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確診
」 確診 疫情 新冠肺炎 陳時中 指揮中心2月大嬰染先天性梅毒 疑似母親生產前「不安全性行為」
疾管署今(21)日表示國內確診1例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為2個月大嬰兒,6月上旬因發燒至40度就醫,就醫時因有皮膚紅疹、色素沉著及長骨出現骨質異常症狀,醫師通報為疑似先天性梅毒,後經檢驗確診先天性梅毒;醫生進一步對案父及案母抽血檢驗梅毒均為陽性,一家3口一起接受治療中。案母雖於孕期第12週、第32週定期做產檢,梅毒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因而感染梅毒所致。國際間近年梅毒及淋病疫情呈現上升趨勢,且新生兒先天性梅毒數亦也上升,以美國為例,2022年先天性梅毒病例增加超過3,700例,較前一年上升755%。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我國去(2023)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前(2022)年相比,梅毒上升2%、淋病上升3%;依年齡層分析,15-24歲族群梅毒、淋病增幅最為明顯(梅毒2023年1,480人,較2022年1,239人,上升19%;淋病2023年2,783人,較2022年2,594人,上升7%)。而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染人數雖相對較少,但增加幅度卻明顯高於男性(女性梅毒2023年1,862人,較2022年1,535人,上升21%;女性淋病2023年891人,較2022年828人,增加8%)。另我國近年每年約1至2名先天性梅毒確診個案,未有增加趨勢,有賴我國防治政策包括孕婦定期產檢梅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疑似個案追蹤通報等執行措施與民眾的配合。疾管署說明,梅毒和淋病都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之性傳染病。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孕婦感染梅毒如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導致胎兒死亡或先天性梅毒等不良結果;淋病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疾管署呼籲,梅毒及淋病雖屬可治癒之疾病,但是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不論是陰道交或口、肛交等,都有可能感染性傳染病,由於性傳染病症狀不一定明顯,預防性傳染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包括: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孕婦須定期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感染先天性梅毒風險。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乒乓感染(意指像打乒乓球一樣來回重複感染),多管齊下才能有效的預防感染性傳染病。
公費疫苗餘7萬劑 3月初開放全民接種
近期正逢春節開工、學校開學期間,又遇元宵節燈會與宗教慶典等盛大活動,增加群眾聚集機會,令許多醫生及民眾擔憂流感疫情再度攀升。疾管署23日呼籲大眾盡快施打疫苗,以保障自身與他人健康,並表示:「3月5日起將擴大疫苗施打範圍,目前疫苗約有7萬餘劑,會提供給全國未施打的民眾接種,直至疫苗用罄。」據規定,國內公費疫苗僅開放給50歲以上的民眾接種,不過近期國內確診流感人數持續增加,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為發揮疫苗的最大價值與效益,自3月5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至開放全國人民施打,直到疫苗用完為止。」他提醒:「尚未接種的原公費對象應盡快完成施打,特別是65歲以上的年長者、學齡前幼童及從事醫療等相關高風險行業人員,以保障自身與他人的健康。」疾管署根據多項監測系統顯示,發現近期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仍持續於社區活動,疾管署表示:「目前剩下約7萬餘劑,會按照縣市需求調整,調撥部分疫苗至剩餘量較少的其他縣市,以因應3月5日起擴大接種所需。」而疾管署也進一步呼籲:「目前國內流感及新冠疫情均呈上升趨勢,預估兩者在2月底至3月初將有一波流行,民眾仍應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在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的場所時,建議仍需佩戴口罩。」
