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低投票率
」民進黨執政成績遭否決 學者:內閣應總辭否則2024岌岌可危
2022年縣市長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僅拿下兩座直轄市台南市、高雄市和嘉義縣、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也由親綠營的陳福海獲勝,可謂全面潰敗,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也在今(26)日晚間宣布辭去黨主席。外界分析,民進黨本次選戰策略除了壓低投票率,回歸藍綠對決外,還發動網軍側翼攻擊政敵,最後就是大打「政績牌」。不過,顯然行政院的政績不被民眾所認同,各種大撒幣的政策被選民看破手腳,導致在中央執政的優勢下僅保住二都三縣,丟掉了原本執政的桃園市、基隆市以及新竹市。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民進黨遭到史上的重大選戰挫敗,不僅蔡總統要辭黨主席,內閣也必須總辭,才能回應社會民意的期待;這次選舉的結果,是台灣選民發出強烈及清楚的訊息,無法接受蔡總統所領導的民進黨政府過去這兩年的整體施政表現。「2014年馬英九政府遭遇選舉挫敗,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立刻請辭,接著就是內閣總辭。」游盈隆說,這次民進黨的選舉挫敗不下於當年馬政府,如果蘇內閣紋風不動,就責任政治的原則來說,不但被國民黨政府比下去,也不符合社會的期望。「這次選舉就是對民進黨蔡政府的期中考,這樣的結果,基本上就是不信任,所以小英必須要辭黨主席。」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說,蘇貞昌本該負責下台,但他分析,可能接任行政院長的人選中,鄭文燦在桃園敗選,不可能接閣揆;若由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接任,民進黨內其他派系無法接受。施正鋒指出,疫情問題造成民眾普遍的不滿,但蘇貞昌很早就開始對包括採購高端疫苗在內的防疫措施,一再很小心地劃清界限。不僅如此,薛瑞元算是蘇貞昌與新潮流系的人馬,卻講了很多高端、疫苗採購的議題,引發反彈,也讓人質疑他「到底是真的要幫忙,還是扯後腿」,蘇也對疫苗採購疑雲揚言「一定辦到底」,看來早有小心切割的打算。施正鋒分析說,民進黨這次選舉的策略,是儘量壓低投票率,讓中間選民與年輕人不投票,回復到藍綠對決,然後封殺民眾黨的空間。他指出,民進黨運用執政優勢,一方面鴨子划水、運用行政資源固票;一方面用「抗中保台」催出深綠的票,但沒想到,結果只在台北市一個地方達到目標,就是讓陳時中從第三名變成第二名,也成功擋住柯文哲在台北市的發展,究其原因,雖藍綠對決的策略奏效,但遇到民眾「討厭民進黨」的風潮,最後還是敗選。「近來民進黨打選戰的方式已經歪掉,這次選舉結果就是警訊。」一位民進黨中央級資深幕僚表示,近來在野黨頻頻攻擊民進黨的網軍、側翼,他坦言,在野黨所指控,的確有很大一部分是事實,而且有許多像他這樣的資深民進黨員也看不慣此一現象,擔心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讓民進黨內漸充斥投機份子。民進黨「養網軍」,最早被外界在行政院農委會下的「1450預算」被發現,後來又被媒體拍到,行政院的幕僚上班製作攻擊在野黨的哏圖,引起外界嘩然。這位資深幕僚說,網紅與網軍側翼是近年蔡英文總統執政後才開始堀起,甚至有很多還是在第二任壓倒性勝選、全面執政後才開始接觸「政治」。他特別強調,這些網紅、側翼網軍所謂的「政治」,與他參與政治工作近三十年所認知的「政治」大不相同;他們打選戰的手段,也與過去民進黨的正統選戰策略不一樣,這次的選舉結果,正好是一個警訊,也讓民進黨能痛定思痛,與這些網紅與側翼網軍劃清界線。游盈隆說,民進黨2018年九合一選舉也遭到失敗,但在2020年卻又反敗為勝,那是因為有香港「反送中運動」及中國大陸對台政策轉趨強硬等外部因素,抵銷了地方選舉挫敗的效應;這次因為內政不得民心而得到選民反撲,民進黨若不做出適當的回應,2024選舉岌岌可危。他說,首先要做的,就是重 組內內閣,革新施政方向,「國民黨尚且如此,民進黨如果不做,那不是貽笑大方?」
