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學者
」嘉南地震「比去年多4倍」 專家籲留意3條斷層:大地震前兆
今年嘉南地震頻繁,數量是去年的4倍,學者提醒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民眾做好防災準備,並建議氣象署派專人分析3個斷層,規模3以下微震的發生情形。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今年嘉南地區已經發生117次地震,但2023年僅發生28次,今年地震活動是去年的4倍。中正大學地科系副教授石瑞銓示警,上個月的地殼移動加速,恐是大地震前兆,也顯示嘉南地區的地震活動異常狀況。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系退休教授李錫堤在臉書透露,過去數十年來,梅山斷層附近加密的臨時地震網,多次連微震都測不到,但最近卻測出微震加多的現象。根據國外學者研究,一個受隱沒帶控制的地區,地震會有等同於海溝巨型斷層活動周期的地震周期。就一條斷層而言,斷層特徵地震的發生也有周期現象,在斷層大動後,接著會有一大段連微震都沒有的平靜期(Q1),待能量再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有微震出現,到一定年限後會再大動。國外學者Scholz 歸納,約在周期的3分之2後,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微震出現,約在周期的6分之5後會,再出現一小段平靜期(Q2),最後在臨震前還會有一極短暫的平靜期(Q3),接著就會發生大地震。李錫堤指出,梅山斷層目前可能處於Q2與Q3之間,且會跟著嘉義和台南平原下的盲斷層一起活動,提醒民眾確實做好防災準備。另外,他也建議氣象署,派專人分析台灣測震網在梅山斷層、嘉義盲斷層及台南盲斷層規模3以下微震發生情形,觀察有無Q1、Q2平靜期的現象,希望能抓到Q3的平靜期,為可能大地震提前做好準備。
「老年衰弱症」恐致長者失能! 醫示警:肌肉減少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醫院常見有些老年病患,體格偏瘦但看似健康但尚能自我照顧,只是行動稍慢,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一週後,竟喪失走路能力,甚至只能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全程照顧,這就是典型的「衰弱」。這樣的老人其身體狀況處於危險邊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衰弱症」老年人 與生心理、社會經濟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葉孟奇說,臨床上發現,有「衰弱症」的老年人是不良健康後果的高危險群,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及社會資源使用,比起強健的老人死亡率甚至高達三至五倍。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是多重的,無法以單一問題來解釋,可以分為內在及外在因子。內在因子例如老化、生理、心理狀態、多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生活習慣等;外在因子例如社會、經濟、環境等。內在及外在因子會彼此交互作用而誘發並促使衰弱的發生。五項衰弱臨床表徵 體重、疲憊感、肌握力、行走與體能2001年國外學者曾提出五項衰弱臨床表徵:無預期的明顯體重減輕、費力疲憊感、肌握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體能活動度低,若符合3項以上,即認為有衰弱症。研究顯示,衰弱的人在死亡率、住院率、跌倒率、日常生活及行動能力變差的比率等,皆比無衰弱的人高。因此衰弱被認為是失能前的重要表徵,且衰弱的等級越高,其改善的可能性越小,不良預後及死亡的風險也增高。肌肉減少症與衰弱關聯大 使疾病每況愈下葉孟奇表示,目前有許多生理機轉被提出與「高齡衰弱症」有關,其中「肌肉減少症」被認為與「衰弱」有高度的相關。肌肉質量與強度的衰退,容易影響步態和平衡,進而容易跌倒,造成行動能力下降,促使衰弱速度加速。許多急、慢性疾病及老化的相關狀況,也都會間接或直接誘發衰弱的產生;衰弱又會更進一步使疾病、肌肉質量及相關情況惡化,導致衰弱老人進入每況愈下的惡性循環。規律運動、保持動態 降低「肌肉減少症」跌倒率目前尚無標準治療方法,最好是預防並針對有衰弱傾向的老年人及早介入。葉孟奇說,目前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規律的運動或保持動態的生活型態,同時加上適當的營養、控制慢性疾病且戒菸、保持開朗的心情及多社會參與的活動,如此多管齊下,才能減緩「高齡衰弱症」的發生。
