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
」 腸病毒 疾管署 食物中毒 疫情 食安腸病毒疫情升溫!單週就診人數近2萬 未滿1個月新生兒重症住院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5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南部未滿1個月新生兒,於今年10月上旬開始陸續出現發燒、活力下降、呼吸急促、心肌炎、肝炎及血小板下降等症狀,即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B4併發重症,治療後症狀已改善,目前住院治療中,為今年全國第6例腸病毒重症病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4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門急診就診計19,460人次,較前一週(18,594人次)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及克沙奇B4型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過往腸病毒高峰為5、6月,然而今年秋冬疫情卻持續攀升。對此,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可能和腸病毒型別多有關,以今年主流的克沙奇A型來看,就有A16、A10、A6等多種型別;另外,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幼兒未感染腸病毒,造成易感宿主累積。疾管署預期腸病毒疫情本月底達到高峰,要到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上升,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地方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多加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加強教導學童落實肥皂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定期以含氯漂白水清潔消毒環境、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等;另,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應先更衣再摟抱幼兒,孕婦、新生兒及幼童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醫院嬰兒室、托嬰中心及產後護理之家並應落實訪客管理規範及相關感染管制措施。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酒後失控!女子搭計程車發酒瘋毆打女友 最終咬舌自傷送醫救治
新北市新店區發生一起因酒後失控的事件,22歲的鄭姓女子與女友梁姓女子,在凌晨喝酒狂歡,搭乘計程車返家,卻不料,鄭女因酒醉嘔吐被司機驅趕下車,隨後不僅發酒瘋,還對女友施暴,最終在警方的介入下被帶回派出所,並因咬舌自傷而送醫救治。這起事件發生於凌晨3時許,當時鄭女與女友正在新店區的酒吧聚會,酒喝得酩酊大醉,搭計程車返家途中,鄭女因無法忍受車內搖晃,竟在車上嘔吐,司機見狀後立即將車停靠在路邊,要求2人下車,沒想到鄭女下車後卻變得更加失控,開始在馬路上大吼大叫,甚至毆打梁女,造成梁女臉部受傷,附近居民受到影響後報警處理。接警後,新店警分局的員警迅速趕到現場,將鄭女控制並帶回派出所進行保護管束,然而,即使在警方的看護下,鄭女依然情緒激動,言語不清,甚至在所內咬舌自傷,情況令人擔憂,警方不得不緊急通知119,經衛生所評估後,認定鄭女需要強制送醫。在被送醫之前,鄭女男性友人也趕到派出所,並支付計程車司機的清潔費,司機表示不會追究責任,鄭女最終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警方則對此事件持續進行調查,以了解事發原因和相關責任。警方提醒民眾在外飲酒時應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避免因酗酒引發不必要的衝突和危險,無論是個人行為或是對他人的影響,酒精都可能成為失控的催化劑,呼籲大家理性飲酒,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1歲童腹脹嘔吐!送急診見腹中「10白點」 醫警示:傷害威力大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指出巴克球的危險之處,並透露,他過去曾遇到一個案例,當時一名母親抱著1歲多的男嬰到兒童急診室,表示孩子已經食慾不振2天,伴隨有嘔吐、腹脹,吃藥之後狀況也沒有改善。後續經過醫生進行腹部X光檢查才發現,發現原來男嬰腹中竟有10顆巴克球,且已經造成男嬰腸道破裂併發腹膜炎。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中發文,表示他都將巴克球(小磁球)稱作是「二魔王」,雖然排名在鈕扣電池後面,但它的威力毫不遜色,也是一樣可怕。接著,他分享自己過去遇到的一個案例,當時一名母親,抱著1歲多的男嬰緊張地衝進兒童急診室。經過問診得知,男嬰已經食慾不振2天,伴隨有嘔吐、腹脹,到住家附近診所拿藥,吃了之後狀況也沒有改善,且因為男嬰呈現不哭不鬧,精神不濟的情形,所以讓該名母親相當擔心。後來,經過急診檢傷分類後,發現男嬰生命徵象顯現有心跳快、低血壓的情況,於是當下先穩定男嬰的生命徵象後,便安排腹部X光片的檢查。沒想到,一照下去才發現,男嬰腹中居然有10顆巴克球,且直接造成男嬰腸道破裂併發腹膜炎。最終,院方緊急替男嬰進行手術,將巴克球取出。而吳昌騰也透露,母親看到被取出的巴克球後,嚇得直呼「以後再也不敢讓孩子玩巴克球了。」對此,吳昌騰也呼籲,「巴克球雖然一顆顆小小的,但它的磁吸力是很大的。若僅誤吞1顆,巴克球可能自行排出體外。若是大於二顆甚至多顆巴克球,它們在胃腸道翻滾的過程中,是非常容易夾著腸壁相互吸引在一起成團、成串。再加上強大的磁吸力,是可以切斷血液供應,引起擠壓的腸壁發生壞死,進而引起腸穿孔。」並提醒家長們「從小孩誤吞巴克球至腸壞死、腸穿孔存在一定的時間,起初是沒有明顯症狀,再加上如果孩子不會主動告知,照顧者是很難自主發現。當孩子一旦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時,就已經是造成嚴重的後果了!」
30歲男返鄉幫忙下田2天 腿劇痛「累到尿液發黑」!醫:急性腎衰竭
