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
」 Hyundai 新車 台北寵物展 福壽 大成車廠出招搶市2/國產車市占衰退「這3家」減幅逾10% 祭現折、分期0利率超狂促銷
今年前11月汽車累計總掛牌數416,528萬輛,年減4%,其中國產車以215,900輛的表現搶下51.8%市占,不過相比去年同期衰退1.9%。在國產品牌中,MG共賣出15,079輛,年增24.2%,是少數成長的品牌;而Honda、Nissan、Mitsubishi減幅均超過10%。 和泰汽車管理本部本部長賴志偉在11月和泰法說會上表示,「看好新車年銷量可達近46萬輛。」各大國產車廠趕緊在最後一個月踩油門,紛紛祭出購車優惠,衝刺年底掛牌數。本刊記者也整理各家優惠,讓消費者能以更低價格入手新車。 首先在國產車廠部分,裕隆集團旗下裕日車所代理的Nissan前11月累積銷售17,39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3%。裕日車推出購車優惠,入主Nissan旗下X-Trail、Kicks及Sentra現折6.6萬元,優惠價分別為92.6萬元、69.9萬元及66.9萬元起;值得注意的是,旗艦房車Altima至12月底前更祭出119.9萬元的價格,比原價便宜20萬元,電動車Leaf更現折30萬元,搶攻年底換車熱潮。 同時,裕日代理的Infiniti QX50全車系在12月可享現金折抵30萬元,換算只要159萬元就能買到,並提供最高100萬24期0利率;QX60、QX55也分別提供150萬36期0利率、100萬24期0利率貸款專案,前者也可選50萬低頭款。 裕隆集團旗下中華車Mitsubishi前11月累積銷量14,31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11.6%。中華車也祭出12月購買Outlander、Eclipse Cross、Colt Plus、Grand Lancer、Zinger Pick Up與Zinger指定車型並完成領牌,均贈Bose SoundLink Max可攜式音箱;於11月上市的J Space在12月入主且完成領牌就有1.2萬配件金,貨車可免費升級貨斗防護板組、廂車則可升級尾門照地/警示燈組。 同樣為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Luxgen)n⁷熱賣以後,納智捷年底再推「5萬自由配」,可選擇配件、保險或優惠分期,且指定車型再享充電點數回饋;燃油車U6和URX則有現折3.3萬元及2千元。 而台灣本田累積前11月銷量達23,698輛,雖然目前排名車市品牌第4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衰退11.8%。對此,台灣本田也持續延長馭光特仕版的販售,除了免費能搭載馭光黑化套件,本月入主還可享5年延保、高額0利率,重點是還有折價優惠,CR-V最多現折8萬元;HR-V最高現折5萬元;Fit最多可折6萬元,至於進口身分的Civic更高達10萬元。 台灣本田也推出優惠方案,其中進口車款Civic折價高達10萬元。(圖/方萬民攝)近期喊出「退出車輛公會」登上各大新聞版面的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實業所代理的Hyundai表現不俗,前11月累積銷量20,570輛,雖比去年同期微幅下降1%,不過在年底優惠的催化下,整年銷售表現有望突破去年再創高峰。 Hyundai推出「Venue職人潮玩版」原價82.9萬元,限量優惠只要77.9萬元,並贈送原廠電子後視鏡、藍鑽隔熱紙,及5年六大系統原廠保固,優惠總價值8萬元;此外,Tucson也依車型不同,擁有1至3萬元不等的現金折價,汽油版更升級電動尾門+科技環景套件,包含3D環景影像系統(含錄影功能)、前雷達、無線車門警示燈組、抬頭顯示器等。現代旗下都會小休旅Venue靈活可愛,很適合穿梭在大街小巷。(圖/Hyundai提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福特六和以21,493輛的掛牌數拿下品牌全年第7名銷量,不過今年前11月累積銷售前10名卻未見Ford的蹤影,因此福特六和也加強優惠力度,不僅Focus Wagon車系及Focus Active Wagon車系最高優惠超過12萬元,Kuga在改款配備升級超過15萬後,再享限量優惠價舊換新86.9萬元起,指定車型還送1萬配件金、2萬限時購車金、3萬元輕鬆開回家(或低月付9,990元起)入主方案。此外,進軍電能市場的Ford Mustang Mach-E最高還享50萬元購車優惠。 至於龍頭和泰汽車旗下Toyota在今年前11月銷量達114,292輛,雖然仍為銷售冠軍,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1.7%。和泰車也宣布,12月入主Vios、Corolla Altis、Sienta、Town Ace、Yaris Cross等車系指定車型,可獲象印烘烤微波爐,並享高額0利率、5年14萬公里延保等優惠;而純電休旅bZ4X則現折12萬。 占據品牌掛牌冠軍多年的Toyota也有優惠方案,旗下純電休旅bZ4X更有達12萬元的折價。(圖/黃耀徵攝)
三陽上半年每股賺3.37元 二輪市占逾4成三款車包辦銷售前三名
三陽工業(2206)近日日公告第2季財報數字,單季合併營收達180.78億元,年增3.97%,毛利率約20.98%,合併營業利益達18.29億元,年減2.88 %。本期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2.83億元,年減51.91%,每股盈餘(EPS)為1.62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48.96億元,年增6.64%,毛利率約20.58%,合併營業利益達35.27億元,年增0.57%。本期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26.68億元,年減26.38 %,每股盈餘(EPS)為3.37元。三陽工業表示,本季四輪、二輪本業穩定成長,在業外收入方面,本季未認列資產處份利益,由於去年第二季認列部分新竹安駕中心土地建物處份利益約10.83億元,因此本期獲利較去年同期衰減。二輪事業方面,觀察台灣機車2024上半年銷售量表現,三陽包辦金、銀、銅牌,市占金牌為SYM Jet SL+ 158,銷售24,477台,市占銀牌及銅牌同為SYM平價機種迪爵車系共37,281台,SYM Woo 115以13,301台取得第7名佳績,SYM MMBCU 158以11,609取得第8名,SYM活力125以10,986取得第9名,SYM CLBCU 125以10,007站上第10名,在總市場累計銷售347,582台的排名榜中,三陽機車共有7個車款擠進前10名,市占率40.9%,顯見三陽在高階及平價市場都受到消費者熱烈喜愛。四輪事業部分,上半年南陽實業代理Hyundai現代新車累計銷售高達12,450台,創歷史新高,平均每月銷售突破2千台,年增長率達到10%居國產品牌之冠。在此期間,國產主力車款Tucson L除了有汽油、油電2種動力外,在五月推出的次世代個性跑旅Tucson L N-Line加持下,上半年繳出4,764台優異成績。同時,全市場MPV銷售冠軍Custin上半年銷售達到3,028台,非豪華中大型MPV佔有率高達51%;上半年改款上市的Venue全面升級Level 2半自動駕駛科技,以活潑亮麗的外觀造型更擄獲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因此上半年總營持續成長。
純電兄弟搶市1/納智捷靠純電車n⁷翻身 今年力拚超越特斯拉
