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刀醫師
」 手術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 醫療疏失 陸希平 加馬刀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ICU名醫坦言:不是只有責備與懲罰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4日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中風無法表達的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最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除對院方開罰50萬元、懲處涉案5名醫護外,還免除院長的管理職務,並針對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的執刀醫師陸希平採取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同為醫療人員的ICU名醫陳志金今(13日)發文直言,雖然結果令人難過,但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改善的機會,「謙卑的把這次的教訓當成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不是只有責備與懲罰!」陳志金今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發文表示,「每一次發生重大病人安全事件,雖然令人難過,但是,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改善的機會,和大家分享這篇2011年事件發生當下我寫的文章,也找出後來衛福部的調查結果來比對。 」陳志金2011年曾寫道「5個歡喜變成5個恐懼、5輸的局面」,當時台大誤用1名愛滋感染者所捐贈器官,導致5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遭受愛滋病毒威脅。該次的重大病人安全事件,是團隊溝通與團隊合作失效的結果。國內積極的推動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ement,TRM),強調跨領域甚至是跨院際的團隊合作的教學,正是為了預防這類重大事件而設計的。以下就團隊溝通與合作、愛滋病感染者的隱私與病人安全、捐贈者器官維護三個面向來探討此次的事件。1.資訊的回覆確認,與雙重查核電話上接受到的訊息,需要覆誦再確認(check back),確認訊息是無誤的被傳遞。「Reactive」或「Non-reactive」透過電話的傳達,的確容易會產生誤解。協調師應該回覆確認:「Non-reactive,陰性/negative嗎?」檢驗師若能再雞婆一點,加上「是陽性/positive,請小心喔!」或是,「請加做Western blot確認」、「是要器捐嗎?好可惜喔!這器官不能用了。」訊息的確認,必須與源頭做確認:此次事件,檢驗結果的源頭是檢驗科(或是檢驗師所輸入的資料)。手術劃刀前的Time out(在關鍵的時刻暫停做重要的確認)是要依查檢表(checklist),兩人以上,再次確認重要的訊息,查檢表的HIV陰性是應該以看到正式報告為準。沒看到正式報告,就登錄器捐中心,以致後來的成大是與器捐中心來核對的,當然也一定會錯。2.重要資訊的即時傳遞HIV結果陽性,按照目前的做法,是需要立即傳呼醫療團隊成員的。現在的醫學中心,不太可能沒有這種通知機制的。可能是因為病人還在外院,沒有依常規送檢(可能連病歷號碼都沒有),所以無法得知要傳呼給誰?(一般是傳呼給開檢驗單的醫師,或是病人的主治醫師。)3.跨院作業、偏離常規作業的風險很多的管控措施都是針對常規作業訂定,而且每家醫院不盡相同,因此,若有緊急需要,必須要跨院作業或是偏離常規作業,常常出錯的風險是增加的。4.Sir Liam Donaldson曾經說過的「病安名言」:“To err is human, to cover up is unforgivable, and to fail to learn is inexcusable.”意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隱匿是不能被饒恕的事情,同時也要從錯誤中學習。否則就會是捐贈者家屬、受贈病人與家屬、手術醫療團隊、醫院(百年台大的名譽)、國家(衛生署及台灣移植的國際風評),五輸的局面。陳志金也在文末總結,謙卑的把這次的教訓當成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不是只有責備與懲罰!共同努力的推動TRM,塑造一個良好的團隊合作風氣與更安全的文化。應該記取教訓,把握這個改革的契機,好好的檢視系統與流程,落實推動TRM,深耕病人安全文化;希望不會又是懲處一兩個人就了事。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犯低階錯誤 名醫曝禍首就是「催」:犯了兵家大忌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4日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中風無法表達的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最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除對院方開罰50萬元、懲處涉案5名醫護外,還免除院長的管理職務,並針對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的執刀醫師陸希平採取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認為,其實開錯刀事件的禍首在於「一個字」:催,直言治療錯人這種低階錯誤真的是兵家大忌。