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額
」 衛福部 金管會 醫學中心 實支實付 監察院揚湯止沸1/「假」偏鄉「真」增額 空降菜鳥醫師恐造未來醫療真空
一起婦科手術導致患者喪命掀起「波波醫生」爭議,行政院衛福部進一步公告將投入24億預算「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更激怒小牙醫聯盟指控此計畫服務地點竟是部立醫院,「假偏鄉」實為波波醫生「實習」開後門;偏遠地區長期以來已經培養出一批巡迴看診的資深醫師,貿然空降大批波波恐排擠這些醫師,當波波期滿離開後,偏鄉將出現醫療真空狀態。波波醫生的爭議因為近期一起醫療疏失致死案再度延燒,24日台灣基層牙醫協會、本土小牙醫聯盟與牙醫系學生也一起走上街頭,高舉「反密醫、反特權、反對24億偏鄉計畫」,約兩千多人抗議政府縱容特權,挹注大批資源提供波波牙醫實習機會,漠視病人安全。另外中華民國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則反批本土小牙醫聯盟,罔顧偏鄉民眾權益。偏鄉醫療計畫突顯出政策的前後矛盾,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馬偲妘質疑,111年時政府大幅減少公費生名額,從原本90個減少為21個,如今大張旗鼓地聲稱偏鄉醫療人力缺乏,一年間大幅提出增加112年偏鄉計畫實習員額,特別開大量名額給波波,讓人不禁懷疑此計畫的目的。據了解,政府為解決偏遠、離島地區醫師與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提出108至112年「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計畫則特別針對牙醫量身裁衣,計畫招募訓練150個名額,而名額是否加在原訂每年50名國外生外,衛福部對此三緘其口。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指出,55個「無牙醫鄉」並非真的沒有牙醫,各地方公會以排班方式定期派人到各醫療站,並設有巡迴醫療團。圖為中寮鄉巡迴醫療團。(圖/南投醫院提供)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指出,偏鄉醫療計畫中本國學歷者需具備牙醫執照才能提出申請,現在甚至開放無執照的外國牙科畢業生參與計畫,而且名額還比50個原名額更多,但衛福部接著就不願說實額有多少,令外界有不少疑問;偏鄉計畫大砸24億預算,大部分卻用於波波醫生實習師資、設備補給,並沒有實質流入偏鄉,根本就是假偏鄉計畫,用人民納稅錢為波波補習。一般醫學系公費學生畢業,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才能分發至偏鄉地區的醫療機構服務,6年服務期滿後,就可以申請調離偏鄉服務。黃映綺指出,許多原民公費生希望可以到原鄉工作,政府卻大量減額;公費生領到執照後還須自行媒合偏鄉就職,偏鄉計畫的波波們卻是政府幫找好實習及就業地點,一點道理也沒有。衛福部11日澄清,偏鄉計畫第二期會以本國學歷優先,並將以55個沒有牙醫的偏鄉為主,24億經費絕大部分將直接用於偏鄉牙科醫療問題。對此,黃映綺指出,衛福部所謂55個「無牙醫鄉」,各地方公會都會採排班方式定期派人到這些地區的醫療站,也有些醫院會以巡迴醫療團的方式照顧民眾,並非真的沒有牙醫,而是沒有牙醫的「執業登記」,偏遠地區真的需求是醫療資源投入。衛福部偏鄉計畫第二期引發兩極看法,國外畢業生母親蕭曉玲(前右),與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馬偲紜(前左)在法院前槓上互罵。(圖/報系資料照)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社區醫療站執行數資料指出,112年申請通過社區醫療站共28個,其中許多醫療站就位於衛福部所公告的「無牙醫鄉鎮」,例如:新北的貢寮醫療站、南投的中寮醫療站等。黃映綺不客氣地批評,林靜儀政務次長應多做功課,瞭解牙科在偏鄉醫療的努力,不要抹煞基層的付出。高雄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政峰表示,健保已開辦將近30年,民眾就醫習慣已經趨平衡,山地及離島的經濟及保健意識較低,就醫量偏低造成牙科進駐的意願不高,然而各地其實都有地方公會長期支援的巡迴醫療點,突然一個計劃空降數百位短期的菜鳥醫師到這些偏鄉地區,勢必排擠原來在那邊服務的資深優秀醫師。蔡政峰續指,目前健保全台灣一年補助及鼓勵偏鄉地區牙醫服務的經費只有3億元,和500億元的牙醫健保總額相比顯然偏低,更遠不如衛福部現在提出的24億計畫,他認為建立長期經濟誘因吸引資深優秀的醫師進駐偏鄉執業才是長久之計,更何況菜鳥醫師到偏鄉就診時,發生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協助,將是本末倒置。
國人瘋出國!觀光財狂送海外 Q3旅行收支逆差首破千億創新高
出國真的比國旅好玩嗎?國人瘋出國,觀光財狂送海外,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經常帳中的旅行支出(國人出國)高達62億美元,但旅行收入(外國人來台)卻只有25.1億美元,逆差(錢進海外)高達36.9億美元(約新台幣1167億元),不只首度飆破千億,更創新高紀錄,台灣觀光競爭力堪虞。疫後報復性旅遊噴發,國人瘋出國,對比國旅費用高昂,更有民眾戲稱「去墾丁比去沖繩還貴」,造成觀光財大量外流。根據統計,史上三大旅遊收支逆差都在解封後,居冠的是今年第3季36.9億美元,其他為2023年第3季的17億美元、2024年第2季的25.5億美元。央行經研處表示,主因是出國與來台旅客有落差,觀光署統計,第3季出國旅客高達448萬人次,已回到疫情前水準,反觀來台僅173萬人次,幾乎只有疫情前的6成,當然有些是因為天災的關係,促使國外旅客來台減少,但也使觀光財呈現出巨大的收支落差。