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
」 地球 天文館東北風從哪裡吹來?鄭明典曝:不是日本 「源頭在蒙古」原因揭密
今天(11日)白天臺灣附近吹偏東風,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降雨,不過傍晚起東北季風增強,新竹以北及東半部的降雨機率逐漸增加。前氣象局長鄭明典透露,東北季風源頭是蒙古高壓,而不是位於台灣東北方的日本,原因和地球自轉有關。「東北季風源頭是蒙古高壓。」鄭明典今(11日)在臉書發文,常有人問,蒙古不是在台灣西北方嗎,為什麼蒙古來的風會是「東北」風?台灣的東北方應該是日本?他進一步說明,因為地球自轉的關係,高氣壓裡的氣流是順時針方向旋轉,「其實,高壓內風速很弱時,風向的確接近由高壓中心往外吹,但是風速增快後就慢慢變成繞高壓中心順時針旋轉」,所以蒙古高壓中心雖然在台灣西北方,但是風吹到台灣時,順時針旋轉的趨勢讓風向變成東北風,這個東北風並不是從日本吹過來的。氣象署表示,明後天(12日、13日)東北季風影響,北臺灣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大臺北及宜、花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桃園、新竹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其中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溫度方面,北部16~20度,中部16~25度,南部18~27度,東北部17~19度,東部19~22度,東南部19~24度;澎湖19~21度,金門15~20度,馬祖14~15度。
人類近20年超抽地下水!學者「地球自轉軸」加速傾斜 每年東傾4.3公分
全球暖化每年促使數千億噸海冰融化,導致地球自轉軸極點飄移幅度愈來愈大,另據一項研究顯示,人類近20年內共抽取2.15兆噸地下水,造成地球向東傾斜近80公分,雖然目前不會影響四季變化,但長久下來將可能改變全球氣候。人類在過去20年間抽取超過2千億噸的地下水,不僅造成海平面上升,更造成地球自轉軸偏移了將近80公分。(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多家外媒報導,人類抽取地下水竟悄悄改變了地球樣貌,到導引述《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Research Letters)期刊刊登的研究顯示,人類在1993至2010年期間共抽取2.15兆噸地下水,這些水被搬動後,已使得地球傾斜向東轉移約31.5英寸(約80公分)。報導引述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University)地球物理學家徐基元(Ki-Weon Seo) 指出,隨著地球擺動,地球自轉軸的確切位置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為「極移」(polar motion)。人類在過去20年間抽取超過2千億噸的地下水,不僅造成海平面上升,更造成地球自轉軸偏移了將近80公分。(圖/達志/美聯社)徐基元和研究團隊分析近20年觀測數據,透過電腦模型模擬抽取地下水會對地球自轉軸產生顯著影響,「我們有很多水壩,陸地上也有很多水庫,所以我原本認為這些應該非常重要…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考慮地下水帶來的效應後,我終於能夠解釋所有觀測結果」。由於地球並非屬完美球體,每年會像陀螺一樣以幾公尺幅度晃動,而地下水的移動和分佈變化,對地球的傾斜度起到一定作用,若將抽取2.15兆噸地下水納入計算,可發現1993至2010年期間地球傾斜了78.5公分或每年極點漂移4.3公分。據研究指出,若一旦地球自轉軸傾角變成90度,南北半球將呈現最兩極的變化,一個半球在6個月內將籠罩在黑暗之中,另一半球則是6個月內,持續面對熾熱的陽光。徐基元表示,儘管抽取地下水不會帶來季節更替風險,但在地質時間尺度,地極點飄移可能對長遠氣候產生未知影響,全球氣候模型估計表明,地下水枯竭恐是導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徐基元也指出,「我們以各種方式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系,人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地下水開採不僅會耗盡寶貴資源,還會引發全球範圍的災難性後果。人類在過去20年間抽取超過2千億噸的地下水,不僅造成海平面上升,更造成地球自轉軸偏移了將近80公分。(圖/翻攝自X)
