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迫神經
」 椎間盤突出最慘恐永久癱瘓!夏克立涉險「切4公分腫瘤」化驗結果出爐
女星黃嘉千與夏克立的異國婚散場後,雙方鬧翻開打離婚官司,近日判決結果出爐,夏克立遭士林地方法院認定存在家暴事實,怎料不僅官司吃敗,夏克立又驚傳「背部長4公分腫瘤」緊急接受手術,如今最新病況也曝光。夏克立上個月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他10年前的背部舊傷又再度復發,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因此決定住院進行手術,經醫師檢查發現,他的脊髓旁有一個「巨型腫塊」,且纏繞在神經分支,診斷可能是椎間盤或脊髓神經中的腫瘤。夏克立透露,歷經4、5小時後手術終於完成,「我腿上的神經疼痛似乎消失了,所以可能是(腫塊)大量壓迫神經造成的」,但背部疼痛情況是否好轉仍要觀察。對此,夏克立日前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坦言,此次手術風險非常高,稍有不慎他恐將永遠無法正常行走,「如果做得不對,很容易我就癱瘓或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所幸最後手術十分成功,如今腫瘤化驗結果出爐,背部4公分大的腫瘤是良性,也讓他鬆了一口氣。
陳宥心擦乳液突摸到「背部大肉球」 曝就醫結果:難怪虎背熊腰很難瘦
曾演出多部《戲說台灣》單元劇的女星陳宥心(宣宣),2019年與大12歲的醫師老公結婚後育有1女,昨(16日)她在社群媒體上發文透露,自己平常擦乳液只有擦四肢,近日她心血來潮往腋下連接背部的地方擦,卻突然摸到一個大肉球!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背部長了1顆脂肪瘤,讓她直呼,真的「不能當懶女人。」陳宥心臉書16日突然在輔大醫院打卡發文,表示平時擦乳液都只擦四肢,有天心血來潮往腋下連接背部的地方擦,沒想到卻摸到一個「大肉球」,嚇得她趕緊到醫院檢查,才發現那是一顆脂肪瘤,直呼真的「不能當懶女人。」陳宥心續稱,16日下午將進行切除手術並送驗,但害怕疼痛的她,手術前一直在思考醫生會從哪裡打麻醉,「腋下嗎?那裡很敏感耶~會唉唉叫啦」,而突然發現的脂肪瘤也讓她笑稱,「難怪我覺得背部的虎背熊腰很難瘦,原來是長了個東西呀。」對此,皮膚專科醫師徐慈謙醫師也曾在臉書分享,脂肪瘤(lipoma)是軟組織腫瘤很常見的一種,成因尚不明確,和飲食、生活形態或胖瘦體型都無關聯,若為多發性脂肪瘤則較可能跟遺傳相關。脂肪瘤多半生長緩慢且大小不一,從1公分至10公分都有,也可能發生在身上的任何地方,如軀幹,四肢,甚至是頭皮。雖然大部分的脂肪瘤不會痛,但徐慈謙醫師也指出,若脂肪瘤的深度壓迫到筋膜或神經,或者有血管成分存在時,就會有疼痛或壓痛的可能。且脂肪瘤若影響美觀或壓迫神經造成不適,便可考慮局部麻醉後手術切除;若為單一、太大顆或多發性脂肪瘤,則可考慮自費接受脂肪抽吸手術治療,傷口小且恢復期快,但此種治療方式的復發機率較高。此外,徐慈謙醫師也提醒,內臟及後腹腔也可能有脂肪瘤,通常是在身體檢查時意外發現,此種脂肪瘤便建議長期追蹤,如若增長速度變快或邊緣模糊,惡性變化的機率就增加,需儘快治療。
陸女子稱「重病」橫躺座椅不動彈 飛機無法起飛延誤2小時
4月16日,中國廣西桂林市,桂林航空GT1013航班上,一名女子躺在座椅上導致飛機無法正常起飛,女子稱自己病情嚴重,誰讓自己下飛機就「讓他負全責」。桂林航空客服工作人員事後回應稱,該班機因為現場旅客個人原因,導致航班延誤了2小時25分鐘。17日中國網路上流傳的一段影片,片中一名中年婦女橫躺在兩張飛機座椅上,旁邊另一名男子一臉無耐。有兩名員警上前向婦女勸導:航班沒能力運載你,機長和機組有權進行拒載。該名女子則表示,自己現在病情嚴重,誰要強迫她下機就讓誰「負全責」,並反駁員警說:「殘疾人照你這麼說,坐不了飛機唄」,「你意思我得不了病了唄」。影片中同時拍到,飛機遭遇此事件無法起飛,現場乘客一同高呼:「下去、下去」。據陸媒《極目新聞》報導,搭乘該班機的旅客顧女士17日告訴媒體,影片中的婦女身患疾病,登機時她說起飛和降落能坐起來,但她應該是買了兩個座位,上飛機後就躺下了。空服員告訴婦女躺著很危險,不符合乘坐飛機的條件,但請她坐起來她也不坐,請她下飛機她也不下。顧女士還表示,後來機組人員報警處理,員警來了那名婦女也沒有下飛機,在延誤了兩個多小時後,飛機才正常起飛。本來是下午4點半起飛的飛機,他們等到晚上近7點,延誤的時間跟行程時間都差不多了。。桂林航空工作人員則告訴媒體,航班延誤的原因是機上一名乘客無法正常坐在座椅上,不符合飛機起飛條件,導致該班機延宕了2小時25分鐘才起飛。工作人員並呼籲乘客在乘坐航班時遵守相關規定,共同維護航班秩序和安全。中國網友看到影片,紛紛留言表示:「有意思,警察能讓她這麼鬧上2個多小時?」、「進入中國民航黑名單,以後這女的不要坐飛機了」、「這性別一換是不早就拖下去了?」,但也有人表示:「當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時,真的只有躺著才能忍受,否則太疼了。沒經歷過的人是不會理解的。」根據中國民航局相關規定,航空公司對不宜乘機的傷病旅客「有權拒絕運輸」。例如深圳航空、四川航空均規定,對於傷病旅客,需要向醫生諮詢是否適合出行,並攜帶醫療證明。