養成運動習慣有多重要?大陸一名30歲趙姓男子是個上班族,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日前他趁假期返鄉幫忙父母採收蒜苗,才下田2天雙腿就劇痛,連尿液都發黑,嚇得他趕緊就醫。醫師檢查後,確定趙男是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衰竭,令趙男後悔自己太少運動,發生這種糗事。根據陸媒《大參考》報導,大陸一名30歲趙姓男子離家到大城市奮鬥,上班族的他趁著假期回老家探望父母,還幫忙下田採收蒜苗,在忙了一天之後他感受到雙腿劇痛,但第二天他選擇忍痛做事;趙男忙完後去上廁所,竟發現自己尿液發黑,像是喝下墨水,覺得身體出問題急忙趕去就醫。趙男到醫院後,醫師診斷發現他是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衰竭,得馬上進入加護病房搶救,所幸治療數日後他的身體沒有大礙。對此醫師說明,橫紋肌溶解好發於平時沒有經常運動,又突然進行大量勞動的人。而趙男也坦承自己平時坐在辦公室、鮮少運動,如今發生這種狀況他很後悔,「感覺自己是個廢物,沒幹好活,還進醫院搶救好幾天」。事後趙男的故事也在網上引發網友討論,大多數人領悟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哇我下田應該也跟他一樣,好慘」、「該好好運動了」、「同樣坐辦公室,上次跟朋友去爬山,大家都沒事,只有我腿痛到隔天差點走不動」。橫紋肌溶解症是人體橫紋肌細胞壞死所造成的疾病,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嘔吐和意識混亂,也可能會有紅棕色的蛋白尿或心律不整,嚴重程度取決於肌肉受損程度和是否發生腎衰竭。
颱風天降落3度失敗!華航商務艙旅客暴走 目擊者:地勤下跪道歉
颱風康芮於昨(10月31日)下午自台東登陸,全台各地傳出災情,也導致航班大幅變動,當日許多航班被迫取消或延遲。有網友透露,華航CI782在降落桃機時三度失敗,最終被迫轉降高雄,似乎引起商務艙旅客不滿,地勤竟上機跪地向旅客道歉。桃園國際機場公司因應康芮颱風的來襲,分別於當日上午9時、下午5時及晚上8時召開應變會議,與民航局、飛航服務總臺、桃園航空氣象臺、國籍航空及地勤業者共同討論因應措施,截至晚間8時,桃機共取消了267班航班。根據桃機統計,取消的267班航班中,包括120班客機及18班貨機的入境航班,以及111班客機和18班貨機的出境航班。此外,有28架次航班因天候影響,轉降至濟州、沖繩、新加坡、香港、高雄、松山等鄰近機場。一名網友也在Threads分享,自己搭乘的華航CI782原訂當天下午3時15分降落桃園國際機場。然而由於天候惡劣,該航班在降落桃機時三度失敗,最終被迫轉降高雄,「我是今天CI782的剛剛降落桃機三次失敗,現在在高雄加油等等飛回台北⋯然後商務艙旅客暴走,地勤上來跪地道歉,真佩服他還能發飆,我剛剛連抓嘔吐袋的力氣都沒有了」。原PO也補充說明,「最後沒有再飛了,下機高雄出關,我要來去趕高鐵了」。這段影片曝光後,社群平台上掀起熱議,許多網友對於地勤下跪的行為感到不解,紛紛留言表示,「為什麼要!如果是公司要求或規定要這樣道歉的話,我終生不坐華航,商務艙了不起喔,能平安就已經很感恩了,又不是只有你到達不得目的地,跩個屁」、「憑什麼,拜託航空公司硬起來不要讓員工受這種委屈好嗎,台灣鯛想晚七天回家不要把全機的人拖下水好嗎」。華航也針對此事作出回應,表示受到康芮颱風影響,公司始終以安全為首要考量,並審慎應對天候變化。針對部分航班,依據各機場的起降標準啟動備降計畫,確保飛行安全。空地勤人員以蹲姿靠近旅客,說明航班狀況。
腸病毒異常升溫! 疾管署提醒:留意9種幼兒「重症前兆」
國內腸病毒疫情竟異常升溫!疾管署於29日公布最新監測數據,上周就診人次明顯超過1.8萬,已進入高原期,為10年來同期最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疫情的高原期預計將持續至11月底,並在12月底才會結束流行期。根據疾管署的監測資料顯示,第43周(10月20日至26日)腸病毒門診和急診的就診人次達1萬8266人,較前一周的1萬6562人增加10.3%,疫情呈上升趨勢,已進入流行期。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症確診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和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患者為未滿1歲幼童。疾管署近四周的實驗室監測,國內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最多,其次是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也在社區中持續活動,疫情傳播風險依然存在。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容易在家庭成員間傳染,對於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培養勤洗手的習慣,並定期消毒和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如果家中的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了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家長和托育人員也應密切關注學童及嬰幼兒的健康狀況,若出現重症的前兆,應儘速送往大型醫院接受治療,以降低重症的風險。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於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迅速。如果發現嬰幼兒有嗜睡、意識模糊、活力下降、四肢無力、無故驚嚇、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應儘速送往大型醫院接受治療。
中年男鼠膝部腫起!躺下卻消失 就醫檢查竟是「疝氣」搞鬼
48歲許姓男子為了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每週都辛苦練習,但他近來察覺左側鼠膝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候比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他擔心是「拍咪ㄚ」連忙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鼠膝部疝氣最常見 引起劇烈疼痛、噁心應儘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許瓈文表示,「疝氣」指的是身體器官或組織從周圍體壁較弱處突破,導致該部位突起成一包,依照位置不同,可分為鼠蹊部疝氣、腹壁疝氣、切口疝氣等,其中以鼠膝部疝氣最為常見,可細分「腹股溝疝氣」及「股疝氣」,前者以男性、高齡、肥胖以及家族史居多,後者則常見於中老年女性,可能因為長期用力例如咳嗽或便祕、提重物或生產史所導致。許瓈文指出,若未能提早治療疝氣症狀,導致持續惡化,例如腸子或腹內網膜組織卡住回不來,有可能就會造成腸子或是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劇烈疼痛、噁心嘔吐、腹脹、無法排氣排便,此時千萬不可強行擠壓,需儘速至急診就醫。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疼痛感低 可較快恢復日常生活目前手術治療疝氣方式分為傳統疝氣修補手術以及採用微創內視鏡的全腹膜外疝氣修補術(TEP)、經腹腔腹膜前修補術(TAPP)等,由於腹腔鏡微創手術僅需3個0.5至1公分的切口,搭配人工網膜置入作為腹壁補強,不僅傷口小,術後疼痛感較低,可較快恢復日常生活,但術後三個月內須避免會增加腹壓的活動;若是嚴重疝氣如有腸子或組織壞死時,則需進行組織或腸道切除手術治療,處理上較為複雜,不宜拖延。疝氣盡早手術治療 避免腸阻塞、腸壞死或敗血症許瓈文強調,雖然有時疝氣可以自行復位,但建議仍須盡早手術治療,避免出現嵌頓性疝氣合併腸阻塞、腸壞死、敗血症,甚至是死亡的後果。若民眾發現腹股溝不適或腫塊的,切勿輕忽病情,應儘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避免病情惡化。
