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喪失
」 新冠肺炎 確診 境外移入 後遺症 鼻塞49歲男持續鼻塞、鼻膿!「嗅覺母神經細胞瘤」 手術順利根除、保留嗅覺
49歲陳先生接受右側鼻腔切除手術後,右側鼻腔卻持續有鼻塞、鼻膿等問題,輾轉來到北榮桃園分院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竟是罹患罕見惡性腫瘤「顱底嗅覺母神經細胞瘤」,建議前往台北北榮接受後續治療。北榮內視鏡顱底手術團隊透過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為陳先生進行治療,並建議術後接受放射治療,不僅消除了顱底嗅覺母神經細胞瘤,也保留陳先生部分嗅覺功能,幫助陳先生重獲新生,在往後的人生中仍能繼續品味人生香甜。嗅覺母神經細胞瘤是什麼? 有哪些症狀?「嗅覺母神經細胞瘤」是一種罕見鼻腔惡性腫瘤,北榮耳鼻喉頭頸部鼻頭頸科主任趙勻廷表示,它在鼻腔腫瘤中約占3%,每年總體發生率約為250萬分之一,腫瘤源於鼻腔頂端的嗅覺神經上皮,特別容易沿著嗅絲穿過顱底到達顱內,侵犯鄰近的腦、眼睛。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罹患嗅覺母神經細胞瘤,不過趙勻廷主任提到,嗅覺母神經細胞瘤特別會好發在40-60歲成年人,導致流鼻血、嗅覺喪失、鼻塞、鼻部疼痛等常見症狀。由於嗅覺母神經細胞瘤常常會侵犯雙側嗅神經,因此多會採用雙鼻路徑進行前顱底廣泛切除,獲得最大的手術空間及視野以徹底清除腫瘤,但趙勻廷主任提到,這往往會犧牲掉患者的嗅覺功能,不過陳先生的腫瘤僅涉及單側顱底,能嘗試保留嗅覺功能,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兩人四手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 無復發保留部分嗅覺因此,趙勻廷主任與神經外科王緯歆醫師合作,為陳先生施行「經鼻內視鏡顱底手術」,兩人四手從單側鼻孔進入,清除鼻腔及顱底腫瘤,為了確保完全根治,手術中更進一步切開腦膜移除嗅神經,清除可能蔓延的腫瘤細胞,並利用自體脂肪、大腿筋膜與鼻中膈黏膜瓣進行重建,透過多層次修補避免腦脊髓液滲漏。趙勻廷主任表示,術後陳先生有再接受放射治療,不過手術與放射治療後先生的嗅覺功能未完全損傷,仍有部分保留,追蹤至今已四年,腫瘤都沒有復發的跡象,讓陳先生能恢復正常生活,並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40歲男長新冠2年無法行走 家屬意外發現他「吐血暴斃」陳屍臥室
按世衛組織(WHO)的定義,長新冠症候群是在新冠狀病毒感染後發生的一些徵候,恐怕會長達1年以上甚至更久,按照各國統計,約有9大器官系統引發的10大以上的症狀,可能仍有病毒殘存、潛伏在人體某些角落,未料在泰國,一名男子近日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還流血,據家屬表示,死者2年前感染新冠肺炎後,便罹患長新冠,導致他無法行走,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泰國一名男子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流血,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泰媒Thaiger 報導,這名來自北欖府的40歲男子,近日被家屬發現陳屍於臥室內,屍體呈現仰躺姿態,且嘴角還有血跡,疑似生前吐血,遺體則未有明顯外傷與受虐的情況。報導引述死者母親說法稱,死者因為感染「長新冠」長達2年,自從感染新冠肺炎後,後遺症導致他的一條腿無法正常行走,平時都待在家中,鮮少外出。她強調,兒子生前沒有任何病史,暴斃前一天還能在家中飲酒,當時她更開玩笑跟兒子表示,喝酒會讓身體不舒服。泰國一名男子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流血,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衛福部官網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長新冠定義是,最初感染COVID-19或SARS-CoV-2後持續或發展的體徵、症狀和狀況,體徵、症狀和狀況在感染初始階段後持續4週或更長時間。這有可能是涉及多個器官系統的,並且可能表現為反覆發作-緩解的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走向病癒或惡化,甚至在感染後數月或數年也可能會發生嚴重危及生命的事件。 一般來說,長新冠後遺症最常見的症狀是:極度疲倦、呼吸急促、嗅覺喪失、肌肉疼痛等,由於這名男子死因依舊是謎,泰國警方初步調查現場並拍照存證後,已將死者遺體交由救援人員送往法醫研究所驗屍。泰國一名男子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流血,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圖/翻攝自 X)
名醫喊「新冠病毒燒起來」急診一半確診 示警2類人要注意
近期新冠疫情又升溫,先前就有醫生表示,近期手上10個肺炎住院,就有4至5個是新冠患者,對此,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也發文示警,「最近新冠病毒真的燒起來了」,提醒大家要注意。蘇一峰於昨(1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新冠病毒真的燒起來了,急診就醫的肺炎病人,差不多一半是新冠感染的肺炎」,蘇一峰也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保護力,並直言一般健康人可以不用怕,不過老人家與慢性病患者就要多加小心了,「大部分住院的還是老人家與慢性病患者!話說抗病毒藥又缺貨了」。