面對觀光財大量外流,觀光業者指出,除疫情造成國人「悶壞了」,大舉出國,最重要的還是台灣缺乏整體觀光戰略,一方面拒陸客來台,一方面又難以拿出觀光亮點,導致非陸籍旅客也興趣缺缺,若不能儘快改善,就只能看著國人「崇洋媚外」,一直往國外跑。整體國際收支方面,第3季經常帳順差274.8億美元,金融帳淨資產增加245.0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16.1億美元。經常帳方面,商品貿易順差291.7億美元,較上年同季減少19.5億美元,主要係出口引申需求帶動廠商備料擴增,致進口增額大於出口增額。金融帳方面,第3季直接投資淨資產增加80.1億美元,其中居民對外直接投資(投資海外資產)淨增加106.6億美元。累計2024年前3季,經常帳順差798.3億美元、金融帳逆差680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67.4億美元。央行解釋,經常帳有順差的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及台灣等,金融帳多呈逆差。
醫學中心8家變10家遭監察院糾正 林靜儀:尊重委員
監察院27日指出,衛福部未依公告《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辦理112年醫院評鑑,將臺北區醫學中心由8家增加為10家,有違醫學中心評定原則,傷害建立不易的醫院評鑑公信力。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尊重委員,但不影響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監察院指出,《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已明定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臺北區」上限家數為「8家」。但衛福部卻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至10家,已傷害醫院評鑑的公信力。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於113年10月16日通過監察委員林郁容、葉宜津、蕭自佑對衛生福利部所提的糾正案。監察委員表示,衛福部自辦理醫院評鑑以來,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是在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醫院期待,但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此次,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實不符合行政作業一致性原則。此外,監察委員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的部分負擔等。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這是監察委員就112年醫中的評鑑結果,今年6月,監委已約詢衛福部,衛福部也僅能就當時原有的會議記錄說明,並提供相關資料審查,其他狀況並不清楚,已無從確認。衛福部對監察院的糾正予以尊重,也會虛心檢討,並將監察院意見提供給醫策會。林靜儀強調,由於評鑑已經完成,因此對於已經完成的評鑑結果不會有任何更動,臺北區醫學中心維持10家。至於,目前正在針對中區、南區及高屏區醫學中心進行評鑑,是否也會增設醫學中心的家數?林靜儀說,目前尚未收到醫策會評鑑結果,沒有聽說會增設,若醫策會認為需要增設,仍會予以尊重。一名醫界代表表示,監察院算是寫出醫界心聲,切中要害,衛福部任意修改評鑑辦法,是破壞公信力外,醫學中心過度加速膨脹,導致民眾就醫負擔增加,根本不是民眾之福。另外一名醫界代表則認為,對於今年正評鑑的中區、南區就「很衰」,因去年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如果今年評鑑分數很近時,仍會採同樣標準「增額錄取」,但衛福部這次被糾正,中南部評鑑再出現分數接近的情況時,包括爭取準醫學中心的義大醫院,恐怕就要皮皮挫,沒這麼幸運可以被增額晉身醫學中心了。
衛福部有違程序辦理醫院評鑑 監察院提出糾正
衛福部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將臺北區醫學中心家數從8家增為10家,違反既定的《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規定的家數上限。監察院27日表示,經調查後已針對衛福部的提出糾正,指出該部無視作業程序進行增額評定,傷害評鑑公信力。監察院表示,衛福部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將臺北區醫學中心家數由8家增加為10家。經監察院調查後發現,該部公告之《112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中,已明定醫學中心評定原則,且該作業程序之附件六亦列明各一級醫療區域醫學中心上限家數,其中含括宜蘭縣、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連江縣及金門縣之「臺北區」之上限家數為「8家」。不料,衛福部無視作業程序規定,逕行增額評定臺北區醫學中心。 監委表示,過往衛福部對於醫學中心評定家數超過規定上限家數時,係於評定會議中,按評鑑委員之評分結果排序,將序位在上限家數以內之醫院評定為醫學中心,此評定機制運作多年,縱然未能符合所有受評醫院之期待,但此方法客觀、公正與公開,尚為各級醫院信服。監委說明,衛福部辦理112年醫院評鑑,由評鑑委員依據公告基準進行實地查證及評分,最終以總成績擇優評定醫學中心。然而,經調查揭露,部分醫院雖分數差距甚微,但依規定仍應依總成績擇優評定。衛福部以分數接近為由增額評定醫學中心,違反行政作業之一致性原則,且未尊重評鑑委員的專業,損害醫院對評鑑結果的確信,並違反已公告的評鑑程序。監委指出,衛福部增額評定臺北區2家醫學中心,可能衍生諸多問題,包括使國內醫學中心更集中於雙北地區、新增醫學中心地區之醫療院所競爭護理人力、醫學中心家數增加使健保點值再遭稀釋、影響至該醫院就醫民眾之部分負擔等。衛福部增額評定醫學中心,卻未進行完整之評估或提出配套措施,決策品質粗率,均應檢討改進。