裕隆集團(2201)旗下MIT車廠納智捷花了16年終於重新擦亮招牌,推出的首款國產純電車款n⁷交車後,在4、5月均拿下純電車掛牌冠軍,成為新竄起的大黑馬。有趣的是,目前在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竟然是自家兄弟-中華汽車(2204)代理國產的MG4。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在5月28日裕隆車的股東會上表示,希望兩品牌各自努力,最後做到「兄弟登山、山頂會合。」納智捷(Luxgen)是裕隆汽車在2008年轉投資成立的子公司,並在2009年正式發表首款產品7人座休旅「Luxgen7 MPV」。不過身為國產品牌,納智捷卻因為消費者對新品牌的信任度不夠,即使價位、品質都不算差,仍無法與和泰車(2207)、台灣本田、福特六和等國產車廠匹敵,銷量一直沒有起色。觀察納智捷在台灣的銷售表現,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2013年賣最少7,297輛,2014年賣出16,686輛最多,但到了2019年只賣出4,128輛。不僅是因為納智捷旗下產品線相對較少,目前僅URX NEO、U6 NEO共2款中型休旅車可選擇以外,加上台灣國內外汽車大廠品牌眾多,相較之下納智捷較無市場競爭優勢。直到2020年,鴻海(2317)與裕隆集團合資成立鴻華先進(2258),揮軍搶進電動車市場,而鴻華設計的首款電動車Model C也掛上納智捷廠徽並以n⁷命名,正式發表前就以「百萬有找」打響名號,在國內電動車市場可說是前所未見,更在2023年10月上市後獲得近萬張的訂單,也為納智捷帶來翻身的機會。納智捷推電動車以後,更以售服新品牌Luxlife,提供消費者一站式全方位移動服務。(圖/納智捷提供)n⁷在今年第二季火力全開,4月、5月開始大量交車,分別以1,055輛及1,100輛的掛牌數超越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順利拿下國內電動車掛牌冠軍。裕隆集團發言人羅文邑曾表示,「希望在手約9,000張訂單,可以在今年第三季消化完畢。」同時,為了提升銷售量和市占率,納智捷更在6月13日重啟n⁷接單,不僅推出裕隆股東優先購買方案,強打配備更全面、價格更優惠的「滿電特仕版」,鞏固純電王者的寶座。對於接單狀況,納智捷在18日告訴CTWANT記者,「6月13日開放以來已累計3,000位以上的新會員完成1,000元專案費繳納,準備入主n⁷,也造成展間預約試駕爆滿,目前也正在努力加開試駕名額。」在去年底的台北車展上,納智捷內部人士曾跟CTWANT記者說,「2024年n⁷銷售目標1.5萬台。」觀察2023年電動車掛牌表現,Tesla以13,163輛的成績奪下品牌第一名、市占53.1%,而旗下車款Model Y則以9,697輛的表現坐穩電動車款冠軍。也就是說,若n⁷順利達標,有望一舉拿下2024年電動車排行榜上的品牌及車款雙料冠軍王座。n⁷的推出不僅帶來許多關注及討論,也帶動品牌銷量,有望在年底掛牌成績出爐後看到納智捷進榜。(圖/劉耿豪攝)現階段n⁷最強勁的敵人,是同集團中華汽車MG品牌推出的首款電動車MG4,6月13日MG Taiwan宣布導入旗艦版99.9萬元、X Power版118.9萬元雙動力車型,切進與n⁷相同的價格帶。資深汽車專家向CTWANT記者表示,「納智捷一定會擔心MG4的出現。」不過也有網友提到,「雖然是同樣價格帶但是不同定位,要帥的買MG、家庭用就買n⁷。」
國產房車凋零?2/休旅車崛起壓縮生存空間 車廠陸續淘汰4門車款
近幾年,國產車市場越來越難經營,除了主動安全科技的提升,加上法規更加嚴格下,導致造車成本增加,更挑戰消費者對於售價的接受度;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國內有八大車廠需要搶每年僅20萬輛的國產銷量,其實非常壓縮車廠的生存空間,因此現在對於舊世代的車款,目前多半都走向停產或增加更多成本進行改款的命運。 隨著休旅車市場崛起,車廠陸續推出更多房車以外的選擇,國內消費者也開始關注5門掀背、跨界休旅等其他級距的車款,4門房車的市場已明顯萎縮,包含Nissan Tiida、Hyundai Elentra、4門Ford Focus也都慢慢淡出市場。 裕隆日產汽車自2006年導入國產Nissan Tiida,當時提供四門房車Sedan與五門掀背Hatchback雙車型,搭配1.6與1.8升引擎;2012年導入2代車款,並改名為BIG Tiida,提供1.6升自然進氣、渦輪增壓2款引擎;2017年小改款後改稱i Tiida,僅針對外型進行改變,導入V-Motion設計語彙,其中車頭進氣壩、保桿、漸層式LED尾燈等處,皆為裕隆日產汽車重新設計。 直到2023年,雖然現行款車型搭載的HR16DE雙獨立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引擎符合六期環保法規,但即將上路的新版噪音法規更嚴格,原廠無意改良引擎,因此產線正式在2023年7月停工,裕隆日產並未透露任何後繼車款的消息,只表示規劃中。 Hyundai Elantra自1990年推出,不僅可以說是現代的「起家車」,全球年平均銷售量更達42萬台,也是扭轉Hyundai在台灣品牌形象的關鍵,不過由於受到Ford Focus、Nissan Sentra與Toyota Corolla三強鼎立與SUV風潮逐漸流行之下,銷售量一代不如一代。 在Elentra停產以後,Hyundai持續引進休旅車,包括Tucson L、Venue及進口休旅Santa Fe及Kona等,搭配近年積極發展的新能源車IONIQ 5、IONIQ 6及商用車等,更讓南陽實業保持全年雙位數44%高成長的氣勢,全年度新車銷售達到歷史新高22,169台,市占率4.7%寫下品牌代理以來最高紀錄,也首次榮登第四大非豪華國產品牌。 Hyundai推出多元化車款吸引許多消費者,也讓Hyundai榮登第四大非豪華國產品牌。(圖/方萬民攝)至於Ford Focus在台灣市場其實是相當受歡迎的車型,不過2023年取消四門車型並新增Wagon旅行車。Ford Focus採用1.5升三缸EcoBoost®18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VDE汽缸間歇技術、雙噴油系統技術(PFI歧管噴射/GDI缸內直噴)和曲軸偏置技術,擁有同級最佳182ps最大馬力,並具備17.1km/L高效油耗表現。Ford Focus在台灣市場深受許多消費者歡迎,不過2023年取消四門車型並新增Wagon旅行車。(圖/黃耀徵攝)
2023車市前十強1/年掛牌創18年新高!Toyota賣破10萬輛 現代汽車擠進國產第四大
2023年車市需求強勁,受惠於品牌各大重量級車款陸續上市、新車大量到港、供應鏈問題緩解、各廠持續消化訂單,全年銷量合計476,987輛,年增11%,創下自2005年掛牌量514,626輛以來的18年新高。韓國車廠(Kia、Hyundai)都有顯著的掛牌增加,而福斯集團(Volkswagen、Skoda、Audi)也都帶來雙位數的成長,至於中華車(2204)自有CMC以及代理的Mitsubishi、Mazda、Subaru、Ford則衰退。在品牌年度排行中,Toyota以129,111輛的銷量坐穩冠軍寶座,是榜上唯一一個破10萬掛牌數的品牌,年增4.59%;本田(Honda)去年8月第六代CR-V正式發表以後銷售氣勢如虹,12月領牌再創新高達成2,133台的亮眼成績,最終全年以30,420輛的成績蟬聯乘用車品牌銷售亞軍。季軍由和泰車(2207)代理的Lexus以30,065的成績拿下,僅與第二名的本田相差355輛,且創下豪華車市場單一品牌年度最高銷售紀錄,也就是說Toyota和Lexus全年合計登錄159,176輛,創下公司新高紀錄;同樣為豪華車款的Mercedes-Benz 以全年24,439台的成績,擠進第四名;而去年不斷發表新能源車款的裕日車(2227),則以22,747台的成績排在第五名。第六名為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現代(Hyundai)汽車,保持全年雙位數44%高成長的氣勢,全年度新車銷售達到歷史新高22,169台,市占率4.7%寫下品牌代理以來最高紀錄,也首次榮登第四大非豪華國產品牌。Hyundai全年度新車銷售達到歷史新高22,169台,在路上能見度相當高。(圖/南陽實業提供)現代汽車表示,近3年先後國產化導入Venue都會休旅,以及同級最大車格的Tucson L,加上商用車Porter Pro編成多元化組合,還有全新Custin七人座家旅及Tucson L Turbo Hybrid搶攻家庭MPV以及新能源車版圖。