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
」 國史館 蔣介石 李登輝 兩蔣日記 蔣經國兩蔣日記「原本」首度公開 蔣經國日記連兩年缺頁
倍受矚目的兩蔣日記自2023年9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台灣。26日國史館公告將於9月30日起,首次將兩蔣日記的「原本」對外公開,也再次藉由公開的日記資料,得以一窺兩蔣對生活記錄與日記使用的習慣。國史館表示兩蔣日記文物自美國史丹佛大學運回後,即依年代順序進行整理編目及數位化。自 2024 年 3 月開始,經評估日記實體保存狀況,分季開放已整編之兩蔣日記,然而部分年度的日記原本嚴重破損,需先進行裱褙修護,為儘早提供應用,則改以該年度「抄本」進行整編及數位化。今年已分兩批公開的兩蔣日記均為「抄本」,自9月30日起,日記「原本」可望首度對外公開,本次開放範圍為《蔣中正日記》(1926-1929 年)原本5 卷、抄本 1 卷,以及《蔣經國日記》(1941-1942 年)原本2卷。此次公開的日記中有趣地發現,《蔣中正日記》 1928 年及 1929 年之日記原本各有 2 冊,日記原本多為一年度 1 冊, 1928 年及 1929年的「原本」卻各有 2 冊。1928 年之日記原本下冊扉頁有宋美齡於該年 3 月30 日寫下「日記本為兄帶往前方所用,當此軍事傍午之際,最易失落,萬祈留心保守為荷……」,可見蔣中正在外地時,有隨身攜帶另一本日記記錄的習慣,這也解釋了部分同一年度會有兩本日記原本的情形。另一發現是蔣經國於 1954 年10月9日,在他的 1941 年日記原本封面親筆記載「翻閱舊日記發現卅與卅一年之日記被人偷撕甚多實為奇事,可能於卅八年侍父至馬公時被偷……」,顯示蔣經國有重新翻閱、檢視過往日記的習慣。另在整編《蔣經國日記》原本時,發現 1941 年日記之缺頁高達 77 個記事頁面, 1942年則缺26個記事頁面。
國史館舉辦學術討論會 探討李登輝任內之改革
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將於2024年7月27、28日,於國史館台北館區四樓大禮堂舉辦「虎口的難題—李登輝的抉擇」學術討論會。國史館表示,本次學術研討會將從3種不同距離的視野,來了解並解讀李登輝主政12年和其政治生涯的所思、所言與所為,將為李登輝研究提供下一步的方向。國史館表示,這次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19篇論文,橫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國防、憲政改革與政治文化領域,並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兼任研究員蕭新煌教授進行專題演講,講題是「從零距離、近距離和遠距離解讀李登輝面對難題的抉擇」,從三種不同距離的視野,來瞭解並解讀李登輝主政12年和其後政治生涯的所思、所言與所為,論述精闢而深刻,將為李登輝研究提示下一步的方向。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本次學術討論會所發表的李總統相關論文成果豐碩,顯示在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多年來攜手合作之下,尤其去(2023)年建置「李登輝總統資料庫」、出版《李登輝先生大事長編》、《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等成果卓著,促使「李登輝研究」蒸蒸日上。討論會主軸是以李登輝總統面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結構的轉變與遭遇各種危機,做出一系列改革及因應的作為,其影響至今猶在。改革之路向來布滿荊棘,化危機為轉機,也顯示李登輝總統獨到的遠見與過人的毅力,其種種作為值得後人深入研究。接著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指出,儘管李登輝「民主先生」之名廣為人知,但不論是其公職生涯或卸任之後,對臺灣的貢獻之面向事實上非常廣泛,值得更全面與深入的探討。因此在接任基金會的董事長之後,已經連續四年舉辦大型的學術研討會或是論壇,期盼形塑不同領域的「李登輝研究」,使其智慧持續「公共財化」,並且持續深化在這片土地上。國史館表示,本次學術討論會報名十分熱烈,開放報名僅兩週業已額滿。國史館對此表示感謝,也請民眾繼續支持本館與李登輝基金會所舉辦的學術活動。
英國倫敦關押62個月 維基解密創辦人認罪「交換免赴美坐牢」
知名爆料網站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因為爆料多國政府的醜聞,甚至就連政治庇護他的厄瓜多政府也沒有放過,最後於2019年遭到英國倫敦警察逮捕,後續就被關押在英國當地監獄。而目前有消息指出,阿桑奇目前傳出已經與美國司法部達成認罪協商,以此來交換免於赴美關押的命運。據了解,維基解密創立於2006年,網站公布了許多各國政府的機密文件,其中以美國為最大宗,當中包含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的相關軍事紀錄,甚至有涉及到美軍非法處決等行為。當時美國司法部就曾痛批維基解密式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機密資料外洩事件。2019年,美國維吉尼亞州聯邦法院以間諜、濫用電腦罪名提出訴訟,起訴書指控阿桑奇與前美軍士兵曼寧密謀,阿桑奇透過曼寧取得有關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機密文件,還有與敏感的外交電報。而在文件曝光之際,阿桑奇並沒有刪除其中敏感的內容,當中涉及到不少人名。最後曼寧於2010年遭捕,在監獄中服刑七年後,獲得歐巴馬總統的減刑。後續隱遁在英國的阿桑奇與厄瓜多政府達成協議,於2012年進入厄瓜多駐英使館尋求政治庇護,後續阿桑奇便在英國史館居住近七年,但在2019年4月4日,阿桑奇在維基解密上發布一條宣稱來自於厄瓜多高層的訊息,內容中指出厄瓜多政府已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阿桑奇將被以醜聞為理由驅除出使館。而在2019年4月11日,阿桑奇就被英國倫敦警方逮捕。在英國逮捕阿桑奇後,就將其關押至倫敦的最高保安級別貝爾馬什監獄,美國政府就也一直透過協商的方式,希望將阿桑奇引渡回美國受審,但雙方一直沒有取得共識。就在兩國的司法鬥爭下,阿桑奇被在英國被關押至今。根據《BBC》報導指出,阿桑奇已於6月24日與美國司法部達成認罪協商,司法部要求美國法院對阿桑奇求處62個月的刑期,但由於阿桑奇已經在英國關押62個月,司法部同意阿桑奇用這段刑期來折抵,等同於讓其恢復自由之身,目前有待美國法院正式出判決。但報導中也提到,目前阿桑奇疑似已經離開英國倫敦,返回澳洲。外界普遍認為,先前澳洲政府不斷遊說美國政府,希望能夠放過阿桑奇,當時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會慎重考慮,如今阿桑期能重返自由,有可能是因為這件事情影響。
