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據資訊
」 IDC 國際數據資訊 小米 AI 華碩IDC:2奈米進入關鍵年 半導體市場2025年成長15%由台積電稱霸
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持續以雙位數成長!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研究顯示,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持續攀升,預計2025年整體半導體市場將成長超過15%,台積電(2330)也將持續稱霸Foundry1.0與Foundry2.0領域,台積電12日股價漲20元、收在1060元,再次上演秒填息秀。IDC在12日舉行2025台灣ICT市場與全球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記者會,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表示,明年由AI驅動的高速成長仍將持續,半導體市場預計將成長15%,記憶體領域可望成長超過24%,主要動能來自AI Accelerator需要搭配的HBM3、HBM3e等高階產品滲透率持續提升,以及新一代HBM4預計於2025下半年問世所帶動,非記憶體領域則可望成長13%,主要受惠於採用先進製程晶片,如AI伺服器、高階手機晶片等需求暢旺。曾冠瑋表示,台積電在傳統Foundry1.0領域,市占在2023年為59%,預期2024年達64%,2025年更將擴大至66%,遠超三星、中芯國際、聯電等競爭對手。而在Foundry2.0定義中,這包括晶圓代工、非記憶體IDM製造、封測、光罩製作等,台積電市占為28%,但在AI驅動先進製程需求大幅提升的態勢下,預期台積電在這方面的市占還會攀升。2025年將是2nm技術的關鍵年,曾冠瑋表示,三大晶圓製造商都將進入2nm量產,台積電預計在明年下半年穩健量產,三星因搶先進入GAA世代,預計會比台積電提早半個季度量產,而英特爾在戰略調整下,將全力聚焦導入晶背供電(BSPDN)的18A,各家的良率爬升速度與擴產節奏將成市場關注焦點。且在輝達、超微、AWS等客戶需求推動下,台積電在CoWoS先進封裝產能將持續倍增,預計會從2024年的33萬片大增至2025年的66萬片、年增一倍,包括濕蝕刻、點膠、揀晶等關鍵製程設備的台灣設備供應鏈廠商,預計能在這波擴產潮中獲得更多成長契機。儘管成熟製程的晶片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大陸開出大量產能,但也因應用範圍廣泛,涵蓋消費性電子、車用、工控等領域,2025年在消費電子帶動下,以及車用與工控領域可望出現零星庫存回補動能下,整體需求將持續回溫,預計讓2025年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平均提升5個百分點。
AI經濟大爆發!IDC估明年全球AI支出2270億美元 2030年逾19兆美元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在12日公布2025年台灣資通訊(ICT)市場趨勢預測,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表示,預計明年仍是以AI為整個產業的發展主軸,加速AI轉型已成企業迫切需求,將帶動2025年全球AI支出2270億美元、2030年將超過19.9兆美元,創造全新AI經濟。IDC最新報告提到,台灣ICT市場需關注五大趨勢,包括生成式AI下波發展為多媒態與多模型應用;擴大邊緣IT基礎建設規模、促進雲端市場發展;邊緣運算與AI裝置將加速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拓展;AI BOM及密碼敏捷重要性增加,資安市場規模將於2028年達到7.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11.9%;及AI驅動的碳排管理將成主流趨勢。IDC資深市場分析師蔡振男表示,目前全球在建設資料中心的成長非常高,很大原因是這兩年生成式AI技術出現,一般企業投資會持續加大,而當大模型建立並訓練好後,接下來是推論階段,算力和資金相對來說就沒有這麼大,接下來的關鍵是延遲性、以及推論後提交給客戶的品質,未來幾年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導入AI技術,不同行業會有不同需求。IDC市場分析師江靖婷則表示,預期明年台灣生成式AI手機將占總體智慧手機市場50.7%,而AI筆電將占總體市場41.2%,行動裝置即服務(MDaaS)會提供租賃或訂閱模式,降低企業在一次性購置設備的資本支出,且軟硬體年年可更新,並作集中化管理,可以確保資源妥善應用,資安方面也可管控,這會讓商用市場出現新需求,第三方服務商也可以透過訂閱服務擁有更多收入來源。
IDC:大尺寸面板10月衰退16.8% 明年Q1「這因素」淡季不淡