國內首例兒童感染猴痘 疾管署提醒注意「這些」傳染途徑
國內猴痘(Mpox)出現首例兒童本土病例,屬於輕症個案,目前正在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名兒童為新竹市4歲男童,研判屬於家戶感染,而男童在發病後就未前往幼兒園,目前評估幼兒園風險低,但仍要進行評估、監測。新竹市4歲童染猴痘 研判為家戶感染事件疾管署於6月7日晚間公布,國內確診首例兒童猴痘病例,為先前公布之猴痘確診個案同住家人。羅一鈞提到,這名曾經確診過的同住家人,是30多歲男性,為同住親戚,在5月15日發病,5月24日確診,5月15日發病後和這名4歲男童有日常生活的一些接觸,因此目前研判這是一起家戶感染事件。而這名新竹市4歲男童,自6月1日晚上陸續出現發燒、手腳及軀幹出疹水泡、眼睛不適、眼睛結膜炎等相關症狀。6月5日因症狀未緩解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懷疑是猴痘而採檢通報。疾管署表示,採檢後於6月7日研判為確定病例,屬於輕症個案,目前住院治療中。兒童染猴痘引擔心 疾管署籲注意「這些」傳染途徑4歲病童因家人接觸感染,疾管署也提醒,猴痘可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包括: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經由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不過,國內出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不免讓許多民眾擔心孩子屬於脆弱族群,可能會因為上幼兒園而被感染。但羅一鈞指出,猴痘基本上還是於發病之後比較會具有傳染力,這名確診幼童在發病後,並沒有前往就讀的幼兒園,所以經評估幼兒園感染風險是低的。此外,根據衛生單位疫調結果,目前接觸者也皆無出現相關症狀,曾與猴痘個案接觸,仍可正常生活上班上學。但羅一鈞表示,經評估後,幼兒園當中與這名確診幼童有比較密切接觸的師生,仍建議採取21天自我健康監測,注意有沒有出現水泡、紅疹、發燒等猴痘相關症狀,如果有的話就醫時應和醫師告知自己有相關接觸史。而衛生單位也偕同教育單位進行幼兒園環境清消與衛教說明會等防治工作,同時再次評估是否有高風險接觸者,需接受猴痘暴露後預防接種。
國內首例兒童猴痘!北部4歲男童發燒起水泡 遭同住家人感染
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確診首例兒童猴痘(Mpox)病例,為先前公布之猴痘確診個案同住家人,為北部4歲男童,自6月1日晚間陸續出現發燒、眼睛不適、手腳及軀幹出疹水泡等症狀,6月5日因症狀未緩解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猴痘,並於6月7日研判為確定病例,為輕症個案,目前住院治療中。因先前確診之同住家人於發病後與本次個案有日常生活接觸,研判為家戶感染。疾管署表示,依衛生單位疫調結果,目前接觸者皆無出現相關症狀,且個案發病後未至就讀之幼兒園,評估幼兒園之傳播風險為低。衛生單位針對個案相關接觸者,包括同住家人、幼兒園同學及相關工作人員等進行衛教及自我健康監測21天,並偕同教育單位進行幼兒園環境清消與衛教說明會等防治工作,同時再次評估是否有高風險接觸者,需接受猴痘暴露後預防接種。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149例病例(137例本土及12例境外移入)。疾管署提醒,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例如: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經由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感染猴痘的症狀包括可能會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出現皮疹,例如生殖器、肛門、手、腳、胸部、面部或嘴巴等處。在病灶癒合之前,皮疹會經歷幾個階段,包括結痂。皮疹最初看起來像丘疹或水泡,可能會疼痛或發癢。其他可能相關症狀包含:發燒、畏寒、淋巴結腫大、肌肉痠痛、頭痛等。曾與猴痘個案接觸,仍可正常生活上班上學,若出現皮疹或其他可能的猴痘相關症狀時,請主動聯繫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就醫及診斷,就醫時請佩戴醫用口罩,並主動告知相關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2年打7劑疫苗飛官教練零確診 醫大讚:衛福部該頒獎
