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角力
」結束雙首長制!魏哲家明年獨掌大權面對2大對手 專家曝首要課題
台積電今(19)無預警宣布,擔任5年多董事長的劉德音於明年股東會後退休,交棒給現任副董事長魏哲家。此象徵「雙首長制」時代結束,魏獨攬大權。專家看好其「務實」人格特質,可以帶領台積向前。只是如何再向上開創新商業模式,把台積電打造成「精品」等級,是最大挑戰。其次,過程中會面臨英特爾、三星這些競爭對手,在價格、技術的更劇烈競爭。對於劉德音退休想多陪陪家人說法,網路上有人質疑是因為美國擴廠一事負責下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嗤之以鼻。說地緣政治角力下,劉德音縱橫美日歐完成設廠佈局,利用疫情下車用晶片短缺提高台積戰略,甚且有功於我爭取到BNT疫苗。2018年6月,創辦人張忠謀第二次退休時,劉德音接下董印,魏哲家則出任副董事長暨總裁。這個「雙首長制」當時頗受質疑,認為會有「雙頭馬車」問題。但5年多下來,台積電市值暴增到如今15.2兆,比當時多出1.3倍,打破疑慮。對於台積電明年中交棒,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今在臉書發文下註解:「以後不會再看到雙頭馬車了」,CC(魏哲家英文名)以後大權在握,就要開始負全責。對於魏哲家表現,楊瑞臨稱許,說在公司、在客戶都博得好評價,其管理出眾、觀察深入,在技術開發、客戶服務到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雙首長期間,劉德音對外,負責政府關係。魏哲家對內,掌握營運方針,楊也讚許這種「分工非常好」。可他也認為台積此時結束雙首長是好事,劉德音基本已解決地緣政治的角力設廠佈局,接下來交給魏統一管理,可帶領公司繼續向前。可楊瑞臨指,台積電股價雖高,本益比卻並不高。所以魏哲家第一任任期,如何讓「台積再向上,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成為最大課題。新商業模式他認為會展現在兩處,一個是藉由跨國廠區提高供應鏈韌性,抬高報價,獲取更高毛利與本益比,有機會把台積做成獨一無二的「精品」。其二是深化設計的創新與高彈性,此藏在目前堆疊的小晶片技術,未來可滿足系統商更多應用價值。他說魏哲家講過,要了解學習LV,為何價格可以賣那麼高。這個藉由美積電、歐積電、日積電的在地布局,韌性提高,可以拉高報價。楊強調,能做到這樣,不只是技術問題,也不只品牌,攸關台積帶給客戶的信任、一絲不苟的品質。而台積電手握成千上百個積木矽智財,且都已標準化,是未來堆疊成樂高的本錢。例如比CoWoS更先進的封裝,還有小晶片,都可讓台積商業模式更上一層樓。尤其小晶片可以幫助到客戶,能讓很多系統公司進行創新應用,縮短進入市場時間。只是楊瑞臨也提醒,在美積電、歐積電強化供應鏈韌性,拉高價格時,將會面臨敵手英特爾、三星的挑戰,尤其要小心是英特爾,其在小晶片佈局上不容小覷。而且美國政府晶片補助,它可能拿的又比台積多,可壓低成本,這些都是台積想開創新商業模式的變數。但最後他仍看好,以魏哲家「務實」的人格特質,超出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甚多,加上10奈米以下開發一路由魏主導,這些都可望能克服上述挑戰。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 中華開發資本與安永共同協助家族企業傳承永續價值
中華開發資本(簡稱「開發資本」)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簡稱「安永」)於今(7)日共同舉辦「全球地緣政治風險 臺灣家族企業之攻防戰略」研討會,分別由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博士、開發資本代理總經理南怡君,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家族辦公室執業會計師林志翔分享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變化下,臺灣企業與家族企業需具備的因應策略,以及家族財務面及非財務面的客製化解決方案。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博士觀察,在美、中長期對抗,以及俄烏戰爭走向對峙下,地緣政治下的衝突更加白熱化。當地緣政治角力衝突擴大,經營環境風險升高且複雜,企業也面臨選邊站的壓力。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已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化佈局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且其重要性更是與時俱增。開發資本代理總經理南怡君表示,私募資產管理基金靈活且具彈性的策略,能為身處不同情境、有不同需求之的家族辦公室或家族所主導之企業,提供專屬解方與途徑。