IDC國際數據資訊4日發布「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表示2024年10月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衰退高達16.8%,預計今年第四季難以扭轉,但有鑑於明年上半年的美國可能再次對中國的商品加關稅,有望推動2025年第一季需求成長,淡季不淡。IDC數據顯示,電視顯示面板出貨月減7.7%,顯示器面板月減17.7%、筆記型電腦顯示面板月減28%,平板電腦顯示面板則月減13.9%。IDC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大尺寸顯示面板經過2024年第三季旺季備貨週期後,於2024年10月面臨大幅度需求修正,預期2024年第四季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季出貨亦將面臨衰退。但陳建助表示,有鑑於2025年上半年美國有可能再次加徵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加上2024年11月起各應用大尺寸顯示面板需求持穩,甚至部分入門規格的需求已開始增加,預期2025年第一季大尺寸顯示面板季需求有望成長,淡季不淡。另一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日前公布的11月上旬面板報價,也顯示大尺寸電視面板已連二月持平止穩,因大陸「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發威,有效帶動電視銷售升溫。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日前在法說會表示,第4季進入傳統淡季,但在大陸政策刺激消費下,預估友達面板事業營收與去年同期相當,智慧移動與垂直場域兩事業,也受總體經濟和季節性需求的影響,展望2025年,在同業「按需生產」與商用機種回溫,預期換機潮帶動下,對明年產業供需相對樂觀。群創(3481)也預期,大陸「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政策,可望讓電視面板價格持穩,第4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7%至9%,平均售價(ASP)季減3%以內,但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季增17%至19%。IDC數據顯示,今年10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仍以京東方第一,占整體出貨34.4%,第二名是華星光電的14%,第三名是樂金顯示的11.7%,台灣的群創光電占11.3%,友達占8.6%。投顧預估,群創第四季營收將季減4.4%、至530.5億元,但有業外的售廠處分利益,預期每股稅後純益(EPS)將達1.46元,推動2024年正式轉盈。群創在4日盤中以15.45元撐平盤,友達則是小跌0.94%、約15.85元。
印尼禁售Google Pixel手機「原因曝光 」 谷歌:目前並未正式銷售
蘋果的iPhone 16一個禮拜前被印尼宣布禁止在當地銷售,原因是蘋果未符合要求使用當地製造零件的規範,如今,印尼政府又以相同原因,禁止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所生產的智慧型手機Pixel,針對這項禁令,谷歌也做出回應。根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印尼政府禁止谷歌Pixel手機的販售,原因是該公司沒有符合相關規範,要求在印尼境內銷售的特定智慧型手機必須含有至少40%的當地製造零件。報導引述印尼工業部發言人費柏里(Febri Hendri Antoni Arief)在10月31日的說法,「我們正在推動這些規定,實現對所有印尼投資人公平的原則」,他更直指谷歌的產品未遵守印尼官方制定的方案,所以無法在當地銷售。此外,費柏里表示,印尼的消費者當然可以在海外購買谷歌Pixel手機,只要他們支付必要的稅金即可,不過印尼也正在考慮停用非法販售的手機,在一周前,印尼也宣布禁止iPhone 16在國內銷售,原因也是不符合當地的含量規定。根據報導,許多業者通常會透過與當地供應商合作、或在國內採購零件的方式,來增加在地零件的使用量,以符合當局規範,由於印尼擁有龐大的科技3C人口,使得這個東南亞國家成為科技相關投資的重要目標市場。不過據了解,谷歌和蘋果手機並非是印尼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另據研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今年5月資料顯示,印尼2024年首季的前兩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是來自中國的OPPO和南韓的三星(Samsung),而針對印尼限制谷歌Pixel手機的販售,谷歌指出,旗下的Pixel手機目前並未正式在印尼銷售。
全球前五大電腦品牌出爐「這台廠」贏蘋果 IDC:明年溫和成長
