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腹
」 壺腹癌冰箱「3大致癌地雷」曝!毒物專家慟揭:母親癌逝是省出來的
百萬暢銷兩性作家小彤老師今年3月因黃疸就醫,卻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王」胰臟癌,緊急手術後還需進行12次的預防性化療,而毒物專家招名威的母親也因不敵胰臟癌於多年前病逝。近日,他在節目中坦言,其實母親的癌症是「省出來的」。招名威近日在節目《聚焦2.0》中提及,已故的母親當時退休1年後,經常突然無故發燒、體重減輕,直到前往血液腫瘤科檢查才發現,胰臟竟有顆約1公分的惡性腫瘤,確診罹患胰臟癌,怎料手術切除患部1年半後又開始發燒,再度被檢查出壺腹位置腫瘤復發,歷經14個月的癌症治療,最終仍不敵病魔辭世。招名威透露,過去家中有4個冰箱,其中一個是上掀式冰櫃,媽媽經常購買大量魚、肉類回家冰,但常常放到忘記,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家裡的紅豆、綠豆因為保存不當又久放,一拿出來整個發霉變「黑豆」。招名威示警,冰箱有「3大致癌地雷」使用習慣,包括「以為東西只要進冰箱,就能常保新鮮」、「東西發霉不丟掉」、「不是能盛裝的容器就能當食器」,由於冰箱其實是一個非常潮濕的環境,容易孳生細菌及黴菌,若食物沒有加蓋、密封或真空便放入冰箱,就會導致食物變質腐壞。此外,招名威提醒,廚房容器也要慎選,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鍋具,以免將毒素吃下肚,「如果它是一個不安全的材質,那就會煮出一些重金屬或釋放其他不明物質」,呼籲民眾無論是烹煮或盛裝食物,都不要使用沒有安全認證的容器。
7成患者發現已是晚期!醫列膽道癌「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
一名近80歲的李姓女子日前發現眼白呈黃色且身體感到不明疲倦,起初以為與年紀增長有關,但因擔心身體狀況,最終還是前往醫院,怎料檢查顯示她竟是「膽道癌第四期」,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白禮源主任指出,有近7成患者發現時多已經是晚期,同時整理出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膽道癌並非單一器官癌症,而是分布在膽道系統的癌症總稱,種類包括肝內膽管癌、肝門癌、遠處膽管癌、膽囊癌,以及壺腹癌(壺腹癌有時被認為較接近小腸癌),而台灣較常見的膽道癌病人多為肝內膽管癌。白禮源指出,根據臨床經驗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合併局部淋巴結轉移或遠處器官轉移,同時他列舉一些常見症狀,包括黃疸、持續性右上腹疼痛、體重下降、胃口不佳、噁心嘔吐、右上腹摸到腫塊、發燒、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等。另外先天膽道結構異常;罹患膽道相關疾病,如慢性膽管炎、膽結石、膽管硬化症等;肝病患者,如B型肝炎、C 型肝炎、肝硬化等;肝內結石;肝臟寄生蟲感染;經常接觸戴奧辛、亞硝胺等有害物質;六十歲以上高齡長者;肥胖;糖尿病患者;有抽菸、酗酒習慣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對於高危險族群,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他們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身體出現不適,需儘快就醫檢查。醫師指出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圖/翻攝自臉書/台灣癌症基金會)
6旬翁偶爾胃痛「檢查驚見5cm腫瘤」 醫示警3症狀:不明顯
許多人常有胃痛的毛病,若輕忽可能會釀成大問題。有一名60歲患者,平常沒有不舒服,但偶爾會胃痛,抽血發現腫瘤指標稍微升高,進一步檢查才知,在12指腸的地方竟長了5公分大小的腫瘤,對此醫師就做出警告了。胰臟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專頁分享,有一名60歲病患,偶爾胃部痛一下,其他並無不適,決定抽血做健康檢查,卻意外發現腫瘤指標Ca199輕微升高,達到53.7 U/ml,正常值應該小於37,因此進一步檢驗,內視鏡看到一顆5公分的腫瘤長在12指腸「壺腹」的地方,趕緊接受手術治療。內視鏡發現腫瘤。