夏威夷僧海豹為何鼻掛「鰻魚鼻涕」? 學者研究5年得出原因傻眼了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2018年拍下的一張照片,最近突然在網上瘋傳,可見一隻夏威夷僧海豹(Hawaiian monk seal)的鼻孔插著一條鰻魚,模樣非常可愛。其實,這種「鰻魚鼻涕」的情況近年曾在年輕海豹族群流行,引起國外學者用時5年一探究竟,原因卻讓他們超級傻眼。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2018年拍到,一隻夏威夷僧海豹的鼻孔居然掛著「鰻魚鼻涕」,由於擔心這種情況會使海豹受傷,因此他們決定幫忙拔出75公分的鰻魚。學者起初以為,此次「鰻魚鼻涕」只是巧合,之後居然發現,這種現象已在海豹族群流行起來,也讓他們決定以此展開為期5年的研究,終於歸納多種可能,首先是海豹覓食期間,會把鼻子伸進珊瑚礁縫隙或沙中,鰻魚就會不慎鑽進鼻孔,再者為海豹反芻的時候,鰻魚意外卡在鼻腔。至於「鰻魚鼻涕」在年輕海豹族群開始流行,學者認為很大的機率是牠們覺得有趣,於是紛紛效仿、跟風,人類才能恰巧拍下類似畫面。不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僧海豹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利特南(Charles Littnan)表示,這種現象過往40年來從未有過,也不曾在中年海豹身上出現,卻在近年頻繁發生於年輕海豹,實在不可思議。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重要出土!挖出史前玻璃環殘件、宋朝銅幣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曾出土獸骨、陶器及石器等大量珍貴史前文物,近日發掘出土台灣史前未生產的玻璃環殘件、瑪瑙珠,甚至還有900年前的宋朝銅幣等物,縣府文化局研判該地在史前至宋朝期間與海外交流頻繁,未來將整理典藏、研究,拼湊崇德遺址的歷史樣貌。崇德遺址位在秀林鄉崇德村立霧溪河口左岸河階台地,面積約8公頃,距今1300年,屬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由於遺址被列冊為考古遺址,若居民有土地開發需求,需經調查、試掘評估,文化局2016年起先後在3筆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陸續出土獸骨、魚骨、具精美紋飾的陶罐及各式石器等珍貴文物。文化局上月委託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在村民欲建蓋房舍的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除發現地基一角疑似為墓葬遺跡,還出土罕見玻璃環殘件、瑪瑙珠及宋朝銅錢「熙寧元寶」等文物,令考古團隊相當驚訝。文化局長吳勁毅指出,台灣當時並未生產玻璃、瑪瑙,都是透過海外交流取得,宋朝銅幣則是首次出土,過去雖曾在壽豐鹽寮嶺頂遺址地面拾得,不確定是否為出土文物,沒想到這次竟從遺址挖出,可推測崇德地區在宋朝期間與大陸貿易頻繁,不過宋朝錢幣從未在遺址出土,目前尚未有清楚的研究。他表示,出土文物內容豐富,可研判崇德立霧溪口在史前時代各階段貿易活動比預期活絡與複雜,經屋主同意,未來還會利用2個月時間在該處試掘,同時也會清理出土文物,由考古博物館整理、典藏及研究,如有需要則會送請國外學者協助鑑定。
6.8強震國外地質學家也驚訝 天氣粉專:有往北趨勢
台東縣池上鄉18日發生規模6.8強震,全台有感。對此,挪威地質學家說,之後發生更大餘震機率為1/20;而天氣粉專表示,「地震發生位置有往北的趨勢。」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和日本氣象廳的資料,將18日台東的地震下修到規模6.9。吉本斯博士(Dr. Steven J. Gibbons)18日在推特發文說,台灣連2天發生規模6以上的地震,「請記住,之後發生更大餘震的可能性約為1/20。」他表示,台灣現在的情況可能非常危險。截至18日傍晚的地震紀錄。(圖/翻攝台灣颱風論壇臉書)天氣風險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在臉書發文說,「這是到今天傍晚的地震紀錄,顏色越深表示發生的時間越新,數字為地震的規模,地震發生位置有往北的趨勢,且玉里及池上斷層週邊的數量增加了。