新下家出爐! 林飛帆國安會、副秘何志偉任府副秘
第16任總統副總統交接小組14日公布新任人事案,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留任,前立委何志偉候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發言人由前三立主播郭雅慧,以及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李問接任;國史館館長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由傅棟成、黃曙光留任,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候任諮委,至於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劉得金留任,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候任。交接小組表示,張惇涵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辦公室主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等職,熟稔總統府事務,並長期襄助總統、副總統諸項業務;何志偉曾任立法委員、台北市議員,並多次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推動國防自主、加強國防戰備,戮力推動跨黨派國會外交事務,為立法院跨黨派外交聯盟重要幹部。此外,候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為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曾為三立電視主播、《台灣亮起來》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足踏五大洲製作國際新聞專題《消失的國界》,主持多場大型活動,包括兩屆總統府國慶大典。二十年新聞資歷,多次入圍、榮獲知名獎項如吳舜文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文創產業報導獎等。李問方面,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並曾任職《台北時報》記者。國史館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陳儀深長年專精史學,出身中研院史學研究員,曾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以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遍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台灣戰後時期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史、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等。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傅棟成為現任諮詢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碩士,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經濟處處長等職,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深厚背景及經歷;黃曙光為現任諮詢委員,曾擔任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是國造潛艦的重要推手,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海軍司令部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具專業國防背景;黃重諺部分,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民進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青年部主任、新聞輿情部主任等職,深耕國安戰略溝通領域;馬永成曾任上報副社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機要秘書、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李育杰為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曾任NSTC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等職,深具科技、資安等專業領域背景;姜皇池為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國際法法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專精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組織法與國際海洋法等,出版多本著作、發表多篇論文,專業背景無人出其右,為法學界中翹楚。國安會人事方面,徐斯儉為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等,歷練完整豐富,熟諳外交、兩岸政治等事宜;劉得金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美國國防大學國防產業學院國家資源戰略碩士,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陸軍副司令、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等,學經歷豐厚,熟稔國際軍事事務與分析;林飛帆為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前民進黨副秘書長。