屁股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 醫示警:恐是這裡發炎
屁股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經痛,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表示,很多人出現類似的感覺,會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雖然部位及症狀很類似,不過其實很多時候也可能是因為梨狀肌腫脹發炎,同時伴隨緊繃時,而產生麻木疼痛的感覺。謝炳賢在粉專《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表示,梨狀肌是在臀部深層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狀肌肉,左右各一塊,主要幫助髖關節做出外轉動作,並協助穩定骨盆,當梨狀肌因為重複動作或壓迫(如久坐久站、翹腳、運動傷害等),導致發炎腫脹或緊繃時,壓迫到下方通過的坐骨神經,而出現類似的屁股痛、腳麻等症狀。梨狀肌症候群有哪些症狀?謝炳賢指出,梨狀肌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狀是在臀部深處會有明顯痛點,在變化姿勢時會特別疼痛,且症狀大多會出現在單側,而疼痛感也有可能會從臀部延伸至腳底,嚴重時會影響走路,出現跛行無力的狀況。至於和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差異,謝炳賢說明,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經痛常常會和梨狀肌症候群搞混,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椎間盤突出為椎間盤的髓核擠出而壓迫脊椎神經根;而梨狀肌症候群則是肌肉發炎腫脹的壓迫神經,一般不會出現腰痛的症狀。謝炳賢提到,保守治療的主要目的為緩解梨狀肌的緊繃僵硬,一般會採取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同時搭配復健治療,而較積極的治療則會考慮採增生療法,幫助周圍組織修復,並強化骨盆的穩定,以達到改善疼痛。
椎間盤突出導致大小腿痠麻! 接受「這1治療」快速又安全
一名50歲男性,最近3個月開始下背痛,加上左邊下肢痠麻,吃了止痛藥跟復健幾個月後,症狀仍然沒有改善,而且痠麻的下肢造成行走不便,有許多次都差點跌倒。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是第四、第五節腰椎的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左側神經。椎間盤突出 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宇聖指出,椎間盤突出是脊椎神經系統很常見的疾病。每10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會在一生中遭遇椎間盤突出,最常在30~50歲的族群中發生。有家族病史、吸菸、體重過重、習慣久坐、和進行粗重活動的人是發生椎間盤突出的高風險族群。而椎間盤突出時,容易壓迫到周邊的脊隨與脊隨所分出的神經根,造成下肢的痠麻,這就是大家所俗稱的「坐骨神經痛」。神經壓迫嚴重時,也可能會造成下肢無力以及大小便失禁的情形;若是如此,應該要儘速就醫。藥物治療及復健為主 把握6個月治療黃金時機 陳宇聖表示,由於90%的椎間盤突出症狀會在3到6個月內消退,目前的第一線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及復健。當症狀在進行第一線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症狀難以忍受,就會考慮進行介入治療。統計發現,跟6個月內介入治療的人比起來,拖延超過6個月才進行介入治療的人麻痛症狀的進步會比較少,所以病患應當密切的關注及追蹤。治療選擇一次看 依突出的位置決定介入治療的常見選擇目前有脊椎硬膜外注射、微創內視鏡手術。陳宇聖說明,脊椎硬膜注射是局部麻醉的處置,在旁側型椎間盤突出可以迅速改善症狀,不會切除任何壓迫組織,所以風險相對於手術也較小。內視鏡手術適用在中央型及旁側型的椎間盤突出,雖然要全身麻醉,但是可以切除壓迫神經的組織。調整生活 避免椎間盤突出復發 陳宇聖提醒,由於椎間盤突出的成因和病患的生活型態高度相關,醫學統計在8年之內復發率仍約有10%。要避免復發除了減少吸菸之外,在進行劇烈運動或是負重時最好穿著護腰。此外,也須調整站與坐姿,避免久坐不動,從事運動改善脊椎周邊的核心肌力。