先前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表示,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引發喉嚨劇痛、吞嚥困難、胸悶、呼吸急促、咳嗽、嗅覺喪失等,他認為新冠疫情升溫的原因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指出,臨床觀察確實顯示病情變得更嚴重,之前新冠患者的症狀多為流鼻水、咳嗽等輕微症狀,但最近的病例中,平均每10人中有7至8人會出現發燒、全身痠痛等較嚴重症狀,這些症狀與流感相似。周慶明建議,如果診所有快篩試劑,可以幫助民眾進行篩檢,不僅有助於診斷,也方便民眾帶回家給家人使用。事實上,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疾管署提醒,由於疫情傳播風險仍存在,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此外,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提醒滿6個月以上民眾儘速接種;對於65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低下民眾,呼籲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的65歲以上長者、55-64歲原住民、滿6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民眾等高風險對象,再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疫情升溫!醫示警「變異株KP.2傳更快」 恐釀新一波高峰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多,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表示,有發現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新冠為何變多?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耳鼻喉科醫師張弘表示,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引發喉嚨劇痛、吞嚥困難、胸悶、呼吸急促、咳嗽、嗅覺喪失等,他認為新冠疫情升溫的原因可能是新冠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傳染力跟免疫逃脫能力更高。張弘指出,根據統計,KP2傳播力約為JN1的1.2倍,在美國占新冠感染比例從3月的1.4%,到5月快速上升至28%,「是否會在這段夏季引發新一波高峰,需格外注意及防範」,因此張弘建議民眾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若出現發燒、酸痛症狀,可先執行新冠快篩後就醫,高風險者就醫評估使用抗病毒藥,降低重症風險。事實上,疾管署公告國內上週(6/4至6/10)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5/28至6/3)新增263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2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26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研判疫情上升且進入流行期。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專家教你如何區分鼻竇炎、感冒、鼻過敏 及早診斷、精準治療
30多歲國標舞教練經常鼻塞、鼻涕濃稠,原以為是感冒,直到鼻塞嚴重到難以呼吸,且喪失嗅覺、聞不到瓦斯漏氣而身陷危險,就醫才得知是嚴重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而且息肉竟然跟拳頭一樣大!台彎鼻科醫學會秘書長戴志展指出,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鼻塞、流鼻涕症狀相似,關鍵差異在於「感冒鼻涕無色黏稠、過敏性鼻炎鼻涕清澈水狀、鼻竇炎會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提醒民眾若有上述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與治療。鼻竇炎是因為感染或體質等因素引起發炎反應,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發炎、鼻竇口阻塞。估計台灣約有15-20%、超過300萬人罹患慢性鼻竇炎,而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是鼻竇炎類型中的「困難治療類型」。老是鼻塞流鼻涕 如何區分鼻竇炎、感冒、鼻過敏?如何及早發現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警訊呢?戴志展表示,鼻竇炎的臨床症狀多樣且缺乏特異性,大部分症狀跟感冒、過敏性鼻炎類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未能正確辨別及早診斷,治療預後將大受影響。不同於感冒無色黏稠鼻涕或過敏性鼻炎的清澈水狀鼻涕,典型的鼻竇炎會出現黃綠色濃稠鼻涕,且伴隨黃鼻涕倒流、咳嗽、或兩頰或前額脹痛等症狀。而且,一症狀持續般感冒大多會在1、2週就能痊癒,但鼻竇炎的黃膿鼻涕常常是超過2週以上,持續超過1個月為急性鼻竇炎,持續3個月以上則屬於「慢性鼻竇炎」。戴志展強調:「拖越久越難治療!」一般的急性鼻竇炎,若能及早正確診斷,多數經藥物治療都可改善;但若是超過3個月,鼻竇黏膜開始變化,細菌「築牆」保護自己,一般藥物不易穿透,需要用「尖端武器」,也就是內視鏡手術才可能清除乾淨。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恐難治療 手術後半年復發率3成5! 