(圖/翻攝自林相宏醫師臉書)林相宏解釋,壺腹是12指腸、膽管、胰臟的交會處,這些器官產生腫瘤,症狀都不明顯,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3個:1、黃疸:腫瘤會阻塞膽汁分泌,小便變深色、臉色發黃。2、貧血:腫瘤容易潰瘍微量出血,不過血便或是黑便情況不易察覺。3、腹痛:大多輕微悶痛、脹氣而已。壺腹是12指腸、膽管、胰臟的交會處。(圖/翻攝自林相宏醫師臉書)假如腫瘤指標升高,大型研究指出,得到胰臟癌的機率是小於百分之1(0.9%),因此不用太過緊張,即使是胰臟癌的病患,指數上升的比例也只有80%,但指數若持續緩慢上升到超過100,就得多加留意。林相宏提醒,要早期診斷出膽管、胰臟、壺腹相關腫瘤,還是要靠內視鏡超音波,「內視鏡部分」可以直視「壺腹和12指腸」,直接看到切片最準,「超音波部分」可以掃描膽管和胰臟,所有的壺腹周圍癌都能一次檢查。他強調,壺腹周圍癌有時很難區分來源,進一步影像檢查的確很重要。
上班族無不適突拉「米白色糞便」冒2症狀 一查慘了…是罕見癌症
糞便的顏色和形狀,代表健康狀況。一名50多歲的男性上班族,身體無任何不適,體重卻持續降低、臉色越來越黃,而且糞便顏色變成「米白色」,檢查發現是膽道擴張,在膽道和十二指腸開口發現一顆腫瘤,確診「壺腹癌」。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在《醫師好辣》透露,這名男子臉色越來越黃,體重也不斷下降,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後來在家人的建議下看醫生。就診的時候,男子眼睛整個都是黃色,讓他覺得情況有點糟糕,對方肚子不會痛,也沒有B、C型肝炎病史,做超音波掃描赫然發現「膽道擴張」,代表有地方被塞住。陳炳諴繼續追問病患,最近是否有其他不一樣的症狀,男子自述糞便的顏色越來越淡,像是「米白米黃色」,最後在膽道和十二指腸開口發現「壺腹癌」腫瘤,塞住之後造成膽汁淤積,因此排不出來,影響糞便顏色,立刻安排開刀治療。陳炳諴分享門診案例。(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陳炳諴指出,男子的腫瘤是慢慢變大,因此不太會感覺到疼痛,「很多人急性的肚子疼痛,不管是血尿或黃疸,其實會痛的,有時候反而比較好,是結石,反而比較容易痛;但如果是腫瘤,它因為是慢慢塞住的,反而不太痛」。事實上,糞便的顏色很多,鮮紅色代表下消化道出血,黑色代表上消化道出血,黑紅色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墨綠色是因為膽汁分解不全,白色則是膽管壓迫。若發現顏色不正常,可能就是身體健康出問題了。
膽道癌初期症狀輕 成隱藏版「癌王」發現多半以晚期
膽道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也很常與胰臟癌搞混。現年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五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研判無法開刀摘除,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腹痛、黃疸症狀也好轉。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 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膽道癌又稱膽管癌,根據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組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診斷上過去也常被界定是肝癌,由於膽道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對於無法手術治療的膽道癌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有化學治療能選擇,以及局部輔以放療,其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病友們皆殷殷期盼新興療法能夠突破治療困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四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符合上述九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確診即陷入困境 