全球病例不到40例!一家都是「獅面人」 從小被嘲笑自以為是外星人
多明尼加共和國有個貧困家庭中的5個兄弟姐妹,患有在全世界病例不到40例的「獅子面症」,他們因眼距、顴骨過寬,從小就被人稱為外星人,該疾病不只影響外觀,還會嚴重壓迫神經,導致失明、聽力、智力障礙等,不幸的是,目前並沒有治療方法可以完全治愈這疾病,只能改善症狀,他們也正在尋求捐款,以爭取治療機會,擺脫險境。據《每日星報》報導,該家庭中共有12位兄弟姐妹,其中有5位患有「獅子面症」,其餘的其他7位則沒有受到影響。患有「獅子面症」的家庭成員們,臉部異常腫脹,眼距、顴骨過寬,他們因為從小就被人稱為外星人,以至於也開始相信自己是異類。除了臉部畸形外,他們還患有呼吸困難、頭暈、身體疼痛等症狀,不僅如此,他們在生活方面也被處處刁難,像是許多雇主都因為其外表而歧視他們,讓他們在生活中又更加無助。事實上,他們患有的是「獅子面症」,又名漢森氏病,俗稱麻風症,是通過麻風桿菌傳染的乙類感染病,其患者會有高聳的顴骨、寬厚的下頜,骨骼逐漸腫脹,由於麻風桿菌可侵蝕患者神經系統,造成骨質疏鬆肌肉萎縮,所以致殘率很高。神經學家瓦斯奎茲(Franly Vazquez)博士將其描述為「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全世界報告的病例不到40例」,他補充說,患者的臉部骨骼不受控制的生長會嚴重壓迫神經,導致失明、聽力、智力障礙等。他也認為這對兄弟姐妹還能活著真是奇蹟。瓦斯奎茲說,不幸的是,目前並沒有治療方法可以完全治愈這疾病,只能改善症狀。5個兄弟姐妹也正在尋求捐款,以爭取治療機會,擺脫險境。
喜歡盤腿坐小心「椎間盤突出」 骨科醫曝「4危害」:恐全身痠痛
你席地而坐時喜歡盤著腿嗎?對此,骨科醫師警告,盤腿坐和翹腳一樣「母湯」(台語「不行」的意思),由於這個姿勢會讓脊椎、關節、韌帶和肌肉都處於不正常的排列,不但會導致全身痠痛,還有可能引發骨刺、受傷等風險。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醫師陳鈺弘提到,盤腿坐之所以「超NG」,首先是因為膝蓋捲曲內收會使膝關節鎖死,將承受壓力通過髖關節(骨盆)上傳至腰椎,讓尾椎痠痛;其次會讓膝蓋周遭承受極大壓力,常常使人在站起身時感到膝蓋發軟;再者,盤腿坐可能引起骨盆歪斜,並容易讓上半身前傾駝背,造成脊椎過度前彎,引起肩頸痠痛、腰疼。另外,物理治療師「三個字」也在臉書粉專「三個字SunGuts」分享,由於瑜珈、打坐的影響,盤腿坐常常會與養生連想在一起,但其實從解剖構造上來看,這樣的姿勢會使髖關節過度旋轉、椎間盤突出風險(壓迫神經)、背部易發炎痠痛等等,對身體造成非常大的負擔。為此,「三個字」建議,若真的想要盤腿坐,則可以選擇將屁股墊高,來降低腰髖的壓力,但如果一直忍不住想翹腳,便可能是身體已經長時間發炎,應當趕緊找尋專業協助。
椎間盤出問題壓迫神經 需做脊椎手術應注意「這些」!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潘昱僑報導】若椎間盤出現問題,輕微受傷可能會產生背部疼痛等症狀,但有些嚴重會壓迫到神經,產生神經性麻痛,甚至造成肢體無力、大小便困難等,須依症狀嚴重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如何治療椎間盤問題? 須依症狀嚴重度評估當椎間盤出現問題時,其實不一定要進行手術。雙和醫院神經外科林乾閔副院長表示,大約80%以上的椎間盤問題是不需要開刀的,可以採保守治療,請病人多休息不要再刺激神經,或吃消炎止痛藥物緩解發炎反應造成的疼痛,也可以做震波、微波、紅外線等物理治療,甚至用類固醇做局部的痛點注射或神經阻斷。至於什麼樣的情況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呢?林乾閔副院長提到,如果椎間盤問題產生的神經壓迫,已經造成肢體無力、疼痛難耐,甚至影響到大小便功能等,可能才需考慮進行手術。脊椎手術治療有2目的 手術選擇應注意「這些」而在手術前醫師須先確認病人的症狀與影像檢查結果符合,確定症狀是源自於椎間盤問題後才可進行手術,避免無意義的過度治療。此外,林乾閔副院長也強調,手術方式的選擇要越簡單越好,更要符合病人的需求,而開刀的目的有2個,第一「減壓」,讓脊椎神經不要再被壓迫;第二「維持穩定度」,若脊椎不穩定就需強化,甚至要做融合、固定。像壓迫性骨折,其實灌骨水泥就能解決病人的問題。若是椎間盤突出,就需把壓迫的椎間盤清除,而當脊椎不穩定時就需做融合、固定,並盡量用微創的方式減少病人的神經、肌肉、血管傷害,這些都是脊椎手術必須要考量的部分。▲雙和醫院神經外科林乾閔副院長手術脊椎融合器怎麼選? 注意大小、融合率、材質另外,如果需要做融合手術,那脊椎融合器的選擇也相當重要。林乾閔副院長表示,脊椎融合器的大小須符合脊椎椎體的大小,才能有較多的接觸面積,融合率也會因此越高。