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化
」智利將鋰礦國有化「震驚電車產業」 2鋰礦商巨頭21日股價血崩
隨著電動車產業對鋰的需求大增,全球第二大鋰礦生產國智利宣布,將鋰礦收歸國有以增加對關鍵礦產的掌控。此舉震驚市場與電動汽車相關企業,同時促使智利兩大鋰礦商巨頭智利礦業化工(SQM)和雅保公司(Albemarle)周五(21日)分別血崩18.58%和10%。智利總統Gabriel Boric周四(20日)在一項全國電視演說中,宣布將該國鋰礦產業國有化,以促進其經濟發展並保護環境。Boric表示,這是向可持續和發達經濟轉型的最佳機會,不能浪費它。並強調,未來的鋰礦合約制訂將只能透過受到國家控制的公私夥伴關係,且由國家控制,希望從特斯拉等電動汽車巨頭以及其他企業的鋰需求中獲取更多利潤。鋰礦是電動車電池的重要材料,智利是全球第二大生產國,此驚人舉措將促使該國龐大的鋰礦業務控制權,自該國行業巨頭SQM和Albemarle轉移到一家國營企業。SQM和Albemarle為特斯拉、南韓電池公司LG Energy Solution和其他電動汽車和電池製造商提供產品。金屬鋰是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要素,而掌握製造鋰電池所需的礦產和技術,關係到各國的國家安全和產業政策。受此消息打擊,Albemarle周五狂瀉10%至每股173.7美元,創14個月來最差單日表現;SQM股價下殺18.57%至每股63.4美元。Boric補充道,智利政府不會終止當前的合約,但希望公司在合約到期前開放國家參與,儘管他沒有點名該國鋰礦雙巨頭Albemarle和SQM。換句話說,兩家鋰礦企業可自願交出對其資產的控制權。全球最大鋰礦商Albemarle表示,智利當局的聲明對公司業務沒有實質性影響,將繼續就投資於智利鋰礦增長和使用新技術進行談判。全球第二大鋰礦商SQM則未立即發表評論。「國有化」對極力確保電池原料的電動車(EV)製造商構成一項新挑戰,愈來愈多國家正計劃保護他們的自然資源。墨西哥在去年將鋰儲藏收歸國有,印尼則在2020年禁止另一項電池關鍵原料鎳礦的出口。分析師認為,智利此舉可能會刺激未來對鋰的投資轉向其他國家,包括澳洲。目前全球最大鋰礦蘊藏在智利,佔全球55.5%,第2則是澳洲佔18.1%,第3的阿根廷則佔11%。
能源危機對歐洲衝擊有多大? 智庫:各國政府已掏15.5兆埋單
歐洲知名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公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歐洲27國政府今年共撥出3140億歐元以緩解能源危機,如果再加上英國掏出的1780億歐元,則歐洲各國等於花費了近5000億歐元(約新台幣15.5兆)的專款,來減輕天然氣和電價飆升對民眾和企業的影響。據《彭博社》的報導,近幾個月來,隨著俄羅斯削減天然氣出口以報復西方對其入侵烏克蘭的制裁,歐洲的能源價格不斷飆升,導致各國政府必須推出措施抑制零售電價、削減能源稅,並提供電價補貼,以防止社會陷入動亂,事實上歐洲各地近期都相繼出現由極左或極右派帶領的大規模「反歐盟、反北約」遊行,而拒繳電費、勞工罷工等混亂更是此起彼落。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歐洲知名智庫布魯蓋爾公布資料發現,歐盟27個會員國如今總共撥出了3140億歐元用於緩解能源危機,英國則是1780億歐元。「如果把各國政府指定用於國有化、救助、向陷入困境的能源商提供貸款的現金計算在內,歐盟各國政府已經花費近4500億歐元。」布魯蓋爾智庫的研究員Simone Tagliapietra指出,「能源危機有可能加深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分歧。」且隨著歐洲央行還要持續升息,更會導致企業破產、人民住房和借貸成本增加的困境。隨著美國目前還不打算停止在烏克蘭的代理人戰爭,歐洲各國在接下來幾個月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動盪事件。