高雄便當店驚爆食物中毒事件 已知60人上吐下瀉、8人住院
高雄市三民區山東街「金禾家便當店」疑似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衛生局24日接獲醫院通報,有3人在23日食用便當後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據高雄市衛生局調查,已陸續接獲60人通報出現疑似食物中毒不適症狀,其中46人就醫,至今仍有8人住院和急診待床。1名高醫學生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這2天有人吃金X家便當嗎?吃了有腸胃道症狀或其他不舒服的可以聯絡衛保組,並趕快就醫」。當同校學生詢問發生什麼事時,得到原PO回應:「全班80人,有20幾人吃完便當後腹瀉發燒嘔吐。」高雄市衛生局指出,24日接獲醫院通報,有3人於23日中午購買三民區金禾家便當店便當食用後發生嘔吐、腹瀉、發燒、頭痛等症狀,經調查23日中午該店供餐410份,稽查期間至25日仍陸續接獲多家醫院通報,截至目前食用當日便當出現不適症狀計有60人(含高醫學生29人),就醫人數累計46人(高醫學生20人),就醫後住院人數7人,急診待床1人。高市衛生局派員前往現場稽查,發現便當店垃圾桶未加蓋、從業人員未體檢、未張貼洗手掛圖、冰箱溫度記錄表、未有常規病媒防治作業等疏失,但有投保產品責任險。目前已飭令業者10月30日前完成限改,複查合格才能復工;由於現場已無當日食餘檢體,採集同製程可疑食品及環境進行採檢檢體共5件,檢驗致病原,並針對廚工及就醫民眾採檢人體檢體12件檢驗中。此外衛生局還表示,為落實風險管理及損害控管預防性措施,衛生局亦要求業者於10月24日至10月30日停業7日期間澈底清消改善,並由衛生所衛教督導環境清消、關懷衛教發病個案,復工前須經衛生局複查合格,如未改善完成,可依照「食安法」第8條和第44條處6萬元到2億元。據《自由時報》報導,高醫大也發聲明表示,雖發生食品中毒的餐店不在校內,但校方在第一時間接獲通知即啟動應變機制,除到醫院慰問關切學生;高醫急診與衛生局保持密切聯繫且遵循通報機制,目前所有學生已獲及時診治與照顧,大部分學生已經返家休養,恢復狀況良好。
才搬新家1個月!她驚見1歲兒子踩磁磚 下秒慘摔到「地下室」
小孩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但他們對潛在危險的認知有限,因此容易發生危險。日前一名媽媽就表示,最近回家時未牽孩子的手,結果她1歲4個月的兒子在公寓的1樓踩上了一塊磁磚後不慎掉下去,她形容這情況「跟陷阱沒兩樣」。該名媽媽在Dcard上發文,提到她於9月搬入這棟公寓。上周回家時,她認為1樓沒有危險,於是沒有牽住孩子的手。沒想到兒子向樓梯走去,轉角時踩到了那塊磁磚,隨即跌落。當時她也立即跳下去,發現落下的地方是約180公分高的紅磚地面,上面還有及腰的積水,視線也受到限制。原PO在焦急尋找兒子的過程時,發現兒子側身漂浮在水面上,嚇得不敢動彈也不敢出聲。她迅速將兒子抱起安慰。幸運的是,兒子沒有大哭,僅僅小聲啜泣,身體沒有外傷,也沒有嘔吐或嗜睡,食慾也正常。然而由於受到驚嚇,孩子在半夜發起高燒,讓媽媽相當心疼,擔心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她坦言剛搬來時並不知道1樓有一個洞,用磁磚蓋著的情況就像陷阱一樣,且沒有任何警示標示,讓人感到不安。最終原PO也撥打1999處理此事,而工作人員獲報後,也用警示帶圍起並用木板蓋住了洞口,並表示如果業主不處理,可能整棟樓將會被封起來,因為這已經可能危害到生命,「但至今似乎未看到有後續處理」。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這樣的居住環境也太可怕了吧!感覺一堆違規,連大人都覺得危險」、「太危險了!如果下面有尖銳的物品或是剛好摔到哪兒,後果不堪設想」、「太可怕了吧!要好好注意孩子的心靈,他可能受到極大的創傷,因為照你的描述,他沒有大哭只有小聲啜泣」、「感覺是公寓的蓄水池,我家公寓一樓也有一個洞,自來水會抽到這個蓄水池,然後再抽到頂樓水塔,洞口就差不多這樣一個人的大小,用來維修用,這個地下室應該是共有的,不像私人的,很多老舊公寓都有這樣的設計,可以請房東跟其他住戶確認用途,如果真的是這用途,可以找水電改」。
不孕治療年齡逼近38歲 壓線求醫恐步入治療陷阱
國健署自2021年人工生殖擴大補助今已滿三年,申請人數持續上升中,三年來已有超過2萬名試管嬰兒順利出生,其中更有2,314對不孕夫妻再度申請使用試管應兒補助來孕育第二胎。然而,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女性平均年齡,從民國87年的32.7歲延遲至37.9歲,從生殖醫學角度來看,五年的差距使女性身體機能和生理條件因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增加了治療的挑戰。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蔡英美憂心,不少民眾嘗試自然懷孕至將近40歲後,才尋求生殖醫學協助,導致排卵刺激療程出現「過度在意數值高低」、「隱忍嚴重治療副作用」與「以為生殖醫學成功率高」三大錯誤觀念。蔡英美醫師指出,許多不孕夫妻認為AMH數值、取卵數等數字越高才是成功率的保證,客觀來說AMH值在臨床上的意義是能夠協助醫師判斷卵巢功能與庫存,並於後續治療上給予合適的建議,因此AMH數值高低並不代表生育力成功與否;而另一個患者常在意的取卵數也並非越多越好。國內外研究即發現,活產率雖隨著取卵數上升,但取卵數量若超過20顆,在取卵週期新鮮植入胚胎的活產率反開始下滑。另外,以試管嬰兒治療來說,最重要的階段排卵刺激治療是透過刺激賀爾蒙,讓多一些的卵泡有機會發育成熟,以利後續療程使用。但排卵刺激治療所引起的賀爾蒙變化可能導致心理壓力、煩躁、情緒波動,反應較強的患者則可能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然診間卻有不少患者認為不適是必經之路而隱忍副作用。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醫師也分享,許多不孕夫妻求助生殖醫學前,會嘗試自然備孕、傳統療法與宗教信仰等,並將生殖醫學視為最後的生育手段,直到一直懷孕未果後,才會踏入生殖醫學尋求協助。