11月接任海基會董事長 吳豐山要堆疊兩岸善意
海峽兩岸基金會(海基會)18日表示,前監察委員吳豐山經政府提名及11月4日完成董事會聘任流程後,將正式接任海基會董事長。海基會董座自前桃園市長鄭文燦7月因遭控捲入華亞科案被押倉促辭職後,陸委會宣布由時任副董事長、金寶電子董事長許勝雄代理董事長至今。18日海基會正式宣布,待董事會決議11月4日開會決議後,吳豐山可望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對此,吳豐山強調,未來會努力達成海基會設立目的:「兩岸對話、交流、和平共榮為同胞之共同心願,殷盼各界人士支持海基會之運營」。他說,期盼對岸海協會,並呼應賴清德總統「堆疊善意」之說,共同追求台海和平並增進兩岸人民福祉。據了解,吳豐山於1969年6月自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畢業並進一步取得同校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後,曾於媒體界服務多年,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及社長長達18年,更曾二度當選國民大會代表,當時曾提案「擴大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獲國民大會通過。此外,吳豐山也曾擔任公共電視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等要職。儘管吳豐山接任董座傳聞早已甚囂塵上,但另一位身兼海基會副董事長的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多次表達一無所悉,也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的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9月董監事會議後也說,在議程中沒有看到改選董事長一案。知情人士指出,海基會本應每3個月開一次例行董監事會議,照推算本應於12月初召開下一次會議,但從海基會18日發出的人事案公告來看,11月4日應是以臨時董監事會的形式,快馬加鞭通過吳豐山人事案。值得一提的是,政大退休教授兼任教授徐世榮對此人事案直言,自己過去曾因「南鐵東移案」向監察院陳情,當時主責的監委吳豐山,竟然只單方面接受台南市府所提供的資料及主張,而沒有接觸及聆聽反徵收迫遷民眾的意見,完全棄正當行政程序於不顧,做出完全有利台南市政府的調查報告,而當時的台南市長就是現任總統賴清德。言下之意對吳豐山任命案,頗不以為然。
因應用人機關需求 113年高普考增列錄取1920人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第一試(筆試),預訂於本月18日榜示。本項考試原提報之需用名額為5,863名,但為因應用人機關新增之任用需求,考試院通過高普考試增列增額錄取名額案,總計增列增額錄取名額1,920名。考試院表示,本考試用人機關提報之需用名額共計5,863名(高考三級3,864名,普通考試1,999名),業經考試院會議通過並公告在案。但因應用人機關仍有任用需求,考選部向考試院提報本考試增額錄取需求,高考三級考試擬增額627名、普通考試擬增額1,293名。考試院說明,由於本考試第一試即將於113年9月18日榜示,相關考試作業程序時程緊迫,增列增額錄取名額案應屬考試院會議規則第5條之1的「緊急必要事項」,考試院遂依該條規定於今日召開會議,通過高普考試增列增額錄取名額案,使考選部得以接續辦理相關試務作業,如期榜示,以維護應考人權益及符應機關用人需求。考試院指出,公務人員高普考試為政府機關進用初任公務人力之主軸,也是青年學子進入公職領域服務最主要的管道,增額錄取名額案攸關應考人權益及各機關人力進用能否及時滿足,依規定須經提報考試院會議之程序後,再由典試委員會議決定本考試錄取標準及錄取人數,因此考試院有必要於看守期間召集會議准予增列,以使該項考試的辦理程序符合相關法令規定。
歲出金額史上新高 蔣萬安拍板2025北市總預算
台北市長蔣萬安27日表示,當日市政會議已拍板2025總預算,歲出新台幣2,024.45億元將創新高,內有因應2025年度公教人員調薪3%的經費17.71億,總歲出比2024年成長117.33億元,增幅達6.15%;而北市2025年歲入計2,044.12億元,也比2024年增加123.64億,增幅更達6.44%。主計處官員指出,2025年北市歲入增加的123.64億元,主要是因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增加117.13億元,還有一般性補助款增加12.58億元等所致。官員說,歲出增加117.33億元,則主要是補助「地方教育發展基金」651.54億元,此項較2024年度增加42.47億元,增幅最為明顯,也是因應2025年度公教人員調薪3%準備,粗估每年將增加補助8.19億元。官員也說,歲出補助北市「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基金」增幅也不小,基金增加的主要在辦理捷運建設及「租稅增額融資」(TIF)業務,小計達48.64億元,較2024年增加27.64億元。官員進一步表示,2025年度將砸144.62億元,辦理河川及雨水下水道與衛生下水道工程、公共用地補償、公園及綠化工程、路燈整建及新設工程、道路及橋梁工程等硬體優化,較2024年度淨增加16.64億元;也編列31.38億元,辦理老人乘車及文康休閒補助、社會住宅分級租金補貼、含育兒租金加碼補貼、長者重陽節禮金等軟性補助,較2024年度淨增加5.40億元。特別地是,為期2周的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當年度5月舉行,北市府也編列10.40億元支出,較2024年度增加5.89億元。官員強調,台北市2025年度總預算中,歲入歲出賸餘達19.67億元,而扣除債務還本92.42億元,淨計尚須調度72.75億元融資,這筆錢剛好能前一年度歲計賸餘移用後彌平,因此儘管歲出創高,但北市並未舉債。
