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
」 癌症 台股 心肌梗塞 降息 猝死《憲法訴訟法》癱瘓憲法法庭疑慮 陳冠廷:司法院可以個案宣告制衡
立法院日前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規定大法官作成違憲宣告時需有9位以上同意,執政黨認為此修法結果將癱瘓憲法法庭。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冠廷22日指出可能的解決之道說,司法院可透過程序自主性,在個案審理時直接宣告相關條文違憲,以維護司法獨立與憲政秩序。陳冠廷表示,針對《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可能影響大法官違憲審查權的疑慮,根據大法官被提名人王碧芳在立法院全院委員會審查時的說明,憲法法庭具有程序自主性,可在審理個案時,基於重要關聯性等因素,直接宣告相關法條違憲。陳說,這項機制提供了司法院在不損及憲政體制的前提下,維護司法獨立的重要途徑。對於有人提出解決方案,包括行政院長是否可選擇不副署,或總統不予公布等問題,陳冠廷說,雖然憲法對此並無明確規範,但司法院若透過個案審理宣告違憲的方式,不僅合乎憲法規定,更能有效化解當前憲政爭議。「這樣的作法既可維護大法官違憲審查的功能,也能確保人民基本權利獲得完整保障。」陳冠廷說。陳冠廷進一步指出,面對此次修法爭議,司法院應善用其憲法賦予的權限,透過個案違憲審查機制,防止憲法法庭功能受到不當限制。他說,唯有維護司法機關的獨立運作,才能確保台灣民主憲政制度的健全發展。
北市大安區傳墜樓案!7旬清潔婦人代班打掃 墜落豎井身亡
台北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一棟大樓昨(22)日晚間發生墜樓案。一名年約70歲徐姓老婦人,從事清潔工作,疑似打掃不慎,從1樓豎井墜落地下室1樓,送醫急救,宣告不治。北市警消昨晚近7時獲報,指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一棟大樓,有7旬老婦人墜落至地下室1樓,警方到場發現,豎井空間狹窄且深度頗深,必須使用繩索進行救援。他們合力將婦人拉上地面,但婦人已失去生命徵象,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據了解,徐婦平日以打掃清潔工作維生,當天是被要求代班打掃大樓,上午8點開始工作,期間曾向大樓管理員借用木梯協助清潔作業。徐婦原定下午5點下班,但管理員發現她未按時離開,經尋找晚間6點多發現她墜落豎井底部。警方指出,徐婦墜落的豎井是大樓1樓通往地下室的管道,用於管線維護,並非日常進出空間。警方已調閱大樓監視器,試圖還原墜落過程,以釐清是否涉及操作不當或其他意外因素。確切肇因待調查釐清,並報請檢察官司法相驗。
運量疫後迅速復甦…高鐵這區間自由座最滿 糾紛頻傳屢受關注
台灣高鐵運量疫後迅速復甦,繼今年3月運量超過679萬人次,創通車以來單月最高後,11月日均運量達22.4萬人次,又打破通車新高紀錄。近來高鐵頻傳自由座糾紛,屢受社會關注,台灣高鐵表示,自由座乘載率較高的區間主要為板橋至新竹站,將增開全車自由座臨時加班車因應,明年擬每周增10班。台灣高鐵統計,11月進站和出站日均量皆達22.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7.1%,11月日均運量為通車以來最高,進出旅客最多車站分別為台北、台中與左營站,且全台12站皆有成長趨勢。台灣高鐵分析,高鐵運量成長與經濟成長、區域產業發展、人口遷徙、城際運輸市場競爭情勢等因素有關,由於疫情後經濟與產業發展熱絡、都會區人口持續向外遷徙擴散,因此運量明顯成長。隨乘客量增加,自由座需求增加,也衍生糾紛不斷。台灣高鐵表示,自由座乘載率較高的區間主要為板橋至新竹站間,近日少數糾紛是因乘客間溝通問題,並非因車廂擁擠所致,呼籲乘客間若有爭議,請保持理性溝通,並由列車組員協助處理。「現行車隊還有增班空間!」台灣高鐵強調,公司將定期檢視供需狀況,適時啟動常態增班及短期增班,並檢視自由座車廂配置數,另車站也會視現場需求增開全車自由座臨時加班車。根據日前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報告,高鐵規畫預計明年每周增班10班,運能提升0.9%,2026年再增11班,運能提升1%,至於新購的12組新車預計2027年後陸續到位,未來尖峰每小時可開出9班,運能預估可增加3成。
行人桃獄1/道安周報吹響選戰號角 蘇俊賓對王安邦掀桃市長新局
近期交通部長陳世凱公開點名桃園市道安表現不佳,需派員參加「道安記者會」,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卻反嗆陳世凱拉正地方「當自己是訓導主任」,並回文拒絕派員出席,引發外界議論。地方人士直言,中央從「交通」找到切入點,想要找回桃園失落的綠營基層,但桃園市長張善政卻不輕易上勾,主帥未親上火線,而由市府小內閣曝光度極高的蘇俊賓高分貝回嗆,2026桃園百里侯一戰,料將是全新戰局。地方人士指出,桃園市長張善政是2022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從花蓮壽豐鄉果園中「請」出來的,儘管因林智堅論文案讓桃園輕鬆翻藍,但在目前桃園的政治版圖下,只要張市府穩健經營、不犯大錯,2026年連任的機會很大;而張善政對自身連任也採「佛系」態度,有計畫地把鎂光燈「讓」給真正在地的蘇俊賓,一方面培養2030藍營市長人選,萬一張善政因年紀因素不尋求連任,也有立即接棒的人選。無獨有偶,綠營在桃園前市長鄭文燦涉弊後基層分崩離析,近日卻「走馬燈」式陸續有2026點將,包含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環境部長彭啓明、法務部政務次長黃世杰、立委王義川等人,都陸續被納入討論名單。