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中國
」 拜登 中國 美國 安倍晉三電商生死鬥2/全球十大電商七家中資嚇壞歐美日 台商:「時尚密碼不值錢」SHEIN翻轉產業鏈
不只台灣電商競爭加劇,歐美日電商圈也兵荒馬亂,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球十大活躍電商,居然有七家背後擁有中國資本,這對於近來積極對抗中國產業的美國、以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為傲的歐洲、以及「愛用國貨」的日本來說,「中國製造」隨中國電商的「侵門踏戶」已敲響警鐘;這也是美中貿易戰掀起「圍堵中國」國際氛圍的一大挫敗。日本經濟新聞社3月29日報導,美國調查公司Sensor Tower從監測機構和合作夥伴的軟體收集數據,將每月至少打開1次APP的人數作為月均活躍用戶進行推算,結果顯示,今年1月全球電商月均活躍用戶數,排行第一為新加坡冬海集團Sea Limited運營的蝦皮Shopee,首次將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壓到第二名。第三名是印度的 Flipkart,第四名是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第五名是SHEIN,第六名是印度的Meesho、第七名是新加坡的Lazada,第八與第九名是阿里的淘寶和全球速賣通,第十名是小紅書,中國電商在全球市占率高達26%。此外,中國企業還投資各國電商APP,例如阿里巴巴投資新加坡「Lazada」、土耳其「Trendyol」和南亞「Daraz」等。CTWANT記者調查,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只CP值高,台商更有感,近幾年以科技顛覆產製流程,用市場力量倒逼業者轉型,不但改變了過去時尚產業以歐美大品牌主導流行的手法,更讓無數的鄉下小工廠、電商新手,都能經由網路輕鬆連結世界市場。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國從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過10萬家,跨境電商產業園超過690個,銷售網絡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到2025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2.5兆人民幣,正是中國政府為拉抬經濟與就業率的重點政策;以中國資本為主的電商平台,挾著低價商品、AI分析、以及在14億人口競爭戰場鍛鍊出來的十八般武藝,正在席捲全球。中國拚多多旗下的Temu,已經是全球第四大活躍的電商平台。(圖/翻攝自TEMU官網)例如在歐美年輕人間掀起旋風的小商品電商「Temu」、快時尚電商「SHEIN」,因為商品便宜又好看,還常有遊戲般的優惠活動、短影片宣傳,就算有批評聲浪說快時尚浪費地球資源、剝削勞工、或是抄襲造型等,仍無法撼動他的成長速度。美國調查公司data.ai統計,Temu和SHEIN的用戶去年在美國已超過1.1億人,是1年前的4倍,已接近本土品牌的亞馬遜。「我常買SHEIN,便宜的內搭、或是特殊活動要穿的洋裝,台幣一兩百元就能入手,基本上不會『翻車』。」常做跨境購物的陳小姐向CTWANT記者表示,外界說SHEIN的衣服「像『紙糊』的,就過頭了。」她認為,蝦皮的台灣賣家很多也是淘寶貨,不如直接找源頭買。不只在台灣熱賣,蝦皮今年首次打敗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活躍電商。(圖/蝦皮提供)為何能做到這麼快速且便宜,在中國經營30多年服裝廠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解釋,「過去服裝廠要設計衣服,大約半年到9個月前就要定案,製作後透過時裝周或大品牌商吹捧。」如果流行不起來,就會有庫存問題,尤其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下,過去由Zara等歐美快時尚業者養起來的成衣產業鏈,更是艱難前行。「歐洲快時尚主導的成衣產業鏈模式,已被SHEIN打破。」這位台商說,SHEIN統整了廣東番禺的小型服裝加工生產聚落,推出自己的追蹤系統,抓取各家服裝零售網站正在熱賣的產品,對比顏色、價格、元素等,並以Google Trends抓各地區消費者的搜索關鍵字,總結出最受歡迎的流行元素,也不需要厲害的設計師,就能進行小量生產試水溫,發現「中了」再大量生產,有效解決服裝業最怕的庫存問題。台商說,「對SHEIN來說,『時尚密碼』不值錢,他們直接把數據給小工廠製作,速度才能快。」供應商表示,從收到SHEIN訂單、面料到將成衣送至SHEIN倉庫,只需5天就能完成。SHEIN在中國相當低調,據傳創辦人是1984年出生的許仰天,2008年在南京成立SHEIN公司,原本是做禮服,2015年搬到廣州打造自己的成衣供應鏈,而一開始就走國際市場,原本是為了避開本土激烈的競爭,沒想到另闢新天地。中國電商勢力崛起的另一大助力,來自地方政府的積極扶植,在出口通關上盡量放寬,且大量設置原料生產、服裝加工、物流倉儲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提供外貿公司一站式解決商品出口所有問題,讓店家專心生產。深圳基石供應鏈公司負責人黃立南2月時表示,為因應大量訂單,除了新增海運航線,今年直接在歐洲和美國設立海外倉庫,提供「門到門」服務,也就是從中國廠商的門、直接送到歐美消費者門口。利用中國成熟的電商平台,陳暘升從運動員成功轉型成國際賣家。(圖/翻攝自陳暘升臉書)就連電商小白,也能靠著中國電商平台輕鬆跨過創業門檻。兩年內拿下橫跨五大洲訂單的暘昇運動負責人陳暘升告訴CTWANT記者,他原本是競速滑輪運動員,因受傷而做起運動用品生意,像他這樣的電商新手、甚至英文也不太會,但使用阿里的alibaba.com平台,就能知道世界各地的業者想要什麼商品,像是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開踢前的9至11月期間,就可看到足球相關商品的關鍵字數據成長,他就開發足球周邊產品,後來也賣相關訓練器材,收了錢再製造,沒有庫存問題。最近他透過阿里的AI生意助手,配對並聯繫上西班牙的品牌廠商,透過AI翻譯討論後,從原本要賣單一產品,變成共同開發多品類運動訓練套裝,這是過去很難想像的事,也可看出中國電商長年累積起來的實力,讓生產廠商無後顧之憂,所以才能百花盛開。