Custin全年銷售6,290寫下品牌年度最熱銷車款;Tucson L新追加的Turbo Hybrid綠能油電車系,高階1.6升渦輪油電引擎提供230ps動力與21.1km/L油耗,帶動銷售淨成長54%。此外, 現代汽車首度進軍五噸商用車物流運輸市場,全新QT500年底上市後獲廣大營業客戶好評,訂單迅速累計破百,將於今年元月起正式交車。而第七、八、九名依序由Ford(21,493輛)、CMC(19,729輛)、Mitsubishi(17,802輛)獲得,Ford在2023年導入品牌首款電能跑旅Mustang Mach-E,使品牌旗下具有7大車系、超過30款車型,也跨越乘用、商用、商務、皮卡多元領域;至於中華車(2204)則推出大改款Zinger,總經理陳昭文更表示要拼年銷量7,000台,不過以上三品牌相較2022年均有微幅衰退。第十名則是汎德(2247)代理的豪華品牌BMW,全年交出16,666輛(不含水貨)的銷售佳績,相較去年成長幅度近10%,更勝全球銷售表現;同時, BMW於台灣市場連續2年奪下豪華電動車銷售冠軍, BMW i純電車款繳出3,407輛的銷售佳績,年增255%,顯見除了原有的車款始終熱銷以外,不斷引進的純電車款也備受矚目。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7月才導入台灣的MG,雖然沒有列在前十名,不過仍以HS、ZS雙車款爆發式的成長表現,迅速在台累積突破10,000名車主,創下總掛牌13,791輛的亮眼成績。MG表示,目前品牌全台服務據點共有19間展示中心、23間服務廠規模,目標登台5年達成50間展示中心與60間服務廠。MG導入台灣短短1年多時間,已有超過萬名車主。(圖/MG提供)此外,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在2023年全車系(含乘用車與商用車),累計領牌首度突破1萬台紀錄,Kia以年度結算10,188台的佳績,寫下較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09%的成長,不但創下Kia在國內市場的歷史新高銷售紀錄,更成為國內車市成長最快速的進口品牌。
手機龍頭尬車2/造車新勢力「華小魅」成形 小米雷軍左打保時捷右踢特斯拉
新出爐的2023年全球汽車出口大國,不是老面孔日本、德國,而是中國大陸,以522.1萬台成績狠狠甩開排名第二的日本430萬台。儘管大陸因俄羅斯發起烏俄戰爭遭出口抵制而有了汽車大買家,但其新能源汽車占1/3出口量的驚人氣勢,更讓歐美車業刮目相看,尤其造車新勢力已從「蔚小理」,打到新成軍的手機幫「華小魅」。儘管台灣民眾無緣乘駕這些最新、最豪、最炫的中國汽車,但車用電子市場仍充滿商機。「你去看看中國大陸的那三家『蔚小理』、看特斯拉,它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數據,還有所謂的數據行銷,這會是台灣未來的機會。」最近忙著將台灣電動機車技術輸出東南亞的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表示。大陸造車市場可說是百花齊放,特別是新能源車。在大陸政策補貼下,2011年成軍的寧德時代成了全球電動車電池龍頭,另一家電池起家的比亞迪,2002切入造車,十年後宣布停產燃油車、專作電動車,如今已是大陸電動車一哥,2014年起陸續成軍的蔚來、小鵬、理想等,從新能源汽車設計、行車軟體模組到周邊充電設施與電池技術,都是「Made In China」,被稱為「造車新勢力」的「蔚小理」。這股新勢力,如今又有了新加入者,就是大陸三大手機廠華為、小米及魅族。手機品牌魅族已跟老牌車廠吉利結合,今年開始打造新車。(圖/翻攝自宅宅中地官網、星紀魅族官網)1987年成立的華為,從電信設備起家坐大,20年前跨入手機市場,迅速成長為中國第一品牌,2015也打入全球前三大,也因此2018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中首家遭制裁,隔年華為轉戰電動車市場,2021年與老牌車廠長安推出「阿維塔」,搭載Huawei Inside全端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接著與賽力斯合推「問界」系列車款,「智界」則和奇瑞合作,未來還將與北汽及江淮另推兩個「界」的車款。以去年12月26日登場的問界M9為例,除了高階智慧駕駛系統、豪華裝飾,還有鴻蒙4.0座艙,駕駛、娛樂、工作全場景互相串連,售價人民幣50萬元起、大約新台幣220萬元,去年底預購已逾5萬台,預計今年2月26日交貨。平安證券預計,華爲的深度賦能車型,包括問界、智界、阿維塔在2024年銷量有望達67萬台,在大陸零售量可能超過特斯拉,成爲高端新能源市場的重要角色。問界M9上市當天,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形容「馬路上能看到的最強大的 SUV。」隔天的27日,中國手機二哥、小米創辦人雷軍在微博寫道,「深知汽車工業的複雜、開拓的不易,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行者致敬」,並直接點名比亞迪、蔚小理、寧德時代和華為,豪不客氣地下戰帖。緊接著28日,小米首款新能源車SU7技術發表會登場,雷軍高喊自家新車是全球最高規格,「在駕駛性等機械素質上,希望能媲美保時捷Taycan Turbo;在智慧化上,希望能媲美Tesla Model S。」「價格有點貴,但是有理由的貴。」他還發下豪語,15到20年將拚入全球前五大車廠。大陸媒體曾分析「小米在走華為的路」,在小米14系列手機上,雷軍採用很多類似華為技術和做法,華為研發鴻蒙系統、小米有澎湃OS,也將小米生態產品連接;去年小米的確以超過18%的市占率站上中國國產品牌第一。另一手機廠商魅族在去年11月宣布2024年第一季啟動造車,推出MEIZU DreamCar MX,有自行研發的Flyme Auto汽車智能座艙操作系統,也應用在吉利汽車旗下領克08車款。新一代造車勢力手機幫「華小魅」儼然成形,在當前大陸汽車市場瘋狂競爭、利潤不多之際,能否打開新局,各界高度期待。關注兩岸產業發展的丁學文說,「電動車是軟體加硬體,不可能一家公司全包起來做,且目前正在蓬勃發展,有很多可能性。」他提醒台廠,不要再從製造業的角度去創新製程,而是「有容乃大、跟全世界合作發展」。中國的傳統與新創車廠高達180多家,競爭激烈。(圖/新華社)在大陸從事汽車零組件的台商表示,智慧電動車就像是有四個輪子的手機,產業鏈間需緊密合作,異業結盟例子也會愈來愈多,過去大陸汽車業大多是跟外商合資、以獲取外國的經驗和技術,現在他們不管是車界的前輩或後起之秀也自己抱團,像是小鵬和大衆,長安攜手華爲、也跟蔚來汽車合作。不過,中國車廠實在太多,包括傳統與新創車廠合計高達180多家,現在又「嚴重內捲」(在體制內相互廝殺),已經有銷量規模小、資金鏈緊張的弱勢品牌被淘汰,「所以找到對的策略夥伴很重要。」這位台商說。
網傳首款加熱菸11/24通過? 國健署:一定會先通知