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出身鄭文燦團隊、前勞動部次長王安邦,將會是綠營真正的活棋。桃園市政府與台鐵協調取得2公尺用地,引進新加坡作法的「彩色標記行穿線」,在桃園車站旁設置實體人行道,提醒駕駛提高警覺並在路口煞車減速。(圖/翻攝自「桃園事」臉書粉絲團)本刊調查,48歲的王安邦是綠營刻意栽培的幕僚生代,過去長年在鄭文燦麾下的桃園市政府歷練,以協調力與解決沉痾聞名。從社會局主秘、勞動局局長、社會局局長、副秘書長一路爬到地方政府最核心的民政局局長,更於2020年蔡英文風光連任後被延攬接任勞動部政務次長,達到公職生涯高峰。然而,知情人士透露,王安邦在勞動部時感「綁手綁腳」,頻頻槓上前部長許銘春辦公室主任鄭素玲,近期勞動部連串霸凌案爆發前,王安邦早已接獲多起投訴欲著手處理,卻因層峰力保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反嫌王安邦惹事,王只好灰心求去,沒想到霸凌案遭「炎上」引起全國批評,先行離開的王安邦反而倖免於難,更讓抬轎者找到施力點,希望在風波告一段落後,重新包裝他的桃園經驗,推到螢光幕前。而在藍營方面,地方人士觀察,張善政自上任以來儘管推出不少亮點,但溫和形象始終擺不平市府內部「在地派」與「外來派」爭功諉過齟齬,如民政局長劉思遠、經發局長張誠等在地多年的一級主管,時不時遭隨2022張善政就任而來的「外來派」放話抨擊,包含「大溪豆乾節」、「石門水庫風箏節」、「國際熱氣球節」等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外來派與地方派角力的餘波盪漾,也讓張善政頻感力有未逮。桃園市長張善政(右)屢屢傳出不選連任,副市長蘇俊賓(中)曝光率不小,頗有接班態勢。左為另一副市長王明鉅。(圖/翻攝自蘇俊賓臉書)另一名地方人士直言,比起前市長鄭文燦,張善政公開行程少了近8成,在市府新聞稿量還遠不及蘇俊賓,就是張善政有意扶持其接棒。與王安邦同齡48歲的蘇俊賓是真正桃園出身,不僅太太楊嬌艷出身綠營,緊握跨黨派人脈,叔叔蘇家明在改制前的桃園市擔任多屆市長,在地「喊水會結凍」,姐姐蘇品如也在桃園國中擔任校長,為弟弟在教育界固樁。地方人士直言,張善政二任屆滿後,蘇俊賓的年齡與市府歷鍊也已到位,到時張善政可如願回花蓮顧果園,這時「蘇俊賓最具即戰力」。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更新「健康食品」標準 白吐司慘遭除名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日前公布了最新的「健康食品」標籤標準,這是30年來的首次重大更新。新標準將限制食品中的飽和脂肪、鈉及添加糖含量,同時要求「健康食品」必須包含一定量的關鍵食物群成分,例如水果、蔬菜及低脂乳製品等。而在過去名單中存在的白吐司,在這次更新中慘遭除名。根據《CNN》報導指出,過往可以被標記為「健康」的食品,如白吐司、甜化穀物和部分酸奶將不再符合資格。但堅果、種子、鮭魚、橄欖油、部分花生醬以及罐裝水果和蔬菜則會納入新的「健康」食品範疇。FDA表示,這些更新旨在與最新的營養科學接軌,幫助消費者更輕鬆地做出健康的飲食選擇。FDA專員卡利夫博士(Dr. Robert Califf)在聲明中指出「為了應對慢性疾病等公共健康挑戰,食品應該成為健康的載體。這次的標準更新不僅能改善大眾獲取營養訊息的方式,還能幫助家庭建立更健康的飲食模式。」根據資料顯示,美國大部分民眾的飲食中的飽和脂肪、糖、鈉的攝取量均超出推薦值,而水果與蔬菜的攝取量則普遍不足。FDA副專員瓊斯(Jim Jones)表示,飲食相關疾病,如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是美國主要的致病和致殘因素,也讓美國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平均壽命最低的國家之一。報導中也提到,新版「健康食品」標籤屬於申請性質,食品製造商可在符合標準後申請使用該標籤。符合新標準的食品最快可於2025年初開始使用新標籤,而尚不達標的產品則有3年的過渡期來調整。瓊斯表示,新規定可以促使食品製造商改革配方以符合健康標準,從而提升整體食品供應的健康程度「我們希望食品行業能與我們合作,讓健康標籤成為快速識別營養食品的普遍標籤,幫助大眾構建更健康的飲食。」而除了修訂「健康食品」標籤標準外,FDA也在研發可貼於食品包裝正面的營養標籤,以輔助包裝背面的詳細資訊,幫助消費者快速辨識健康食品。美國心臟協會執行長布朗(Nancy Brown)認為,更新後的定義將讓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對「健康」標籤更具信心,同時激勵食品製造商開發符合新標準的產品。布朗也提到,這些標籤可能僅出現在少數食品包裝上,因此FDA推動的正面包裝標籤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財劃法修正 高雄市憂資源分配不均恐加劇南北差距