要特別注意!」台灣颱風論壇也強調,地震因為無法預測,還需要更多專家解讀,「未來72小時務必小心強烈餘震,請提高警覺,但勿恐慌!山區這幾天避免前往,容易有落石、崩塌甚至山形改變。」台灣颱風論壇在留言區表示,要留意地震是否會誘發池上斷層錯動,「最近幾起的地震,大多集中在玉里到富里之間,反而不是在原本的池上附近。」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感謝製圖資料很可以」、「真的是要拜託各位版裡的山友們,如果身邊有朋友仍然堅持上山,請力勸他們不要拿自己的命開玩笑」、「有一種在追蹤哥吉拉巨型怪獸前進方向的感覺」、「我也是看發現5以上的震央一直往北移動,可能引起新的破裂點或是滑動層,趨勢是向北走」。
宜蘭豆腐岬珊瑚礁「被插6根營釘」潛水客怒緝凶 真相竟是海保署
日前有潛水客發現宜蘭縣蘇澳鎮豆腐岬的珊瑚礁上插有6根營釘,憤而PO文請大家一起緝凶,網友們怒批真是劣質潛水客;經查海洋保育署是「凶手」,為進行珊瑚監測計畫而釘的。(圖/民眾提供)日前有潛水客發現宜蘭縣蘇澳鎮豆腐岬的珊瑚礁上插有6根營釘,憤而PO文請大家一起緝凶,網友們怒批真是劣質潛水客;經查海洋保育署是「凶手」,為進行珊瑚監測計畫而釘的。(圖/民眾提供)有潛水客日前發現宜蘭縣蘇澳鎮豆腐岬的珊瑚礁上插有6根「營釘」,憤而PO網緝凶,宜蘭縣政府農業處獲悉後,直喊要開罰,但海洋保育署澄清,是研究人員的「珊瑚監測調查計畫」,為了研究更準確才釘營釘,農業處回應,相信海保署會掌握應該要做的事情跟範圍,不敢再喊罰。6月4日有網友在臉書PO文,指豆腐岬海底3米尺深處的珊瑚礁上,有人釘上6根營釘,看了讓人痛心,認為保護海洋生態是大家的責任,不容許這樣遭破壞,請大家共同緝凶。消息曝光後,被查出是海洋保育署委託屏東海生館研究人員樊同雲博士的「珊瑚監測調查計畫」,該計畫是針對全台60多處珊瑚礁調查。但潛水客則質疑,研究怎麼往珊瑚礁的心臟插,這手法太粗暴了!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表示,該計畫今年度還未核定,看了新聞報導才知樊老師先用了釘營釘的方式調查;已詢問過樊老師,會用這樣的方式,主要希望能在定點,長期累積資料,研究的準確度會更高。吳龍靜指出,以往都是在海底拉線,用測線方式做研究,很難判定每年研究的是否為同一個位置,可比較性相對低,故有學者建議用固定的方式基測,因此樊老師才會採用國外學者也有使用的釘營釘方式做固定,對此,後續會再與其他專家做進一步檢討。縣府農業處原先聲明,破壞海底生態,恐涉及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如造成保育類珊瑚危害,最高可處以刑責5年以下有期徒刑,罰金高達100萬元。獲悉與海保署有關後,態度轉趨低調,不再喊罰。不過,對於潛水客質疑手法太粗暴部分,農業處表示,海保署已有聲明是學術研究,更清楚法規執行面的問題,會避開對珊瑚礁的傷害,後續會要求海保署執行計畫的執行單位時,確認是否珊瑚礁為活體,回歸到研究計畫去做檢討。
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登場 學子銳變USR扛壩子成亮點
今年的大學社會實踐線上博覽會(2020 USR Online EXPO),有97所大專校院、217個USR計畫團隊與長期投入社會責任實踐的企業參與,為期兩週至27日。本次博覽會以「耀在地•躍國際」為主題,透過多元豐富的線上展覽內容向民眾展現大學師生在臺灣各地方推動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的成果。展覽期間將舉辦票選活動,預計從217件計畫文章中,票選出5篇人氣文章,以及從31支微電影中,票選出1支最佳人氣微電影。鼓勵師生、民眾踴躍上線瀏覽相關展件及參與投票,於活動期間登入個人Facebook或Google帳號進行投票,就有機會抽中Switch、筆電等獎品。活動詳情請見:https://2020usrexpo.org/。本次博覽會除邀請日本及英國等推動相關工作具卓越成效的國外學者,針對實踐經驗及發展模式等內容進行專業演講,也在開展首日,邀請長期關心偏鄉教育、致力創新教育的臺灣大學電機系葉丙成教授,以及青年創業家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的創辦人楊振甫執行長,以直播開講及即時線上提問方式,讓所有參與者能透過網路即時與講者互動。線上展區內容多元豐富,包含「USR精神專區」帶領大家初步認識大學社會責任,以及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的轉變,成為USR計畫的扛壩子。