由於立委王鴻薇連續踢爆綠委違法使用加熱菸,加上加熱菸自今年五月開始送件審查至今半年來,遲遲不見商品訊息,究竟何時會有產品上市?成了許多癮君子關心的話題。近日網路加熱菸盛傳,首款加熱菸將在本周五(11月24日)通過,並直接點名是菸商「菲XX公司」的產品「IQOS」。共有2個國產品牌、9個進口品牌加熱菸品送國健署審核,目前只有兩家菸商的加熱菸品進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的最後階段。(圖/翻攝至國健署官網)國健署則表示,「每個月都會在官網公布審查進度,加熱菸是重大議題,若有通過一定會立刻通知廠商。」本刊記者私下詢問國健署員工,得到消息也是:「本周五應該沒有,而且感覺近期不會通過。」據了解,截至11月10日止,共有2個國產品牌、9個進口品牌共11件加熱菸品送國健署審核,依國健署官網公布的審核進度,目前只有「菲XX」和「傑X」兩家菸商的加熱菸完成繳費(每件200萬元)及行政審查,進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的最後階段。對於本周五將有加熱菸品通過審查的傳聞,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則詫異地說:「選舉前應該不可能吧!」林清麗進一步表示,就算將來通過審查,也絕不能使用「IQOS」這個名字。據了解,加熱菸品牌「IQOS」是取自英文「I Quit Ordinary Smoking」的縮寫,會誤導民眾「可藉以戒除紙菸」。違反《菸害防制法》第九條「菸品、品牌名稱及其容器,不得使用或加註淡菸、低焦油或其他有誤導吸菸無害健康或危害輕微之虞之文字及標示。」之規定。林清麗表示,為了避免青少年過早接觸菸品,台灣拒菸聯盟及董氏基金會曾懇請政府在加熱菸上市前,務必先做好5件事,包括:一、使用「加熱菸上市審查」中性文字,避免誤導國人以為加熱菸是減害菸品;二、確實取締網路違規;三、不可通過加熱菸品牌以「IQOS」名稱在台上市;四、「吸引20歲以下年輕人使用」報告須列入加熱菸核駁必要條件;五、公告禁止所有加味菸品。根據本刊記者多方調查,加熱菸最有可能上市的時間估計在明年農曆春節後,屆時應該會有2-3個品牌同時上市。在此之前,還是呼籲癮君子多多忍耐,畢竟違法使用加熱菸,最多可罰新台幣1萬元。◎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小宅貼大磚空間感放大 房市差冠軍磁磚加強零售布局
磁磚大廠冠軍建材(1806) 28日推出國產90X180公分「瓷藝中板」系列新品,推廣「小宅貼大磚,放大視覺感」,有感今年房市降溫,過往建商訂單占營收7成的冠軍磁磚,這次推新品也加強進軍零售市場,預估新產品明、後年可達營收5%,下半年有望單季損益兩平。目前冠軍磁磚全台市占率約1/6,若單看國產品牌,約占3成,為國內市占率第一,其中建商及零售商占營收比例為7:3。冠軍董事長林榮德表示,雖然現在房子不好賣,但越來越多業者意識到,用好一點的磁磚建材,將對銷售產生幫助,「房市不好,對我們的影響不大!」冠軍建材旗下有「冠軍磁磚」、「馬可貝里磁磚」2個品牌,此次90X180公分「瓷藝中板」系列新品共推出20款不同紋路的產品。(圖/黃耀徵攝)冠軍董事長特助林孟瑜近期親身走訪多個案場,也確實發現看房子的人少很多,由於建商從下單到出貨約2年時間,目前雖尚未受到房市影響,但為避免公司業績跟著房市景氣波動,目前正積極開拓零售市場,「每年新案落成約10萬戶,但全台共有約900萬戶的既有住宅,中古屋裝修是一塊很大的市場,從大建商到一般消費者做翻修都是我們大力推廣的對象。」過去台灣所見大尺寸磁磚,都是靠國外進口,冠軍4年前推出90X90公分磁磚,又再耗時3年研發、設備更新推出90X180公分磁磚。冠軍副董事長林祐宇表示,光生產成本就比90x90公分高出5成,其他還包括3~4年的產品研發、倉儲、運輸等成本,目前90x180公分大尺寸訂定終端售價將高出1成,預估3年後將能占總營收5%左右。大尺寸磁磚具備堅固耐用、耐高溫、不吃色、好清理的特性,常運用在豪宅公設大廳、梯廳或商辦百貨,如今也被設計師大量運用在客廳地面、電視牆、廚房中島、衛浴濕區牆面。(圖/黃耀徵攝)林孟瑜表示,「瓷藝中板」在產品售價上相較於高價位的義大利、西班牙進口磁磚,具貼近國產市場高性價比優勢,相當於天然石材1/3價格、歐洲進口磁磚7.5折的合宜訂價。據了解每片價格約6100~6800元。林孟瑜也觀察現在多以小宅建案居多,要怎麼視覺化讓空間效果放大變得很重要,「就像女生穿黑衣服顯瘦,小宅要有創造視覺放大感,可以運用淺色的大磚,不只是地磚,也可用於牆面、中島等,少了拚合的縫隙分割線,會加強視覺延伸感,有空間放大效果。」攤開該公司財報,去年營收30.06億元,每股虧損0.45元,而今年上半年報虧損降至0.15元,有縮減跡象,林祐宇表示,冠軍持續進行產品銷售組合調整、磁磚施作工法改良及業務銷售通路服務等全面升級,下半年有望單季損益兩平。
後疫情時代首份家庭最愛品牌調查出爐!有理念、懂得整合通路才能突圍
長期關注家庭消費權益,促進品牌與家庭相互了解的《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於8月15日(二)率全台之先公布後疫情時代首份「未來親子2023家庭最愛品牌」網路調查,將家庭最常消費品項分為14類,並根據消費者對其知名度、好感度評分,評選出各類別首獎品牌,如下表呈現:本調查由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與遠見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合作,透過有效問卷達1,065份,針對家庭在後疫情時代的品牌選擇思維,分析為五大觀察重點。未來親子2023家庭最愛品牌首獎名單(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提供)重點1:消費門檻較高的產品,皆為知名度廣、深耕台灣之進口品牌綜合大型家電、綜合生活小家電、汽車都是消費門檻較高的商品,大部分家庭在消費時必定考慮再三、經過完整研究,才會做出選擇。從首獎品牌可看出獲得消費者青睞的,皆為兼具價格實惠與經營多年之長青品牌,品牌面向目標族群為廣度取向。台灣大學國企系EMBA教授林俊昇分析,進口品牌在打造品牌時,基本功會做得比國產品牌更足,從產品品質、服務強度、顧客關係全都納入考量。 重點2:有理念的產品,較能獲得家庭青睞和X世代(指1965年到1980年出生)消費者重視「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務實消費觀相比,Y世代(指1980、1990年出生)、Z世代(1990年代中後期到2010年出生)更重視理念。品牌只要能說出動人的故事,就算商品價格較競品高,消費者仍願意掏腰包購買。重點3:線上、線下全通路佈局,才能打動家庭消費決策者疫情期間受社交距離影響,線上通路高速成長。如今疫情逐漸趨緩,體驗經濟回溫,但並未減緩線上通路的成長速度。品牌應該用OMO(線上、線下融合)策略,利用行銷科技讓消費者經過實體通路時,能收到手機促銷訊息,或是實體通路的陳設均和線上通路思維一致,使實體通路成為「品牌體驗中心」,才能全方位提供家庭消費者認識品牌,進而消費的機會。重點4:社群與口碑行銷,對家庭選擇品牌有重要影響無論各類品牌,民眾的前兩大資訊管道皆為「以往自己購買經驗」、「親友推薦」;第三管道多為「社群媒體上的網友分享」,可見社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其中40歲以下者,消費的資訊管道較為多元,透過「名人/網紅/部落客推薦」、「影音頻道內容」而決定消費的也不在少數。重點5:精緻、特色化,才能打動重視生活風格消費者的心對於日用品生活常見,且能展現生活風格的商品類別(如綜合生活家電、文具書籍、環境清潔洗劑、家庭用紙、鮮乳),民眾的第一品牌會偏好較有精緻度、特色化或形象鮮明的品牌。至於連鎖速食與通路品牌(便利商店、量販賣場),民眾多就近選擇,以方便為主。兒童學習相關的品牌(連鎖補習班、兒童用品),多以長青品牌為主,可能其較高知名度的特性,口碑的因素應有其重要度。「家,是幸福生活的起點。」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社長許耀雲表示,期待透過此次「未來親子2023家庭最愛品牌」網路調查,了解家庭消費決策者與參與者對各種品牌的好感度、認知程度,讓品牌探索如何創造家庭更美好生活的新法,也使家庭進行消費時,可以為下一代做出更好的選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許耀雲社長期望本次調查能讓家庭消費者為下一代做出更好的選擇。(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提供)
寶佳「永佳捷」電梯亮相!林家宏揪團對決日系大廠 「不缺工速裝梯」成賣點