立法院於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未來中央將大幅增加對地方財政的資源支援,財政部估計將額外釋出3,753億元,對中央財政帶來嚴重衝擊。外界指出,高雄市長期承擔重工業發展與電力供應的重任,不僅承受大量污染,還面臨資源分配不均的困境。而此次《財劃法》修正案中的財源調配指標,恐進一步加劇財源排擠效應,對高雄市造成不利影響。對此,高雄市財政局21日提出五大要點,說明本次《財劃法》修正的不適性。高雄市財政局表示,經過財劃法修正通過,顯示資源仍集中雙北、重北輕南情況仍在。修法以人口指標分配權數最高,營利事業銷售額次之,導致高雄、台南獲配金額,遠低於雙北,增加幅度六都最低,相對雙北增加幅度最高,資源分配重北輕南,使南北差距擴大。高雄市財政局指出,修正案中調降「土地面積指標」、對幅員較大縣市極不公平。由現行20%調降為10%,高雄市「土地面積」全國最大,是台北市11倍大,相關基礎公共服務,如公園、道路、學校、長照、日照及社會安全網等維護經費龐大,及基於人口結構因素,法定社福支出六都最高,降低分配權數,使高雄市獲配財源相對減少,影響高雄基礎公共服務量能,對市民極不公平。另外,該案提及大幅調高「人口指標」、擴大城鄉差距,由現行20%調高為45%,忽視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都會區,鄉村地區人口比較少之現狀,將使資源集中在都會區,鄉村地區資源依然匱乏,擴大城鄉差距。此外,高雄市財政局進一步指出,該法修正也未考量「產業結構」及「外部成本」負擔、影響城市轉型。此次倉促修法,沒有將「淨零負擔」納入分配指標,不利高雄未來城市轉型,高雄長久以來作為國家重工業製造基地,以及發電量占台電全國總購發電量20%,扮演提供全國民眾用電及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發動機角色,但是所伴隨全國20%的碳排量環境成本,卻無法經由統籌分配款合理的分配,作為改善環境及安全等經費,對高雄民眾極不公平。高雄市財政局強調,此次《財劃法》「排擠」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補助經,中央財政分配主要有「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及「計畫型補助」,國家稅收總額不變,若將統籌款增加補助到地方,將排擠到中央對地方政府的一般補助、計畫補助預算,嚴重影響中央協助財政狀況比較不佳的縣市的建設量能,與平衡區域發展的功能。
與女同事起爭執反控「性騷擾」 男子遭台積電禁入廠區工作提告求償又敗訴
一名在台積電工作的協力商員工阿德(化名),因與同事小美(化名)發生糾紛,後續被謠傳成是「性騷擾」。而阿德也因此遭台積電禁入部分廠區工作。為此,阿德向原公司提出精神慰撫金70萬元的賠償請求,但近日遭台南地方法院駁回。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源於2022年,阿德與當時的同事小美因日常爭執,後續被遭小美控訴性騷擾。雖然整起案件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儘管案件最終達成共識,雙方協議以2萬元達成和解。但阿德聲稱,此事件發生後,公司內流傳不實傳聞,自己也因此遭台積電通知禁止進入台南3個廠區工作,這對他的聲譽與工作權造成嚴重損害。而阿德也認為,此事件應由原公司的管理層負責,所以向法院提告,並要求賠償精神慰撫金30萬元。但後來阿德又追加要求小美調離現職,並將賠償金額提高至70萬元。對此,原公司則強烈否認相關指控,表示公司從未向台積電提供任何涉及阿德或小美的陳述,並指出阿德早在2020年便已離職。原公司認為,阿德所指的不實流言並非由現任員工散佈,小美若曾向台積電陳述任何內容,這屬於其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因此公司不須為此負責。此外,阿德未能舉證證明台積電實施限制的具體原因,認為阿德的指控缺乏事實依據。後續法院審理後認為,阿德無法明確指出原公司或其員工的侵權行為,也無法提供足夠證據證明台積電的限制措施源於不實指控。根據法院調查,阿德追加提出的40萬元賠償請求也超過法律規定的2年請求時效,該部分訴求亦不成立。綜合以上因素,法院最終判決駁回阿德的全部訴求。
浙江妹鼻塞2個月 以為小感冒「檢查竟是癌症」
不少人會有鼻塞、流鼻涕的問題,通常不會太在意,但有時候小症狀可能隱藏大危機。過去就有民眾出現鼻塞症狀,都以為是感冒,所以沒放在心上,豈料最後檢查出來是惡性腫瘤,確診癌症。根據《齊魯壹點》報導,浙江紹興一名年輕女子,2個月前出現單側鼻塞的情況,以為只是小感冒,就自行買藥吃,但服藥後症狀並沒緩解,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左側鼻咽部有異常占位,並且雙側頸部的淋巴結增大,確診為惡性腫瘤。另外,家住北侖柴橋15歲少年也經常鼻塞、流鼻涕,原以為是鼻炎,然而症狀長達了半年時間,而且愈來愈嚴重,到了醫院檢查才驚覺,在右側鼻咽部有一個1.8cm*1.3cm大小的腫塊,最終確診為鼻咽癌。據了解,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在2005年時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0位,死亡率位居第9,有626人死於鼻咽癌。雖然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歲為高峰。醫師說明,鼻咽癌早期症狀容易和普通鼻炎、感冒混淆,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相對較高,但環境因素、病毒感染、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喝酒)等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不過,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鼻咽癌的治癒率相較於其他癌症來說,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初期的病患,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
進食不順「喉嚨卡卡」常見3原因 醫師示警:「1狀況」小心是癌症!