姜冠宇醫師昨(1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他認為開錯刀事件最重要出錯原因就是一個字:「催」,雖然醫療場域是複雜場域,容易出錯無可避免,但那是指病人滿意度的部分,今天「治療錯人」這種低階錯誤真的是兵家大忌,「沒有做好足夠的確認,就要上路這其實是醫療產業的大忌」, 當然也可能是其他領域產業的大忌,他也直言,「這是很多台灣人的通病,不顧大家的困難,要快又要好,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姜冠宇醫師還分享親身經歷稱,他很久以前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位主治醫師很嚴格也很兇,表定八點整甚至更早就要查房,也不給下面任何喘息時間,只要讓他查得不順,就破口大罵,「結果下面就不報加班之下,都提早一小時上班,我這種通勤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是很倒霉的,常常準備不夠就被罵得委屈往肚子裡吞。」至於有沒有照顧病人的品質提升?姜冠宇醫師坦言:「其實我覺得還好,但是除了累,就只是練就了肚子很能吞下委屈,李登輝那一套戒急用忍,我練得爐火純青,就這樣而已。」姜冠宇醫師也回憶,其實病人不僅並未從這樣的習慣中得到好處,他們也只會感受到主治醫師的急躁和不耐煩而已,甚至還會跟主治醫師產生更多誤會,事後也會有更多怨言。因此如今當上主治醫師的他,除非特殊狀況、否則絕對不會七早八早要求查房,「你就好好吃個早餐,喝一杯咖啡,處理一下信件和文件,讓下面的人都準備好,再一起查房,大家笑著上班,病人情況也掌握得清清楚楚,不是很好嗎?」姜冠宇醫師也在文末呼籲:「事可以做順,但是不要急,正確是急不來、催不來的」,他也分享一本商管當紅學者Amy Edmondson的新書《正確犯錯》,雖然是商管書,但內容提及了大量醫療案例,而作者後來也應用檢討錯誤的模型在醫療,評價很高,讓大家思考在多元職場上該如何改進和預防下一次低階錯誤,「很適合醫療界和非醫療界的朋友大家一起來研讀喔!」
開錯刀醫師陸希平扯「間接救人」 高雄民生醫院、衛生局火大回應了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中風無法表達的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事後執刀醫師陸希平甚至還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11日已遭衛生局決議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陸希平昨(12日)親上火線,表示並未推病人去開刀房,是巡病房途中接到麻醉科電話通知病人血壓不穩趕去處理後,才知道開錯刀,並強調「絕無造假病歷」,甚至還「間接救了病人」。對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及民生醫院12日晚間雙雙發聲明還原事發過程,直指陸希平說謊。陸希平昨親上火線回應爭議,他聲稱當天上午8點到醫院後,第一台手術是由開刀房跟病房跟病人進行身分確認和所謂的交接,再由病房送病人至開刀房去,他當下本身是在醫院其他單位巡房的過程當中突然接獲麻醉科的電話,告訴他送來的這個黃姓病人(應該要開的是張姓病人),血壓相當不穩,低到50、30左右,他才下去處理,「報傳有些人說是我推病人從病床去開刀房,這是不對的,是由病房跟開刀房直接去完成交接。」當他知道病人送錯後,陸希平也稱他馬上就和機構相關負責人聯繫,因為黃姓病人本身無行為能力,也沒有家屬,所以跟機構相關法定代理人以及值班護理長取得同意書,並且做完整的病情解釋,然後以緊急病案方式去完成事後同意書。事後黃姓及張姓病人也都回到病房,病情相當穩定,「雖然我已經被醫院解除職務,但我直到今天下午還是有給這兩位病患打氣關心,親自到病房換藥。」至於偽造病歷部分,陸希平堅稱絕對沒有竄改任何病例,「同意書是我親自去撰寫有關醫師應該寫的部分,有關該在病人家屬或病人法定代理人去簽名的部分,我是請開刀房護理師交給機構的護理長,她可能是用傳真去運送,去完成這份同意書。我是絕對不會去寫我不該寫的部分,對黃姓病人來講,我是這樣去做的。」不過高雄市立民生醫院12日晚間卻發出5點聲明打臉陸希平:1.「陸姓醫師表示未推病人去開刀房,是巡病房途中接到麻醉科電話才趕去處理乙節」,根據調查,陸醫師4月4日上午7:57從開刀房打電話至「一般病房」,詢問開刀病人為何還未送至?隨後親自前往病房護理站,指示必須立即將病人送至手術室,隨後並親自前往病房護理站指示,必須立將病人送至手術室,不過當下護理師與手術室均表示該病患預排刀為8:30,依照院內SOP手術室程序尚未完備,請陸醫師等候手術室通知病房後,才能將病人送至手術室。但陸醫師不願等候手術室通知,仍執意「親自指示」工友將指定病人立刻送往手術室,且8:00至8:30該時段正逢病房護理師進行交班之時間,因忙碌時刻故無法當下與工友確認送出病人之身分。2.當天陸醫師與黃姓病人幾乎同時抵達手術室,陸醫師隨即催促相關同仁立刻上刀。麻醉醫師對該病人進行麻醉評估時,告知病患血壓偏低、不宜手術,但陸醫師仍堅信病患接受手術後即可恢復,不採信麻醉醫師之評估,執意上刀,直至此時團隊仍無人察覺病人送錯。3.黃姓病患原本就不是陸姓醫師的病患,是單純因「內科疾病」收住院治療,「無照會外科手術之需求」。與陸醫師自述「麻醉科因病人血壓不穩定,才通知他前往處理」之情事不符。4.陸姓醫師發現病患錯誤後,在手術後親自致電通知送病患入院之護理機構,要求補簽「同意書」,此節疑涉嫌簽署不實之同意書,皆有明確之相關事證,本局已函送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調查。5.陸姓醫師非自願離職乃是本院經法定程序審議處分大過2次予以免職。