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評論
」核廢水入海1/中港澳封殺海鮮「日本恐損失1626億日圓」 苦主出爐!這國汙染最嚴重!
2023年8月24日台灣時間12點,日本逐步排放134萬噸含氚核廢水入海,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大規模排放核廢水,由於輻射物恐使海鮮遭到汙染,中國、香港、澳門已封殺日本進口水產品,經濟損失約1626億日圓(約354億台幣)。儘管亞洲鄰國反應激烈,但多項研究依據洋流流向皆預測「美國將是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不過美國基於國際政治考量,選擇支持日本排放核廢水。2011年日本爆發311大地震,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三座反應爐熔毀,為了讓反應爐內熔融核燃料保持穩定,日本政府決定持續注入水冷卻,而這些水再加上流進反應爐的地下水、雨水,形成擁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水。由於水量已快超過儲存槽容量的極限,日本於2021年提出核廢料排海的計畫申請,表示會透過技術淨化輻射物,只留下「氚」再排入大海,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邀集各國專家多次前往日本檢測與調查,經過2年,證明日本的含氚廢水在每公升1500貝克以下,遠低於國際標準,因此同意日本核廢料排海計畫。雖然日方一再強調處理過的含氚廢水,與各國核電站排放的冷卻水無異,就連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也保證這些「處理水」甚至可以飲用,但依舊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海鮮可能遭到汙染的疑慮。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發表聲明指出,一般核電廠運行的廢水沒有直接接觸機芯燃料棒,這就是福島核廢水與一般核電廠廢水的根本分別。原能會依照洋流流向推估核廢水影響台灣的程度非常微小,根據多項研究顯示,美國恐怕汙染最為嚴重。(圖/翻攝自原能會臉書)亞洲鄰國也紛紛抗議,其中又以中國最為激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甚至表示,「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中國也在24日後隨即宣布全面禁止日方所有水產進口,香港也宣布即日起禁止東京、福島、千葉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水產品出口去年創下3873億日幣營業額,中國871億日幣佔22%、香港755億日幣佔19%,兩者相加為1626億日幣(約354億台幣),如今恐損失慘重。根據《時事通訊社》報導,福岡一家水產公司社長坦言,聽到中國全面封殺的消息後「大腦一片空白」。南韓政府雖未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但民間反應相當激烈,首當其衝的海鮮市場瞬間門可羅雀,許多消費者表示將減少食用海鮮。馬來西亞也發起萬人連署抗議活動,民眾紛紛表示不敢再吃海鮮,當地餐飲業者也陸續以其他國家海產替代日本進口海鮮。台灣則以加強檢驗的方式應對,原能會表示,依照日本評估結果,主要受輻射影響的是電廠3公里海域範圍,輻射劑量是「背景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程度,且隨海水流動與距離增加,影響越來越低。含氚廢水主要沿著黑潮流往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順著來到菲律賓,再沿黑潮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這是所謂環太平洋主路徑;而台灣位在主路徑後端,含氚廢水約4年時間才會流至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日本排放核廢水讓亞洲眾多鄰國拒吃海鮮,恐造成1626億元日幣經濟損失,因此許多日本當地居民也持反對意見。(圖/新華社)根據清華大學團隊2021年11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核廢水排放的4000天(約11年)之內,日本宮崎附近海域會首先出現污染物,之後為中國上海,再之後為美國聖地牙哥,由於此時流速變慢,所以聖地牙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會累積最多。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與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今年2月聯合發表的模擬結果與清華大學的模擬類似,預測核廢水抵達美國後將造成較嚴重的汙染,雖然如此,由於美國近期急欲拉攏日本和韓國在東亞組成「鐵三角」,政治因素讓這個最大污染苦主依舊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
日本爭議性「核廢水」今排海…對美國影響更大! 各方反應一次看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將於今(24日)中午起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到太平洋,此舉引發中國、韓國民間及部分太平洋島國的強烈反彈,不過根據中國的資料顯示,從長期來看美國西海岸城市聖地牙哥(San Diego)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將高於中國上海和日本宮崎。而我中央氣象局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也針對核廢水可能的擴散情況進行歷史擴散分析,預估氚廢水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且氚濃度約在排放後4年出現最大值。東京電力公司22日公佈核廢水排放詳細步驟。按計劃,排放前在處理過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確認濃度降低到預想的水準,將在17天內排放第一批共7800噸核廢水。2023年度預計排放約3.12萬噸,氚總量為5兆貝克勒(Becquerel,符號為:Bq),約為東電年計畫排放量上限(22兆Bq)的2成。不過,福島核廢水中含有64種放射性元素,包括氚、碳-14在內的放射性元素無法被完全處理,將隨著核廢水流入海洋。對此,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22日發表聲明譴責日本政府的核廢水排海計畫,指出日本沒有全面評估放射性元素氚、碳-14、鍶-90、碘-129排入海洋將造成的影響。該組織指出,碳-14的半衰期為5370年,不但會在魚類體內累積,且濃度遠高於半衰期只有12.5年的氚。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的科學顧問、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of Hawaii System)海洋生物學家里奇蒙(Robert Richmond)接受《自然》科學雜誌採訪時也直指,推動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各方代表沒有充分證明此舉不會影響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日本漁業人士也擔心生計遭到重創,強烈反對政府的核廢水排放計畫。