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
」 清大 清華大學 大學 台大桃市府無償撥地給國立大學開發 進展牛步挨批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8日表示,市政府無償撥用土地給多所國立大學開發,已嚴格要求落實計畫期程,如未依照期程辦理,將收回土地。桃園市近年主動撥用不少土地給各國立大學,希望合作以興建教學醫院等設施,但不少合作案卻面臨大學端開發牛步、不甩桃市府期程的窘境,也讓市府飽受土地利用不當批評。據了解,市府已針對國立清華大學蓋教學醫院卡關下了最後通牒,而國立中央大學在八德區捷運綠線周邊精華地蓋醫院、國立陽明交大在青埔特區設「全球校區」二案進度也十分緩慢,分別還在重擬計畫書與重簽意向書的階段。八德在地議員呂林小鳳抨擊,中央大學在八德享有市府撥用的2.6公頃校地,土地位於捷運綠線G01站旁,談了10多年沒個有效進展,不該放任閒置,應比照市府和清華大學合作案,務必要中央大學給出具體開發期程承諾。王明鉅回應,中央大學沒有醫學院,要設立醫院比較困難,但若以「市立醫院」名義讓資源與人才共享,不啻是一個解方,會朝此努力。他說,最壞打算才會收回撥用土地,因為收回後得再變更都市計畫,併按規定向內政部提報、評估和審查,又必須花個3至5年跑不掉,期間也扼殺了地方發展,會加強協助大學在地開發,並會要求具體時間承諾。中央大學則回應,醫院建院計畫原本因「次醫療區」分配床數「搶不到床額」卡關,目前將調整病床數,重新向衛福部遞件申請。中壢區議員徐景文則說,國立陽明交大在青埔設新校區的合作意向書「早就過期了」,呼籲在重簽意向書之時,考慮地方心聲,改推動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王明鉅強調,近期會重新與國立陽交大簽合作意向書,要求改朝設實驗高中規畫,若未落實也會收回土地。陽交大則說,10月已與市府商議,依市府需求來修改意向書。
核電延役下會期再戰來得及嗎? 學者指核電能快速延役
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開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草案」(核電延役法案),由於朝野沒有共識,會議召委柯志恩裁示擇期續審,因立院會期將結束,除非朝野有共識開臨時會討論,否則只能等到立院下會期才能續審,讓外界好奇,核三廠一號機及二號機之停止運轉日期分別是113 年7 月27 日,114 年5 月17 日,就算立院下會期拼修法,但核三延役還來得及嗎?立院昨日開審核三延役法源,會議過程雖平和,但因為藍綠沒共識,召委柯志恩宣布擇期再審,圖為藍委葛如鈞呼籲朝野用科學理性的「雷神之槌,打破非核家園神主牌(圖/黃鵬杰攝)國立清華大學核工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立院排審《核管法》,國民黨立委目前提了五種修正案版本。其中,立委翁曉玲的草案最接近美國核管會對加州「惡魔谷核電廠」延役的作法,除將原5到15年除役條款刪除外,也允許核安會在接受延役申請後,審查期間允許執照到期的核能電廠繼續運轉。他說,核三(一號機)運轉期限在七月二十六日將到期,立院若能迅速通過該案、比照美國核管會處理方式,仍有可能快速因應台灣當前嚴重缺電問題。葉宗洸指出,去年台灣景氣非常糟,經濟成長率只有1.38%,用電量因此變少。但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會到3.5%左右,用電量勢必上升,預期今年前面六個月的發電量會比去年高出很多。他舉例,七月八號晚上九點十分,火力發電占比一度超過九成,達91.7%,,核能是5.2%,再生能源和儲能是3.1%。執政黨明明知道太陽光電在晚上就是歸零,但又要讓核電除役,就只能拿火力發電來補。「原本是非核家園,現在變成火電家園。」台電前核安總稽查王琅琛則強調,台電負責運轉核電三十年,台灣都沒有出過事,民眾不必擔心台灣的核安。他還說,近年很多AI大廠來台灣投資,表明要使用綠電,核能必然扮演重要角色。但對比去年與今年,外界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已經完全不一樣」,今年大家更意識到AI、半導體產業用電的重要性,才知道這些產業用電量居然要這麼多。王琅琛強調,核能是綠能中的一個重要選項,若要繼續發電,目前就是要靠延役。他直言,延役不困難,但需經過非常嚴謹的評估,一步一步按照法規走。至於反核團體一直質疑核廢料如何處理,但台電是有固定程序在做處理。目前方法都有了,只是仍在研擬要放在哪裡。王琅琛反問,反核人士擔心核能安全,但台電運轉核電四十年,台灣有事嗎?葉宗洸呼應王的說法,指王美花曾強調排除核能的RE100再生能源倡議已經不是主流,現在國際都在推「全時無碳電力」(24/7 CFE),但最能依賴的發電來源,絕對不是那些無法調控的再生能源電力,核電才能提供這些AI大廠的需求,就看台灣要如何抉擇。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葉宗洸、王琅琛針對核電延役議題進行討論。何志勇表示,美國能源部已經認為核能是種零排放乾淨能源,歐盟也視其為綠能。因此國際不強調再生能源,而是改訴求「乾淨能源」。2026年歐盟開始徵收碳邊境稅,初期每公噸炭約85歐元(約新台幣3,000元)。台灣目前每度發電,核電為一塊一毛二;燃煤為兩塊七毛三;太陽能四塊零八;離岸風電四塊五毛一。如以燃煤取代綠能,燃煤每度排碳0.8公斤,換算來下來,以太陽能減少一公噸碳成本為新台幣1,688元,離岸風電為新台幣2,225元,核電則是「負」新台幣2,013元,因此,使用核電就能替台灣民眾「倒賺」。陳學聖則認為,民眾過去反核是對核安有疑慮,覺得寧可付多一點錢,但要活久一點。只是,支持核電者已經年輕化,擁核反核的比率已經反過來,上一代年輕人反核,這一代年輕人擁核。葉宗洸也呼應,擁核比率增加,有六成民眾支持核能,因為大家開始意識到國際潮流,尤其年輕人願意蒐集、瞭解核能的資料,會知道核能發電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核廢料也不是沒辦法處理。立院昨日審查核電延役草案,藍綠各有盤算,導致綠營支持者、反核團體雖從前一天就在立院外集結,但明顯看出「被動員」力量難與「青鳥」相比,明顯降低,場內雖仍有綠委喊「反核立場不變」,但卻未與場外抗議群眾有明顯連結,立院外抗議者人數也少很多。藍委私下指出,黨團內部仍有立委認為民進黨「想過什麼就能過」,不必多管閒事,核三要不要延役「國民黨不必管」,就讓民進黨自己去面對企業界與民意。該立委說,雖然黨中央仍希望黨團儘速通過核三延役法源,綠委也沒有大動作杯葛會議審查,但國民黨團最後也「順水推舟」,一旦民進黨喊不要逐條審查,召委柯志恩就「大方的」裁示,立委大體發言完就散會,樂將燙手山芋再丟回給行政院。