天氣熱別抱怨「大」太陽!7/5將今年迎最小太陽 天文館揭炎熱原因
暑假來臨,台灣天氣炎熱各地更屢創高溫,人們常把高溫歸咎於頭頂的太陽,但其實7月5日是地球今年離太陽最遠,也是太陽看起來最小的1天。當日下午1時6分,地球將通過「遠日點」,相較於今年1月3日通過的「近地點」遠了約500萬公里,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個距離足以塞下超過390顆地球,即使光速也得17秒才能穿越。天文館表示,與近日點相較,地球在遠日點時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少了約7%,照理會降溫才是,但事實上由於地球自轉軸傾斜,7月時北半球受太陽直射且日照時間長,加上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溫度變化明顯等,綜合這些因素,對氣候的影響,遠超過因距離太陽較遠而減少的輻射能量,所以夏季炎熱,實在不是因為太陽太「大」的緣故。天文館說明,當天太陽的視直徑也比過近日點時小了約3.3%,如果將相同器材在過近日點與遠日點時所拍攝的太陽影像並列,便很容易比較出其間的差異。造成近日點與遠日點的原因,是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而非完美圓形,此外在其他星體的引力作用與歲差等因素影響下,地球通過近日點及遠日點的日期和與太陽的距離也並非固定,會有微小的變化。
地球自轉變慢 2029年「1分鐘只有59秒」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科學家發表一項研究,5年後的2029年,1分鐘只有59秒,冰蓋融化延後了這一天的到來。據科普中國報導,2029年1分鐘只有59秒,其實這說法不精準,應該是2029年的某一分鐘,縮短為59秒,冰蓋融化延後了這一天的到來。科學家發現,因為全球暖化關係,導致南北極冰蓋融化,這讓地球形狀改變,讓自轉變慢,這變化會在5年後引發危機,如電腦通訊和網路大規模中斷。據了解,儘管時間看似均勻流逝,但人類其實已經調整時間幾十年,每隔幾年就有一個閏秒插入。以地球自轉週期為基準的世界時(Universal Time,UT1 ),是國際標準時間的重要參數之一,一天有24小時,1小時60分,一分鐘60秒。為了更精緻準,科學家引入了原子時(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不過原子時跟世界時不太相配,而為了兼顧,又引進了協調世界時(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 )系統,當原子時與世界時差0.9秒,就會進行調整,增減1秒,這就是所謂的閏秒,也變成世界標準時間。自1972年來,地球自轉一直減速,而世界時增加了27個閏秒,2020年中,地球自轉速率加快,科學家表示,2029年,人類可能首次減少1秒,變成負閏秒,讓保持原子鐘時間和地球自轉週期能同步。
228年來「最早夏至」來了!全台2地正午可見「立竿不見影」奇觀
夏至在天文學上是指太陽運行至黃道90度的時刻,為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日,不過在天體運行與曆法規則的影響下,夏至在每年的時刻都略有不同,通常在6月21或22日。根據臺北市立天文館的精算,2024年夏至時刻為6月21日4時51分,是自1796年之後,228年來最早的一次!一般常認為「至」是「到達」,而將夏至解讀為夏天到來,但事實上「至」為「極點」,夏至指的是夏季正午的太陽達到最高點;不約而同,英文中的「至」solstice,其實是源自拉丁語的「太陽」sol與「停止」sistere兩個字的組合,同樣是指太陽行至極點,之後將逐漸返回,可見東西方都在數千年前就發現了天體運行的規律並融入生活中。如同古人的觀察,北半球的夏至是一年中正午時太陽仰角最高、白晝最長和夜晚最短的日子。以臺北為例,夏至白晝長達13時42分,比冬至時的10時34分足足長了近3小時,在北回歸線通過的嘉義水上和花蓮玉里等地,夏至正午還會出現「立竿不見影」奇觀。