騎YouBike投保傷害險 議員拚增保額、擴大給付
民眾租借YouBike可加入會員免費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但目前僅身亡、殘廢失能或住院才能申請理賠,北市議員認為應擴大事故給付類型,或提供額外付費保險方案,讓民眾更有保障。台北市交通局回應,去年與保險工會討論遭委婉拒絕,但不會放棄溝通,並已建議金管會研議增加保額及擴大範圍。使用加保的電子票卡租借YouBike,在騎乘時發生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失能及住院時,可憑醫療單據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金額最高理賠100萬元、傷害住院日額最高1000元。議員張志豪指出,騎YouBike意外摔車骨折住院有保險給付,一樣是摔車若只是嚴重扭傷,雖然不方便程度和骨折一樣,但可能不需要住院,因此保險不給付。他要求,交通局應思考擴大YouBike保險事故給付類型,讓民眾使用YouBike更有保障,也會提高使用意願。議員陳宥丞表示,交通局至少要做到讓市民有選擇的機會,例如每次騎乘多花10元可獲得更多保障,或提供月付保險方案,否則民眾騎乘就是在賭命,並非公共運輸該有的保險機制及態度。陳宥丞說,未來YouBike2.0E電輔車數量增加後,事故率勢必會提升,希望交通局態度強硬,要求微笑單車公司有擔當的解決調度和保險問題。議員徐弘庭分析,市場上有其他理賠範圍較大,價格也相應不同的傷害險保單,保險公司有財務考量,應請保險公司評估,若增加公共自行車傷害險給付範圍,市府預算同時要提升多少。交通局運管科長朱宸佐回應,去年曾就公共自行車傷害險和保險工會討論擴大理賠範圍,但保險工會認為健保可以給付輕傷及其他意外等,擴大保險範圍在保險資源及適法性較有疑慮,因此委婉拒絕,會再和保險工會討論有沒有其他類似產品,或就現有保險增加保障。他說,公共自行車傷害險為全國一致,也已發文給保險業主管機關金管會,盼隨YouBike使用人數增多,也可適時研議增加保額並擴大保險範圍。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雖然保險工會已表達態度,但市府仍認為不妥,會持續和保險工會研議理賠方案,沒有答案不代表會就此放棄。
在學生重考錄取醫學系 他差0.05分淪「落榜頭」怒告台大…判決出爐
台大醫學系一名蘇姓在學生前年報考同校同科系,並再次錄取,讓和錄取分數只差0.05分的「落榜頭」李姓考生相當不滿,認為校方讓蘇生占了1個名額,卻未增列備取生,害他落榜,要求台大應撤銷蘇生錄取資格,並依法足額錄取50人。全案經最高行政法院審理,認定台大原處分無誤,判李生敗訴確定。根據判決書,李生主張,台大醫學系於111學年度學士班申請入學招生考試第2階段指定甄試項目之口試結束後、放榜前,即陸續接獲檢舉有蘇姓考生為被告醫學系在籍就讀學生,卻未揭露其在籍就讀學生之身分,報名參加考試,如未排除該生或增額錄取,將導致其他原本可獲錄取之考生就讀機會受到排擠。李生認為,台大醫學系經教育部核定錄取名額為50名,且未專案檢具理由提送校級學校招生委員會核定不足額錄取,即應依法足額錄取50人,復考量正取生中可能有人不入學就讀,被告應依法列備取生,俾符教育部核定內容,惟被告並未專案檢具理由提送校級學校招生委員會核定不足額錄取,即無不列備取生之裁量權,所為第2階段放榜公告顯然違法。台大表示,醫學系於接獲檢舉後,已依大學法、大學辦理招生規定審核作業要點、招生簡章總則及被告招生須知等規定為適法妥當之處理;因招生簡章總則及被告招生須知均未限制或禁止已有大學學籍者再次報考,無論蘇生重考之動機為何,均難認其行為有妨害社會秩序或公共利益之情,其重行報考核屬其自由及權利,應予保障。台大指出,依大學辦理招生規定審核作業要點第7點及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所訂招生簡章總則等規定,考生甄選總成績未達最低錄取標準者,雖有名額亦不錄取;因原告甄試總成績為75.97分,未達最低錄取標準76.02分,無論被告是否核定備取生人數、是否撤銷蘇生之報考資格,均不影響原告自始未達最低錄取標準之事實。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酌,最低錄取標準係被告招生委員會基於學術專業考量及申請者各項表現所訂定,正取人數計50人,合於招生簡章公告之招生名額,俱符合大學辦理招生規定審核作業要點第7點第1項等相關規章;則原告因第2階段指定科目甄試總成績未達正取最低分數,致核錄結果為不錄取,要無違誤。李生不服上訴,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
韓國醫界罷工升溫! 社區診所預告27日加入:政府在抹黑我們
韓國政府缺乏配套及完整考量的醫學院生增額政策,持續引發醫界怒火,今年2月發起的罷工潮除沒因國會大選中斷,韓國醫學會更在今(18日)表示,若政府不採納醫界訴求,社區診所將自6月27日起無限期罷工。韓國政府對此則採取一貫的恐嚇威逼,揚言嚴辦違法休診的醫療機構。韓國醫界認為,政府粗暴且齊頭式的醫學院生增額政策,無法緩解都市與偏鄉、熱門科和冷門科的大者恆大,以及基層人力問題。然而,韓國醫界過去「以醫逼政」負面印象,加上韓國政府的輿論操作,導致韓國媒體及民間一面倒支持政府,漠視醫界訴求。《韓聯社》、《路透社》指出,韓國保健福祉部部長曹圭鴻(Cho Kyoo-hong)證實,全國3.6萬間私人診所,約有4%通知政府計畫周二休診參加抗議活動。韓國醫學會則宣稱,截至當地時間今天下午4點,不含牙科、漢方醫學診所,共有5379間醫療機構暫停營業,占比達14.9%,其中團體休診的集體參與率更達到50%。對此,曹圭鴻遵從總統尹錫悅「對非法行為別無選擇」態度,威脅罷工者「進行現場調查與蒐證,並採取包含暫停執業的行政作為」,甚至恐嚇罷工支持者「如有煽動非法集體行動、自願名義參加拒絕醫療服務的發文,將遭受嚴厲措施」。據悉,韓國大德區有32%醫療機構關閉,世宗市有19%、江原道18.8%、京畿道17.3%、首爾16.6%、全北15.2%。病患及病患家屬對醫療院所罷工,自然感到不悅與憤恨,但有醫院在停業通知強調「政府正在妖魔化我們」。若不修正錯誤的政策,受害的將是未來人民。