2025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出爐!台灣11所大學上榜 2私校擠進全台前5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World Report)最新的「2025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近日出爐,台灣共有11所大專院校擠進世界前1000名,分別是國立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州大學等。其中,中國醫僅次於台大,在上榜的國內大專院校中排名第2。「2025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今年共有全球104國、2250所大學入榜,台灣有11所大學進入1000大,分別為第233名的台大、285名中國醫大、509名清大、並列623名的成大及陽交大、755名亞洲大學、851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856名國立台灣科技大學、946名台北醫學大學、970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996名國立中央大學。值得一提的是,亞洲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系統兄弟校「中亞聯大」兩校均表現出色,中醫大全球排名第285名、全台私大第1;亞大緊追在後,全球排名第755名、全台私大第2、非醫大全台第1。中亞聯大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10多年來,他鼓勵兩校要能往國際化發展,其中「世界最佳大學」排名,是全球化指標之一,如今兩校國際排名持續進步,辦學績效受到國際肯定,還要繼續努力朝國際名校邁進,培育跨域全球性人才。(圖/亞洲大學提供)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亞大創校23年,近10年分別獲4項世界指標性大學排名,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THE)、「上海交大軟科世界大學」、「英國QS」等。亞大除重視學術優質表現外,更重視學生與國際趨勢同步的跨域能力、就業競爭力,讓學生能畢業無縫銜接職場,這些成果讓亞大在世界大學排名躍進,持續穩健成長。亞大研發長許慶賢說,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5全球最佳大學排行中,亞大在三項領域排名亮眼,在AI領域,全球排名第115 名、全台第1;在綠色永續領域,全球排名第71 名、全台第1;在資訊工程領域,全球排名第219 名、全台第2。許研發長表示,亞大持續推動AI相關課程,從2019年起設立「AI程式菁英班」,培育一條龍,學生參加全國各項競賽,獲獎超過100餘件。亞大有20位教授獲美國史丹佛大學評選為「TOP 2%頂尖科學家」,其中,有10位是資訊工程領域;致力往「綠色大學」發展,落實在永續教育上獲肯定。
黃仁勳演講稱「台灣是無名英雄」列16大學 網笑:黃爸爸欽點名單出爐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於2日晚間7時在台大綜合體育館,以「開啟產業革命的全新時代」為主題演講,不僅數千名聽眾冒雨提前1小時排隊入場,還吸引了數萬名觀眾在網路上同步收看。演講期間,黃仁勳在背板上展示了一張台灣地圖,列出了輝達在台的供應鏈夥伴,其中包括16所大學,此舉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黃仁勳在演講中強調輝達與台灣的緊密聯繫,感謝台灣在輝達實現願景中的重要貢獻,「台灣與輝達的合作,創造了世界AI的起點」,並稱「台灣是無名的英雄,世界的支柱」,黃仁勳也在演講背板中展示了與輝達合作的台灣大學名單,該名單也引起網友熱議。有名網友在PTT以「在此宣布!沒上老黃點名單的大學都是糞校!」為題發文表示,「黃爸爸欽點名單已出爐,在此宣布你各位大學沒在此榜單上的都是糞校,畢業證書早點拿出來擦屁股,免得被發現丟人現眼,早說了台灣遍地野雞大學現在不就證實了,高中畢業沒考上這幾間人生就黑暗,以下開放野雞大學畢業生懺悔」。許多網友也紛紛留言調侃,「笑死」、「政大北大表示:……」、「天大地大臺科大,穩了!」、「左邊往下數第八個是台大吧」、「怎麼可能沒台大,不過真的好邊緣」、「沒認出來,畢業證書要被收回了」、「看了好久,還好有找到」、「台清交都在上面啊,左半邊」、「元智竟然也在榜上」、「淡江賺爛」、「我讀的學店有上欸」、「還好陽明交通有直接寫國字,不然這個新校徽我也是認不出來」、「在此宣布中原為四中之首,簡稱中大」、「剩下的都可以廢掉了」。事實上,黃仁勳演講時展示的供應鏈夥伴名單中的大學包括了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實踐大學、南台科技大學、淡江大學、東海大學、元智大學、中原大學、輔仁大學、義守大學。
直指「米酵菌酸」是很大錯誤 清大副教授籲正名:「椰酵菌酸」才更正確
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31例個案,其中已有14例個案檢驗「米酵菌酸」為陽性,讓不少人聞「米」色變。馬籍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直言,中文被譯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他主張,Bongkrekic acid應譯作「椰酵菌酸」才更為正確。黃貞祥在臉書表示,極其危險的毒素Bongkrekic acid在中文被譯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應該是從大陸抄來的,Bongkrekic acid其原文名稱來自印尼用椰子渣製作的天貝tempe bongkrek,「我主張,Bongkrekic acid應譯作『椰酵菌酸』才更為正確。」黃貞祥指出,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製品產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和大米幾乎無關,譯作「米酵菌酸」不僅不對,而且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他進一步指出,產生Bongkrekic acid的細菌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的一個致病變種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其致病變種名稱cocovenenans來自拉丁文,其中「coco」通常指的是「椰子」,而「venenans」意味著「有毒的」或「產生毒素的」。黃貞祥提到,在馬來西亞,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製品有關,他們從小就被教導椰製品要選吃衛生良好的,並且保存不易要迅速食用,因此譯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處、致病變種的意思,並且有公共衛生上的意義,在此呼籲衛生福利部和農業部審慎考慮統一和規範這個譯名。