2024年第三季全球前五大個人電腦品牌出爐,蘋果僅拿下第四名。IDC(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最新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經濟出現復甦,但2024年第三季全球傳統PC出貨量仍年減2.4%,降至6880萬台;預計明年市場將出現溫和的個位數成長,但相關的AI產品可能要等軟硬體與應用場景更多、直到2026年才會更加普及。以數據來看,今年第三季、全球個人電腦市占率冠軍為聯想(Lenovo),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3%至1650萬台,市占率24%;第二名為惠普(HP)的19.7%,出貨量成長0.4%、1360萬台,第三名是戴爾(Dell Technologies)的14.3%,減少4%至980萬台。華碩(ASUS)是第四名,出貨量成長10%至550萬台,市占率7.9%;蘋果出貨量大減24.2%至530萬台,衰退幅度居前6大廠之冠,市占率為7.8%,跟華碩並列第四;宏碁(Acer)出貨量成長4.4%至450萬台,市占率6.6%。IDC全球行動裝置追蹤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表示,消費者和商用市場對個人電腦的需求已經恢復,但大部分需求仍集中在入門級產品上;較新的AI PC,如高通的Copilot+個人電腦、英特爾和AMD的同類晶片,以及蘋果預計推出的基於M4的Mac電腦,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會推動高階市場的發展。IDC全球裝置和顯示器研究副總裁Linn Huang則表示,雖然我們預計AI人工智慧將達到無處不在的程度,但目前看來,要到2026年才會邁向大眾市場,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將為這些支援人工智慧的硬體來開發軟體、應用場景和目標受眾。
台股21日熄火盤中跌逾200點 「面板雙虎」爆大量群創亮燈漲停
台股20日終場上漲196.56點、以23406.1點作收,再創歷史新高,但21日隨著輝達與美國科技股下跌而熄火,台股早盤跌逾200點,最低曾到23151.15點,隨著電子股回檔、金融股疲弱,資金往生技、航運、塑化等傳產股移動,不過面板股群創(3481)卻爆55萬張巨量亮燈漲停,創今年來最大,友達(2409)也有23萬張、最高漲逾7%,「面板雙虎」攻占台股交易量前2大。道瓊工業指數收在39134.76點、漲0.77%;標普500指數收在5473.17點、跌0.25%;那斯達克指數收17721.59點、跌0.79%,結束了連續七個交易日創收盤新高的勢頭。而輝達一度漲到3.82%後,終場下跌3.54%,全球市值最高的寶座還給了微軟;戴爾和美超微也分別下跌0.42%和0.26%。外電報導,台積電(2330)正在研發新的先進晶片封裝技術,利用矩形面板般的基板進行封裝,取代目前所採用的傳統圓形晶圓,但可能是漲多休整,盤中跌1.2%、約在969元左右;前一日走強的鴻海(2317)也下跌逾1.6%,聯發科(2454)跌約1%。比較特別的是面板雙虎,同樣是有矩形面板級先進封裝新技術消息,群創因率先投入而取得初步成果,開盤不到2小時就爆出45萬張巨量,近中午已破55萬張,攻上漲停板15.6元,創下今年來單日新天量,與2021年11月以來的最大量;友達最高也曾站上19.55元,漲幅一度飆7.7,不過後續漲勢收斂。友達5月營收年月雙增,合併營收為253.4億元,較上月增加6.6%、年增16.2%;群創5月出貨持平,合併營收約為188.64億元,較上月減少2.0%,年增0.8%。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周一指出,大尺寸顯示面板第二季平均稼動率達過去九季以來最高點,面板市況有望回春,但當時股價沒有太明顯的表現,分析師認為,可能是過去短期資金都卡在AI股身上,AI漲多後資金開始往低位電子股找目標。
普及AI手機!OPPO宣布「今年內5千萬用戶」:手機搭載生成式AI
AI浪潮勢不可擋!OPPO宣佈將全面普及AI手機,並提出未來AI手機將通過全端技術革新和生態重構。此外,OPPO與Google、聯發科、IDC(International Data Group/國際數據資訊)的合作夥伴共同探討AI手機為用戶帶來更加智慧、便捷生活的各種可能性。OPPO海外行銷與服務總裁張洲川表示,「OPPO 憑藉長期技術積累和戰略決心普及AI手機。作為業界首個將生成式AI功能引入全產品線的手機品牌,OPPO今年內要讓約5千萬名用戶的手機搭載生成式AI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從IDC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進一步佐證AI手機的巨大潛力。IDC預計,2024年1000美元價位段以下的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500萬部,同比增長250%。生成式AI將推動智慧手機到AI手機的轉變,刷新娛樂、行動辦公等多場景的體驗。
IDC示警終端銷售不佳 面板廠2024第一季恐繼續減產
IDC(國際數據資訊)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2023年第四季與2024年第一季的顯示面板出貨季增率恐怕很難成長,除了顯示面板需求的逐季衰退外,顯示面板廠們在未來兩個季度的生產管控策略亦將壓抑顯示面板出貨量。根據IDC最新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最新的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Worldwide Large Panel Monthly Shipment Volume Tracker)顯示,10月各類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均明顯衰退,電視顯示面板(TV Panel)月減7.0%、顯示器顯示面板(Monitor Panel)月減10.9%、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Notebook Panel)月減15.9%以及平板電腦顯示面板(Tablet Panel)出貨月減7.6%。陳建助指出,由於各面板買家預期2023年第四季終端銷售動能不濟,外加2023年第三季各面板買家拉急單或提前購買的策略,促使面板買家於9月開始減少2023年第四季顯示面板需求,導致10月出貨對比9月明顯衰退。展望2024年第一季,隨著年底傳統旺季的結束以及2024年宏觀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顯示面板買家勢必嚴格控管庫存;同時在各大顯示面板廠急欲追求獲利的年度目標下,大尺寸顯示面板產業將持續面臨接單生產模式,各家面板廠再次下修稼動率的生產策略恐將再次發生。