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國際事務、中國政策、政策協調等工作,熟稔國際政治與關係、台灣國家安全,過去曾多次赴不同國家,與各國政府、智庫針對台海與國際局勢進行交流,如前往印度「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論壇、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同時至今仍與各國民主運動者,如香港行動者、東南亞公民社會與歐美人權工作組織等保持高度交流與合作。
正副總統交接小組公布新任人事! 何志偉接任總統府副秘書長
第16任總統副總統交接小組今天公布新任人事案,國安會諮詢委員由現任諮詢委員傅棟成、黃曙光留任;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馬永成、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候任諮詢委員。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劉得金留任,前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飛帆候任國安會副祕書長。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留任,前立委何志偉候任總統府副祕書長;總統府發言人由前三立主播、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郭雅慧,以及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李問接任;國史館館長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交接小組表示,張惇涵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辦公室主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等職,熟稔總統府事務,並長期襄助總統、副總統諸項業務;何志偉曾任立法委員、台北市議員,並多次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推動國防自主、加強國防戰備,戮力推動跨黨派國會外交事務,為立法院跨黨派外交聯盟重要幹部。此外,候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為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曾為三立電視主播、《台灣亮起來》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足踏五大洲製作國際新聞專題《消失的國界》,主持多場大型活動,包括兩屆總統府國慶大典。二十年新聞資歷,多次入圍、榮獲知名獎項如吳舜文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文創產業報導獎等。李問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並曾任職《台北時報》記者。國史館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陳儀深長年專精史學,出身中研院史學研究員,曾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以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遍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台灣戰後時期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史、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等。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傅棟成為現任諮詢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碩士,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經濟處處長等職,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深厚背景及經歷;黃曙光為現任諮詢委員,曾擔任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是國造潛艦的重要推手,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海軍司令部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具專業國防背景;黃重諺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民進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青年部主任、新聞輿情部主任等職,深耕國安戰略溝通領域。馬永成曾任上報副社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機要秘書、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李育杰為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曾任NSTC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等職,深具科技、資安等專業領域背景。