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宮殿
」徐州尋古2/秦、漢兵馬俑「尺寸」差很大 西楚霸王項羽竟是「高富帥」
徐州是有4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有「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是楚漢相爭的重要舞台。深厚的文化底蘊,自然也留下不少歷史遺址,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最具兩漢文化代表。 CTWANT記者從上海搭乘高鐵2個半小時來到徐州,下車時一名徐州人見外地遊客上前熱情攀談,他大方介紹,到徐州首推漢文化景區。景區展出獅子山楚王陵墓、羊鬼山王后墓、漢兵馬俑博物館、水下兵馬俑展廳、漢畫像石展等遺存,占地1400畝,是徐州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的漢文化保護基地。 記者實地走訪,首先來到漢兵馬俑出土遺址,小小兵整齊列隊,似乎與印象中的兵馬俑不同?講解員徐勤鳳說,徐州的漢兵馬俑相較於西安的秦兵馬俑,最大不同是尺寸,秦俑是身高1米8的大漢,漢俑則只有50多公分大小,「原因是秦俑是秦始皇的墓葬,漢俑只是王侯的陪葬,數量和規模自然有差。」 此外,漢兵馬俑為陶質,入土前都是彩陶。徐勤鳳指向1號坑,「前段有長15米的步兵軍陣,後段長10.3米有車馬、軍吏、步兵,還有跪坐姿態的俑,屬車兵軍陣。」「這也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騎兵軍陣,證明中國古代騎兵在西漢已形成獨立兵種。」 接著來到有2170多年歷史的獅子山楚王陵,這是徐州規模最大、文物遺存最多、歷史價值最高的一座西漢王陵。「這座地宮向下有14~20米深,雖然楚王陵被發現時已遭盜墓,但各類出土珍貴文物仍有將近2000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S型狀的玉龍佩。」徐勤鳳說,漢代皇帝或貴族下葬皆會穿著金縷玉衣,但古時因有階級制度,平民不能用玉,因此盜墓者只抽取金絲,玉片和玉龍佩也才能保留到現在。金縷玉衣是漢代皇帝和貴族所特用的殮具,圖為獅子山楚王陵中的金縷玉衣,經修復後發現由4248片新疆和圓玉片、1576克金絲穿連而成,是目前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製作最精的玉衣。(圖/林榮芳攝) 根據出土的楚王遺骨醫學鑑定,這位楚王身高約172公分,死時年齡在35至37歲,推測其主人極有可能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第三代楚王劉戊。 相較獅子山楚王陵主人未定,半小時車程外的龜山漢墓,則因一顆長寬高約2公分大小的劉注龜鈕銀印,確定墓主為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及其夫人的合葬墓。龜山漢墓距今2100多年,是徐州目前發現的8個西漢楚王墓中,唯一確認主人身分的。地宮由15間墓室組成,有前殿、樂舞廳、武庫、車馬室等一應俱全,面積700多平方公尺。龜山漢墓這座地下宮殿共有15間墓室組成,面積700多平方米,工程浩大。(圖/林榮芳攝)為嚴防盜墓,龜山漢墓的墓道由26塊重達6~7噸的長形條石,分上下兩層進行堵塞,且塞石間接縫嚴密,連一枚硬幣都難以塞進。即使如此,該墓還是被遭盜得徹底,出土文物僅130餘件。講解員任靖笑說,「漢墓十室九空,以前盜墓者都是專業的考古學家!」 時間往前推進到劉邦創建西漢前,項羽推翻秦朝,自立西楚霸王,定都彭城,號令諸侯。項羽曾在彭城築台戲馬,享受太平的安逸,現在的「戲馬台」是座一亭兩院、占地1.5萬平方公尺的古典園林風景區。戲馬台海拔高度僅69.9米,據清乾隆《徐州府志》記載,楚項羽因山為台,以觀戲馬,故名。(圖/翻攝自彭湃新聞網) 一入園,便可見西楚霸王項羽威風凜凜的石雕像,「根據司馬遷記載,項羽身高8尺有餘,也就是將近190公分;史料還說他力能扛鼎、目生重瞳,雙瞳在古人面相學中是帝王象徵。」資深解說員張靜以現代話「高富帥」來形容這位西楚霸王。 但戲馬台可不是看戲的地方!張靜解釋,戶部山海拔高度僅69.9公尺,項羽是個武將,當年他帶著愛妻虞姬在這小山丘上看將士操練。當時項羽認為天下已太平,不用再打仗了。由於這段美好時光約為西元前206年的7~9月,按照秦代曆法,這3個月屬秋季,因此後人稱為「秋風戲馬」,是項羽短暫的戎馬生涯中,在彭城度過最得意的一段時光。
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出土墓葬148座「跨度2100年」 保存超完整
大陸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8日在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考古現場通報,廣州動物園考古發掘項目的重要發現。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年代從西漢南越國時期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達2100多年之久。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發掘區域中北部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東晉墓和一座保存較好的南朝墓。《廣州日報》報導,這次出土的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唐代陶雞模型、清代翡翠翎管和朝冠頂珠水晶飾件及清代翠鳥銀發簪,是近年考古發現中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在考古發掘現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強祿和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主任、麻鷹崗墓地發掘項目負責人程浩介紹了本次考古發掘的背景和基本情況。