「計畫專區」展現217件計畫實踐歷程及亮點成果。長期關心偏鄉教育臺灣大學電機系葉丙成教授分享教學經驗。(圖/截自線上博覽會)「主題演講專區」除開幕當天的兩場直播演講外,也針對永續城鄉、健康福祉、產業創新、優質教育及國際連結等議題,分別邀請伊甸基金會、資源循環臺灣基金會及國際珍古德協會等6位社群團體代表,以及4位國際學者預錄演講,分享自己如何投身在這些重要議題的社會責任實踐。「社群文章專區」則邀請企業/CSR、NPO、NGO以及青年在地團體等撰寫17篇短文,分享社群實踐與USR的連結;「主題影片專區」包含12支特定主題影片,展現不同計畫在各議題領域中,師生於在地或國際的實踐成果;「微.USR社影館」由計畫團隊所拍攝的微電影,投稿踴躍且質量俱佳,收件達194件,經評選後入選31支影片。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USR計畫自107年推動至今,看見大學師生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忱與解決問題的創意。期待透過線上博覽會的豐富內容,能讓社會各界及國際看見臺灣各大學促動社會創新的潛在能量及影響擴散。除繼續推動第二期(109~111年)USR計畫,也鼓勵學校設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協助學校結合校內資源共同支持發展,建構大學整體USR基盤。
台灣研究榮登美國期刊! 「發病一周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疾病管制署與台大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林教授為通訊作者)合作,利用台灣前100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資料,分析密切接觸者在何種情境及時間點的接觸,被感染發病的風險最高,該研究指出確診者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染力最高,此結論獲刊於《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並於今日(美國時間5月1日)刊登。指揮中心指出,該研究發現,被感染的接觸者跟指標個案接觸的時間大多落在指標個案發病後一週內,且以同住接觸者和家人親戚為主,顯示此病毒的傳播力可能是在剛發病時最高,一週後就開始下降。《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為全球影響力極高的醫學期刊,刊登內容會被世界各國注意,各國醫界人士也以在此雜誌發表為榮。台灣不只再次獲得肯定,研究結果也有助於世界各國防疫。此外,綜合近期國外學者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力的數理模型推估和病毒檢驗研究,可以推論病人最具傳染力的區間,可能就是落在發病前兩天到發病後一週左右。由於發病早期常不易察覺症狀或及時介入,因此適時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或維持必要的社交距離,仍屬防治策略中重要的一環。指揮中心表示,根據這些研究發現,日後設計防治策略時,將可以更聚焦在發病前到發病早期的風險區間,並提供防疫政策更精準的調整參考,以有效利用公衛和醫療資源。
耳朵上天生有「神祕小洞」!專家曝由來:祖先可能是此生物
有些人一出生,耳廓上就有個細小的孔洞,被稱為「耳前竇」,是一種先天性畸形,近日也有國外學者研究發現,有「耳前竇」的人,前世可能是「一條魚」!據外媒報導,「耳前竇」的學名是「耳前廔管」(Preauricular sinus),且根據統計,英國只有1%的人會有「耳前竇」,而亞洲和部分非洲則有4%~10%的發生機率,藝人邵雨薇就曾發文表示自己也有「耳前竇」。大部分的「耳前竇」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平時只需要注意表面清潔即可,也不要嘗試擠壓,一旦發炎可能必須要至醫院切除。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演化生物學家尼爾(Neil Shubin)認為「耳前竇」可能是魚類演化成人類後留下的痕跡,對應的位置為「魚類的鰓」,雖然此理論尚未被肯定,但如果有「耳前竇」的人,前世很有可能是一條魚!根據研究指出,耳前竇普遍出現在右耳上,很少人雙耳都有,且因自體顯性遺傳的特性,擁有耳前竇的人生出的下一代,也有極高的機率會有耳前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