姜皇池為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國際法法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專精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組織法與國際海洋法等,出版多本著作、發表多篇論文,專業背景無人出其右,為法學界中翹楚。國安會人事方面,徐斯儉為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等,歷練完整豐富,熟諳外交、兩岸政治等事宜;劉得金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美國國防大學國防產業學院國家資源戰略碩士,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陸軍副司令、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等,學經歷豐厚,熟稔國際軍事事務與分析;林飛帆為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前民進黨副秘書長。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國際事務、中國政策、政策協調等工作,熟稔國際政治與關係、台灣國家安全,過去曾多次赴不同國家,與各國政府、智庫針對台海與國際局勢進行交流,如前往印度「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論壇、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同時至今仍與各國民主運動者,如香港行動者、東南亞公民社會與歐美人權工作組織等保持高度交流與合作。交接小組表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盼借重兩位總統府副秘書長、發言人的完整歷練與專業,襄助總統府秘書長推動各項業務,並持續與社會溝通,即時向國人說明總統府相關政策與事務。另,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十分重視國家安全事務,盼兼具豐厚資歷與專業能力的國安會整體團隊,持續襄助總統、副總統推動各項國防、外交、兩岸等重大政策。
年輕新秀殞落!政大台史所教授周俊宇病逝「享年43歲」 優秀經歷曝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周俊宇是該所第一屆碩士班學生,在學成績優異,獲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助,不料今(25日)於醫院逝世,享年43歲,讓全所師生同感悲痛。政大台史所表示,周俊宇平時教學認真親切,深受同學喜愛,本所深以其學術專業及待人處事為榮,亦深深惋惜年輕新秀的隕落。政大台史所表示,周俊宇是該所第一屆碩士班學生,在學成績優異,獲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助,2008年碩士畢業,論文獲國史館獎助,以《黨國與象徵: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2013)出版專書。服完兵役後,周俊宇赴日本留學,2020年以〈支那民族性というまなざし-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と台湾人認識〉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旋即於2021年返臺任教。政大台史所指出,周俊宇老師認真親切的教學態度,深受同學喜愛,並以語言專長翻譯多本日文重要學術著作,溝通臺日認識。周俊宇今年並以「親華派在日臺人學者吳主惠的思想與時代(1907-1994)」,得到國科會三年期專題研究計畫補助,正欲開展新一階段的學術生涯,不料今日上午於醫院逝世,享年43歲。政大台史所強調,周俊宇老師待人真誠,熱心公共事務,平日對各種社會弱勢及公眾議題多有關心,也熱愛家人及學校,「本所深以俊宇老師的學術專業及待人處事為榮,亦深深惋惜年輕新秀的隕落。願俊宇老師安心休息,家人節哀順變」。
飄洋渡海運回台…蔣中正日記今發表 國史館長認其功過尚未蓋棺論定
歷經10年跨海爭訟,今年9月由美國運抵回台,國史館今(31)日將舉行首批出版的《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會,館長陳儀深認為,二二八事件,蔣應負最大的責任,但八二三砲戰,蔣預判準確且有所準備。而各界對蔣中正功過得失,存在相當對立與矛盾的詮釋,離所謂「蓋棺論定」,可能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出版《蔣中正日記》的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呂芳上指出,蔣中正應該是同一時代世界重量級人物中,唯一真正留有55年個人日記的領導人,其重要性不可忽視。蔣中正使用的「日記本」有固定格式,以毛筆書寫,除每日記事外,還會檢討上周、上月的施政或個人行事,並思考未來預定的工作,年終也會對全年的治安、外交、黨務、軍事等工作進行分項檢討。1925年6月沙基慘案後,蔣痛恨英帝國主義者慘殺無辜中國軍民,日記稱英國為「陰番」以洩憤,並每日立下格言、標語誓滅「英夷」,時間長達1年又2個半月。1928年「五三慘案」發生後,有感於國難深重,自身責任重大,蔣在5月10日記道:「以後每日看書十頁,每日六時起床,紀念國恥。」此後,每天日記前必記「雪恥」一項,以誌不忘國恥。1949年來到台灣,日記中雪恥一欄仍不間斷,因為「新恥」未止。呂芳上說,從蔣的日記可看出作為一個從「平凡人」到「領導者」的心路歷程,無需刻意神聖化,也不必妖魔化。許多人都知道蔣是用度非常節儉的人,他補破衣、不挑食,一口假牙,吃東西十分簡單,生活也很是平淡。蔣也自承脾氣暴躁,日記中常為自己的錯誤「記大過」,也常懺悔,雖然一直想克制自己,但個性不易改變。1960年11月,蔣對第九十九師師長鄧親民所製小冊內容不當,大動肝火,聲嘶力竭叱責,以致喉裂聲啞,半年之久,元氣才告恢復。呂芳上指出,日記中顯示蔣知道自己學養不足,常師法先賢、勤讀宋明理學。1930年代當了領袖,還禮邀學者「講課」,甚至不斷向「敵人」學習,有他堅持與成功的一面。但長時期以來,部分西方媒體和他的政敵一直視他為「失敗者」,多從負面來理解。陳儀深則表示,蔣中正在台灣,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可說是毀譽參半,但相信藉由日記的出版,必定有助於呈現一個有血有肉、在感情上常常天人交戰、在理性上屢屢自我挑戰、在政治上功過參半的政治人物,也就是更真實的蔣中正。