拜習會倒數!陸要求美「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 拜登將呼籲「別干預台灣大選」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畫於美東時間15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舉辦雙邊會晤,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和華盛頓將試圖消除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互不信任,並改善已中斷1年多的軍事交流。對此,中國大陸外交部13日也強調,美方應當切實恪守堅持一個中國,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而拜登的高級顧問則指出,拜登將「明確地」向習近平表態,美國期望中國政府不要干涉台灣即將到來的選舉。綜合《人民日報》、《紐約時報》的報導,北京時間13日有記者向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提問,「我們注意到,中美雙方都發佈了元首會晤的消息。美國白宮國安會不具名高官10日稱,此次會晤目標是管控競爭、防範衝突風險、確保溝通管道暢通。美方不支援『台獨』,希望保持現狀,但反對中國在台海日益頻繁的軍事行動,美方還將在南海問題上強調對菲律賓的安全承諾。關於巴以衝突,美國希望中國向伊朗表明,伊方不應推動當前中東衝突升級或蔓延。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毛寧回應,關於習近平應邀赴美國舉行中美元首會晤,中方已經發佈了消息。2國元首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域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她也強調,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3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大國競爭不符合當今時代潮流,解決不了美國自身的問題和世界面臨的挑戰。中方不懼怕競爭,但是我們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談到關切,毛寧也指出,美方應當切實尊重中方合理關切和正當發展權利,而不是只強調自身關切,損害中方利益。企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模式塑造別國,從一開始就是一廂情願,是典型的霸權主義,不可能得逞。中國不尋求改變美國,美國也不應尋求塑造或改變中國。希望美方將不尋求「新冷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等承諾落到實處,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毛寧也示警,台海的現狀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真正改變現狀的是臺灣民進黨和支持縱容其謀求「台獨」的外部勢力。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干涉。美國歷屆政府在台灣問題上都有明確承諾,巴厘島會晤時,美方明確表態美國政府不支持台灣獨立。美方應該切實恪守堅持一個中國,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至於南海問題,毛寧則解釋,中方已經多次清晰表明了南海問題的實質及中方有關原則立場。不是中國的領土,多一寸我們都不要,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寸也不會放棄。中方致力於同有關國家通過談判磋商解決有關爭議,同時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決心堅定不移。美方應該停止製造藉口、介入中國同有關國家的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更不得借有關問題遏制圍堵中國。與此同時,毛寧也表示,世界當前高度關注巴以衝突,中方始終站在公平正義一邊,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致力於局勢降溫、保護平民。希望美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推動儘快停火止戰發揮建設性作用。對此,拜登的2名高級顧問曾在美東時間9日向記者表示,此次元首會晤的討論議題相當廣泛,包括台灣問題、針對台灣及美國選舉的可能干預、俄烏戰爭,以及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上述2名顧問之一也指出,拜登將「明確地」向習近平表明,美國期望中國政府不要干涉台灣及美國選舉。拜登的高級顧問還補充,美中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而這也是討論的重點,但中國和美國的官員們今年也強調了加強世界2個最大經濟體之間關係的重要性。拜登政府今年已派出幾名高級官員訪華,包括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試圖表明美國在保護國家安全的同時,不尋求切斷雙方的經濟聯繫。
中國限鎵鍺1/中國8月限出口「一石三鳥之計」 爭取談判籌碼次次都見效
美中爭霸戰場來到半導體關鍵材料,中國限制鎵、鍺出口政策在8月1日正式生效,儘管中國對這兩個元素掌握度8成以上,專家與業者一致認為這招短期有效、長期影響有限,「中國意在爭取對手不要再次進逼、爭取談判籌碼」,至於美中科技戰火何時止息?「要等明年美國大選後才會明朗。」中國藉稀有元素或稀土爭取國際經貿情勢轉圜的作法,有前例可循,且國際次次都買單。中國對微量金屬及稀土的市占率有5成以上,中國「北方稀土」網站首頁跳出「中東石油,中國稀土」大字,足見大陸對手握關鍵材料籌碼的自信。2010年中日爆發釣魚台主權爭議,2017年起的美中貿易戰,中國祭出稀土配額限制或提高出口關稅,導致稀土價格震盪,令國際態度軟化。這次美中半導體大戰中,由於中國須自荷蘭、日本進口半導體先進製程所需設備,美國遂攜手荷、日共同圍堵中國矽晶圓發展、今年1月達成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協議,如今中國也開始反制,其商務部、海關總署8月1日起正式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鎵、鍺在元素週期表是三五族「非鐵金屬」,是稀有金屬元素、還稱不上稀土,但引發國際聯想中國會把禁令延伸到稀土。(圖/翻攝北方稀土公司官網、東方IC)前聯電先進技術開發處長、現為科技業顧問周孝邦表示,這次限制的鎵、鍺在元素週期表是三五族「非鐵金屬」,是稀有金屬元素、還稱不上稀土,不過「原物料對半導體製程非常重要,出這招甚至比限機台更兇悍,所以中國選擇用這個來卡脖子」。 「會挑選鎵、鍺,中國經過一定思考」,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總監楊瑞臨介紹,矽、鍺是第一類半導體所用的材料,鎵則是第二、三、四類「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第一類半導體主要用於運算,製造邏輯晶片用於電腦手機、HPC甚至AI,就像人的大腦;二、三、四類半導體則用於加速傳導,如人的感官,應用在手機與電信基地台、雷達、衛星等協助功率放大,以及幫助提升能源轉換效率的電力控制系統」。中國對鎵、鍺兩個元素掌握度8成以上,也因化合物半導體製程與供應鏈相較矽晶圓簡單、向歐洲技轉不少技術,中國二、三類化合物半導體發展腳步在世界前段。周孝邦指出,除了稀土與微量金屬原料被中國把持,還有光阻、光阻清洗劑等世界只有日、德、美少數百年大型企業掌握,台灣也有這種技術,但因規模經濟不足,自製不具效益。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總監楊瑞臨認為,中國這次對鎵、鍺限制,希望在化合物半導體發展保持領先,以及對美方陣營的進逼表態。