55歲退役上校飛官王維楨2年共接種7劑新冠疫苗,品牌含括:AZ、BNT、高端、莫德納、NOVAvax,迄今從未確診,目前仍在軍中擔任飛行教官的他表示,因國內確診率幾近50%軍營周周做快篩,考量老母腎功能差,加上近年空軍任務繁重,本著有疫苗就打加強防疫,2年接種7劑從未確診的行徑,也讓為他施打的醫師直讚衛福部該頒獎表揚。衛福部3月起推廣「疫苗+1,解封安心」開放民眾有條件接種新冠疫苗第7劑,王維楨今(9)日上午到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接種站接種第7劑,負責該站施打業務的醫師施勝桓說,看他拿出兩張小黃卡,上頭註記從2021年5月接種AZ第一劑,期間只要時間一到就準時接種2劑、3劑、追加劑,接種過AZ 2劑,BNT、高端各1劑後,再接種莫德納次世代2劑,這次則選擇接種NOVAvax。經施勝桓詢問才知道,王維楨迄今從未確診過,本以為是不篩就不會確診,未料他竟表示,擔任飛行教官的他,在軍營中規定是需要每周快篩一次,風險其實不低。王維楨坦言,母親年事高,腎功能差,不確診也是保護母親身體健康,加上近年領空勤務頻繁,他也害怕確診傳染給旗下飛官影響到領空安全。聽到王維楨本著有疫苗就打,準時接種疫苗的動機及確實履行的作為,讓目前只接種4劑確診過1次的施勝桓不斷稱讚他真是忠孝楷模,衛福部應該頒疫苗最佳代言人獎章表揚。
終於攻陷!猴痘首度出現本土案例 2男陸續發燒淋巴結腫大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日公布我國第6、7例猴痘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4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居住地分別為新竹縣及高雄市,於2月下旬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丘狀癢疹、水泡、淋巴結腫大、舌頭潰瘍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2月26、27日確診陽性。2名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研判為本土個案,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接觸者共25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兩名男子彼此之間沒有關聯性,且與先前國內確診的境外移入個案亦無關聯,為零星、散發的本土個案,目前正在釐清可能的感染途徑。疾管署指出,此波猴痘疫情自去年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至少109國報告逾8.6萬例確診,病例數主要分布於美洲(58,367例)及歐洲(25,849例),其中美國累計30,193例占全球總數35.1%為最多,近期全球疫情趨緩,新增病例數分佈以美洲(183例)為多。鄰近國家中以日本累計22例病例、新加坡21例及泰國15例為多,另韓國、菲律賓、越南、香港及中國等亦有報告病例,其中日本本土疫情近期有增加趨勢。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至今年2月14日統計資料指出全球病例96.5%為男性;年齡中位數34 歲,小於5歲幼兒病例至少267例,性接觸傳染比例約68.7%。WHO於去年7月23日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迄今仍維持。疾管署說明,我國已於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公告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通報疑似病例47例,其中確診2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德國1例、美國3例、1例奧地利),餘40例均排除。疾管署提醒,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為主,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高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禽流感大爆發!農委會堵疫情:「秋冬檢疫專案」提前至年底完成