過往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一年在過去由於治療方式有限,膽道癌只分為可開刀與不可開刀,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容易復發,賴基銘教授坦言:「大部分病友2年內都會陣亡」,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陳仁熙教授補充,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化療效果也不如預期,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臨床治療棘手程度及高死亡率,使病友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急需新的藥物來突破現況。免疫療法登場救援 用於晚期膽道癌一線治療帶來新希望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今年(2023)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饒坤銘教授以前述個案劉先生為例,當時因腫瘤太大,若進行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將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因此在20多天的膽汁引流後,即加入免疫療法的試驗,兩次療程後劉先生都自覺狀況感善,腹痛減少。雖然期間因肝指數(GOT、GPT)上升一度中斷,不過治療不到1年就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至今歷時3年多,原本10.5公分的腫瘤也僅剩2-3公分,就像一顆大蘋果縮減成只剩果核,幾乎沒有活性,良好的成效也令團隊感到振奮。膽道癌治療仍有進步空間 期許免疫療法及早納入健保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是膽道癌治療的重要里程碑,具有較佳的治療成效,病友對治療的耐受性也高,著實為晚期膽道癌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新興治療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對病友來說還是非常沉重。賴基銘教授、陳仁熙教授與饒坤銘教授共同期許免疫療法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進一步減輕病友的治療壓力。▲ 膽道癌衛教記者會大合照,(貴賓由左至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病友劉先生、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
男子消化不良又脹氣竟是膽管癌 醫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某位57歲男性消化不良和脹氣問題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後確定罹患第3期膽道癌,腫瘤已經大到10.5公分。醫師表示,膽道癌(膽管癌)雖較不常聽到,但並非罕見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6到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有「隱藏版癌王」的稱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多數患者常等到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出現時才就醫,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佈的癌症登記年報,國人罹患膽道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膽道癌初期症狀與常見腸胃疾病相似,民眾很難聯想到是癌症,因此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負責這起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透露,這名57歲患者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出現消化不良、一進食就脹氣的症狀,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男子就醫時眼睛已明