除了大小、融合率以外,脊椎融合器的材質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部分。林乾閔副院長表示,脊椎融合器的材質包含一般的聚乙烯材質、鈦、TM等,以及最新的氮化矽材質,它不只融合率較高,同時還具有抗菌的效果。不過,脊椎融合器市面上約有上百多種,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呢?林乾閔副院長指出,其實每個人的狀況不太一樣,可以依個別情況跟專業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融合器。像林乾閔副院長就提到,過去有個病人骨質較差,融合率可能會受到影響,再加上病人本身身體疾病較多,醫師擔心其術後感染的風險,在經過討論後便決定使用氮化矽材質的脊椎融合器,不僅有抗菌功能也能加速脊椎融合,而使用後也如預期,沒有產生任何感染的併發症,並有很好的融合率。椎間盤問題不論是治療或融合器,都應依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林乾閔副院長也特別提醒,若要進行手術,不論是骨科或神經外科一定要找特別了解脊椎手術的醫師進行討論以及後續的治療。
8旬嬤大腿麻痛不堪!檢查竟發現椎間盤突出 靠「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一天出院
88歲陳姓阿嬤椎間盤突出,家人擔心阿嬤年紀大恐無法承受全身麻醉及手術的風險,因此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接受脊椎神經外科主任賴肇康進行「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取出壓迫神經的椎間盤,過程中只有局部麻醉,傷口不到1公分,1天出院後即回復正常生活。切除椎間盤突出 微創脊椎內視鏡治療阿嬤大半年來感受到右大腿麻痛,日前半夜上廁所,痛到跌坐在地無法爬起,接著走路越來越困難,也無法久站,就醫後,雖然找出病因,但感覺脊椎開刀很恐怖,既怕麻醉後不再醒來,又怕手術傷及神經,下半身癱瘓,陷入交戰。賴肇主任康說明,從核磁共振可看出阿嬤腰椎第3至4節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到神經,引發疼痛,必須手術介入才能改善症狀。而「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最大的特點是不必全身麻醉,傷口小,復原快,住院僅需1至3天,術後可自由活動,立即恢復日常生活,成為不少病人的選擇。微創內視鏡 傷口小復原快賴肇康主任指出,微創內視鏡手術是由內視鏡直達病灶,在清晰且放大的影像下切除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安全有效,只要局部麻醉,患者是清醒的,手術時間只要1小時,組織破壞小,出血少,傷口小於1公分,幾乎不用再復健,3天內即可出院。適用於特定病患,不限定老人家,年輕人也很適合。賴肇康主任比較過去傳統手術必須全身麻醉,傷口5至10公分,住院7至10天,還要復健幾個月;微創顯微鏡手術也是要全身麻醉,傷口2至3公分,住院4至6天,也要復健約1個月。
腰扭傷疼痛感蔓延至腳底! 檢查竟發現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43歲的吳小姐不慎扭傷腰部,一開始只有下背痛,隨著時間拉長,痛感從右邊屁股、大腿後側,一路延伸到小腿後側及腳底,行走時一跛一跛的。吳小姐先到診所就診,在服用藥物及復健治療4週後症狀沒有改善,於是到醫院求助,經醫師判斷為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術後當天就可以下床行動,隔天順利出院;術後兩週便回到辦公室工作、四週開始做簡單的運動,恢復良好。椎間盤突出 嚴重會癱瘓椎間盤是位於每節脊椎骨之間的軟骨組織,上下各有一片軟骨終板夾住中間的髓核及纖維環,髓核會被像年輪一樣一層一層的纖維環包在中間。恩主公醫院姜志勇醫師解釋,椎間盤突出並不是整塊椎間盤脫離脊椎,而是中間的髓核因長期受壓被擠出,常見的突出部位有頸椎與腰椎。當椎間盤突出時,附近的肌肉與關節會有連續或間歇發生的酸痛、僵硬甚至痙攣,若壓迫神經,可能會產生麻麻痛痛的感覺,長時間會導致肌肉無力或萎縮,造成手腳行動不便,嚴重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及癱瘓。切除凸出椎間盤 微創內視鏡手術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會自行痊癒,通常會先嘗試保守治療,像是休息、維持正確姿勢、服用藥物、熱敷、電療及復健。如果保守治療6到8週後仍無明顯改善,則建議手術切除凸出的椎間盤。