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湯匙
」湯匙就在面前…男友媽坐等幫拿還嗆「我很記仇」 妹子傻眼:該逃?
婆媳問題自古以來都是難解的一道題。1名女網友抱怨,自己跟男友及未來婆婆一起吃冰,對方一開始說不吃,所以沒幫忙拿湯匙,然而餐具明明就在面前,男友媽卻堅持要她幫忙拿,甚至當場說「我很記仇的,難道妳不知道嗎?」一席話讓她傻眼直呼「請問我該逃了嗎?連面前的塑膠湯匙都要別人拿給她」。原PO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她日前在外送平台點綿綿冰,餐點到了就放在桌上,她跟男友各自拿自己的口味,店家附的塑膠湯匙也一併放桌上,伸手就能拿到,「本來是沒有阿姨的份,之前詢問過她說不吃,但有多點一碗,所以男友又問了一下。他們問的過程中,我就已經拿好塑膠湯匙準備開動,突然被阿姨叫住說要湯匙」。女網友提到,她心想湯匙就在對方眼前,後來男友媽又喊了1次,只好把自己手上湯匙的先給她,「然後她就開始說,她很記仇的難道我不知道嗎?然後開始重複說自己很記仇之類。當下沒太在意,只想品嚐美食,後來覺得不太對啊,塑膠餐具還要親自拿到她手上?我買給我媽都不會這樣伺候她」。原PO提到,外出用餐時,自己也會先幫大家拿好餐具,自家不是沒這個教養,「請問我該逃了嗎?連面前的塑膠湯匙都要別人拿給她,還是她需要儀式感我該體諒?」貼文引發討論,網友紛紛留言「他媽媽這樣,還是多考慮,這種媳婦熬成婆的老佛爺心態,換成我是不會考慮嫁給這種家庭」、「她在暗示你她是很難搞的人」。
6種喝水方式超NG!醫曝「這物吞下肚」恐發胖、罹癌
為了維護正常的生理運作,每天都要攝取充足水分,但就有醫師提醒,若是喝水方式錯誤,不僅導致肥胖問題,嚴重甚至可能罹患癌症,像是使用塑膠容器盛裝熱水,當中所溶出的化學物質將對健康造成危害。高雄榮總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在YouTube頻道《健康2.0-名醫觀點》分享,人體一天需要喝到2000cc~3000cc以上的水,才能促進循環、幫助尿液排出毒素或代謝物,但若是喝水方式不正確,不僅會喝進毒素,還可能導致肥胖或是增加罹癌風險,因此不得不多加留意。對此,祝年豐提醒,有6種錯誤的喝水方式,像是塑膠杯裝熱水、寶特瓶裝熱水、塑膠水壺裝熱水、塑膠吸管喝熱飲、塑膠袋裝熱湯、塑膠湯匙舀湯。醫師提醒6種錯誤喝水方式,恐導致肥胖甚至罹癌。(圖/擷取自YouTube/健康2.0-名醫觀點)祝年豐說明,上述塑膠容器若是用來盛裝熱水、熱湯,容易溶出一些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又被稱作「環境賀爾蒙」,恐造成人體代謝內分泌失調、肥胖及罹癌等風險。祝年豐指出,不少人認為只有塑膠袋才會有「環境賀爾蒙」,但事實上它存在於各種塑膠製品,包含沐浴乳、乳液、清潔劑、保鮮膜、美耐皿餐具,以及殺蟲劑、除草劑或是印刷油墨等,這些環境賀爾蒙會造成性早熟、不孕,甚至增加離癌風險,尤其是女性乳癌與子宮內膜癌,而男性則可能出現攝護腺癌或膀胱癌。至於要如何避開環境賀爾蒙?祝年豐建議,最重要的還是減少使用塑膠製品、正確使用塑膠容器,若是要喝熱飲或外帶食物時,多留意塑膠袋是否符合法令規範,微波也需挑選品質合格的保鮮膜。
才剛狂漲21%…他買麥當勞玉米湯驚見「新規定」 結帳秒傻眼:怎麼喝?