因應人口逐增 新北市府研議增編警員配額、完善辦公空間
新北市總人口逐年增加,相對於2023年,總人數上升21,253人次。其中淡水區同比增長近六千人次,增額幅度顯著。新北市派出所原規劃於該區域設有16名警力,而市府今年有向警政署爭取到152名預算員額警力,警察局也一定會通盤考量評估各分局人力需求,114年如實編列警力,待新市派出所興建完成後進行妥適人力調配。 根據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資料顯示,新北市總人口來到4,043,236人次,為六都之首。恰逢警察節將至,為解決市區警員人力分配問題,新北市議員14日針對警察員額分配、分局辦公廳舍及打詐成效等警政議題提出質詢。侯友宜表示,淡水新市鎮近年人口逐漸增加,新市派出所原規劃設有16名警力,市府今年有向警政署爭取到152名預算員額警力,警察局一定會通盤考量評估各分局人力需求,114年如實編列警力,待新市派出所興建完成後進行妥適人力調配。另針對竹圍派出所空間過小的問題,侯友宜責成警察局及財政局加速尋找適合用地,盼提供員警完善辦公空間。侯友宜表示,尋求適當地點提供警察同仁更好的辦公環境,是市府應盡的責任。他指出,中和板南路的舊廠區已由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依規定將回饋市府一筆住宅用地及一筆機關用地,目前已規劃將該機關用地作為新建中和分局辦公廳舍使用,住宅用地則規劃合作開發,為市民謀求最大福祉。針對詐騙嫌疑人及被害人為青少年比例增長的問題,侯友宜指出,市府全力打擊詐騙,警察局透過與教育局、社會局等局處合作,積極落實詐騙防範及教育宣導,113年上半年詐騙少年犯比例已大幅下降,市府團隊也會持續努力,防制青少年掉入詐騙集團的陷阱。
財劃法修正案 國民黨智庫:公平讓各縣市獲妥善預算
立法院近日排審「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根據財政部日前試算結果,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將由4099億元暴增至9876億元,其中,新北市增加619億最多;六都中,台南市及高雄市增額幅度最少,引發外界質疑國民黨財劃法修法版本獨厚藍營縣市,缺乏公平性。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9日指出,財劃法從精省後中央與地方收入,大致呈現中央7成,地方3成的情況,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期,也大聲疾呼財劃法必須做通盤檢討,呼籲民進黨政府,不要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國民黨智庫表示,今年4月初國民黨已召集執政縣市財政首長進行討論,做出基本共識,由中央釋出15%稅收、約5133億元給地方縣市,讓人民稅金獲得有效、合理、運用和分配,讓地方縣市政府所獲財源都能夠解決人民的基本需求。國民黨智庫提及,這次財劃法有3大重點,一、公平讓各縣市政府能獲得最妥善預算。二、直接有效照顧全國2350萬人民。三、讓整體施政和國家發展,都能夠逐步向前。但財政部至今仍不願面對當前分配不合理現狀,到目前為止還未看到行政院、財政部提出對應版本。國民黨智庫強調,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24年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光6都就合計分配2477.88億元,共占65%;但相較之下,新竹縣是全國唯一平均每人分配統籌稅款低於1萬元的縣市,才僅9491元。再次呼籲財政部,不要又以將適時邀集地方政府協商為藉口,繼續拖延不處理。「地方配合中央政府施政事項越來越多,地方財政並沒有增加」國民黨智庫指出,無論是交通建設、軍公教薪資漲幅、警政治安、淨零排碳等,造成地方政府非常辛苦,希望民進黨政府與財政部拿出誠意,不要再拖延,讓財政收支劃分更公平合理,提高地方政府財政自主性,解決地方發展失衡的問題,讓區域發展更穩定。有關外界針對相關財劃法修法版本提出公平性質疑,國民黨智庫指出,就增加比率而言,非6都縣市增加最多,而6都中新北市增加1.3倍最多,台北市增加0.6倍最少,台南市與高雄市在6都增幅都居中間,並無獨厚國民黨執政縣市的情況,沒有藍綠之分,只有地方之福。國民黨智庫指出,國民黨的財劃法修法版本,6都占比由61.76%降至49%,可說是最能平衡城鄉差距。如果行政院沒有拿出版本,何不藍綠縣市共同支持,大家一起幫總統賴清德兌現政治支票與達成民進黨在野時的理想。
金金併再起1/重啟新光台新金控合併「救新壽」 2025年底接軌IFRS17前加速
今年1月底台新金控(2887)董事長吳東亮才公開說,「2026年之前不可能談與新光金控(2888)合併」,4月26日新光金董事會通過研究合併案可行性。何以兩家金控合併事宜短短兩個多月有了驚人進展?CTWANT調查,關鍵在於4月16日準閣揆公布金管會新任主委名單,新人新政給了合併案新契機。6月14日兩家金控同一天開股東會,合併案一事將成焦點。「真沒有想到金管會主委會換人,讓新光人壽增資的窘困,可能帶來一道曙光,也牽動到新光金、台新金的金金併的可能性再現。」一名金融業高層跟CTWANT記者分析說,「尤其是今年可能的降息機率大增,國際情勢外匯利率變動如此快速,得提早準備才能跟上趨勢。」新光金控過去20年已挹注新光人壽逾千億元,雖總資產逾4.95兆元,因現增額度不足,短時間內難解決其資本適足率(RBC)低於法定門檻問題,尤其新光人壽已連續二期RBC未達標200%,今年以來新光金控已於第一季完成對人壽注資70億元,並另積極規劃進行籌資125億元,且新光人壽亦已規劃發行次債80億元,然面對主管機關要求今年6月RBC達標仍有其挑戰。