根據臺北天文館的精算,2024年夏至時刻為6月21日4時51分,是自1796年之後,228年來最早的一次。(圖/臺北市立天文館提供)另一方面,北半球「永晝」的範圍也在夏至這天達到最大,北緯66.5度以北的地區都將渡過「白晝之夜」,在北緯48.5度以北,如倫敦、巴黎、溫哥華等地,即使太陽西落,整夜也都可以看到黃昏時才該出現的「暮光」。至於夏至的時刻則在規律中有著複雜的變化。由於太陽每隔大約365.2416日會通過夏至點,比平年的365天略多一些,因此夏至時刻每年都會延後約6小時,但閏年時因為多出2月29日,所以反而會比前一年提早約18小時,今年2024年即為閏年,再加上其他複雜的曆法修正規則,使今年出現了200多年來的最早夏至。此外,「歲差」這種週期約2萬6,000年的地球自轉軸指向旋轉效應,則使夏至點長期逐年西移,夏至時刻也越來越早。
天黑特別早?台北天文館揭「最早日落」在這2週 有機會看傳說綠閃光
您也覺得最近總是特別早天黑嗎?根據臺北天文館「天文年鑑」測算的日出日沒時間,今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這2週的日沒時間都是17時4分,為全年最早,這也是最近下班下課時天色已經昏暗的原因。臺北天文館透露,當太陽落入海平面瞬間,在大氣折射下會短暫出現「綠閃光」,不妨趁這機會觀賞美景。臺北天文館表示,一般認知「冬至」(12月22日)是全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這是正確的,但冬至這天並非最早日落。受到地球自轉傾角、橢圓形公轉軌道以及地理位置差異等因素影響,每年最早日落的日子大約在11月底。根據臺北天文館精算,依觀察地點不同,今年臺灣各地最早日落在11月29日或30日;以臺北天文館為例,今年最早日落在11月30日17時4分,本島最東端的三貂角及最北端的富貴角也是30日,時刻為17時2分及3分,而本島最南端的墾丁與最西端的七股,則是在29日的17時13分。如果想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日落時間,可透過臺北天文館網站首頁的「天象導航通」互動地圖來計算,只要點擊觀測地點,就可顯示該地當天的日出、日落精確時刻。臺北天文館提到,日出及日落也是獵取自然美景的好機會,當太陽落入海平面瞬間,在大氣折射下會短暫出現「綠閃光」,僅持續不到兩秒鐘,非常難得一見,因此在電影、歌曲與文學中常被賦予幸福的意涵。不妨趁著這段最早日落期間到海邊欣賞夕陽西下的美景,或許也會遇上目睹綠光的好運!
月球逐漸遠離地球 2億年後1天變25小時
白天變長在未來是有可能的,近期科學家發現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竟愈來愈遠,也意味著或許在未來會從24小時變成25小時,而在14億年前,地球僅有18小時。根據《Unilad》報導,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月球正以每年約3.82公分的距離離地球愈來愈遠。麥迪遜分校的教授史帝芬麥爾斯做出了簡單的比喻,當月球遠離地球,地球就像個花式溜冰運動員,當他們伸出雙臂時,速度就會越來越慢,這也意味著,可能在2億年之後,地球上的一天會從24小時增加至25小時。這群科學家除了研究這遙遠未來的一天時間將會變得多長之外,他們也一併發現地球從過去現在的時間都有逐年增加的現象;無論是14億年前地球上僅有18小時,或是24.6億年前(當時地月距離比現在短6萬公里)僅有17小時的理論,都表明同樣的狀況,地球的一日的確明顯在增長。學者們希望透過天文學的年代理論,判定古老的地質層中的時間與尺度,藉以瞭解更古早的地球終究是何樣。如今科學家們之所以能準確測量月球與地球間的距離一切都要歸功於於1969年阿波羅任務,NASA當時登月的太空人,在月球上裝了反射板,有一個定位的標的,讓NASA能定期測量地月距離,進而發現月球越來越遠離的狀況。一天24小時對許多人都不夠用,但是當未來地球自轉愈來愈慢後,一天變成25小時或許就會成真,只不過要再等上2億年。
基隆大武崙沙灘1天3溺斃 專家:不要抵抗離岸流