不少人都有過「喉嚨卡卡」的不適經驗。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陳弘晉表示,其多半為慢性咽喉炎,常見原因包括鼻涕逆流、胃食道逆流,以及易緊張焦慮的心理體質。然而,若在進食時呈現明顯食物「吞不下去」的感覺,則屬於吞嚥困難,可能涉及食道、咽喉腫瘤或異物等嚴重問題,務必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耳鼻喉頭頸專科醫師陳弘晉在臉書粉絲專業發文,表示近期門診接觸到數例覺得「喉嚨卡卡」的患者,也有主訴「吞嚥困難」的病人。他特別指出,這兩者之間有很大不同,臨床上「喉嚨卡卡」大部分是良性功能性疾病的「慢性咽喉炎」所引起,但是「吞嚥困難」則往往暗示食道具有可能的病變,是需要高度留意的症狀!至於這兩者該如何區分,陳弘晉煮出,喉嚨卡卡的患者在進食時多半沒有症狀,又因牽涉心理因素,症狀往往在專注檢視自身吞嚥口水時呈現強烈的異物感,像是喉嚨有一顆球存在沒辦法吞嚥乾淨,又稱「臆球症」。而吞嚥困難的患者,會在進食時明顯感覺「食物無法順利嚥下去」。此外,喉嚨卡卡的患者,其「異物感」在進食時較不明顯,不適症狀也不會因為正在進食的是固態或液態食物呈現差異。但吞嚥困難患者,則會明顯表現出吞嚥固態食物比液態更加困難的情況。陳弘晉指出,「喉嚨卡卡」狀況,往往由耳鼻喉科醫師執行「咽喉內視鏡檢查」,多半是慢性咽喉炎,具有以下三大常見原因:一、「鼻涕逆流」,患者可能會有噴嚏鼻水相關鼻過敏症況。二、「胃食道逆流」,這是現代人慢性咽喉炎大部分且非常常見的原因,內視鏡下可能伴隨食道入口咽喉黏膜水腫或是聲帶水腫。患者還可能會有容易脹氣,打嗝,或是胸口具有灼熱酸苦感。三、「易緊張焦慮的心理體質」,患者往往會在忙碌於其他事時反而減輕喉嚨卡卡症狀,卻會在不斷專注及測試吞嚥動作中感覺到強烈的異物感。而「吞嚥困難」則往往暗示著食道病變,除了耳鼻喉科的「咽喉內視鏡」檢查之外,胃腸科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胃鏡檢查)是非常必要的!陳弘晉提醒,以上每個病人背後原因的比重會不太相同,經由醫師評估檢查,並針對原因找出適當用藥,多數病人都會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她牙齒太短、常露齦被笑! 「牙冠增長術」助重拾自信笑容
25歲許小姐從小就常被同學取笑「牙齒短」、「牙齦很長」、「露齦笑」,雖然不影響牙齒咀嚼功能,但是她卻相當困擾,一直以來不太敢開口笑。牙冠過短 變異被動性萌發所致日前她為了拍攝婚紗照,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向醫師表示希望能夠改善前牙太短的情形,加強美觀。蘇穎珊醫師評估發現許小姐牙冠過短的問題是變異被動性萌發,即牙齒萌發時的發育異常,以診斷蠟型模擬術後狀態並和患者溝通達成共識後,替她施以「牙冠增長術」,改善微笑時會露出的前排牙齒長度,成功改善病人困擾。牙冠增長術 常用於這些牙問題牙冠的主要功能是咀嚼,理想前牙寬長比為73% 到 87% 。蘇穎珊說明,一般來說,牙冠增長術的適應症包含齲齒、藥物副作用或咬硬物和意外造成的牙根斷裂、基因遺傳和變異被動性萌發。而牙冠增長術顧名思義是要增長臨床牙冠的部分,常用於牙齦邊緣或下方的深部齲齒及牙齒斷裂情形,透過此術式能讓醫師有足夠的牙齒補牙或製作假牙;而其他常見執行術式的原因包含牙齒萌發異常造成的美觀問題、藥物副作用與口腔衛生不佳導致的牙齦增生。就醫建立正確診斷 這些情況不適用蘇穎珊醫師指出,病人因牙齦過長或牙冠過短來到牙科求診,會先建立正確的診斷,需評估:病人年紀、臨床症狀、病史與用藥史、牙齦覆蓋與牙冠比例的測量、口腔X 光片與牙周探測深度。正常萌發過程在 20 歲左右達到平衡,因此年齡是正確診斷的基本因素。若確定手術,則會讓病人在局部麻醉的狀態下,修整齒槽骨及牙齦,使其露出更多埋在牙齦裡的齒質,增長牙冠長度。但齲齒過深、剩餘齒質不足、牙周狀態不佳、糖尿病控制不良、使用骨質疏鬆藥物或有其他生理、心理狀況者不適用此術式。留意口腔保健 就醫評估手術必要性蘇穎珊提醒,平日務必要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避免使用牙齒咬過硬的食物,才能減少齲齒發生和齒裂困擾,降低手術的必要性;而先天基因及牙冠發育異常因無法預防,若想改善外觀可到牙科門診與醫師討論,評估有無手術必要性。
遭蜜蜂螫傷急送醫!61歲男意外發現心肌梗塞:感謝那4隻小蜜蜂
花蓮一名馬姓男子在整理家園時,被蜜蜂螫傷,因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意外發現罹患心肌梗塞,這也讓他忍不住直呼,「感謝那4隻小蜜蜂」。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這名61歲的馬姓男子近日在整理家園時遭到蜜蜂螫傷,因感到身體不適便前往就醫,結果意外發現自己罹患心肌梗塞。隨後門諾醫院醫療團隊隨即為他進行心導管手術,裝設支架並疏通血管,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恢復健康後,馬姓男子也在心臟病友會中感謝道,「感謝那4隻小蜜蜂,感謝門諾醫療團隊!」