣吃蘿蔔硫素,能降低我們健康惡化的程度,甚至可以降低攝護腺癌或者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罹患的機率。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也指出,魚油以及十字花科的花椰菜,它可以對抗空汙,主要是它有抗氧化作用;例如魚油,它有Omega-3脂肪酸,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質,花椰菜它裡面有一些抗氧化作用,能對抗空汙造成類似氧化的壓力的危害。
每周吃2次「台大醫科魚」…譚敦慈2兒子上台大 她讚:營養又便宜
許多人都有聽過「吃魚會變聰明」的傳聞,不少家長也會讓孩子多吃,希望能在增強免疫力的同時,幫助大腦發育、保護身體健康。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家裡2個考上台大的兒子,就經常吃便宜又富含營養的鯖魚,而她更直接大讚是「台大醫科魚」,屬於是CP值相當高的食材。譚敦慈提到,家裡本來就時常食用鯖魚,每周至少吃2次,不需要多加工調味,搭配上番茄、洋蔥等食材簡單處理,無論蒸、烤都好吃,而鯖魚的魚油富含Omega-3,更可以抗發炎、幫助腦部發育、維持腸胃系統好好運作,並且來自南方澳撈捕的鯖魚更是低碳、汞汙染低,加上其價格低廉,是作為健康食材的優秀選擇。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主任、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林旻樺就曾指出,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已被證實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活性,並能助於強化免疫系統,具有抵抗感染、抗發炎的作用,還能夠保護心臟、降低三酸甘油酯,「鯖魚的營養素可以說是所有魚中最高的」。而營養師夏子雯也表示,自己小時候並沒有那麼愛吃魚,但長大後到日式定食店時,都會特地點鯖魚定食來吃,係因為鯖魚的魚肉很厚實且魚刺少,口感細緻又富含營養;依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常吃魚的小孩,在智力發展及後天成長上,其行為能力和組織能力都較為優秀。另據《中視新聞》的報導,如果想要挑選到好魚、新鮮的魚,專家則提醒,可以著重觀察4個部分,像是眼睛是否清澈透明、魚鱗是否完整有光澤、腹部緊實飽滿無破裂、魚鰓是否緊密呈現暗紅色。
冷瘦身1/抗性澱粉助攻!名嘴減重20公斤 專家最推薦「這3類食物」
夏天除了需要消暑氣,許多人更希望能瘦身展現好身材,而吃「冷食」就可同時一舉兩得,名嘴王瑞玲就靠著吃冷飯、控制熱量,短短2個月就瘦下20公斤,專家表示,冷飯所含的抗性澱粉有助瘦身,最推薦本身就是抗性澱粉的豆類、全穀類食物,以及冷藏後抗性澱粉大幅增加的冰地瓜,但光靠抗性澱粉難以減重,建議還是搭配飲食調整與運動。名嘴王瑞玲日前公布自己的瘦身成果,體重從70公斤降至50公斤,她表示吃冷飯幫了大忙,一餐通常吃2個冷的御飯糰,或直接吃冷飯,同時每口飯咀嚼30下、只吃7分飽、晚上7點半後不吃東西、一天喝水2000CC,這些努力讓她成功剷肉20公斤。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澱粉是由直鏈澱粉跟支鏈澱粉所組成,只是比例不一樣,其中只有直鏈澱粉能夠變成抗性澱粉,而抗性澱粉是一種不會在小腸中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與一般澱粉相比,抗性澱粉具有多種健康益處和更少的熱量。所有的澱粉類食物都含有抗性澱粉與一般澱粉,只是比例多與少、品質優與劣的差別。程涵宇說,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大約分為5類。「第一類是本來就比較難消化的澱粉,像是豆類、全穀類本身就是抗性澱粉;第二類多是還沒熟透的食物,例如生香蕉、生馬鈴薯。」地瓜、馬鈴薯煮熟後冷藏便會增加抗性澱粉的含量,不僅熱量降低、也會更有飽足感。(圖/123RF)第三類是烹調後放涼的澱粉類食物,如地瓜、馬鈴薯,條件是接近冷藏溫度 (4~5°C) 且水分含量充足的情況下形成。其他第四、五類都是人為加入比較難消化的澱粉,通過酯化、磷酸化或高直鏈澱粉複合物做成的加工抗性澱粉,較不推薦使用。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RS),多加了「抗性」就代表是抵抗小腸的消化,它是不能被健康人體的小腸所消化、吸收、利用,但在大腸可做為益生菌的食物來源。