由於男女精卵品質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不管自然懷孕或是生殖醫學,其懷孕及活產成功率只會越來越低。國健署最新人工生殖報告書即顯示,以新鮮植入週期活產率來看,小於35歲的成功率還有44.6%,而41-42歲剩餘18.7%,42歲後更僅剩7.6% 5。為避免排卵刺激階段的心理壓力影響後續求子進度,蔡英美、黃貞瑜醫師也提出「3不3要」指引,鼓勵正在不孕治療過程中的夫妻確實掌握正確原則,方能破解失敗循環,降低治療壓力:治療要點1「不衝高、要適合」:AMH不是絕對,每個患者都有屬於自己的治療方案。蔡英美醫師表示,目前排卵刺激治療以注射型性腺刺激素為主流(俗稱排卵針),除了有高純度尿液萃取製劑,還有透過倉鼠細胞基因工程合成的製劑,以及人體細胞株基因工程合成製劑,因此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數值進行藥物評估。例如藉由AMH數值可推測女性卵巢卵泡的庫存量,並依據年齡、身體狀況及各項檢測數值,預測能取出的卵子數目來決定合適的排卵刺激療程組合和劑量,確保治療時能兼顧安全和成功率。治療要點2「不過量、要品質」:取卵數並非越高越好,卵子品質是成功受精的關鍵根據每個患者身體數值的不同,經排卵刺激治療後會有不同的成熟卵子數量。黃貞瑜醫師說明,取卵數多確實能增加懷孕成功機率,但卵子能否成功受精成為好胚胎,成功著床、產子的過程中,精卵品質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提醒患者,切勿只關心取卵數的多寡,也須同時掌握卵子品質。治療要點3「不隱忍、要安全」:副作用不是迎來寶寶的必要,身體舒適安全讓療程更順暢由於排卵刺激治療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因此若出現情緒波動、乳房脹痛等,都是屬於正常生理變化。但若以嚴重副作用如OHSS來說,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現象,嚴重者恐須暫停療程。因此副作用若已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應立即與醫師反應,切勿自行隱忍不解決。生殖醫學治療日新月異,治療手段豐富,國際研究也解釋,相較傳統治療,最新排卵刺激治療組合在出現副作用的比例上也較低。在安全性與患者身體的適應性都能得到保障,除了提升取卵數,也讓取出的卵子有好的品質,讓患者能在更舒適與安全的環境中實現生育的夢想。帕運國手桌球教練蔡貴蘭分享,因長期征戰國際賽,與丈夫一直無法如願懷孕,隨著年紀增長體會到與時間賽跑的壓力,便與醫師討論後進入試管嬰兒療程。儘管蔡教練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和雄性激素偏高的問題,但仍保持正面心態面對,不過度在乎數值高低、也不因自身狀況而氣餒,抱持著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最終成功圓夢。而身為生殖專科的張至婷醫師,也以正確觀念面對不孕,27歲備孕一年未果立即尋求生殖醫學協助,30歲即成功透過試管療程誕下寶寶。張醫師分享,由於年紀輕輕就接受治療,卵子和胚胎質量相較40歲患者,都表現更優異,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來拼第二胎。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則表示,政府擴大試管嬰兒補助已經成功幫助1萬8千多對夫妻迎來2萬多名試管嬰兒,呼籲民眾及早規劃生育外,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亦可善用補助資源及早投入療程,更鼓勵未來有意第2胎、第3胎的民眾多加利用,並於治療旅程中適時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邁向舒適安全又成功的求子之旅。
腸病毒5年來最嚴重!營養師激推4類軟質食物 5地雷飲食別碰
疾病管制署22日表示,時序已入秋,惟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家長教托育機構仍應保持警覺。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分享,小朋友若中標腸病毒可以多吃軟質食物,而且除了要多喝水,也要避開甜食、炸物等多種地雷食物。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2週(10月13日至10月19日)門急診就診計16288人次,較前一週(15946人次)略升2.1%,仍處流行期。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近日也在臉書發文提醒,腸病毒5年來最嚴重,全台已經有262班停課了!「中標腸病毒,最重要的就是多喝水,因為小孩容易因為喉嚨痛不喝水,而導致脫水。」至於水分有沒有補充夠,可以從尿液顏色來觀察,透明到淡黃色,就是飲水足夠;黃色到橘黃色,則是飲水不夠,可以再多補充一點;而橘色至深褐色,代表飲水過少!記得要多補充水分。飲食方面,高敏敏表示,就是軟質、清淡、不刺激,並且少量多餐,不要強迫小孩進食,爸媽也可以幫小孩把食物切小塊一點,比較好吞嚥。高敏敏也推薦以下軟質食物:高含水的蔬果:西瓜、蓮霧、哈密瓜、絲瓜、冬瓜軟質地點心:優格、布丁、奶酪、水果冰、冰淇淋軟質主食:麵線、粥、南瓜泥、地瓜高蛋白質食物:雞湯、蛋粥、魚粥、豆漿、豆花、蒸蛋高敏敏示警的地雷飲食方面,則包括:炸物:雞排、薯條、炸雞腿等等:加重發炎症狀,讓病情好的更慢!甜食:甜甜圈、含糖飲料、蛋糕等等:增加身體負擔及發炎症狀餅乾:洋芋片、爆米花、巧克力餅等等:乾硬餅乾,容易刺激口腔、喉嚨,加劇疼痛感黏稠、顆粒、酸飲品:米漿、柳丁汁、堅果漿、羹湯:易刺激胃酸分泌,腸胃更不適,而顆粒飲品可能讓嘴破更不舒服奶類:有些孩童喝奶類反而會容易吐,這時候就先避免喝奶或少量給予疾管署也提醒,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更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亞洲首例!台商命危同時用IABP、葉克膜成功搭機返台 奇蹟重生後親曝經歷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從中國搭乘飛機返台,對一般民眾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但對於同時使用主動脈氣球幫浦(IABP)、葉克膜(ECMO)的患者來說,若要透過國籍緊急醫療救援專機載運返台卻有許多困難。不過,振興醫院在10月16日分享一名53歲患者成功搭機返台的經歷,而這也是亞洲國籍航空載送使用IABP、ECMO裝備的首例病患。