門諾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翰興表示,馬先生的心肌梗塞可能與多重因素有關,包括天氣溫差大、風災後壓力及蜂螫刺激等,這些因素可能誘發血管內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陳醫師進一步指出,心血管內的斑塊通常是慢性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累積的結果。在斑塊尚未導致明顯血管狹窄時,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事實上,衛福部曾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三高中,高血壓會損害動脈,導致動脈阻塞,並阻止血液流向心肌而引發心臟病;糖尿病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過多積聚在血管壁,就會使得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為了避免暴露於急重症的風險下,鼓勵民眾在發生高血脂時,更要積極控制。此外,每當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國民健康署也提醒民眾,春季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務必注意三高控制及低溫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並且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 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一定要儘速就醫。
腦麻夫妻備孕遭質疑 她崩潰痛哭: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安徽一名擁有22萬粉絲的直播主近日正在備孕,不過卻被眾人質疑。她認為,已經跟醫生討論過了,是可以生出健康寶寶的,「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根據陸媒《新浪新聞》報導,安徽一名擁有22萬粉絲的直播主近日分享備孕一事,不過被網友質疑,因為其和丈夫都是腦性麻痺患者。對此,直播主表示,檢查基因沒有問題,可以生健康的寶寶,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因為小時候缺氧導致的。面對質疑,直播主痛哭,「我和我老公檢查過了,基因方面沒有問題。醫院說我是可以生出一個健康寶寶的,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說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她強調,丈夫沒有唐氏症,也沒有不良嗜好,「大家不要再去議論我們,生活誰都不想生病,我們會保持勇敢的心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報導指出,腦性麻痺即腦性癱瘓,指在胎兒或嬰幼兒時期,由於發育中的腦的非進行性損傷所致的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發育障礙和姿勢發育異常、活動受限綜合症,其運動障礙常伴隨感覺、知覺、認知、交流、行為的異常,以及癲癇和繼發性骨骼肌肉問題。專家提醒,夫妻雙方需要重視優生優育,在備孕期間應做好全面的準備與檢查,孕婦在妊娠期間應定期產檢,補充營養,保持健康生活,預防損害因素的發生,此外,有腦癱家族史的人群,也應做好產前諮詢,評估下一代是否有患病風險。
台中全聯倉儲惡火釀9死8傷 產險業嘆:明年再保合約才要正式簽訂
台中市大肚區的全聯倉儲昨(19日)下午驚傳嚴重火警,最終釀成9死8傷的悲劇。據悉,由於目前該據點還在興建施工狀態,工安意外遂遵循營造綜合險、雇主責任險等保單規範處理,其中營造綜合險由「明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共保。對此,產險業者也擔憂,年底適逢各業者與再保公司簽訂再保費率合約的關鍵時機點,如今這場大火勢必將為明年再保合約的商議增添負面因素。據《自由時報》的報導,各產險公司昨日看到倉儲大火的新聞,無不第一時間關心是否為自家的承保案件。有鑑於此次大火的廠區仍在興建施工狀態,其投保的「營造綜合險」保額逾10億元,由「明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共保,其中明台產險為主辦出單業者,保障範圍涵蓋工程險與雇主責任險,且佔比高達80%;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承保20%。對此,產險業者也感嘆,今年產險業好不容易從前2年防疫保單的低谷掙脫,今年又預期除了花蓮0403地震以外沒什麼大事,沒想到撐到年底最後2周竟發生倉儲大火。承保業者坦承,雖有安排再保險.但此事件更大的衝擊恐怕在於明年度的再保安排,考慮到多家公司自今年10月起陸續洽談明年度的再保合約,此刻正是各業者正式簽約的關鍵時刻。回顧2022年台灣發生的數場倉儲火災,包括3月10日的美福倉儲、3月14日的桃園家樂福楊梅物流中心、9月22日的明揚國際屏東廠大火等多起火警,皆導致當年商業火險賠款金額創新高,也讓隔年的商業火險費率暴增。尤其近年來產險公司火險再保合約成本已上升約40至80%,倘若情勢因這次的全聯倉儲大火變得更加嚴峻,必定加劇產險業者的承保壓力!