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圖/翻攝自《廣州日報》)據了解,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其中兩漢墓葬4座,晉南朝墓葬8座,唐代墓葬15座,明清墓葬121座。出土陶器、瓷器、銅器、玉器、珠飾等各類文物196件(套)。其中,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其實是東漢墓當中比較常見的模型明器,「但這件東漢時期陶屋的珍貴之處在於門上有『大吉間』三個字,在門上有文字的陶屋是非常少見的。」程浩說。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發現,是在發掘區域中北部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東晉墓和一座保存較好的南朝墓。其中東晉墓規模較大、結構複雜,在長達10米的墓室頂部及四壁未發現明顯損毀,是迄今為止在廣州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東晉墓葬。程浩表示,從盜洞來看,這座墓葬可能是在墓主下葬後沒多久就被盜了,「但比較難得的是被盜後的近1700年,這座墓葬沒有再受到其他擾動。」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圖/翻攝自《廣州日報》)至於南朝墓規模則稍小,為雙後室的夫妻合葬墓,結構精巧,除雙後室頂部各有一個盜洞外,其他結構保存完整,也尤為難得。程浩介紹,「目前廣州市內發現的南朝時期墓葬絕大多數是沒有墓頂的,這座墓的難得之處在於,頂部基本保存完好。」他還表示,南朝墓相比東漢墓的墓內裝飾更講究,墓裡可以看到祭台、假柱、假窗等,在雙後室共用的墻壁上還有相通的窗欞結構。程浩指出,此次考古發掘有三個「特別」。一是發現的墓葬分布密集,最密集的發掘區域東北部一帶300平方米範圍內就有70座墓葬;二是墓葬的年代跨度大、連續性強,墓葬的年代自西漢南越國時期,歷經東漢、晉南朝、唐、明、清、民國,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達2100多年之久,「這個時間跨度和廣州城的發展、變遷是同步的。」程浩說。三是墓葬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特別是明清墓葬不僅規模、朝向頗為相似,墓葬的間隔也基本一致,說明這裡是一處成規模、有規劃的墓園。
老家拆遷竟掘出「千年古墓」 內行見地下宮殿讚:睡在財寶上
大陸河南鄭州一名女子,日前在拆掉老屋重建時意外掘出一個暗藏「千年古墓」的深洞,且古墓的規模之龐大、做工之精美宛如縮小版的地下城市或宮殿。影片曝光後,除讓網友們驚呼連連外,女子也透露已將部分文物送給專家鑑定。(圖/翻攝自微博)綜合陸媒報導,這座深藏於洞中的古墓外觀看似由普通磚塊構成,但進到必須低頭才能走入的墓內後,卻見類似古代城市街景的精巧雕塑滿是其中,且絕大部分都擺脫時光沖刷,留下清晰的古代生活剪影,而每座閣樓、亭台、門窗以及人像都各有不同,讓人在驚艷古物的完好之餘,也讚嘆工匠的巧奪天工。(圖/翻攝自微博)女子透露,發現這座古墓後已請來專家鑑定並被帶走大部分文物,現在只留下「無法帶走的墓磚」,雖然她猜測古墓有上千年歷史,但具體年代仍有待專家分析。影片曝光後,有網友羨慕「睡在財寶上面這麼多年」、「好精緻阿,看來是大戶人家的墓」;也有網友指出「在河南和陝西挖出古墓一點都不奇怪,畢竟歷史悠久」、「河南、西安這些地方,蓋房子、修路隨便一挖就是千年的遺址古跡」。
搜奇/皇帝棺木被撿走做家具 夫妻一命嗚呼4童慘死「揭密恐怖詛咒」
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是第十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期間最長的皇帝,他死後被安葬在明十三陵的定陵,與孝端和孝靖兩位皇后一同長眠於此。定陵玄宮,俗稱地下宮殿,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帝王陵寢。明定陵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天壽山南麓。(圖/翻攝自維基百科)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定陵被當做「牛鬼蛇神」批鬥,因而受到了嚴重破壞,紅衛兵將萬曆帝和皇后的屍骨揪出,3具屍骨以及1箱帝后畫像等都被抬到定陵博物館重門前的廣場上批鬥、焚毀。至於那三口由上等金絲楠木製成的紅漆棺槨被棄置在附近山溝,當天下午就被附近的農民搶走,其中一對年邁夫婦,特地請人打造成自己的棺材,沒想到第一具棺材做好後,老太太竟過世;第二具也才完工,丈夫也跟著一命嗚呼,前後不到半個月。明定陵地下宮殿 。(圖/翻攝自百度百科)5個月後,更毛骨悚然的狀況持續發生,當時撿到棺木的另一位農民,居然將棺木打造成櫃子,擺放在大廳,曾有村民就警告這對夫妻,「皇帝的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用的,要是沒那福分,消受不起,還會搭上性命...」,但這些話他們並沒有放在心上。明定陵開棺後的一瞬間。(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沒想到悲劇真實上演,當夫妻從田裡工作回到家時,他們的4個孩子居然不見了,夫妻倆回到屋裡時,赫然發現以棺木製作的家具旁放著4雙小鞋;2人迅速打開櫃蓋,驚見4個孩子居然擠壓在一起,手指根部甚至滲出血漬,櫃壁還布滿抓痕,而孩子們早已氣絕身亡。當地的辦案人員接到消息後前往這對夫妻家,陸續將4個孩子從櫃子裡移出來,其中最大的年齡12歲,最小的女孩僅5歲,經判斷,死因為缺氧;經調查發現,原來櫃璧和櫃蓋之間有鎖鉤,當櫃蓋蓋上之後只能從外面打開,很有可能是孩子躺在櫃裡玩鬧,一不小心就蓋上櫃蓋,從裡面無法打開,因此釀成這起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