安倍晉三遭槍擊 「執政3188天」創日史上最長…曾深陷這些爭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0年8月28日因痼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宣布請辭首相一職。回顧安倍晉三過去政治生涯,他在任內創造「安倍經濟學」,試圖以貨幣貶值提高日本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使日本慢慢走出泡沫經濟時代。安倍晉三於1982年初入政壇,2006年至2007年期間接棒小泉純一郎擔任日本首相,是二戰後出任首相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但僅擔任一年就因潰瘍性結腸炎請辭。2012年9月,安倍晉三再度當選日本首相。他分別擔任90任、96任、97任及98任日本首相,任期長達3188天,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不過2020年8月28日,安倍晉三因痼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宣布請辭首相職務;同年9月16日,安倍晉三正式卸任日本首相一職,由菅義偉接任。安倍晉三在任期間,曾爆出「森友學園事件」、「加計學園事件」醜聞。2017年3月,日本媒體披露,森友學園以賤價購買國有地,夫人安倍昭惠涉嫌濫權。《朝日新聞》更曝光,森友學園購地相關文件遭到篡改引發軒然大波,多名在野黨要求安倍晉三下台。2019年,反對黨指控,安倍晉三在一年一度的賞櫻派對上違反選舉法,動用公款獎勵投票給他的選民。同年12月24日,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就風波向日本國民道歉,隔天到國會進行答辯,最終全案不起訴處分。安倍晉三卸任前未能實現修改憲法第9條的政策目標,該條禁止維持軍隊。他認為,自衛隊是合法的民兵組織,只能重新解釋它以允許自衛隊幫助受到威脅的盟友。不過最終因公眾支持率低、政黨之間關於修訂過程的確切性質的辯論以及無法在兩院中達到絕對多數,阻礙了這一過程。此外,外界認為,安倍晉三無法以首相身分主持東京奧運開幕式,恐怕也是政治生涯中的最大遺憾。在經濟方面,安倍重振了一個在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和海嘯中遭受重創的國家,使GDP自2012年以來一直保持增長。安倍經濟學旨在重振日本經濟的綜合政策,推動企業利潤飆升,改善勞動力市場,並帶動日經指數上漲,從那時起,日本經濟一直保持穩定,但停滯不前。2012年,日本政府提出把釣魚臺「國有化」,與中國關係跌至冰點。不過安倍晉三2018年訪問中國,雙方以《中日友好條約》40周年作為重拾友誼的契機,中日關係「重回正軌」。此外,安倍晉三在任期間也與台灣保持友好關係,卸任後曾就台海問題直言,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如今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演說時遭槍擊,救護人員稱,安倍處於心肺驟停狀態,緊急以醫療直升機運送至醫院搶救,讓不少人相當震驚。台灣人民、政治官員都為安倍晉三祈禱,希望安倍晉三可以快點脫離險境。
全球發高燒!能源市場拉警報 今夏大停電恐成常態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益嚴重,極端天氣也越發頻繁發生!印度5月多地氣溫逼近攝氏50度,東京更是連9天飆破35度,改寫觀測史最長紀錄;歐美也提前迎來熱浪,各地飽受高溫之苦。高溫導致用電量激增,再加上煤炭短缺問題,以及全球因減碳而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引發多國面臨缺電危機。熱浪已經造成亞洲多地,每天停電長達數小時,根據《彭博社》報導,巴基斯坦、緬甸、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家多達10億人口,處在缺電的困境中。美國德州的6家發電廠在5月出現故障,至少有十幾個州,今夏將面臨停電風險,煤炭價格已漲破歷史最高點。