評Fed此次鷹式降息 楊金龍:讓市場「很shock」
美國聯準會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但利率點陣圖顯示,2025年預期僅會降息2次,大幅低於市場原先預期的4次,市場反應劇烈,美股聞訊大跌,美元指數升破108價位,非美幣別全倒。我中央銀行同日舉行第四季理監事會,總裁楊金龍形容,此次聯準會是「鷹式降息」,讓市場感到很「shock(驚嚇)」,不過整體非美幣別是同步下挫,新台幣貶幅仍相對穩定,並沒有恐慌的情形。美國降息2025年從預期的「跨大步」變成「小碎步」,大幅放慢降息腳步,造成市場大幅震盪,連累19日台北金融市場表現,股匯同步下殺,外資大舉匯出下,新台幣兌美元盤中連破32.6、32.7元兩價位,終場新台幣收在32.668元,創近四個半月新低,單日重挫1.87角或0.57%,同為近四個半月最慘,總成交量爆出32.555億美元,則是近五個月最大量。楊金龍形容,聯準會此次是「鷹式降息」,也坦言「事實上我也沒有想到,它的Shock會那麼大」,即使市場早已預期本月聯準會將降息1碼,也預期到2025年聯準會降息速度會放緩,但市場顯然是被聯準會後公布的點陣圖給嚇到。楊金龍認為,「很顯然的,市場的price in(反應)不足」,由於12月公布的點陣圖與上次差距非長大,9月主要集中在降息4碼或降息5碼,但此次步物點陣圖卻是整個反轉,顯然點陣圖對市場帶來不少驚嚇。對於新台幣重挫,楊金龍則說,其實整體非美幣別貶幅都很大,整體都在貶值之下,新台幣自然也難以倖免,但其實新台幣貶幅相對和緩,市場也沒有產生恐慌現象;央行密切注意資金流動,會很嚴謹密切注意。楊金龍進一步說,叫他了解,除了歐元貶幅很深,整體亞幣貶幅也都很大,韓元不只反應國際盤,還有國內政局因素拖累,而日圓則因日本央行沒有升息,貶幅同樣不小,另外如星幣也是重挫;相較之下,人民幣則是呈現穩定,這部分可能因中國大陸人民銀行有其考量,穩住人民幣匯率。而根據央行統計,19日主要亞幣全面走跌,菲律賓披索小貶0.01%最抗跌,其次為人民幣跌0.19%、台幣雖下挫0.57%仍相對和緩,其餘亞幣貶幅介於0.79%~1.85%,日圓貶幅最慘重。
第7波打房掀起「金龍海嘯」 楊金龍:五味雜陳有點SORRY
針對日前推出的房市政策被外界稱之為「金龍海嘯」,央行總裁楊金龍19日透露他的心境「五味雜陳」,「我不覺得是英雄,中央銀行政策目的希望是帶來正面的,有時矛盾,正面或有些負面」,「對房仲、建築等相關從業人員影響,感到有點SORRY抱歉。」中央銀行19日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本年以來國內通膨率大致維持緩步回降走勢,且明年可望續降至2%以下;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受惠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熱絡,近月台灣出口穩健增加。內需方面,年中以來,資本設備進口大幅成長,民間投資增溫;民間消費持續成長,預測本年經濟成長率為4.25%。央行9月祭出第七波四大打房措施衝擊市場,被形容是「金龍海嘯」,總裁楊金龍表示,站在央行的立場,必須出手打炒房,對預期心理能夠扭轉,「這是我的安慰」,但「我不是英雄」,也是希望讓大家生活共好,央行基於政策難免會有矛盾,有些正面、有些負面,整體來說希望比較正面,正面是我們的政策目的。央行指出,展望明年,預期全球貿易量穩健成長,且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將續帶動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加以最低工資與軍公教薪資調升,預期民間消費續增,本行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3.13%;惟未來美國新政府經貿政策變動,將是影響國內經濟成長的重要變數。至於明年,雖最低工資及軍公教薪資將調高,碳費亦將開徵,惟國際機構預期國際油價趨跌,加以國內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維持緩降走勢,本行預測明年國內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續降為1.89%、1.79%。未來國際大宗商品與國內服務類價格走勢,以及天候因素,均將影響國內通膨發展。對於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未來一年(本年第4季至明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9月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以來,資料顯示,房市交易縮減,民眾對房價上漲之預期心理趨緩,且本國銀行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趨升。近月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及建築貸款年增率均回降,惟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居高,至11月底為37.4%。央行將持續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具體改善方案之情形,並督促其積極落實。
高雄仁武區驚見死亡車禍 18歲大學生機車摔車撞聯結車不治身亡
高雄市仁武區19日上午8時許,發生一起致命車禍,1名18歲何姓男大學生在騎乘機車過彎時不慎自摔,隨後與1部行駛中的聯結車發生碰撞,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警方初步調查認為,肇事原因可能是何男未依規定駛入來車道,導致機車自摔並與對向車輛相撞,事故的具體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根據警方調查,早晨何男騎著一輛普重機車沿仁武區仁林路西向東行駛,行經一處彎道時突然失控摔車,機車滑行至對向車道,並與58歲黃姓男子駕駛的聯結車發生猛烈碰撞,黃姓駕駛在肇事後經警方酒測,結果顯示其酒測值為0,排除了酒駕因素。然而,何男在摔車後受傷嚴重,多處擦挫傷,並呈現昏迷狀態,醫療單位迅速將其送醫急救,但最終於上午9時許宣告不治,警方認為,初步肇事原因是何男未遵守交通規則,過彎時機車未能穩定行駛至自己的車道,導致發生自摔並與來車發生碰撞,至於事故的其他細節,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與釐清。警方呼籲所有騎車者應遵守交通安全規範,尤其是過彎時應保持謹慎,以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Fed宣布降息1碼 明年恐只降息2碼!道瓊暴跌1123點