蔡正元郭正亮進民眾黨不分區? 當事人說要這「位置」
2024總統、立委選戰進入白熱化,近期出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以及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將會被民眾黨列入不分區立委;對此,蔡正元昨(25)日晚上自爆,有次在聊天中,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曾問他要什麼位置,自己回答「國史館館長」。針對傳聞將進入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蔡正元在臉書嚴正回應,「沒這回事!」蔡正元說,很早就有聽過這個風聲,但沒有這回事,至於郭正亮部分並不清楚。蔡正元也透露,柯文哲有多次蒞臨他家,詢問選情及國政方針,但從未談及不分區立委一事,自己是基於藍白合的理念,像專科醫師問診,有問必答。他也說,柯文哲只有一次建議,「要蔡正元再出來爲國家服務」。蔡正元表示,當時自己直接了當的說,已服務公職多年,無意再擔任任何公職,只想著書立說。他也強調,自己和柯文哲見面有笑著提到,如果柯當選總統,自己要討個位置保證沒有人爭,柯文哲問「什麼位置」,自己馬上回「國史館館長」。蔡正元說,當下柯文哲一下子沒聽懂,於是自己再講了一次,沒想到柯文哲哈哈大笑說,「他誤以爲要搶陳之漢的館長」。
兩蔣日記跨海爭訟10年返台 國史館10月出版第一批
備受國人矚目的兩蔣日記原件及兩蔣時代資料文件共計59箱,歷經10年的跨海爭訟,終於回到台灣。國史館規畫今年10月底出版第一批蔣中正日記,年底出版蔣經國日記,並陸續將文物數位化後,盡速開放各界應用。這批日記及文件是在昨天凌晨5點30分運抵桃園機場,經國史館人員點收後,在中午12點18分順利回到國史館,兩蔣文物中,包括蔣介石1917年至1972年的日記,以及蔣經國1937年至1979年的日記正本。此外,還有日記鈔本與影印本、家書、手稿、函電、隨扈日記、總統親批文件及外交電文與微縮膠卷等,不但是國家珍貴財產,也是研究中華民國史與台灣史極重要的史料。由於這批珍貴文物涵蓋兩蔣非總統任職期間文件,且蔣家繼承人眾多,文物所有權之爭自2013年開始由美國加州法院審理,2015年國史館主張我國法院審理,美國法院即裁定暫停美國訴訟,將訴訟移回台灣。此案歷經2020年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及2022年高等法院判決,確定兩蔣總統任職總統期間文物與相關政府機關檔案資料,以及蔣方智怡捐贈微縮膠卷屬國有財產,判歸中華民國所有,並由國史館管理,非總統任期文物由蔣家家屬共同所有。訟案之後由美國加州法院繼續審理,隨著蔣家家屬陸續捐贈文物權利給國史館,美國加州法院今年7月11日最終判決,寄存在史丹佛大學的兩蔣文物,全部歸國史館所有,史丹佛大學須在命令生效後60天內(即9月11日前)將文物交還國史館運回台灣。國史館規畫10月底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出版第一批蔣中正日記(1948-1954年),年底出版蔣經國日記(1970-1979),並陸續將文物數位化,盡速開放各界研究應用。
李登輝逝世3周年 國史館29日發表僚屬故舊訪談新書
2023年適逢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百歲誕辰暨逝世3周年,國史館今(28)日指出,29、30日將舉辦「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藉由發表幕僚訪談錄、學術討論等緬懷李登輝,也回顧台灣民主發展。國史館表示,自2021年10月起開始進行「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計畫」,並於今年出版兩冊《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訪談對象為長期追隨李前總統的核心僚屬、侍衛、秘書與故舊。國史館指出,將分就不同角色的近身觀察,回顧李前總統的政治生涯、民主理念、決策方式,以及領導特質、行事作風;此外,也特別訪談女兒李安妮與孫女李坤儀,藉以呈現李前總統較不為人知的一面。除了訪談錄之外,國史館也會同步建置「李登輝總統資料庫」,內容包括國史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等政府機關典藏的檔案、李登輝先生言論集、大事日記略稿、談話紀要等資料共4萬餘筆,以及李前總統伉儷接受本館張炎憲前館長之口述訪談影音選輯等。之後,將持續調查蒐集散落於國內外之李前總統史料文物,以豐富資料庫內容。國史館表示,本次學術討論會特別禮邀日本東京大學松田康博教授以「探索巨人的足跡:李登輝總統與他的時代」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有14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分為政治、黨務、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轉型正義、經濟與社會、思想與信仰等6場次。最後,邀請張國城、蘇彥圖和薛化元3位教授進行綜合座談,精彩可期,歡迎共襄盛舉。國史館指出,李前總統百歲誕辰暨逝世3周年之際,本館出版《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及「李登輝總統資料庫」上線,並舉辦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希藉以推廣本館口述歷史及資料庫建置成果,並期發揚李登輝總統之鴻志。
兩蔣日記下半年將返台 學者憂能否正確解讀「沒這麼樂觀」