電廠設備老舊以及電力公司員工罷工,南非今年停電規模估將創下紀錄。烏俄戰火也引發歐洲能源危機,俄羅斯削減天然氣供應,致使發電成本上漲、電價飆升。近期,中國東南部的多個省份遭遇暴雨襲擊,造成嚴重水患,但也意外降低空調需求、增加水力發電量。《財經十一人》數據統計,今年5月廣東省用電量年減15%、節省約460萬噸的煤炭。此外,中國政府表示,今年希望再增加3億噸煤炭產能,彭博行業研究稱,煤炭產量增加,也意味著中國今夏將不會出現零星停電狀況。原油供應緊張、日圓慘跌,《彭博社》指出,作為全球主要計價指標的布蘭特原油,以美元計價,今年來已上漲逾40%;但以日圓計,油價已大漲近70%。根據最新貿易數據,5月份以日圓計的「液化天然氣」平均進口成本,比去年同期高出逾1倍。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Jane Nakano稱:「燃料價格上漲和貨幣貶值等因素,為日本能源安全帶來巨大壓力,日本將面臨最嚴重的能源危機。」自2021年初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了約700%,面對這場能源挑戰,各國也開始祭出對策。據《彭博社》報導指出,德國已收緊對能源市場的監控,重啟了部分燃煤電廠,並加速通過紓困能源公司法案;法國則考慮將法國電力公司(EDF)國有化;英國政府早在去年底,就已經接管了能源供應商Bulb Energy。總部位於紐約的諮詢公司Gas Vista總裁Leslie Palti-Guzman說:「這只是政府干預市場的開始。」戰爭、乾旱、供應不足和疫情等因素,促使過去1年全球能源市場吃緊,消費者倍受物價飛漲之苦,但種種跡象顯示,情況依然仍在惡化。
俄國IKEA宣布延長發放員工薪資3個月 未來不排除「繼續發放」
在俄烏戰爭初期,因為供應鏈中斷的關係,IKEA在3月時宣布暫時關閉俄羅斯門市,但當時就承諾在5月前,員工們都會獲得應有的薪資。而如今,俄國IKEA宣布再續發3個月員工薪資到8月,未來不排除還會繼續發放。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因應俄羅斯當地IKEA停業的關係,原定發放員工薪資到5月,IKEA主控股公司Ingka Group日前決定,將繼續發放員工薪資到8月底。Ingka零售主管翁庫(Tolga Oncu)表示,集團一直在監控、分析、觀察俄羅斯當地情況,並且在執行的過程中做出任何改變的決定。但對於這筆資金的來源,翁庫拒絕說明,僅說是利用俄羅斯當地的資產所獲得,而且未來還有可能持續發放。報導中指出,由於俄烏戰爭的關係,不少跨國企業紛紛宣布暫停在俄羅斯當地的營運,但包含麥當勞在內的企業,目前都持續支付俄羅斯員工的薪資。外界推估,跨國企業會有繼續支付員工薪資的的動作,此舉是為了避免在俄羅斯的資產因為停止營運而被強制「國有化」。
麥當勞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 新品牌「凡尼亞舅舅」計畫搶占市場
由於俄烏戰爭的關係,不少跨國企業都宣布退出或暫停在俄羅斯當地市場的發展,其中就以全球速食龍頭麥當勞最為引人注目。而現在卻傳出,有俄羅斯當地企業「凡尼亞舅舅」(Uncle Vanya)打算趁麥當勞退出之時,搶占國內的速食市場,甚至為此設置新商標,但這個商標卻是怎麼看怎麼眼熟。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凡尼亞舅舅」一名是取自於俄羅斯安東·契訶夫的19世紀的同名戲劇,是屬於俄羅斯當地人民耳熟能詳的作品。而在麥當勞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後,俄羅斯議會下議院議長沃洛丁(Vyacheslav Volodin)也在日前表示,麥當勞所關閉的分店,應該由俄羅斯品牌來接管,並且由俄羅斯品牌來保留員工的工作崗位。沃洛丁甚至直言「我們不應該有麥當勞,而是有凡尼亞舅舅」。而目前凡尼亞舅舅也在12日送出商標申請,只是這個商標可以說是讓人異常熟悉,因為凡尼亞舅舅的商標與麥當勞商標均是做紅底黃字設計,而其中凡尼亞舅舅的「B」字Logo,看起來就像是原本麥當勞商標向右轉90度之後,在左邊加上一豎,看起來有非常強烈的即視感。如此商標自然會引起不少網友的討論與撻伐,但俄羅斯官方也出面背書,認為本地企業可以無視「敵對國家公司行號」所擁有的專利。而面對國內大批國際企業的離開,普丁也在日前發布新政令,計畫將這些外資企業遺留在本地的資產直接「國有化」,接著透過引入本地企業來加以管理,將原有的工作崗位轉移給其他願意工作的俄羅斯人民。