由寶佳集團投資創設的電梯品牌Masada「永佳捷」生產總部,於今天(18日)正式亮相並舉行智能化電梯、人臉辨識2.0感應電梯的啟動儀式,挾著房產界「推案王寶佳」新梯訂單,董事長許作名強調還會以「價格戰、回饋毛利」策略鎖定電梯維修保養、汰舊換新市場,強攻市占率。Masada「永佳捷」18日舉行電梯啟動儀式,圖左起為新理想董座葉清宗、三聯科技董座林大鈞、瑞築建設董座陳朝城、永佳捷許作名、大華建設董座鄭斯聰、永彰科技董座顏明宏與春虹建設副董黃宗元。(圖/李蕙璇攝)國內電梯約百億元市場,主要為日系的日立永大、三菱與崇友(東芝)為主,隨著寶佳退出永大機電(現已下市,更名為日立永大)經營權,由林家宏主導新團隊自創電梯品牌,正讓電梯市場重新洗牌;尤其對建案成本價格敏感的房產界大咖興富發等也正觀察該役國產品牌對戰日系品牌的戰況變化。Masada「永佳捷」電梯啟動儀式,由董事長許作名主持,包括寶佳機構旗下瑞築建設(6198)董事長陳朝城、永彰科技(4523)董事長顏明宏、三聯科技(5493)董事長林大鈞、春虹建設副董事長黃宗元與新理想廣告董事長葉清宗等人共同按鈕完成。許作名說,電梯過去50年來形成寡斷、高毛利局面,現在隨著電子電力科技快速進展,例如變頻器、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等,使得電梯產品產製技術變得成熟,屬性也趨向大眾商品化,加上都更市場的擴大,這些契機讓永佳捷這種新創公司有機會發展開來。許作名並說,永佳捷Masada做為國產電梯品牌,已在全台各大縣市設立服務據點,花費上億鉅資蓋廠房、展廳、興建電梯研究塔與籌設研發中心擴大招募優秀人才,並於大陸華東、華南等七省設立電梯維修共享平台,讓利給用戶與同業,同時還規劃在東南亞越南、馬來西亞等設生產線佈局印尼、澳洲、紐西蘭、法國、美國等擴大服務據點。隨著房市缺工衝擊,據悉,電梯產業也受到工班人數變少而影響裝梯效能,有大廠業者正因無法按期安裝電梯,近期屢屢接到客戶寄來的存證信函催促履約,也有業者一年多前即「以價制量」控管訂單數降低影響。以上這些問題正讓房產界老闆感到頭疼,某建設董座就跟CTWANT記者說,挑選電梯「首重安全,還有能夠有效率安裝、維修與控管成本」這三要素,即是他會選擇的合作廠商。許作名不諱言地說,「我們新公司新氣象,開出高薪找人才,沒有缺工困擾」,總經理蔡定憲則說,永佳捷電梯也進入市場,接下來也會進駐高鐵烏日站旁的大華縱橫、左營站恆鵬世紀莊園等建案社區裡,正逐步完成維保梯目標3千台(毛利率大於50%)、汰舊換新(毛利率20~30%)與新梯(毛利率約10%)各年約600台,年營收上看五億元的目標前進。勤美(1532)董事長林廷芳與集團關係企業三聯科技董事長林大鈞父子檔,今天也聯袂出席活動,對於今年首季房市量縮逾二成,林廷芳認為「房市還是看剛性需求,對自用等有需要住房民眾來說,還是會先看新推案住宅,這也會同時帶動老舊房子的汰換率」。至於房市降溫影響市場供需量,雖有相關業界認為「空屋還待消化」,但這一波打房政策確實也讓部分投資客退出市場;大華建設董事長鄭斯聰則認為,「自用宅需求仍高」,接下來會考量成本等透過「坪數、總價」調控新推案產品,讓首購族、自備款多寡客層有許多選項。永佳捷廠辦總部位於桃園市觀音區永彰科技園區內,第一期廠辦面積共達近1500坪,包括教育訓練梯、產線、研發、品保驗證、倉儲區、展廳、辦公室等,電梯塔預計今年11月底竣工。今天還有全台首次曝光,包括與台灣地震感測器龍頭三聯科技合作開發將數位感測器放置電梯機房,當地震來襲達到一定震度會自動停靠最近樓層開啟逃生,亦能監測大樓耐震度,提前警示保障住戶安全。還有與春虹建設所投資的視銳光科技「人臉識別2.0」合作,掃描後電梯自動開啟自動顯示預定到達樓層,全程免接觸,可藉此排除個資外洩與侵犯隱私權疑慮;與永彰科技獨家專利的keyless電子門鎖合作,包括電梯呼梯,住戶回家搭梯開門可免接觸。
Hyundai挑戰年度17,300台目標 董座吳清源:4款新車確定導入
Hyundai汽車台灣總代理三陽工業(2206)旗下的南陽實業董事長吳清源日前宣布今(2023)年國內新車計畫,包含全新Ioniq 6、Tucson新動力Turbo-Hybrid、大改款Kona及商用戰略車款 5噸MIGHYT 確定導入。回顧2022年,Hyundai躍居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國內成長雙位數達15%,展現國產品牌唯一連續三年正成長的旺盛氣勢;展望2023年,新車訂單待交仍有5,000台以上,導入新車陣容加持下,品牌乘、商車銷售將挑戰17,300台目標。在原廠奧援「一年一款電動新車」、「一年一款國產新車」承諾下,全新品牌純電跑車Ioniq 6於3月7日搶先登場;至於國產新車方面,第二季上市Tucson L Turbo-Hybrid,將搭載品牌新科技的渦輪與油電複合引擎動力,創造高效性能與節能的表現。此外,大改款Kona不僅放大車身尺寸,更提供多種動力選擇,預計年底登場。同時,站穩3噸半級銷售軍寶座,今年Hyundai將邁向品牌商用車新計畫,預計再引進MIGHTY新5噸級產品線,搶攻區域型物流業市場,同時招募商車新的銷售服務通路夥伴,擴大建構商車經銷網絡。Venue的「倫敦紅」採用英國經典紅色,並搭配白色Two-tone車頂、後視鏡。(圖/Hyundai提供)在數位銷售服務體驗方面,南陽實業3月起推出數位化顧客服務「WE CARE 3.0」,從銷售、售後到日常行動服務全數升級,包含全車系線上訂車系統、新車訂售管理與電子e化流程,售後服務新增保修數位支付、鈑噴線上估價、60分鐘超級快保等,並集結南陽關係企業資源,整合保險續保、融資、中古車買賣等相關業務,並建立線上商城推出車用部品選購。此外,Hyundai Venue屢創「玩色」話題,先前推出的藍、黃、灰、粉都不斷跳脫平凡車色,如今再推全新英倫版「倫敦紅」款,兩等級GLB雙色正式售價75.9萬元、GLC車型正式售價79.9萬元,現身全台Hyundai展示中心。Venue英倫版「倫敦紅」外觀採用經典紅色,搭配白色Two-tone車頂、後視鏡,加上白飾門把、黑色切削雙色鋁圈,再繫上專屬英倫飾徽,帶有個性與優雅的設計;內裝部分,雙前座椅具有專屬蘇格蘭紋及熱壓LOGO飾徽。安全部分以超過62%的HSS高剛性鋼材打造,還有Hyundai SmartSense先進安全科技,包含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以及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FCW前方撞擊警示系統、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和HBA智慧型遠近光燈調節系統等多項科技。至於動力方面,Venue配置8 速手自排模擬的IVT無段變速系統驅策,還有同級唯一的6種駕馭模式功能。
廚具女人國3/推案量減大雅廚具超前部署 切入零售市場推「全屋裝修」
「台灣這20年已經推了很多房子,B(建商企業)的客戶會放緩,從B市場轉換C(零售)市場不能再拖了!」大雅廚具執行長張怡嘉接受CTWANT專訪時急切不已,站穩建案市場後,打算再切入全屋裝修新業務,目前該項業務占營業額1成左右,「希望5年內能提升到4成!」事實上,為了直接貼近消費者,大雅在桃園青埔已買下500坪土地,準備打造3層樓的展示館,預計明年開幕;基地面積近1000坪的台南館,打算2025年以前跟上營運腳步;此外,大雅也早已買下在台中后里的9000坪自動化工廠旁的玉米田,打算擴建成1.3萬坪廠房。不再只賣廚具,「我打算興建全新『家的展示館』,也賣客廳、臥室系統櫃和各式家具及軟件,更提供各種天地壁的裝修服務。」第二代執行長張怡嘉已擘劃未來10年的經營藍圖,「我們想賣的是一個家!」大雅廚具銷售商品已經跳出廚房空間,朝全屋裝修服務邁進,甚至家具、裝飾軟件都有販售。(圖/趙世勳攝)為何急著切入陌生的零售市場?「這幾年房市推案量大,建商採購的廚櫃預計2025年隨著交屋高峰帶進一波營收入帳,但往後幾年會隨著房市轉冷,建案櫥櫃的業績也將跟著走下坡。」張怡嘉因而決定朝全屋裝修邁進,承接將下滑的建案市場。據了解,去年大雅營收約15億元,受惠3年前的房市多頭,預計今年超過20億元,明年更高。大雅廚具9年前導入自動化生產,為使自動化生產線能從設計圖就對接,大雅也自建設計軟體,「以前畫完還要有人把圖拆解,現在圖能直接進生產線;以前板材需要人工一一貼標,現在靠機器貼標,並自動備註需要加工的位置,不僅減少人力、溝通,也加快生產速度和準確性。」張怡嘉表示。為跨入小量生產的零售市場,大雅5年前再添購客製化生產線。「大雅也開發新的設計軟體,簡易上手,希望能和設計師合作,透過大雅軟體上傳設計圖後,自動化生產出櫃體並配送安裝,消費者享有售後服務和品質保證,設計師也不用單打獨鬥或面對缺工難題,依附在品牌大公司下更具備競爭優勢。」張怡嘉解釋。董事長張光男邊巡視廠區邊透露,流理台訂單滿載,近期又加碼買進設備,預估今年營收能到20億元,預估明年會更高。(圖/趙世勳攝)至於全屋裝修市場,張怡嘉分析,可分為建商精裝修或輕裝修的建案市場,以及消費者指定的零售市場。建案市場統一承作,消費者不用再花時間找設計師、比價、擔心是否確實施工,最重要的是,個別裝修需要100萬,若透過建商大量發包,能省下一半的成本,還能縮短入住時間。這位國產品牌女性企業家,給了自己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就是抹除國產與進口在心裡價值感上的差異,不是進口就等於高級,希望有朝一日國產也能並駕齊驅,成為豪宅產品的首選。」她不服輸地說。除了自有品牌「TAYA」外,大雅與義大利Molteni集團合作,獨家代理 ARMANI/Dada頂級廚具,「經過這幾年與進口品牌的交流學習下,大雅的質感媲美歐美,像是台中聯聚、寶輝、惠宇、精銳建設都使用大雅自有生產的MIT廚具,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提升的指標。」