歷時10年纏訟、存放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18年的「兩蔣日記」,下半年將返台。未來將如何解讀?歷史學者認為,兩蔣日記雖是國史,但民進黨政府有其一貫立場,甚至會「工具性應用」,因此對兩蔣日記返台是否有助我國在兩岸之間的民國史話語權,學者直言「沒這麼樂觀」。輔大歷史系名譽教授林桶法表示,蔣經國兒媳蔣方智怡2005年之所以將「兩蔣日記」交給美方保管,最主要考量是當時民進黨執政,政治氣氛、環境與現在相同,蔣家對日記留在國史館有疑慮,與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洽談後,決定「暫存」胡佛研究所。近年來兩岸競逐民國史話語權,而2006年胡佛研究所對外開放閱覽「兩蔣日記」後,吸引大批大陸學者專家前往抄錄。林桶法提到,像大陸知名中國近代史專家楊天石,更長年蹲點在胡佛研究所。相關資料相繼抄錄被帶回大陸後,當然出現各種不同的解讀版本,甚至大陸民國史學界還出現「蔣粉」與「國粉」。大陸民眾也藉此機會了解到,蔣介石確實有在抗日,與過去大陸歷史所呈現的截然不同。而日記回台後的發展,林桶法直言,民進黨對歷史有其一貫立場,未來能否正確解讀兩蔣日記,他「沒有這麼樂觀」。但日記返台對從事相關研究及對民國史感興趣的年輕一輩,應有不少幫助。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近代中國政治人物大多有寫日記習慣,最有名的像《曾國藩家書》、《翁同龢日記》等。兩蔣是國家領導人,日記當是國史,無論如何政黨輪替,政治檔案都該被完整保存;但民進黨政府總是把文獻資料「工具性應用」,只會自行解讀,不尊重歷史,他擔心兩蔣日記的解讀,在台灣將遭意識形態破壞。
兩蔣日記終歸國有…最快今年8月運回 明年盼能開放查閱
美國加州聖荷西聯邦地區法院,將存放兩位蔣故總統在史丹福大學的檔案資料所有權判歸國史館,國史館館長陳儀深20日表示,目前還要等主張擁有繼承權的陳忠人,在8月11日之前是否還有上訴動作,倘若未上訴,預計相關日記和文物今年8、9月就可運回台灣,目標是明年上半年列入資料庫,開放國人上網查閱。美國法院是在今年7月11日作出判決,包括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51箱文件所有權歸屬國史館,不過,已故前總統蔣介石前妻陳潔如領養的女兒陳瑤光之子、人在大陸的陳忠人,2011年也曾向中研院和胡佛研究所,聲明為繼承人,主張擁有蔣中正日記的合法繼承權。陳儀深表示,雖然陳忠人從未在美國出庭,但依法仍需走完程序,若陳忠人未在1個月內提出上訴,國史館即可進行運送。他說,國史館今年4月曾經派員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清點文物,並且估算要委託搬運的數量,若要運送,史丹佛方面預估要花3、4天的作業時間,未來如果陳忠人未提出上訴,預計今年8、9月就可運回台灣。陳儀深指出,這些日記和文件,史丹佛方面修復得不錯,也有很好的分類,但運回台灣後必須先數位化,再將其中可能涉及個資的部分遮蔽,目標希望能在明年上半年列入資料庫。對於美國法院將「兩蔣日記」所有權判歸國史館,身為蔣家後代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表示,一直以來都很希望包括日記等相關資料都可以盡快從美國運回來,讓外界都可以來了解,而且透過公開展覽,供各界來進行相關研究。史丹佛大學保管日記,因很多人主張所有權或要求歸還,包括蔣家後代以及陳瑤光之子陳忠人。史丹佛大學把所有主張擁有日記所有權的人,包括國史館都列為被告。2013年史丹佛大學提起訴訟後不久,蔣方智怡等人就將日記所有權捐給國史館。
兩蔣日記之爭終落幕 美國法院判所有權歸於台灣國史館
存放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51箱文件,美國法院判定所有權歸台灣國史館。圖為蔣介石1918年12月5日的日記。(圖/中新社)爭訟10年,存放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近18年的前總統蔣介石和蔣經國的51箱文件所有權之爭,終於塵埃落定,位於加州聖荷西的美國區域法院(U.S. District Court)於7月11日確定文件所有權將歸於台灣國史館。國史館長陳儀深昨天表示,已派人到美國清點,下半年可運回,蔣中正擔任第一任總統時日記內容,預計10月底會先出版。據《舊金山標準報》(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報導,這51箱文件內有上世紀最引人注目的國際政治事件和外交內幕。但是到底誰該擁有這些有歷史價值的思想紀錄?是過去10年台灣政府、蔣家和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法律爭議的核心。史丹佛檔案中包括蔣介石在1917至1972年的日記,及1937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及兩人在位期間的各式演說、外交書信和政治檔案。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和「現代中國和台灣」收藏館長林孝庭指出,這些檔案提供重要外交事件資料,包括1971年台灣和大陸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爭奪戰,有許多政治內幕,例如蔣介石和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尼克森的往來信件,「這些檔案資料提供了關於多位高層領袖非常豐富的第一手祕密,例如他們對國家前進方向的想法。」位於聖荷西美國區域法院11日解決了這個長達10年、事涉15個蔣家成員和台灣政府官方機構的法律訴訟,隨著一連串的判決及和解協議,確定這些文件所有權歸於台灣國史館。國史館表示,接收這些日記後,會印出來,提供其他相關歷史檔案給大眾瀏覽。這些檔案是於2005年由蔣經國的媳婦蔣方智怡出借給胡佛研究所,她授權研究所提供文件的副本給有與趣的學者 ,她和6位其他蔣家成員隨後簽署同意書將所有權轉讓給國史館。不過,後來蔣經國孫女蔣友梅主張這些日記該保存在蔣家,不該交給國史館。2013年9月,史丹佛提起民事訴訟。2015年11月,國史館也在台灣提起所有權訴訟,2020年,台灣法院判定國史館有權合法擁有總統相關文件,包括兩位蔣總統在位時的日記,但在非總統任內其他資料則歸蔣家所有,2022年二審維持原判,美國法院也承認台灣法院的判決。蔣家成員陸續和與國史館達成和解,來轉移所有權,今年5月蔣友梅成為最後一個同意的蔣家成員。雖然原始檔案將要返回台灣,胡佛研究所仍可繼續提供學者複製版本。
機車忘拔鑰匙!憲兵3日後下班找謀車怒報警 警3小時火速逮賊
北市一名蘇姓憲兵3日騎車上班後,將機車停放在附近的停車格,不料等他3日後下班,準備騎車返家時,卻發現機車不翼而飛,緊急報警處理。警方獲報後也火速在報案3小時內找回該失竊車輛,並將偷車的54歲盧姓男子查緝到案,詢後依《竊盜罪》移送地檢署偵辦。初步了解,54歲的盧男日前經過總統府後方國史館郵局人行道時,發現一輛機車忘拔鑰匙,為貪圖方便竟直接將機車騎走,直接作為代步工具,3日內遊山玩水一路趴趴走。不過等3日過後,蘇姓憲兵下班準備騎車回家時,卻發現自己的機車不翼而飛,氣得緊急報警。警方獲報後也火速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鎖定54歲的盧姓男子,最終在文山區逮到盧男,盧男被逮後仍否認偷竊,最終改稱是當天將車輛加完油後「代步使用」,但不被警方所採信。而機車失主蘇男見機車被尋回後,表示因一時疏忽未取下車鑰匙,竟就遭人竊取騎走,非常感謝警方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追回愛車。中正第一分局呼籲,為避免機車遭有心人士竊取,民眾於停放車輛後,時應注意鑰匙有無拔取下來,機車龍頭鎖也應確實上鎖,避免讓竊賊有機可趁,勿貪圖一時便利,導致車輛及物品失竊。