台商心梗命危欲回台治療 但返台過程困難重重53歲台商顏先生在8月初左右出現頭痛、冒冷汗、食欲不振等狀況,他覺得可能是感冒,但前往中國當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心肌梗塞,而且已經拖延一段時間,病況危急需要趕緊住院治療,但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出現了心臟衰竭,需要用上IABP、ECMO。在友人建議下,顏先生決定回台治療,四處打聽之下最後振興醫院願意提供協助,不過怎麼安全地將顏先生載回台灣又是另一難題。振興醫院表示,現有的國籍緊急醫療救援專機,沒有載運過同時使用IABP和ECMO的病患,由於空間有限,如何同時置放二項維生設備是一大挑戰,而且專機能承載的功率為500瓦左右,IABP需耗費300瓦,ECMO則需200瓦,幾乎達專機負荷上限。此外,還要克服高空飛行氣壓可能對病患缺氧的影響,更加艱鉅的是隨機醫師必須熟諳這2台儀器的操作與血流動力的維持。振興醫院表示,所幸航空醫療專機團隊積極打造飛行加護病房環境,在梧棲童綜合醫院急診團隊護送下,顏先生順利在8月20日抵達台北松山機場,並立即送往振興醫院,這也是國籍航空載送任務中,亞洲首例使用IABP和ECMO裝備的國籍航空運載病患。回台病況變化恐無法心臟移植 用1治療奇蹟救回一命經過振興醫院醫療團隊檢查後發現,顏先生的心肌受損嚴重,心臟功能只有10%左右,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沒想到在等待心臟移植的期間,顏先生的病情出現了變化,肺部有感染的情況,即使救命的心臟出現恐怕也無法進行移植。不過,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建議,透過心伴左心室輔助系統(LVAS)治療,雖然冒險,不過是唯一可以搶救生命的方法,因此家屬決定相信魏崢院長的判斷。沒想到奇蹟發生了,裝上心伴左心室輔助系統的隔天,顏先生就可以坐起來,也不再發燒,肺部感染狀況也明顯改善許多。顏先生表示,自己完全沒有運送過程的記憶,直到第二天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回到台灣接受治療,他以昏迷的狀態躺著進來,現在能夠健康地走出醫院,真的覺得非常感恩,更立下決心,重生後的人生要從戒掉三十幾年的菸癮開始。抽菸、肥胖、缺乏運動等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魏崢院長提醒,心肌梗塞發作時就像胸口被石頭壓住一樣,常見典型前兆包括:持續胸痛胸悶呼吸困難魏崢院長提到,疼痛經常會出現在前胸、胸口偏左側,甚至會延伸到左肩、上背、頸部、左手臂內側,有時症狀也會出現在下巴、胸骨與肚臍之間的區域,或是透過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來表現,提醒民眾一旦有以上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導致心肌梗塞與心臟衰竭。
美麥當勞疑大腸桿菌害1死49病例 CDC:病患多曾吃過這漢堡
美國公共衛生於22日表示,近期爆發的大腸桿菌疫情與麥當勞的「Quarter Pounder」漢堡有關,已導致至少1人死亡,並造成49人感染,疫情共橫跨10個州,其中有10人還在住院治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此次疫情正在快速發展,多數病患報告曾食用麥當勞的四分之一磅漢堡。CDC強調,調查人員正在迅速確定是哪種食材受污染,並指出麥當勞已經撤回了這些漢堡的相關原料。大多數感染者集中在科羅拉多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麥當勞已暫時停止在某些州供應「四分之一磅」漢堡,並配合當局調查,目前麥當勞已停止使用「新鮮洋蔥條」和「四分之一磅」牛肉餅,以排除可能的污染源。大腸桿菌感染的症狀包括嚴重的胃痙攣、腹瀉和嘔吐,通常在攝入細菌後三到四天出現。雖然大多數人可在五至七天內康復,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腎臟問題,需住院治療。麥當勞首席供應鏈官塞薩爾皮納(CesarPiña)在公司網站上表示,食品安全是公司的首要任務,並強調麥當勞已果斷採取行動,暫停在受影響地區供應四分之一磅漢堡。皮納透露,初步調查顯示,一部分感染可能與來自一家供應商的滑洋蔥有關,該洋蔥條已從菜單上刪除。此次大腸桿菌疫情影響範圍包括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等地區的麥當勞餐廳。皮納表示,麥當勞正努力增加四分之一磅漢堡的供應,但其他菜單產品如巨無霸和起司漢堡不受影響,仍可正常供應。
入秋腸病毒疫情升溫「就診破1.6萬」 疾管署示警:流行期恐延長至12月
時序已入秋,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目前停班課已達331班。疾病管制署22日表示,10月13日至10月19日門急診就診計16,288人次,較前一周的15,946人次略升2.1%,為5年同期最高,且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雖預估11月中旬將逐漸脫離流行期,但也不排除疫情延後至11月底甚至12月。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10月13日至10月19日門急診就診計16,288人次,較前一周的15,946人次略升2.1%,仍處流行期。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另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鄰近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新加坡及中國疫情呈上升趨勢,泰國、香港及韓國疫情下降,其中日本近期病例數創下近十年同期新高且處高點,新加坡及泰國近期病例數亦高於去年同期。疾管署統計,2024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另2023年累計1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中,以感染克沙奇A4型(4例)及克沙奇A6型(4例)為多,個案年齡皆為未滿3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表示,時序已入秋,惟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家長教托育機構仍應保持警覺,教導學童落實正確洗手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清潔與消毒。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因與其他幼童接觸造成交叉感染。疾管署也提醒,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周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五旬婦吃鍋後嚴重腹痛!還蔓延到後背 檢查竟是「膽結石阻塞」作祟!