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也發聲明表示,依照院方醫品病安委員會調查、本局約談相關醫事人員陳述,4月4日當天上午主刀醫師陸希平明確逾越院方既定程序事證明確,是導致本起重大病安事故之主因,且經審閱病歷紀錄,發現主刀醫師陸希平不但開錯刀,且事後涉病歷登載偽造同意書企圖補救。陸醫師雖聲稱「間接救人」云云,卻挑戰醫療專業與倫理之虞,除經院方人審會決議免職處分並移送地檢署偵辦外,亦將依據行政調查事證並參採陸姓醫師之自述說明,儘速召開醫師懲戒委員會議處,堅定捍衛病人安全的醫療核心價值。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主刀醫師陸希平發聲否認造假病歷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發生「開錯刀」的醫療疏失,執刀醫師陸希平甚至傳出想息事寧人製造假病歷,不過陸希平12日親上火線,表示並未推病人去開刀房,是巡病房途中接到麻醉科電話接到通知病人血壓不穩趕去處理後,才知道開錯刀並強調「絕無造假病歷」。根據《三立新聞網》引述陸希平說法,針對這次醫院開刀開錯病人事件,造成民眾對醫護人員一些相關負面觀感,對大家表示深深抱歉,他也還原開刀始末,當天上午8點到醫院後,第一台手術是由開刀房跟病房跟病人進行身分確認、交接,再由病房送病人至開刀房去,「報傳是我推病人從病床去開刀房是不對的,是由病房跟開刀房去完成交接」。陸希平還表示,「我本身是在醫院其他單位巡房當中突然接到麻醉科電話,告訴我說送來的病人(即送錯的黃姓病人)血壓相當不穩,我一聽就趕快下去處理,我們處理完後才發現是錯的,我們大概花十幾分鐘時間做完整處理,之後還包括打點滴,總共時間是幾十分鐘,處理好後病人生命徵狀改善,之後電話打來才說病人送錯了」。當他知道病人送錯後,陸希平馬上和機構相關負責人聯繫,「因為這病人本身無行為能力、沒家屬,是跟機構相關法定代理人跟值班護理長取得同意書並且做完整的病情解釋,因為屬於緊急狀況,所以我們是以緊急病案方式去完成事後同意書,因為接著開張姓病人手術,這兩位病人(黃及張)都回到病房,病情相當穩定,雖然我已經被醫院解除職務,但我直到今天下午還是有給這兩位病患打氣關心,親自到病房換藥」。針對竄改病歷部分,陸希平強調絕對沒有竄改任何病例,「同意書是我親自去撰寫有關醫師應該寫的部分,有關該在病人家屬或病人法定代理人親自簽名部分,我是請開刀房護理師交給機構的護理長,她可能是用傳真去運送,去完成這張同意書」,陸希平表示,只有寫自己的部分,絕對不會去寫不該是他寫的部分。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麻醉醫曝「最危險因素」:一點都不想譴責!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事後執刀醫師還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昨(11日)已遭衛生局決議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麻醉科醫師石崇志認為,他一點都不想譴責,「我覺得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在如今的環境中不意外,一忙起來,我自己也不一定能防堵住這樣的疏失」,但他也直言,那些嘗試打破規則、不照常規走的人最容易出事。石崇志11日在臉書發文向民生醫院開刀房的工作同仁喊話,是人都會犯錯,如果環境呈現高壓超時、缺人過勞、醫師逼迫的狀況,犯錯的機率會大幅上升。品管病安事情從來都不是要究責個人,而是要以系統性的觀點來解決問題,避免事件發生。所幸事件沒有造成重大傷亡,只要謹記教訓往前看,事情都會過去。「別被新聞究責所干擾,反而心不在焉,甚至影響接下來的照護工作。」針對仍在開刀房工作的麻醉同仁,石崇志也指出,「我們是病人清醒時的最後一道防線。要醫療品質就不會有高效率與高翻桌率。高級餐廳不會因為拚翻桌率,逼著你快點吃完。而有品質的麻醉,如同法式料理是值得等待的。」石崇志也坦言,昨晚看到相關新聞時,他一點都不想譴責,「我覺得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在如今的環境中不意外,一忙起來,我自己也不一定能防堵住這樣的疏失,只是剛好我運氣比較好。畢竟連台大醫院都曾發生愛滋器官移植了。」不過他也直言,想要打破規則、不照常規走的人最容易出事,「VIP syndrome覺得自己是特別的,不要跟一般人一樣,但是在醫院裡面,通常這樣是最危險的(不管VIP是醫師或是病人)。」石崇志也在文末強調,如今環境不好,開刀房人力不足或加班壓力大時,更須小心留意,「希望民生醫院的員工要打起精神向前看,全心照顧好病人。麻醫的影響力應該是可以被全台灣開刀房看見的吧?」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醫師企圖竄改病歷…遭2大過免職
高雄民生醫院驚傳醫療疏失,一名黃姓男患者被開錯刀,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都沒核對身分,手術完成才發現,事後執刀醫師還涉嫌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今(11日)遭衛生局決議2大過免職處分。據悉,開刀房護理師應先打電話給護理站護理師,進行病患傳送;4日早上8點,主治醫師卻跳過流程,直接打到護理站,要求傳送病人,導致後續一連串失誤。院內人士透露,主刀醫師堅持要在交班之際,早上8點送患者進刀房,當時護理站忙著交接,主刀醫師還一直催。院方調查,工友、病房護理師、手術室護理師、麻醉科醫師及外科主治醫師,都沒有實際按照標準流程進行病人辨識,導致嚴重疏失,5人均被追究責任與記過懲處,主刀的陸姓醫師大過乙次,其餘4人則是記過乙次。衛生局調查還發現,陸姓醫師得知開錯刀後,還涉嫌竄改病歷登載,衛生局決定加重處分,予以2大過免職,並依法移送法辦。對此,高雄市衛生局副局長潘炤穎表示,第一時間就要求醫院要積極的關懷照顧,目前院方針對開錯刀患者已進行加護照護,並向家屬致歉。同時院方已召開人審會,究責5名相關人員均記過處分。高雄市衛生局已要求院方提出改善方案,並開罰5萬到50萬。
友達醫用面板全球市占第一逾30% 總座:2024年拚營收增2成