姜志勇醫師說明,手術又分傳統手術與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隨著脊椎內視鏡的發展,微創手術能夠放大影像讓醫師看得更清楚,避免對病灶週邊神經的損傷,且傷口只有1.5公分,不僅術後恢復快,更可以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維持身體平衡 長期同姿勢是高風險姜志勇醫師提醒,除了勞力職業與長時間固定姿勢外,長時間開車、抽菸及肥胖也是椎間盤突出高危險族群。開車時需要維持同一姿勢,又因為引擎會發出震動,對脊椎來說會增加壓力,日積月累下就容易椎間盤突出;香菸中的尼古丁會造成血管直徑變細,導致椎間盤的血液、養分減少,造成退化,增加突出機率;肥胖會對脊椎造成加壓與負擔,為了維持身體平衡,脊椎不能維持一條直線,就容易形成椎間盤突出。姜志勇醫師呼籲,椎間盤突出看似是小疾病,一開始也採保守治療為原則,但若壓迫到神經,嚴重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下半身或四肢癱瘓,因此不可不重視,若擔心術後恢復期太長,可選擇微創內視鏡手術。
急性椎間盤破裂壓迫神經 安溥演唱會無法做這件事
安溥將分別在8月12、15日於高流及北流舉辦「時寐」演唱會,眼尖的樂迷也在IG限動看到,主視覺海報上還有「香港」,讓歌迷相當期待。對於巡演,安溥有感而發說:「因為我過去十年做的演唱會幾乎都是一次性,沒有認真地開過大型或長期的巡演,而『時寐』對我來說算是回應這幾年間,一直懷有期待的聽眾;也像是在經歷疫情的時空背景裡,呼應了這幾年我們一起過的一段日子。」因為急性椎間盤破裂壓迫到神經,安溥暫時無法彈唱。(圖/聯成娛樂提供)特別的是,「時寐」是一場演唱會,而非「彈唱會」,這是安溥2月底因急性椎間盤破裂壓迫到神經、匆忙住院手術後,第一次大型演出,她坦言:「雖然手術傷口因為醫師的專業,復原得比我想像中快,但手的復健還要再花一段時間,手臂無力間接影響我彈琴跟演奏的能力。」她笑稱,演唱會可以「演」可以「唱」,但近期可能還沒有辦法做到彈,希望歌迷等等她。拍攝「時寐」主視覺海報和宣傳照當天,安溥為自己的造型感到開心滿意,「這個階段的造型容納了造型師與髮型師所有的祝福跟心意,看起來非常簡潔俐落,她們又很鼓勵我,繼續走清秀而美豔的路線,所以我很珍惜。」至於服裝,則希望呈現「莊周夢蝶」的感覺,安溥說:「有時候人生非常真實的那些經歷,再回過頭去看,彷彿像一場夢一樣,但是在做夢的過程裡面,我們也會很好奇,我們是醒著?還是人生其實真的是一場我們的壯遊,所以特別做了一個如夢似幻的視覺,給人一點點偏意識的型態。」演唱會門票13日中午12點於KKTIX開賣。
77歲婦側腰背痛 竟是針灸害「肌肉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77歲的簡婆婆,平時生活可以自理,突然急性左側腰背痛,前往骨科就診。醫師初步檢查發現,疼痛會轉移至左大腿前外側,左側髖關節痛到無法伸直抬舉。緊急安排腹部電腦斷層下,才發現左側骨盆腔的髂腰肌及梨狀肌膿瘍。「髂腰肌膿瘍」十分罕見 考驗醫師經驗及影像判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晉瑋指出,髂腰肌膿瘍是非常罕見的肌肉感染,臨床表現多樣化且缺乏特異性,初期並不會有典型的三病徵(發燒、腰背痛及轉移痛、髖關節活動受限),經常延遲診斷導致併發嚴重敗血症,非常考驗醫師經驗及敏銳度,及時使用影像學檢查,才能及早診斷。陳晉瑋說明,病人因疑似坐骨神經痛而安排腰椎核磁共振檢查,影像卻沒發現任何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椎體感染或腫瘤,住院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WBC)及發炎指數(CRP)非常高,血液細菌培養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甚至併發敗血性休克。仔細詢問病史後,簡婆婆曾經接受針灸療法緩和背痛,臀部被數支細長的針具扎過,檢查後推斷恐是造成髂腰肌膿瘍的原因。針灸針具消毒未完全 細菌進入腹腔引感染至於細菌是如何到達病人後腹腔引起感染?推測是因針具消毒未完全,造成臀肌外傷性血腫及局部感染,經血行傳播而引起菌血症,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為主,而次發性腰肌膿瘍是由鄰近器官感染(例如盲腸炎、憩室炎、椎間盤感染),直接侵犯髂腰肌引起,致病菌則以腸道桿菌為主,透過血液培養能確定致病菌種,給予適切的抗生素治療。下背痛應及時治療 留意髂腰肌膿瘍或腫瘤可能陳晉瑋提醒臨床醫師,面對急性下背痛的病人求診時,要當心是否伴有發炎症狀。對於有感染病徵的下背痛病人,應留意髂腰肌膿瘍、骨髓炎甚至腫瘤轉移的可能性,以免錯失治療的先機。