(圖/取自工研院官網、包頭鋼鐵網站)「中國禁鎵鍺,有『一石三鳥』之效,首先確保在現今產業高速成長階段足以自用,二在反制要對手不要更過分,三是進一步爭取與美國談判。」楊瑞臨分析。楊瑞臨表示,稀土礦源分散、開採過程造成環境負擔,鎵、鍺則是鋅、鋁冶煉過程的副產品,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各國因此十多年前停止生產、令中國獨大,但中國斷貨潛在疑慮出現後,美國、日本、歐盟都建立安全儲量意識,也蓄勢重啟稀土及微量元素生產,不過是用「新科技環保製造、同時發展回收技術」,歐盟更重新准許境內開發、美國川普當政時甚至正面鼓勵,他評估發展新稀土供應鏈約需要兩年,這時間足以讓美國與中國開啟協商。儘管8月1日起中國鎵、鍺出口採逐單審批非全面禁運,業內人士解讀這是「仍對好朋友放行。」此外,美國開始派重量級官員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相繼赴中拜訪,ASML先進DUV被禁、但已出貨的DUV零件及設備維修仍可以賣中國,「美中雙方關係已見和緩」,楊瑞臨觀察;至於科技戰火何時止息,必須等到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後才明朗。
大陸晶片業掀倒閉潮!去年近6千家慘收攤
據陸媒「鈦媒體」統計,受美國制裁奏效等因素影響,2022年被註銷的中國晶片企業高達5746家,比2021年的3420家多出68%,遠超過以往。目前中國現存晶片相關企業逾17萬家,凸顯中國晶片產業陷入低迷。針對荷蘭加入美國圍堵中國晶片研發行列,中國駐荷蘭大使表示,中荷一直就半導體問題保持密切溝通。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晶片企業消失?鈦媒體分析,整體大環境不好,市場需求萎縮,晶片創業本身就很難,加上中美之間的競爭等等。首先,全球範圍內的經濟下行,疊加疫情的影響,讓前幾年受半導體政策紅利吸引而蜂擁進入該行業的企業相繼退出。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想做好晶片產業,只是想通過迎合熱度得到政策補助、騙錢,比如武漢弘晶半導體,一個千億投資項目,拉來業界泰斗站台,卻陷入爛尾、跑路、被追債的結局。其次,晶片創業並不容易。從技術方面來看,在晶片的不同領域,只有數一數二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晶片創業比其他行業更難,由於摩爾定律的存在,對晶片研發的技術和時效性要求非常苛刻,這就要求創業團隊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並且在技術的選擇上要有所取捨。報導稱,從中美競爭的角度來看。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封鎖策略持續升溫,根據最新消息顯示,美國、荷蘭、日本三國政府達成協議。三國將組建反華技術封鎖網絡:荷蘭或將全面禁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和配件、技術服務;日本將全面禁止出口半導體生產製造配套材料和原料。針對美國將半導體相關的對華出口管制擴大到日本和荷蘭的企業,央視新聞18日報導,中國駐荷蘭大使談踐指責,美國出於地緣政治的需要,惡意封鎖和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逼其他國家選邊站隊,人為地推動產業轉移和脫鉤,這是一種霸凌和霸道的行徑,嚴重破壞了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衝擊了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不利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中國氣球事件」疑點重重 3大QA一次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原訂5日訪問中國。但2日在蒙大拿州上空發現的「中國氣球」卻掀起美國政壇與民間的強烈反彈,導致布林肯的訪中行程被無限期推遲。對此,北京則表示,該氣球屬民用性質,係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美國國土,但華盛頓和美媒卻將其定調為「間諜氣球」,雙方各說各話,儼然已引爆新一波美中外交衝突。疑點1:氣球真的有被人為操控?據BBC的報導,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瑪麗娜米隆(Marina Miron)聲稱,「這個氣球可能被地面的操作員遙控,」她說,「他們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以搭乘不同氣流,去往不同方向。中方還可以讓它定點逗留,以搜集數據,這是衛星做不到的。」此說法影射中國氣球透過人為操控,在蒙大拿州上空定點逗留,以監測美軍位於該地的陸基核武設施。不過,我國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指出,「正常情況,中緯度高空的西風很強,氣球可能在2天內就飄離美國本土。這幾天剛好遇上我們介紹的『平流層暖變』,高空西風帶位置明顯偏移,美國上空變成一個弱風帶,要一直到美國東北,快要出海前才會遇到強風。」也就是說,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而透過圖示的比對也能理解,中國氣球的飄流軌跡符合1920年代,由日本氣象學家大石和三郎(Wasaburo Oishi)發現的行星尺度大氣環流「高速氣流」(Jet Stream)的軌跡。疑點2:美加軍方1月底就發現氣球?為重大國安危機?北美防空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6日在一場閉門簡報會中聲稱,軍方在美東時間2月2日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刊登中國氣球的報導以前,沒有偵測到中國氣球的威脅,是情報部門事後通知軍方,他們才認知到相關國安風險,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形容為「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但據《彭博社》和《紐時》的報導,由美加兩國共同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其實早在1月28日就偵測到中國氣球進入美國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阿拉斯加州領空,但美軍當時並未將其視為威脅,而該氣球也在1月30日順著氣流進入加拿大領空,加國軍方同樣未將其視為威脅。且《華盛頓郵報》也指出,拜登政府掌握的情資顯示,中國高空氣球曾在川普政府任內已3度侵入美國領空,本次的「中國氣球事件」並非首例。倘若這顆中國氣球真的如BBC等外媒所言具備偵查能力、能夠監控核武設施,又是類似「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美加軍方卻都未能在前3次的入侵中認知到威脅,也未在中國氣球進入領空的第一時間,也就是1月28日立即反應,甚至提前在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州將其擊落,屬實嚴重失職,影響國安程度遠比中國氣球本身更具威脅。