窗業小開戰YKK1/台鋁窗廠一舉動惹毛老大哥 苦熬5年靠研發自創品牌
開春後,台中七期老虎城購物中心熱鬧不已,2樓出現一家裝潢時尚的專櫃,只接待預約客,不少遊客湊近一瞧,「顛覆三觀」,竟是賣鋁門窗。這家大膽在精品櫃位中砸千萬打造「風雨實驗室」的業者,就是去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打敗日本品牌大廠YKK侵權告訴的「上田鋁業」。令人驚訝的是,背後老闆竟是36歲的年輕第三代匠人吳律謙。「YKK是行業中的老大哥,10年前接班時,上田的鋁窗產品面臨競爭危機,因此我花5年時間研發,也以市占率第一名的YKK為目標。」上田鋁業總經理吳律謙接受CTWANT記者採訪,說明這場商戰官司的起源。「我在2019年11月,研發出水密度2000PA的高規格水密窗,並於2020年12月參加國際建材展,標榜『全台唯一水密性2000PA』。」吳律謙回憶,此舉惹毛全球鋁窗業界大咖、水密度1500PA的日商YKK。依經濟部統計,台灣鋁窗年生產值從十年前的84億,一路下滑到2021年的63億元,同業競爭日益嚴峻。2021年11月,YKK所屬的台灣華可貴建材公司代表人玉井正昭向上田鋁業吳律謙提告違反公平交易法,指其侵權與廣告不實,吳律謙開始收到存證信函、要求賠償等一系列攻勢。這場侵權官司,去年1月最終判不起訴處分,聲請再議仍遭到駁回。吳律謙出示不起訴處分書表示,YKK與上田的風雨測試報告都是在同一個實驗室進行,但僅有上田的鋁窗才達到全台唯一2000PA的水密度。(圖/吳律謙提供、林榮芳攝)東律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賴忠明向CTWANT記者解釋,依法院不起訴處分書載明,上田鋁窗「水密性2000PA」並非無據,上田有「兆立科技實業公司」出具報告為憑,且測試規範,與YKK所提同為兆立實驗室,且所採用測試規範相同;再者,YKK並未主張其產品亦具有同等級品質,上田指稱「全台唯一」並非不實,因此最終被駁回。這場官司的關鍵字「水密性2000PA」,究竟為何?「水密窗可說是氣密窗的進階規格,依CNS國家標準,水密性的防水性能最高只到50kg/m²(500PA),意指每平方公尺能抵擋50公斤的風壓,而上田研發的鋁窗可以抵抗200公斤,因氣密性較好也具備良好的隔音效果。」吳律謙表示。「一般傳統氣密窗大多連500PA都不到,我們公司早期的鋁窗產品就是連500PA都做不到。」吳律謙就是以老大哥YKK為標竿,滿腹疑問「怎麼可能有人能做到1500PA?不可思議!」於是,吳律謙買下市面上所有窗戶研究結構,花5年臥薪嘗膽,並請來了3個工業設計、機械及模具背景的人才一同埋首研發,「我心想,做到1000PA就好,若能追平老大哥更好,最後卻『不小心』一舉達到超高水密2000PA的考驗。」連他自己也意外。他西裝筆挺在老虎城的「風雨實驗室」向上門客人一一解釋,「颱風雨水從門窗縫隙滲漏進室內,主要是風勢引起,傳統鋁窗以膠條圍堵水流策略不管用,我們在窗框腔室設計導流孔,進行風壓調節,達到室內外等壓,借力使力讓風壓隔離雨水,結構上再引導雨水向外流出,「減少使用傳統氣密窗的膠條,可避免膠條老化影響密合度,不僅環保,窗戶性能提升,使用年限更久。」吳律謙首創鋁窗界在百貨中設櫃,他以時尚的裝潢展示鋁窗結構與配件,還搬進風雨實驗室測試窗戶性能,主打客製化高階鋁窗。(圖/翻攝自風光Ai窗臉書)簡單四方外觀的窗戶,在他眼中卻有上百個細節可以挑剔,他說,窗戶結構是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有連動關係,牽一髮動全身,且不是只要能開關,他還設計了內建防墜鏈、隱藏把手等細節,「一扇好的窗還要考慮到使用是否順暢,像是滑輪與軌道間用什麼形式結合、材質的挑選如何降低摩擦,要做到極致都需要時間不斷測試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司法還給上田公道後,YKK官網將全台最高水密的廣告詞撤下,吳律謙看到自家產品的「好」,生出自信,從供給全台鋁門窗經銷商的平價「鈞匠太極窗」本業外,另創自有品牌「風光AI窗」,並於去年9月在老虎城設櫃,直營丈量、安裝到售後服務一條龍包辦,主攻客製化高端市場。「如果我們的產品比進口窗還要有競爭力,價格又更優惠,為什麼不選擇國產?」吳律謙向每個來訪專櫃的消費者展現國產品牌的硬實力,「我敢在百貨公司設櫃,就代表有決心和能力從製造業變成製造服務業!」上田鋁業年營收約3、4億元,新品牌「風光AI窗」去年9月發表至今,合約已簽有7000~8000萬元,不僅獲得中部多家建商與建案採用,也獲得擁有紅點、IF等9項設計大獎的后里森林公園「四口之家」永續家園、台中明星學校「四季幼稚園」及台中「四季藝術仁美校」青睞。除了老虎城,吳律謙也於去年12月在南投樹德半山夢工廠開了第二間體驗門市,未來計畫要南下北上拓點,讓更多人認識這家打敗進口大廠的MIT台灣之光。
Hyundai國產2022居冠 新車開路銷售逆勢成長15%
2022年國內汽車市場受到晶片原物料短缺而影響供應,總市場連續第二年衰退,銷售429,733台,未能衝破43萬台,但Hyundai汽車總代理南陽實業全年新車銷售15,419台、成長率15%,為所有國產品牌之冠,也是唯一連續三年成長汽車品牌。在Hyundai原廠新世代陣容全球戰略下,南陽實業自2019年起以一年引進一款國產新車,從Venue、Tucson L到剛推出的Custin豪華家旅,以超越同級的高規格配備,進而推升國內總銷售連續三年成長紀錄。此外,在新能源車領域也引人注目,從高技術力的Kona hybrid、Kona EV到Santa Fe TurboHybrid,還有2022上半年話題性十足的Ioniq 5世界風雲車問世,打響Hyundai品牌電動車好感知名度。此外,Hyundai汽車持續通路據點市中心大型化建置,全台已完成改裝或購地新建48家GDSI原廠規範據點;在售後用車服務方面,Hyundai Promise 原廠認證中古車擴點經營,建立「收購透明、嚴選認證、六大承諾」值得信賴的品牌中古車銷售管道,也開展結合企業子公司朝陽租賃及朝日實業的品牌新車短租試乘、電動車eTry與666專案以及車主融資服務。
搶進百億電梯市場 寶佳林家宏砸錢「永佳捷」先拿自家房產新梯大單