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持續延燒,今年截至12月25日止,國內確診HPAI案例禽場計40場(28例H5N2,12例H5N1),完成撲殺約38.1萬隻。農委會防檢局表示,秋冬強化防疫措施從原本實行到明年3月底提前到今年底止,預計執行禽場及外圍環境監測送驗575場,以防止疫情擴散。防檢局今(26)日舉辦「國內外禽流感疫情概況及防疫精進作為」會後記者會,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表示,由於近期國內外H5N1禽流感疫情快速升溫,因此滾動檢討防疫機制,包含年度禽流感防疫計畫、秋冬強化方案、加強版的秋冬強化方案,以及強化後續重點工作。徐榮彬指出,防疫工作包含增加禽場主動監測數量、擴大案例場監測範圍、強化高風險場域(理貨場、家禽批發市場、集籠場及近3年案例禽場)清潔消毒、產業團體督導鄰近高風險所屬會員執行禽場清潔消毒、動物防疫機關增強稽查運禽(蛋)、化製車輛清潔消毒的力度等。根據國際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資料顯示,今年截至12月25日止,國際禽場禽流感案例達5550例,其中97%為H5N1亞型HPAI案例,加上近日氣溫寒冷,易造成家禽緊迫降低抵抗力。防檢局呼籲,養禽業者務必自主加強禽舍保溫及防鳥設施,避免家禽與候(野)鳥接觸,同時落實門禁管制,進出禽場的時候,所有人員都要更換衣鞋及消毒手部,且各式車輛、箱籠、器具等進出,也須經過澈底消毒,方能有效避免禽流感透過不同媒介傳播,並降低新病毒入侵及散播風險。
因應入境旅客增長 明年起不具健保非本國籍人士確診須自付確診費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緩,邊境及社區防治政策穩健鬆綁,規劃自2023年1月1日起,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確診COVID-19,其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付。指揮中心指出,現行民眾於國內確診後隔離治療或隔離治療期間之相關醫療費用,不分國籍、或是否具健保身分,均由政府預算支應。依據監測資料顯示,本(2022)年截至11月28日止,非本國籍人士確診個案數計260,929例,占本年確定病例數3.2%,其中112例為中、重症個案。為因應入境旅客人數穩定成長,預計自2023年1月1日起(確診隔離起始日),調整COVID-19確診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對象(以確診當下之身分別為主):一、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論是否具健保身分)、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以及在臺受聘僱之外籍人士(含藍領移工、白領應聘、失聯移工、境內僱用之外籍漁工等),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政府預算支應。二、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如於在臺期間確診,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個案自行負擔。指揮中心說明,請相關部會(外交部、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宣導不具健保身分之外籍人士(含旅客、短期來臺交換學生等)於入境前建議投保醫療險,在臺期間應遵守現行防疫規範,外出時可攜帶乾洗手用品隨時保持手部清潔,返回住所時,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如果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時,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其他公共場所,確保防疫安全。
曝今確診5.2萬 王必勝:疫情還在高原期