56歲黃阿姨嗜吃麻辣鍋及炸物,日前她與友人嗑完火鍋返家後,突然感覺右上腹隱隱疼痛,原本以為休息就會好轉,不料疼痛從右上腹脹痛、抽痛,甚至已傳達到胃部及後背部,逐漸延伸到右邊肩膀,也出現發燒、白血球異常升高症狀,只好趕緊掛急診,檢查結果竟是膽結石阻塞膽囊,引發急性膽囊發炎。她只好聽從醫師建議先採取禁食、抗生素治療,待急性期過後擇期安排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降低日後再發生機率。膽結石好發年紀大、女性、肥胖者 平時症狀無法察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毛士豪表示,膽結石是一種常見消化系統疾病,指的是膽囊或膽道內形成固體物質的結石。根據統計,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以年紀大、女性、肥胖、高膽固醇飲食、快速減重者等居多,但有結石的人不一定產生症狀,端看結石大小及位置是否足以造成併發症,因此許多民眾平時可能根本無法察覺。反覆收縮性疼痛 嚴重恐誘發急性膽囊發炎毛士豪解釋,因膽囊收縮時,若膽結石會堵住膽囊出口,導致膽汁沒辦法順利排出,引起典型的右上腹痛,這種疼痛經常在進食後出現,尤其是攝取高脂肪食物後,患者會感覺反覆性且收縮性疼痛,甚至是劇烈的膽絞痛,有時也會伴隨噁心及嘔吐,萬一時間拉長,造成膽汁滯留,就可能會引發急性膽囊發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如有症狀切勿拖延毛士豪強調,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僅需在腹部切開三至四個1~2公分的小傷口,然後以特殊器械在放大電視畫面下摘除膽囊,術後傷口疼痛輕微、傷口小、感染機會低,且有住院天數短、恢復快等優點,對患者負擔較小。毛士豪提醒,膽結石手術有多種治療方案,術前務必與醫師溝通,多數病患會在術後半年恢復正常,未來需避免吃高油脂的食物,以免引起腹瀉、腸胃不適,平常也建議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膳食纖維幫助消化,減少膽囊負擔。
20歲男出國染「屈公病」 衛生局急規劃化學防治
台南市21日再新增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患者為善化區小新里一名20多歲的男性,於10月5日至20日間前往泰國及印度旅遊,返國後出現發燒症狀。經檢驗,21日由高雄實驗室確認為屈公病陽性,目前正住院治療。疾病管制署於113年10月21日公布台南市新增屈公病境外確診病例,個案為善化區小新里20多歲本國籍男性,10月5日至10月20日至泰國及印度旅遊,自香港轉機於高雄機場入境,因有出現發燒症狀,機場予以登革熱NS1快篩陰性,10月21日高雄實驗室檢驗結果為屈公病陽性確診,本案為台南市屈公病境外第二例,目前住院治療中,衛生單位及區公所於當日已針對居住地室內進行緊急噴霧罐防治、環境孳生源清除及病蚊媒密度調查,並規劃化學防治作業。屈公病在台灣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傳播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發病初期症狀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很相似,主要包含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或皮疹,部分感染者倦怠感和關節痛會持續數週至數月,此與登革熱表現不同。依據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今年截至10月22日,我國共1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菲律賓(5例)、印度(5例)、馬來西亞(1例)及印尼(1例)。市長黃偉哲呼籲,無論是屈公病或登革熱,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均為清除孳生源,民眾應定期檢視戶內外環境,落實「巡、倒、清、刷」,並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另提醒計劃前往東南亞國家或流行地區的民眾應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台南市衛生局提醒,返國後14日內,應密切留意自身健康情況,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痠痛、皮膚出疹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及接觸史等,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相關資訊請參閱台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或 06-3366366防疫專線。
病因相反卻可能同時出現! 「食道弛緩不能症+胃食道逆流」怎麼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賁門」是胃跟食道的交接處,若賁門過度鬆弛、沒辦法緊縮,就會導致現代人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GERD)」;相反的,若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沒辦法張開,就會造成「食道弛緩不能症(Achalasia)」。不過,這兩個完全相反、互相衝突的疾病卻有可能同時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中西醫整合針灸門診楊龍駿醫師分享,自己在診間曾碰過2、3位這樣的患者,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對西醫來說這樣的情況幾乎是沒辦法治療,只能兩者取其一,不過針灸可以同時改善這兩個問題。胃食道逆流又食道弛緩不能症 一般只能取其一治療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造成胸口灼熱、喉嚨有異物感等,楊龍駿醫師表示,不論西醫或中醫,治療主要都以藥物為主,如果藥物效果不好,西醫還有手術治療,像尼氏胃底摺疊手術、熱射頻手術等,不過成功率都不高而且有很多副作用。而食道弛緩不能症則是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胃部,回堵在食道、喉嚨,造成嘔吐、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甚至連水都喝不下,更會讓體重快速下降。楊龍駿醫師提到,食道弛緩不能症治療通常以手術為主,透過氣球擴張術撐開賁門,或經由內視鏡手術將賁門肌肉切開等。由於食道弛緩不能症無法進食、體重下降會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楊龍駿醫師表示,當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同時存在時,西醫可能會以食道弛緩不能症為主治療,但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完整,還會有很多後遺症,像氣球擴張術可能會造成食道破裂,而手術切開賁門肌肉則有可能破壞神經,導致賁門無法收縮,造成永久性胃食道逆流。