電腦出貨量創新低 IDC:AI PC拉抬明年下半年回溫
先前因新冠疫情困在家中,大量學習與工作需求創下電腦銷售佳績後,近來疫情緩和、廠商庫存多,加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科技產品可取代相關需求後,造成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市場大衰退,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最新統計,今年第三季的台灣電腦出量創下近20年新低,特別是筆記型電腦出現年減三成的慘況,預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由負轉正。IDC的「全球個人運算裝置季度追蹤報告」中,統計2023年第三季台灣的桌上型、筆記型電腦與工作站的出貨量為61.4萬台,與2022年同期衰退18.6%,更是近二十年第三季出貨量的歷史新低。報告表示,市場需求持續受到疫後整體經濟低迷影響,商家用市場連續四季呈現雙位數下滑,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影響最甚,整體筆記型電腦第三季年減30.3%;桌上型電腦則受益於DIY PC市場需求逐漸回穩,年出貨量僅小幅度衰減2.3%。IDC資深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今年下半年消費性市場的旺季表現不如預期,多數廠商著重於去庫存、而非大量鋪貨,預期2023年第四季整體PC市場將微幅下滑1.3%。不過今年台灣的電腦市場在疫後逐漸觸底,IDC預估2023年整體電腦市場將呈現年減19.1%。雖然新一代Intel CPU Meteor Lake 新機與AI PC將在明年上半年陸續進入市場,但台灣的市場需求預計要等到下半年才可望發酵,其中筆記型電腦有望由負轉正,2024年達到1.9%正成長。明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將於1月9日至12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開跑,隨著英特爾導入AI功能的PC晶片將於本周上市,業界預期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以及微星 (2377)、技嘉 (2376)等品牌廠都會在CES推出首波AI PC及電競產品。
IDC示警!2024年第一季手機下游通路恐有庫存風險
研究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發布最新「全球智慧手機供應鏈追蹤報告 (Worldwide Quarterly Smartphone ODM Tracker)」研究顯示,近期前十大手機品牌廠商為搶佔彼此市場而採取積極出貨策略,預料下游通路2024年第一季或許將會出現庫存。IDC指出,2023年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製造規模相對上季與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4%與1.3%。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經理高鴻翔指出 : 「由於前十大廠商佔有93%,在高產業集中度、且最終市場需求仍弱的產業態勢下,近期前十大廠商為搶佔彼此市場的積極策略,雖然推升手機出貨量於預期、上游需求回溫,卻也替供應鏈帶來未來潛藏庫存風險的提升。展望未來發展,在品牌廠商競爭考量的積極出貨策略下,IDC表示,預料2023年全球智慧手機產業生產規模衰退幅度可縮小至2.57%。
開發金控加速創新轉型 台灣唯一榮獲IDC數位基礎架構獎
中華開發金控(以下稱「開發金控」)榮獲《2023未來企業大獎》頒發「數位基礎架構獎」肯定,為該類別唯一獲獎的台灣企業。該獎項由國際研究諮詢機構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國際數據資訊)頒發,肯定開發金控成功推進集團科技轉型TANK計畫,透過制度化管理框架,發展創新金融解決方案,以提升集團數位科技的執行效率與實用性。開發金控旗下子公司凱基證券也憑藉數位創新智能服務中心專案,獲得「未來工作創新獎」,一舉囊括雙料大獎。開發金控資訊長楊偉強表示,「開發金控資訊轉型計畫,是依據集團整體發展而打造的全面性轉型,從策略面、技術面、業務面到企業文化都環環相扣。未來開發金控將以雲端技術、數據分析、整合式平台、自動化開發維運等為資訊策略主軸,持續強化數位領導力。」藉由推動集團科技轉型計畫,開發金控成功塑造敏捷靈活的資訊應用模式,有效優化客戶體驗與淨推薦值。IDC未來企業大獎每年表揚善用數位科技創造價值的領先企業,今年IDC未來企業大獎總計收到亞太區共十二個國家超過一千件專案提名,台灣則有超過一百五十件報名。