全台3大學寒假變長!台大開第1槍上看58天 這2所大學喊跟進
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3校實施1學期16週制度,其他多數學校大多為18週,直接整整少了2週,寒假也比他校早、時間更長,去年台大12月25日耶誕節當天就放寒假,據今年學年行事曆,第一學期在12月23日結束,一路放假到隔年2月14日,加上週末例假日,寒假來到最長的58天。台灣師範大學。(圖/翻攝自台師大臉書)據台大的學制一學期只有16週,今年校方的行事曆再把寒假開始時間提早,從今年12月23日就放了,直到明年2月14情人節,加上實質上校方的開學日是2月17日,台大的學生今年的寒假足足可以放58天。由於台師大、台科大這兩校早已跟台大共組「台灣大學系統」,不僅都採16週的學制,也連續兩年都跟台大看齊,寒假通通都超過50天,今年也不例外。根據台師大行事曆,112學年度第1學期上課到12月24日(週日),12月25日(週一)寒假開始;113年的2月18日(週日)寒假結束,2月19日(週一)開始上課。據《中央社》引述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的說法,過去第1學期是9月中旬開始,上課到1月中旬左右,和國外學制有很大的不同,外國學生來不及回家過耶誕節,台灣籍學生要到國外交流,也有很多麻煩,因此校方在行事曆安排上,會盡量在耶誕假期前放寒假,加上今年第1學期9月初開學,比許多大學提早;第2學期則是遷就每年不固定的農曆春節時間,在假期結束後開始。台大、台師大、台科大3校連續兩年都寒假都超過50天,學生直接爽躺近2個月也讓不少學校師生羨慕,如今包括清大(國立清華大學)、陽明交大將跟進「1學期16週」學制,最快今年8月開始實施;等同兩校也有望提早放寒假!《ETtoday新聞雲》引述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昇說法,3月底校方將召開公聽會,若取得共識,113學年度起,全面實施「1學期16週」新制,而清大教務長巫勇賢透露,目前校內正舉行公聽會程序,若取得共識,預計8月實施。另外,政大則是推動「16+2」週課程,未來將參考校內回饋狀況,研擬下一步方向。
翁曉玲「上對下質詢關係」論再發酵 游錫堃嘆準備不足
第11屆立法院第1會期2月20日開議,國民黨新科立委翁曉玲於質詢過程抛出質詢關係是「立委問,行政院答」的「上下質詢關係」,言論一出,即遭綠營立委群起炮轟。前立法院張3日游錫堃臉書發文表示,「唯有表現不足的立法委員,才會説出質詢是上對下」,似乎對於翁曉玲在立院中的表現略有指教之意味。以不分區名單第四名進軍國會的國民黨立委翁曉玲首次擔任立法委員,並在1日在立法院上演個人質詢「處女秀」。翁曉玲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學系,並取得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除了貴爲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於2008年至2012年期間受邀擔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上任立委未度過「滿月」,就因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階段,抛出連連金句而引發社會關注。翁曉玲指出,陳揆是看守內閣,不宜做過多決策,陳揆試圖反駁,遭翁曉玲拒絕,並要求行政院尊重立法院,質詢是上對下的關係。不料事後,數以百計的網友湧進翁委員之個人臉書貼文,並留下憤怒之貼圖。翁曉玲近兩日也是連發兩則貼文表示,在 5月20日新政府成立前,陳院長的執政團隊便是「看守政府」(或稱「看守內閣」)。「看守政府」,基本上是一個行政功能受到節制的臨時政府組織,以維持一般性的、日常的政府職能為主。「即便是同一政黨繼續執政,看守政府仍不該越俎代庖,做出讓繼任者難以承擔收拾的政策」翁曉玲指出,陳建仁院長不知看守內閣的本份,竟還拍板 60 億的 2025 到 2028 年地方創生計畫、電子簽章法草案、不在籍投票法草案、海洋保育法草案,甚至是侵害我國人民的行政措施,如禁止組團到大陸旅遊、簽訂臺印勞工合作備忘錄等,陳建仁都不惜一意孤行。對此,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自己大學政治系本科畢業,歷經省議員8年、縣長8年、行政院長3年、立法院長4年,「質詢上對下」,從政42年第一次聴到,直言「請教高明,那一本書這樣寫?我很想要再長知識。」游錫堃指出,唯有準備不足的立法委員,才會說「質詢是上對下」、才會不許政務官「為政策辯護」、才會怕「反質詢」。
中信金台大校園徵才7千人 現場抽獎送出六張亞洲航點機票超吸睛
中信金控(2891)於2023年大賺560.81億元創高,每股稅後盈餘EPS來到2.82元,金控及銀行全年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今年1月自結單月稅後純益88.06億元年增2.5倍,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45元,子公司台灣人壽受惠匯兌利益、處分股債獲利,大賺41.67億元。中信金2日參加「VISION 2024臺大校園徵才博覽會」,預計招募6800至7200人,不僅出動金控證券事業長張浴澤、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與人資總管理處總處長魏爾彰、台灣人壽代理總經理謝壯堃等主管現場與年輕學子暢談營運策略、未來展望與人才需求,還現場抽獎送出六張亞洲機票、禮券與籃球票,吸引許多年輕學子關注。台灣人壽代理總經理謝壯堃表示,由於高利率環境,保險回歸本質,今年仍是延續去年,「保障型保單商品賣的多,期繳型做為資產傳承需求為主」,對於美元新台幣匯率年底走小升?與利率未來降息趨勢變化,對於台壽今年市場展望,獲利與去年相比?他語帶保留地說,「審慎樂觀,還要邊走邊看。」中信金證券事業長張浴澤、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與人資總管理處總處長魏爾彰、台灣人壽代理總經理謝壯堃等主管現身說法徵才,並首度開辦「與Mentor有約」,由中信銀策略長蔣振彰等主管與學生深度對談。(圖/中信金提供)至於今年壽險業動能,保單會不會賣得比去年好?謝壯堃指出,「要動能強,要降息之後,相對來說,對於民眾在保險理財需求才會提高。」總處長魏爾彰表示,中國信託人才招募「Top Gun計畫」強調透過系統性培育建立人才農場,養成每位關鍵職位菁英獨立思考能力,保持韌性朝目標邁進,歡迎跨領域、願意挑戰自我的潛力人才加入中信金控,在國際化的舞臺發揮所長。