台彎鼻科醫學會理事長葉德輝表示,鼻竇炎若未完全治好,導致鼻黏膜長期發炎,就可能長出息肉,即為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台灣慢病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盛行率約占20-33%。文獻指出,病友因鼻塞引起的睡眠障礙風險高2倍以上,90%患者出現嗅覺會味覺改變,且嗅覺喪失導致發生危險事件的風險增加3倍,嗅覺完全喪失者有較高的憂鬱、焦慮以及恐懼症風險,連帶工作生產力也受影響。另外,部分病友可能併發眼眶蜂窩組織炎、腦膜炎、腦膿瘍等嚴重併發症。臨床治療慢性鼻竇炎方針為「先內科再外科」,先以鼻噴或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嚴重者再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目的是移除阻塞鼻竇之異生組織或鼻息肉,擴大鼻竇開口,提供鼻腔及鼻竇足夠的通氣與引流。然而,葉德輝分享一份追蹤長達10年的報告,針對健保資料庫中逾6萬名接受內視鏡鼻竇炎手術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將近15%慢性鼻竇炎患者在6年內二度接受手術。原因包括術後追蹤不足、自我照護不佳與持續抽菸,也與第二型發炎反應為主的慢性鼻竇炎密切相關。國外研究顯示,8成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病友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的體質,術後半年復發比率高達3成5。若合併氣喘者,再手術的風險相對高。第二型發炎反應體質 生物製劑減少反覆手術之苦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病友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為第二型發炎反應體質呢?葉德輝指出,只要透過抽血或息肉切片化驗,符合三項指標中的一項,即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體質。組織嗜酸性球≧10/hpf血液嗜酸性球 ≧250/μLIgE總量≧100 IU/mL這群病友過去常受復發與手術之苦,但隨著醫藥進步,現今可考慮搭配自費生物製劑治療,精準鎖定引發第二型發炎反應的驅動因子,抑制其訊息傳遞,阻斷發炎反應,有助逾6成病友在半年內恢復嗅覺,改善逾5成鼻塞程度,減少復發、反覆手術及使用口服類固醇的機率逾7成,鼻息肉體積也縮小約4成,大幅提升整體生活品質。鼻病預後2關鍵:及早診斷、精準治療台彎鼻科醫學會指出,鼻子是人體執掌呼吸與嗅覺功能的重要器官,外觀小小一個,卻包括鼻腔與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等4對鼻竇,加上連結的神經網絡錯綜複雜,同一症狀的背後疾病可大可小,若是讓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甚至可能造成鼻息肉的增生或是影響到下呼吸道(如胸腔、肺部)的健康。因此,有慢性鼻病的病友應提高警覺,盡快諮詢鼻科專科醫師,才能及早正確診斷與精準治療,保有較佳的預後。
心情低落以為是憂鬱症 一查竟是腦瘤
58歲邱女士日前突然變得疲倦消極,以為自己是身心方面出了狀況,故而至身心醫學科門診,經醫師問診後發現邱女士出現步行不穩、視力模糊、嗅覺喪失等症狀,便安排核磁共振造影,赫然發現她前顱底有一8公分的巨大腦瘤,遂轉診至神經外科進行腦瘤全切手術,成功摘除巨大腦膜瘤,1週後平安出院。腦膜瘤生長緩慢 易頭暈噁心、嗅覺與情緒變化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李定洲指出,腦膜瘤的發生率佔整體腦瘤的三分之一,尤其好發於30歲至50歲成人,其中以女性居多,男女比約1:2。腦膜共有三層,由外到內依序是硬腦膜、蜘蛛網膜及軟腦膜,腦膜瘤的成因主要來自蜘蛛網膜的帽狀細胞增生,常生長於大腦半球的圓凸部、蝶谷脊、矢狀竇旁等部位。大多數腦膜瘤生長速度緩慢,其出現的症狀取決於其生長位置與速度,以邱女士為例,前顱底由額骨的框板、蝶谷體前部、蝶谷小翼和篩骨的篩板構成,容納大腦半球的額葉,額葉掌控人體的自主行為,如負責行走行為、視覺感知、長期記憶與情緒控制,一旦腦膜瘤生長於前顱底,便會造成額葉損傷,因而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嗅覺喪失、視力減退、情緒變化等臨床表徵。腦瘤全切手術為主 放術治療聚焦病灶腦膜瘤的治療以腦瘤全切手術為準則,透過高速氣鋸打開適當大小的頭骨將腦膜瘤剝離後取出,但開顱手術仍會存在無法完整摘除的可能,因此可採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藉由三度空間立體定位的方法將多個放射線射束集中於顱內病灶,以發揮定點、聚焦的治療效果,亦能避免周邊正常組織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劇烈頭痛、神經功能異常 務必就醫診治李定洲提醒,若是出現劇烈頭痛及神經功能異常時,務必及時就醫;同時也建議具有家族史或神經學症狀異常的40歲以上成人定期接受核磁共振造影或電腦斷層檢查,從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神采奕奕變疲倦消極…58歲婦「嗅覺喪失」就醫 前顱驚見8巨瘤