根據歐洲一項研究指出,若以抗性澱粉取代一般澱粉,消化率會降低42%,因此能大幅減少熱量攝取。程涵宇補充,正因為抗性澱粉難以消化,所以可降低餐後血糖,有利於血糖控制、增加飽足感,這也是能夠幫助瘦身的一大重點。營養師程涵宇建議攝取天然來源的抗性澱粉,例如全穀類、豆類食物就是很好的選擇。(圖/程涵宇提供)「最推薦的抗性澱粉,當然是豆類、全穀類食物,因為它們本身就富含抗性澱粉,每100公克的燕麥、大麥含有3.6公克的抗性澱粉,而豆類的抗性澱粉更高,每100公克就有5公克。」更重要的是,豆類、全穀類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多種營養。程涵宇建議將生活中一半的全穀根莖類食物都換成天然的全穀物,可以進一步提高抗性澱粉攝取量。例如用2片全麥麵包(62 克)代替2片白麵包(57 克),如此將使抗性澱粉增加0.5公克。除了豆類、全穀類食物之外,夏子雯認為冰地瓜是最推薦的抗性澱粉來源。「很多澱粉類食物冷藏後都能增加抗性澱粉含量,但我認為冰地瓜吃起來口感比較好,而且地瓜本身就屬於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吃下肚後相對於白飯、血糖波動會比較穩定,冷藏過後的冰地瓜,升糖指數比熱地瓜更降低。」雖然抗性澱粉的確能減少熱量攝取,但夏子雯認為還不足以達到瘦身目的,頂多只能算輔助。「因為抗性澱粉畢竟還是碳水化合物,吃太多熱量還是會超標,建議飲食均衡,同時搭配運動,才能健康瘦身。」夏子雯說。
冷瘦身2/隔夜飯助減重又抗癌? 「抗性澱粉激增2.5倍」是關鍵
所有的澱粉類食物冷藏後都會使抗性澱粉增加,由於難以消化,因此具有瘦身效果,國際期刊《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也指出,煮熟的米飯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此時的抗性澱粉會大幅增加2.5倍,更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取。不只如此,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指出,抗性澱粉還可預防食道癌、胃癌、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但專家也提醒,食物冷藏會有細菌滋生的疑慮,建議還是要多加小心。澱粉類食物烹調後質地會變得柔軟粘稠,人體的消化酶也會較容易消化它們了,這個過程的稱為「糊化」(gelatinization),但是冷藏過後,一部分已經糊化的澱粉就又回到生澱粉的狀態,不容易被人體所消化,這個過程稱為「老化回生」(retrogradation),這一小部分的生澱粉便是所謂的抗性澱粉。營養師程涵宇說,包括冰地瓜、壽司飯、馬鈴薯泥都是上述類型的抗性澱粉,「根據《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煮熟馬鈴薯冷藏一整晚後,抗性澱粉會增加3倍;煮熟後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的飯,抗性澱粉是剛煮好飯的2.5倍。」全穀類、豆類食物本身就擁有極豐富的抗性澱粉,不僅能減少熱量攝取,還能促進整體健康。(圖/123RF)但並非所有澱粉食物冷藏後吃,都能攝取到好的抗性澱粉,例如放冷的炸薯條、冷藏PIZZA、冰的含糖綠豆沙飲料,這些澱粉類食物因為額外添加了油、糖,所以就算含有抗性澱粉也無助於減重。另外,含水量也是一大重點,如果澱粉類食物本身的含水量過高,冷藏後「老化回生」的效果不好,就無法增加抗性澱粉,例如米飯冷藏後可以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頗多,但含水量較多的粥冷藏後就無法讓抗性澱粉再增加。如果能吃到又好又多的抗性澱粉,可能還具有預防癌症的效果,營養師夏子雯說,「由於抗性澱粉會在大腸中發酵,所以能為腸道提供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降低大腸癌的風險。」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想要靠抗性澱粉達到瘦身目的並不容易,建議搭配飲食調整、運動,才能健康減重。夏(圖/夏子雯提供)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指出,一項追蹤20年的研究顯示,抗性澱粉可預防食道癌、胃癌、膽道癌、胰臟癌及十二指腸癌等消化道癌症,就連其他癌症也都有60%的預防率。程涵宇說,這或許與抗性澱粉改變膽酸的細菌代謝有關,研究也顯示,若一天能攝取15~20公克的抗性澱粉,就有助於提升健康,建議多攝取全穀類、豆類食物這類天然抗性澱粉食物,取代原本的精緻澱粉,效果會更好。不過,夏子雯提醒,由於食物冷藏、加熱都有其衛生上的風險,因此建議民眾選擇冷食時仍要小心,尤其夏天氣溫較高,更容易因滋生微生物、細菌而導致食物中毒,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千萬不要放置室溫過久才吃。