今年首度於臺大校園徵才博覽會開辦「與Mentor有約」活動,則由中國信託銀行策略長蔣振彰等主管與即將畢業的學生深度對談,傳承豐富實務經驗、職涯回饋與建議,引領學生即早確立職涯志向,為進入職場暖身;結合龍年主題的「開發龍潛力」,以心理測驗方式搭配中國信託專屬的潛力人才類型,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職務選擇,參與學生絡繹不絕。備受矚目的「儲備幹部招募計畫」(Management Associate Program)今年共開放10個組別,預計招募逾60位海內外跨界菁英,首年提供百萬年薪,通過兩年培訓即升任經理,每兩人就有一人擔任公司重要管理職或外派。中國信託重視知識傳承的文化,安排高階主管擔任儲備幹部的事業導師,傳承實務經驗、拉高思考格局外,並由專題教練一對一指導,強化企劃邏輯思考與決策能力,培養符合全球經濟環境視野的優秀人才。國際化仍為中信金控人才招募重點方向,今年持續招募「國際法金業務菁英計畫(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Manager, IRM)」,首屆IRM已歷經一年半專業與外語培訓,1月起派駐日本、香港、上海、美國、東南亞等地,展開為期一年半海外實戰歷練;「法金儲備RM(Junior Relationship Manager, JRM)培訓計畫」,提供系統化教育訓練與教練團制度,最快兩年內升任RM。個人金融「儲備理財專員(Junior Financial Advisor, JFA)計畫」,預計招募80位新鮮人;台灣人壽則擴大辦理「保險關鍵人才計畫」,提供專家教練團、小老師及學長姐制度,邀請新鮮人成為保險專家。中信金控3月起陸續於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舉辦校園巡迴說明會,積極延攬各領域不分國籍的青年學子加入。
才捐畢生積蓄給母校…清大退休教授李怡嚴離世 校方悼:終生學習的典範
國立清華大學前教務長李怡嚴去年12月9日宣布捐出畢生積蓄,將價值8500萬動產、不動產及唱片收藏獻給母校,一時傳為佳話,可惜事隔不到1個月,李怡嚴就在今(5日)安詳離世,享壽86歲。清華大學稍早在臉書證實,「我們敬愛的李怡嚴老師今天上午在家中安詳離世」,感念與懷念這位有著求知若渴、盡心立命精神的老前輩,並讚揚李怡嚴「是清華人終生學習的典範」,其執教清華半世紀、對母校的大愛也同樣讓人敬佩。清大透露,日前許多師生前去探望時,李怡嚴精神還相當好,未料「今天突傳噩耗,大家都感到十分驚訝與惋惜」,校方也決定將擇日舉辦追思紀念會,「緬懷永遠的清華人——李怡嚴老師」。李怡嚴27歲取得密西根大學物理博士學位後,即於1964年回清華任教,成為該校物理所第1任所長、物理系創系元老之一。他也是當時物理學界第1位拿到外國博士學位後回國服務的學者。李怡嚴教授(左一)與師長們於校園中合影。左起李怡嚴教授、毛高文校長、沈君山校長與李亦園院士。(圖/翻攝自國立清華大學臉書)李教授在毛高文校長、劉兆玄校長任內的1982年至1988年,擔任6年教務長,劉兆玄曾稱讚李怡嚴提出很多先進想法推動行政部門改革,是位很稱職的教務長。而在學生眼中,李怡嚴生要求很高,也花費大量心力編撰《基礎物理》教科書,強調物理是「理解」不是「記憶」的科學。李怡嚴退休後住在學校附近且退而不休,常到清華圖書館閱讀、研究,同時活躍於各大科學、文史演講。他一生除作育英才,歷史所黃一農院士、材料系張士欽教授,以及台積電蔡能賢副總經理、余振華副總經理,都曾是李怡嚴的學生;而他在生命最後1個月,捐出畢生積蓄及收藏給母校的壯舉,都讓人無比讚嘆。
「含金量爆表」課程 邀10位重磅講師輪番傳授「大學沒教你的事」
含金量超高的陣容講師課程現身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國立清華大學科管院學生在修習科技管理之專長外,現在還能跨領域學習人工智慧、國家治理與音樂藝術。由前黃金博物館館長、全國十大潛力經理人獎得主洪嘉駿校友規劃「管理與科技專題」課程,邀請經營管理、科技創新、人文藝術、社會設計、創意策略、人生實踐六大領域的業界專家名人共10位,透過課程專題演講分享實務歷練,並錄製Podcast「欸!你不講我還真不知道!」,透過網路線上收聽及結合實體講座等多元學習方式,讓在學學子了解更多「大學沒教你的事」。「管理與科技專題」吸引近百名清大學生修課,洪嘉駿老師今年邀請前台灣總統陳水扁先生、奧斯卡科技成就獎得主馬萬鈞博士、坎城影展最佳電影原聲帶獎得主林強、丸莊食品副總經理莊偉中先生、知名作家黃瑞仁、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AMO阿默企業周正訓董事長、企業發展顧問王艾苓、山不枯製茶所總監朱倩宇、台大創新設計學院蔡佳芬教授等十位業界專家分享工作秘辛和生涯發展,藉由精闢的演說幫助學生瞭解企業的實務運作、提早準備生涯規劃,以期更順利的銜接升學或就業之發展。清大科技管理學院洪嘉駿老師指出,跨領域學習是現今重要的課題,培養多學科的觀察能力,能讓學生在未來跨域、轉換跑道時,提供穩固的基石,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優勢。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具有專業、創新的形象,也是許多學子所嚮往的夢幻學院,教學內容更是屢屢創新。洪嘉駿老師指出期待透過「管理與科技專題」講座邀請各領域專家以親身經驗分享,可以讓有興趣的同學更清楚掌握相關的實務資訊。每週四的講座活動分為Podcast錄製、專題演講與QA交流時間,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業界菁英分享創新管理實例,堂堂精彩氣氛熱絡。洪嘉駿老師&坎城影展最佳電影原聲帶獎得主林強(圖/學院提供)清大畢業的校友洪嘉駿老師,經歷橫跨管理、廣告、行銷及藝術等領域,榮獲2013全國十大潛力經理人的肯定,並引領公司獲得全國十大潛力企業的殊榮,同時也在2019年受邀擔任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館長,是新北博物館史上最年輕的館長,任內積極推動翻轉博物館品牌再造計畫,並重新定位黃金博物館的新形象。2023年擔任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副理事長,以和平為本的核心價值加入創新品牌識別與嶄新的口號「The Missing Piece」,串連出跨域性、打動全世界台灣人心、引發世界共鳴的影響力。2023年底受邀加入麻省理工學院陳鴻文博士「AI智慧製造」團隊,並擔任邁啟科技行銷長一職,全力協助推廣人工智慧技術和創新服務,推進零接觸AI電梯普及化。清大「管理與科技專題」課程於每學年第一學期開設,每年課程特色結合科技與創新,並實際與實務接軌,清大學子除可學習國際品牌行銷外,也可以有機會跨界學習AI人工智慧、經營管理實務,以新世代學習者的教學策略,邁向未來大學學習新領域。「管理與科技專題」除科技管理學院學生外亦開放全校學生選修,並保留名額提供清大校友報免費名參加,額滿為止!