肩頸疼痛20年!想到躺下來睡覺就怕 1再生療法解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林女士家務工作多年,肩頸疼痛近20年,半夜常痛醒,上肩部疼痛愈來愈明顯,疼起來根本不能躺,肩頸一動就牽引全身疼痛,嚴重影響作息;起初擦藥膏、貼藥布,後來看醫生吃肌肉鬆弛劑,連皰疹止痛用藥也吃了,但止痛效果愈來愈差,疼痛愈來愈頻繁。神經外科醫師核磁共振檢查認為,林女士椎間盤狀況未達開刀地步,但婦人飽受疼痛折磨,只好轉診疼痛科。脊椎盤退化+纖維環受損 確認疼痛病根在椎間盤臺中慈濟醫院疼痛科主任唐宗詠藉由核磁共振確認,脊椎盤輕微退化及纖維環受損,診斷性注射確認疼痛病根在椎間盤,與病人討論後決定注射有利受傷組織癒合的羊膜基質生長因子。婦人回診表示,疼痛已徹底解決;治療前每次醒來都還有痛覺,治療後即使工作累有點痠,睡覺起床就好了。肩頸疼痛保守治療無效 病因恐在深層處唐宗詠主任指出,婦人疼痛位置在背部膏肓,病人多半會去「喬一喬」。如果疼痛病因在表淺部位肌肉,復健、按摩或熱敷通常會有效,但若疼痛一直發生,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就很可能是身體更深層處出現問題。再生注射療法 修復組織肩頸疼痛的一大主因就是頸椎。再生注射療法讓疼痛結構新陳代謝變好,疼痛就能改善很多,長遠來講,還能進一步減少椎間盤退化或變形壓迫神經的機會。唐宗詠主任進一步說明,再生注射療法是影像導引疼痛介入治療的一種,很多保守治療無效的疼痛,可以透過介入治療嘗試解決。醫師評估找出造成疼痛的主要病因結構,在適合情況下透過注射達到修復組織目的。強化肩胛骨肌力 維持頸椎健康唐宗詠主任強調,椎間盤疼痛其實是椎間盤早期病變要開始的狀態,疼痛原因幾乎來自「肌肉對脊椎的支撐不夠」。頸椎容易疼痛的病人應透過正確夾背動作強化肩胛骨肌力,加強穩定度才能維持頸椎健康。
莊智淵WTT新鄉冠軍賽忍痛打完2局退賽 他喊「退賽很不好意思」萌兒暖打氣
「桌球教父」莊智淵10日在WTT新鄉冠軍賽男單賽事登場,首輪他碰上20歲法國小將勒布倫(Alexis Lebrun),由於莊智淵帶傷上陣,只勉強撐了兩局就宣布傷退,拱手讓這位法國新秀晉級16強,而莊智淵賽後也發文向大家說「很不好意思」,預計明日搭機回高雄,後天再次照MRI確認傷勢,希望頸椎沒有惡化太多。他的萌兒則透過影片替他打氣,「輸了沒關係,明天再加油」。莊智淵賽後發文向大家說「很不好意思」,兒子也透過影片鼓勵父親。(圖/翻攝莊智淵臉書)莊智淵賽後親自在個人粉絲專頁發文,「來自大家給我的專業建議,小編鉅細彌遺的轉達才剛賽後的我,深深感受大家的關心及溫暖。在此拜謝關心自己傷勢的貴人們,讓大家費心了,很不好意思」,他透露,將在明日搭機回高雄,後天拍攝新的核磁共振照片,「過了2年的MRI影像應該有所不同,期望頸椎沒有惡化太多」。另外,莊智淵的兒子也透過影片鼓勵父親,「輸了沒有關係,明天再加油」,貼文發出2小時就有近1500名粉絲湧入按讚,替「桌球教父」打氣。42歲的莊智淵今(10)日出戰WTT新鄉冠軍賽男單32強賽事,對上年僅19歲的法國小將勒布倫,這次在中國碰頭,莊智淵首局取得領先,但很快就被Lebrun後來居上,中間他一度逆轉拿回領先地位,但打到7:6時卻被對手連拿5分,以7:11丟掉第1局。智淵日前坦言自己身受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苦,並貼出2021年所拍攝的核磁共振照。(圖/翻攝莊智淵臉書)莊智淵在次局一開賽就落後,雖然曾兩度追平,不過後段追到剩下1分之差,又被勒布倫連續得4分,再度以6:11丟掉第2局,莊智淵隨後就向裁判示意,在疼痛難耐的情況下無法再戰,宣布退賽。世界排名第20的莊智淵8日才在臉書曬出2021年所拍攝的核磁共振照,坦言身受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所苦,他在文中透露,感覺自己已撐不下去,不僅坐不住,手沒做任何事也感到麻痛,就算躺下也只能躺一邊,反手推推不出去、拉球沒辦法引拍,目前「慎重考慮開刀」。WTT新鄉冠軍賽總獎金高達80萬美元(約2457萬台幣),全球共有64名頂尖好手分別角逐男、女單打,台灣也有4名選手參戰,包括林昀儒、莊智淵、鄭怡靜和陳思羽,沒想到莊智淵才打完兩局後就因傷退賽,身體狀況引發球迷擔憂。
莊智淵曝「間椎盤突出壓迫神經」:已感撐不下去 坦言考慮開刀
台灣「桌球教父」莊智淵8日晚間在臉書曬出2021年所拍攝的核磁共振照片,透露近來已感覺到撐不下去,坐不住、手沒做動作也在麻痛、躺只能躺一邊等種種情況,讓他慎重考慮是否要開刀。貼文曝光後,不少粉絲紛紛湧入替他加油打氣。莊智淵8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運動傷害宿疾日趨嚴重,近來已感撐不下去,現在坐不住、手沒做動作也在麻痛、躺只能躺一邊、反手推都推不出去、拉球沒辦法引拍、一下痛一下不痛的,慎重考慮開刀否?莊智淵列舉,頭伸直後仰、右手向前平舉,頭轉向同側後更增加反應,「初估判斷:間椎盤突出壓迫神經,神經反應在C8-T1最為明顯,神經症狀明顯,於後背脊柱與肩胛骨中、膏肓處、上臂外側、前臂外側及掌外兩根手指皆有劇烈的神經症狀的反應。」
長期使用3C產品 嚴重恐引起偏頭痛