連假後升溫?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上午透露,今日確診數為5萬2千多例,且沒有比上週同期更高,不過疫情仍在在高原期,由於每天入境確診數與國內確診數相比也相對低,因此入境「0+7]明天將如期上路。衛福部醫事司今(12)日舉辦周產期照護網路記者會,王必勝出席邊境解封將於明(13)日上路,被問及是否可能出現另一波高峰?王必勝表示,目前疫情仍在高原期,且與8月底預測相符,介於高推估與低推估之間。不過,目前國內變種變異株BA.5已經逼近九成大關,王必勝指出,目前境外個案沒有看到特別具威脅性的變種病毒,每天入境確診數與國內確診數相比也相對低,因此「0+7」會照常開放。至於雙十連假後通報病例也未出現反升,他也透露,今日通報5.2萬例確診病例,雖然還在高原期,但與上週同期相比卻是下降,顯示連休3天後,疫情沒有增溫,希望持續保持。
BA.5拉尾盤 專家:連假後確診數恐破6萬
近期國內確診數持續攀升,毒物專家招名威表示,儘管台灣疫情相對穩定,但國慶連假過後可能會衝破6萬,而台灣也是全球少數受BA.5所擾的地方,「把這個人數除以總人口數來看,已經幾乎是全球第一了。」招名威近日在臉書發文說,「台灣疫情仍處於『高原期』,雖說數字持續上升,但並非忽然飆高,所以疫情還是相對穩定的。依照每天新確診人數持續上看,估計國慶假期後可能會衝破6萬。」招名威表示,台灣的BA.5確診人數幾乎是全球第一,「說我們運氣不好也不見得,因為比其他國家整整晚了3-6個月才大爆發,BA.2上來的時候時間上剛好接觸到人家BA.2的晚期,待第一波疫情稍降但還沒完全結束前,又剛剛好銜接到別人的BA.5尾巴,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導致現在有拉尾盤的情況。」全球疫情趨勢圖。(圖/翻攝招名威臉書)儘管現在疫情全球化,招名威說,「就算0+7開放國門,這不太會影響國內的疫情,畢竟目前國內才是病毒的溫床,防自己人都比防外國人有效。」至於疫情何時結束,新加坡、南韓和日本的第二波BA.5持續了2、3個月,「台灣現在才剛開始,能在12月前退燒就不錯了。」招名威強調,「如果大家能努力維持良好的防疫動作,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並將每一劑疫苗都打好打滿,就算是邊境開放了,也不擔心疫情會再上高峰。」
班上有確診者「小孩連篩3天都陰」媽掛保證 醫一篩「臉上三條線」
國內確診數近期又攀升,但大家的警戒度似乎比之前低。一名小兒科醫師黎博彥說,有一位媽媽帶小孩來看診,說小孩在班上接觸確診同學都還是快篩一條,連篩3天都是陰性,但他一篩完臉上瞬間三條線。黎博彥近日在臉書發文說,現在不管是上學還是上班,很多地方都會要求要快篩陰才能參加,「包括傻傻的我,快篩陰性才能就診,圖的是心安,圖的是希望確診患者不要便宜行事而影響到他人。」但現在快篩陰或陽,好像變得沒意義。醫師幫小孩一篩,結果兩條線。(圖/翻攝黎博彥診所臉書)黎博彥表示,有位媽媽早晚都有幫小孩快篩,還連續篩了3天,就算小孩班上有確診同學,他還是沒事,「媽媽拍胸口保證絕對沒有便宜行事,篩的有夠深,篩的有夠實在。」黎博彥幫小孩一篩後,馬上出現兩條,「不是我懷疑妳,因為連我都懷疑我自己到底在哪個空間。」黎博彥在標記中寫道,他看了臉上都三條線,「讓專業的來就是不一樣,但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現在看到棉花棒都自動『張鼻』了」、「小孩用口水的會不會好一點」、「黎醫師找病毒的著床點很準,要加開病毒婦產科」、「其實有些時候真的是有症狀久了病毒量夠才篩得到」,也有網友問說那位媽媽是哪個環節出錯,黎博彥回覆說「應該是戳的位置不對,沒有照影片戳」。
全家烤肉確診、聚餐得腸胃炎 中秋連假過後急診室變忙了
中秋連假過後,國內確診數持續攀升,也讓醫師直呼變忙了。醫師表示,有好幾個確診病例都跟烤肉聚餐有關,有一家5口烤肉確診,也有一家4口都得腸胃炎,「跟你一起吃飯聚餐的親友有人確診,就算你沒有症狀,建議你也做一次快篩。」醫師吳昌騰13日在臉書發文說,「正如大家的預期,中秋假期後,新冠病毒確診病患不少!當然也有一些發燒腹瀉的病人!印象中,今天好幾個家庭都跟烤肉聚餐有關。」有一個媽媽先確診,1歲小孩隔天也確診,因為3天都在住家和大家烤肉,烤肉聊天也沒戴口罩,「結果,從星期天晚上開始,家裡有成員陸續確診,到今天早上,已知自己家裏有5位確診,其中2位是2次確診。」吳昌騰表示,還有另一個個案是全家都是腸胃炎,「因為他們在中秋假期間有跟朋友聚餐!結果,禮拜天開始,全家4個人都出現發燒、噁心、腹瀉。最小的妹妹症狀比較嚴重,血液中的電解質異常、腎功能異常、發炎指數也飆高、甚至出現視幻覺。」所幸小妹即時就診,不然病情會惡化。還有另一個個案是孫女發燒,外婆跟外公帶她來急診,吳昌騰說,「結果,我告知孫女確診,外婆就很緊張!她深怕是自己跟外公傳染給孫女!當下,她還請我幫他們2位用家用快篩檢測,還好他們兩位都是陰性。」吳昌騰呼籲,如果中秋聚餐有親朋好友確診,沒症狀建議也要做快篩,「畢竟,現在BA.5免疫逃脫力強、傳播力也強,就算你打好打滿疫苗,依然還是有可能會確診的。」
5至11歲兒童何時接種第3劑?王必勝曝「最快開打時間」 擬再擴大第4劑對象