疑點3:「中國氣球事件」適逢「布林肯訪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聲稱:「每逢中美高層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對照此次布林肯釋出訪中消息後,拜登政府從1月就開始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施壓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則在2月2日達成協議,菲國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圖/中國外交部官網)沒想到這次卻碰了個軟釘子,中國政府對布林肯的造訪消息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表現出不歡迎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1月31日直言,美方「不能一邊談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而此時正好發生「中國氣球事件」,對拜登政府而言,不失為一種解套。
圍堵範圍擴大! 中國半導體大廠低調掃購設備
近日美國、日本及荷蘭等盟邦已達成協議,限制中國取得半導體設備,除了最先宣布的先進製程設備,現在連成熟製程設備也不打算放行,使中國晶片業在製程技術及自行開發晶片的能力皆受影響;據悉,中國半導體大廠正趕在三國限制法令完成前,低調購入大量半導體設備,先前被制裁的華為也加速購買。根據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因美拉攏日、荷兩國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而為維持營運,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合肥晶合集成、杭州士蘭微電子等4間中國半導體廠商,趁全面禁令正式出爐前,向外界購買晶圓廠設備(WFE),包括二手設備,但因擔憂違反美國現行制裁,都盡量讓這些交易透過匿名、低調進行,所採購的部分設備甚至未直接運往中國。報導說,即使是遭到美國嚴厲制裁、未經許可依法不能採購含美國先進技術之設備的華為,也在加緊採購半導體製造設備,研判可能是華為正準備與中芯國際合建晶圓廠,所以希望盡可能多買一些製造設備。對中芯國際而言,購買先進製程和成熟製程設備實屬必要,因為該公司使用多種製程來製造晶片。中國半導體廠商目前不能採購14奈米以內製程等更先進的設備,且目前只有中芯國際有能力製造14奈米以內製程的晶片,對大部分中國半導體廠商來說,美國現行禁令影響不大。然而,除了先進製程設備,美日荷等盟邦連成熟製程設備也不打算放行,促使中國晶圓代工廠和半導體垂直整合型公司(IDM)開始大肆採購有利於他們擴張和維持目前營運的製造設備。報導特別指出,台灣晶圓設備製造商將是最大受益者,來自中國的訂單已經排到2024、甚至2025年。另外,在智慧型手機方面,智慧型手機晶片製造廠商高通(Qualcomm)宣布,向華為供應的出口4G、Wi-Fi和其他晶片的許可證,將不受先前美國政府的限制令影響。高通技術許可和全球事務總裁Alex Rogers表示,由於美國國會認為它們不會影響國家安全問題,這些許可將持續數年。
美軍擊落中國氣球 中方外交部回應:明顯反應過度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大陸前夕,因「中國偵察氣球」事件致其行程往後推遲。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氣球事件是美方欲加之罪,如果美國不改變其霸權思維,恣意凌駕於他國之上,中美關係很難改善。如今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4時40分許證實軍方已成功擊落這顆氣球。對此,中國外交部也在稍晚就美方宣稱擊落中國無人飛艇發表聲明。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網站公告,中國外交部就美方宣稱擊落中國無人飛艇發表聲明,具體內容如下: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核查後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中方明確要求美方以冷靜、專業、克制方式妥善處理。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在此情況下,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也表示,「每逢中美高層要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這次也不例外,例如拜登政府考慮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唆使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在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2月2日也達成1項協議,菲律賓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布林肯藉由先前一系列對中國施壓的舉措,希望中方能妥協讓步,自己則輕易的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即可「空手套白狼」。李慶四指出,中方一向本著雙方合作利益的長遠大局思考,很多時候加以忍讓,但這次美方的要求太多、動作太大、欺人太甚,而中方沒有明確接受美方訪問的要求,美方自知布林肯即使來訪,雙方可能不歡而散,因此剛好利用氣球事件為藉口而「順坡下驢」,自己找台階下。李慶四也擔憂,美國在內政上不安寧,共和黨與民主黨激烈博弈無法緩解,因此需要對外轉移矛盾,拿中國說事,而且看不到對華政策會有所調整。如果美國不改變自身的霸權心態,不改變追求徹底凌駕於中國之上的思維,中美關係很難向健康方向發展。
中國間諜氣球遭擊落 美國政府展開實際用途調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大陸前夕,因「中國偵察氣球」事件致其行程往後推遲。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氣球事件是美方欲加之罪,如果美國不改變其霸權思維,恣意凌駕於他國之上,中美關係很難改善。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懷疑「誤入」說法,建議美國軍方確認飛行物的真實用途。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表示,近1個月來,美方對中國的態度極其不友好,例如拜登政府考慮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唆使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此外在軍事上,李慶四指出,美國和菲律賓2月2日已達成1項協議,菲律賓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每逢中美高層要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李慶四觀察,這次也不例外,布林肯藉由先前一系列對中國施壓的舉措,希望中方能妥協讓步,自己則輕易的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即可「空手套白狼」。