隨著科技的進步,3C用品成為了日常所需,無論是工作、學習、娛樂、交際等都會使用到3C,但你知道嗎?長期使用3C,不僅會用眼過度,還可能因為長時間低頭,使得肩頸肌肉僵硬而壓迫神經,引起慢性發炎,就會導致偏頭痛。偏頭痛的原因?陳信宏醫師說明,偏頭痛的機轉目前還不是很明確,但這幾年發現周邊神經或中樞神經的末端過度敏感,會有較大的機率引發頭痛。偏頭痛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飲食、壓力、睡眠、天氣變化、吃到刺激性食物、荷爾蒙改變或肌肉過於緊繃等因素,都有可能會產生偏頭痛。而偏頭痛通常有遺傳性,根據研究顯示,父母一方有偏頭痛,子女遺傳機率約4~5成,若是父母雙方都有偏頭痛,機率則高達2/3。偏頭痛第一次發作的年齡大概落於15~25歲,而好發年齡則是在30~50歲。臨床觀察發現,女性發生偏頭痛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左右,最主要是因為女性賀爾蒙變化(如:青春期、生理期、懷孕或更年期等),有7成的女性偏頭痛的發作時間與經期有相當的關連性。除此之外,過度勞累或是生活作息不定的人,也較容易產生偏頭痛。根據目前新的研究顯示,肥胖的人機率也比較高,可能是因為運動量少,加上肥胖導致體內發炎物質較多有關,才較容易引發篇頭痛。想解決偏頭痛,有哪些治療方式呢?陳信宏醫師表示,目前治療偏頭痛最主流的方式就是藥物,口服藥物以急性止痛藥為主,因為偏頭痛大多都是陣發型,情況不嚴重者(一個月出現1~2次頭痛情形)就可以使用藥物,但若是發生頻率太高,就要搭配使用其他預防性藥物,例如:抗憂鬱劑、乙型阻斷劑、妥泰等。對於口服藥效果不好、嚴重或慢性偏頭痛的人,可以施打神經阻斷針、肉毒桿菌素或CGRP單株抗體注射等方式來改善偏頭痛。若是以上治療效果都不好的人,則是建議可讓專門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去除長期刺激壓迫周邊神經的肌肉血管,使神經恢復健康,能有效改善過度敏感、降低或預防偏頭痛的發生。肉毒桿菌素不僅能用於醫美除皺,還能治療偏頭痛!陳信宏醫師指出,因長期姿勢不良而導致偏頭痛的3C族群,幾乎都會有肌肉過於緊繃的問題,所以要放鬆肩頸區域的肌肉(如:斜方肌、胸鎖乳突肌等)才能改善頭痛問題,將肌肉放鬆後較不會壓迫神經導致發炎而引發頭痛,能定期施打肉毒桿菌素來緩解頭痛,同時也會感覺肩頸比較不會那麼僵硬了。此外,使用3C一定要適時休息、做些舒緩活動,對於肌肉緊繃都能有些微的改善效果,還能透過物理治療或是舒緩按摩等方式,來放鬆肌肉、舒緩頭痛。肉毒桿菌素除了運用在醫美上,經多年研究證實,還能用於治療慢性偏頭痛,肉毒桿菌素治療偏頭痛的原理有兩個,一是肉毒桿菌素能抑制神經末梢的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釋放,進而使緊繃的肌肉放鬆,當肌肉被放鬆後就不會壓迫神經,此外肉毒桿菌素還能抑制發炎傳導物質,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肉毒桿菌偏頭痛治療時間約10~20分鐘,在術後1~2周就能感受到治療效果,但少數較嚴重的人可能要治療1~2次才會有明顯效果,建議3個月施打一次、連續施打3個周期,標準治療劑量為155單位(實際治療劑量會依個人體質和問題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醫師會根據患者疼痛部位、肌肉緊繃處或壓迫的神經點施打肉毒桿菌素,就能有效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以及疼痛度。在韓國相當受歡迎的新一代「亞洲肉毒」(韓國俗稱:彩虹肉毒),由韓國知名藥廠經過多年研發,透過與西方接軌的先進HIPURE™專利純化技術,再利用SEC粒徑篩析層法進行過濾,只保留高純度>98%的大分子900KDa的肉毒桿菌素,且經過美國FDA、歐洲EMA和台灣TFDA三重認證,也是目前眾多韓國肉毒品牌中率先獲得多個國際第三方的嚴格認證批准,效果媲美老字號經典肉毒品牌,且價格親民,相當適合需要施打大劑量的人,性價比高且兼具效果與安全。醫師小叮嚀慢性偏頭痛患者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才能有效預防偏頭痛發生。現代人3C不離手,因此普遍有肩頸痠痛文明病,一定要適當的休息與伸展讓肌肉舒緩,就可以減少偏頭痛發生的機率。陳信宏醫師特別提醒,偏頭痛是一種複雜和反覆發作的一個疾病,建議尋求擅長處理偏頭痛的醫師做診治,才能有效緩解頭痛問題。(文章授權提供/醫美時尚)更多有關《醫美時尚》:www.dr-beauty.net
連環違規1/演唱會因故延期 直擊安溥兩度違停超母湯