北市消防局獲IDC大獎! 奪台灣未來企業大獎殊榮
消防局119高效能勤務派遣系統繼獲選GO SMART Award 2023,今再傳捷報榮獲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主辦「未來企業大獎(Future Enterprise Awards)」「智慧城市-最佳數位政策獎」,並於10月19日在寒舍艾麗酒店受獎,屢創佳績獲得各界肯定。IDC是全球通信技術市場研究和諮詢的領先機構之一,其主辦「未來企業大獎(Future Enterprise Awards)」係表彰數位轉型、科技創新和商業領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企業和個人,2023年設立「智慧城市」及「數位原生企業」特別獎,本次未來企業大獎有25項專案自150餘件報名提案中脫穎而出。北市消防局「119高效能勤務派遣系統」平均每日受理案件約900件,2022年共計受理14萬案件,首次提報即獲得評審團肯定,實屬不易。
中信銀2月獲利40億元 較去年還賺逾21億元
中信金(2891)最新公告2023年2月份自結盈餘,2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54.79億元,累計前二月合併稅後盈餘79.9億元、年減4.0%,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41元,較去年同期123.93億元、年減35.5%、稅後EPS的0.64元減少。中信銀行董事長利明献出席2023年經典賽A組預賽開球儀式,擔任打者,為球賽揭開序幕。(圖/中信銀提供)中信銀今年累計盈餘為70.39億元、稅後EPS為0.48元,去年同期盈餘則為48.9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3元;台灣人壽今年則虧損9.56億元,稅後EPS為-0.15元,去年同期盈餘則為71.58億元、EPS為1.15元。中華棒協理事長辜仲諒出席2023年經典賽A組預賽開幕典禮。(圖/中信銀提供)中國信託金控8日表示,與去(2022)年同期相比,銀行業務受惠於升息影響,且存放款基盤持續成長,利差擴大,利息收入年成長超過2成;手續費收入成長則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趨緩,帶動國內外旅遊信用卡消費,消費金額增加,銀行整體稅後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44%。保險業務則受新臺幣升值影響且投資處分獲利較少,與去年同期台壽有處份股債利得相較,獲利仍為衰退。孫公司中信產險的防疫險保單預計今年4月中全部到期,目前累計至今年2月已理賠193億元,估計整體理賠額約200億元。至於2月單月營收,中信銀存放款業務持續成長且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動能佳,單月稅後獲利達40億元;另一方面,台灣人壽保險公司2月受惠於美元升值且投資方面有處分利益挹注,單月稅後獲利2.46億元。中信銀行及台灣人壽在金融創新及數位化表現,8日獲得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國際數據資訊)的亞洲最佳創新銀行、最具韌性保險公司獎項。中信銀並獨家冠名贊助2023年第五屆世界棒球經典賽A組預賽,力挺中華隊,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棒協理事長辜仲諒、中信銀行董事長利明献等為2023年經典賽揭開序幕。
載板可抄底?2/「去年全球擴增20座晶圓廠」 TPCA理事長李長明:沒有供過於求PCB廠將掀南向潮
載板是否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理事長李長明告訴CTWANT記者,晶圓代工廠產能持續增加,加上下游高階應用產品需求也增加,「載板的需求依然穩健,沒有供過於求的問題。」根據研究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統計,台灣晶圓產值佔全球約67%,各級製程晶片所需的PCB,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統計,台廠地位產值比重約50%。TPCA Show 2022(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今年展覽在疫情後配合國境開放,讓國外買家也入場,參展攤位家數超過450家,使用1286個攤位,聚焦「淨零碳排」、「載板與高階電路板」、「高值新材料」、「智動化」、「SMT」等面向。李長明從早到晚忙碌的出席論壇、研討會,特別撥空接受本刊訪問。對於外界最關心的載板供需狀況,李長明明確地表示,「其實從去年的全球晶圓廠擴廠多達20座的狀況就可以預期,載板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因為這些晶圓廠都會用到載板,當客戶都在擴產,載板的需求也當然會跟著增加。」5G的高頻特性,就是需要透過載板才能發揮。(圖/CTWANT資料照)根據據研調機構N.T.Information統計,台灣載板三雄以營收來看,欣興居全球第一,南電及景碩則分居第六及第七,且各家都有擴產計畫,引起市場擔憂恐供過於求。