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糧食
」颱風天就要吃泡麵!有防腐劑?吃了會禿頭? 營養師破解2大迷思
「凱米」今(24日)增強為強烈颱風,下午1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4.1度,東經122.7度,即在宜蘭的東南方約120公里處,以每小時18轉13公里速度,向北轉西北西進行。凱米來勢洶洶,許多民眾從昨(23日)開始就忙著進行防颱準備及囤積糧食,各大商場貨架湧入搶購人潮,其中泡麵更是被一掃而空。營養師李宜樺在臉書粉專「好食課」表示,凱米颱風來勢洶洶,相信不少人已在家囤好泡麵做好萬全準備,因此她特地破解有關泡麵的2大迷思,首先是泡麵有加防腐劑?吃了變木乃伊?營養師表示,遇到可長久保存的東西,不少人第一直覺反應就是覺得產品有加防腐劑,但其實食物能長久保存,除了靠添加外來物外,將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其實就可延緩食物的腐敗。李宜樺說明,目前泡麵主要是依靠油炸或烘乾脫水來長久保存,且法規已有明文規定泡麵麵體不得添加防腐劑,因此泡麵麵體是不會有防腐劑的,「唯一有可能有問題的便是醬料包,因為目前法規未規範醬料包不能添加防腐劑,因此部分進口泡麵或是國內拌麵類的醬料包仍會添加防腐劑,可直接於泡麵包裝的成分標示去做檢視」。至於第2個迷思,營養師指出,很多人認為吃泡麵會引起禿頭,但禿頭主要與遺傳、壓力、清潔不當與營養不均有關,會有類似迷思主要是因為泡麵大多欠缺營養所致,否則吃泡麵不會導致禿頭。李宜樺也提醒,颱風天吃泡麵想注意營養均衡,記得加顆蛋或鮪魚罐頭,放一些蔬菜進去,少一點點調味,不僅美味,也可吃得更營養。(圖/翻攝自好食課臉書)
政策錯誤執行又遭清零打擊內需 中國經濟內循環成一片死水
中國目前面臨三大難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那就是內需經濟信心不足、出口經濟萎縮、原物料和能源價格飆升帶來的輸入性通膨,後2個因素肇因於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加息周期,以及短期內難以落幕的俄烏戰爭,2者皆為中國政府難以干預和影響的範圍,但中共當局唯一可以調控的內需經濟卻也因多項政策的錯誤執行而被嚴重打擊。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都跟隨美國聯準會進入貨幣緊縮週期,全球經濟活動和進口需求勢將放緩,這會打擊中、日、台、韓等主要出口國的出口經濟。再加上俄烏戰爭、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原物料大國的資源民族主義紛紛抬頭,最容易推高各種商品價格的大宗商品輸入性通膨也讓許多原物料和能源進口國叫苦連天,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但中共當局早在多年前就為了應對可預期的極端氣候災害而大量囤積糧食,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也效仿印度的左右逢源,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盡量保持中立,因此獲得了俄國較為低價的能源供應。但擁有龐大內需市場的中國,卻陷入內循環經濟呈現一片死水的窘境,這要歸咎於2個原因,第1是中共當局去年提出的多項重要政策被錯誤執行,第2則是中國的防疫封控打擊了民眾、企業和國內外投資人的信心。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台灣宜蘭人,現居北京(圖/達志/路透社)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中共在去年提出的雙碳目標、打擊補教業、房地產整治、科技監管和共同富裕其實是多項長期和全國範圍的重要政策,目標分別是針對能源汙染、基礎教育資源外流、房地產泡沫、P2P等投機產業過於興盛、資本壟斷和貧富差距過大等國家長期發展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但這些重要政策卻被「短期化、地方化和碎片化」的執行,扼殺了騰訊、阿里巴巴、滴滴等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更打擊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防疫封控更是重創內需經濟的元兇之一,由於民眾預期封城會因新一波的疫情而再度實施,導致工作停擺失去收入,所以就會傾向過度儲蓄不想消費,連帶影響企業收入,而企業也會因為封城的預期心理而取消原本的擴店和擴產計畫,人民不想消費,企業不敢投資,就形成內需經濟疲軟的惡性循環,但動態清零政策也確實讓中國的染疫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遠遠低於歐美各國的數據,所以封控政策的執行有好有壞,相當兩難。