面板廠友達(2409)今(30日)參加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執行長柯富仁表示,友達目前在醫用面板的市占率約30%,為全球第一。對於2024目標,友達智慧醫療事業群總經理廖世宏表示,拚年成長率20%。柯富仁表示,友達以顯示器事業為根基,延伸專業醫療顯示技術、高精密度感測技術兩大核心能力,透過跨域整合生態圈夥伴的量能,開創多元場域應用先機。本次集結達擎、友達耘康、友達頤康3間子公司,共同建構醫療生態圈價值鏈,植入更多產品與服務,強化醫療事業競爭力,期望拓展更多可複製的智慧醫療成功案例。廖世宏說,醫療面板有兩大要求,一是因為遠距醫療,所以解析度要高,二是2D畫面往往會有不夠清楚的問題,需要3D來消彌死角。達擎推出「機器人手術即時3D解決方案」透過3D影像即時串流及高畫質4K 3D醫療顯示器,可將執刀醫師看到的畫面及開刀視野,同步轉換成立體畫面給手術室的醫療團隊,強化溝通效率,目前已成功導入日本近20家醫療院所。達擎也與千美醫研攜手成立子公司「原色口腔數位」,推出數位牙技管理系統,全面化製作流程。達擎也推出「27吋醫務一體機」,結合雙系統及視訊設備整合功能,成功導入牙科、放射腫瘤科及病理檢測等國內外醫療院所。友達耘康則承襲友達高解析與擬真的顯示技術,將其應用於中醫檢測,提供「中醫數位化檢測方案」,使傳統中醫檢測結果數據化與視覺化。
眼科新型微創雷射推翻刻板印象 精準快速提升術後視覺品質
「眼科醫師都戴著眼鏡,一定是近視雷射不好。」不少民眾對於近視雷射存有刻板印象與過度恐懼,知名眼科診所院長蘇國豪表示,根據統計,眼科醫生與家人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比例較一般人高,自己和太太十多年前就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完全沒有任何明顯副作用與不適。尤其新型微創雷射手術SMILE Pro可強化中心定位輔助功能,製作角膜透鏡單眼雷射時間只需10秒內即可完成,大幅提升術後的視覺品質。近視常見的矯正方式包括戴眼鏡與隱形眼鏡,但只要個人在日常生活、工作職場或運動休閒方面,覺得戴眼鏡會造成不方便、不美觀,或者戴隱形眼鏡容易造成角膜感染、發炎或乾眼等諸多不適感,經過詳細完整的術前評估,凡符合近視雷射矯正條件者,皆可以很安心地接受近視雷射。恢復期與副作用免擔憂 術前20多項檢查做好做滿民眾對於手術最大的擔憂在於恢復期和副作用,蘇國豪醫師表示,自己本身是近視雷射手術的執刀醫師,深知手術的安全性。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式微創手術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術後隔天除了有輕微的水霧感,大多能夠正常作息。至於後遺症也不用過度擔心,只要在術前接受詳細且完整的評估檢查,包括視力、度數、眼壓、角膜厚度、弧度大小、視網膜等,確保自身眼睛的條件符合手術要求,即可大大地降低後遺症的發生。近視雷射2大主流 LASIK成熟穩定、SMILE舒適微創近視雷射依每個人的近視度數及眼睛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矯正方案。蘇國豪說明,考量因素包括預算與個人眼球條件,目前國內近視雷射手術有2大主流:FS-LASIK 飛秒準分子雷射此項技術擁有30多年的歷史,穩定度高,可矯正近視度數範圍也很廣。但需製作角膜瓣,術後照護時間較長,乾眼症狀較明顯。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不須製作角膜瓣,超微創技術,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與減少乾眼症狀,隔天大多可正常作息,適合現今工商業社會的需求。近期推出新一代SMILE Pro全飛秒近視雷射,更是吸引許多民眾諮詢。SMILE Pro全飛秒精準快速定位 提升術後視覺品質其中SMILE Pro是SMILE進階版,特點包括:採用符合角膜弧度的「低負壓吸環」來固定眼球,可減少壓迫感並確保術中舒適性。不需製作角膜瓣,保留術後角膜的完整性及穩定性。微創傷口僅約0.2公分,減少角膜神經傷害,降低術後乾眼症狀,縮短恢復期。SMILE Pro相較SMILE更多了以下2大優勢:製作角膜透鏡單眼雷射從20多秒縮短到僅需10秒,降低心理負擔,適合術中容易緊張、眼球易轉動的患者。強化中心定位功能:搭配「視軸輔助導航」及「散光軸輔助導航」,使定位更快更精準,大大提升術後的視覺品質。擺脫900度近視、老花、散光 眼科醫師打球更準確蘇國豪醫師以自身經驗分享,他從國中就近視,度數逼近900度!深感戴眼鏡辛苦又麻煩,無論是吃熱食或執行手術戴口罩,眼鏡都容易起霧,而且打球也常錯失殺球時機。尤其過了不惑之年,眼睛經常出現無法迅速對焦的老花情況,因此決定接受飛秒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終於擺脫30年的厚重眼鏡,到目前為止,都非常滿意這項手術所帶來的方便性。醫師表示,許多人以為近視雷射手術是年輕人的專利,其實步入熟齡階段且有老花現象的族群也很適合。最後提醒民眾,無論是否做過雷射手術,良好的用眼習慣才是維護眼睛健康的不二法門。
躺在手術台上打完麻醉等開刀 誇張醫師遺棄患者直接下班
中國山東濟南一名男子,因為身體因素,日前前往醫院接受手術。只是沒想到,當男子躺在手術室、打完麻醉準備等待開刀時,負責執刀的醫師竟然遺忘了這件事情,將男子就這樣放在手術台上。整起事件爆發後,雖然醫院方面有進行內部通報,但男子還是不滿醫院的處置方式,目前正有待當地衛生健康委員會介入調查。根據《新浪新聞》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13日,山東濟南一名男子因為身體因素,日前前往濟南第三人民醫院作囊腫切除手術。而當男子躺在手術床上、做好局部麻醉後,就靜靜等著醫師來幫自己執刀。只是沒想到,等到麻醉藥效整個都退了,男子才知道,原來執刀醫師忘了自己,就直接下班返家了。心生不滿的男子就向醫院投訴這起事件,醫院內也對該名醫師進行私下通報批評。但男子還是不滿意醫院的處置方式,要求醫院方面要公開通報此事件,並且醫師還要書面方式致歉。由於男子與醫院之間協調不成,目前整起事件正有待當地衛生健康委員會介入調查。而報導中提到,記者曾詢問該醫院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而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此事情」,顯然醫院也並未採納男子的要求,對執刀醫師進行公開通報批評。