顯發黃,檢查後發現罹患第3期肝內膽管癌,腫瘤也長到10.5公分,醫師研判無法開刀切除,所幸後來經由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變小,症狀也好轉許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也說明,膽道癌依腫瘤生長位子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等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說目前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的風險因子有9項。這9項風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膽管良性瘤;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肥胖;糖尿病;抽菸、酗酒等。醫師也呼籲符合高危險族群的民眾,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婦一碰眼科手術就暈眩! 醫揭5種可能原因
一名70歲女性發現近年來視力漸趨模糊,前往就醫後發現是罹患了白內障,並由眼科醫師安排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到了正式動手術的時候,以為可以重獲新「視」界,無奈只要一躺上手術檯,眼前景物就會開始旋轉,甚至感到噁心嘔吐。這名女性本以為是因為過度緊張,導致手術無法順利進行,於是只好延後開刀。兩週後再上手術檯,一躺下又是相同的情境,手術只能再度延期,難道復明無望了嗎?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專科陳建志醫師以及精神科專科曾秉濤醫師指出,只要搞清楚成因,並對症下藥,仍是有機會解救靈魂之窗。眼科手術做不下去跑來暈眩門診?醫:這些原因勿忽視!在暈眩門診中,因為眼科手術而導致暈眩症狀的人確實不多見,而這名女性也很納悶,只是開個眼科手術,甚至還沒動刀就發生狀況,為什麼本來是看眼科,還要跑到暈眩門診呢?實際上,這類發生在眼科手術的暈眩現象又叫做「眼科手術暈眩症」(ophthalmologic-operation dizziness/vertigo),主要發生在眼科當中最常見的白內障手術,主要成因有以下5種:1. 耳石脫落非小事,沉積在半規管內讓你暈!當耳石顆粒自橢圓囊內的耳石斑脫落,再順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於後半規管或水平半規管,就會在患者躺下時,因慣性及重力作用,繼續帶動內淋巴液流動,導致患者以為還處在改變姿勢的狀態,引起眩暈及眼震。2. 耳石也會跑錯棚?黏著在頂帽照樣暈!當耳石順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於半規管根部壺腹內,黏著在頂帽上,就會在患者躺下時,因重力作用,使頂帽向低處彎曲,讓患者以為一直在改變姿勢,進而引起眩暈及眼震。3. 過敏人要小心!耳石斑向上浮起宛若大怒神過敏體質會使耳蝸分泌出蛋白質濃度較高的內淋巴液,比重也較高,一旦患者躺下,橢圓囊內耳石斑的比重便相對較低、向上浮起,患者會以為身體正向下墜落,引起眩暈及眼震。4. 牽一髮動全身!「這裡」暴露在頭顱內一躺就暈上半規管上方缺乏骨性外殼,跟顱內之間僅隔一層薄膜,甚至直接暴露於腦脊髓液中,就會在患者躺下時,產生多餘的內淋巴液擾動,引起眩暈及眼震。5. 血管也會「擾民」!基底動脈狹窄易引發眼心反射若基底動脈因動脈硬化而狹窄,在眼科手術時,便容易誘發眼心反射,導致心律降低、心搏輸出減少,進而使得基底動脈血流減少,腦幹因而發生缺血,引發眩暈及眼震。▲圖為內耳機轉所引起的眼科手術暈眩症。眼前的黑不是黑!解決暈眩,眼科手術有望順利進行陳建志醫師、曾秉濤醫師表示,若患者本身已有暈眩症,建議先治療暈眩,而後再考慮接受眼科手術,否則暈眩引起眼震,手術就難以施行精準。若是上述病因1及2,則以「耳石復位術」為主,把耳石轉回橢圓囊內,即可痊癒。若是病因3,應先找出過敏原並加以迴避,不然就只能口服抗組織胺,使內淋巴液比重回復正常。若是病因4,目前沒有特殊方法可以根治,除非透過手術修復;若實在難以進行手術,就只能請患者睡眠充足,避免偏頭痛發作,以此增強腦幹抑制眩暈及眼震的能力。若是病因5,會建議口服抗血小板劑或高濃度二十碳五烯酸,增加血球通過狹窄處的能力,預防腦幹中風。