本來整日都神采奕奕的58歲邱女士日前突然變得疲倦消極,以為自己是身心方面出了狀況,故而至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門診。醫師問診後發現,邱女出現步行不穩、視力模糊、嗅覺喪失等症狀,便安排核磁共振造影,結果顯示患者前顱底有一顆8公分的巨大腦瘤,遂轉診至神經外科門診。李定洲醫師予以腦瘤全切手術,成功摘除巨大腦膜瘤,1週後平安出院。李定洲醫師指出,腦膜瘤的發生率佔整體腦瘤的三分之一,尤其好發於30歲至50歲成人,其中以女性居多,男女比約1:2。腦膜共有三層,由外到內依序是硬腦膜、蜘蛛網膜及軟腦膜,腦膜瘤的成因主要來自蜘蛛網膜的帽狀細胞增生,常生長於大腦半球的圓凸部、蝶谷脊、矢狀竇旁等部位。醫師說明,大多數腦膜瘤生長速度緩慢,出現的症狀取決於其生長位置與速度,以邱女士為例,前顱底由額骨的框板、蝶谷體前部、蝶谷小翼和篩骨的篩板構成,容納大腦半球的額葉,額葉掌控人體的自主行為,如負責行走行為、視覺感知、長期記憶與情緒控制,一旦腦膜瘤生長於前顱底,便會造成額葉損傷,因而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嗅覺喪失、視力減退、情緒變化等臨床表徵。李定洲醫師提醒,若是出現劇烈頭痛及神經功能異常時,務必及時就醫。(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李定洲表示,腦膜瘤的治療以腦瘤全切手術為準則,透過高速氣鋸打開適當大小的頭骨將腦膜瘤剝離後取出,但開顱手術仍會存在無法完整摘除的可能,因此可採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藉由三度空間立體定位的方法將多個放射線射束集中於顱內病灶,以發揮定點、聚焦的治療效果,亦能避免周邊正常組織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李定洲醫師提醒,若是出現劇烈頭痛及神經功能異常時,務必及時就醫;同時也建議具有家族史或神經學症狀異常的40歲以上成人定期接受核磁共振造影或電腦斷層檢查,從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鼻塞、嗅覺喪失!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困擾多 術後生物製劑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慢性鼻竇炎相當常見,一般會以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但有部分病人症狀遲遲無法獲得改善,治療後鼻竇炎仍反覆發作,導致黏膜增生,產生病態性的黏膜組織,發展成所謂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過去,這類病人只能反覆手術搭配類固醇治療,但台灣鼻科醫學會已有新的治療指引共識。義大醫院頭頸部腫瘤外科主任王誌群表示,病人若接受過鼻竇內視鏡手術後復發,且符合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使用口服或鼻腔沖洗類固醇無效等情況,可考慮搭配生物製劑治療,有助降低復發、反覆手術的機率。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嗅覺異常困擾多鼻竇炎依發病時間可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的病人發病時間通常超過3個月,鼻黏膜長期處在發炎狀態甚至產生鼻息肉,受到的影響也更多、更長久。王誌群主任指出,台灣約有15-20%的慢性鼻竇炎患者,其病因通常是因鼻中膈彎曲、空污、吸菸、過敏性鼻炎、潛在遺傳性疾病、免疫異常等導致鼻竇炎反覆發作,而合併有氣喘共病、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者,則較容易有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狀況。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以成人較多,病患常有鼻塞、鼻涕倒流、臉部腫脹悶痛、嗅覺或味覺異常甚至喪失、頭痛、眼窩脹痛、聽力部分受影響及睡眠障礙等症狀。王誌群主任特別提到,約有6-7成的病人有嗅覺問題,成人患者常會抱怨吃東西沒有味道、聞不到香水味等,影響生活品質;嚴重嗅覺喪失甚至可能讓自己暴露在聞不到瓦斯味的危險事件風險之中。術後不斷復發好挫折 生物製劑輔助治療新利器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一般會先以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等藥物治療,一旦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產生副作用,就會利用鼻竇內視鏡手術切除鼻竇、清除息肉,改善鼻竇通氣、引流等生理功能。不過,王誌群主任指出,通常難治型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多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也和鼻息肉復發及氣喘共病有關。即使術後用類固醇治療有部分功效,但病人常因類固醇副作用及病症控制效果不彰,藥物服從性不高,很快又復發需再次手術,不只病人辛苦,身為開刀的醫師其實也蠻挫折的。對於這些病人來說,除了傳統藥物和手術之外通常需要更多的治療選項。生物製劑主要由蛋白質組成,可透過調控特定細胞激素(cytokine)來改善發炎。王誌群主任說明,台灣鼻科醫學會針對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成年患者提出治療共識,若做過鼻竇內視鏡手術又復發,影像檢查有雙側鼻息肉,且以下5項條件符合3項就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包含:有第二型發炎反應的證據,包含組織嗜酸性球≧10/hpf,或血液嗜酸性球≧250/μL或IgE總量≧100 IU/mL使用全身性類固醇無效(一年≧2次療程,或長期(> 3個月)使用低劑量類固醇),或有全身性類固醇禁忌症顯著影響生活品質,如:SNOT-22鼻及鼻竇疾病生活評估量表≧40分嗅覺明顯喪失有氣喘共病生物製劑治療問世,有助術後更快地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嗅覺喪失,還可減少大約7成的復發以及反覆手術的機率,讓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在治療上不再有太大的挫折感。王誌群主任建議,病友應尋求專業協助,搭配影像學檢查、抽血檢測,並和醫師充分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機會。
腦神經佔8成!醫揭新冠「4大後遺症」 這危險疾病案例數遠高日韓