雖然,食道弛緩不能症也能經由肉毒桿菌注射,讓緊縮的賁門肌肉放鬆,使食物能進入胃裡,但楊龍駿醫師表示,肉毒桿菌效果短暫,當藥效過了以後,症狀又會開始出現。針灸具雙向療效調節神經傳導 不動刀就能同時改善不過,針灸可以不動刀就同時改善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問題,楊龍駿醫師指出,賁門的開關主要是由神經傳導反射控制,透過針灸刺激能讓神經傳導慢慢恢復,當神經傳導功能正常,賁門就能恢復正常運作,而且針灸有雙向療效,當身體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加強它的功能,也能將功能過度的部分抑制下來,適合用於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可是楊龍駿醫師提到,傳統針灸效果沒那麼好,中脘穴、足三里等一般常用的穴位實際上都只能調理而已,或許會有輕微改善效果,但是無法完全根治,所以治療會以頭皮針、耳針為主,去刺激內臟反射區,讓神經穩定並加強賁門的功能,通常患者治療4、5次後就會有明顯改善。最近楊龍駿醫師就透過針灸治療了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這名患者白天沒辦法吃東西,吃一兩口就吐出來,甚至也沒辦法喝水,短短2個月體重就掉了14公斤,但到了晚上的時候卻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只要躺下來胃酸就逆流,讓他沒辦法好好睡覺,經過醫院檢查確認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雖然醫院有給予治療處置,但這名患者都覺得沒有效果,因此求診於楊龍駿醫師。楊龍駿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經過第二次針灸治療後,慢慢就能開始進食,一個療程後已經恢復9成,除了還有點胃酸逆流、吃東西覺得有些卡卡的之外,都能正常飲食、吞嚥,體重也漸漸恢復了。楊龍駿醫師建議,經過檢查確定同時有胃食道逆流、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第一時間先不要急著開刀,因為開刀的後遺症是不可逆的,造成的破壞有時很難去彌補,手術是不得已的下下策,目前針灸也有很高的治療成功率,民眾可以多方了解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每年學費破9萬!陸名校竟給學生吃「臭酸肉」家長氣炸 調查結果出爐
近日一段大陸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雲子中學長豐學校後廚發現豬肉有異味的影片,引發各方關注。官渡區市場監督局和官渡區教育體育局17日聯合發布情況通報,稱對涉事學校、企業立案調查,學校食堂已停止供餐,目前各個部門正在開會研究,具體要等到會議結束之後才能有個結果,具體以官方通報為準。《上遊新聞》報導,學生家長陳女(以下皆為化名)在社交平台連續發布多條影片,都是長豐學校食堂後廚發現有異味豬肉的內容,視頻中有家長讓廚師、民警及相關人員聞肉的異味。陳女表示,「視頻不是我拍的,是我在家長群裡看到的。當時餐廳沒有其他人,領導也沒有聯繫上,只有先問廚師一些問題。」針對事件起因,陳女透露,是學校有學生拉肚子、嘔吐、輸液,「16號上午11點,一位家長突擊跑到後廚,發現留著晚上炒菜的幾盆肉都是臭的,馬上報警並叫了住附近的幾位家長趕緊過去。」另名彭姓家長證實「16號的事情,是有個家委會的家長,可以定期去食堂抽查,就直接拍了視頻發出來了。」在網友轉發的影片中,有人多次提到了豬肉是凍肉,甚至是2015年的「僵屍肉」。對此,陳女表達了不同意見,稱「我們家長進去拍到是2024年的肉,兩年的保質期。2015應該只是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都有的。能流通的,肯定是各方面檢驗檢測過的,只是這肉醃製時有異味。」這次出事的長豐學校在當地名氣不小,網傳每年學費超過人民幣2萬元(約新台幣9萬元)。陳女證實,「1年的學費是2萬6,餐費還另算,一餐是14元,中餐和晚餐都在學校吃。」對此,校方目前暫無回應;參與調查此事的官渡區教育體育局則說,涉事學校、企業立案調查,學校食堂已停止供餐。針對網上反映的昆明市官渡區長豐學校食品安全問題,官渡區組織市場監管、教體、公安、農業農村、衞健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開展調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學校食堂鮮豬肉片有異味和進口凍肉生產日期問題調查情況長豐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10月13日委託雲南採雲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食材供貨商。對家長反映的10月16日食堂鮮豬肉片有異味問題,經第三方專業機構昆明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雲南三正技術檢測有限公司同步檢驗,該批次鮮豬肉片揮發性鹽基氮指標(23.8mg/100g)超出國家規定標準(≦15mg/100g),判定為不合格。經調查,該批次鮮豬肉為10月16日當日宰殺,產地檢疫證和「兩證兩章」齊全。當日淩晨,在進行機器切片加工後,未做散熱處理並用雙層塑料袋分裝,在塑料袋中存放近4個小時,又在食堂室溫中擺放5個半小時,沒有冷鏈運輸和冷藏保存,因運輸及存儲不當導致變質變臭。對家長反映的食堂有「2015字樣過期進口凍牛肉」問題,經調查,根據報關單和入境貨物檢疫檢驗證明,該批進口凍牛肉生產日期為2024年5月,保質期2年。包裝標籤上的「2015 SIF」字樣為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編號,非生產日期。二、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管理和食堂承包經營企業合法合規性調查情況官渡區長豐學校是一所股份制民辦完全中學,學校舉辦方為雲南金諾教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辦學。長豐學校2024年8月委託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承包經營食堂,但未按規定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備。長豐學校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的經營資質審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問題,管理制度流於形式。學校校長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未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從業人員培訓不到位。經調查,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具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許可內容僅為預包裝食品銷售、散裝食品銷售2項,沒有從事餐飲服務的資質,承辦學校食堂屬於經營項目發生變化,其未按照規定申請增加經營項目,不能作為承包食堂的主體。