夏天許多人會去戲水消暑,而基隆大武崙沙灘1天有3人溺斃。對此,前消防員洪采陽表示,「一旦您被捲進離岸流中,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試圖抵抗。」洪采陽在臉書發文說,「海水因為風力、重力、地球自轉的柯氏力、洋流、地形摩擦力以及各種原因往岸上運動時,眾多合力會造成海水以圓周運動向著海岸線移動。當水比較深的時候,波浪的幅度小;而當海底地形有凸起、或是突然變淺時,會由於大量海水湧上、上層的海水波峰移動速度比下層海水的波谷更快,而造成『碎浪』,也就是您所看到的白色浪花。」洪采陽表示,「一般而言,海岸線都不是平直的。『凸出』的海岸線,通常外邊的海底地形都相對比較淺一點(因為那個地方耐海水侵蝕比較強)、也容易形成碎浪。反之,在海岸上如果看到不太形成碎浪的區域,海水就會比較深。」離岸流。(圖/翻攝洪采陽臉書,下同)洪采陽說,「當大量的海水往岸上打來時,海水必定要再往後退回海裡。此時,由於海岸線的『凸邊』一直源源不絕的有碎浪打上來、因此海水便容易沿著深度比較深的『凹邊』退回海中,就形成了所謂的離岸流。」洪采陽解釋,離岸流是很強的水流,如果遇上海底地形差很大的地方,再會游泳都沒有,而離岸流出現的位置,都是看起來很安全的地方,如果被捲進離岸流捲進去,不要慌張也不要抵抗,「離岸流在離開岸邊一段距離後,被沿岸流壓縮、幅合之後,形成一個很像是『頸』和『頭』的水流結構。鱷魚用黑色虛線畫起來的位置,就是『頸』部的位置;順著該處的水流向兩邊游出去,就能逃離離岸流。」洪采陽說明,「如果水的清澈度良好且正好是沙岸,您可以觀察一下水底,會有一條條的沙紋。這些沙紋由於慣性與浪的圓周運動特性,會與海岸線平行。還記得我們上面提過:海岸線的『凸邊』容易有碎浪往岸上打、而『凹邊』容易產生離岸流將人捲進海中。」洪采陽表示,不要抵抗離岸流。洪采陽指出,「因此當您看得見海底時,請冷靜的尋找這些沙紋的凸點連線,試著從離岸流減弱的『頸部』或『頭部』,游向您最近的一條凸點連線。如此一來,往岸上打的浪花,就會將您帶回岸邊,而不必自己很費力的掙扎游回。」洪采陽提醒,「請盡量到有救生員駐紮的安全戲水地點玩水,即使您對自己的水性再有自信,一旦出事,旁邊沒人知道你發生意外都是不好的。」洪采陽呼籲,「暑假有很多的救生班與游泳班。不需要學到會救人,可是台灣到處都是河流和海域,您至少應該要學到可以自保、不致在水中慌張無措的程度。」洪采陽強調,「在水域一旦發生了任何危險,第一時間記得要大聲呼救、引起旁人注意,之後再按照各種自救的原則保護自己。」
南韓學者示警:過度抽取地下水引發海平面上升 還使「地球自轉軸」加速傾斜
15日發表在美國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Research Letters)的最新論文指出,由於地下水枯竭及由此產生的海平面上升,地球自轉的旋轉軸在1993年至2010年期間,以每年平均約1.7英寸(4.3公分)的速度向東傾斜,17年來共偏移了約31英吋(78.7公分)。據CNN的報導,領導該項研究的首爾國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徐基元(Ki-Weon Seo,音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地殼的位置會被地球上的水分布所影響,「地球的自轉軸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除了氣候相關的原因之外,地下水重新分布其實也會導致自轉軸偏移,而且它的影響實際上是最大的。」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透過觀測到的地球旋轉軸漂移,以及水分布的變化數據建立了數學模型。最初,這些模型只考慮了含有大量水的冰原和冰川;後來,研究者又加入了地下水再分配的各種情況。模型擷取了1993年至2010年的數據,也就是針對地軸漂移和地下水重分配的觀測。報導稱,人類在這17年間提取了超過2150億噸地下水,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北美西部和印度西北部。如果將這些地下水倒入海洋,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約6毫米。如果不考慮人類將大量地下水抽到地表,模型計算出的地軸偏移就會與實際觀測相差31英吋。對此,徐基元也表示「很高興我們找到了地球自轉軸偏移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作為一位地球居民和父親,我對抽取地下水造成海平面上升感到擔憂和驚訝。」報導指出,地下水枯竭的過程涉及從地下含水層等水源抽出的水多過補充進來的水,抽出的地下水被用於農業目的和城市用水。一旦地下水被抽取,就會通過水流、蒸發和降雨進入海洋。徐基元也指出,「我們以各種方式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系,人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地下水開採不僅會耗盡寶貴資源,還會引發全球範圍的災難性後果。