45歲婦膽道雙癌纏身 「免疫合併化療」協力對抗病魔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一位45歲林小姐原本被診斷為乳癌肝轉移,經由肝臟切片檢測,竟揪出是「肝內膽管癌合併乳癌」,治療相當棘手!中山附醫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醫師說明,膽道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療、免疫療法等,林小姐歷經切除腫瘤與多種化療,2年後仍然復發,後來針對膽道癌透過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將淋巴侵犯程度和腫瘤雙雙縮小,至今沒被病魔打倒,持續穩定追蹤中。「隱藏版癌王」三大類別 症狀潛藏難揪出台灣每年新增逾2千名膽道癌患者,近年國人因飲食西化、人口老化、接觸工廠化學藥劑等因素,導致發生率逐年攀升。名人如資深歌手美黛、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之子辜啟允、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等都因此逝世。膽道癌有以下3種主要類別,早期症狀不明顯,如消化不良、腹部悶痛、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易與腸胃道問題混淆。多數病友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白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導致國內有60-70%患者確診時已是3、4期甚至末期。膽囊癌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可手術切除:傳統腹腔鏡與新式微創手術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根除方法,然而因確診時多是晚期,腫瘤不易清除,僅約2成患者適用手術治療。彭正明醫師表示,外科手術包括傳統腹腔鏡與新式達文西微創手術,部位分為肝外與肝內,「肝外膽管癌」手術如同高難度的胰臟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須切掉膽囊、膽道等部位再重建;「肝內膽管癌」則因癌細胞生長在肝臟裡面,需切除部分肝臟,好在台灣肝臟手術技術在全球首屈一指,病友不用過度擔心。若病友適合進行手術,可與執刀醫師討論是否有健保給付、住院天數並留意併發症,術後也應注意膽漏、出血等狀況。另即使切除部分肝臟,仍有復發風險,建議輔以化療、免疫、放療、標靶等輔助治療,合併治療效果較佳。不可手術切除:免疫合併化療加乘效果佳膽道癌惡性度高,臨床統計約8成無法開刀,如膽囊癌、肝內膽管癌出現淋巴結侵犯至肝臟或臨近器官、合併腹水等狀況,或是肝外膽管癌腫瘤生長位置不佳等狀況,皆不適合動手術。晚期膽道癌治療方式以全身系統性化學治療為主,然而化療成效有限,患者存活期僅約10個月。好在現今醫療蓬勃發展,根據最新第三期跨國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化學治療合併使用上免疫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成效,並且晚期膽道癌透過基因檢測也有一些新的標靶藥物能夠使用,在免疫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雙重進步下,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不過免疫治療還是有可能引起一些免疫反應相關的副作用,常見的例如皮膚癢、腹瀉、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也鼓勵民眾在接受免疫治療的過程中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積極的和醫療人員討論,臨床醫師也會定期監測療效和副作用,以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彭正明醫師說明,以目前的臨床證據來看,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患者的存活期能夠優於過去的化學治療,他也期待及早爭取到健保給付,給予病友更多希望。雖然膽道癌患者大多不適合動手術,但彭正明醫師呼籲,現今已有免疫合併化療,有助延長存活期,除了醫療團隊同心協力治療,患者也積極追蹤回報,若是淋巴侵犯和腫瘤縮小,「有望走向手術治療,持續追蹤加上術後輔助治療,目標和膽道癌說BYE BYE。」
選對隆鼻材質! 降低隆鼻手術失敗風險
