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公共建設
」蔣述台北1/蔣萬安親揭「佛系」下的選戰內幕 為了市民無所畏懼、堅持到底
選戰倒數不到72小時,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接受CTWANT專訪,談及從今年5月宣布參選後的心路歷程,以及未來若順利當選市長,他將貫徹的執政原則。蔣萬安曾一度被外界認為打選戰「太佛系」、「躺著選」,引發藍軍自家人憂心,以及綠營對手嘲諷;然而,蔣萬安其實心中早有選戰節奏,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確定出線後,蔣砲火全開,讓各界眼睛為之一亮,甚至在他與團隊連連猛攻下,陳時中陣營氣勢轉衰不振至今,選戰節奏全亂了套,就算近半個月民進黨砸下大筆選舉預算,也無力回天。針對外界好奇的轉戰調性轉變,蔣萬安表示,自己和團隊長期以來就只有一個共同目標「打贏市長選戰」,前期被戲稱「躺著選」,但實際上他沒有浪費時間。他透露,今年在立委和市議員團結幫忙下,快速走遍台北市12個行政區,了解在地議題和需求,以及提出解決方法,包括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未來的發展,民眾關心交通會不會壅塞,還有內湖民眾期待的民生汐止線進度,以及捷運東環段的動工等;選舉過程碰到鋪天蓋地的攻擊,輔選團隊就各自崗位戰鬥,讓他可以在台北各行政區無後顧之憂往前衝,一路以來就是信任團隊。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在衛福部長任內,因疫苗採購黑箱,引發在野黨批評,並持續延燒至台北市長選戰。(圖/黃鵬杰攝)「我就是照既定步調往前走,一步一腳印持續端出政策牛肉。」蔣萬安笑說,對手一開始稱他「佛系」,現在又說砲火太強硬,但自己就是逐步提出育兒、交通、都市更新、長照和文化等政見。他強調,「我是待人溫和,但對事情很堅持」,從過去「一例一休」兩次修法,自己排除很多外部壓力,堅定站穩保障勞工權益的立場,曾在立法院委員會連續兩個多小時講述修法態度,相信當時外界就已看到「我對事情的堅持」,任何只要站在公理正義、人民這方的事,自己一定會堅持到底。蔣萬安提到,走訪基層這段時間,發現很多民眾非常不滿疫苗採購的黑箱過程,在疫情最高峰時,台灣就是缺疫苗,連民間團體企業,包括慈濟、鴻海和台積電想捐贈疫苗,過程卻頻受阻擾,這些事需要有人代表發聲質疑。他說,雖然立法院成立調閱小組,想藉此了解疫苗採購過程,陳時中仍百般阻擾,合約2/3遭塗黑,且明明就是有「除外規定」,立法院可以依法要求公開,但好一段時間都被遮蔽,綠營、側翼公開圍剿自己,實在非常荒謬。 「我是不會退縮,無所畏懼!」蔣萬安表示,自己公開質疑陳時中,在辯論會提出防疫6問,都是展現自己對事情堅持的立場,過去擔任立法委員如此,未來擔任市長也是如此,只要關乎市民權益,就會奮戰到底。他強烈批評,陳時中是一個不合格的防疫指揮官,參選以後是一個不合格的候選人,未來更不可能會是一合格的市長,其團隊還指稱萬華是防疫破口,民眾都看在眼裡。談及台北市政,蔣萬安也說,台北市民對過去幾年的城市發展,感受特別強烈真實,人口外流嚴重、商圈沒落,以及公共建設停滯,自己當選市長後,將加速公共建設,推出更精緻化的市政服務。被問及若年底順利當選市長,中央仍有可能長達一年多是民進黨執政,如何爭取重大建設與預算?他也直球對決地說,當選市長後,只要對人民有利的建設,他會跟民進黨中央保持合作、不分黨派共同為人民做事,甚至有需要,也會親自向中央部會首長、政務委員和行政院長見面說明,當面解釋溝通,一起為台北市民的福祉著想,相信從中央到地方的公務人員都有共同的理念,不會糾結在任何意識形態。蔣萬安說,由於自己當過立委,相當清楚一個法案要完成三讀很不容易,建設也一樣,需要與各團體、朝野黨團和中央部會協調,有時主管機關落後民意,法律與實際情況已有落差,為了維護民眾權益,就需要強化溝通、爭取,「中央民意代表的歷練,對我未來擔任市長有很大的幫助,懂得傾聽、溝通和協調,以及跨黨派合作,我未來也是同樣的立場」。台北市過去幾年人口外流嚴重、商圈沒落,以及公共建設停滯,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承諾當選後,將加速公共建設,推出更精緻化的市政服務。(圖/黃耀徵攝)
王之道:股市萬點 能撐多久
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資金加速撤離新興市場,股匯動盪隨之加劇。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的疑慮與不安情緒正逐漸擴大並蔓延,幣值重挫,連帶股市也變成外資撤逃的提款機。統計各國股市從年初高點迄今,陸股跌幅22%、菲股跌17%、印尼跌13%,不是新興市場的香港及南韓,跌幅也分別高達18%及13%,就連日本都跌了7%。有趣的是,具有類似結構與特性的台股,卻呈現異常強勢,大盤跌幅僅4%左右,萬點行情更持續寫下史上最長紀錄。難怪蔡總統和賴清德院長興奮莫名,多次據以指出「台灣經濟近期最好」,但強勢台股背後真有基本面支撐?台商回流 主導股市 台股其實也面臨了同樣的資金撤離問題,今年以來,外資賣超台股在高峰時期曾逼近3,000億元,創下僅次於2008年金融海嘯的第2大賣超紀錄。為何龐大外資賣壓無法壓垮台股?關鍵在於內資的反向承接力量,吸收外資倒出的籌碼,讓台股得以維持在萬點之上,而這也具體呈現在台股量能的放大。2018上半年,台股總成交量為16.5兆元,足足是去年及前年同期的1.5倍及1.7倍。若以日均量能來看,上半年1379億元的日均量,也遠比2017年的1049億元,多出330億元,顯見內資確實消化了大部分的外資賣壓。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內資組成看起來不像散戶資金,而是以中實戶及法人為主,這或許跟台商資金回流有關。對照日前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的說法,台股正在產生質變與量變,資金回流讓內資取代外資成為台股主導者,兩者不謀而合。資金回流看來似乎為台股提供一股強有力的支撐力道,問題是,這樣的力道能夠持久、成為常態嗎?居高思危 改善兩岸 台灣上半年經濟表現雖超乎預期的好,但下半年在基期因素與外部高度不確定性的干擾下,逐季下滑難以避免。在這樣的背景下,股市顯然有極高機率先行反應。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是當前台股最佳寫照,投資人必須居高思危。雖然資金回流讓內資撐起這波萬點行情,但這畢竟仍是屬於短期籌碼面的因素,而非長期基本面的改善。不可否認地,當前台股確實有著全球屬一屬二低的本益比,加上企業現金滿手的優勢(高股息殖利率),為台股走勢提供一定的支撐力道。但長遠來看,想要持續站在萬點之上,搞好經濟仍是不二法門。目前政府策略是透過強化內需來確保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作法是藉由增加公共建設與研發經費刺激投資,同時利用反景氣循環作用,減少外部不確定的衝擊。方向雖是對的,但從過往經驗來看,若公共支出不能帶動民間投資意願,就會成為蚊子建設,拉動成長效益有限,到頭來,只是選票綁樁行為。必須改善兩岸關係,解決缺電問題,鬆綁相關法規,才有機會帶動投資與經濟成長,股市才會真正站穩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