安溥與一名男子同坐一車,兩人似乎都沒有繫安全帶。(圖/本刊攝影組)安溥去年底舉辦了連續兩天的小巨蛋演唱會,本要在3月4日站上高雄巨蛋,不過因頸椎椎間盤突出並壓迫神經無奈延期;雖然目前健康出狀況,但她先前其實行程滿檔,時報周刊CTWANT還直擊她利用空閒時間採購,卻在開車時疑似未繫安全帶及違規停車,看來有必要加強交通安全常識。安溥開車送男子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圖/本刊攝影組)安溥自行駕車時開窗解菸癮,看起來同樣沒繫安全帶。(圖/本刊攝影組)到了百貨公司後,安溥違規將車停在紅線便下車。(圖/本刊攝影組)一月三十一日下午近三點,安溥結束電台工作後,由同行男子駕車到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附近,一路上兩人似乎沒有繫安全帶,下車後聊了一會兒,道別後安溥駕車離去。當安溥自駕時,煙癮似乎不小的她降下車窗抽菸解癮,隨後將菸頭彈掉,菸蒂則收回車內,沒有亂丟,此外,同樣也看不到胸前有繫安全帶。安溥在百貨公司挑選化妝品保養品。(圖/本刊攝影組)採購完化妝品,安溥現身前夫工作室旁的住宅。(圖/本刊攝影組)晚間近九點,安溥開著車載一名男子離開送至捷運站。(圖/本刊攝影組)三點半左右,安溥開車到了忠孝東路的百貨公司後方,將車停在紅線區後,走進百貨公司內採購化妝用品,半小時便結束,隨後駕車到前夫工作室旁的公寓。直到晚間近九點,安溥開著車載一名男子離開,送對方到捷運站後,獨自駕車至士林夜市買了點小吃,採購完畢開車到疑似住處附近的巷子停車。稍早買化妝品將車停在紅線區的她,這回更直接將車停在巷口處的人行道上,接著頭也不回地拿著採購的食物到附近的華廈,直到深夜一點多仍未見她出來挪車。安溥至士林夜市買小吃。(圖/本刊攝影組)安溥在士林夜市買了很多吃的穿的等生活必需品。(圖/本刊攝影組)回到疑似住處的地方後,安溥又違停在人行道上。(圖/本刊攝影組)此外,原本忙著為演唱會做準備的安溥,日前發布聲明表示因不明原因肩頸至全手劇烈疼痛,緊急住院檢查後診斷結果為頸椎椎間盤突出並壓迫神經,出現疼痛且手部無法自主活動等現象,經醫生強烈建議需立即進行後續醫療安排,團隊評估後決定將高雄巨蛋演唱會延期,目前正在協商新的檔期。對於未繫安全帶一事,經紀公司表示「安溥跟開車的執行經紀人,都有繫安全帶,那台車沒有繫安全帶的話,會一直逼逼叫不停」。※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害人害己,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7旬婦下肢突癱瘓!醫一查嘆:「乳癌4期」轉移脊椎
下肢突然癱瘓小心是癌症作祟!一名70多歲婦人下肢癱瘓近一周才到醫院問診,怎料醫師一查竟發現,她居然長出一顆巨大的乳房腫瘤,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脊椎,所幸經治療、復健後,老婦已能恢復正常行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劭遠表示,該名婦人平時精神體力都很好,怎料突然下肢癱瘓無法行走,臥床近一周才被送醫治療,經檢查後發現,竟是巨大的「乳房腫瘤」和「高位胸椎腫瘤」壓迫脊髓所致,研判是第4期乳癌合併脊椎轉移。許劭遠指出,先為病患安排了脊椎手術並放入骨釘穩定,解決腫瘤壓迫神經問題後,再交由腫瘤科和放射腫瘤科進行藥物及放射線治療,1年後老婦復原狀況良好,行走已無大礙。對此,許劭遠提醒,乳癌高危險群有3大類,包括初經在12歲以前、肥胖女性、有乳癌家族史等,應1~2年安排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若是出現異常分泌物、局部突出、局部凹陷、尺寸異常變化、腋下腫塊等症狀,請盡速就醫。
久站致慢性腰痛 中醫曝「這些方式」助改善
近期一位43歲國中女老師,因授課需長時間久站,加上課堂寫板書,右側慣用手使用過度,造成慢性勞損,導致腰臀酸痛前來就醫,肩胛骨內側的膏肓穴緊繃疼痛,又逢過年佳節需打掃家裡環境,下背痛及臀部緊痛的問題綿延多月;不但腰、臀痠痛,久坐後難以起身且身體無法挺直,曾接受過傳統整復及推拿,但療效難以持久且無法根治疼痛。慢性腰痛 多因不良姿勢導致從今年1月開始至中醫科就醫,經理學檢查:直膝抬腿測試無神經症狀且無神經痛等灼熱感,初步排除脊椎退化壓迫神經的可能,側面站姿評估發現骨盆較為前傾,腰椎曲度小,軀幹略成駝背貌,屬於慢性腰痛患者常見的不良姿勢。中醫治療著重三層面 評估、針灸對症下藥擁有運動醫學背景及物理治療師證照、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陳沛亨表示,類似個案事實上很常見,中醫在治療的部分就會著重在三個層面,首先評估兩側肩胛骨的對稱性與否,先給予牽拉矯正,然後觸診胸椎脊突及兩側橫突,視情況給予胸椎矯正(坐式開胸,脊椎操作治療;第二個步驟進行針灸治療,主要針對緊繃肌群及相關穴道下針,除了傳統中醫經絡穴位,還會輔以解剖筋膜線上的關鍵點下針。平時習慣最重要 不適應儘速就醫而第三層也是最重要的:給予衛教。陳沛亨提醒,平時坐姿、使用電腦的螢幕必須水平於視線,椅子不可過低或過軟,且不要聳肩,頸部需直立,站姿更應注意雙腳平均承重,讓身體的重心處在正中間,減少腰臀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