騰訊馬化騰(左)和阿里巴巴馬雲(右)(圖/達志/路透社)中國內需經濟的「寒冬」反映在中國科技巨頭騰訊的大動作裁員,騰訊底下的兩大部門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與PCG(平台與內容事業群)為上半年的裁員重災區,而下半年,多個部門還是會繼續裁員,其中,PCG旗下各部門的裁員比例甚至會達40%到50%。此前,騰訊也多次預告集團將步入「寒冬期」,營收和成長都會放緩。中共當局目前除了放寬房地產、補教業和科技監管的打擊力道,試圖恢復內需經濟的信心之外,還利用資金充沛的公部門和國有銀行向疲軟的市場注入資金,不只如此,中國政府還計畫推動新能源、新水力和新基建的重大項目投資來刺激內需經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試圖在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時,防止中國經濟增長過度放緩。
擔憂烏俄大戰隨時開打 東歐國家囤積千萬公斤糧食憂遭波及
由於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日漸緊張,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都十分擔憂,而位於烏克蘭附近的國家也十分緊張,東歐的塞爾維亞就擔憂自己遭到戰火波及,目前已經囤積了超過千萬公斤的糧食與鹽,以此確保日後國內食品供應沒有問題。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11日對外表示,有鑑於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日益升高,塞爾維亞為了避免遭到波及,目前已經下訂3萬噸食鹽、1000噸豌豆等豆類,以及3萬噸的麵粉與奶粉,以此確保未來國內的食品供應沒有問題。但武契奇也坦言,目前燃料部分還沒有辦法確保穩定供應。之所以會想要囤積食鹽與糧食,武契奇解釋,當全世界都在擔憂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會「發生點什麼」的時候,我們不能假裝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的不做任何準備。
高檢署啟動查緝平台 不法囤積及散播假訊都要嚴懲
新冠疫情造成民眾恐慌不安,近日更引發賣場貨品被搶購囤積情形,台灣高檢署(20)日針對此社會亂象表示,已經啟動「查緝民生犯罪聯繫平台」查辦,呼籲民眾不要搶購囤積貨品,以免觸犯《刑法》、《傳染病防治法》2年到7年有期徒刑的刑責,如果用網路等工具散布不實消息,更會加重刑責2分之1。高檢署表示,凡有意圖藉此防疫嚴峻期間抬高交易價格,囤積糧食、農產品或其他民生必需的飲食物品,或經行政院公告的生活必需用品或防疫物資,沒有正當理由不上市銷售,或以強暴、脅迫妨害這些貨品販運、意圖影響這些貨品的交易價格,而散布不實資訊等,都是違法行為。將可依《刑法》第251條、《傳染病防治法》第61條分處7年、5年、3年、2年以下徒刑,如果用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傳播工具犯罪,可再加重其刑至2分之1。高檢署強調,已經責成所屬檢察機關啟動「查緝民生犯罪聯繫平台」,主動與警政、消費者保護、公平交易等相關主管或權責機關緊密聯繫,並配合各地稽查狀況,密切關注近日搶購囤積貨物的情況,如有涉及刑事責任,依法速查嚴辦;如果涉及違反行政罰,則移由權責機關依法裁處。高檢署鄭重呼籲民眾正面正向應對疫情發展,不要跟風搶購囤積貨物,造成社會不安。
防止「衛生紙之亂」重演!立院急修法「散布假訊息」加重處罰
先前「衛生紙之亂」假訊息流竄,引起民生陷入搶購潮,嚴重影響社會安寧。有鑑於此,立法院31日三讀通過「刑法第251條及第313條修正案」,若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路散布不實訊息,意圖影響民生必需品的交易價格,最重可處3年有期徒刑,以及30萬元罰金。根據修正案條文指出,「囤積糧食、農產品或其他民生必需品之飲食物品;種苗、肥料、原料或其他農業、工業必需之物品;經行政院公告之生活必需品」,無正當理由不應市銷售者,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意圖影響民生必需品之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以詐術損害他人之信用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相較過去條文中,只罰1千元以下的罰金,有著大幅提升。此外,若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傳播工具散布不實訊息,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