隆鼻位於五官最明顯的位置,鼻子的美觀也影響臉部整體的容貌,而東方人鼻子比較扁塌,因此,隆鼻手術一直是國人熱門的整形外科手術項目之一,整形外科邱大睿醫師提醒進行隆鼻手術前,民眾可以多了解隆鼻手術相關知識,以降低隆鼻手術失敗的憾事。 不少民眾拿著明星、帥哥或美女的照片,表示希望醫師整出一樣的鼻型,邱大睿醫師表示隆鼻前民眾提供一個想要的鼻型範本,與執刀醫師討論參考也很好,但要提醒每個人的基本條件不同,合乎自己臉部整體的比例更重要,想進行隆鼻手術前,民眾應多了解隆鼻手術相關知識及可能會面臨的風險。隆鼻首先要降低感染,選擇合適的植入物也很重要一般人可能比較在意隆鼻後整體鼻型美感,忽略了其實隆鼻材質的選擇也很重要,畢竟材質植入後可能長達數十年以上,不合適的材質放置在體內,長時間後可能產生後遺症,如發炎、攣縮等情形。邱大睿醫師表示目前隆鼻的材質大致分為自體與假體兩大類,自體是指選自人體的耳軟骨、自體肋軟骨、異體肋軟骨或真皮組織…等,假體目前市場上主要是二代矽膠、Gore-Tex及卡麥拉,每一種材質都各有其特色。選用自體材質進行隆鼻手術是近年來一個趨勢,特別是鼻頭的雕塑,主要原因是比較不會產生排斥情形,感染風險也比較低,但缺點就是會在身上產生另一個傷口,而到底要選用哪個部位的軟骨來進行手術比較合適呢?一樣要評估個人的條件與預算,將以下三種自體材質隆鼻手術進行比較如下: ▲翻攝自睿智選擇。邱大睿醫師醫師臉書欲避免隆鼻手術失敗,首先要降低感染,選擇合適的植入物,是非常重要的!而自體肋軟骨材質由於是取自患者身體,較沒有排斥問題,若患者本身有敏感體質,又對於挺立度比較在乎,則可以選擇自體肋軟骨為佳,但仍需與執刀醫師討論後定奪。整形手術是一門高度複雜與專業的醫學,尤其是隆鼻手術,建議要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邱大睿醫師建議民眾想要隆鼻之前,先進行隆鼻手術相關資料的蒐集,了解醫師的相關專長,除了醫療專業美感也很重要,並審慎選擇合規的診所,千萬不要被坊間過度美化包裝的行銷手法給迷惑了。
機器人輔助手術 煎熬27年!癲癎患者重獲新生
癲癇病人需承受無預警發作伴隨的身體不適及意外風險,造成病人與家庭長期的精神與經濟沈重負擔。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引進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結合3D影像定位與即時動態導航追蹤,成功完成百例頑固型癲癇治療手術,精準度高風險低,幫助患者重拾正常人生。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全國約有20至30萬位癲癇患者,其中高達3成是屬於使用二種以上藥物仍難有效控制其發作,或是副作用明顯的頑固型癲癇(亦稱藥物難治型癲癇)。逾6成的癲癇患者在學齡前就出現第一次發作,年紀較小就發作的患者屬於頑固型癲癇的比例偏高,無預警發作,對學習、生理成長等各層面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臺北榮總收治年紀最小的癲癇病人為3歲孩童,如果能在12歲前積極接受專業評估與外科手術治療,就能有效減少癲癇發作頻率,維持生活品質。病人家屬陳媽媽特別出席記者會分享照護心得。她表示,37歲的兒子在10歲時被診斷罹患癲癇,成長期間因升學壓力而頻繁發病,曾至各大醫院就醫,嘗試過各種療法,皆因無法找到正確致癲病灶癲癎發作無法改善。近年來癲癇治療技術大幅進步,108年,陳媽媽讓兒子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手術(SEEG),放置17支深部電極,找到確切致癲病灶位置,經過7次高射頻熱凝損手術電燒病灶,成功改善不正常放電症狀,目前癲癇未再發作。陳媽媽十分感謝醫療團隊的努力,讓兒子能夠逐漸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也鼓勵其他頑固型癲癇患者及家屬,要「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持續前進)」,相信醫師與專業醫療團隊的建議,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戰勝癲癇!李政家醫師說明,過半數的頑固型癲癇患者都能在術前評估中找到致癲病灶,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在接受1至2次的外科手術治療後即能明顯降低癲癇發作頻率,但仍有約5%的患者因致癲灶過度深層或分佈範圍較廣,像陳媽媽的兒子就需要進一步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術來尋找致癲病灶。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於1987年施行首例癲癇手術,累積超過30年的豐富臨床經驗,不僅設立癲癇特別門診,更結合癲癇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核醫部、精神部、病理部、復健部、藥劑部及護理部,跨部門組成專業的癲癇手術多領域治療團隊。面對每一位頑固型癲癇患者,從術前評估到找尋致癲灶、甚至是術中、術後的每一個環節都經過許多詳細的檢查和討論,致力做到盡善盡美。李政家醫師強調:「手術中的任何一步,都攸關病人未來的癒後與生活品質,而良好的定位是手術成功重要關鍵」。藉由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進行立體定位手術,如 SEEG、深腦刺激術(DBS)、腫瘤組織切片檢查(Biopsy)等,不僅能讓醫療團隊更完整掌握手術過程的任何狀況,醫師能確保植入物準確放置於病灶,達到計畫位置與開刀位置零誤差的目標,且與傳統徒手執刀相比,約可減少一半手術時間,避免執刀醫師疲倦,降低人工持械的誤差,讓癲癇手術更安全。
驚見胎兒2顆頭、4隻手 孕媽堅決生下來...醫曝這後果:無法存活
又有連體嬰成功存活的案例!埃及一名婦女日前接受剖腹產,順利誕下一對雙胞胎,但令人吃驚的是,嬰兒一出生除了頭部、手等部位是各自分開以外,他們「共用」同個身體及一雙腿。綜合外媒報導,該名婦人於懷胎9個月時進行剖腹產,由曼蘇拉大學附設醫院(Mansoura University Hospital)操刀執行,院方為此次的分娩手術特地成立專案小組,包含3名婦產科執刀醫師以及5名主任醫師隨時監控、待命。埃及一名婦女經剖腹產,順利生下連體嬰。(圖/翻攝自viraltab.news)報導指出,孩子出生時各自擁有分開生長的頭、頸及正常的2條手臂,但除此之外胸腔以下的身體部位與器官全都連在一起,院方完成接生任務後,便立馬將連體嬰送往大學兒童醫院診治。據悉,該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母親表示,其實在懷孕期間就已得知自己的腹中胎兒有異常,但產檢結果顯示,孩子們健康狀態並無大礙,才決定冒險生下。報導披露,目前尚未得知連體嬰的性別,儘管他們順利存活,但彼此共用的器官實在太多,無法單獨存活,因此初步判定無法進行分離手術,不過並非所有連體嬰都是如此。