一天24小時不夠用?研究發現「地核疑停止轉動」 每「天」的時間會越來越長
會覺得一天24小時仍然不夠用嗎?目前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懷疑目前地核可能已經「停止轉動」,甚至有可能「開始反轉」,這樣的改變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地球自轉的方向與週期,也代表著如果地核真的停止轉動,未來每「天」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為何地核停止轉動就會延長每天的時間,其原因是目前「一天24小時」的定義,其實就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也因為地球的自轉就因此產生晝夜、潮汐等自然現象。而根據《CNN》報導指出,北京大學副研究員楊易、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宋曉東近日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在《自然》雜誌上,他們研究了自1960年代以來的地震波資料後,發現內地核可能早在2009年就停止轉動,並且逐漸朝著反方向旋轉。據了解,地球的內核分為內地核與外地核兩個部分,內地核是固態形式,大小約與冥王星相同,而固態的內地核則液態的外地核給包覆著,看起來就像是飄在液態金屬內的情況。但也因為如此,內外地核由於不同屬性的情況,讓地球自轉時會有變換性與不確定性,因為內地核在自轉過程中會不斷的往外地核反覆震盪。而在這篇研究報告中指出,地核約莫每35年就會改變一次自轉方向,一個完整的震盪周期約為70年左右。而內地核的自轉方向與週期,大打與地球整體自轉週期相符合。但宋曉東解釋,回顧1980至1990年這段期間的資料,可以明顯地看到地核的變化,但2010年至2020年這段時間,幾乎看不太到地核的變化。這也是他們推估目前地核可能停止旋轉,甚至準備開始逆轉。但報導中也指出,目前全球有許多科學家都致力於研究神秘的地核,但獲知訊息卻十分稀少,甚至截至目前為止仍有許多事情尚未有切確定論。就連地核的震盪周期都有12年、20至30年、70年等論點,甚至也有人認為地核的震盪週期根本沒有規律可循。而這篇研究報告的作者楊易與宋曉東也表示,他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證明自己的論點是否正確。
越來越早天黑?天文館:今年最早日落在11月底非冬至
最近越來越早天黑?根據台北天文館精算,今年台灣各地最早日落在11月29日或30日,而非一般以為的冬至日12月22日,最早日落時刻,則依觀察地點產生差異,此外,日落是欣賞自然美景的好時機,在大氣折射下會短暫出現「綠閃光」,若條件良好還有機會看到更珍貴的「藍閃光」。天文館解釋,以台北天文館為例,今年最早日落在11月30日,時間為17時4分,本島最北、最東的富貴角與三貂角也為30日,日落時間17時3分,而最南、最西的墾丁與七股則在29日的17時13分。天文館也說,除了地理位置外,地球自轉傾角、橢圓形的公轉軌道等因素,都會對最早日落的日期和時刻產生影響,必須透過複雜計算才能算出,如果想知道自己所在位置的日落時間,可使用台北天文館網站首頁上的「天象導航通」互動地圖來計算。天文館分享,日落也是獵取自然美景的好機會,當太陽落入海平面瞬間,在大氣折射下會短暫出現「綠閃光」,僅持續不到兩秒鐘,非常難得一見,因此「綠光」在歌曲、電影與文學中常被賦予幸福意涵,若大氣條件良好,還有機會看到更珍貴的「藍閃光」,下次觀賞日落時不妨試試看運氣。
地球「加速自轉」!快1.59毫秒創最短紀錄 疑與暖化有關