最後一位前台籍慰安婦阿嬤離世 享耆壽92歲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今(22)日發布消息稿指出,台灣僅存的最後一位前台籍慰安婦阿嬤,於5月10日晚上蒙主恩召,享耆壽92歲。由於阿嬤在世時,不希望被打擾,故等待告別式舉辦後,才對外發布此消息。婦女救援基金會強調,將持續倡議台灣的課綱、歷史書籍等應記載軍事性奴隸的歷史真相,也要求日本政府對阿嬤及其家屬們道歉與賠償。婦援會表示,一直以來,婦援會社工經常與阿嬤家屬聯繫或前往阿嬤家關心探望阿嬤,和她說說話或只是靜靜陪著她,雖然知道阿嬤年事已高,但突然接到阿嬤的離世消息,當下非常捨不得、難過。告別式前幾天,社工先到阿嬤的靈堂陪伴,關心慰問家屬,告別式當天董事長、執行長前往參加告別禮拜,瞻仰遺容時看見阿嬤慈祥堅毅的臉龐,睡著般的靜靜躺著,是如此安祥、平靜,相信回到天國的阿嬤,深受上帝的喜愛,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婦援會指出,將持續倡議台灣的課綱、國史館、歷史書籍等應該記載前台籍「慰安婦」/軍事性奴隸的歷史真相,不讓這段歷史因為阿嬤們離世而消失,也會繼續教育及宣傳戰爭下性暴力對女性的戕害,性別暴力對女性傷害與權力控制,以及持續要求日本政府對阿嬤及其家屬們道歉、賠償。
國史館貼文「中華民國已由北京政府繼承」引爭議 陳儀深說話了
近日國史館邀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演講,內容引發爭議,許慶雄表示,「『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對此,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也做出回應。國史館7日轉貼許慶雄的演講內容,他說,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聯合國與國際社會都認定『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為何台灣各界人士都不知道?」許慶雄表示,台灣維持現狀是否定自己為國家,自願成為大陸的一部分,「只有制定憲法才能使台灣成為國家。」許慶雄表示,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圖/翻攝國史館臉書)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應「那國軍到底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呢」、「國史館可以再誇張一點」、「所以是在哪一國的國史館演講」、「還好沒什麼人在看」、「負面行銷」。對此,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國史館每周四都會找不同的學者來演講,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不能代表國史館的觀點;許慶雄演講當天,自己也有在場,並表達不同的觀點。陳儀深說,他覺得許慶雄太看重「中華民國」4個字,「殊不知兩蔣時代的中華民國與李登輝總統以後的中華民國是『同名異物』。」
「兩蔣日記」爭奪戰近尾聲 高等法院認為多歸國史館所有
「兩蔣日記」等相關文物所有權是誰的?引發國史館和蔣家後代爭訟,蔣友梅等人主張《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2004年才公布施行,不能溯及既往,不過高等法院維持台北地院見解,認為蔣中正、蔣經國兩位總統任內的235項文物歸國有,其他部分歸蔣家繼承人共有,全案還可上訴。前總統蔣中正將日記、總統府文件等文物交付給兒子蔣經國,蔣經國擔任總統後,連同自己日記一併交付三子蔣孝勇,蔣孝勇過世前轉交妻子蔣方智怡保管,並將兩蔣日記等文物掃描成微縮膠卷,2004及2005年間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簽約,託付保管50年。國史館認為兩蔣文物不是蔣家子孫的,2015年對蔣家繼承人蔣方智怡、俞蔣孝章等16人提告,確認文物所有權後,先對蔣孝剛撤告,再與蔣方智怡等8人調解,最後剩蔣友梅、蔣孝嚴、蔣蕙蘭、蔣蕙筠、蔣萬安、陳忠人、丘如雪7人有意見。台北地院認為,掃描保存的80捲膠捲,及兩蔣總統任內的235項文物歸國有,非任內的232項文物則歸蔣家繼承人共有,蔣友梅等人上訴,遭高院駁回。
已故國策顧問黃先柱遺物 郭國文統籌贈國史館
前國策顧問黃先柱今年4月23日病逝於台南七股老家,立委郭國文擔任其遺囑執行人,除統籌舉辦告別式外,今(23)日也將黃先柱所留下的紀念物,整理出22件捐贈予國史館館藏;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則依據「褒揚條例」,親自盤點及受贈。郭國文表示,黃先柱待人寬厚、提攜後進無數,因而被稱為「柱仙」,過去曾參與黨外雜誌發行,也歷經過美麗島事件和野百合學運等多項黨外運動,深化台灣民主。他說,今年農曆年前黃先柱肝炎住院後,4月底驟然離世,至今仍難以接受,捐贈儀式也勾起了不少他與黃先柱過去的互動情誼,甚至回想起一個月前統籌告別式時,心情還是很沉重。今日捐贈儀式中,陳儀深親自帶員盤點受贈物,捐贈物共有22件,包含民進黨黨證、追思紀念冊、追思光碟及獎狀一箱(共17份),未來都將由國史館妥善整理及運用,作為歷史典藏。陳儀深表示,黃先柱不幸離世後,總統蔡英文為感念其一生為國家社會民主化之貢獻,特頒發褒揚令,國史館也在收到褒揚令後,依據「褒揚條例」徵集黃的紀念物,作為生平事蹟史料。陳儀深特別指出,早期史料保存不易,感謝郭國文不辭辛勞協助家屬,將捐贈物運送至台北,並且拍照、整理出清單。這些史料包含黃先柱一生的歷程與成果,接下來國史館將會慎重處理,讓捐贈物能夠保存於良好的典藏環境,有效發揮功能與價值。
獨/國史館疑替高端疫苗做公關 蔡英文參觀照片也上臉書