李長明不以為然地表示,「像是5G、HPC(高速運算)還有AIoT(物聯網)這些終端應用都持續增加,帶動對高階晶片的需求,自然也會推升對於載板的需求。」這些終端應用,不只增加新需求,更重要的,原本的需求量更大,因此不用擔心供過於求。李長明用手比了一下說,「就伺服器來說,原本一台所需要的載板尺寸面積大小可能只是2x2公分,但是因為進入到5G高頻,一台所需要的載板就成長到10x10公分,這樣對於需求量的推升的不是幾倍而已,而是20-30倍,也就是說,量的增加是相當明顯的。」而就全球關係地緣政治風險一事,台灣電路板協會11月中旬將與電電公會聯合帶團赴泰國考察。「當全球供應鏈出現變化,分散生產基地已經成為廠商自身甚至是客戶要求的,因此協會基於服務會員廠商的目的,也要盡力達成。」李長明說,台灣電路板廠將有新一波南向潮。泰鼎-KY是台系電路板廠中,生產基地全部位於泰國的廠商。(圖/李宜儒攝)不過,分散生產基地不是說去就去,還需考量當地的供應鏈狀況,李長明分析,以東南亞地區中的泰國為例,因為日本汽車品牌早就赴當地設廠,建立一批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完整的電路板產業供應鏈,讓泰國在電路板產業在東南亞居於領先的地位。目前有意願赴泰國考察的電路板廠,包括板廠燿華、銅箔基板(CCL)廠聯茂、台光電,而FCCL(軟性銅箔基板)廠台虹於今年5月已和泰國安美德集團(AMATA)簽訂「安美德春武里工業園區土地購置契約」,預計將投入3500萬美元,進行建廠,預計2024上半年正式量產。目前在泰國設廠的台系電路板廠則有泰鼎-KY、競國及敬鵬。
「手機拖累」小米Q2淨利年減67% 汽車與機器人成未來重點
小米集團19日晚間公布2022年第二季財報,期間收入年減20.1%至人民幣(下同)701.71億元,略高於市場預期;毛利年減22.3%至117.68億元。淨利潤方面,年減83.5%至13.65億元,遜於市場預期;但經調整淨利潤年減67.1%至20.81億元,略優於預期。整個2022上半年,小米經調整淨利潤年減60%約49.4億元。受到疫情封控衝擊,小米第二季智慧手機業務收入423億元、出貨量3,910萬支,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衰退28.4%、26.1%,智慧手機淨利潤則驟降67%。根據《彭博社》報導,通貨膨脹、經濟衰退擔憂和烏克蘭戰爭擠壓小米的智慧手機業務,使得小米業務轉入險境。國際數據資訊IDC表示,小米全球設備出貨量在第2季下降了1/4以上,是全球前5名供應商中降幅最大的廠商。根據IDC的數據,在中國,小米設備的出貨量在6月季度下降了22%,比平均市場14.7%降幅還要多。小米總裁王翔19日表示,第二季集團智能手機的產品節奏也影響了業績和出貨量,「報告期內沒有十分強勢的產品推出,三季度還有些很好的產品,四季度也有促銷節日,預計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要好些,不過還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王翔強調,目前集團的庫存水平處於健康狀態,另外也積極發展手機以外的業務,例如人形機器人有很大的發展應用潛力,未來會持續在這個品類和周邊產業投入,看好這是一個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同時,小米也大力投入汽車產業。財報顯示,第二季小米智慧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6.11億元,較首季增加1.86億元。小米第二季整體研發支出達38億元,連三季高於35億元。
馬斯克曝想改掉這壞習慣!自揭源自焦慮 研究:80%的人也這樣
全球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日理萬機,日常工作也相當忙碌,近日他接受Podcast節目採訪,透露自己每天一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機,同時坦言「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並稱自己想將此習慣改掉。「我有一個壞習慣,我懷疑很多人都會這麼做,我早上會立即查看我的手機」,綜合外媒報導,馬斯克近日接受節目「Full Send Podcast」採訪時,表示自己每日查看手機的習慣,某種程度上源自於焦慮,他解釋自己通常清晨3點才會就寢,並且在上午9點30分起床,「我經營著Space X和特斯拉,所以通常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某種事情」,為了確保自己不會在睡覺時錯失公司發生的緊急狀況,馬斯克解釋自己因此養成睡醒首先查看手機的壞習慣。但他也在節目中指出,他需要透過保持運動維持健康,「所以要從一起床馬上看手機,改成至少運動20分鐘才能看手機」。事實上,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在節目中揭露自己的壞習慣,他曾經在2014 年 Auto Bild一次訪問中透露,自己除了每天起床後都會花30分鐘查看電子郵件外,以前還可能在一天內狂灌8罐健怡可樂;在這場採訪中,馬斯克表示他正在努力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量,如此一來他在工作中才不會太過緊張,他稱「我現在可能一天只會喝1、2罐,所以沒有發生太瘋狂的事情」。報導指出,根據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IDC research)調查,全球約有80%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在起床15分鐘內查看手機,且《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於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馬斯克的習慣轉換方案確實有助健康,該研究指出每天進行適度的晨間訓練,確實可以提高實行者的短期記憶力、注意力和決策能力。