李慶四表示,中方一向本著雙方合作利益的長遠大局思考,很多時候加以忍讓,但這次美方的要求太多、動作太大、欺人太甚,而中方沒有明確接受美方訪問的要求,美方自知布林肯即使來訪,雙方可能不歡而散,因此剛好利用氣球事件為藉口而「順坡下驢」,自己找台階下。李慶四表示,美國在內政上不安寧,共和黨與民主黨激烈博弈無法緩解,因此需要對外轉移矛盾,拿中國說事,而且看不到對華政策會有所調整。如果美國不改變自身的霸權心態,不改變追求徹底凌駕於中國之上的思維,中美關係很難向健康方向發展。此外,美國之音引述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亞太安全研究主任帕特里克·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 分析,中國派出偵察氣球來蒐集洲際彈道導彈基地和其他戰略基地訊息的做法,是「奇怪笨拙的行為」(bizarrely clumsy act)。他呼籲美國政府應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準備好做出適當精準的回應。
台積電法說 大砍今年資本支出
美國持續祭出禁令封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受到中美晶片大戰不確定因素影響,以及通膨影響終端需求,有矽盾之稱的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也保守看待未來前景,對未來投資更加謹慎,昨日召開法人說明會中,確定大砍今年資本支出10~18%,由年初規畫的400至440億美元,一路下修至360億美元。這是台積電第2度下調今年的資本支出,至於明年的資本支出則由於目前變數仍多,要明年1月才能公開。不過法人認為,台積電法說會雖未明確提及明年展望,僅是稍微提到明年會有衰退,但2度下修今年資本支出,也意味台積電正為比預期更廣泛的衰退做準備。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昨日法說會指出,終端手機與電腦需求疲弱,客戶進行庫存調整、遞延量產,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預期半導體庫存在第3季達到高峰,第4季起下滑,台積電產能利用率也將在第4季與明年第1季下滑。不過,魏哲家強調,公司營運波動性較產業小,因技術優勢及產品差異化,完整捕捉高速運算平台,緊密的客戶合作,明年保持成長、未來幾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15至20%。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對台積電下修資本支出、調降產能利用率表示欣慰,「是行業利空出盡的重要指標之一」,他認為公司雖沒明言2023年的資本支出,但決定更小心投資;他認為台積電明年成長率要達到15至20%,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更別提還有美國《晶片法》等圍堵中國半導體禁令,也將影響台積電表現。研調機構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Mark Li表示,美國規範目前僅適用在AI和超級電腦所應用的高階繪圖處理器,對台積電2023年的營收影響估計將低於0.5%。但禁令未來若進一步升級,擴大適用範圍至整體資料中心的中央處理器和繪圖晶片,最壞情況下,可能衝擊台積電2023年營收5%。不過昨日法說會,台積電第3季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好成績,毛利率高達60.4%,稅後純益率則為45.8%,每股盈餘(EPS)為10.83元,儘管持續通膨帶動成本增加,強勢美元加上7奈米及先進製程對營收貢獻高達一半推升表現。台積電昨日股價來到395元、2020年7月來新低,公司是否計畫啟動庫藏股?台積電發言人黃仁昭說,公司的現金要用於繼續投資,才能夠回報投資人,台積電今年股東人數大增至141.88萬人。
Chip 4預備會未觸及中國議題 成員利益盤根錯節難堵中
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已於本周召開首次預備會議,僅先交換供應鏈合作議題,未觸及排除中國技術等出口管制議題。專家認為,Chip 4初期僅能以技術或平台合作方向為聯盟初步目標,對此產業界人士補充,主要是四方成員利益盤根錯節,堵中目的難達成。晶片四方聯盟27日召開預備會視訊會議,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表示,這次是工作階層的預備會議性質,談的是供應鏈韌性的合作,各國對前一陣子的供應鏈問題進行廣泛性交流。至於正式會議時間與議題細節,則並未說明。產業人士認為,圍堵與打壓中國科技發展是美國的主要目標,但4方成員利益盤根錯節,也還沒具體措施,美國目的難以達成。因韓國在中國有大額投資,日本與韓國有政治隔閡,台、韓在晶圓代工領域具競爭關係,台灣則有不少設備和原料出口中國。世界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公開呼籲,希望外界不要因中國關係歧視台灣,業內人士指出,這凸顯出台灣的尷尬地位。劉佩真表示,Chip 4初期以技術或平台合作方向為聯盟初步目標,預備會議未能觸及中國議題,因韓國三星、海力士在中國有鉅額投資,南韓也跟日本、美國因過往的政治與貿易經驗有心結。她分析,台灣加入Chip 4的好處在於,台、美、日、韓是目前全球半導體技術最強的四個國家,在供應鏈、市場、品牌等方面強強結盟,有互惠綜效,可以迎接更大的商機,也能繼續在全球科技業保有優勢地位;但同時帶來的壞處在於,因這個聯盟最終目的在圍堵中國,而台灣不少半導體供應鏈的直接客戶在大陸,未來相關公司需尋求更有彈性的經營策略。
拜登簽署《晶片法案》命令!挹注527億美元 圍堵中國晶片製造困難重重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當地時間25日簽署了一項實施《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的行政命令。此法將為美國半導體生產和研究挹注527億美元的政府補貼,除了施壓三星和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投資,建立美國自身的半導體供應鏈之外,還意圖圍堵中國成熟和先進製程的晶片製造,拖慢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進程。據《路透社》的報導,拜登將透過《晶片與科學法案》,加強美國面對中國發展科學技術的競爭力。