開發資本有逾六十年的全球產業及私募基金投資的實績、嚴謹的基金管理平台、豐富的基金管理經驗,及充沛的產業及國際私募基金人脈,足以針對企業、企業主及家族辦公室的需求,提供適切的私募資產投資及管理方案,以協助進行家族傳承或家族企業轉型等目的。南怡君進一步說明,私募資產管理基金或其他私募投融資方案,可以透過多元資產配置,達到分散風險的功效,加上專注於長期趨勢發展所創造的產業洞見及生態圈人脈,可以帶來較多的投資及商務機會,是家族及企業在面對變局與傳承時可以善用的工具,創造永續價值。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家族辦公室執業會計師林志翔指出,家族企業在面臨前述不確定性及風險時,可以善用家族辦公室主要功能進行因應,包含面對經濟環境變化時可提供之風險管理、稅務及法遵功能等,以順利協助家族企業跨世代傳承及永續發展。針對型態,可考慮設立內部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或者基於成本效益考量,將部分功能外包並與外部家族辦公室對接。就傳承工具方面,林志翔執業會計師分析,境內家族企業可設立閉鎖性控股公司,在股份轉讓限制上以章程載明股份轉讓限制,並可發行具特殊權利的黃金特別股以鞏固家族企業股權。跨境家族企業可採用境外信託架構,除了對抗外部風險、保護家族資產及永續控股等八大優勢,更可依委託人意思提前規劃達到長期穩固家族持股與經營權之目標。 透過本次論壇,身為立足台灣、佈局國際的專業私募資產管理領導業者的開發資本,與多年來提供家族企業傳承接班專業服務的安永,以自身就全球發展趨勢的專業研究以及對資本市場與家族企業的豐厚經驗,希冀協助並引領家族企業,在面對未知的前景中,尋找趨吉避凶、持盈保泰的利器,延續企業永續價值。
吳東亮期許新內閣「創新突破」 盼地緣政治角力下引領工商界渡難關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0)日上午召開臨時院會總辭,下午則公布新任院長陳建仁內閣完整名單,近8成留任,對此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認為女性首長的人數明顯增加,而在組成「溫暖堅韌」內閣之外,期許新的內閣能以「創新突破」思維來擘畫台灣未來的經濟策略。吳東亮表示,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組成「溫暖堅韌」內閣,我們肯定新閣揆的人格素養以及學術成就,這次大部分的閣員留任也能夠確保施政的連貫性與穩定性。此外我們也看到了新的內閣人事中,女性首長的人數明顯增加,也期許性別平權能在台灣加速落實。不過除了「溫暖堅韌」之外,我們也期許新的內閣能以「創新突破」的思維來擘畫台灣未來的經濟策略。我們即將面臨全球稅制和淨零政策的重大改變,這些改變也將影響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政府若能以創新的思維、前瞻的角度擘劃經濟策略,領導企業面對變革,協助企業突破我們面臨的困境。新的內閣除了要強化台灣經濟韌性、環境韌性與社會韌性之外,更要用嶄新的思維,思考如何在地緣政治的角力下來引領工商界渡過難關。考量到全球景氣仍充滿許多變數,今年預估會是充滿挑戰性的一年,我們期許新閣在產經政策上應走在企業前面,除了內閣本身堅韌,更要讓企業也可以創新前行。
吳東亮認同MIH聯盟打團體戰 劉揚偉曝「電動車發展三窘困」待解決
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今天(5日)就「電動車產業」公開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言,現階段台灣電動車最缺乏的是整車研發、測試與驗證的環境與人才,以及電動車使用環境的普及化,像是充電、智慧電網等基礎設施,公協會可以作為產、官、學界穿針引線的角色與平台,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讓台灣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最信賴與可靠的夥伴。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5日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活動,並就電動車產業提出建言。(圖/工商協進會提供)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舉辦第264次公亮紀念講座時提出以上看法。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致詞時指出,台灣產業製造能力精良,不該繼續單打獨鬥只賺代工財,需要策略聯盟合作整合產業力量,才可能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成為推升經濟的新驅動引擎,他並對鴻海集團2020年推出MIH聯盟吸引全球逾2,500家策略夥伴加入構想深感認同。