更棘手的是,為因應2025年底RBC達標之鉅額資本缺口(2026年接軌IFRS17、ICS2.0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新光金2022年前已三度變更資本額,疲於增資,2023年則提出自救方案,但未能獲主管機關(金管會)同意,仍只能修改章程調高額定資本額因應。新光金控發言人、副總經理林宜靜指出,4月26日董事會通過的提案,指的是續行2022年5月20日董事會決議與其他金控公司進行合併可行性之研究,「確實是要解決新光人壽增資問題」。據CTWANT調查,當時,台新金及新光金各自提案研究合併之可行性,兩年下來毫無進展,一關鍵在於當時的新光金董事長未落實執行邀請執行研究事宜,且未對其他金控公司來函表達意願一事予以處理;及新光人壽完成增資速度,且還要契合吳東亮先前對合併案談話重點的「股東權益」。為趕在2026年保險業者接軌IFRS17國際會計新制,新光金「改革派」洪士琪在大股東吳東亮等力挺下,2023年6月選勝改組董事會。新光金控自己就清楚道出立場,「若仍以現金增資於2025年底前補足鉅額資本缺口,任務實在艱鉅;且若於2025年底無法順利接軌ICS,屆時新光人壽將遭遇經營上之困境!經營團隊應另尋解決之道」。新光金控2023年6月由大股東「改革派」取得經營權之後,首要任務即是解決新光人壽增資一案。(圖/報系資料)去年12月新光金即委託勤業眾信聯合會計事務所對金控、新壽等,花了三個月所做出的一份財務分析報告,讓新光金新經營團隊正確面對增資問題及挑戰,及加緊研議日後合併可行性。據了解,這份報告內容建議新光金控研議出售子公司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籌措資金等,換來保住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RBC符合法定的200%門檻。然今年3月20日,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會面新光金控兩位大股東吳東進、吳東亮兄弟時,清楚傳達「不願見賣子公司籌資」。主管機關首長的回應,幾乎澆熄兩造對重啟合併一事的想法。未料,4月16日,準閣揆卓榮泰宣布金管會新任主委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新人新氣象讓新光金重燃盼望。2024年4月16日,準閣揆卓榮泰宣布金管會新任主委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彭金隆。(圖/周志龍攝)12天後,4月26日,新光金再度啟動「金金併」一案,經過二個多小時討論,董事會投票以11:4通過此案,持保留意見四票則為董事吳欣儒(吳東進女兒)、李增昌、賴慧敏及獨立董事許永明。「近年全球金融環境變化劇烈,新光人壽面臨的經營困境及挑戰,僅憑己力解決,恐力有未逮;因此若能把握改變契機,引進資源並改善體質,不僅能解決新光人壽問題,更可壯大金控規模進而為台灣金融發展再創新局。」新光金控贊成重啟合併案董事期盼,老東家能再創新局。
金管會邀吳東進、吳東亮談新壽增資案 黃天牧:不願見賣子公司籌資
針對新光人壽增資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親自與新光金(2888)大股東吳東進、吳東亮會面,清楚表明「不願看到」新光金控賣子公司(新光銀行、證券等)作為籌措新壽增資來源,但也強調仍須在2024年6月底以前,要看到增資的金額出來,確保新壽RBC(資本適足率)達到200%門檻。身為台新金(2887)董事長吳東亮,本身也是新光金控大股東之一,對於金控就子公司新光人壽增資案,他在今年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態說,「身為新光金大股東一定會做的」,但也希望如之前國泰、南山、全球都有動用過死利差準備金,並表示「大股東現金增資是最後的選項」。根據CTWANT調查,由於新光金控包括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新壽發次債籌資80億元,再加上新光金擬辦125億元現金增資注資新壽,合計275億元資金並非小數目,因此吳東亮當場表達「希望金管會能再給新光金一些時間來處理增資案」,並希望給予一些監理寬容。據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現場並未鬆口同意,且並強調,以新光金增資125億元,再加上新壽發次債籌資80億元,新壽在6月底前RBC預期可能約170%,仍無法達到200%法定門檻的情況,除了先前吳東進允諾分三年增資70億元須繼續執行之外,新光人壽也要努力獲利。新光金19日舉行2023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陳恩光表示,金控將在29日召開董事會討論增資規劃,目標6月底讓新壽RBC回升到200%,由於首重強化資本,新光金今年則無配息規劃。 由於新壽2023年RBC連兩期低於法定門檻,新光金控決議辦理現金增資125億元,並將透過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新壽發次債籌資80億元以強化資本。新壽則是在上個月的2月17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上半年現金增資70億元,其中55億元為2023年已通過分次發行但尚未發行的私募現增額度,並另再通過15億元私募現增額度。
掛號費之亂2/「符合2條件」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 「這22家醫院」才適用