冷瘦身3/抗性澱粉更健康「但3類人不宜多吃」 持之以恆才能出現效果
根據國際期刊《營養與代謝》上的研究顯示,抗性澱粉有助於降低熱量攝取,並且能調控血糖與血脂。雖然抗性澱粉優點很多,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專家指出,腎臟病患、糖尿病患、腸胃不佳者不宜多吃,否則反而會影響自身健康。另外,抗性澱粉並非一吃就會出現效果,需要2~4周的時間,身體才能慢慢感受到它的好處。隨著氣溫飆升,許多賣場都出現「冷食」迎合消費者胃口,其中冰地瓜更打出「比米飯熱量更低」的口號,引發話題。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無論是蒸或烤的地瓜,只要冷藏過熱量都會較低,關鍵在於冰地瓜所含的抗性澱粉較高,因此吸收率較低,攝取的熱量也會因此減少。不只如此,冰地瓜的優點還有方便與血糖不易波動。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雖然許多澱粉類食物冷藏後都會增加抗性澱粉,以超商為例,可以選擇的品項可能有冷藏的飯糰、壽司飯、玉米、馬鈴薯泥、冰地瓜,但冰地瓜不會再另外添加醋、調味料,同時又比玉米好入口,所以她認為冰地瓜是不錯的抗性澱粉來源,可以當成一餐中的主食。程涵宇則認為,以各國的食物喜好來說,雖然查不到相關資料或研究,但日本可能是攝取最多抗性澱粉的國家,因為他們時常吃的壽司、冷便當、冷麵等,都屬於抗性澱粉,由於抗性澱粉有助於穩定血糖、預防癌症、促進消化系統,或許也間接讓日本人更健康。「另外,翻閱許多醫學期刊後可以發現,研究顯示中國人每天攝取近15公克的抗性澱粉,遠高於美國的5公克、歐洲的3~6公克、澳洲的3~9公克,推測可能與米飯為主食有關。」程涵宇說。雖然抗性澱粉可調節血糖,但畢竟仍屬於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仍要避免過量攝取。(圖/123RF)雖然抗性澱粉好處多多,食用上通常也十分安全,但程涵宇提醒仍有3類人要特別注意。「首先是腎臟病患,因為天然的抗性澱粉食物通常含有高鉀,可能會不利於腎臟病的控制,所以建議要先諮詢醫師意見;其次是糖尿病患,因為抗性澱粉食物中仍含有一般澱粉,所以吃太多仍會影響血糖升降,所以也要避免過量;第三是腸胃不佳者,因為抗性澱粉食物較容易造成脹氣,所以可能會導致不適。」說,抗性澱粉雖然優點不少,但諸多優點如調控血糖、血脂等,需要攝取後2~4周才會開始產生效果,所以需要長期調整飲食習慣,才能感受到抗性澱粉的好。
抗通膨精準吃1/打破「每天都要吃雞蛋」迷思 「這個食物」比起來更健康
「你有買到蛋嗎?」這是近來許多家庭主婦最熱門的話題,許多人也苦惱於無法每天吃到雞蛋,總認為這樣有損健康,但實際上真的需要天天吃蛋嗎?就連專家也無法給出明確答案,因為少吃、多吃都有研究證實不利於心血管健康,所以「適量吃」就好,而且專家認為相較於雞蛋,黃豆製品如無糖豆漿、板豆腐、嫩豆腐等營養價值更好,更重要的是價格更親民。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今年1月最新統計,民眾常買的漢堡、三明治,比去年漲了8%,若一份套餐50元換算,平均要多4元,豬肉、麵包通通漲超過7%,而中式麵食、炒飯、小籠包也都漲4%以上。近日「缺蛋」更鬧得沸沸揚揚,無論是菜市場、全聯等超市,蛋架上幾乎都空蕩蕩的,但若要買蛋,看到價格也有些下不了手。2/13起雞蛋產地價從每台斤40.5調漲到42.5元,批發價從50元漲至52元,市場蛋行的零售價最便宜58元、最貴甚至到70元,已經重返去年7月的巔峰。什麼都貴,怎麼吃才能兼顧健康與荷包?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許多人有「每天都要吃雞蛋」的迷思,但實際上或許不是如此,一天吃1顆雞蛋、或一周吃1~5顆,其實都可以。「雞蛋攝取量一直以來都是專家們最常爭論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雞蛋含有飽和脂肪(3克/100 克)和膽固醇含量(370 毫克/100克),似乎不利於心血管健康,但是雞蛋的營養成分又非常優秀,包括優質蛋白質、鐵、可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和類胡蘿蔔素等。」程涵宇說,若以實際科學數據來看,也呈現出兩種不同結果。