吳東亮並提到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議題,運具電動化是日常生活中落實淨零排放的重要路徑之一。就製造業的角度而言,台灣具有半導體、ICT(資通訊)等領域的優勢,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產業。劉揚偉今天則以「台灣在全球電動車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近日出席印尼B20峰會(Business 20)所提出「分享(Share)、合作(Collaborate)、共榮(Thrive)」理念。劉揚偉指出,台灣ICT產業正面臨包括全球致災性的極端氣候、起伏不定的新冠疫情,以及科技力所延伸出來的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等衝擊。面對可能帶來的衝擊,劉揚偉認為,應該善用群體智慧,以創新的力量來促進整體產業發展,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是台灣「百年一遇」的市場機會,也是台灣ICT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劉揚偉並分享鴻海集團投入電動車的經驗,台灣ICT產業最擅長的就是在當地快速打造大規模的產業鏈,鴻海集團結合自創的BOL商業模式,透過「建造(Build)、運營(Operate)、在地化(Localize)」,攜手客戶、當地政府、產業打造產業生態系,建立出海口。今天與會來賓包括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新光銀行副董事長李紀珠、總統府國策顧問林見松、中信銀行董事長利明献等200位工商界人士出席。
疫情後首度出訪 習近平傳下周赴沙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傳出下周將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倘若成行,這將是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習近平首次外訪。由於沙國與美國關係正處低點,近年則與中國貿易進展不少,今年3月甚至傳出其考慮與中國部分石油交易改以人民幣計價,相關背景下,也讓習近平此行既牽動中美地緣政治角力,更增添能源競奪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想像。英國《衛報》報導,沙國今年3月已向習近平發出邀請。沙國目前正在準備盛大歡迎儀式,預計習將訪問沙國首都利雅德、港口城市吉達及計畫中的「新未來城」。而中國外交部昨並未承認或否認相關消息。報導稱,沙國高規格接待習近平的層級,可望與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首訪沙烏地阿拉伯的相比。對比之下,美國總統拜登今年7月訪問沙國時,既沒能修補美沙關係,更未說服沙國增產石油,這都說明,美沙關係正處歷史低點,而沙國與中國的關係則急遽升溫。中國近20年來與沙國關係日益密切,尤其是2016年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掌權後,中沙關係更進一步深化;沙國在新疆人權、香港議題上都曾為北京辯護,而中國則投桃報李,在沙國入侵葉門等問題上並未公開發表評論。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利亞亞(Mohammed Alyahya)指出,中國是沙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的石油買家,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十分重要,過去只注重商業,現在則更加注重以戰略眼光看待事物。在俄烏衝突加劇全球能源危機下,中國和美國當前對確保石油來源無疑特別關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時還傳出沙國考慮與中國部分石油交易改以人民幣、而非美元計價,而這不只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場主導地位,更將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外界普遍認為,沙國可望在習近平來訪時送上這分大禮。據了解,沙國與中國就人民幣計價的石油合約談判,其實已斷斷續續地進行6年,伴隨沙國對美國的維安承諾日益不耐,讓沙國政府今年認真考慮,跟北京積極洽談是否要將部分原油改以人民幣定價。而中國向沙烏地阿拉伯進口超過25%石油原油,倘若這些原油改以人民幣計價,毫無疑問將大大提升人民幣地位。
拜登簽了!美國正式批准芬蘭瑞典加入北約 為何普丁稱不構成直接威脅?