今年3月1日起,全台19家醫學中心增加至22家,讓健保便宜醫療服務更普及,然不少民眾近日發現,到醫學中心就醫「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CTWANT記者詢問多家醫學中心後發現,若符合「不做精密檢查」、「不領藥」2條件,自費金額的確更低,甚至有醫院表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而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醫學中心。3月1日起,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台大新竹分院晉升為醫學中心,門診、急診費用均將調漲,最重要的是「部分負擔費」將調升為420元。新北市陳媽媽3月1日時晚間帶女兒到雙和醫院回診看報告,當天忘記帶健保卡,沒想到最後批價時發現自費金額竟然更便宜!「看診後我拿到單據,上面寫著預估金額為620元,我心想完蛋了,沒有健保卡自費恐怕要上千元了,結果竟然只要430元,而且櫃台小姐還提醒我不必拿健保卡來補辦,否則不但沒有退費,恐怕還要多繳一些錢!」陳媽媽覺得納悶不解。跟陳媽媽同樣情況的人不少,雙和醫院解釋,因為無X光、斷層掃描等檢查,也未領藥,只是單純看報告,自費僅需負擔掛號200元、診察費230元,共430元。若使用健保,除了掛號費200元,還須加上部分負擔420元,就會變成620元。相較之下,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關鍵就在於「部分負擔費」。一般民眾認為的門診費用,其實是掛號費加上部分負擔費,掛號費由醫療院所收取,部分負擔費則要繳給健保署。為落實分級醫療政策,健保規定民眾就醫時需有「部分負擔」,診所為50元、地區醫院80元、區域醫院240元、醫學中心420元,只要未經轉診到醫學中心看病,就算只做200元的診療,一律得付420元的部分負擔。所以若是沒有做檢查、未領藥,診療金額低於部分負擔時,相較之下自費就會比健保便宜,而這種情況大多只會出現在醫學中心。對此,長庚醫院表示,若民眾持健保身分就醫,除掛號費與健保不給付項目外,需收取醫學中心部分負擔費用420元,若民眾無健保身分或自行以自費身分就醫,本院會依照當次病情需要所開立診療項目,以衛生主管機關核定之各項自費收費標準來進行收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回應,「本院病人回來看報告,凡是沒有對病人進行任何醫療處置,僅是醫師說明報告,本院不會收取費用,包括掛號費也可免。」其實,受惠的不只是病患,醫療費用高時用健保、醫療費用少用自費,對醫院來說不只替病患省錢,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病患太多超過健保的「總額管制」,而被健保局扣點,一兼兩顧。不過,若是需要做檢查、領藥,那到醫學中心看病的費用就相當可觀,以中永和為例,過去雙和醫院未升格之前,門診費用部分負擔僅需240元,如今就漲成420元,而急診部分負擔更是從400元變成750元,相當驚人!今年的醫院評鑑讓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引發爭議,衛福部長薛瑞元解釋並非打開家數限制,而是增額。(圖/報系資料照)台灣需要這麼多醫學中心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依社區醫療網規畫,人口數達200萬設有一家醫學中心,以此估算,全國12家醫學中心已經足夠,但現在竟多達22家,其中12家更集中在北部,而半數以上又集中在雙北地區,醫療資源嚴重分佈不均。林雅惠說,醫學中心越來越多的結果,會導致醫療產業「大者恆大」,小醫院越來越難生存,這樣的結果受害的是民眾,造成民眾就醫要往醫學中心去,而不是自家附近的醫院,且還要付更高昂的就醫費用。醫療院所部分負擔一覽表。
衛福部放寬醫學中心數 監委調查:恐造成醫療資源分配不當
衛生福利部近日發布醫學中心評鑑結果,放寬現行醫學中心上限家數,新增3家醫學中心,監察院20日表示,此作法罔顧早已公告之評鑑作業程序,恐造成區域醫院及基層醫院之醫療資源分配不當,監察委員林郁容、葉宜津、蕭自佑對此問題甚表關切,已申請自動調查。衛福部相隔7年,在2月6日公布醫院評鑑結果,除了原先傳出將被排除的萬芳醫院未出局之外,在台北區、北區增額錄取3家醫學中心,包括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以及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監察委員表示,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市)近年總人口數遞減,民眾醫療需求未必增加之狀況下,衛生福利部仍決定增加醫學中心家數,是否符合該部所訂之醫學中心評定原則,且在醫療資源有限之狀況下,亦恐將排擠區域醫院及基層醫療院所之資源規劃,有無違背現行醫療政策,實有關注瞭解及深入調查之必要。薛瑞元對此表示,2023年醫學中心評鑑競爭激烈,第7名到第10名分數僅差0.4分,差距極微小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一部分是運氣成分,造成另一種不公平。衛福部也因此破例,讓0.4分內視為同分,因此讓北部醫學中心家數從原本的8家變成11家,但對於健保支出部分,3家醫學中心增加健保支出幅度也小於總額的千分之1。薛也表示,尊重監委的職權,將全力配合調查。
金管會再三催促 新光人壽今年擬現增70億+發債80億