變異株BA.5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外界關心5至11歲兒童何時開打追加劑?對此,指揮官王必勝指出,5到11歲的第2劑是6月接種,而第2劑及第3劑間隔時間仍建議為5個月,因此要到11月才會開打第3劑。另外,指揮中心表示,不排除將50歲以下年齡層,納入追加施打第4劑疫苗。隨著進入秋季,國內確診數開始攀升,許多家長關切5至11歲兒童疫苗施打第2劑至今已經滿3個月,是否將會提前開放接種追加劑。對此,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由於5到11歲的第2劑是6月接種,要到11月才會開打第3劑,如若要縮短間隔時間,會再視科學證據和實際需要,根據決議修正縮短為3個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美國CDC建議5至11歲的第3劑疫苗施打間隔為5個月,之前我國開會討論只放寬12至17歲年齡層的疫苗間隔為3個月,其中並不包括5至11歲兒童。至於是否下修第4劑年齡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第三階段不排除納入50歲以下,開放追加施打第4劑疫苗,但仍需等疫苗到貨後進一步討論。
疫苗險因「突破性感染」推升理賠破百億! 今全面下架停賣僅二產險收續保件
疫苗險理賠金從今年初累計至本周已達103.2億元,已過百億大關,給付保險金額持續攀升主因,根據CTWANT調查,主要是受到「突破性感染」的確診案為主,因此而推升賠付款金額,目前各產壽險公司皆已停賣架上全部的疫苗險,僅有兩家產險承做續保件及接受兒童、青少年的新投保件。金管會原本統計至8月15日止,全業界剩下4家保險公司銷售5張疫苗險,其中3家產險銷售4張疫苗險、1家壽險銷售1張疫苗險,不過根據今天最新彙整資料皆已下架,僅有第一、南山產險還受理舊保戶期滿的續保件,部分還接受兒童、青少年投保。根據CTWANT調查,南山產險還在架上銷售的是單純的疫苗險,並非包含防疫保險的組合型保單,僅理賠接種疫苗後的不良事件住院日額、關懷金與死亡殯葬費用,無額外理賠染疫確診、隔離的醫療金,目前業務通路的「金疫苗」專案,除了還有接受6歲至80歲的續保件,並承作「首次投保者」以6-18歲為限;網路投保「愛注疫」專案,則是接受20至80歲的續保件。由於「防疫雙險」防疫保單、疫苗險的理賠金額,隨著國內確診人數累計至17日的495.26萬人,逼近500萬人大關,給付保險金也持續攀升逾578.48億元,其中的「疫苗險」給付保險金也破百億元,主要是該險除了理賠接種疫苗不良反應事件之外,有的還額外給付「隔離」、「確診染疫住院」保險金,也連帶推升疫苗險的賠付款增加。以金管會統計疫苗接種相關保險商品,今年1月1日累計至8月16日為止的承保件數為234萬3,958件,保費收入為9.93億,理賠件數24.14萬件約占總承保件一成,理賠金額為103.21億元,相較一周前的86.77億元,單周增加16.44億元。進一步分析疫苗險保障內容,屬一年期的個人健康險暨傷害險保險單,保戶接種疫苗後若出現疫苗不良事件或不良反應,導致必需住院治療或死亡,可獲理賠住院日額、疫苗不良事件住院保險金、關懷保險金、殯葬費用等。由於有的產險還額外理賠「隔離」、「確診染疫住院」保險金,就保戶在疫苗險有效期間內接受隔離處置,或接種疫苗後180日內仍確診住院治療,便會獲賠實支實付的住院醫療保險金,這也就是保險界所稱的「突破性感染」,初判應是推升疫苗險理賠金增加主因。
BA.4、BA.5疫情再起 蘇貞昌稱邊境管制會適度因應
日前總統蔡英文於黨內全代會時表示,邊境將逐步開放以爭取國際旅客,外界也關注邊境管制何時可以放鬆,行政院長蘇貞昌於19日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防疫會議說表示,雖然國內確診數確實很明顯地在緩緩下降,但是國外BA.4、BA.5疫情有再起,政府會適度的因應。蘇貞昌19日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防疫會議前受訪表示,「對於邊境,我們一直都是注意到國外的疫情、國內的醫療量能和整個情況來評量因應。而現在注意到國外BA.4、BA.5疫情有再起,我們小心謹慎,也會斟酌上開所說的條件來做適度的因應。」王必勝昨天接任陳時中指揮官的職位後首度主持防疫記者會,卻拒答婚外情問題,對此蘇貞昌則表示,相信指揮中心每個人都是戮力從公,不會因為私事妨礙公務,「我非常肯定他們」。