自Omciron病毒株成為新冠主流,確診者重症率雖有下降,染疫人數仍因免疫逃脫特性及病毒株持續變異,導致傳染力更強而居高不下,也讓後遺症問題受到各方關注。就有醫師指出,腦神經症狀佔了所有相關後遺症8成之多,其中腦炎案例數「明顯高於鄰近國家」,呼籲民眾切莫大意。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雅純表示,臨床發現腦神經症狀佔了目前新冠後遺症8成,其中較嚴重的腦炎、脊髓炎併發症大多會在染疫後的一週內出現,其餘則會在兩週內發生。至於民眾較常聽到的腦霧、頭暈、頭痛等後遺症,臨床觀察發現可持續數個月之久。目前新冠併發症和後遺症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大類:一、中樞神經系統侵犯腦炎、腦膜炎、脊髓炎、視神經炎等二、腦血管病變腦部血管炎、腦血管血栓(可能引發梗塞型中風、出血型中風、腦靜脈栓塞)。三、周邊神經系統侵犯如神經痛、味覺或嗅覺喪失、橫紋肌溶解、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四、其他常見症狀肌肉疼痛、頭痛、頭暈、腦霧、意識不清、癲癇。此外,台灣因新冠病毒引發的腦炎案例數,明顯高於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也高於西方國家,因此吳雅純建議民眾,特別是年長者、幼兒族群施打疫苗,強調相較發生率僅十萬分之一的嚴重疫苗後遺症,疫苗對重症風險與潛在後遺症仍是利大於弊。
這款雄性激素抑制藥「男女通用」 食藥署示警:恐引發罕見腦膜瘤
食藥署今天公告,於監視國際藥物安全訊息時,注意到含cyproterone成分藥品可能具有引起罕見腫瘤性腦膜瘤風險,且隨劑量累積而加重其風險,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食藥署蒐集國內外資料,重新評估該成分藥品的臨床效益及風險後,決定修訂含cyproterone成分高劑量 (50mg) 藥品之適應症,及於該成分藥品中文仿單禁忌症增列「現罹患腦膜瘤或有腦膜瘤病史之病人」。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含cyproterone成分的藥品,是一種雄性激素抑制藥品,可用於男女,男性主要用於改善性慾旺盛、前列腺問題;女性則主要適用於治療雄性素旺盛導致的多毛症、也有避孕功能。洪國登表示,國內相關藥品有6張許可證,一年大約使用200萬顆,今(15)日公告再評估結果,要求含cyproterone成分藥品許可證持有商應於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中文仿單變更,逾期未完成者,將廢止其許可證。食藥署提醒醫師開立含cyproterone成分藥品予病人時,應審慎評估其用藥的風險及效益,同時於用藥期間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腦膜瘤的臨床症狀及癥兆,並提醒病人若出現視力變化、聽力喪失或耳鳴、嗅覺喪失、隨時間惡化之頭痛、記憶力喪失、癲癇發作或四肢無力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回診。另食藥署亦提醒民眾,該類藥品屬於醫師處方,應遵循醫囑服用,切勿自行過量或減量使用,服藥後若出現任何身體不適,請立即回診尋求醫師協助,對用藥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療人員。食藥署會持續密切注意該成分藥品的安全性,除設有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同時也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福利部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網站:http://adr.fda.gov.tw/ 。
英醫學期刊:全球2700萬人喪失嗅味覺 長新冠後遺症恐引發下一場公衛危機
新冠病毒肆虐逾2年,近期《英國醫學期刊》(BMJ)分析指出,全球有約5%的確診個案(2700萬人)在染疫後6個月仍有嗅覺及味覺喪失的症狀,不但容易影響情緒,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心理疾病,且女性較難恢復。此外,伯明罕大學日前也分析了英國超過240萬名輕症者的匿名電子健康記錄,並發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除了常見的嗅味覺喪失之外,還包括腦霧、脫髮、性功能障礙或性慾衰退、排便失禁、快感缺乏症等,也讓專家憂心恐引發下一場公衛危機。於當地時間27日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分析了18項透過北美、歐洲及亞洲不同族群,近3700名患者各個染疫時期的嗅味覺數據,並指出,其中有約75%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後30天內恢復,但5%左右的患者則是在染疫6個月後仍通報有「持續型功能障礙」(persistent dysfunction)的相關症狀。其中女性患者嗅味覺恢復的機率低於男性,而平時有鼻塞症狀的患者也較難康復。未參與分析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鼻竇中心鼻科醫師賈法里(Aria Jafari)指出,他的病人中有約50%疑似在染疫後被剝奪嗅覺,且嗅味覺喪失的患者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抑鬱及焦慮症,其中不乏有廚師、品酒師、巧克力製造商和其他在工作上高度依賴這2種感官知覺的患者。另外更有許多病人在恢復嗅覺後,可能聞到不存在的味道,例如燃燒的橡膠、煙味等異常難聞的氣味。事實上,已有研究表明嗅覺喪失與老年人高死亡率有關,且對情緒及心理健康有重大影響,若全球有數百萬人因長新冠後遺症導致嗅覺能力下降,恐將引發新一場公衛危機。此外,新加坡中央醫院耳鼻喉科主任Song Tar Toh也表示,相較於患者自我通報,客觀的嗅覺測試能夠識別出更多嗅覺喪失的病例,「受影響的真實人數可能遠遠高出我們的估計。」