新光人壽上周六(17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再現金增資15億元,加上去年還有55億的現增未完成,今年將現增70億元,力拚上半年到位。同時決議再次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籌資,上限80億元,等於今年至少要有150億元資金挹注來提高資本適足率(RBC)。金管會催促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儘速辦理現金增資,新光人壽上周六舉行臨時董事會。新光金表示,今年預計是要現金增資70億元,其中55億元為2023年已通過分次發行但尚未發行的私募現增額度,再加上另通過15億元私募現增額度,確定新光人壽今年會現增70億元,但資金來源還沒有確定。為讓RBC回到200%,新光人壽上周六也決議再次公開募集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上限80億元。新光金表示,預計將以發行新台幣計價為主,票面利率部分還要向市場詢價,得視市場行情及客觀情勢在董事會決議起1年內一次或分次發行,會先向金管會申請額度。而每張面額、發行價格及發行利率等授權由董事長全權處理及決定。值得注意的是,今(19日)舉行的新光金董事會才是重點,將決定新壽今年能否順利拿到70億現增。現已將金控現金增資列入討論案,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派董事,預計仍將建議新光金應盡快辦理現金增資進而注資新壽,以趕在22日前提改善計畫給金管會。新光金17日代子公司新壽發布重大訊息,為增加自有資本,強化財務結構、提升風險承擔能力及資本適足性,新壽董事會決議私募現增發行普通股,額度上限15億元,私募對象為100%持股新壽的母公司新光金;私募普通股價格將參考訂定時新壽最近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或核閱的財報所顯示淨值,評估計算後的每股淨值及私募價格。
印度移工要來了!台印今簽署MOU「優先引進對象」與人數曝光
勞動部今(16日)表示,我駐印度大使葛葆萱及印度台北商會會長葉達夫,以視訊完成印度移工MOU異地簽署,待雙方完成換文即正式簽署完成。至於備受各界關注的引進人數、行業及來源等部分,勞動部指出,以具備一定學經歷、英文能力佳者為優先,且相關細節均由台灣決定。勞動部表示,MOU明定由台灣決定印度移工之開放人數及行業,印方將依我需求招募及訓練,並依雙方法規引進雇用。MOU簽署後,將依條約締結法送請立法院查照,並盡速和印方展開包含開放程序、行業數額、來源區域、語言能力、專長資格及招募方式等工作層級會議討論的執行細節。勞動部強調,有關開放程序、行業數額、來源區域、語言能力、專長資格及招募方式等,均由跨部會共同審慎研議,及廣納社會各方意見,並採循序漸進、務實辦理。直到各項籌備就緒,才會依法公告印度為新增移工來源國,雇主即可依個別需求,自任何已開放來源國中選擇引進移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則表示,移工需求受高齡及少子化、工作年齡乃至基層勞力劇減、失能者照護需求日增,以及製造業、營造業、農業等產業缺工等因素持續擴大。現行移工源受限越南、印尼、菲律賓及泰國,雇主團體長期籲請政府重視來源受限風險;立院多數立委亦要求政府應積極開發新源。發展署表示,日韓及新加坡移工源多達10餘國,且日韓近年大幅鬆綁移工政策,而台灣移工源少、開發難度高,能順利簽署MOU實屬不易,應積極把握契機,且德國、義大利、法國、中東、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引進印度移工,日本也於去年簽署MOU,韓國則在洽簽中。至於後續相關作業,勞動部表示將參考其他國家模式,並邀請熟悉印度之專家提供諮詢意見。也會參考外交部協助蒐集建議,審慎評估,預計初期採小規模試辦引進,並定期檢視開放成效,如成效良好,再漸進增額開放。
3家醫院升醫學中心 3月起門急診漲價
衛福部6日公布3大醫院升醫學中心,有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和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3家,3月起門診漲180元、急診350元。衛福部6日公布112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結果,臺北區(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則因為區域人口數增加,新增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1家醫學中心。健保署指出,3月起升格的醫學中心,門診費會漲180元、急診漲350元。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區域醫院門診轉診負擔100元,沒轉診240元,急診部分負擔400元,中低收入戶或身障者為300元。龐一鳴預估,新增的3家醫學中心,每日的門診約有萬人,急診500人,漲價可能影響意願,後續會評估對健保的衝擊。衛福部說,醫學中心評鑑目的,是為了提升醫學中心服務品質,並使其配合政策發展。申請醫學中心評鑑之醫院,須先達到醫院評鑑優等、教學醫院評鑑合格、醫中任務指標審查合格之門檻,再依醫院評鑑成績占40%、教學醫院評鑑成績占20%、醫學中心任務指標審查成績占40%之比例,核算總成績。
北部醫學中心新增3家 民眾3月起看病必須多花錢
北部的大型醫院醫學中心今(6)日確定多了三家,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大台北區的醫學中心新增慈濟和雙和醫院2家,另外新竹的台大分院也升格成醫學中心,3月開始到這幾家醫院看診,門診掛號費從240元提高成420元、急診費用從400變成750元。台北區醫學中心分布圖。(圖/衛福部提供)衛福部今日公布112年度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北慈濟醫院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則因為人口數增加,新增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為醫學中心。民眾3月1日起前往這三家醫院就醫,花費將會增加,而原本全台就有19家醫學中心,4年評鑑一次,申請成為醫學中心的醫院眾多,不少都已經具有醫學中心或準醫學中心的資格。而這三家醫院之後民眾就診花費會增加,區域醫院原本門診部分負擔240元,急診為400元,升格醫學中心門診後部分負擔則是420元、急診750元。三家醫院每天門診規模約1萬名病人,急診500人,生效日期則為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