2019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顯示,每天吃半個雞蛋會增加6%心血管疾病風險。同一年《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研究卻顯示適量的雞蛋(最多一天1顆)不會影響心血管風險,而每周吃1~5顆雞蛋與心血管疾病更沒有顯著關聯。 2020年《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則發現,每周吃7顆蛋(或以上)及每周幾乎不吃蛋比較,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中風,及血脂濃度都沒有相關。但2022年《營養學期刊》研究追蹤長達10年,結果發現每周吃1~3顆雞蛋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60%,而每周吃4~7顆雞蛋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降低75%。價格較親民的黃豆製品如無糖豆漿、豆腐等,營養價格完全不遜於雞蛋,專家建議優先攝取。(圖/CTWANT資料照)程涵宇說,《營養學期刊》的這次研究發現,在低飽和脂肪酸/植物性健康飲食的型態之下搭配吃蛋,長期看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若沒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多吃雞蛋到底是好?是壞?恐怕難以下定論,因此建議每天1顆或每周1~5顆蛋都可以,不必執著一定每天都要吃到蛋,但建議一天不要超過3顆蛋,否則膽固醇、飽和脂肪就過高。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雖然雞蛋營養價值高,但根據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順序為豆>魚>蛋>肉,雞蛋排行第3順位,代表每天攝取的蛋白質中,建議以黃豆製品為第1順位,其次是魚類、海鮮等,再來才是雞蛋、肉類,所以價格較親民的黃豆製品,如無糖豆漿、板豆腐、嫩豆腐、豆干等,建議大家可以天天吃。夏子雯說,如果食物來源多樣化、均衡,雞蛋中的營養素就可由其他食物補足,就不必糾結於每天到底要不要吃雞蛋囉。
女王長壽秘訣1/在位70年只進5次醫院 「健康老」最佳表率!10食物成關鍵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9/8辭世,享耆壽96歲,女王1952年登基,任職時間長達70年,是英國在位最久的君王,生前也是全球最年長的國家元首,她不但在離世前2天仍精神奕奕接見新首相特拉斯,生前健康狀況也始終良好,甚至傳出只住過5次院,專家認為是「健康老」的最佳表率,關鍵在於女王的飲食方式。根據外電報導,女王第一次入院時間是1982年,目的是拔智齒;1994年時騎馬摔倒,但跌倒後她不以為意繼續騎,直到快24小時後,才發現左手腕骨折,因此住院治療;2003年女王入院接受雙腿膝關節手術;2013年因嚴重腸胃炎住院。在往後的日子裡,女王一直十分健康,直到去年丈夫菲利普親王(HRH PrincePhilip)過世後才出現轉折,去年10月女王被秘密送到醫院,雖然隔天就出院,但皇室始終沒有透露女王真正的住院原因,且女王自此常被醫生「勒令休息」,據說女王因此感到有些生氣,因為她覺得自己精神很好,並不需要休息。回顧女王96年的歲月,總是充滿活力,談吐機智且充滿幽默感,《Wicked Wit of Queen Elizabeth II》作者凱倫杜比(KarenDolby)透露,有一次女王在蘇格蘭巧遇一群美國觀光客,當時女王全身包裹嚴實,身邊還跟著一名隨從。那群美國觀光客沒認出女王,詢問她:「有沒有看過女王?」女王立刻回答「沒有」,但指著身旁的隨扈說「但是他有」。曾出書撰寫女王長壽方法的作者柯茲羅斯基(Bryan Kozlowski)受訪時曾表示,女王是健康變老的表率,而關鍵就在於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曾擔任女王御廚的麥格瑞迪(Darren McGrady)透露,女王的飲食非常簡單,早餐大多喝伯爵茶配果醬吐司或玉米片;午餐吃烤魚配蔬菜;晚餐除了鮭魚排、大量蔬菜之外,會降低澱粉攝取,好讓自己可以品嘗最愛的黑巧克力餅乾。麥格瑞迪表示,女王不會放棄最愛的點心,但非常「自律」,經常只吃一片餅乾而已,這樣「抓大放小」的飲食原則,不過份嚴格,也是女王能夠一直維持健康飲食的原因。檢視英國女王的三餐飲食,鮭魚絕對是最常出現的食材之一,而且偏愛烤、水煮的料理方式,可以更健康的攝取優質蛋白質。(圖/CTWANT資料照)營養專家分析女王的三餐,經常出現各式魚料理、大量蔬果,與最近很夯的麥得飲食十分相近,推測這正是女王長壽又頭腦清楚的原因。