美國史丹佛大學鼻科專家帕特爾(Zara Patel)也懷疑新冠康復者出現嗅覺障礙的真實比例可能超過20%,而女性又因為嗅覺平均比男性敏銳,而更容易通報知覺喪失。她還發現,Omicron的原始毒株對嗅覺的影響似乎較小,但最新的BA.5可能扭轉局面。近期,由伯明罕大學公共衛生臨床副教授哈倫(Shamil Haroon)博士領導的一項涉及240萬筆健康紀錄的新研究在近期已被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上,使用的數據是依據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間的未住院新冠輕症患者紀錄所收集而來,並將這些長新冠後遺症分了成3大類,包括呼吸道症狀、精神健康與認知問題,以及更廣泛領域的症狀。其中最常見的後遺症為疲勞(55%),接續是呼吸急促(32%)、咳嗽(23%)、肌肉酸痛(23%)。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些新的慢性後遺症,包括快感缺乏症(Anhedonia)、肌肉運動失調症(Apraxia)、失憶症(Amnesia)、脫髮、排便失禁、勃起功能障礙或性慾減退、肢體腫脹等。
新冠屍檢發現自體免疫細胞攻擊大腦 美研究發現腦霧成因
新冠肺炎已經肆虐全球許久,伴隨而來的還有後遺症,有些很快就會消失,但長新冠才是讓專家頭痛的。日前美國醫學期刊上發布了一個研究,發現造成腦霧的原因,或許日後有機會發明針對治療腦霧的方法。根據《法新社》報導,「大腦」醫學期刊上發表了對於腦霧的研究,作者Avindra Nath指出,患者經常會因新冠肺炎出現神經系統的問題,其潛在的病理生理過程尚不清楚。而實驗對象是針對9位因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腦部屍檢,這9個人年齡在24到73歲之間,是從該團隊從早期的研究中挑選出來的,因為他們根據掃描顯示出這些人大腦中的血管皆有受損。研究指出,他們沒有在大腦檢測出任何病毒,而發現是人自身的抗體攻擊大腦血管內壁的細胞,導致發炎和損傷。這也足以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新冠痊癒後會有那些揮之不去的影響,包括頭痛、疲勞、味覺及嗅覺喪失、無法入睡以及腦霧,這個研究的發現也有助於日後為長新冠患者設計新的治療方法,例如一種針對血腦屏障的藥物。Avindra Nath也說「很可能這種相同的免疫反應在長新冠患者中會一直存在,從而導致神經元損傷」最後,他也強調「這些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療意義」。
新冠肺炎和慢性鼻竇炎有類似症狀 幾項差異供自我檢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台,許多人一旦出現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症狀,經常擔心自己是否染疫了。醫師指出,國內慢性鼻竇炎盛行率高,這些長期有鼻部症狀的人,在疫情下很容易造成誤解;如已排除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且症狀超過2周仍不見好轉,可能是合併鼻息肉問題,建議赴耳鼻喉科安排進一步檢查。慢性鼻竇炎容易導致鼻腔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出現鼻息肉,拖延治療恐影響生活。(圖/王堂權醫師提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王堂權觀察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侵擾,民眾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或味覺異常等症狀都已有高度警戒,但病人出現2種極端現象,一種是即便快篩陰性仍遭受旁人側目,因而主動安排檢查,另一種是擔心被感染而抗拒就醫。王堂權說明慢性鼻竇炎成因,人體共有4對鼻竇,可以想像成一條條水溝,分布在眼睛和鼻子附近;由於有些地方開口較狹窄,當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時,黏膜發炎會腫脹,使得水溝開口堵塞,水溝裡的分泌物排不出來,不斷累積就會引發細菌滋生及感染,當感染持續3個月以上,身體本身修復能力無法緩解,就成為慢性鼻竇炎。新冠肺炎和慢性鼻竇炎雖然有類似的症狀,但有幾個症狀差異可供自我檢視。王堂權指出,慢性鼻竇炎的鼻涕黏稠、呈黃綠色,且容易有鼻涕逆流,咳嗽有黃痰、容易夜咳;新冠肺炎症狀則以鼻水、乾咳為主。另外,慢性鼻竇炎也可能導致中耳炎、臉部腫脹悶痛(顴骨、額頭和鼻樑處)、呼吸有異味等症狀。王堂權指出,慢性鼻竇炎容易導致鼻腔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出現鼻息肉,使病況加劇,如果拖延治療更會影響生活;近年有大數據研究顯示,慢性鼻竇炎可能跟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焦慮、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慢性中耳炎等有關,甚至會導致聽力受損。王堂權分享,最近收治一名40歲音樂錄音師,原本可精確地聽到8000赫茲(Hz)以上的音頻,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後,影響耳咽管的功能及中耳的壓力調節,併發中耳炎,導致嗅覺和聽覺雙雙受損,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由於患者是「靠耳朵吃飯」,很擔心手術治療效果如何,也害怕術後照顧不善引發更嚴重問題,因此決定使用新一代生物製劑,經過治療後,鼻竇炎與鼻息肉症狀獲得明顯改善,呼吸順暢之外,聽力也恢復到正常標準。當常規藥物治療不盡理想時,功能性微創內視鏡鼻竇手術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之一。