大學註冊率出爐…19校低於6成 「這間」15.7%全國最低
難敵少子化!教育部28日公布112學年度全校新生註冊率,有19所學校低於6成,其中高苑科大註冊率只有15.7%,是全國最低,而國立台東專科學校註冊率為51.3%,是唯一沒達6成的公立學校。據了解,如果大學註冊率不到6成,代表招生狀況很差,現在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經營可能會有困難,所以6成被看作是「警戒線」,只要在警戒線之下就有危險。根據教育部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公布的數據,19所學校註冊率低於6成,大多都是私校,只有一間台東專科學校是國立,註冊率51.3%。據悉,低於6成的學校,有中華大學54.59%、長榮大學56.8%、中國科大56.5%等;其中大葉大學47.87、玄奘大學48.6%、遠東科大47.55%等校低於5成,最後一名是高苑科大15.7%。事實上,高苑科大本來是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有退場危機,今年5月底是最後期限,而台灣鋼鐵集團出手,讓高苑暫時脫離險境,不過112學年註冊率仍低迷。高苑科大日前也被爆出,校方欠老師與教職員薪水。高苑科大校長陳天惠回應,這是去年前董事會跟老師的糾紛,在台鋼入主付了2.2億元積欠薪資後,欠薪問題已解決。此外,國立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中央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註冊率皆100%,台大為99.42%。
青年座談「邀趙少康」卻遇政治阻力? 清大生嘆:被粗暴對待
國立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近日主辦《2024副總統參選人X新竹青年」兩岸與外交政策系列座談會,邀請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出席,結果場地因不明原因接二連三遭拒借,導致原訂11日晚間的場次已確定取消,主辦學生也懷疑政治力介入校園,感到無奈又委屈,直言確實上了一堂寶貴的政治課。清大主辦學生表示,舉辦這場青年座談其實只是很單純的學術雙向溝通與探討,而且這又是學生自主學習是通識中心底下的計畫之一,比較像讀書會的概念,參加的人多半也是國際關係學科相關領域的學生,剛好今年又碰上大選,於是就單純的發起這場與參選人的座談會,而且是每個政黨都邀請,毫無顏色與立場。舉辦這場青年座談的原因還有,清大、陽明交大的學生多以理、工為主,所以平時對公共事務的接觸相對較小,而過去清交大曾經舉辦過與前總統馬英九的座談會,當時造成轟動,盛況空前,學生們對這樣的座談也很期待,因此才會起意舉辦這類活動。主辦學生也還原過程,指稱原規畫在清華大學內辦理,因此舉辦之前也先查詢過相關規定,由於選罷法規定,選前28天內參選人不得進入校園,因此他們趕在投票前28天的12月15日之前舉辦,但校方委婉回覆因選罷法與教育行政中立等相關規定,今年9月以後就無法舉辦相關活動。於是主辦方只能無奈轉向民間商旅飯店、竹科內的生活館及陽明交大洽詢場地,但都是先獲首肯,隔天卻又被告知有相關規定被婉拒,商旅飯店則是被冷處理不讀不回,學生認為只是辦個座談竟被這樣粗暴對待,直言受到的政治壓力應該不小。學生納悶的是,原本對方都說可以出借場地,但卻紛紛在1、2天後反悔表示因規定無法接受相關的活動,讓人無法接受,哪有如此巧合?認為明明就只是單純的學術座談,卻被硬生生的沒收,讓主辦學生相當委屈、無奈,已報名的學生則是反映說非常錯愕,懷疑政治力就是這樣干涉校園的嗎?由於趙少康場的舉辦時間是12月11日,最後確定的場地在8日下午又被告知拒借,因此時間太過緊迫,只好被迫取消。其中1位美編學生還因為單獨負責海報、報名表,最後因場地不停更換,疲於更改,最後累出病來,昨天還發燒到40度,令人相當不捨。但主辦學生也不放棄,4位活動召集人都有共識,指這場座談一定會舉辦,已再洽詢1處場地,洽談過程也很順利,對方也知道活動細節,截至目前都沒問題,活動可能延到12月26日舉辦,確定之後會再向外界宣布。
物理系創系元老!清大退休教授李怡嚴造福學子 畢生積蓄8500萬全捐母校
國立清華大學前教務長、物理系李怡嚴退休教授決定把畢生積蓄及收藏全捐給他奉獻一生、情感深厚的清華大學,包括價值8500萬元的動產、不動產及唱片收藏,今天(9日)在名人堂舉辦捐贈儀式。86歲的李教授因身體狀況未能出席,委託任秀妍律師代表簽約。出席的師生故舊都為李教授的健康祝禱。清大校長高為元代表本校接受這筆珍貴又有意義的捐贈,他特別感謝李怡嚴教授的博愛,並說李老師求知若渴的精神,是我們終生學習的典範,將深遠影響代代清華人。李教授捐款中的5,800萬元將成立「李怡嚴教授薪火相傳基金」,協助3年內的新進教授採購儀器設備與資料庫、設立實驗室,同時也提供不分領域的新進教授獎勵,幫助清華大學延攬具潛力的教授。清大表示,李教授將捐款中的1,500萬元撥給他曾執教的物理系,將用於學術交流活動、人才培育。另1,000萬元捐贈清華出版社,成立「李怡嚴教授出版基金」,協助本校人文社會、藝術、教育領域的老師出版著作。李教授雅好黑膠唱片收藏,他除了將幾百張的黑膠收藏捐贈清華圖書館,也捐款200萬元協助圖書館改善視聽館藏空間。李怡嚴教授(左一)與師長們於校園中合影。左起李怡嚴教授、毛高文校長、沈君山校長與李亦園院士。李怡嚴教授27歲取得密西根大學物理博士學位後,即於1964年回台到清華任教,成為清大物理所第一任所長,也是物理系創系元老之一。李教授也是當時物理學界第一位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後回國服務的學者。李教授曾於1982年至1988年毛高文校長、劉兆玄校長任期內擔任6年教務長。劉兆玄說,李教授提出很多先進的想法,來推動行政部門改革,是一位很稱職的教務長。李怡嚴教授半世紀好友、物理系蔣亨進退休教授回憶他們當年一起教授普通物理時,李教授對學生的要求很高,花了許多心力編撰《基礎物理》教科書,強調物理是一門理解的科學,而不是記憶的科學,考試都是open book。當年的學生憶起李教授的課,就是一個字「難」,有相當比例同學「陣亡」。71級物理系校友、中研院物理所胡進錕研究員是李教授最早期的博士生之一。他形容李怡嚴老師博學多聞、著作豐富,他擔任創刊人之一的《科學月刊》,在當時引領風潮,對於台灣科學教育與發展貢獻良多。