「麥得飲食,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可以延緩腦部認知功能退化。」營養師夏子雯表示,得舒飲食的原則是全穀類食物、天天3份蔬菜2份水果,不喝含糖飲料;地中海飲食則是適量的魚、蛋、家禽類食物,使用橄欖油等,而麥得飲食則是結合兩者特點,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控制血壓,還能幫助延緩大腦退化、預防失智。夏子雯說,麥得飲食有10種必吃食物,包括全榖雜糧、豆類、深綠色蔬菜、其他顏色蔬菜、堅果、莓果類、橄欖油、禽類、魚肉、紅酒,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大量植化素、抗氧化力、多酚,可以延緩細胞老化。「觀察女王的飲食,伯爵茶含有兒茶素、黑巧克力含有多酚,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再加上愛吃鮭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護腦、護心血管都很有幫助。」夏子雯說,只要遵循麥得飲食的原則,也可以和女王一樣吃得健康,優雅老去。
女王長壽秘訣2/「貴族養生飲食」化身台式口味 照著吃!大腦年輕7歲半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是英國在位最長的君王,任職時間長達70年,女王一向身體健康、且神采奕奕,專家分析與她的飲食習慣有關,除了大量蔬果、還包括各式魚料理,與「麥得飲食」十分類似。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麥得飲食是美國洛許大學醫學中心於2015年發表的新飲食型態,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2種方式的優點,強調天然並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提倡10種護腦食物,包括全榖雜糧、豆類、深綠色蔬菜、其他顏色蔬菜、堅果、莓果類、橄欖油、禽類、魚肉、紅酒。「除了10種推薦食物,麥得飲食也列出5類少吃食物,包括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奶油、過度加工的起司、蛋糕甜點、油炸物和速食食品。」夏子雯說,這5類食物都會造成腦部血管的負擔。根據芝加哥Rush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MarthaClare Morris一項追蹤4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53%,就算只是傾向麥得飲食,認知功能退化速度也比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7歲半。針對起司,夏子雯則另外補充,起司雖然是補鈣的好食物,但若是額外添加了人工香料、色素、糖的起司,吃多了也會對大腦、人體造成負擔。麥得飲食強調攝取橄欖油,專家認為也可選擇台灣特有的苦茶油,含有更高比例的Omega-9,保護心血管作用更強。(示意圖/報系資料庫)如何在台灣執行麥得飲食?夏子雯認為最大的挑戰是過度精緻的澱粉食物,尤其我們習慣以白飯、麵條作為主食,要試著一天至少有2餐的主食為五穀飯、地瓜、南瓜。另外,莓果類水果是麥得飲食的一大重點,關鍵就在於豐富的花青素,但台灣並沒有生產莓果,夏子雯建議可購買冷凍莓果食用。至於油脂,除了橄欖油之外,夏子雯認為台灣特有的苦茶油也相當不錯。「苦茶油不僅號稱是『東方橄欖油』,它的Omega-9的比例甚至比橄欖油更高,保護心血管作用更強。營養師鄒孟君則建議,主菜可以魚類為主,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再搭配五顏六色的蔬菜,讓蔬果中的植化素與魚類中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維持大腦健康。
冬天減肥好難?營養師曝「低GI飲食法」 3技巧穩定血糖、控制體重