人們常說長大後時間過的越來越快,如今這可能不是錯覺,因為近期負責全球計時的權威機構就指出,今年6月29日這天的確變短了,地球自轉加速了1.59毫秒,打破了2020年7月19日快1.47毫秒的紀錄,成為原子鐘發明以來地球最短的一天。至於自轉變快的原因,科學家則解釋可能與全球暖化有關。據CNN的報導,自轉是地球在其軸上旋轉一次所需的時間長度。負責全球計時和提供參考系標準的權威機構——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統服務(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在近期公布數據指出,今年6月29日的地球自轉比平常的24小時快了1.59毫秒,打破2020年7月19日快1.47毫秒的紀錄,成為地球史上最短的一天。目前科學家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可以解釋地球自轉加速的原因。照理來說,地球的自轉應該是會因為月球引力產生的磨擦阻力而逐漸放緩,才會由14億年前的一天19小時,逐漸增加到現在的一天24小時,不過在過去幾年裡,地球卻開始加速自轉。美國海軍天文台退休主任鄧尼斯麥卡錫(Dennis McCarthy)對地球加速自轉提出了解釋,「地球是一個扁球體,當壓在北極和南極地殼上的冰川因為氣候變遷而開始融化,地球頂部和底部的壓力變小,就會使地殼向上移動,使地球變得更圓,有助於行星加速旋轉。」他補充,這與花式溜冰運動員的自轉動作一樣,當運動員在自轉時將手臂伸長,他們的轉速就會變慢,但當他們將手臂往身體內縮,他們的轉速就會加快。
一分鐘不是60秒 天文館證實「閏秒」實施50年:能多睡一秒
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這是大眾對時間普遍的了解,但其實還有閏年、閏秒,一年就會多出那麼一天、一秒,而且是世界認證的。臉書專頁「臺北天文通」指出,閏秒(Leap Second)自1972年6月30日首次實施以來,已經滿50年了,帶來「可以多睡一秒鐘」的小確幸。由於地球自轉在變慢中,通常在跨年的時刻,或是每一年交接的時候,會多一秒。地球有2個運動,一個是自轉,一個是公轉,因為月球的關係越來越慢。由於地球質量大,月球質量小,所以月球是以同樣一面面對我們,過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後,地球的自轉會被月球給拖慢。而地球的自轉基本上都是很均勻的,變慢的速度也很均勻,不會突然間加速又突然停。那麼是怎樣發現地球越轉越慢的?原來是在比較地球的自轉和原子鐘數據的時候發現的,每一年會慢一點點,累定到某個程度,科學家就會告知「當年要閏秒」。至於閏秒有多重要?假如進行金融交易,一秒的差別可能會被認為交易是不正確的,導致交易失敗,如果不要調整閏秒其實沒有關係,但時間會越差越多,2、3年就差一秒的話,10年下來就會差2、3秒。據了解,自實施「閏秒」以來,已經執行了27次,最近一次是在台灣時間「2017年1月1日7時59分60秒」,全球時間是否需要進行調整,由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決定。
夏至21日登場!「立竿無影」最佳時間點曝 台北天文館預告:將有特別現象
端午節過後,今年的夏至將在21日登場。台北天文館透露,今年夏至發生在6月21日11時32分,夏至發生的時間是太陽剛好到達黃經90度的位置,此時太陽位於金牛座與雙子座之間,陽光直射北回歸線。而一天之中影子最短的瞬間,就叫做正午,也是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候,因此當夏至正午時分站在北回歸線上看太陽,太陽就在正頭頂,發生「立竿無影」的現象。台北天文館指出,一般認為夏至是一年中最早日出與最晚日落的日子,但其實不然。以臺北而言,日出最早是在6月6日至6月12日間(5時3分),而日落最晚則在6月26日至7月9日間(18時48分),與地球公轉軌道為橢圓形及自轉軸有23.5度傾角等因素有關。如果長期於固定時間拍攝太陽位置,會看到太陽呈現「8字圖」的日行跡,而且夏至的太陽就位於「8字圖」的最頂端。《淮南子•天文訓》一書提到有「夏至則斗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故曰,夏至為刑。」意思是夏至時節北斗南指午辰方位,與子午經線相合,這時陽氣上升到了極點,陰氣在其中開始萌發,所以說,夏至是萬物開始削減衰敗的季節。據了解,整個北回歸線共通過16個國家,臺灣則是通過嘉義及花蓮兩個縣市,臺灣的北回歸線標誌共設有3處,分別是嘉義水上鄉、花蓮瑞穗鄉和豐濱鄉,其中嘉義水上鄉標誌設立於1908年,同時也是全球首座在北回歸線上設置的標誌物,其旁設有「北回歸線太陽館」;而花蓮瑞穗舞鶴台地立有白色日晷造型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內設有許多跟天象、氣候、節氣、地球科學等相關的解說牌示。台北天文館表示,由於地球自轉軸傾角變動致使北極點漂移以及天球歲差等效應,造成北回歸線會緩慢移動。此外,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夏至正午立竿見影,測試一下所在地的太陽影子最短到什麼程度,並將畫面分享在天文館臉書粉絲頁「臺北天文通」上。