繼美國聯邦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同意芬蘭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9日簽署相關批准文件,意味著美國已正式批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目前該決定還須獲北約全體30個成員國國會的批准才能實施,整個程序恐費時一年。據政治新聞公司POLITICO的報導,美國參院3日以95票同意、1票反對,正式通過支持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決議,輕鬆超過參院通過此案所需的2/3票數(67票)。據悉,芬蘭和瑞典將能參與北約會議並獲得更多情報資訊,但未被納入北約第五條款(Article Five)的保護,也就是當一成員國遭到攻擊時,等同全體成員國遭受攻擊。對此,普丁已在先前表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不構成直接威脅。也讓外界看到芬蘭在應對俄羅斯問題時,比烏克蘭更成熟和靈活的一面。芬蘭在俄烏戰爭前從來沒想過加入北約,因為這會刺激莫斯科當局。但當芬蘭政府看到俄羅斯陷在了烏克蘭的戰爭泥淖中,一時之間無法脫身,他們就索性順著民意加入北約。這是芬蘭和烏克蘭政府最大的區別,也就是觀察國際局勢的變化,掌握有利自己的時機。芬蘭還有一點值得烏克蘭學習,那就是他們懂得跟俄羅斯妥協。芬蘭政府雖然希望加入北約,卻不尋求在國內進一步部署可攜帶核彈頭的中程導彈,或是設立美軍基地,這等於芬蘭表面上放棄中立,但實際上還是維持中立,也讓普丁放心的表示,芬蘭加入北約不會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這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天到晚喊著要部署核武的情況大相逕庭,也讓俄羅斯縱使失了面子,卻也贏了裡子。芬蘭拒絕讓美國的軍事力量進入國內,就能避免國家被捲入美俄的地緣政治角力,避免將戰爭帶進自家門口。
憂美國後續要求台積電交機密 滿志剛籲政府主動保護
美國要求台積電等國際半導體晶片大廠提供客戶名單,經濟部長王美花在答詢時指出,美國要求廠商提供資料屬於自願性質,美國官員也不會洩漏出去。國民黨北市青工會總會長滿志剛今(6)日指出,美國要求台積電交出機密資料,絕對還有後續行動;他認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少數能在國際地緣政治角力中握有的籌碼,呼籲政府不能再逃避,必須主動保護台積電。滿志剛在臉書撰文指出,七零年代,日本銳意發展半導體,八零年代,日本半導體開始在全球攻城掠地,全球市占率從三成,短短五年上升到五成,一度逼近八成,AMD、英特爾等美國大廠兵敗如山倒,甚至被形容是珍珠港事變以來未有之恥辱。「結果,奉『國家安全』之名,美國開始扭轉局面。」滿志剛說,美國當時的說法是,尖端武器必須採用高階半導體技術,如果美國半導體技術落後,美軍將被迫在關鍵電子零組件使用日本產品,但外國貨源不可靠,戰時恐怕斷貨,非戰時還可能會向蘇聯等美國對手供貨,所以,美國若是放任日本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稱霸,就會危及國家安全。接著,美國就多管齊下,判定日本傾銷,施壓日本簽署《美日半導體協議》,要求開放日本國內半導體市場,對日本出口的晶片徵收懲罰性關稅,並否決富士通在美併購案。自此,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一落千丈,損失全球近七成的市佔率。「試問,把日本替換成台灣,把蘇聯換成中國,跟當下情勢豈不是一模一樣?」滿志剛指出,美國永遠只有美國利益,對白紙黑字的盟邦日本尚且如此,對台灣又豈會客氣?要求台積電繳出機密資料,絕對只是開始,民進黨政府不能再含糊溫吞,必須嚴正保護台積電。他說,「畢竟,那真的是台灣在全球供應鏈,與地緣政治角力中,少數放得上檯面的籌碼了。」
中國海軍規模全球最大!「可用來侵犯台灣」 布林肯重申:美方承諾協助維持台灣