機關算盡1/中選會偕衛福部禁確診者外出 遭疑壓低投票率求贏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中選會與衛福部祭出「確診者不得外出投票」的禁令,然而不勾稽(確診者名單),卻又要嚴懲違規者,各縣市普遍認為執法技術上頗具難度,恐重蹈2018年選舉亂象。藍營認為,中選會衛福部不顧朝野立委勸阻,堅持重懲投票的確診者,卻又拒提供縣市選委會染疫者名單,「威嚇」恐大於「實際」效果,應與民調顯示此次選舉,執政黨大量流失年輕、中間支持者,才被迫想藉著壓低投票率、靠基本盤「決戰」求勝有關。藍委指出,按照過往投票記錄,綠營基本盤的投票動能確實比它黨支持者略勝一籌,若行政部門配合壓低投票率,靠著決戰基本盤,綠營仍有險中求勝的可能。但問題是,投票權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不能任意剝奪,何況美、日、韓也都未禁止確診者投票,蔡政府口口聲聲強調「世界怎麼比得上台灣」,但行政部門卻背離世界民主潮流,也讓台灣向來自豪的民主政治蒙上陰影。近來因緊咬綠營側翼粉專「無良公關」之亂而聲名大噪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近年各種大小選戰,民進黨都出渾身解數,設法鼓勵年青人返鄉投票,高鐵、臺鐵、客運等各種運輸更「貼心」提供加班車、搭乘優惠,甚至請出網紅催票;今年到目前為止,卻還未看見類似動作,她分析原因應與今年選戰,年輕人「覺醒」不想要投民進黨有關,因而民進黨也沒有疾呼年輕族群返鄉投票。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李德維質疑,蔡政府禁止染疫者投票不僅剝奪憲法保障的公民投票權,更可能壓低投票率,間接提高18歲公民複決案的通過門檻。(圖/報系資料庫)執政黨未比照往年選舉,大力號召年輕支持者返鄉投票,今年大選投票率是否會受影響創新低,還有待觀察,但中選會、衛福部聯袂嚴禁確診者外出投票,外界認為恐將壓低投票率,醫界也推估,按照目前疫情曲線,投票日當天可能仍會有20萬人隔離,無法外出投票。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李德維表示,立院內確實有傳聞指禁止確診者投票,背後有個「不足為外人道」的考量,就是為壓低投票率,方便綠營「決戰基本盤」。儘管從科學的角度,病毒不會分「藍綠支持者」,但藍營支持者傳統上以中、高齡民眾較多,中高齡確實是染疫、罹患流感的高風險群,而藍營傳統支持者中的軍公教人員,更比較會擔心「違規遭重罰怎麼辦」,看到官員恐嚇罰百萬,就有可能不投票。但李德維也說,投票權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不論外界陰謀論是否屬實,政府都不應便宜行事,只是用《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就想剝奪憲法保障的投票權,更何況美、日、韓等國都未限制染疫者不准出門投票。他也提醒蔡總統,別忘記曾親自宣示,年底投票要大力推動18歲公民權複決,學者認為,複決案同意票恐需破965萬票才能通過,但現在政府卻剝奪染疫民眾投票權,難道不擔心影響複決結果嗎?萬一修憲案未通過,難道又要將責任推給在野黨?此外,衛福部只警告確診者出門將被重罰20萬元到100萬元,但「恐嚇」卻令各縣市選委會在執法上束手無策,甚且只會衍生出更多選務糾紛。台北北市議員徐巧芯質疑,相較於往年選舉,民進黨都大力鼓吹年輕人返鄉投票,今年卻相當反常,可能是與多數民調顯示,許多年輕人今年不願再支持民進黨候選人有關。(圖/報系資料庫)蔡政府限制染疫者投票、還祭出重罰百萬作法,也引發國際組織關切。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日前發表聲明,指投票是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基本權利,政府應提出具體配套,而不是消極剝奪約30萬人民(按可能染疫率推估)的投票權,呼籲停止實施這種明確侵害人民權利的防疫政策。但面對外界說破嘴,呼籲保障憲法投票權,中選會與衛福部仍不動如山,坊間盛傳,已有民眾認為若要避免投票遭阻攔就乾脆不篩檢,寧願當黑數。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療整合醫主治醫師姜冠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警告,限制染疫者投票,無異於告訴民眾,選舉的前一週就不要快篩,免得失去投票權。醫師林氏璧也在YahooTV網路節目中表示,確診者能考試但不能投票,但考試時間其實更久。他說,Omicron已接近空氣傳染,關鍵在室內空氣要流通,不能在同個空間裡留太久,即可減少確診機率。雖然在室內留太久有風險,但相對更危險的考試,染疫者都能考了,投票卻不准,其實投票當天,就算放出為數很少的確診者投票,對疫情應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染疫者的投票權應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