77級物理系校友、歷史所黃一農院士曾是李怡嚴老師的學生。黃院士回憶,李教授熱愛閱讀,擁有巨量的書籍收藏,當時流行看金庸武俠小說,包含他之內很多同學看的第一套武俠小說,就是跟李老師借的。2016年李怡嚴教授至人社院參加演講。李怡嚴教授曾在1971年時與丘宏義教授等一同幫助學生創立天文社,及製作16吋望遠鏡。這在當時是全國鏡面最大的望遠鏡,為社團帶來了很好的宣傳效果,許多優秀學子慕名來就讀清華物理系。李教授退休後就住在學校附近。許多師生及同仁回憶,他退而不休,常到清華圖書館閱讀、做研究,且活躍於各大科學、文史演講。李教授不僅認真聽講,還常提出很有深度的問題,讓在場來賓都印象深刻。李教授一生作育英才,物理系許多傑出校友包含本校歷史所黃一農院士、材料系張士欽教授,以及台積電蔡能賢副總經理、余振華副總經理,都曾是李教授的學生。同為李教授50年好友、物理系閻愛德退休教授表示,李教授是台灣理論高能物理學的先驅之一。「李怡嚴老師以校為家,他對清華的熱愛、對物理的執著,值得我們欽佩。」閻愛德教授說。李怡嚴教授的知交故舊及清華師生今天齊聚名人堂,觀賞清華大學及王仕琦記者為他製作的「盡心立命」紀錄影片,也分享他們與李教授的情誼與交往點滴。大家都盼著一生創造許多奇蹟的李怡嚴教授能趕快好起來,重回他摰愛的清華園。86歲的李教授因身體狀況未能出席,委託任秀妍律師代表簽約,捐贈價值8千5百萬元的動產、不動產給清華大學。
苗栗積極推動數位教育!奠定科技新都心基石
苗栗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數位學習,不斷強化教學工具、提升網路環境,全面支持學校數位轉型,同時強化師資能量與學生自主學習,打造「新數位教育時代」!該計畫連年獲得教育部補助,其中111及112年度總計超過2.7億,透過塑造學校數位教學風貌,促進學生學力提升,同時引領學校邁向更有意義的數位學習。縣府將完善學校相關數位基礎建設訂為首要目標,並特別關注偏遠地區學校,已實現師生載具比例達到1 :1,非偏遠地區採取每6班補助1班方式提供,同時搭配充電車和載具管理系統(MDM),也規劃特殊教室包括圖書室、資源班等網路AP建設,期待各校在校園內的任何空間都能夠充分運用載具進行教學。縣長出席校校有大屏記者會,致力讓數位學習更多元(圖/苗栗縣政府提供)今年縣府更補助全縣國中小設置大屏,包括「內嵌式」和「可移動式」兩種,不僅提升了教學多元與彈性,更實現「教師用大屏,學生用平板」的新教學模式。為擴大數位學習的應用範圍,縣府推動親師生平台(APP)及數位學生證計畫。數位學生證結合學生證、書香苗栗卡及悠遊卡功能,及整合APP的主動通知與積點換取獎勵,不僅強化學生安全,亦讓師生溝通數位化。除硬體佈建外,縣府規劃基礎與進階教師數位學習增能工作坊,以提升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同時鼓勵校長和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並藉由在縣內舉辦多場公開授課,讓教師深入了解數位教學的真實面貌,回應全縣性的公開授課、跨校共享數位學習模式的教學經驗。同光國小羅淑瑩主任受邀至資訊月辦理數位學習公開授課,獲教育部長與資科司長讚賞(圖/苗栗縣政府提供)在其他相關計畫方面,苗栗縣學習扶助班已逾9成實施數位模式教學,以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適性的幫助,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合作辦理國中小學力檢測,將成績同步匯入教育部因材網與苗栗縣學力檢測網站,讓師生了解學習情況與成果並提供協助。另苗栗縣有21所學校參與BYOD&THSD、4所學校參與5G智慧學習計畫,7所學校參與5G新科技學校及打造苗栗縣XR數位共學中心,透過建立多元數位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及創作等能力。此外,縣府將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成立Steam教育中心,規劃跨領域課程培養學生科學實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規劃在興華高中新增數理與語文資優班,培養學生的學術表達、研究與創造力,啟發優秀學生的潛能。苗栗縣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教育與數位科技,致力改善城鄉教育差距,讓數位學習成為有效教學的重要策略,同時也跟進國際數位趨勢,為建設苗栗成為觀光科技新都心奠定穩固基石。https://www.miaoli.gov.tw/News_Content2.aspx?n=285&sms=9462&s=708788
首都立委版塊2/中正萬華三黨廝殺激烈 高嘉瑜李彥秀重演立委保衛戰
台北市第五選區(中正萬華)現任無黨籍立委林昶佐宣布不選,民進黨早早就派出市議員吳沛憶接棒,而國民黨近日才提名市議員鍾小平參選,無黨籍于美人也宣布參選此區立委,被認為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第四選區(內湖南港),由現任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尋求連任,對上國民黨市議員李彥秀以及基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欣岱。今年36歲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吳沛憶參選北市中正萬華區立委,就讀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時曾發起野草莓運動,隨後取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吳沛憶在組織內擔任媒體組組長,也曾任民進黨發言人、美國國務院青年領袖代表提名人。過去2018年時,吳沛憶剛當選市議員,隨即被爆出和同黨女議員許家蓓牽手擁抱、熱吻,疑似熱戀中,不過兩人都稱是關係很好的朋友。本名于耘捷的于美人過去有主持人及媒體人身分,日前宣布參選中正萬華區立委,並將正名改為于美人。(圖/周志龍攝)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近日才脫穎而出獲黨提名參選立委,不過提名前一天同黨市議員應曉薇突派人到黨部報備參選,內情顯得詭譎,61歲的鍾小平至今已任5屆市議員。