愛美女砸63萬整容…拔3顆牙後全身抽蓄 腦部永久性損傷昏迷不醒
為了變美,波蘭一名57歲女子貝塔(BeataFilipek)砸了超過18000英鎊(約新台幣63.7萬)接受整形手術,怎料在手術過程中疑似因為芬太尼過敏,導致永久性大腦損傷,至今昏迷不醒。根據《鏡報》報導,波蘭女子貝塔過去每天上健身房鍛鍊、跑步以維持體態,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她開始因為顏面骨質密度變低,臉部因此出現深層皺紋與大面積鬆弛,為改善此一症狀,她於今年4月13日到波蘭東部盧布林一間私人牙科診所接受手術,希望透過在臉部植入填充物保持年輕容貌。貝塔因此砸了18569英鎊進行手術,並安排她的阿姨在手術後接她回家,沒想到在手術過程中,她竟然對麻醉藥品芬太尼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導致永久性腦部損傷,至今昏迷不醒。根據貝塔的阿姨表示,她在事發當天晚上7點向姪女打電話,卻發現怎麼打都沒有人接,因此便驅車前往診所,沒想到卻發現貝塔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臉上還戴著塑膠面具,便趕緊將她轉送至附近醫院的急診室。根據報導,事後執刀醫師表示他也不明白為何會發生此事,並稱貝塔只拔掉3顆牙齒,還沒進行到將填充物植入步驟,就出現抽蓄情況;事後家人表示,貝塔被送醫後進行核磁共振掃描,發現她的大腦已經遭受不可回復的損傷,大腦皮層也受損。目前盧布林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已經對涉事牙科診所提起嚴重傷害訴訟,並持續介入調查中。
剖腹產突停電…醫師出妙招拿3手機當緊急照明 繼續開刀竟割開嬰兒左耳
這間醫院太恐怖!墨西哥一名孕婦日前在醫院接受剖腹產手術,沒想到過程中竟突然停電整整約26分鐘,由於醫院被用發電遲遲沒有啟動,執刀醫師只能硬著頭皮拿出3台手機,打開手電筒後繼續剖腹產工作。不過由於照明不足,醫師在手術過程中,竟不慎將小寶寶耳朵割開,且執刀醫師刻意隱瞞嬰兒狀況,讓父母相當不滿。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6月6日,19歲孕婦烏里桑迪(Karla Urizandi)在美墨邊境墨西卡利一間地區醫院接受剖腹產手術;上午11點烏里桑迪登記住院,中午12點40分被轉移到產房,沒想到在接受麻醉後,大約12點48分醫院突然停電。不知為何,醫院備用電源沒有啟動,而執刀醫師與在場2名婦產科醫師共三人,決定繼續進行剖腹產,因此拿出3台手機、打開手電筒當作緊急光源,烏里桑迪回憶「三台手機對著我的肚子,他們開始剖腹產。我告訴他們,我不想死,實際上我當時很害怕」,她稱自己甚至對執刀醫師大吼,要求他們停止,但醫師繼續動刀,過幾分鐘後便聽到小孩的哭聲。醫院停電後,執刀醫師打開手機手電筒當作緊急光源。(圖/翻攝自推特)不過將嬰兒取出後,醫師隨後發現嬰兒長了一個血管瘤,在將其切除的過程中,醫生竟不慎將嬰兒的左耳切開;雖然醫師馬上將寶寶的傷口縫合起來,事後傷口也沒有大礙,但烏里桑迪氣憤,事發當時執刀醫師什麼都沒有說,直到目睹一切的丈夫跟她說,她才知道寶貝受了傷。烏里桑迪憤怒表示「我真的在等醫生或其他人進來給我一個解釋,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從來沒有向我解釋任何事情」,為此夫妻倆已經向州檢察官提交了報告,決心控告該醫院與醫師瀆職。
割包皮割到「整顆頭不見」…醫辯:以後會長出來 他苦等12年提告結果出爐
龜不見首,何其悲傷。馬來西亞一名22歲男子12年前被割包皮手術的醫師割去龜頭,還向其家人謊稱「青春期就會長出來」,導致他永久性殘疾而身心受創,還因此不敢結交女朋友,氣得男子家人將醫師告上法院,最終法官判必須賠償310萬令吉(約新台幣2,000萬元)。綜合外媒報導,執刀醫師2010年替當時只有10歲的男子進行「到府割包」,卻疑似因未按標準程序執刀,誤把對方的龜頭一刀切除,造成大量出血。雖然送醫搶救後撿回一命,男子卻因當時未被緊急處置被切除的龜頭、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從此失去重要器官的一部份。然而,院方當時卻謊稱「只是尿道被切除,龜頭要等下體膠蓋脫落才知道情況」,男子母親事發35天後才驚知兒子「無頭」,憤而向院方究責,這時醫師又辯稱「龜頭青春期會再長出來」,並成功騙過對方。等到男子17歲、家屬驚知「沒長出來」後,便以兒子因手術疏失,變得自卑、不願與人接觸和不敢交女友,以及專家認定兒子「這輩子無法享受性快感」,向醫院提告並追討醫療賠償。對此,持刀醫師辯稱「術前已告知手術風險」、「當時男童不斷亂動」,且有在第一時間盡力搶救,更認為男子「還有正常功能來享受性行為」,且生育功能也不受影響,堅決不認罪。不過,當地高等法院4月7日宣判馬國政府、醫院院長、相關醫療人員須共同賠償特別賠償10.8萬、一般損害賠償200萬、嚴重損害賠償50萬、嚴懲性賠償50萬,以及堂費10萬,總共310萬令吉。而馬國政府將對此提出上訴。
30公分鋼筋穿腦險死 男子奇蹟似撿回1命