在食堂經營過程中,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進貨查驗及食品貯存管理不當。三、處置意見(一)對長豐學校1.依法對長豐學校舉辦者雲南金諾教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學校法定代表人履行辦學主體責任不到位進行立案調查。2.依法依規對長豐學校校長和學校法定代表人作出免職處理。3.責成長豐學校依法重組董事會,修訂完善董事會章程,強化依法履職、依法辦校。指導學校完善落實教職工代表大會、家委會參與重大事項決策、校務公開等民主治校制度。4.責令長豐學校建立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切實落實學校領導陪餐制度,支持學生家長代表陪餐。5.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條款,對長豐學校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學校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行為處以10萬元處罰。6.市、區教育部門成立駐校工作專班,加強指導檢查,保障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穩定。(二)對涉事企業7.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有關條款,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經營項目發生變化,未按照規定申請變更的行為,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46萬元,並處以568萬元處罰;對其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行為,責令改正,並處以10萬元處罰。8.責令食材供貨商雲南採雲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停止經營,接受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作出處罰。(三)對相關單位和幹部9.由昆明市紀委監委提級督辦,對相關部門和幹部進行調查處理。目前已經對區教育體育局局長、區教育體育局分管副局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作停職檢查處理。對我區在本次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中監督管理不力的問題,我們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表示誠摯歉意。感謝家長、公眾和媒體的監督,也歡迎大家繼續監督,我們將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舉一反三、加強監管、改進工作,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並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堅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全台單週262班停課!腸病毒創5年新高 醫揭「重症5前兆」快就醫
國內腸病毒疫情下降,惟仍高於流行閾值,據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第39週(9月22日至9月28日)單週262班,為5年同期最高,其中幼兒園197班、國小18班、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47班,預估疫情在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對此,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列出5項重症前兆,如果孩子出現類似情形,應立即就醫。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小兒科巫漢盟醫師」表示,今年腸病毒疫情反常,原本應該在入秋後就漸漸脫離流行期,這次不但沒有,甚至就診人次突破以往。醫生指出,腸病毒傳染途徑主要透過腸胃道(水、糞、口、食物感染)和呼吸道(飛沫、噴嚏、咳嗽)傳播。巫漢盟進一步說明,腸病毒輕症前兆包括發燒、手足口症(四肢與臀部紅疹或水泡)、疱疹性咽峽炎(發燒、嘔吐、咽峽小水泡或潰瘍)、呼吸道及腸胃道症狀(咳嗽、鼻水、腹瀉),如果孩子出現類似狀況,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家休息並持續觀察,嚴重時要儘速送醫;若家中有其他孩子,須做好隔離照護。醫生提醒,如果小孩有嗜睡、肢體麻痺、肌躍型抽搐、嘔吐不止、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及心跳加速等情形,恐怕是腸病毒重症前兆,應立即就醫。巫漢盟說,想對抗腸病毒,除了加強免疫更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運動,平時注重個人衛生,用肥皂勤洗手,因為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巫漢盟建議,可以用稀釋漂白水(水:漂白水=1000cc:10cc)進行環境與物品消毒,並謹慎處理患者糞便與分泌物至康復,「這波腸病毒疫情預估在11月才會脫離流行期,大人自己也得注意,因為得到後的症狀可能比孩子嚴重更多,記得要做好衛生管理,才能避免感染喔!」
她感冒「聽醫囑狂喝水」 1天喝下4公升險喪命
雖然說多喝水有助於身體健康,但喝太多也可能會出事。澳洲一名41歲女子尼娜蒙若(Nina Munro)因感冒不舒服,為了加速康復,她按照醫師指示大量喝水,卻差點因此喪命。根據外媒《鏡報》的報導,蒙若起初出現咳嗽、喉嚨痛、耳痛等症狀,6週內就診了5次,期間接受了多輪類固醇和抗生素治療,並使用鼻噴劑與退燒藥。然而她的病情未見改善,反而因服藥使鈉含量下降。當地醫師認為這是類固醇戒斷現象,建議她多喝水以改善症狀。隨後蒙若連續嘔吐3天,某天喝下約4公升的水但未進食,她表示,「我以為需要喝掉大量的水來排出體內毒素。」然而當晚她的情況惡化,丈夫緊急呼叫救護車送醫。檢查結果顯示,蒙若的血液鈉含量降至每公升100毫當量,遠低於正常範圍的135毫當量。經過5天住院治療,醫師確診蒙若的低鈉血症是由於過量飲水和藥物引起。所幸經治療後她的健康逐漸恢復,並已順利出院。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水分可透過腎臟幫忙排除體內廢物,並透過流汗來調節體溫等重要功能,連細胞內脂肪代謝時也需要水。適當的飲水能預防便秘發生,所以水真的很重要。水分過多或不足都會由腎臟來調節,所以如果有腎功能異常,則可能因水分無法排出而產生水腫。會以為喝水體重增加,通常是因為吃太鹹,鈉的攝取過多,身體為了稀釋鈉濃度而保留水分,就造成水腫。不過衛福部提醒,水分固然重要,但是喝太多反而會過度稀釋體內的鈉濃度造成低血鈉症,也是俗稱「水中毒」(例如在正常情形下,飲水量卻高達4000至5000 cc/ 日),導致身體浮腫和頭痛,嚴重的話會致死。腎臟功能差、血壓高,則應依身體狀況調整飲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