打造護國群山 綠委籲屏東科技園區設火箭產業
立法委員鍾佳濱今(9)日總質詢中,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由包括科技部在內的各部會都要超前部署、增加規劃太空發展預算,打造「護國群山」,並在屏東科學園區,打造太空發展產業鏈;他也提出,應擴充海纜登陸站、廣納國內外業者,讓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港」。鍾佳濱說,現役全球火箭發射中心共11個,大多數為國家軍用發射場,多設立於緯度低、靠近赤道的地區,原因是緯度低,地球自轉速度較快,可節省火箭燃料,而屏東、台東是面對太平洋的海景第一排,是絕佳的發射地點,屏東科學園區則將成為最鄰近發射基地的科學園區。鍾佳濱指出,2019到2028年間將有8500顆小型衛星需要發射,每年至少發射850顆,而發射服務是太空產業的火車頭,一旦掌握發射,就掌握了規範制定權;未來衛星若從台東發射站升空,商用火箭最後的檢測、組裝可能落在屏東科學園區,在每週都有火箭發射的情況下,累積的檢測、發射經驗就會成為引領國際規範的有力基礎。「經濟部、教育部等部會為了帶動產業鏈和人才培育,也應超前部署編列預算,讓屏東的太空產業,成為下一個矽盾。」鍾佳濱說,台灣預計在10年內投入每年25億元發展太空產業,但太平洋周遭國家的印尼、澳洲、韓國投入的經費是台灣的2.5到6倍;鍾要求科技部寬列預算發展太空業,以呼應蘇貞昌所提出的「從護國神山到護國群山」。鍾佳濱另外指出,國際數據傳輸所依靠光纖的海纜,共有21條越太平洋海纜,其中12條經香港上岸,佔57%;但在香港這個數據轉運站遭赤化情況下,台灣重要性大幅提昇,此時更應把握機會,擴充海纜登陸站、廣納國內外業者,建立西部光纖廊道,並追加東岸戰備道等必要基礎設施,讓台灣取代香港成為「國際數據港」。
「中國天眼」9月開始尋找外星生命!霍金生前警告:恐引浩劫
英國物理大師霍金在逝世前屢次警告人類「別接觸外星生命」,然而中國貴州的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又稱天眼)2016年9月25日啟用,完全無視霍金的警告,設備升級後,預計於9月開始正式搜索「地外文明」。根據《科技日報》報導,「中國天眼」針對外星人的搜尋行動很早之前就開始了。「中國天眼」2018年安裝並調試了專門用於地外文明搜索的後端設備,主要就是從「中國天眼」大量的電磁信號中,篩選出有用的「窄帶候選信號」,排除掉天體和人工信號,藉此尋找可能由外星人所發出的訊號。報導內容指出,「中國天眼」追逐外星人的和它的巡天模式有關,除了借助地球自轉靜悄悄地「偷看」天空外,還能向特定的目標天體暗送「秋波」反覆觀測。國際宇航大會(IAC)搜索地外文明計畫常設委員會(IAA SETI)會員、中國地外文明搜尋(SETI)科學家張同杰透露,在設備升級後,「中國天眼」預計9月可正式啟動針對地外文明的搜索。另外,雖然目前捕獲的可疑信號還有待進一步甄別,但「中國天眼」經過驗證,後端設備仍非常有效。已故知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對中國天眼計畫十分不贊同,數次警告中國此舉會導致外星生物攻掠地球,害人類滅亡。(圖/美聯社)而過去英國物理大師霍金就曾多次表示「宇宙中有外星人」,並認為人類為了發展而不斷向外尋找生物的行為相當危險,遲早會被發現地球的存在,因此也屢次警告中國不要接觸外星生命,他直言,地球若被外星人發現的話,恐怕會造成一場浩劫。事實上,2017年時「中國天眼」就曾探測到來自外星的可疑信號,霍金當時便警告「千萬不要回答!」中國科學家發現如何發送訊號至宇宙中的技術後,霍金又再次喊話,希望中國可以停止與外星生命接觸,但這些警告卻從未被中國當局正視。位在貴州平塘縣的「中國天眼」,原本被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就是直徑500公尺的單口電波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張同杰認為「中國天眼」有潛力探測到數千顆地外行星上的類地文明或擁有更先進技術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