該法案學習中國政府補貼企業的方式,挹注資金到美國晶片製造業、擴增研究資金,盼能緩解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軍武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供應鏈問題,這項法案也預計為投資晶片廠提供規模達24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拜登的行政命令除設定6項優先任務作為法律實施指引,並建立一個16人組成的跨部會CHIPS施行委員會,由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狄斯(Brian Deese)、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和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代理主任尼爾森(Alondra Nelson)擔任共同主席。另外,該委員會還會納入國防部、國務院、商務部、財政部、勞工部和能源部部長。面對美國《晶片法案》來勢洶洶,大陸券商普遍觀點是,美國晶片法案生效後,進一步凸顯中國半導體國產化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同時必須加強製程設備、材料、軟體等領域的國產化。而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在於「資金」和「市場」。美國要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掏空東亞的半導體產業就意味著生產成本的提升,必定助長通膨。尤其荷蘭的艾司摩爾、美國的Intel和南韓的三星等外商都有在中國市場大量投資和佈局,光是要讓這些國家說服自家企業放棄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半導體市場就困難重重,甚至中國若因為科技圍堵而在未來發展除獨立於美國系統的半導體供應鏈,規模經濟的優勢下可能會打趴所有生產成本過高的企業,這才是多數外商最害怕的結果。而事實上,中國在製造成熟製程晶片方面已漸漸發揮出低成本的優勢,其市場占比也有逐年攀升的趨勢。龐大的市場自然就會吸引科技和資金進駐,這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邏輯,若要透過政治力量阻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勢必就會有企業鑽漏洞來躲避政府的規範,過去的貿易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安倍遇刺亡/安倍家族與統一教「緣牽三代」?韓媒爆:連美日同盟也靠他們牽線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生前疑似與「統一教會」關係密切,而遭仇恨統一教會的山上徹也槍殺身亡,統一教會也因此躍上全球媒體版面。就有南韓媒體披露,安倍晉三首相任內之所以能強化美日同盟,就是靠統一教會居中牽線,甚至安倍家族本身就與統一教會有很深的淵源。據韓媒《OhmyNews》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2016年爆冷贏得總統大選後,原本預期希拉蕊當選的安倍政府,立即透過統一教會的人脈牽線,並在川普當選2天後與川普通話,並協助談妥安倍於同年11月的美日元首會談。韓媒《韓民族新聞》在1992年也指稱,安倍家族與統一教會的淵源可追溯自安倍的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據悉,岸信介早在60年代就與反共的統一教會學生組織「原理研究所」搭上線,來對抗左派主導的學生運動與壓制反對《美日安保條約》的力量。且來自南韓的文鮮明創立統一教後,也因其反共宗旨,而在美、日、韓3國的政界中擁有不小影響力。據傳安倍外祖父岸信介與統一教會有很深的淵源。(圖/翻攝自推特)報導聲稱,岸信介與統一教會達成協助反共、協助傳教的雙贏協議而關係融洽,並留下一張岸信介站在文鮮明夫婦中間的合照。日媒《MAG2NEWS》去年也披露安倍家族與統一教會有難分難捨的關聯,還曾一起創立反共團體「國際勝共聯合」,甚至以「安倍晉三與統一教會的蜜月關係」來形容雙方關係。岸信介曾與統一教會創辦人夫婦合影。(圖/翻攝自chojin.com)據悉,屬於統一教會和統一教會創立的非政府組織「世界和平統一家庭連合」和「天主和平連合」2021年9月12日在文鮮明妻子和總裁韓鶴子的主持下,於南韓京畿道加平郡聯合主辦「THINK TANK 2022希望前進大會」中,就接連播出川普與安倍晉三的視訊演說。日媒過去就報導過安倍與統一教會關係密切。(圖/翻攝自推特)不過,若回顧日本60年代的學運和反對美日安保浪潮,可發現真正讓日共勢力衰弱的原因,其實是日共發表貶低學運團體的言論,而與支持共產黨以外的學運團體分道揚鑣,從而失去最主要的外部民間支持。隨後又因赤軍等激進團體的動亂和恐怖活動,以及「二戰後日本第一個被刺殺的政治家」、被認為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淺沼稻次郎於1960年遭學生持刀刺殺後,日本政界與民間對共產黨的支持與好感都快速下降。但諷刺的是,岸信介最後仍因簽署《美日安保條約》過程中對學運的應對失當而下台。此外,有著高度政策連續性的美國政府,自歐巴馬第二任期就開始加強對太平洋盟友和國家的影響力,推出TPP與空海一體等政軍商策略,即使沒有統一教會的牽線,打著抗中旗號的川普也必須拉攏日本圍堵中國大陸在太平洋的勢力發展。
昔是印太戰略推手 安倍外交遺產影響深遠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8日遭槍擊身亡,其留下的外交政策遺產,影響印太區域民主發展及和平深遠。當前美、日、印、澳四邊安全對話(QUAD)的雛形就是由安倍所主導提出,安倍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亞洲民主安全之鑽」等一系列外交政策概念,刺激了美國印太戰略的形成,並讓美日及美國與亞太盟友之間的安全聯繫更加密切,以共同應對中國崛起,是「印太戰略」的重要推手。美國《時代雜誌》9日在臉書刊出安倍的黑白照片封面,並發表一篇文章指出,安倍改變了日本在世界的地位,直到最後都是日本政壇一言九鼎的人。報導引述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Temple University Japan)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金斯頓(Jeff Kingston)表示,安倍任內促進了日美和澳洲和印度之間的關係,以此來抗衡中國的崛起。安倍主張印太地區的自由,其行動包括準備向越南和菲律賓出口武器。這些都是擔憂中國對地區霸權野心的回應。美國為圍堵中國推動的「印太戰略」和「四方安全會談」(QUAD),其概念雛形都源自於安倍。安倍2007年8月在印度國會發表「兩洋交匯」的演說,闡述「自由與繁榮之弧」,這是「印太」概念首次出現在國際舞台。他也在同年5月力推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組成的QUAD舉行首次高層會議。2012年安倍重返執政時發表「亞洲民主安全之鑽」文章,對中國的海洋擴張影響提出警告,主張日本應和美印澳合作維護太平洋、印度洋的自由航行與和平穩定;2017年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採用了「印太」概念,並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太戰略」。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的話報導稱,安倍是「帶來轉型的領袖」,他令日本變成世界舞台的領袖,並改變許多人對亞洲的思考方式,轉變成更廣大的印太視角。而美國領袖「往往需要他的遠見,並信任他的判斷。」