連鎖速食業麥當勞選擇多樣,加上是24小時營業,深受台灣人喜愛,然而近期原物料、貨運費用接連調漲,麥當勞也撐不住,日前宣布自11月24日起調整產品價,其中小杯玉米湯一口氣漲了7元,漲幅達21%,讓不少民眾哀號連連。一名網友19日到麥當勞消費,發現除了商品漲價外,還增加了1項新規定,當場傻眼。「麥當勞的玉米湯湯匙何時開始要錢的?」原PO日前在PTT八卦板發文,「今天去麥當勞點了玉米湯,店員問要不要買湯匙。我愣了一下,店員說現在湯匙要1元加購,不然就要用喝的。這麼燙誰用喝的啦!?有人知道何時開始湯匙要錢的嗎?」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也傻眼直呼「+1元塑化劑嗎」、「你問那個貓奴總統阿」、「自從台灣團隊接手經營後,保證這種事變多」、「你可以被他的湯燙到,告死他」、「賺這麼大還這麼摳」、「燙傷怎麼辦」、「冰旋風湯匙多1元,不然客人您用舔的喔」、「很久沒喝了,居然要錢了?以後會不會鬆餅刀叉也要錢」。不過,也有鄉民認為「使用者付費,合理」、「喝玉米湯哪需要湯匙」、「店員要給我我都不要耶…太浪費了」、「我今天買沒有加錢啊」、「家樂福法商也是要加錢買塑膠袋啊」、「麥當勞的塑膠湯匙是可以重複使用的。麥當勞本就不環保,沒內用餐具,只有一次性包裝,免費的就不會珍惜」、「這都是成本阿,消費者吸收」。
土地污染與觀光的距離,可以更遙遠
比起工業污染,觀光看似與土地污染沒有太大關係,但其實每個小動作,都可能在傷害我們腳下那片親愛的土地。腳下那片看不見底的土地,正默默被污染著對於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我,與污染的距離從來沒有太遠。印象中,最開始注意到的污染問題,是兒時住在高雄老家的時候。當時該廠廢氣排放不時超標,家中看出去的天空時常灰灰的,到了晚上夜空又變成橘紅色的,有時空氣會瀰漫刺鼻的味道,長大後才知道,這叫做空氣污染。又有一次,爸媽帶我去桃園鶯歌姑姑家,記得當自己在姑姑家菜園旁玩耍,玩著玩著來到菜園底端時,嚇然發現緊鄰一旁的河川竟被染成藍白色。當時五年級的我,知道這是水污染,回學校時甚至寫了一篇相關的作文。但直到又更大了,我才知道不管是兒時家旁的工廠廢氣,或是姑姑家旁的工廠廢水,最終都會污染一直踩在腳下的那片土地。或許大部分人類都是如此,以為眼不見就是乾淨的,土地因為不如水與空氣般透明,地下水又被埋藏在土裡,兩者被污染的狀況因而時常被忽略。殊不知,工廠的廢氣到了空中,會透過雨滴降臨到土地,工廠的廢水若沒經過環保處理,排入河川海洋也會同時滲入了土地。日月潭30公里環潭自行車道榮獲CNNGO網站評比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即便沒有煙囪,觀光業也是環境破壞的得力助手土地污染後,地下水也順帶遭殃,種在土壤中的植物蔬果,以及利用地下水的養殖生物,也都因此被污染了,最終,接收惡果的都是破壞自己環境的人類。更慘的是,一但土地與地下水被污染了,要做整治的難度會相當高,這也是為什麼專家會建議預防勝過整治。或許有人會說,那麼,最先應該做好的,應該是工廠污染源的管理吧!的確,台灣幾起重大土地污染事件,皆是工廠造成的工業污染為主,但農業有農藥、養殖業有排泄物,就算家庭也有廢水與垃圾等,無關產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造成各種污染,就算過去被稱做無煙囪產業的觀光業,也成為造成地球污染的原因之一。旅遊會造成大自然的破壞,森林被砍伐,海灘拿來蓋酒店,因為觀光需求,動物的棲息地被切割或喪失,生物多樣性消失,當然,還有搭機開車造成的碳排放量。那土地呢?觀光業至少沒有造成土地或地下水污染吧?或者至少不是主因?雙輪旅行,減少交通排放帶來的各項污染2017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科學家,來到印度喜馬拉雅山位於海拔17480英尺處的Manali-Leh公路做檢測,該地天高地遠相當偏僻,科學家原以為土壤會相當乾淨,沒想到公路附近土壤所測得的硫含量卻相當高,猜測應該與每年該地約有五萬輛車通過有關,尤其當地的卡車或公車,多半使用含硫量很高的柴油,因而產生的酸雨,就這樣污染了土地。連這麼遙遠的地方都有因為觀光帶來的土地污染,處處是人潮的台灣,受觀光影響的土地污染情況必定更嚴重。幸好,這幾年民間與政府的環保意識都大大提高,除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已有20年歷史,環保署設立的亞太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工作小組,也持續與國際交流合作。