美國聯準會(Fed)18日宣布降息1碼,這是自9月開始降低借貸成本以來的第3次降息。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4.5%,創2年來新低。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證實,明年降息幅度的可能性正如預測所顯示的那樣。而最新預測顯示,聯準會官員預計明年僅降息2次。根據CNN報導,降息決定並非一致通過,而是試圖緩解利率上升對美國經濟的壓力,以維護勞動市場的健康。鮑爾表示,最近的通膨數據是官員們在會議期間考慮的唯一最大因素。聯準會在政策聲明中表示,由於通膨仍頑固地高於央行2%的目標,未來傾向維持利率穩定;事實證明,美國經濟在面臨借貸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也具有顯著的彈性,這讓聯準會放心,它可以按兵不動,而不會冒任何不當經濟損失的風險。最新預測顯示,聯準會官員預計明年僅降息2次,低於他們9月預計的4次。官員們也預計,2025年經濟成長將略有強勁,失業率將略有下降,通貨膨脹率將高於他們先前的預期。總體預測表明,聯準會官員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將強勁,不會出現衰退。他們預計通膨將在比之前估計更長的時間內達到目標,直到2027年才達到2%。同時間,鮑爾證實明年降息幅度的可能性正如預測所顯示的那樣,這導致市場陷入混亂,道瓊指數下跌1123點。就目前而言,聯準會認為美國經濟強勁,但2025年將面臨一些頑固的價格壓力。鮑爾說,「我認為明年降息步伐放緩確實反映了今年通膨率上升以及通膨預期將會更高。」鮑爾進一步表示,川普的關稅計畫仍存在許多未知因素,例如將對哪些商品徵收關稅以及關稅的持續時間,因此也不排除2025年升息的可能性。
長照司長涉霸凌LINE對話曝光 王婉諭籲衛福部重啟調查
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遭控要求下屬在上班時間當眾深蹲、伏地挺身;然而,衛福部調查後卻認為祝健芳「沒有霸凌,僅是鼓勵運動」,引發民眾怒火。對此,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今(18日)舉行「目的良善的深蹲司長」記者會表示,要求衛福部重啟調查,不要再繼續掩蓋事實,不要再官官相護,鄭重地呼籲衛福部長邱泰源要比照勞動部,邀集外部專家重啟調查,並公開調查報告,不要再讓基層公務員繼續忍受迫害和傷害。記者會中王婉諭表示,希望邱泰源停止包庇要求深蹲司長,並指出,8件霸凌案件中只有3案成立,成立的都並非一級主管,邱泰源日前表示只有極少數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在立委質詢下仍然拒絕公開調查報告。王婉諭表示,這樣結果和態度不但讓社會無法接受,更是對受到霸凌的員工是再次的傷害,調查結果不敢揭露,不代表衛福部可以繼續的官官相護、隻手遮天。王婉諭指出,這幾天接獲3位長照司現職同仁及1位離職同仁的勇敢檢舉,透過LINE截圖可以看見,祝健芳在群組裡清楚的定義出來,每天上、下午各進行15分鐘的深蹲運動。甚至指示各科推派「健康操小老師」,並要求旅遊回國的女性同仁回來後要再「Q妳深蹲」,引發基層員工極大壓力。王婉諭說,檢舉內容更揭露,司長邀請各科裡面都要有帶隊的人,並且要派出「深蹲隊長」,有其他因素或身體狀況的「不得賴皮」,之後還是會輪到你,完全不能被跳過,違反者甚至會被當眾點名批評。此外,有同仁被逼迫在體力不支的狀況下,更當眾批評同仁體力不佳、沒有運動,持續深蹲直至時間結束,甚至連離職員工也被要求「邊深蹲邊發表離職感言」,這種長期濫權行為,已造成員工身心雙重壓力。「我想問邱泰源部長,你認爲長照司的同仁長期處在這樣的高壓管理和這樣的怒罵之下,有誰敢回應他不要深蹲,誰敢不配合?」王婉諭表示,就算是極少數的人感到不舒服,難道他就不是霸凌嗎?且只有極少數人感到不舒服這樣的結論到底是怎麼出來的。王婉諭認為,衛福部調查過程草率且避重就輕,調查問卷未詢問同仁對強迫深蹲的感受或同意程度,導致「僅極少數人不願意」的荒謬結論。衛福部聲稱約訪14人中只有1人表示不喜歡、不願意,但整個訪談問券的內容根本沒有相關問題,一位接受訪談的同仁表示,第一個問題是單位中有哪些人可能涉及霸凌行為,他提到祝健芳和王專委,但調查委員之後的訪談只專注詢問另位被認定霸凌的王專委,對祝健芳從未多問;另一位現職同仁則稱,他在訪談時指出深蹲還需要加碼「短講」,需要在全員工面前揭露自己的事情,但調查委員竟回「其實1分鐘很短」。「就算只有極少數人感到不舒服,就不算霸凌嗎?」王婉諭表示,除了現職同仁,更有離職同仁來信陳情,調查從未聯繫離職員工,許多受害者的聲音根本未被聽見。她提到,勞動部在謝宜容霸凌案的第二次調查報告中,已經明確認定強迫運動構成濫用職權的霸凌行為,而祝健芳要求深蹲、並一邊短講的行為與此無異,「為什麼在衛福部就可以被視為鼓勵運動?衛福部包庇高層,無視基層員工的權益。」王婉諭指出,這麼多事實和證據已經擺在眼前,衛福部不要再繼續掩蓋事實,不要再官官相護。同時,她也要鄭重地呼籲邱泰源,針對長照司祝健芳司長霸凌案,應該要比照勞動部,邀集外部的專家重啟調查,並且公開調查報告內容,不要再讓基層公務員繼續忍受迫害和傷害。王婉諭呼籲行政院卓院長卓榮泰,「如果衛福部的霸凌調查報告可以做的那麼隨便,可以這麼的明目張膽官官相護,那公務員要怎麼相信行政院霸凌通報平台是會有效?未來是不是會繼續發生同樣的悲劇?」並呼籲行政院不要再放任衛福部的包庇,立即要求衛福部成立單獨的調查小組,重啟調查。
3C產品用太多視力惡化? 眼科醫曝真正「元凶」:超乎想像
近年幼童近視比例攀升,許多家長將矛頭指向3C產品。然而,眼科醫師指出,造成幼童視力惡化的真正原因,可能超乎家長想像。假性近視 恐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惹禍一位3歲多男童近日被診斷出「假性近視」,家長立即打算取消每天半小時的電視時間。衛福部南投醫院眼科何建賢主任表示,造成近視的主因並非單一3C產品,而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近視成因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包含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光線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近視產生。即使是堆積木、畫畫等親子互動,若未注意用眼習慣及採光,同樣可能增加近視風險。陽光是最佳防護罩 建議戶外120分鐘相較於僅是限制3C使用時間,何建賢主任強調,增加戶外活動更能有效預防近視。研究顯示,「陽光」可促進維生素D生成並增強免疫力,同時提升視網膜「多巴胺」分泌,有助抑制眼軸伸長。戶外環境的遠距離視野也能減緩眼球肌肉緊張,對預防近視具顯著效果。建議家長遵循「3010120護眼原則」-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日戶外活動超過120分鐘。何建賢主任指出,無論是跑步、打球等動態活動,或是公園野餐、散步,都能幫助視力保健。同時,建議從3-4歲開始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及早掌握孩童視力變化。