前日相安倍遇刺身亡 台灣基進:挺台恩情永不忘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在選舉造勢演說中遇刺身亡,台灣基進對此發表聲明表達震驚,譴責暴力並對安倍的逝世表達哀悼。台灣基進表示,安倍晉三出身自民黨,曾任日本首相、內閣總理大臣、內閣官房長官、自由民主黨總裁、自由民主黨幹事長等職位,他自2007年起「自由與繁榮之弧」、2012年「亞洲民主安全之鑽」、2021年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四方精神」聲明,都對台日關係或者印太戰略的推進,扮演著重要推手角色。台灣基進表示,安倍主導推動的東亞抗中陣線同盟形成的過程,雖然未明言,但已讓站在抗中前線的台灣,實質上成為了這個網路的核心之一,這也是為何安倍晉三長期以來對台灣大力關注、相挺的原因之一。安倍被視為對中鷹派,他對中國霸權的警覺及一系列的倡議,對於東亞防堵中國戰略的成形,居功厥偉。台灣基進指出,安倍遭遇這樣的事件,不僅是單純的暴力事件,更可能對接下來整個東亞乃至國際以及台灣局勢造成重大影響。台灣基進呼籲,台灣接下來更須加倍警戒,持續穩固對抗中國的同盟,將安倍圍堵中國威權擴張、遏止中共霸凌亞洲的精神傳承下去。台灣基進指出,安倍的逝去是一位時代巨人的殞落,過去安倍曾向國際社會疾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大力度挺台,如今台灣基進想要以「安倍的事,就是基進的事」作為報答,將他對台灣的友誼、恩情,以及抗中的意志,世代傳承下去。
13國加入IPEF 拜登考慮調降對中國的關稅
美國總統拜登昨(23)日在日本東京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日本、韓國、澳洲等13國加入,台灣與大陸均不在內。但是拜登在答覆媒體問題時說,他考慮調降對中國的關稅,那些是前一任川普政府所實施,拜登行政部門確考慮削減對中國商品課徵的懲罰性關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在東京元赤阪的迎賓館與拜登舉行領導人會談,結束後,拜登、岸田與印度總理莫迪一起出席記者會,宣布IPEF啟動。 美國總統拜登昨日至東京皇居御所拜會日皇德仁,2人戴口罩會談30分鐘。這是德仁在2019年12月接見烏茲別克總統後,再度與外國領袖會談。(圖/美聯社)岸田表示,日本加入IPEF,並期待美國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拜登則表示聯合國安理會若實現改革,他支持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雙方還一致同意為加強美國以核武器和常規戰力參與日本防衛的延伸嚇阻。依據美國規畫,13個初始成員包括美、日、澳、印度、韓、星、印尼、泰、馬、汶萊、菲、越和紐西蘭,是美國主導的經濟圈構想,涵蓋全球約40%國內生產毛額(GDP),主要內涵在供應鏈韌性、潔淨能源、基礎建設、數位貿易等領域採行共同標準,不過,IPEF不會納入降低關稅、市場准入等傳統工具。值得關注的是,IPEF的13個國家中,除印度與美國之外,11個國家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中國是RCEP的主導國。美國正受高物價所苦,美財長葉倫最近表示,川普政府對中國實行懲罰性關稅,對消費者、企業造成很大傷害。昨天有記者詢問拜登,是否考慮取消對中國的部分懲罰性關稅?拜登表示,「我正做此考慮。那些關稅不是我們訂的,而是上一任政府所課徵,削減關稅一事正在考慮中。」IPEF被視為深化圍堵中國的區域經貿聯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表示,人為製造經濟脫鉤、技術封鎖、產業斷鏈,加劇供應鏈危機,只會給世界帶來嚴重後果。他還稱,亞太成功的密碼是合作共贏,不是零和對抗。亞太應該成為和平發展的高地,而不是地緣政治的決鬥場。台灣則在事前獲美通知,不在IPEF首輪名單。外交部表示,這不表示台灣被排除在機制之外,我國政府仍持續與美方及主要國家積極爭取參與,台美正積極就各項實質經貿合作議題進行盤整,可望在未來數周內共同擘畫具體途徑以深化雙方經貿合作。
中國海軍規模全球最大!「可用來侵犯台灣」 布林肯重申:美方承諾協助維持台灣
中美地緣政治角力持續升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對內打壓自由,對外更咄咄逼人,美國完全有理由和責任站出來抵抗中國相關行動。但他強調,中美軍事對抗不符合兩國利益,且拜登政府也不想圍堵中國,而是要「捍衛國際秩序」。布林肯還提到,中國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可用來侵犯台灣」。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2日播出布林肯的專訪,話題大多圍繞美中關係。布林肯在訪談中表示,中國是美國外交政策上最大的挑戰,美國的目的不是要圍堵、遏制或阻擋中國,只是「中國有軍事、經濟及外交能力,能夠挑戰以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而美國會挺身對抗任何挑戰這個秩序的國家」。布林肯認為,美中關係之所以陷入低谷,問題正是出在中國本身。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在國內採取更多行動來打壓自由,在境外也表現得更具侵略性」,因為北京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世界霸主」。針對台灣問題,布林肯提到,中共解放軍戰機頻繁進入西太平洋,又增派軍艦到南海巡航,「中國已有世上規模最大的海軍,可以用來侵犯台灣」。布林肯重申,根據《台灣關係法》,美方承諾協助維持台灣防禦能力,並確保區域和平與安全。當他被問及華府是否正走向與北京軍事對抗,他回應:「如果走到這一步,或是朝這方向發展,都將嚴重違背美中雙方的利益」。布氏還透露,拜登總統最擔心中方竊取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商業機密及智慧財產權,「這類行為象徵有人企圖以不公平且敵對的方式進行競爭」,因此美國會聯合「理念相近與同受侵害的國家,一起向北京喊話『不可以這麼做、不允許這麼做』,這樣會更有力量,效果也會更好」。在訪問中,布林肯也不忘再度指控北京在新疆和香港打壓人權。他強調,「我們已明確表態,觀察到新疆維吾爾族人面臨種族滅絕」,但中美無法完全斷絕往來,兩國關係有對抗性、競爭性,還有合作性,處理人權問題時也應考慮兩國的複雜關係。展望未來,布林肯表示,中國的所作所為將會對其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它若面對來自世界廣大地區的責難時,發展經濟將會愈來愈困難。
美最大國外投資案!台積電赴美設廠 「解決晶片荒」拜登:有信心