《魷魚遊戲》紅衣槍手上街罷工示威 怒喊「我們如劇中角色艱苦求生」
由Netflix出資製作的韓劇《魷魚遊戲》在世界各國掀起熱潮,不但帶來龐大商機,劇中人物與情節也引起人們共鳴。本月20日韓國最大工會「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KCTU,簡稱民主勞總)發起集會遊行,其中更有許多人穿著《魷魚遊戲》內角色服裝,抗議韓國的高房價與高工時,並指他們就像劇中的角色一樣,在都市叢林中努力謀生。民主勞總10月20日發起為期1天的罷工活動,號召55萬人參與,其中包括學校工人、公部門人員、教師、工人和運輸業人員等,聯盟同時也在首爾舉行集會遊行,要求政府廢除正規工人,將勞動保障擴及至所有工人、增加對住房和教育等部門支持,並且將航空、汽車和造船業等過去一段時間大量裁員的產業國有化;集會遊行從首爾各地出發,最後聚集在西大門站,現場共有超過2.7萬人參與。韓國工會「民主勞總」本月20日號召50萬人參與罷工。(圖/達志/美聯社)在這群抗議民眾中,有許多人穿著《魷魚遊戲》內的角色服裝,聚集在場地內跳舞奏樂;部分工會成員受訪時表示,會穿著劇中角色服裝,是因為對他們而言,生活在韓國的他們猶如劇中角色,都在努力謀生,還有一名工人表示,《魷魚遊戲》的劇情讓他想起死去的同事,他們就像遊戲參賽者一樣,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保釣運動50周年 馬批蔡政府毫無主權意識
前總統馬英九今(10)日出席「保釣運動50周年紀念研討會」時批評,蔡政府上任5年來,對日本卑躬屈膝,不但無法成為保釣的助力,甚至弱化保釣意識。去年日本在小學教科書中把釣魚台與韓國島納入日本固有領土,但蔡政府卻靜默不語;蔡政府所修的課綱,對於釣魚台問題只輕描淡寫地帶過,毫無主權意識。回顧保釣歷程,馬英九指出,2008年他擔任總統後,先後爆發日本保安廳艦艇衝撞我國海釣船的「聯合號事件」、日本政府收購釣魚台的「國有化事件」,使得保釣風雲再起,當時他嚴正表明保衛釣魚台主權與漁民權益,「一寸都不能讓」。接著2012年9月25日,蘇澳區漁會近300位漁民搭乘58艘漁船,在政府支持、海巡護衛下到釣魚台海域進行「爭生存、護漁權」活動,馬英九說,這是是釣運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項愛國行動更成為政府與日本談判漁權,簽訂《台日漁業協議》的莫大助力,進而立下「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的里程碑。反觀蔡政府2016年上任至今,馬英九批評,蔡政府對日本卑躬屈膝,態度軟弱,政府不但無法成為保釣的助力,甚至弱化保釣意識。尤其去年日本新版小學教科書把我國釣魚台列嶼和韓國獨島列為日本固有領土後,中國大陸及南韓強烈反彈,但蔡政府卻靜默不語;蔡政府所修的課綱,對於釣魚台問題輕輕帶過,好似事不關己,毫無主權意識。
人權至上!法國再嗆中:不改善維吾爾族血棉花不簽中歐投資協議
法國外貿及經濟吸引力部長里斯特(Franck Riester)12月23日向媒體表示,就《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談判問題,「我們沒有得到中國關於廢除強迫勞動的足夠承諾。」他指出,如果北京在維吾爾人強迫勞動問題上沒有進展,巴黎不會支持歐盟談判達成的協議。《世界報》周三報導指,如果中國政府不批准國際勞工組織(ILO)禁止強迫勞動的公約,法國拒絕支持歐盟和中國目前正在談判的投資協定,此前歐中均表示希望於年底前簽署該協定。里斯特對該報表示,貿易協定是「推進社會問題的槓桿」。報導指,12月15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估計,有57萬名維吾爾族穆斯林成員被徵召參加新疆的強制採棉計畫。採訪中,記者提問:「歐盟自2013年開始與中國談判投資協議。它包含哪些內容,法國將在什麼條件下支持它?」對此,里斯特回答說:「這一協議將是我國與中國重新平衡投資關係的重要一步。