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的報導,福島縣知事內堀雅雄22日向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呼籲,要求日本政府理解福島縣所處的嚴峻狀況以及漁民的迫切心聲。但我國原能會官網卻表示,日本排放的主要含氚廢水,對台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影響,已至可忽略的程度。他們預計核廢水會沿著北太平洋洋流向東流向美國西岸,而部份則受北太平洋中尺度渦流影響,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約在100萬分之1(10-6) Bq/L的範圍,遠低於台灣海域的氚環境背景平均值0.5 (5x10-1) Bq/L,以及氚的輻射儀器偵測極限0.1(10-1 ) Bq/L。另根據清華大學團隊2021年11月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 Review)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核廢水排放的4000天(約11年)之內,日本宮崎附近海域會首先出現污染物,之後為中國上海,再之後為美國聖地牙哥。且聖地牙哥附近海域的污染物濃度會升至0.01,遠高於宮崎和上海。與此同時,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與韓國原子能研究所今年2月聯合發表的模擬結果與清華大學的模擬類似,預測核廢水將向東抵達美國。不過韓國的模型僅針對氚的擴散,模擬顯示受日本暖流影響,核廢水中的氚將先向東邊擴散至美國西海岸,然後向太平洋北部擴散。雖然朝鮮半島距離日本更近,但朝鮮半島位於日本以西,受洋流影響,核廢水進入韓國附近海域的時間將晚於抵達美國西海岸的時間。但由於美國總統拜登為了拉攏日本和韓國在東亞組成「鐵三角」,美國政府始終無視這些潛在風險,全力支持日本的核廢水排海計畫。尤其日本等到18日的美日韓大衛營(Camp David)峰會後才正式公佈核廢水排海時間,意味著日本的決定得到了美國和韓國政府的認可。不過南韓政府雖默認相關決定,民間的反彈聲浪卻非常大。目前韓日達成的共識是,韓方將派專家定期訪問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福島辦事處,而IAEA則將定期與韓方共用核廢水排海最新資訊,南韓官方也會加強海洋輻射監測。而中國海關總署也在7月宣佈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10個縣(都)食品,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特別是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嚴格審核隨附證明檔,嚴格實施100%查驗。7月中國從日本進口魚類等水產品為2.3451億元,同比減少29%。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22日也跟進宣佈從24日開始,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
日本最快明午排放核處理水 大陸研究:預估1200天覆蓋北太平洋
日本政府拍板明(24日)排放氘核廢水(即ALPS處理水,又稱核處理水)入太平洋,負責執行作業的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Co, TEPCO,以下簡稱東電),最快將在台灣時間當天12時左右開始動作,並在27日也會偕同當局公布海洋測得的氚濃度。不過,針對排放氘核廢水,此前就已引起大陸、韓國上至官僚下至民間的不滿,其中陸媒引述北京清華大學2021年實驗的結果,指出「核污水240天到達中國沿海,1200天覆蓋北太平洋」,引起輿論譁然。綜合日媒報導,由於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3月11日受到地震影響,引發爐心熔毀,當時被用來冷卻反應爐的水,經由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成為氚核廢水,並被當局下令排入太平洋。這些總量超過100萬噸的氚核廢水,目前尚待測量氚濃度是否稀釋到預期水準,預計明日上午出爐之後,外加氣象條件無虞,會在台灣時間當天12時左右執行排放作業,預計用時17天排放當中的7800噸,直到2024年3月底前的理想排放量是3萬1200噸。此外,日本政府最快27日公布測量到的海洋氚濃度。眼看東電排放氚核廢水在即,陸媒《澎湃新聞》引述北京清華大學刊登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研究,指出「核污水240天到達中國沿海,1200天覆蓋北太平洋」,引起輿論譁然。北京清華大學前年針對「汙水排放」進行「核廢水在太平洋擴散機理」實驗,模擬福島氚核廢水排放過後的情況,其中宏觀結果顯示,氚核廢水排放後經240天,就會到達大陸沿海,1200天後將抵達北美沿岸,從而透過洋流幾乎覆蓋整個北太平洋。同時,汙染物也會隨著時間推移擴散北美海域,2400天之後,造成的影響會比東亞海域來得嚴重。其中美國聖地牙哥附近的汙染物,到了第4000天的濃度約為0.01個單位,已是日本宮崎縣的3倍、大陸上海市的40倍左右。該項研究意即氚核廢水排放前期,主要影響東亞水域,後期則是北美海域。
中國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已突變成2亞型」 不排除再有新突變型
3日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發表的論文中,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突變,演化出2個亞型,感染力也有所不同。根據《澎湃新聞》報導,陸劍研究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信息中心)、崔傑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3日發表最新論文《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 2)。內容分析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103個新冠病毒全基因分子進化,發現病毒株已發生149個突變點,且多數是近期產生,新冠病毒已演化出L和S這2種亞型,其中101個屬於這2種亞型,比例上來看L亞型更普遍達到70%,S亞型則占30%。新冠病毒的電腦繪圖模型。(圖/路透社)照著新冠病毒的演變方式推測,L亞型和S亞型的傳播能力、致病嚴重程度或許存在較大差異,分別在病毒RNA基因組的第28144位點,L亞型是T鹼基(對應亮氨酸,Leu),S亞型是C鹼基(對應絲氨酸,Ser)。而S亞型新冠病毒和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在進化樹上更接近,因此得出S亞型相較之下更古老的結論,而L亞型在武漢爆發的早期階段更普遍,發生頻率在1月初後有下降趨勢。作者認為若無人為干預,L亞型可能更具侵略性且更快速擴散,而S亞型因為在進化上較老且攻擊性較小,所以相對頻率上有增加。因此目前急需結合基因數據、流行病學數據、2019年冠狀病毒患者臨床症狀圖表記錄,進一步地全面研究,103個樣本顯示,多數病患只感染L亞型和S亞型其中一個。然而其中有一位近期有武漢旅遊史的美國病患分離出的病毒株,顯示可能同時感染2種新冠病毒,論文作者表示,目前尚無法排除可能出現新突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