蘋果撐大局1/手機銷量下滑股價卻大漲 法人:利空出盡「為蘋概股打了一劑強心針」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大陸軍演兩岸局勢緊張升溫,為台股留下動盪,市場資金進駐標的開始新一輪挪移,尤其是蘋果第三季(4-6月)財報預估全年iPhone銷量2.35億支將直逼去年高點的2.39億支,被法人視為「利空出盡」,並看好9月中將發表的新機賣相,使台股因半導體族群陷入去庫存低潮時,蘋概股成了市場新焦點。蘋果上周公布第三季財報,主要產品包括iPhone、iPad、Mac等銷售狀況都明顯趨緩,其中iPhone銷售金額僅年增3%,iPad及Mac更較去年同期下滑2%及10%。不過,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樂觀地說,「9月推出新一代iPhone 14等新款產品後,營收就會回復成長。」庫克也表示,儘管有經濟不穩定的變數,例如物流貨運卡關、人員薪資因為通膨而上漲等,讓公司未來營運充滿挑戰性,但公司仍將持續投資。財經專家游庭皓在臉書粉專游庭皓的財經皓角中分析,根據市場預期今年的iPhone銷量預估將較去年下滑,蘋果股價卻在6月中的低點130美元,一路走高到近期的166美元,漲幅達27%,根據投行的歷史經驗,「有一點利空出盡的感覺。」產業人士也認為,蘋果短期股價上漲超過20%,代表市場也認同後市看法「對蘋概股來說,算是打了一劑強心針。」財經專家游庭皓分析,蘋果股價先行反彈,有利空出盡的感覺。(圖/CTWANT資料)研究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在最新《全球手機季度追蹤報告》中指出,2022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衰退 3.5%,至13.1億支。IDC全球行動和消費設備研究總監NabilaPopal表示,「智慧型手機產業正面臨來自多方面日益成長的逆風,包括需求疲軟、通貨膨脹、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持續的供應鏈限制。」然而,Nabila Popal也不諱言,「蘋果似乎成為受影響最小的供應商,因為該公司對供應鏈的控制力更強,而且高價部分的大多數客戶受通貨膨脹等宏觀經濟問題的影響較小。」就蘋果過往iPhone新機銷售狀況,游庭皓觀察指出,大約維持每年2億支的水準,如果遇到景氣較差,例如2018年年底因美中貿易戰所引起的股災,讓2019年銷量跌破2億支,不過隔年2020年就出現反彈,甚至去年2021年銷量還達到2.39億支,創新高,「目前市場推估今年銷量可能是2.35億支,看似有萎縮,但過去當蘋果手機出貨出現負成長,就會是中長期的投資低點。」至於即將登場的蘋果iPhone14系列,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目前市場認為亮點就是Pro版機種的瀏海將會消失,因為那是之前iPhone最被果粉所詬病,同時螢幕規格則為LTPO(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Oxide,低溫多晶氧化物),應該有利於蘋果銷售。」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認為,iPhone瀏海消失,應有利於其銷售。(圖/CTWANT資料、翻攝自phonearenr官網)
疫情反覆遠距教學再起 IDC:台灣NB出貨Q2年增11.5%
研調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今年五月疫情再度爆發後,遠距教學的需求再起,市場買氣一度湧現,再加之上游零組件供應狀況逐漸恢復與大型教育專案的出貨,預期第二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不論是家用或商用都能維持正成長的態勢,IDC預估台灣筆記型電腦第二季年對年可達到11.5%成長。然而IDC仍預期,2022年台灣整體PC出貨量仍不敵去年因疫情刺激的爆發性成長,預計年對年將小跌3.1%。IDC最新季度追蹤報告中統計顯示,2022年第一季台灣PC(包含桌上型/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出貨量為63.3萬台,年對年成長5.6%,達到連續五季正成長表現。不過分析其內容,還是以筆電狀況最好,受惠於英特爾12代Intel CPU的新機與去年積壓的訂單到貨挹注,第一季的年增率達10.8%的雙位數成長。