李應元癌逝 她曝「任駐泰代表前已動手術」:謝謝您對台灣的貢獻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不敵壺腹癌,於昨(11日)病逝,享壽68歲。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今(12日)透露,2019年12月便已知李應元罹患壺腹癌,正要準備接受手術治療,基於隱私,從未向別人提過此事,「謝謝您對台灣的貢獻,您將永遠活在這一代台灣人的心中。」陳昭姿以「遙祝滿滿正面評價的政治家–李應元先生」為題在臉書寫下,2019年11月李應元與黃老師打電話給她,希望能約凱達格蘭學校校長金恆煒碰面,12月1日見了面,立即被告知李應元罹患壺腹癌的消息,正要受手術治療。陳昭姿表示,在此的9年前,校長金恆煒罹患胰臟癌,在台大醫院接受手術後,因為當時有淋巴結轉移,被半強行的帶到和信醫院接受後續的同步放射線化學治療;由於胰臟癌與壺腹癌都是相對困難治療的癌症,治療方式也相近,所以李應元希望了解校長金恆煒的治療過程與經驗。陳昭姿提及,當時非常想邀請李應元到院內治療,但李應元出身台大,許多台大好友自然也非常熱心要照顧,最後在台大接受手術,自己因為基於李應元的隱私,從未向別人提過此事。她嘆氣,「李應元擔任駐泰大使的工作被報導後,我心中更關心的是他的病情。」今年8月,媒體揭露李應元身體不適,即將辭職回台。陳昭姿坦言,當下心中立刻浮現不安感。最終李應元仍不敵病魔辭世,享壽68歲。陳昭姿回憶,「第一次與您密切合作,是您競選台北市長之時,我擔任醫界後援會的主持人,先生也積極參與您的競選活動。讀您的過往史,無論學歷經歷,參與民主運動的歷程,人人都非常敬重感佩;在台灣政壇,您是極少數幾乎沒有任何負面評語的政治人物,謝謝您對台灣的貢獻,您將永遠活在這一代台灣人的心中。」
李應元罹「壺腹癌」醫曝轉移淋巴5年僅25%存活 1症狀提早發現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罹患壺腹癌,於昨(11日)病逝,享壽68歲,也讓國人討論起這個較為陌生的癌症。醫師表示,壺腹癌較難在初期發現、不易以手術治療,且一旦轉移至淋巴,5年的存活率僅25至40%,但若出現某種症狀,有可能是壺腹癌的初期病徵。據《中央社》報導,台大醫院田郁文醫師解釋,壺腹的位置是在十二指腸與膽管、胰管的交會處,癌細胞可能來自不同源頭;若是來自十二指腸黏膜細胞的話較不兇險,但或來自胰管細胞,則會很兇猛。他表示,壺腹癌就算以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都較難在早期發現,一般都是直到腫瘤讓膽道、胰管阻塞並導致擴大才會發現。壺腹位置圖。(圖/百度)萬芳醫院醫師賴基銘也直言壺腹處的腫瘤難以發現,罹癌者多是晚期才被發現,且大部份的腫瘤都長在無法切除的部位。不過,還是有少部份患者是在腫瘤體積不大時,就因為造成膽道阻塞出現的「黃疸」症狀而就醫,才能在初期被發現,但是因為壺腹的位置特殊,所以就算能手術仍有無法完全切除的可能,也造成復發風險提高。賴基銘引述壺腹癌相關研究數據,或無轉移至淋巴且順利手術患者,5年存活率約65至80%;晚期轉移至淋巴的患者,5年存活率僅有25至40%。據《中國時報》報導,台北榮總吳俊穎醫師表示,壺腹一旦有腫瘤造成阻塞,就會因為膽汁淤積而造成黃疸症狀,而膽汁還可能會引發感染而造成上腹痛及發燒,甚至也有少部份患者會出現噁心想吐、腹痛等胰臟炎症狀。他建議長者應固定抽血、做腹部超音波,以便在膽管變粗時就馬上發現。
女子吃鴨脖子「骨頭嚼碎吞肚」 後果慘了…腸子發炎險破洞
一般來說,有骨頭的食物應該要吐掉,但中國有一名女子,平常很愛吃鴨脖子,吃法與眾不同,她會把骨頭嚼碎吞下去,沒想到這樣的吃法,卻讓她腸道潰爛送醫。女子10多天前吃了幾根鴨脖子後,覺得肚子不舒服,連續3天下腹部痛,而且愈來愈嚴重,她原本不太在意,直到上廁所上不出來,才終於到醫院就診。醫師檢查時在直腸下端摸到碎鴨骨,稍微用力就有鮮血和粘液滲出,斷層掃描發現腸腔內有大量高密度陰影,確認是腸道被鴨骨碎渣堵住,由於堵塞時間太長,女子已經出現感染。女子腸道被碎裂的鴨骨阻塞。(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醫師為女子做了全身麻醉,當時她的直腸壺腹(rectal ampulla)全是碎裂的鴨骨,腸道黏膜多處受損,整整花了2個小時才清理乾淨,「骨頭很難消化,加上邊角鋒利,非常容易扎穿腸壁形成穿孔。所以我們從檢查到治療都萬分小心,做了2套方案,就是為了避免遺漏或者出現這樣的問題」,好在手術過程沒有發生狀況,女子經過休養治療後,目前已經順利出院。醫師提醒,吞咽異物造成直腸卡東西的案例屢見不鮮,以老年人和兒童最多,這些異物很多無法通過肛門自然排出,阻塞在直腸肛門引起局部發炎感染,嚴重還可能造成直腸穿孔、出血或膿腫,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習慣,堅硬的食物需細嚼慢嚥,避免直接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