高端疫苗股價去年「上沖下洗」遭各界質疑炒股,士林地檢署偵辦至今超過半年仍無重大進展,身為台灣最高史政機關、直接隸屬總統府的國史館疑似撈過界替高端疫苗做公關!昨天(2月15日)國史館在臉書PO出「國產高端疫苗在巴拉圭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巴拉圭同步核准EUA」等訊息,最後還PO出總統蔡英文參訪高端疫苗照片,宛如一篇替高端疫苗和總統府聯合行銷的公關稿,引發司法界議論。國史館臉書PO文指出:國產高端疫苗在巴拉圭進行第三期臨床實驗,試驗結果於昨日出爐,疫苗安全耐受性良好,通過試驗設定優越性基準,與國內所執行之擴大二期試驗數據相當,巴拉圭同步核准EUA。此外,高端疫苗也已獲選為WHO團結試驗疫苗,以及取得國際組織「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贊助,將執行更多試驗,期盼加速國際認證,並能協助全球防疫。文末還登出2018年總統蔡英文參訪高端疫苗公司照片。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國史館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最高史政機關,為總統府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史料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行憲以來歷任已卸職之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高端疫苗股價有如洗三溫暖,去年年初每股約91元,到5月間漲到高峰417元,去年還曾從高峰連吞6根跌停,接著又翻身4根漲停板,如此「妖股」般的表現,引發炒股、圖利質疑聲浪。最高檢察署去年6月間發交高檢署,要求瞭解高端股價異常狀況,高檢署發現高端公司負責人住在士檢轄區,指示士檢分案偵辦,士檢分「他」字案,指派專責檢察官進行調查。
公園裡的陌生人/林森曾嗆聲蔣中正 介壽公園主人竟是他
總統府與北一女之間凱達格蘭大道上有一座袖珍型的「介壽公園」,原本「介壽」二字是為了向當時主政的蔣介石賀壽,妙的是這座公園的主角竟然不是蔣中正,而是曾經公開嗆蔣的中華民國第三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對於許多7、8年級生來說,「林森」兩個字的認知可能來自幾乎各縣市都有的「林森路」路名,例如台北市就有林森南、北路。此外,全台至少有三所國小以「林森」為名,就算時下年輕人不認識他,甚至還解讀它就是「森林茂密」之意,然而林森在民國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為了紀念林森,台灣有許多縣市都有以「林森」為名的道路,也有以「林森」為名的小學。(圖/翻攝自林森國小臉書)林森生於1868年(清同治7年),家鄉就在福建省閩縣尚幹鄉鳳港村,他曾先後進入美國教會轄下培元學校、鶴齡英華書院就讀。1884年(清光緒10年),林森曾到過台北電報局任職。10年之後,也就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日本強力要脅下,隔年也就是1895年(清光緒11年),清廷同意割讓台灣,令當時台灣居民十分悲憤!根據作家陳文德撰寫的「1895年決戰八卦山」一書記載,當時以丘逢甲為首的台灣仕紳團,曾向台灣巡撫唐景崧上書表達強烈關切,並在當年五月,公推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開啟台灣民主國抵抗日軍接收台灣的行動。當時防守台灣的主力部隊,主要是唐景崧統率的部隊,及在中法越南戰爭抗敵馳名的游擊名將「劉永福」黑旗軍。「黑旗軍」當時駐守台南,滿清政府曾多次要求全軍撤回大陸,都被劉永福以曾宣誓與台灣人民共存亡而婉拒,當時人在台灣的林森,也曾是台灣「黑旗軍」的一員,並曾組織地雷隊與日軍血戰。儘管劉永福最後在難敵日本海陸軍強力圍剿下,棄守台南、悄悄返回大陸,林森在日本統治台灣後也回到福建,但他曾在日治初期(1898)再次來台,擔任嘉義地方法院(台南地院嘉義支部)通譯。兩年後,國父孫中山先生電召林森返回大陸,參加同盟會的反清革命,廣州起義及武昌起義都可見林森身先士卒的身影,立下不小戰功。民國建立後,林森曾先後出任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參議院議長、中華民國首屆國會全院委員長等職,並從1931年(民國20年)起擔任立法院長,隔年就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12年。該職位雖是中華民國的虛位元首,實權集中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長蔣介石手中,但林森任內曾簽發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布告,在歷史上扮演吃重角色;1943年8月1日,林森在陪都重慶與美軍車輛相撞,因車禍逝世,結束傳奇的一生。根據國史館記載,林森政治理念,其實與蔣中正不同調,尤其對蔣中正長年主掌軍權,進而把持國柄、權傾一時,林森頗反感,亦曾公開指責。只是,面對日本意圖發動侵略戰爭時,林森又認為當時唯有蔣中正能率領國軍抗日,公開力挺蔣發動對日抗戰,大是大非的直率作風也讓他獲得不少讚賞。林森的政治理念與蔣中正其實並不同調,但他大是大非的精神,還是受到蔣中正的肯定,圖為1966年,林森百年誕辰紀念大會,蔣中正以總統身份親臨致詞。(圖/報系資料庫)1964年(民國53年),為了迎接國慶日慶典,北市府積極整頓市區,拆除了介壽路和公園路口的違章建築蓋新的公園。由於該公園位在介壽路上,就順勢取名作介壽公園。兩年後,適逢林森誕辰百年,為紀念林森百年誕辰而組成的「林森先生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就選定在台北市區選定現今介壽公園內建了一座林森銅像。外傳,林森銅像的底座是沿用日治時期興建的『樺山資紀』銅像底座,而樺山資紀就是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後,日本任命的首位台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他不僅曾參與接收台灣、打擊台灣義軍的任務,還曾對劉永福發出「樺山資紀勸降書」,劉永福則以「致樺山資紀之覆書」回敬,拒絕向日軍投降,讓兩人都在台灣史上留名。儘管目前無記錄能佐證林森早年在台參與黑旗軍抗日時,曾與樺山資紀正面對壘,但當時一是抵抗殖民侵略者、一是遂行殖民侵略者,卻在先後離世百年後,因同址同一座銅像底座,再度產生歷史連結,也更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