愛美是人的天性,許多女生幾乎24小時都想著減肥,每一餐都相當注意飲食,但也有人使用錯誤的減肥方法,甚至影響健康。營養師夏子雯透露,「天一冷食慾就大開,冬天減肥真的好困難」是許多人的心聲,如果要克服困難,可利用「低GI飲食」穩定血糖波動幅度,減少胰島素大量分泌,控制體重事半功倍。夏子雯日前在臉書分享低GI飲食技巧,首先就是選擇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水果:小番茄、芭樂、水梨、奇異果、柑橘等因纖維含量較豐富,屬於低GI水果,優於西瓜、荔枝、龍眼等纖維含量低、高GI水果。澱粉:選擇全榖雜糧、根莖類,如地瓜、南瓜、糙米飯、五穀飯、雜糧饅頭等,優於白飯、白麵條、白饅頭、麵包等精緻澱粉。而且豐富的膳食纖維,能穩定血糖的波動,對於體重控制更有幫助。」至於技巧2,夏子雯建議,食物型態選擇原型,「未經處理過、需要多咀嚼的原型食物,相較於泥狀或液態,GI值較低;如水果:果汁使血糖上升的速度,比直接吃水果來得快上許多。」第3個技巧,澱粉選擇未經糊化作用的,「澱粉在經過糊化作用(澱粉+水後加熱,使澱粉顆粒膨脹),其GI值會愈高,所以相同份量的白飯和稀飯相比,稀飯的GI值高於白飯;但其實選五穀飯會更好」。營養師提醒,「低GI值並不等於低熱量,GI值只能代表食物對於血糖波動的高低程度;想要控制體重,除了善用低GI飲食小技巧,更要以均衡飲食為基礎,管理好每天攝取的總熱量,才能真正發揮減重的效果」。
秋冬溫差大「像極了愛情」 營養師:天冷多吃「3大食物」…重鹹千萬母湯
入冬氣溫的溫差變化大,一下晴朗一下變天寒冷,身體血管容易受不了,導致血壓升高。有專業營養師出面發文建議民眾,冬天除了做好保暖,飲食的食物也要仔細挑選,營養師夏子雯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更要留意飲食,像是太鹹、鈉含量太高的食物千萬別吃,同時她也建議,多攝取以下3大類食物,穩定自己的血壓。夏子雯建議,血壓偏高的患者,冬天可多攝取高鉀蔬果與蔬菜。她表示,高鉀蔬菜像是川七、莧菜、菠菜、空心菜、芹菜、紅蘿蔔、大番茄等,能幫助加速排除血中的鈉,有助於降血壓;另外也可多吃像是火龍果、奇異果、香瓜、木瓜、芭樂、小番茄等水果,也是高鉀水果代表,可以多吃。冬天想控制血壓,飲食上可得小心。(圖/翻攝自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臉書)夏子雯並強調,植化素中的抗氧化物質好處多多,像是番茄中的茄紅素,有強化血管的作用;洋蔥中的多酚類槲皮素、硫化物,能淨化血液;茄子中的維生素P,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能增強血管的彈性,對血壓的控制,都能帶來很大幫助。另外夏子雯建議,想穩定血壓者,豆類與豆製品,也可以多吃。像是豆類含有礦物質鉀、鎂,能調節體內的鈉量;豆漿中含有大豆異黃酮、皂苷等營養素,能優化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都是很好的選擇。還有,含花青素的莓果類,像是野櫻莓、藍莓、覆盆莓、草莓等莓果類中的花青素,可是強力的抗氧化物,可提高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濃度,能幫助血管暢通,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市場髒髒菜2/散裝火鍋料有夠雷! 營養師絕不買「只因2理由」
營養師程涵宇經常在家準備三餐,但市場裡她絕不買的3種菜分別是醃漬菜、散裝火鍋料、滷菜滷味。程涵宇說,2020年食藥署抽驗450件醃漬蔬菜或發酵蔬菜的結果發現,有33件含漂白劑或防腐劑超標,半數以上為酸菜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為二氧化硫和苯甲酸超標。另一個常見的金針乾,則是在製作過程中常添加「亞硫酸鹽」作為防腐劑、保色等用途,卻經常加到超標,而筍乾、福菜、蘿蔔乾等醃漬蔬菜大多是二氧化硫等漂白劑過量。金針乾是市場上常見的醃漬菜之一,專家建議最好選擇有完整包裝的商品,比較不易沾染病菌。(圖/翻攝自台東縣農會網站)如果真的很想買醃漬菜,程涵宇建議避免挑選顏色太鮮豔的品項,並且選擇有完整包裝,例如已經裝罐或真空包裝。夏子雯營養師說,市場許多醃漬菜、鹹菜都是「開放式」的環境,而市場人潮眾多、再加上落塵,恐怕會讓醃漬菜變得不新鮮,建議選擇有加蓋、或密閉包裝,會比較安全。程涵宇提醒,市場購買的醃漬菜食用前要先浸泡30分鐘,然後開蓋水煮3分鐘,藉此清除過多的添加物,這樣吃下肚才能安心。另外,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最近許多人也開始大啖火鍋,市場販售的散裝火鍋料「俗擱大碗」,是許多婆婆媽媽的最愛,但程涵宇可不敢買,「散裝火鍋料幾乎沒有標示成分與有效日期啊!」散裝火鍋料並非存放於低溫環境,再加上客人會東挑西選,都會讓食物更容易滋生細菌腐敗。(圖/報系資料庫)程涵宇說,常見火鍋料多為肉製品、魚肉煉製品、豆腐類製品、水晶餃與米血糕等,由於蛋白質含量高所以較易腐敗,都需要低溫貯藏才能久放,這些散裝火鍋料在室溫下仍不會腐壞,就讓人懷疑可能有添加物不符規定、或不當使用防腐劑。建議選擇有完整包裝的冷藏火鍋料,同時看清楚是否有詳細的包裝標示,例如商品原料、廠商名稱等。一名市場攤販表示,自己也不會購買散裝火鍋料,因為做生意就是要賺錢,散裝火鍋料賣得比較便宜,但事實上魚漿成本非常高,所以怎麼可能成分會「純」?應該是加了很多其他原料代替,或是添加硼砂、磷酸鹽讓火鍋料變得更Q彈好吃。夏子雯營養師則認為,散裝火鍋料的確無法得知成分為何,所以她建議選擇知名品牌的火鍋料會比較有保障。如果一定要在傳統市場購買散裝火鍋料,由於很多婆婆媽媽會東挑西選,食材已經沒有冷藏保存,又被不停翻動,衛生安全實在堪慮,因此程涵宇建議散裝火鍋料買回家後,還是要先清洗再下鍋。