如果將鼻竇通道比喻為溝渠,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鼻息肉就像疏濬工程一樣,暢通後有機會改善及恢復鼻竇的正常功能,如進階使用3D內視鏡導航手術,可以更精準去除病灶以及重建鼻腔鼻竇的功能。但有國外研究顯示,針對嚴重或頑固型的慢性鼻竇炎,逾3成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有可能再復發鼻息肉,且症狀隨時間增長而變嚴重,也可能需要再次手術。王堂權表示,這類患者可能屬於跟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的「第二型免疫反應」發炎體質,相較一般患者,有較高的鼻息肉復發風險,除了手術治療,可能還需搭配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藥物治療,目前也有新型的生物製劑,可以精準調控發炎物質,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與嗅覺喪失等症狀,並減少7成復發與需反覆手術的機率。新冠肺炎和慢性鼻竇炎雖然有類似的症狀,但醫師指出,有幾個症狀差異可供自我檢視。(圖/王堂權醫師提供
打3劑BNT染疫 他喉嚨爆痛「吞口水像吞刀片」:聞不到味道
本土疫情嚴峻,確診數不斷飆升,有民眾日前發現身體不適,快篩後結果是陽性,PCR檢驗證實染疫,雖然是輕症,但是喉嚨痛到受不了,像是吞刀片一樣,此外還有鼻塞、嗅覺喪失,讓他相當崩潰。原PO在PTT《WomenTalk》板透露,4月28日喉嚨有點乾外加流鼻水,而且有點聞不到味道,自行快篩出現2條線,於是到醫院做PCR檢測,結果是陽性確診,接下來的3天就像地獄一樣,症狀包括喉嚨劇痛、瘋狂咳嗽、鼻塞以及嗅覺喪失。原PO表示,他吞口水有如吞刀片一般,喉嚨痛到半夜睡不著,即使吃止痛藥還是沒有效果。想喝溫水緩解,但喉嚨刺痛,喝涼水則會咳個不停,甚至咳到胃裡的食物都吐出來。至於鼻塞的症狀持續一整天,左邊完換右邊,右邊完再換左邊,站著作著躺著都在塞。最嚴重的是,他完全聞不到任何味道,「洗澡聞不到肥皂味、聞不出雞蛋壞了沒」。直到5月2日,身體狀況才好轉,「喉嚨痛終於不像吞刀片了,不過一樣沒嗅覺」。原PO發現有症狀,自行快篩呈陽性。(示意圖/周志龍攝)有了這次的經驗,原PO發現,每天認真消毒、減少內用、沒事不亂跑一樣會中標,若來不及屯糧可以叫外送,但普拿疼、鼻塞噴劑、咳嗽藥、枇杷膏一定要先準備,因為如果確診要隔離,沒人送藥會非常痛苦。原PO強調,「輕症」絕對不是重感冒能比,醫院只會開一般感冒藥,若要清冠一號需要到中醫診所才有,而確診到現在他還沒收到防疫關懷包和隔離通知,很多資訊都是靠網路才找到。事後還補充,他今年30歲,沒有和確診者接觸過,因為自己覺得不舒服想驗驗看,沒想到真的中了,「這輩子喉嚨沒這麼痛過」。
男子誤以為罹患鼻竇炎 醫師一檢查「竟發現裡頭長了一顆牙齒」
40歲小張是一名工廠作業員,長期右側鼻塞,一直以為是工廠粉塵造成鼻子過敏,不以為意,所以只在藥局買成藥控制症狀。最近一個月,開始出現鼻血及濃黃鼻涕流出,經診所診斷為鼻竇炎,給予二週口服抗生素治療,但未見改善,反而持續出現惡臭以及鼻化膿症狀,甚至眼睛被壓迫,顏面持續腫脹,發燒合併顏面蜂窩組織炎,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陳俊志醫師。陳俊志醫師透過鼻竇內視鏡檢查,看到右側鼻道異常腫脹並有膿水流出,長寬約5公分乘以3公分,約15c.c.膿水,電腦斷層更發現原來是醫學上罕見病例「鼻竇異生齒」在作怪。「鼻竇異生齒」是在正常鼻竇長出牙齒,病人的牙齒往鼻腔生長,跟一般生長方向不同,天生異生齒容易感染造成鼻竇炎以及蜂窩性組織炎及顏面蓄膿,因為異生齒對於鼻竇而言是異物,鼻子只要有異物,就會引發細菌感染。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病人選擇用3D微創內視鏡導航手術,精準針對病兆處理,清除異生齒併引流膿瘍,鼻竇炎獲得改善,保留顏面外觀的完整性,同時,傷口小、恢復快,住院一天,隔天即出院。陳俊志醫師指出,鼻竇炎大多為雙側發作,症狀為鼻塞、膿鼻涕、嗅覺喪失、頭痛或顏面壓痛等症狀。若是單側鼻竇炎合併鼻膿,甚至鼻出血,則要考慮齒源性感染、黴菌性鼻竇炎或是惡性腫瘤。由於口腔細菌多,有時候會沿著牙根到上頜竇,造成細菌感染,齒源性感染占25-40%最為常見,由於口腔的細菌量大,會由蛀牙的牙根、植牙或根管治療後,往上感染至上頜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演變成蜂窩組織炎,甚至腦膜炎。陳俊志醫師建議,鼻竇炎經過二週口服抗生素治療,若是持續有鼻膿或是鼻血,建議至醫院接受鼻竇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找出正確病因。同時提醒,長期口腔清潔不好的病患,或是準備要植牙或根管治療的病患,要先把鼻竇炎的問題處理好,因為細菌會雙向感染,長期蛀牙,口腔清潔不好或是曾經根管治療的人,細菌會往上孳生造成鼻竇炎。而鼻竇炎的病人,先治療好再去植牙,因為植牙會把植體鑽入上齒槽骨,如果不慎鑽破,會造成鼻竇和口腔相通,鼻竇炎細菌變成往下感染,這樣植牙容易失敗。另外,定期洗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三餐飯後儘量刷牙漱口,如果發現蛀牙問題,一定要提早處理。
染Omicron「5大症狀」曝光:不會喪失嗅覺 和原始病毒株全不同
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在全球各地陸續出現確診,英國也爆發首例死亡病例,讓不少人感到擔憂。有專家認為,Omicron出現的染疫症狀,似乎和先前的病毒株有所不同,提醒民眾要特別注意。新冠變異株Omicron病例的日益增加,讓許多國家憂心忡忡,根據《每日星報》報導,有醫生和流行病學家表示,Omicron的症狀和以前的病毒株包括Alpha、Beta和Delta都不同,傳統的3種症狀為發燒、持續咳嗽、嗅覺或味覺喪失、改變,但最新的報告顯示,Omicron出現5種不同的症狀,包括喉嚨沙啞(與喉嚨痛相反)、乾咳、極度疲倦、輕度肌肉痠痛、盜汗。感染Omicron可能出現5種症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南非醫學協會主席庫媞(Dr Coetzee)是最早發現Omicron病毒株之一的醫生,她注意到診所的患者表現出和Delta變異株不同的症狀,在11月18日就提醒衛生官員「臨床表現和Delta不同」,當時7名患者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似乎和正常病毒感染有密切相關。庫媞指出,病人表現出極度疲倦、肌肉痠痛、喉嚨沙啞和乾咳的症狀,但是和之前的變異株不同,不會導致味覺或嗅覺喪失。另外,她也注意到,病患出汗太多,以致於睡衣和床上用品都濕透了,這也是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明顯跡象。針對Omicron首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初步釋出的資料,就是告訴大家,有染上Omicron死亡的情形,但究竟是不是常見、年齡分布、比例等,還要等相關統計。