去年底觀光局以自行車旅遊為主題的宣傳影片,讓台灣獲美國旅遊界最高獎項「麥哲倫獎」(Magellan Awards)的「亞洲生態友善的綠色旅遊目的地」(Asia - Overall Destinations-Eco-Friendly "Green" Destination)銀獎殊榮。 的確,台灣公共交通方便,You Bike或City Bike租借也很容易,不管是全長900公里的環島一號,或是榮獲CNNGO網站評比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的「日月潭30公里環潭自行車道」,都是注重環保旅人的絕佳選擇。當然,除了交通工具,我們做為一個愛自然、愛土地的觀光客,還有許多可以注意的地方。含氯的塑膠被掩埋後會釋出有害物質到周邊的土壤與地下水源中。做個愛護土地的友善旅客例如外出用餐,盡量吃多少點多少,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每天的廚餘量若用廚餘桶來堆疊,高度已經相當於 40 座台北 101 ,這些廚餘有部分進了掩埋場,造成滲出水污染土地的疑慮。此外,別忘了自行攜帶餐具,甚至鼓勵餐廳或小吃攤不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需要過夜,選擇環保署推薦的環保旅店,或是友善在地的旅宿,帶上自己的盥洗用品並自備水壺,減少使用旅宿提供的瓶裝水。因為這些大量生產,僅能一次使用的含氯塑膠,被掩埋後會釋出有害物質到周邊的土壤與地下水源中,如果每個旅客都可以做到這點,就可減少許多一次性使用塑膠用品的浪費。事實上,我旅居中的法國在2016年7月1日開始,就禁止超市發放使用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取而代之的是可生物分解的替代品。一開始我還沒什麼感覺,但有一次用了可生物分解的塑膠袋裝了東西放在冰箱,不小心放太久,直到想起時,袋子已經因內容物出水而分解掉一半,讓我驚訝又高興。明年2021年,歐盟國家將全面禁止使用吸管、餐具、棉花等「一次性塑膠製品」,而台灣環保團體也倡議大家聯署支持「 2030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政策」。如果可以,希望政策落實更快些,因為科學家已證明,塑膠即使會分解,但分解前仍有可能掉落到沈積岩中,成為化石的痕跡(trace fossils)。相信沒有人會希望幾千萬年後,未來的子孫去野柳地質公園(假如它還存在),或是到海邊撿起石頭時,看到的不是早期海洋生物如貝殼痕跡,而是棉花棒或塑膠湯匙的形狀。又或者,不說未來了,現在就帶著孩子去看位在松山文創的「聽,見土水 臺灣生生不息」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20週年特展,直接讓我們的下一代透過電影觀賞、遊戲、手作工坊、桌遊等活動,更了解如何保護我們的土地。當然,在這趟行程裡,別忘了做最棒的環保觀光客哟!
葉毓蘭酸蔡英文 讓台灣人吃瘦肉精吃到「百毒不侵」
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30月以上美牛及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並表示是因為時空環境改變,依據科學證據與國際標準放寬相關政策。國民黨立委葉毓蘭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想像未來台灣人恐面臨嚴重的食安危機,酸蔡英文是最強總統,讓台灣人練就百毒不侵。葉毓蘭表示,想像幾年以後,國人吃著含瘦肉精的包子,配上三聚氰胺的牛奶,騎著漲破十萬的機車、吸著滿滿的PM2.5,中午吃的排骨便當也含瘦肉精,用著二氧化硫洗過的免洗筷、不耐熱的塑膠湯匙,配著福島來的核食水果,午後再來杯塑化劑飲料,配上過期問題的泡芙,回家後打開電視看著重播數百次的老電影,配點問題醬油滷製的狂牛肉結束圓滿的一天。葉毓蘭認為,「小英總統説准進含『萊克多巴胺』美豬,是因為時空環境改變,難道是吃豬肉的台灣百姓也改變了,不再是一般人?」她無奈表示,希望一切都只是我們杞人憂天,並狠酸蔡英文練就台灣人的百毒不侵,所以防疫「難波萬」。
塑膠湯匙喝熱湯請注意!編號「6號」遇高溫恐致癌