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拍板 入境總人數管制將放寬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行政院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衛福部表示,近期全球疫情上升,且國際間BA.5及BA.4等Omicron亞型變異株病例佔比持續增加,造成部分國家疫情回升;國內疫情持續緩降,境外移入病例陸續檢出BA.4、BA.5變異株,且已有造成家庭群聚本土感染病例,請務必落實邊境管制作業,及相關接觸者的防疫措施,並加強變異株監測與定序,減少變異株威脅。衛福部指出,近一周本土疫情新增23萬5270例,較前一周28萬8716例下降19%,但全國仍為廣泛社區流行,新增病例及重症病例均呈下降趨勢。因應國際間均逐漸開放邊境管制,指揮中心已進一步綜合評估國內確診病例與中重症比例、醫療量能整備、及近期運作狀況等情形,視疫情及執行狀況,規劃放寬入境總人數管制額度等檢疫措施,並應確保入境通關與檢疫程序順暢執行,務使各項措施轉換時能順利銜接。蘇貞昌聽取報告後指示,隨著台灣整體疫情下降趨勢穩定可控,考量醫療量能、口服藥物等充足,有關指揮官、交通部建議酌量放寬入境人數總額,請有關部會確保入境通關程序、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等充足,詳細鬆綁情形由指揮中心決定後對外說明。另外,考量疑似COVID-19重複感染個案漸增,指揮中心已訂定重複感染定義及個案處置原則供醫師遵循,讓疑似個案獲得及時診斷與治療。此外,我國疫苗逐續到貨,除既有提供18歲以上及12-17歲青少年之疫苗,Novavax疫苗最快7月8日起提供18歲以上民眾各劑疫苗接種;輝瑞BNT兒童疫苗將持續提供5-11歲兒童基礎劑使用;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已於7月6日到貨,預計最快7月21日起提供幼童接種,讓疫苗接種年齡更廣,提供更全面保護力。衛福部表示,目前國內雖出現本土Omicron亞型變異株病例,但屬家戶內感染且個案均為輕症或無症狀,亦無疫情擴散情形,請民眾放心;也提醒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及配合防疫規範,才是保護自己和家人最好的方式。
7、8月變異株恐全台亂竄! 莊人祥鬆口「再釀一波疫情」
我國今(5)日新增3萬5914例本土、10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3例死亡。台灣疫情逐漸脫離高原期,不過有專家憂心,BA.4及BA.5恐將再度席捲,預估秋冬將掀起一波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7、8月後的確會因為BA.4、BA.5病毒株再釀一小波疫情,但仍要持續觀察。疫情正緩步下降,檢疫天數「3+4」何時能放寬縮短為「0+7」?莊人祥回應,要看國內確診病例數是否持續減緩,還須考量BA.4、BA.5變異株流行情形。莊人祥進一步解釋,每日確診數目前還在一天3萬例左右,開放邊境的韓國,疫情是降到「相當低」才解封,雖然現在疫情趨緩,但能否把3+4縮短為0+7,很難有一個絕對數字。莊人祥表示,入境檢疫0+7天措施不只牽涉到疫情,同時也要將BA.4和BA.5納入考慮,先前曾提過7月、8月都可能因為BA.4、BA.5造成一小波疫情,將持續觀察、滾動式調整。另外,有醫師建議「登機前48小時PCR,可改成48小時快篩」,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受訪時表示,入境PCR改快篩可能性相對低,但針對低風險區域有機會取消PCR。
邊境管制未鬆綁 蘇揆曝原因
行政院長蘇貞昌院長今(4)日上午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邊境管制措施,蘇貞昌指出,由於上週全球疫情已上升21%,境外移入案件亦持續檢出變異株,目前國內也進入暑假期間,旅遊及聚會的頻率增加,因此現行邊境管制措施應繼續維持。蘇貞昌表示,由於全球疫情有回升趨勢,上週更已上升21%,且不排除與Omicron亞型BA.4及BA.5變異株有關,境外移入案件亦持續檢出此二變異株,而目前國內也進入暑假期間,相關旅遊及聚會的頻率皆會增加,因此現行邊境管制措施應繼續維持,並請指揮中心持續觀察國內確診病例與中重症比例,並視疫情發展與國內醫療量能整備,再滾動檢討邊境管制措施。指揮中心表示,全球疫情近期回升21%,歐美增幅頗大,但包括日韓、新加坡與菲律賓等國也上升20%至50%,可能與暑期旅遊增加以及Omicron亞型BA.4及BA.5病例持續增加有關;國內疫情近一週本土病例數雖呈下降趨勢,輕症或無症狀比例維持近99.6%,但境外移入病例持續檢驗出Omicron亞型BA.4及BA.5變異株,須持續密切監測進入社區情形,而暑假期間因國內外旅遊及聚會人次增加,境外移入及本土疫情風險可能上升。