隨著國內電梯龍頭永大機電更名為日立永大電梯,大股東寶佳集團退出經營權之後,另設Masada「永佳捷」一年來正式亮相,展現林家宏實踐開創國產電梯品牌立足台灣進軍海外市場企圖心,進而垂直整合擴大寶佳房產版圖,未來永佳捷也準備興櫃。永佳捷科技於2021年8月成立迄今逾一年,現任董事長梁偉勤即代表寶佳集團的友傳國際投資代表人,永大機電前董座許作名擔任首席顧問,總經理蔡定憲、工務副總詹益彰等皆是在永大有三十多年資歷,並從三菱挖角有十四年資歷的江京鴻擔任設計部經理,目前公司約有50人,生產線於桃園觀音、上海等。許作名一年來低調浮潛於上海等地,處理個人投資事業,包括開發兒童啟蒙智能音樂等。今年10月初,高檢署就許任職永大機電涉證交法案,維持不起訴,他感謝司法還給清白,將全心投入新事業與新書,本月24日即領軍永佳捷經營團隊與媒體見面;據悉,年底前許將出任永佳捷董事長。許作名說,他在永佳捷成立之初給予許多規劃,沒想到寶佳集團副董林家宏緊鑼密鼓從籌設到延攬人才一一到位,迅速敏捷,「電梯主要結構為晶片、馬達,歷經很大變革,進入技術門檻降低,是永佳捷進入市場好時機」,寶佳也在控股東元電機馬達資源統籌合作。總經理蔡定憲則跟CTWANT記者透露,「一直以來林副董(林家宏)支持電梯技術人才,應深耕台灣放眼國際,因此創設國產品牌Masada,引用以色列世界遺產地名,取其堡壘之意作為創新電梯研發基地。」蔡定憲並說,以永佳捷領先眾品牌推出的「遠端智能監控系統」,成為換約的標準服務項目之一,以及業界最高的1.1億元責任保險,即是讓消費者有更多品牌選項。目前,日立永大電梯也有主動式遠程診斷等服務。國內電梯約百億元市場,主要為日系的日立、三菱與崇友(東芝),許作名說,儘管日系品牌「母廠維修」獨特寡斷市場文化,未給原廠保養的市場還有25%,永佳捷即是打破消費者迷思,主攻電梯維修保養之外,還觸及汰舊換新市場,像是國內約二十萬台、歐美等逾二十年電梯則達數十萬台,以及新興國家像是東南亞、馬來西亞、越南、印度等國家的新梯市場。永佳捷成立一年業績,目前在電梯維修保養約三百台,汰舊換新與新梯則陸續出貨施工,由於寶佳集團本身即是國內房產「推案量王」,永佳捷順利承接寶佳剛需市場的新梯合約,預計明年三月出貨。展望2023年,永佳捷維保梯目標三千台(毛利率大於50%)、汰舊換新(毛利率20~30%)與新梯(毛利率約10%)各年約六百台,年營收上看五億元。
超車Ford、Nissan!Hyundai新車9月銷售成長45% 打入國產品牌前四大
受到新冠疫情、物流供應鏈缺工及東歐戰事爆發等因素,嚴重影響Hyundai汽車全球市場的上半年晶片短缺,造成新車產能供應侷限。但在國內部分,Hyundai新車銷售相比其他品牌依然有顯著成長,根據監理機關最新公布的9月份銷售數據,Tucson L帶動整體新車銷售大幅成長45%,達到今年最高紀錄1,719台,超越Ford、Nissan等躍升國產品牌前四大。不僅如此,全年1-9月新車總銷售年增雙位數,寫下21%高成長率,為國產品牌成長率第一。有望達成年初設定15,000台銷售目標。同時,於九月中旬提前亮相的L-MPV車款The All-New Custin瞄準現代家庭多人用車需求,訂單迅速破千張。Hyundai汽車今年全新陣容陸續到位,10月特舉辦全車系擴大試乘會,賞車試乘抽價值$38,900元最新iPhone 14 Pro Max。
娛樂報報/Sandy十指交纏帥尪 約會辣露腰內肉
吳姍儒(Sandy)今年1月和交往5年的設計師男友王先生完婚,正值新婚的2人,日前被時報周刊CTWANT直擊在外頭約會,小倆口全程十指緊扣,一刻也分不開,相當甜蜜。小倆口十指緊扣,吳姍儒身上的薄紗上衣隱約可見白嫩腰內肉。(圖/本刊攝影組)八月二日深夜十一點半左右,本刊在台北市臨江街夜市附近巧遇Sandy和老公王先生,身穿透明薄紗上衣的Sandy搭配格子褲,隱約可見白皙的腰腹,老公王先生則是一身黑色系的上衣加短褲,夫妻倆一黑一白的裝扮十分顯眼,讓人不禁對他們行注視禮。接著2人一路十指交扣,從夜市旁走進一處大樓的停車場取車,而王先生原本的賓士休旅車換成了國產品牌,顯得有些低調。約莫十一點半,車子駛進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知名豪宅新家,才結束這趟短暫的小約會。吳姍儒肩上揹著疑似是要價二十多萬的香奈兒包,與她白皙的肚肚一樣顯眼。。(圖/本刊攝影組)Sandy婚後肚皮動靜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先前她曾被網友懷疑有孕3個月,讓她無奈發文澄清,「如果我真的有了,會在那邊不小心被大家發現嗎?沒有就是沒有到底是想怎樣」,她認為,自己的身體、人生、規劃和過程,「都是我的okay?」日前二妹Vivian早一步懷孕,她也重申身上有代言,「我沒辦法有任何進展」,現有做好避孕,規劃35歲前懷孕生子。還在新婚階段的吳姍儒與老公不時會曬恩愛,相當甜蜜。(圖/取自吳姍儒IG)(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飲酒過量害人害己)
土洋大戰1/寵物商機破六百億國產品「拚紅了眼」 「貓博」獨立登場打贏犬市
今年夏季的寵物展,刷新了國內寵物食品歷史新紀錄,參展攤位破1300個創下25屆以來在南港世貿展覽館最高「滿館」紀錄,10月還破例加碼,首次獨立舉辦貓展的「世界貓咪博覽會」。兩場熱鬧不已的寵物展背後,正上演著逾600億元寵物商機土洋大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7月台北寵物展開幕會中表示,「全台寵物商機已從2021年的580億元,成長到今年破600億元。」其中的寵物食品,包括乾飼料、罐頭、生鮮、冷凍、零嘴類等就占了快三分之一;以農委會統計,國內寵物食品產量逾14萬公噸,進口約占7成、國產為3成;至於保健品則是進口占比較高約8成。今年7月登場的台北寵物展,創舉辦25屆以來參展攤位最多紀錄。(圖/方萬民攝)翻開國內寵食市場發展史,長年以進口品牌為主,國產品牌最先只有一家,就是老牌食品油大廠福壽(1219)四十年前插旗寵物市場,自創「博士巧思」、「葛莉思」等品牌,三年後,食品大廠統一(1216)也切入,於1985年起陸續推出「寶多福」、「寶貝狗」等。兩大寵食品牌國產代表,各自以犬貓、水族類觀賞錦鯉、龜兔鼠等小動物飼料,對抗進口的希爾斯、皇家、渴望、優格等明星品牌;十多年前,台南的寶榮等食品廠,也跟進福壽、統一腳步,從代工、專業獨立寵物食品廠到自創品牌丹、博朗式、多納等,加入寵食國產隊中。這場土洋大戰很辛苦。「國內廠商追著歐美品牌的土洋大戰,在研發配方、行銷戰上都非常辛苦,直到2014年發生寶路的犬飼料,導致犬隻腎衰竭死亡事件開始,民眾關注毛小孩食品安全意識高漲,翻轉很多人的品牌迷思,也因此提升國產寵食品牌市場接受度。」一名熟稔國內寵物市場發展的食品業者分析說。2016年台灣卜蜂(1215)也加入戰局,引進母公司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寵食品牌Jerhigh到台灣,2020年,日本餐飲集團乾杯(1269)也推出乾杯汪汪犬貓主糧;隔年,國內採購黃小玉最大廠的大成(1210)的寵食品牌GOMO PET FOOD亮相,正式加入這場激戰。若再加家樂福等量販店透過食品廠代工推出自有品牌等,以及延伸到研發、製造寵物保健營養品領域,國產寵食品牌的參與業者,已從傳統的食品業、餐飲集團到生技醫藥公司、新創科技公司等。寵物食品及用品公會理事長石世琮認為,寵物食品市場百花齊放,各家品牌配方各有特色。(圖/翻攝公會官網)「從上市櫃公司到個人創業公司,國產寵食品牌包括飼料、零嘴食、營養保健品等多達上百家。」寵物食品及用品公會理事長石世琮說。對於已近白熱化的寵食土洋大戰,專門進口美日英等國家寵食的現任寵物食品及用品工會理事長石世琮沒在怕,他胸有成竹地說,「進口品牌有其百年累積經驗的優勢。」石世琮的公司設有三個物流場,負責供應鋪貨到代理品牌的寵物店等通路。儘管國產品牌步步逼近,石世琮卻開心地說,「國人飼養『貓』的數量,兩年來大幅成長4倍,同業紛紛深化研究犬貓的主題商品,這也同時一起做大寵食市場。」
土洋大戰2/犬貓飼養率「勝」新生兒出生 大成韓家宇拚量產劍指國產霸主