「喝熱湯時使用的塑膠湯匙號碼要特別注意」!環保署為了使回收流程更順暢,因此要求廠商標示「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共7碼,化工博士謝玠揚特別強調,喝熱湯時要避免使用「6號塑膠」,以避免此塑膠材質因高溫釋放出致癌物質。謝玠揚在商業週刊專欄中曾提到,「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一共有7個號碼,分別代表不同的塑膠材質:1號:PETPET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也就是寶特瓶的材質,PET的硬度夠、質量輕,且耐酸耐鹼,因此可用來裝碳酸飲料,不過PET不耐熱,大概80℃左右就變形了,因此不建議裝高溫液體。2號:HDPE、4號:LDPE聚乙烯(Polyethylene)是生活應用中最廣的塑膠,具有高密度(HDPE)和低密度(LDPE)2種,2號HDPE硬度較大,因此常被製成塑膠瓶,像是乳製品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HDPE耐酸耐鹼,至於耐熱則是大概可到100℃左右不變形。4號LDPE則是傳統市場、小吃攤中隨處可見的塑膠袋,由於它的可塑性高,因此也是保鮮膜的主要材質。LDPE的耐熱溫度不如HDPE,大約在70℃到90℃。3號:PVC聚氯乙烯(PVC,Polyvinylchloride)是常用塑膠中唯一含氯的,也因此PVC可以藉由塑化劑的添加改變軟硬程度,從水管(硬)到保鮮膜(軟)。硬性的材質會被用來做成門、窗或是水管,我們每天所使用的信用卡、會員卡等等也都是PVC做成的。加入塑化劑之後,可塑性較好,也可做成軟管水管、雨衣、人造皮革、保鮮膜、電線的絕緣層等等。PVC主要的問題除了材質本身以外,塑化劑的添加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像是有名的DE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就是之前食安新聞中汙染食品用起雲劑的主角。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圖/翻攝自行政院環保署)5號:PP聚丙烯(PP,Polypropylene),PP的化學結構和PE類似,耐熱溫度高一點,大概可以到100℃到130℃不會變形。外帶飲料杯主要材質就是PP,像是手搖飲料杯、優酪乳、果汁、布丁杯、水桶等皆是由PP製作。此外,若是喝完手搖飲料,建議民眾將飲料杯上的膜與吸管撕開,再將杯身丟到資源回收桶內,才可讓可回收的塑膠順利被回收。6號:PS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分為未發泡、發泡兩種。未發泡的PS用於建材、玩具、文具,或是免洗餐具,例如免洗杯、沙拉盒、蛋盒、泡麵碗等。發泡後的PS則是「保麗龍」,且PS的耐熱大約是在70到90度間,因此專家提醒,若是吃熟食,請盡量避開6號湯匙,避免高溫熔出致癌物質。7號:其他類美耐皿樹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乳酸(PLA,PolylacticAci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壓克力Acrylic,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AS,acrylonitrile-styrene copolymer)等,此類產品只適合用於冷食類。其中美耐皿樹脂(melamine)其實就是三聚氰胺,由於三聚氰胺之前被中國廠商加入奶粉中,因此被大眾廣為熟知,它也不耐熱,只要超過50℃的水,就有機會溶出單體。謝玠揚也特別提醒,所謂的「耐熱溫度」,其實指的都是不會變形的溫度。至於在這溫度之下,是不是完全不會溶出化學物質,沒有人可以保證。另外,隨著使用時間拉長,塑膠會劣化,耐熱溫度也會降低。如果是要盛裝高溫的食物或液體,建議儘量避免使用塑膠,改用玻璃、陶瓷餐具或是不銹鋼材質是最好的。
喝肝連湯撈出一顆牙 網友嚇歪:太佛心了
一名女網友昨日在土城地方臉書社團貼文,表示自己帶著兒子到台北市延吉街小吃攤用餐,卻在肝連湯內撈出一顆牙齒,「和兒子一直吐」,原以為此貼文會引發網友對店家的撻伐,網友們卻一眼認出這是豬齒而非人齒,大推店家佛心。從女網友貼上的照片來看,牙齒躺在塑膠湯匙中,牙根還發發黑,一看就讓人食慾全無,也難怪女網友飽受驚嚇,表示自己與兒子有些反胃,將牙齒和店家照片放上網路想要討拍,其他人的反應卻出乎她意料。有網友表示,湯裡出現豬齒代表店家是以大骨熬湯,是真材實料而非以化學味精調製,也因成分天然,掉落1、2顆牙齒十分正常,也有人感嘆如今調味料充斥,「現代人的可悲,加工化學吃久了,吃到天然的東西就嫌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