指揮中心指出,截至本月2日止,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劑施打約66.3萬人次,戶籍人口接種率達55.4%,社區涵蓋率達71.1%,因學生已開始放暑假,已請地方政府持續針對符合接種間隔、而適逢考試而未接種第三劑者,持續安排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或開設接種站接種;75歲以上長者第1劑為80.2%,第2劑為75.6%,第三劑為64.6% ;65至74歲長者第1劑為89.7%,第2劑為86.9%,第三劑為78.4%,其中,65歲以上第三劑接種率為73.4%,若以符合接種間隔者計算則已達96.3%,第四劑接種率則為19.7%。蘇貞昌感謝指揮中心、教育部與地方政府持續努力,包含學童、65歲以上長者之國內疫苗人口涵蓋率持續穩定提升,本月也即將進口6個月至5歲幼童可施打的疫苗,請指揮中心持續就各廠牌幼童疫苗洽購適足的疫苗數量,並按規劃推動進行施打作業,以提升國內全年齡人口的保護力。
13至64歲確診者「清冠一號」7月起自費 改變原因竟「不便透露」
公費清冠一號的使用,因不限制對象,被許多新冠肺炎確診者視為救命的「必備藥物」。但據了解,衛福部中醫藥司研擬自7月1日起,只有65歲以上、12歲以下確診個案可以使用公費清冠一號,13歲至64歲的確診者須自費購買。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疫情未歇,此時限縮公費使用對象,毫無道理,恐影響確診病患用藥的權益。國內確診人數雖趨緩,但死亡數居高不下,投藥速度是否夠快、數量是否足夠,一直遭到質疑。倍拉維、莫納皮拉韋等2種西藥口服抗病毒藥的使用對象,均限制須65歲以上、或符合高風險對象才能使用,公費清冠一號則不限制年齡,在這波疫情,大出風頭。據了解,衛福部中醫藥司根據指揮中心要求,提出新的公費使用對象規畫,從7月1日開始,只有65歲以上,以及12歲以下確診個案可以使用公費清冠一號,其餘對象須自費購買,自費清冠一號市價每盒約1500~2700元左右。為何做此改變?中醫藥司表示,不便透露。中醫藥司長黃怡超說,日前與指揮中心開會討論,指揮中心會後指示修改用藥對象,待指揮中心簽核後才能公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方案研議中,尚未正式定案。中醫藥司統計,今年1月至5月,公費清冠一號共開出9萬多人份藥量,約1億3千萬元,與西藥口服抗病毒藥物同列在紓困預算,估計6月使用人次更多,但健保署尚未完成統計。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西藥口服抗病毒藥物交互作用可說是琳瑯滿目,許多慢性病病患即使領到藥,未必適合吃,清冠一號則沒有用藥限制,何況疫情還在持續,中南部至少一周後才會脫離高原期,此時以年齡限制公費使用對象,毫無道理,中央若有經費考量,至少將重症高風險對象納入公費使用對象。柯富揚並透露,北部確診人數下降,但中南部疫情仍在燒,很多診所連一盒清冠都沒有,因此全聯會在6月26日至7月2日這一周原提供給北北基宜桃近5千人份藥物,將改優先提供中南部民眾。
猴痘入侵亞洲!新加坡、南韓通報國內確診個案 莊人祥曝:將列法定傳染病
猴痘疫情全球擴散,繼新加坡衛生部昨天(21日)宣布,該國出現首例猴痘(monkeypox)境外輸入病例之後,南韓疾病管理廳也在今(22日)證實,境內出現首例猴痘確診個案,為一自德國返國的南韓籍人士;我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則在今日表示,上週國內有通報疑似個案,不過已經排除,將在今明兩天將猴痘正式列為法定傳染病。綜合外媒報導,在新加坡通報一例猴痘確診病例後,南韓先前也通報2例疑似確診個案,其中一人為外籍人士,週一(20日)入境南韓,因為皮膚出現水泡,被直接送往釜山市醫院;另一名則為南韓公民,在21日自德國入境,但他早在18日就出現頭痛、低燒、喉嚨痛和疲倦等症狀,同時皮膚也出現水泡症狀,因此被送往仁川一間醫院隔離;此南韓公民在22日被確認為猴痘感染病例,引發該國對病毒傳播的擔憂。隨著猴痘疫情蔓延到亞洲,外界也擔心台灣是否做好準備?對此,莊人祥表示國內一直以來都有在關注猴痘疫情,上週也有入境個案被發現有些水泡皮疹,被通報為疑似猴痘病例,不過後來經檢驗已排除,應該在今、明兩天會將猴痘列為法定傳染病。(圖/衛福部提供)根據衛福部發布之資訊,猴痘為人畜共通傳染疾病,與天花病毒同屬,主要在靈長類和齧齒動物類間傳播,由於台灣目前尚未出現疑似病例,疾管署正持續嚴密監控疫情變化中,將在必要時強化相關防疫措施,因此也提醒出入境民眾,如有發燒、皮膚出現水泡皮疹、畏寒、肌肉痛等症狀,請立即戴口罩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圖/衛福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