國內寵物食品誘人600億商機,讓兩大老牌食品廠董座頻過招。CTWANT記者觀察,日前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的寵食展上,甫加入戰局一年的大成食品董事長韓家宇,在自家攤位前高喊「拿下國產寵食領先品牌」,而獨霸四十年的福壽洪堯昆卻不疾不徐倡議減碳寵食文化,力推國內玉米產製的自家犬貓糧食。在一千多個寵物食品展上,兩位食品大廠老董站台,拚勁十足,另一國產寵食品牌「汪喵星球」行銷部主管則挨近展場向等著認養流浪貓排隊民眾,熱情邀約地說,「這是採用國產白雞肉所做的罐頭,還有一整條完整的魚干,都是未加任何防腐劑,可以現場一嘗就知道適口性。」大成集團供應許多國產寵食品牌的相關原物料,其中也包括六年來崛起的電商品牌汪喵星球。(圖/李蕙璇攝)據農委會、內政部統計,國內民眾飼養狗狗、貓咪等毛小孩的寵物隻數,不僅逐年成長,且受到COVID-19疫情激化,從疫情前2019年的破260萬隻,到2021年底增為295萬隻,正式超越未滿15歲幼年288.78萬人口數;進一步換算,毛小孩以每2.4分鐘成為家庭新成員,新生兒則是每3.4分鐘誕生一位的速度。「毛小孩」的穩定成長,難怪國內上市櫃公司要競相投入寵物市場。「澳洲平均每2人就有1人飼養狗,日本是每6人,台灣從2017年統計約每9人的16%飼養率,迄今也飛速成長逾18%,顯見國內寵食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寵物食品及用品公會理事長石世琮分析說。國產寵食品牌中,就屬福壽(1219)最早切入,與統一、大成都是從黃豆餅、沙拉油品起家到生產經濟動物飼料(雞豬牛羊魚等)、犬糧貓食、零嘴與營養保健品;目前在寵物市場中,國產品牌占有25~30%,進口品牌約有75%市占率,其中國產寵食品兩大霸主,則為福壽與統一企業。福壽迄今仍是銷售寵食原料、生產與代工到經營自有品牌的三軌路線併行,年營收占整體逾10%的十多億元;統一則是專營自產自銷,大成(1210)目前也是採取與福壽同樣模式。福壽總公司告訴CTWANT記者,在寵物食品月均產量約2,000噸,2021年產量約26,000噸,2022年有機會挑戰28,000-30,000噸的年產量,年複合成長率約5%左右;若以營業額來看,2022上半年營業額約5.45億元,相較於2021年上半年的5億元營業額來看,年增率(YOY)成長約8%。隨著少子化時代,人類飼養犬貓做為心靈動物伴侶,狗狗也從過去扮演著看家、顧廠的功能性角色,成為家庭親密一份子。(圖/方萬民攝)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指出,福壽寵食行銷「擬人化」採取多品牌、區隔量販店超市、寵物店、電商、超商等通路的價格戰策略,「過去願意增添預算購買飼料餵食犬貓的家庭,經濟力較優,雖多願選擇國外品牌,隨著國人將廚餘餵食改以專用食品,講究食品安全與營養,挑選有誠信品質的品牌。」統一企業切入寵物食品市場逾37年,仍維持2條專門生產線,現在主力經營兩個品牌寶多福、寶貝狗。根據CTWANT調查,統一寶多福美食系列以量販、超市通路為主,也是目前量販通路銷售最佳的品牌;寶貝狗則舖設在專業通路,例如寵物店。統一也剖析國內品牌占比逐步提升的原因,在於過去飼主會買進口品牌主要是考量營養成份較高、機能性較多,但臺灣廠商除了持續學習進口飼料的成份配方外,近年也積極創造出自己的特色,而有搶先國際市場的表現。大成集團寵食品牌GOMO PET FOOD所推出的鮮食餐包,以多種異國風味餐及美食圖吸睛,差異化區隔其他品牌。(圖/方萬民攝)大成集團雖較其他食品同業晚切入寵食市場,一出手就是鎖定高端價位市場打響品牌,並準備在台南柳營闢建寵食生產專區,進而擴大產能強攻市占率;經營團隊從二代成員韓家宇、韓家寅兄弟檔到三代新上任總經理的韓芳豪,皆卯足全力穿梭寵物展各個攤位間,研究友牌產品競爭力區隔差異性。「我們大成也有能力研發製造保健食品!」董事長韓家宇看到同業架上擺著瓶瓶罐罐的犬貓維他命營養品,豪爽地為團隊立下新目標。負責大成寵食品牌的業務副總曾淳偉也說,當大家愈加注重毛小孩的健康,如同人類也會走向高齡化社會,添購保健品預算也逐年增加,將是各家品牌激戰所在。
土洋大戰3/寵食品牌競爭白熱化 福壽洪堯昆:攻市占「通路」是關鍵
寵食品牌土洋大戰越打越烈,從上市櫃食品大廠到中小型代工廠,再擴及生技製造業、餐飲業等,爭相加入戰局。「國產業者除了各自努力,找出產品差異化,還要抱團打團體戰,從國產與進口的市占率二八比,搶回到三七比,要如何打好虛實通路戰,更重要!」福壽董事長洪堯昆點出勝出的關鍵。「我都是在網上搜尋資料,看看其他飼主的評論,幫家中兩隻柴犬購買食物,像是做飼料的倍力、怪獸部落、dooog、全宏甜心寶貝寵物食品與飼糧倉等,都是國產品,從主食到零嘴一應俱全,『價格』是我判斷下單的重要依據。」近三十歲新婚上班族林小姐說。家中有貓咪成員的李小姐,養育兩個小孩同時也飼養兩隻混種加菲貓,則是會到美式賣場好市多買寵物食品,「我習慣採買大包裝,又是住山上,常會一次買足家中生活用品,多年來都是買進口品牌飼料,沒特別去比較產品內容與食材來源。」「我喜歡逛寵物店,而且店員也有飼養犬貓的經驗,聽他們的推薦覺得挺好的,因此不會上網買,也沒到量販店,只要是營養好、又安全的飼料、罐頭,都會願意砸錢買。」在家中飼養了逾10隻藍眼俄羅斯貓的中藥材盤商陳先生,因為沒有養育子女,把貓咪當小孩全心全意地呵護照料。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看好寵物商機潛力,從電視購物頻道到建立上百家實體寵物店,從虛實通路搶攻寵物市場。(圖/翻攝東森寵物雲臉書)據CTWANT調查,目前國產寵物食品銷售通路,主要仰賴經銷商、寵物專業店、量販店、超市、超商等,隨著網購營業額大幅成長,也鋪貨到PChome、momo電商平台及開放公司官網自購市場。不僅國內上市櫃食品業者自產自銷、代工委製經營寵食品牌,爭搶寵食商機的還有通路業者,像是東森集團2017年建立「東森寵物雲」通路,從電商平台切入虛實整合,迄今全國逾百家據點,堪稱國內專業寵物店最大品牌之一;另一家大型連鎖專業店「寵物公園」也多達八十餘家,不僅於內湖大潤發設立店中店,今年拓店目標100點。六年前異軍突起的「汪喵星球」,主打「冷凍生肉生食」產品,委託食品廠生產,在通路上先攻專營電商平台,品牌獲得市場青睞後,接著順利打入寵物公園等專業店通路;大成集團的寵食品牌「GOMO PET FOOD」除了選在寵物公園獨家上架,超商通路則是在全家、萊爾富,並於安心購、蝦皮、momo等電商平台銷售。統一(1216)年營收將挑戰5千億的食品集團,打入寵食市場已37年,這兩年因疫情未參加寵物展爭取曝光,但旗下寶多福寵物食品品牌,今年一月在統一超商寵食專區上架後,累計至5月底,銷量比去年同期大增3倍,擁有萬家門市的統一,在寵食通路大戰中獨具優勢。7-ELEVEN自2021年6月起設立寵物專區,寵食銷售營業額成長約三成。(圖/7-ELEVEN提供)除了統一超商,全家、萊爾富則有福壽系列品牌的寵食商品。「由於原物料、肉品上漲,侵蝕了寵食的30%毛利率,超商通路戰行銷成本高,但為了拓展市占率,電商平台與實體通路都要鋪貨,有量才能拓展營收。」多家負責寵食品牌的業務主管不諱言地說。確實,三大超商滲透全國大街小巷,寵食專區儘管空間未若寵物專業店、量販店與電商平台寬闊,但國產品牌上架與進口品牌展開「通路戰、價格戰」,土洋對戰更加白熱化。根據CTWANT調查,全家便利商店看好寵食商機,現階段採取「一般店寵物專區」與「導入寵物專架」的區隔;所謂「一般店寵物專區」,係指全台逾4,000間的全家便利商店據點,導入1到2層的寵物端架,其中「寵物食品」約有25個品項,販售品牌包含寶路、西莎、偉嘉等,每月業績穩定成長,狗類食品銷售占比超過一半。全家並於540間全家便利商店店舖「導入寵物專架」,其為2層掛勾、4層層板,販售食品類別以罐頭為最大宗,其次則為零食,架上寵食包含日本知名品牌愛喜雅、CIAO及國內品牌惜時、寵食大廠福壽旗下的葛莉思等品牌,品項數則較一般店舖寵物專區高出1倍。全家便利商店擴大寵物上架專區的品項,並發現「觀光景點」周邊店鋪的寵食業績銷售最為突出。(圖/報系資料照)全家便利商店總公司告訴CTWANT,會以有上區隔,是觀察到「民眾視寵物為家人」的心境轉變,嗅到毛孩市場擴大,因此觀察商圈需求,特別選點擴大寵物上架區空間與品項,540間「導入寵物專架」據點多數位於住宅區且鄰近公園,步行距離約3-5分鐘,民眾攜寵物散步途中,即可順路採買相關用品,不需特地前往專賣店,便利性十足。全家便利商店並從寵食銷售額大數據進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寵食業績銷售竟是以觀光景點周邊店舖,最為突出,推估購買寵食的消費者多為觀光旅客,趁外出遊玩時順手餵食浪貓浪狗。」7-ELEVEN已在今年7月全台設點正式破萬家,自2021年6月起設立寵物專區,藉此打造離家最近的寵物專門店,聚焦用品、零食、罐頭、乾糧4大結構,透過豐富的商品類別,滿足飼養寵物的消費族群,引進的國產品牌主要有統一寶多福、汪喵星球、怪獸部落、台灣惜時等人氣寵物品牌,海外則有CIAO、多格曼、西莎、偉嘉、寶路、SHEBA、嬌聯等。統一超商告訴CTWANT記者,寵食專區會持續推出多樣化行銷活動,滿足消費者需求,並串聯O2O模式,透過i預購平台與外送平台,滿足飼主不同購物情境的需求;由於商品種類豐富,該區業績銷售約成長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