中美地緣政治角力持續升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對內打壓自由,對外更咄咄逼人,美國完全有理由和責任站出來抵抗中國相關行動。但他強調,中美軍事對抗不符合兩國利益,且拜登政府也不想圍堵中國,而是要「捍衛國際秩序」。布林肯還提到,中國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可用來侵犯台灣」。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2日播出布林肯的專訪,話題大多圍繞美中關係。布林肯在訪談中表示,中國是美國外交政策上最大的挑戰,美國的目的不是要圍堵、遏制或阻擋中國,只是「中國有軍事、經濟及外交能力,能夠挑戰以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而美國會挺身對抗任何挑戰這個秩序的國家」。布林肯認為,美中關係之所以陷入低谷,問題正是出在中國本身。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在國內採取更多行動來打壓自由,在境外也表現得更具侵略性」,因為北京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世界霸主」。針對台灣問題,布林肯提到,中共解放軍戰機頻繁進入西太平洋,又增派軍艦到南海巡航,「中國已有世上規模最大的海軍,可以用來侵犯台灣」。布林肯重申,根據《台灣關係法》,美方承諾協助維持台灣防禦能力,並確保區域和平與安全。當他被問及華府是否正走向與北京軍事對抗,他回應:「如果走到這一步,或是朝這方向發展,都將嚴重違背美中雙方的利益」。布氏還透露,拜登總統最擔心中方竊取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商業機密及智慧財產權,「這類行為象徵有人企圖以不公平且敵對的方式進行競爭」,因此美國會聯合「理念相近與同受侵害的國家,一起向北京喊話『不可以這麼做、不允許這麼做』,這樣會更有力量,效果也會更好」。在訪問中,布林肯也不忘再度指控北京在新疆和香港打壓人權。他強調,「我們已明確表態,觀察到新疆維吾爾族人面臨種族滅絕」,但中美無法完全斷絕往來,兩國關係有對抗性、競爭性,還有合作性,處理人權問題時也應考慮兩國的複雜關係。展望未來,布林肯表示,中國的所作所為將會對其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它若面對來自世界廣大地區的責難時,發展經濟將會愈來愈困難。
太詭異!美航母進入印度洋後突掉頭 雷根號朝「台灣方向」航行
美中地緣政治角力白熱化,就在美軍在南海活動頻繁之際,美國第七艦隊司令部、太平洋艦隊指揮部證實,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及所屬的打擊群,15日已返回南海。根據最新曝光的航跡圖顯示,雷根號16日在中沙大環礁東南方、靠近菲律賓呂宋島附近並朝台灣方向前進。雷根號航母。(圖/翻攝自US Defense News Youtube)根據大陸的《環球時報》先前報導,10月8日經麻六甲海峽進入東印度洋的雷根號航母據12日突然掉頭,返回南海,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U.S. Pacific Fleet)1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雷根號打擊群今年第3度部署於南海,10月航行經過菲律賓海,於10月9日到達印度洋進行安全演練。在印度洋部署不到一週,隨即折返南海。 雷根號航母軌跡圖。(圖/翻攝自SCSPI Twitter)另外,根據第七艦隊司令部(U.S. 7th Fleet)、太平洋艦隊指揮部(Commander, U.S. Pacific Fleet)的官網內容顯示,雷根號航母戰鬥群已經在15日返回南海,艦隊陣容包含勃克級導向飛彈驅逐艦「海爾賽號」(USS Halsey DDG-97)、驅逐艦馬侃號(USS John S.McCain,DDG 56)、第五艦載機聯隊(CVW-5)與導向飛彈巡洋艦「安提坦號」(USS Antietam USS CG 54)。從北京大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平台在推特公布的航跡圖顯示,雷根號航母16日在中沙大環礁東南方、靠近菲律賓呂宋島附近航行,且正朝台灣方向前進,不過美國海軍並未說明「雷根」號返南海的意圖,而這種情況並不尋常。美軍高調頻繁於印太區域舉行大規模軍演,政治觀察家任為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北京;由於近期共軍戰機多次跨越台海「海峽中線」,有輿論認為,美方是為了台海軍事衝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