市場髒髒菜3/買滷菜前先觀察人潮 一不小心「營養素恐怕都沒了」
許多主婦喜歡到市場購買滷菜、滷味,覺得入味好吃又十分方便,夏子雯營養師表示,但若是冷滷味是先滷好放著,雖然是熟食,但若是長時間在室溫及暴露於空氣中,也容易滋生細菌,不宜久放;而熱滷味、滷菜,要小心食物反覆加熱會流失部分怕熱的營養素,建議想買滷味攤,可以先觀察店家的販售狀態,選擇衛生乾淨、生意不錯的店家,可以確定食材的流動率較高,降低反覆加熱的疑慮。程涵宇營養師也不買市場的滷菜滷味,最主要就是衛生問題,尤其是一些冷滷味,在室溫下販售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她建議挑選有冰櫃的滷味攤,並挑選天然食材,例如當季蔬菜、肉類、菇類等等,避免挑選加工食品例如小香腸、百頁豆腐吃進過多的熱量而非吃到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市場攤販透露,自己平時只買帶殼的蝦子,因為剝殼蝦仁容易腐敗,部分店家可能會「加料」延緩腐敗速度。(圖/于魯光攝)另外,一位菜販也透露自己不會購買市場的滷蛋與滷豆干,因為醬油成本高,滷蛋要顏色漂亮必須滷相當久,難免也會讓瓦斯成本提高,所以許多小販或使用色素與甜味劑讓滷蛋賣相更漂亮。還有各類滷豆干,為了外觀顏色持久好看,也可能會添加雙氧水。夏子雯營養師表示,如果滷味不斷反覆加熱,會大量流失原本的營養素,而且還會增加身體負擔。(圖/夏子雯提供)另一個魚販則說自己不買已經剝殼的蝦仁,只買完整的蝦子,再回家自己剝殼處理,原因是剝殼蝦仁較容易快速腐敗,所以有些店家就會添加磷酸鹽、甲醛或雙氧水,這些添加物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有可能增加骨鬆、洗腎風險。黃昏市場的價格通常更加便宜,但青菜、肉品的新鮮度,卻可能比不上早市。(圖/CTWANT資料室)此外,如果時間允許,魚販也建議最好到早市購買,而不要選擇黃昏市場。因為大多數黃昏市場的菜、海鮮,都是早市沒賣完的貨,賣相、新鮮度都會比較差,這也是黃昏市場價格會比較便宜的原因。營養師程涵宇則建議,到市場買菜要掌握「原形食物」、「完整包裝」、「良好環境」原則,一般來說,天然的蔬果都非常安全,如果屬於加工食品就要有完整包裝與標示,肉類、海鮮等則要注意存放的溫度與環境,才不會有衛生疑慮。
市場髒髒菜1/溫體豬肉8小時後就逐漸腐敗 「這部位」細菌量堪稱冠軍
天氣逐漸轉涼,季節轉換時由於腸胃變得敏感,也是最容易出狀況的時候,日前新北市聖心女中就有142位師生在吃完晚餐後集體腹瀉,懷疑是團膳食物有問題,除了可能是烹調時不慎沾染病菌,也可能是食物本身就有問題。許多婆婆媽媽最愛逛的菜市場,日前就傳出有「5種菜」,連市場攤販自己都不會購買,分別是絞肉、無根豆芽菜、開放式販售的醃漬菜、散裝火鍋料、滷菜滷味。以絞肉來說,許多攤販私下透露,經常看到許多肉販在處理豬肉時,會將一些較差的部位製作成絞肉,例如脖子附近的肉就密布淋巴組織,可能會存有一些有害物質,或是其他部位修剪後剩餘的肉末,也常被用來製作成絞肉。不過,也有肉販並不會這樣做,不能一干子打翻一整船人。營養師建議先挑選整塊豬肉,再請店家幫忙處理成絞肉,可以降低衛生上的疑慮。(圖/報系資料庫)但若以市場的溫體豬肉來說,絞肉的確是其中較具有細菌風險的品項,夏子雯營養師表示,因為已經絞好的絞肉若是放置於室溫中,剛好符合危險溫度帶7-60度C,而且絞肉接觸空氣的面積更多,所以更容易滋生細菌。「如果需要購買絞肉,不妨在豬肉攤挑選適合部位的一整塊豬肉,再請肉販幫忙處理成絞肉,或許就能降低衛生的疑慮;返家後盡快處理及分裝才能更安心享用。」營養師程涵宇則表示,許多主婦總認為市場的溫體豬品質較好,事實上溫體豬肉保存在室溫下,非常適合微生物繁殖。「溫體豬肉大約8小時後就會達到腐敗程度,此時豬肉表面平均菌量會增加到每平方公分的面積,含有1千萬至1億個細菌,這時豬肉會產生異味與粘液」程涵宇說,相較之下,超市、量販店販售的冷藏肉其實比較安全。程涵宇營養師希望未來市場也能販售冷藏或冷凍的肉類,會讓消費者更有保障。(圖/程涵宇提供)程涵宇則建議,如果想購買溫體豬肉,建議早點去市場購買,同時趕緊放置保冷袋,會盡快帶回家冷藏或冷凍,冷藏豬肉大約可保存2~3天,冷凍豬肉保存期限就長得多了,依其處理與包裝的不同,一般至少可放置3個月左右。程涵宇也期待市場能有所改革,未來能增加冷凍冷藏販售的肉類,多一些食品安全的觀念。另外,無根豆芽菜由於賣相較佳,所以近來在市場愈來愈普遍,程涵宇說,有些無根豆芽菜是利用手工將豆芽根部摘除;但也有些無根豆芽菜是在栽培過程中,直接使用滅根劑處理,好讓豆芽菜的根部變得短小,有違自然生長的原則,建議選購豆芽菜時,首先要注意顏色,一般生鮮未漂白的豆芽菜呈黃色或棕色,而漂白過的豆芽菜色澤較為光亮,且會略有異味,所以最好挑選黃棕色且帶有根部的豆芽菜。豆芽菜若是顏色過白、同時又散發異味,就可能經過漂白處理,建議不要購買。(圖/翻攝自MP頭條)