首先,它讓我們的企業和投資者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開放某些行業,如IT、電信和運輸。這也保證了面對他們的競爭規則更加公平、公正。」里斯特補充說:「投資保護的主題不會在協議中決定,但重要的是保護我們的公司免受突然被國有化的風險。因此,我們希望有一個 『會合』條款,讓歐盟和中國承諾在兩年內完成這一議題的談判。」他說,「要知道,現在中國有很大的限制,對歐洲投資者是不利的。北京要求他們與國內的合作夥伴建立合資企業,轉讓技術,任命中國經理人領導其子公司,甚至對他們的參與設定了上限。相反,歐洲市場非常開放,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對等。」法廣網引述里斯特表示,「要讓法國支持這一協議,中國必須對可持續發展作出明確承諾。在環境領域就是如此,中方致力於遵守《巴黎氣候協定》。另一方面,我們在批准勞工組織的基本公約,特別是關於廢除強迫勞動的公約方面尚未獲得足夠的承諾。」記者問:「是否所有歐洲國家都贊同法國的立場?」里斯特回答說:「許多國家贊同我們的立場,如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我也知道,德國對這些問題非常重視。如果我們不承諾廢除強迫勞動,我們就無法促進在中國的投資。因此,我們非常清楚:北京必須批准我們所承諾的公約,並必須在協議中承諾執行這些公約。我已經向我們的夥伴們,以及本周向歐洲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明了這一點。」
中國海警船賴在釣魚台逾39小時 破紀錄引日本不滿抗議
釣魚台主權問題長期以來一直牽動著台、日、中3方的敏感神經,日前才因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改名一事引發爭議。中國動作也相當頻繁,4日2艘中國海警船駛入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航行,不顧日方巡邏船的警告,直到5日下午5點45分,2艘船才離開「領海」,創下2012年9月,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後的最長時間紀錄。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共同社》報導,4日2艘中國海警船於凌晨2點25分左右相繼駛入釣魚台附近日本「領海」,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不斷警告要求這2艘海警船不要靠近領海,並同時確保附近日本漁船的安全,然而中方的海警船完全不甩警告,堅持不撤離。直到5日下午5點45分才離開,停留長達39小時23分鐘,打破中國海警船3日在「日本領海」的30小時17分紀錄。2艘中國海警船5日起在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海域長時間巡航,中國海警船已單次巡航超過31個小時,創下自2012年9月以來的最高紀錄。日方不滿,向中方抗議。(圖/美聯社)日方也表示,中國海警船已連續83天出沒在釣魚台周邊,創下日本政府「尖閣諸島(釣魚台)國有化」政策後的最長連續出沒天數,日本政府也曾因此向中方表達嚴正抗議。日本海岸警衛隊指出,此次中國海警船停留在釣魚台領海,已是自2012年政府將釣魚台「國有化」以來最長的時間。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3日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方維護主權的意志和決心堅定不移,在釣魚島海域開展巡航執法是中方固有權利,日方無權說三道四。中方也絕不接受日方所謂的「抗議」,並要求日方立即撤出中方海域,停止炒作釣魚台問題。