高雄一名建築工人,在工地工作時不慎滑倒,臉部朝下被地上一支長30公分的鋼筋硬生生從右眼眶插入,穿越整個大腦,直到後腦勺顱骨才停住,送往高雄長庚醫院急救,執刀醫師前後動了3次手術,取腦內血塊、補顱底骨與做血管栓塞,硬是將男子救回,也讓一個家庭免於破碎。醫師表示,男子目前雖然右側癱瘓,但憑藉毅力進行復健,現在已經可以認得妻子及2個孩子。高雄一名建築工人,在工地工作時不慎滑倒,臉部朝下被地上一支長30公分的鋼筋硬生生從右眼眶插入。(圖/黃裕樺醫師提供)執刀的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裕樺說,當初收治這名鋼筋穿腦的病患,直覺生機渺茫,但仍秉持不放棄的精神努力搶救;另名參與搶救的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丁俊瑋表示,國內、外相關文獻記載都沒有鋼筋完全貫穿腦部,還救回的案例,大部分案例在意外發生當下就會死亡。從電腦斷層掃描看出,鋼筋從工人右眼眶斜插進腦內,擊碎顱底骨後再穿越腦內的額葉、顳葉與頂葉,直達後腦勺才停住。(圖/黃裕樺醫師提供)黃裕樺醫師說,這位30多歲的男工人急診入院時,右眼眶插著鋼筋,經過電腦斷層掃描驚覺鋼筋是從工人右眼眶斜插進腦內,擊碎顱底骨後再穿越腦內的額葉、顳葉與頂葉,直達後腦勺才停住,送入開刀房後,醫療團隊花了5個多小時才清完血塊,並在開刀房內拔掉這根長達30公分的鋼筋。黃裕樺表示,儘管鋼筋已拔除,但工人仍處於危險階段,相隔一周後,醫療團隊再進行補顱骨手術,一個月後,再做腦內血管栓塞術,栓塞掉可能爆破的假性動脈瘤。在歷經3次重大手術,加上長庚醫療團隊悉心照護下,男子住院三個月後返家。黃裕樺醫師說,這名工人因腦部嚴重受損,現在仍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言語,但回診時發現他已能坐在輪椅上,並與妻兒溝通示意。接下來也會精心安排復健療程;丁俊瑋醫師則提醒,民眾頭部若遇穿刺傷意外,千萬不要心急將穿刺物拔出,也不要加壓傷口,以免引起大出血或傷及腦組織。
割完包皮尺寸縮水!男「充血」剩下4cm 他哀嚎:切太短了啦
不少男性會因為包皮覆蓋住陰莖,產生感染的情況,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前往醫院動刀割包皮,近日中國大陸一名男子,就因為包皮太長跑去動刀,沒想到做完手術後,卻發現執刀醫師有點「切太短」了,讓他勃起後的長度只剩下4公分,氣得向院方究責。綜合陸媒報導,中國大陸一名張先生在元旦前夕跑去洛陽市瀍河區的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做了包皮環切手術,但執刀的醫師似乎切多了,術後張先生看到自己的下面就哀嚎:「沒做之前勃起來10公分,做完之後變成了4公分,現在不能過正常生活了。」張先生認為是院方的疏失,為了釐清事情真相,他多次向院方交涉,而他得到的回覆則是:「張先生是自己感覺短了,因為術後背部有牽拉感。」院方強調,經過3次複診後,可見病患腹側包皮長度足夠,只不過背部會稍顯短,因此建議他3個月後再回來複診一次,同時也承諾張先生,之後的醫療費用將完全免費。雙方經過多次交涉,院方表示手術將會影響最終效果,建議張先生持續觀察治療,不過他卻希望由專家進行會診,而院方為了消除他的疑慮,也從河科大一附院請來泌尿科專家為他診斷。
千萬別挑「醫師生日」動手術!美日最新研究:死亡率更高
國外最新醫學研究指出,若是外科醫生在「生日當天」替病患開刀,很可能會受到私人因素影響,無法完全集中精神,容易匆匆忙忙就結束手術,這也導致病患在術後的死亡率,比起其他日子高出1.3%。日本慶應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大學醫學院等多名學者,攜手合作此研究計畫,針對美國2011至2014年間,65歲至99歲共98萬名患者為對象,在術後30天內的死亡率,以及執刀外科醫生4萬7489人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在控制病患的年齡、性別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等因素下,發現同一名外科醫師在生日當天執刀的病患中,30天內的死亡率為6.9%,比起生日以外日子的5.6%,還要高出了1.3%。團隊進一步分析指出,可能是因為執刀醫師在生日當天收到來自各方的祝賀訊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為了要趕赴生日派對,急忙完成手術之下,進而影響到病人的復原情形。慶應大學特任助教加藤弘陸表示,透過找出影響醫師手術表現的原因,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確保病患都能得到專業的醫療照顧,這份研究10日已經刊載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中。
動腫瘤切片手術!衰男一醒驚見「下體被閹」秒崩潰 醫院慘賠2.5億
美國一名41歲男子先前被檢查出下體長腫瘤,決定切片檢查;手術開始後,執刀醫師發現腫塊範圍比預想大出許多,已經擴散到生殖器,若沒有清除乾淨,恐怕會繼續增長甚至病變,竟未經同意擅自將患者的陰莖切除。男子醒來後驚覺自己變成太監,氣得提告求償,近日成功獲賠9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億元)。醫學網站「Medscape」報導,41歲男子博查爾(Keith Burchell)2014年間在加州的羅馬琳達大學醫學中心(Loma Lind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進行體檢,結果顯示他的下體附近長出不明腫塊;醫生評估後,建議患者先接受切片手術進行化驗,以便確認該腫瘤是否為惡性,避免病情繼續惡化。沒想到,執刀醫師在手術過程中,赫見患者陰莖上的腫塊範圍,遠比當初預想大上許多,擔心若沒有將其完全清除,未來恐怕會繼續增長,甚至有成為惡性腫瘤的風險,隨即在未經病患本人及家屬的同意下,擅自將整根陰莖切除。博查爾甦醒後,得知自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遭到「閹割」,當場情緒失控。更令人崩潰的是,事後化驗結果出爐,顯示該腫瘤為良性,儘管醫院進行多次手術企圖補救,博查爾的小弟弟依然無法復原,氣得他一狀告上法院。加州法院審理後認為,醫院未徵求家屬及病患同意,就私自擴大切除範圍,導致被害人身體殘缺,屬重大醫療過失,判處院方須賠償9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