2019年鍾在立委黨內初選落敗,他指控台北市黨部作弊遭停權半年,後來還憤而退黨,直接力挺台北市長柯文哲選總統,引發爭議,但繞了一圈終歸重回國民黨。一名地方人士指出,鍾小平和同黨議員應曉薇、郭昭巖素來不合,這次能否獲得同志奧援支持變數不小。以無黨籍參選中正萬華區立委的于美人,先前曾是知名電視主持人,今年58歲,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曾任2020年總統候選人宋楚瑜的發言人。今年宣佈以本名于耘捷及無黨籍身份參選2024中正萬華區域立委,隨後將本名改為于美人。先前于美人評論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時脫口而出「再怎麼委屈的和平,它就是和平」,引發社會輿論。 台北市第四選區(內湖南港)中,民進黨中被譽為「港湖女神」的現任立委高嘉瑜,因特殊的嗓音也被戲稱「港湖胖虎」,她在網路聲量不低,曾任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3屆台北市議員。2020立委選舉,高以市議員身分成功顛覆尋求連任的立委李彥秀,時隔近4年角色卻互換,換成市議員李彥秀挑戰尋求連任的高嘉瑜。2012年時,高曾向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推薦交往多年的男友馬文鈺至該大學任教,遭疑有關說之嫌,但最終兩人愛情長跑20年無果。2021年底遭男友林秉樞施暴,引發外界關注,近日基泰建設因開挖地下室施工不慎導致鄰近民宅傾斜下陷,高嘉瑜批評「設計監造同一人,球員兼裁判」,引發建築師群憤怒,她也為此道歉,隨後邀集建築相關人士召開協調會。港湖現任立委高嘉瑜有港湖胖虎之稱,2021年時,她登上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歲末聯歡晚會,笑稱「若靠歌聲選市長,我會高票當選」。(圖/CTWANT資料照)國民黨在港湖提名市議員李彥秀參選立委,李今年51歲,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經濟系,丈夫、父親及祖父都曾任議員,李過去曾當過6屆市議員和1屆立委,今年黨內初選中,經侯友宜協調,游淑慧退出港湖立委初選,禮讓李彥秀,而游則轉戰藍營艱困選區士林大同。有地方人士表示,泛綠在內湖南港已經分裂,局勢恐無法挽救,加上高嘉瑜多次逆風發言,綠營支持者動向很猶豫。而台灣基進黨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也參選內湖南港區立委,她出生於桃園市,畢業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過去曾任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住院醫師、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主治醫師,2020年接受台灣基進黨提名列入不分區立委名單,2022年參選台北市議員失利。吳這次卯著高嘉瑜猛打,然而地方人士認為吳向來都是靠空戰,宛如「兩腳懸空」,基本盤不扎實,能否影響高的選情仍須進一步觀察。
核廢水入海3/汙染恐持續!吃海鮮勿踩「2大地雷」 專家:半年內避開福島漁獲+「鍶-90」最糟恐永存體內
日本於8月24日開始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預計最快要到2051年才會排完所有的核廢水,整整28年,海洋生態將會發生什麼事?國際環保組織認為日本淨化核廢水的技術有瑕疵,將近7成的廢水都需要再處理,且不只含有氚,還包含碳-14、鍶-90和碘-129等輻射物,恐危害海洋食物鏈的根基,專家也建議未來若要吃海鮮,最好避開喝湯、魚骨,否則部分輻射物進入體內後,無法代謝恐危害健康。日本排放福島核電廢水入海,此舉引起許多國家恐慌,擔心海水中的放射物質,將造成海鮮等水產品的食安問題。日本政府表示核廢水在排放前已稀釋氚濃度在每公升1500貝克,遠低於國際標準,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也為其背書,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質疑日本淨化核廢水的「多核種除去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Processing System,簡稱ALPS)技術失敗,其中約70%的水需要再次處理,也認為IAEA未能調查ALPS的運作,完全忽略了每隔10天就會產生約1000立方米的高度放射性燃料殘餘物,這些殘餘物每天都在持續污染地下水。由100家海洋科學機構組成的美國國家海洋實驗室協會也強調,日本核廢水的輻射風險尚未得到充分評估,除了氚之外,其中還有碳-14、鍶-90和碘-129,對食安、人體健康的風險仍不可知。綠色和平組織認為,日本排放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根本就是蓄意污染海洋,放射性物質可能隨著海洋洋流傳播,並且會讓在海洋中長期遷徙的海洋生物(如浮游植物)長期攜帶,而浮游植物是所有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基礎,無疑是摧毀海洋生態。經過2年檢測,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為日本核廢水安全無虞,但國際環保組織認為IAEA忽略放射性燃料殘餘物的汙染。(圖/東京電力公司提供)國立清華大學原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董傳中受訪時表示,日本政府雖然宣稱ALPS可以過濾掉氚和碳14以外的62種放射性物質,但實際上並不是百分之百徹底去除,而是將放射性濃度稀釋至符合日本法規為止,若不斷強調「氚水」等於核廢水,會讓大眾忽略其他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舉例來說,核廢水中的另一個放射性物質「鍶90」,一旦進入人體後會累積在骨骼中,不容易代謝排出。