中秋健康烤1/電烤盤大賣!毒理專家示警「不沾材質」 3錯誤恐中毒
由於Delta病毒攻入台灣境內,今年各縣市紛紛禁止公共場合烤肉,為了滿足中秋烤肉的渴望,民眾紛紛搶購適合居家烤肉的電烤盤,帶動電商業者電烤盤業績大爆發,與往年相比出現5倍業績成長。觀察銷量前幾名的電烤盤,大多屬於不沾材質的鐵盤,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提醒,「並非所有金屬材質都能安全加熱!」招名威說,以現今的廚具材質來說,不鏽鋼是其中較安全的選擇,適合作為食物的媒介,吃下肚之後比較不會有重金屬中毒的疑慮,相反來說,一般的不沾材質的廚具並不算非常安全,尤其是犯下以下3種錯誤,更容易危害健康,甚至增加失智症風險。第一,使用頻率過高。招名威說,所有的金屬鍋具、廚具都是合金材質,也就是由許多種金屬如鎳、鉻、錳等組合而成,只是其中的比例有高有低,其中不鏽鋼溶出重金屬的機率較低,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其他以外的廚具包含不沾材質,都不適合經常使用,否則可能會頻繁吸收有毒物質。第二,搭配金屬餐具。中秋烤肉時,許多人習慣用鐵夾拿取食材、肉片,但如果是使用電烤盤,切記更換為木頭或塑膠材質,以免刮傷烤盤表面,增加重金屬溶出的風險。第三,捨不得更換。招名威說,這些不沾材質的塗料會逐漸脫落,但肉眼不見得能發現,所以建議不要使用超過8~10年以上,許多節儉的婆婆媽媽往往會捨不得更換,反而讓全家人健康陷入危機之中。由於Delta病毒在台灣出現案例,今年各縣市都禁止公共場所烤肉,圖為台中市南屯區區長掃街呼籲不要在戶外烤肉。(圖/報系資料庫)最近剛購入電烤盤的夏子雯營養師,則建議使用上要有技巧,「電烤盤的火不能過大,否則一樣會烤焦產生致癌物!」夏子雯建議中火烹調,不須加油,稍微烤一下肉片,將肉片本身的油脂逼出來即可,另外也建議搭配桌上型除油煙機,避免吸入過多油煙。電烤盤業者提醒,挑選電烤盤,首先要注意是否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認證,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其次就要注意電烤盤的耗電功率,功率愈大吃電愈凶。另外,烤盤的面積及功率都會影響使用的狀況,挑選時先評估自己的需求,使用時還是要放置在平坦通風處、注意機體高溫,要使用烹調手套、勿讓電源與水接觸發生短路、集油盒中液體不要過滿以致取出時發生燙傷。
168解密2/依生理時鐘順勢少吃一餐 5個月激瘦17公斤變型男!
從日本延燒來台的「168間歇斷食法」更掀起一股風潮,但有些人狂瘦34公斤、有些人卻反而變胖!營養師夏子雯身邊也有對比鮮明的例子,「我有一位30多歲的男性友人,1個月就瘦下8.5公斤,5個月共減去17公斤;但另一位60歲的長輩,2個月僅瘦1公斤。」營養師夏子雯認為若能從三餐減為兩餐,並避免吃加工食物,就能增加減重成功率。(圖/夏子雯提供)雖說年紀增長會影響身體代謝能力,但夏子雯認為兩人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於飲食內容,男友人的進食時間是下午2點到晚上10點,當進食時間縮短,就把三正餐變為只吃兩餐,而且只吃原形食物,飲食清淡、多蔬果;長輩的進食時間雖然是早上11點到晚上7點,也只吃兩餐,但餐與餐之間較不忌口,會吃些小泡芙、堅果、海苔等點心,沒有減少熱量的攝取,而且執行168斷食後,開始有胃痛的狀況,所以就放棄斷食了。夏子雯的友人實行一六八斷食法,五個月共瘦十七公斤,變身型男。(圖/夏子雯提供)「如果能減去一餐(三餐變為兩餐),同時又避免吃加工食物、餐與餐之間的小零食,就會讓瘦身效果更明顯!」夏子雯說,想減餐就要依照自己的生活作息,以上述男性友人為例,因為比較晚起床,所以下午2點進食完全沒有問題,只要不吃宵夜即可,所以建議視個人生理時鐘來調整進食時間,就能提升斷食的成功率。夏子雯說,「沒有一種減肥方式可以套用所有人!」如果覺得168斷食難以做到,也可以調整為1410斷食,將斷食時間縮短為14小時、進食時間增加至10小時,或許效果會稍弱一些,但可能更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