突破舊框架!新一代生物製劑健保給付,嚴重氣喘控制再升級
【健康醫療網/呂佳恆報導】氣喘的臨床表現多樣化,為治療帶來諸多挑戰。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已成功開發出精準治療的生物製劑。由於不同患者的體質與誘發因子差異顯著,加上環境變遷的影響,氣喘的臨床表現變得愈加複雜。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過去的生物製劑治療主要針對第二型發炎(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於非第二型氣喘(Non-type 2 inflammation)患者的效果相對有限。隨著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不僅能有效控制第二型及非第二型氣喘,甚至對於具有複雜混合型氣喘的患者,也展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治療合併肥胖、鼻瘜肉及混合型複雜的氣喘患者 新一代生物製劑展現療效目前臨床上,透過生物標記已能為嚴重氣喘(Severe asthma)患者選擇合適的生物製劑治療方案。然而,由於氣喘的複雜性,例如患者抽菸、合併肥胖、鼻瘜肉、皮膚過敏或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等因素,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面臨挑戰。陳彥甫醫師指出,有些嚴重氣喘患者的生物標記指數並非每項都特別高,甚至可能所有指數都不顯著升高。然而,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問世,為非第二型氣喘及混合型氣喘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陳醫師進一步說明,特別是合併肥胖的嚴重型氣喘患者,其病情難以控制通常與嗜中性球發炎密切相關。新一代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非第二型氣喘,對於合併肥胖的氣喘患者也能展現療效,為這類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希望。年輕媽因氣喘發作常跑急診 新一代生物製劑助控制氣喘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分享,臨床上曾遇到一名30多歲的年輕媽媽,體重約90公斤,屬於第二型嚴重氣喘患者。她幾乎每個月都因氣喘急性惡化頻繁前往急診室,主要症狀包括不斷咳嗽、痰多、喘息以及嚴重胸悶。特別是在生完孩子後,因孩子經常感染感冒,她也經常被傳染,進一步加重了氣喘症狀。治療過程中,她甚至一度需要依賴全身性類固醇來控制病情。考量到這名患者合併肥胖、鼻瘜肉,以及影像學檢查顯示多處黏液栓塞(mucus plugging)的情況,陳醫師為她申請了新一代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在接受治療一個多月後,患者的類固醇使用量逐漸減少,氣喘症狀也得到了顯著控制,不僅緩解了不適,還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嚴重氣喘生物製劑均已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證實其療效與安全性,並經由政府機構審核取得藥品許可證。然而,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仍需留意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例如注射部位的腫脹或疼痛。若發生疑似藥物副作用,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新一代生物製劑擴增給付條件 嚴重型氣喘患者新福音目前健保對於嚴重氣喘生物製劑治療的給付條件仍存在一些限制,在臨床運用上可能帶來挑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彥甫指出,有些生物製劑其健保給付規定要求患者必須使用半年以上的口服類固醇才能申請。然而,類固醇治療對部分患者可能引發不適的副作用,例如肥胖、水腫、血糖難以控制、骨質疏鬆,甚至增加感染風險,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為了幫助更多嚴重型氣喘患者,健保今年進一步擴增了對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陳醫師強調,透過早期使用生物製劑來有效控制氣喘症狀,不僅能減少口服類固醇副作用的累積,也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這樣的治療策略更加貼近臨床需求,為患者帶來更大的希望。控制氣喘不二法門 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近幾年隨著更多新型生物製劑的問世,醫師在臨床治療上多了強有力的武器,能更有效地控制嚴重型氣喘。」陳彥甫醫師表示,生物製劑的進步,確實為不同嚴重型氣喘患者的治療帶來了顯著突破。然而,想要真正有效控制氣喘,關鍵仍在於患者是否能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並結合戒菸、適當減重、規律運動,以及減少暴露於過敏原的環境,才能有效預防不可逆的肺部損傷。陳醫師進一步指出,生物製劑作為過去10年來嚴重氣喘的新型治療選擇,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其對疾病控制的效果。然而,若患者中斷治療,氣喘相關的生物標記指數可能逐漸回升,並增加症狀惡化的風險。因此,他建議尚未完全控制氣喘的患者,應每3~6個月由醫師評估治療反應,根據病情調整氣喘藥物及生物製劑的使用方案,以確保疾病穩定。「氣喘雖然無法完全痊癒,但只要規律用藥,就有機會達到臨床緩解,並有效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陳彥甫醫師強調,規律用藥與持續治療是氣喘管理的核心,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建議,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重回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