但是桌上型電腦受到DIY桌機市場挖礦熱潮減退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微幅下滑0.6%,在智慧型手機方面,IDC統計,2022年第一季台灣智慧手機(Smartphone)市場總量為137萬台,年對年微幅下滑0.7%,主要原因為前年蘋果iPhone 12系列上市時程遞延,導致去年第一季仍處於 iPhone 新機大量到貨的旺季,同時也拉高了2021年基期,而iPhone 13系列如期在第三季上市,導致蘋果今年第一季年對年表現下滑了18.1%。另外,IDC指出,由於4G晶片持續吃緊,再加上5G手機的平均售價(ASP, Average selling price)不斷下調,第一季台灣智慧手機市場5G手機的出貨佔比已從2021年第一季的71.1%上升到91.6%,年對年出貨量成長28%。展望今年,市場的兩極化發展及手機功能特色推陳出新的速度漸緩導致換機時間的拉長,將持續影響臺灣整體智慧手機的發展,預期2022年對年將持續衰退 1.8%。IDC研究副總監嚴蘭欣認為:「國內疫情發展、全球供應鏈、國際政經環境的演變,為三大進一步左右下半年PC與手機市場供給及表現的指標。台灣PC市場在歷經去年與今年兩波疫情刺激市場買氣後,也需觀察商用需求是否能持續;手機市場則因為生產力與效能因素不若PC般急迫,在採購新機與換機需求上,則更容易直接受到其他民生支出排擠,及個人與家戶消費力所影響。」
資通訊應用普及強化邊緣運算需求 IDC:2022年軟硬體支出達4.87兆元
隨著5G通訊服務、IoT裝置應用及雲端服務的普及,甚至未來元宇宙應用趨勢,全球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支出持續2位數攀高。國際數據資訊(IDC)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邊緣運算合計軟硬體支出將大幅成長14.8%,其中成長最快的是公共基礎設施維護、網路維護、解剖診斷和 AR 輔助手術。根據IDC最新的「全球邊緣運算支出報告」指出,到 2022 年,全球在邊緣運算上的支出預計將達到1,760 億美元(約新台幣4.87兆元),比 2021 年成長 14.8%。企業和服務提供商在邊緣解決方案的硬體、軟體和服務上的支出預計將在 2025 年保持此2位數成長速度,屆時支出將達到近2,740 億美元(約新台幣7.59兆元)。IDC指出,2022 年投資最多的邊緣實際案例預計包括製造營運、生產資產管理、智慧電網、全通路營運、公共安全和緊急應變、貨運監控和智慧交通系統。並預測2020-2025 年間,公共基礎設施維護、網路維護、解剖診斷和 AR 輔助手術支出成長最快的項目。從產業方面來看,製造業今年將在邊緣解決方案上投資 336 億美元(約新台幣9,307億元),零售和專業服務在邊緣運算上的支出也將超過 100 億美元(約新台幣2,770億元),預計約 19 個產業在五年預測期內都將實現兩位數的支出成長。從區域角度來看,美國將成為邊緣解決方案的最大投資者,預計 2022 年支出將達到 765 億美元(約新台幣2.12兆元)。西歐和大陸將是第二大地區,支出總額分別為 306億美元(約新台幣8,476億元)和 208 億美元(約新台幣5,762億元)。在五年的預測中,中國的支出成長最快,年複合成長率為 19.7%,其次是拉丁美洲,為 19.4%。IDC 雲端和邊緣基礎架構服務研究副總裁 Dave McCarthy 表示:「隨著數位化優先組織追求在資料中心之外進行創新,邊緣運算繼續獲得發展動能。」「邊緣部署的多樣化需求為技術供應商創造了巨大的商機,因為他們可更加透過合作夥伴和結盟將新的解決方案推向市場。」邊緣運算擴展和創新核心資料中心內的功能,最重要的技術基礎架構,主要將運算資源轉移到資料產生當下的物理位置,從而縮短運作時間,並在核心 IT 環境之外即時啟用業務流程、決策並創造價值。
IDC:PC、平板需求高峰已過 2025年前僅維持平盤
市調機構國際數據資訊(IDC)發布全球個人運算裝置追蹤報告,2021年傳統個人電腦(PC)出貨量預計將較去年成長13.5%、平板成長4.3%,但在供應鏈的限制和成本增加的狀況下,2021年第四季已經出現明顯出貨下滑狀況,預測2022年PC市場幾乎沒有成長跡象,而平板裝置甚至將出現5%的負成長。根據IDC的調查數據,2021年全年PC出貨量達到3億4,470萬台,出貨量同比成長13.5%,但在市場條件的影響下,預測第四季PC及平板的出貨量將各負成長3.4%及8.6%。甚至到2025年時,PC都只會有微幅的成長約2%上下,平板則是一路負成長居多。IDC 行動和消費裝置追蹤報告研究經理 Jitesh Ubrani 表示:「市場已經擺脫了疫情造成的 PC 需求高峰。」「雖然我們看到某些細分市場和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有所放緩,但對遊戲的需求仍然是例外,整體消費者需求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此外,教育市場的飽和開始是降低預期則是另一個影響的原因。」在連續兩年強勁的兩位數成長後,預計 PC市場將在2022年開始放緩。IDC預測至2025年的五年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3.3%,其中大部分成長來自筆記型電腦市場,平板電腦將繼續下滑,主因是受到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的侵蝕。IDC分析認為,在商用、消費和教育這三個細分市場中,商用將是 2022 年唯一成長的市場。教育市場因供應鏈限制需求尚無法獲得完全滿足,但目前沒有看到廣泛的訂單取消的狀況,預估當供應趕上需求時,教育市場也會出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