解決美國企業晶片荒,白宮12日舉辦了一場半導體視訊峰會,美國總統拜登致詞時表示,美國在晶片基礎建設上需要更多的投資,提振當地製造業。與會的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強調,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即將興建的5奈米先進晶圓廠計畫,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國外直接投資案之一,他有信心會成功。面對中美科技戰及全球大鬧晶片荒,美國亟力拉攏全球半導體龍頭大廠,籌組全球半導體聯盟,圍堵中國半導體勢力擴張。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經濟顧問迪斯(Brian Deese)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等官員,與19位包括劉德音在內的通用、福特、三星、英特爾等企業高層共同參與這場「半導體與彈性供應鏈執行長峰會」。拜登在會中特別提到中國計畫主導半導體供應鏈,他說,當天收到跨黨派23名參議員、42名眾議員來函,支持「晶片美國製造計畫」,信中並提到中國正在大舉重整和主導半導體供應鏈,投入大量資金以達成目的。美國應強化本身的半導體產業,不能錯過投資時機。拜登指出,他最近提出2兆美元建設方案,目的就是要重振美國製造業,保護國內供應鏈。會前,白宮新聞秘書莎琪在簡報會上說:「我們並不預計這次會議會達成一項決定或做出一項宣布,這是我們持續進行的接觸和討論的一部分,以便探討如何妥善解決這個(晶片短缺)問題。」台積電則表示,由於大家發言踴躍,會議進行時間較預期為長。台積電美國5奈米廠定於今年動工,2024年量產,投資金額約120億美元,但業界人士預估,由於在美投資成本較高,最後金額恐遠高於此。劉德音與會時指出,台積電赴美投資計畫,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國外直接投資案之一,國外直接投資能夠強化經濟競爭力,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提升個人收入,助力當地公司成長,他有信心在與美國政府跨黨派的合作下將會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台積電,身為美國半導體領頭羊的英特爾日前已宣布在美啟動200億美元投資方案,三星也傳出在美有17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地緣政治發展,導致供應鏈重組,對半導體廠商而言是個「雙面刃」,一方面廠商成本會增加,但另一方面,如果處理得得宜,化壓力為轉機,產業在國際上會更有發言權,可以讓台灣的國際化及轉型更進一步。
WTO首位女性非裔祕書長!伊衛拉:會公平對待台灣
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15日獲任命為世貿組織(WTO)祕書長,成為該組織的首位非裔女性領袖。在競選期間,伊衛拉曾承諾公平對待台灣,因此獲台支持;伊衛拉即將執掌世貿的消息公布後,北京也大讚她是「眾望所歸」,兩岸難得在國際組織領袖人選上出現共識。人事案發布後,中國商務部在第一時間、即15日深夜發布聲明祝賀伊衛拉。聲明指出,伊衛拉不僅是世貿首位來自非洲的祕書長、也是首位女性祕書長,是「眾望所歸」。至於我國常駐WTO代表團,昨天並未公開發表任何祝賀詞,不過,耐人尋味的是,也透過中央社,表示66歲的伊衛拉在競選期間,與台駐世貿代表團及蔡英文政府官員有良好互動,她也承諾會公平對待台灣。稍早之前,我外交部對參與WTO,曾表示將主動積極參與WTO各項事務,包括近期已成功爭取擔任WTO原產地規則委員會主席等重要職務外,也將積極參與WTO祕書長選任案,另外,目前WTO祕書處還沒有我年輕學者或學者擔任職務,我方也將爭取。WTO是我唯一以全會員身分與會的全球性經貿組織,我出口依賴度逾6成,外貿可說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但在美國川普政府杯葛世貿組織,從多次揚言退出到阻撓新法官任命,癱瘓WTO爭端解決機制,再到要對WTO貿易規則「大破大立」改革下,都讓WTO成為中美兩強爭霸較勁場。儘管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但揚棄川普政府時代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路線後,拜登採取的是爭取盟國合作來圍堵中國的路線,可以預期,居間斡旋的WTO祕書長及其領銜的祕書處,在世貿改革,將扮演重要角色。我國在WTO大使懸缺8個月後,去年7月終於敲定由有實戰經驗、也深諳WTO規範的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前院長羅昌發出任,羅曾在2006年獲WTO祕書長任命為「爭端解決小組」成員,2008年當選WTO補貼及平衡措施委員會常任專家。至於大陸則在今年2月初任命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接任中國常駐WTO大使,李成鋼出身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司長,深諳國際貿易規則,也在大陸去年底的RCEP、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中扮演要角,可以預料大陸也備戰,做好迎接世貿改革話語權之爭。
今明連續2晚!陳文茜邀3專家掌握美選解盤
史上最激烈的白宮爭霸戰,即將於美東時間11月3日投票揭曉,中天新聞台將於今(3日)晚9點首發、4日晚間9點,連續2晚由《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親自主持美選特報,搭配鄭亦真主播即時報票,邀集3位重量級國際局勢專家,包含前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朱雲鵬、以及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等人,就分裂的美國、誰和中國有利益、圍堵中國、氣候變遷、種族主義等議題,一窺這場美國歷史上最重要、懸疑的總統大選。周玉琴將主持明早開票報導。(圖/中天提供)而明(4日)早 9點至11點半即時推出的「2020美選開票 白宮爭霸特別報導」,將與美國開票同步,並由《頭條開講》周玉琴主播主持,搭配劉又嘉主播即時報票,不但邀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紹成湯紹成、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從政治、外交角度即時分析,更邀請首席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從外資、財經角度關注解讀,美國第一現場更有華府特派龔邦華、洛杉磯特派鄒倩琳駐守第一線。周玉琴表示,這次2020美國大選結果不但攸關未來的美中台關係,對於國際情勢發展也有相當重大的影響,相當值得觀眾關注,尤其台灣幾乎是亞洲唯一的「川粉」,台灣執政當局過去的表現也讓人覺得是押寶在川普的身上,她呼籲並希望執政當局對美選保持對等,對台灣未來情勢,將較為有利。周玉琴也指出,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今年郵寄投票的數量將較往年多出許多,開票過程將更加費時耗力,也大幅增加計票難度,選舉結果恐怕無法那麼快出爐,她且深盼勿延宕過久,避免等待開票結果出爐社會發生動盪而造成人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