擺爛釣魚台更名爭議 陳以信轟謝長廷說風涼話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提案更名釣魚台為「登野城尖閣」,引發我國譁然,外交部昨(15)日轉述石垣市長中山義隆的說法,指稱這是為反制中國大陸,因此舊案重提;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日受訪時表示,外交部新聞稿缺了一塊,重點是與日方交涉後,日方的具體回應是什麼,外交部應向民眾說明,不能避重就輕;駐日代表謝長廷更不應該放著雙邊機制不管,空講一些不著邊際的風涼話!針對石垣市長中山義隆的說法,陳以信表示,或許確有其事,但更名釣魚台的背後是否有日本中央政府授意,就不得而知,此次更名釣魚台是由地方議會發動,但日本中央政府對此事仍未表態,這是奇怪之處。他說,縱使起因於日本漁船、漁民遭中國大陸驅離,但更名一事就是會引發釣魚台主權爭議,衝擊台日雙方關係。陳以信指出,回顧過去歷史,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以買下釣魚台,進行「國有化」政策,當初日方的理由也是因為中國大陸漁船多次侵入領海,所以才會祭出反制,但還是帶來台日之間的衝突,並影響了台灣漁民權益。他強調,就算日方的說法可以理解,但受衝擊的就是台日關係,以及我國的主權領土和漁民權益,外交部必須積極處理。陳以信說,中華民國護主權和漁權的立場必須強硬捍衛、彰顯,且台日雙方其實有簽署《台日漁業協議》,應該依協定內容進行處理。他提醒,台日漁業委員會今年因疫情停開、延期,但早有消息指出,我國漁船曾在3月、4月初,多次被對方被趕,已造成漁民權益受損,相關會議停開、權益問題未能解決,當然會導致問題尖銳化,雙方應趕快回到《台日漁業協議》的架構中處理。陳以信說,在馬政府努力下,現在已有《台日漁業協議》的基礎,外交部應訓令外館以相關協議內容進行協商,更名已有違背當初的協議精神。他呼籲,外交部應該要具體跟民眾說明,日方交涉後的回應、態度是什麼,台日兩方的談判難道中斷了嗎?還有謝長廷在這段時間又做了什麼?都必須向國人鄭重報告。陳以信表示,謝長廷指台日雙方都知道釣魚台爭議非中央政府所為,這話只是推卸責任,謝長廷身為我國駐日代表,他該說該做的是根據《台日漁業協議》,立即要求日方重啟談判,今年因為疫情停開的台日漁業協商,讓雙方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問題!絕不是放著既有雙邊機制不管,空講一些不著邊際的風涼話!前總統馬英九日前也呼籲,蔡政府要嚴肅面對這起日方更名事件,訓令駐日代表深入瞭解其背景,查報何以石垣市在此時採取行動?日本政府有無介入?持何立場?駐日代表也應到國會說明,向全民報告。
泰國根本沒有椒麻雞!鄉民曝緬甸華僑逃難史:是雲南菜
泰國網紅「Alizabeth 娘娘」日前拍片,砲轟泰國根本就沒有「椒麻雞」這道料理,完全是台灣人自導自演,此話題在PTT論壇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幫忙揭開歷史真相「椒麻雞其實是雲南菜式」。「Alizabeth 娘娘」糾正泰國根本沒有椒麻雞一事,在PTT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在留言中指出,其實椒麻雞是雲南菜式。對此,有一名泰國籍網友證實網友說法「以我認知,這其實雲南菜啦!為什麼會有一些台灣泰國餐廳會有這道菜呢?因為老闆可能是雲南人」。他透露,其實清邁部分的泰國人可能知道這道菜,因為那邊的人大多數都是雲南人後代,所以有些飲食和泰國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有泰國籍網友揭密,椒麻雞其實是雲南料理。(圖/翻攝自PTT)有網友揭露緬甸華僑逃難史。(圖/翻攝自PTT)另外一位鄉民也回文姐說椒麻雞的由來「這是因為以前1960末緬甸政府開始搞排華,以及商家國有化政策,導致當年緬甸的華僑商人有一波移民逃難潮往台灣,而緬甸由於鄰近雲南,逃難的華人裡面很多雲南裔,當年台灣接受這批人後,他們就在台灣開始賣家鄉料理過活。」。而早期沒有泰國菜的台灣,也是這群移民引進泰國菜才開始盛行泰國菜的,所以台灣最大的泰式連鎖餐廳才用緬甸城市「瓦城」取名,也因此很多泰式餐館才用雲泰當名字,因為台灣的泰式料理引進史和緬甸來的雲南裔密不可分。他表示,所以台灣的泰國料理會有雲南菜,是因為台灣當初有一批緬甸人移民台灣討生活的緣故,但學生時期的課本內也都不會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