董傳中說,食用福島地區的海產還是存在一定風險,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建議至少半年內先避開來自福島的漁獲。若民眾真的無法割捨日本海鮮,董傳中建議至少避免食用海鮮生物的骨頭,例如魚骨、魚頭,因為像鍶90這類型的放射性物質,比較容易累積在骨骼中。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也認為,雖然目前科學證據顯示,日本所排放含氚的核廢水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在沒有更多研究證實無害之前,民眾盡量少吃黑鮪魚、旗魚、鯊魚等魚類。一般來說,養殖魚會較為安全,但仍要避免使用大量含有抗生素或其他化學物質添加的養殖魚類,所以建議選擇合格業者較有保障。食藥署也提醒,對於嗜吃魚類的民眾,建議「多樣化選擇」飲食,例如今天吃石斑魚,明天吃鯛魚,後天吃海鱺等方式,避免長期、高頻率食用同一魚種。另外,若選擇減少食用海鮮,也可多吃豆類食物取代,同樣富含優質蛋白質。另外,由於氚為水溶性,所以最好不要喝海鮮湯或魚湯。營養師程涵宇說,氚可直接或間接誘發多種生物效應,包括DNA鏈斷裂、細胞壞死或凋亡,所以建議多吃抗氧化食物來修復DNA損傷,包括藍莓、葡萄等富含多酚的食物,或柑橘沙拉這類維生素E、維生素C的組合,既能有效保護細胞膜,又能增強細胞的抗輻射能力。
王丹遭指控性騷擾 清大:若屬實將無法於台灣任何大學任教
民運人士王丹遭指控於國立清華大學任教期間涉嫌性騷擾。對此,校方表示,若調查後屬實,王丹將無法於台灣任何大學任教。校方指出,有關王丹被指控於2010到2015年任職期間疑似違反性別平等法等,如果經調查後,確認違反性平法等相關法規,王丹將無法在台灣的任何大學任教。校方指出,王丹在2010年至2015年受聘於人文社會學院,並於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擔任社會所的客座助理教授,目前則沒有在校任職。校方表示,將會聯繫受害人,同時詢問申請性平調查的意願。若是涉及公共利益以及多人受害,校方可主動調查。如果經調查後,確認王丹違反性平法,那王丹將無法在台灣任何大學任教。
清大再收恐嚇信!炸彈客嗆「TikTok直播」隨機射殺人
國立清華大學今(28日)再收到恐嚇電郵,炸彈客聲稱已備妥槍枝,會潛入學生教室隨機殺人且全程透過TikTok直播。27日寄出恐嚇信的炸彈客,今天再透過電郵恐嚇清大,稱今天下午4點會潛入教室並隨機殺人,以及用直播「這個偉大盛況」。校方除再次報警,也對校園各處進行盤查,並在下午4點半左右完成作業,確認並無異狀。
快訊/清華大學接獲「爆裂物通報」警全面盤查校園 校方曝最新進展
國立清華大學今(27日)下午2點接獲爆裂物通報,立即由校長召集指揮中心,協請新竹市警察局派員,在校園駐警陪同下進行館舍全面盤查。清華大學表示。截至下午5點半為止,校本部及南大校區全部館舍、餐廳、宿舍、體育場館等公共區域都已經排查完成,並未發現異狀,也將持續關注。清華大學稍早在臉書發布公告,本校今天下午2點接獲爆裂物通報,立即由校長召集指揮中心,協請新竹市警察局派員,在本校駐警的陪同之下進行館舍全面盤查。截至下午5點半為止,校本部及南大校區全部館舍、餐廳、宿舍、體育場館等公共區域都已經排查完成,並未發現異狀,也將持續關注。清華大學強調,感謝新竹市警察局第二及第三分局的大力協助,在短時間內即協助本校完成大規模排查。如果有最新訊息,校方會透過全校信及臉書通知大家,另呼籲全體師生如發現可疑狀況,立即通報本校駐警隊,電話(03)571-4769,一同守護校園安全。
考古重大發現! 基隆和平島遺址發現人類新遺骸
為辦理「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工程,基隆市文化局正於已暫停開放參觀的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進行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不過,近日卻在考古遺址中,發現一具新遺骸,目前已經開始清整遺骸並進行研究調查。基隆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表示,目前新發掘遺骸從人體脛骨處發現,出土自18個試掘坑位其中之一,大致可以看出整體輪廓,但仍須進行年齡、性別與人種的初步辨識。已知此具遺骸與前幾年出土墓葬方位相同,頭朝向西南,目前尚未發現有陪葬品。李添慶說,文化局為更有效保護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現場,基隆市政府積極爭取「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興建工程,通過中央核定後,在進行前置作業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沒想到竟發現了新的遺骸。基隆市文化局在諸聖教堂的考古遺址上,發現一具新遺骸,現正進行清整,並進行研究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李添慶表示,解說中心在盡最大可能不傷及考古遺址的考量下,採落柱最少的工法來設計。由於考古遺址範圍內的工程必須遵守文資法相關規範,不可損及考古遺址珍貴價值,遂針對解說中心結構落柱的位置,優先委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試掘,於今年10月17日啟動現場發掘,並暫停開放現場參觀,計畫進行18個坑位的發掘,試掘完畢後將由施工單位接手工程。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郭麗雅補充,現階段團隊會將新出土遺骸,清整完畢後移至研究室繼續研究,針對性別、年齡與人種等背景深入探究。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自2011年起便有考古學家團隊陸續進行試探挖掘,自2018年起「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進行較大規考古發掘計畫,除了發現西班牙修道院遺構及相關文物,本考古遺址共出土了20具墓葬。基隆市文化局在諸聖教堂的考古遺址上,發現一具新遺骸,現正進行清整,並進行研究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