Omicron南非「小於5歲幼童」是住院主要族群 可能症狀曝光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現在又多了變異株Omicron威脅,至少已有29個國家地區,陸續出現確診個案,而台灣正嚴守邊境,全力防堵Omicron入侵。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從南非目前狀況可以觀察到,小於5歲的幼童是住院的主要族群。黃軒近日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提到,在南非觀察到,Omicron病毒在南非一個大都會自治市茨瓦尼市流行前,第3波疫情,其高峰前2星期,小孩子住院人數少於20位,但這次Omicron引起的第4波疫情的一開始2星期內,已經有100位小朋友(小於5歲)住院。黃軒表示,這些小朋友住院除了本身沒有打疫苗,主要是連「父母都沒有接種疫苗」,目前在南非觀察到小於5歲的幼童為住院主要族群;他說,或許父母有接種疫苗,也是可以救自己小孩免於這次Omicron的住院,但這些仍然需要很多Omicron的科學研究證明才能有結論。至於Delta與Omicron的症狀差異,黃軒指出,Delta病毒引起的COVID19症狀,依之前Mayo Clinic的描述,多以嚴重疼痛,流鼻水,咽喉痛為主;Omicron病毒引起的COVID19症狀,依南非醫師Dr Coetzee的描述,這些症狀都很輕微,只有疲倦、頭痛和喉嚨癢,不會有嗅覺喪失。
世衛指「Omicron強襲」全球風險非常高 南非吹哨者醫師爆症狀不一樣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最新出現的變種病毒Omicron相關的全球總體風險,被評估為「非常高」。這個在非洲出現的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多國,離台灣十分近的香港先前確診2例,而日本也傳出有疑似案例,根據研究指出,染上Omicron之後症狀十分輕微、也較難察覺,但病毒較以往新冠病毒更具感染性,重複感染機率也高,同時也鮮少有嗅覺喪失的症狀。非洲出現的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多國,離台灣十分近的香港先前確診2例,而日本也傳出有疑似案例。(圖/達志/美聯社)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最先對新冠變異株Omicron發出警報的南非醫生安潔莉奎(Angelique Coetzee)的說法,Omicron在健康患者中的症狀「不尋常但很輕微」,並且沒有明顯的併發症,但她也擔憂,這可能對本身就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且沒打疫苗的高齡者造成更大影響。南非醫學會主席庫茲。(圖/翻攝自南非醫學會SAMA官網)安潔莉奎早在11月18日就發現異狀,當時染上多名病患染疫後出現疲憊感,肌肉痠痛、咳嗽,但症狀輕微,不過嗅味覺並未喪失,她接觸的病例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種族,多數為年輕人,其中一名6歲孩童脈搏跳動快速、體溫很高,但追蹤2天過後,孩童狀況好轉。除此之外,她對24名病患進行病毒檢測結果,都呈現陽性,其中大多數患者為男性,約半數並未接種疫苗,據她表示,「Omicron表現為一種輕微的疾病,症狀是肌肉酸痛和1、2天的疲勞不適。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那些被感染的人不會失去味覺或嗅覺。他們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有些感染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一些人目前正在家裡接受治療」。Omicron對年長者所造成的危害,恐會比年輕患者嚴重。(圖/達志/美聯社)安潔莉奎所治療的個案雖然恢復狀況良好,但她也擔心Omicron對年長者所造成的危害,恐會比年輕患者嚴重,她並表示,目前南非的醫療單位並未因新毒株而加重負擔,但她擔憂,這可能對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且尚未接種疫苗的高年齡者帶來影響。安潔莉奎還表示,Omicron病毒一定會擴散,但就目前而言,「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如此多誇張的報導,一切仍在調查之中」。
染疫喪失味覺一年多 她背痛去按摩竟奇蹟康復
近期台灣疫情雖然趨緩,但面對狡詐的新冠病毒依然不能大意,尤其是味覺、嗅覺喪失的後遺症,讓不少痊癒後的患者依然飽受煎熬、難以回歸正常生活。不過,美國德州有名女子因染疫喪失味覺一年多後,某天竟突然恢復味覺,她將這奇蹟歸功於她的按摩師,認為是按摩讓她得以重拾品嚐美食的機會。綜合外媒報導,來自休士頓的瑪麗安娜(Mariana Duque)一年多前因新冠肺炎喪失味覺,她的主治醫師甚至告訴她「別再奢望能恢復味覺」。瑪麗安娜透露,當時她還為此痛哭好幾次,認為除了等待與奇蹟降臨外,只能繼續品嚐毫無味道的食物。瑪麗安娜的主治醫師曾告知她別再奢望能恢復味覺,沒想到最後竟靠按摩讓她重獲品嚐美食的機會。(圖∕翻攝自《福斯新聞》推特)沒想到,就在瑪麗安娜聽從母親以按摩方式治療她的背痛後,情況便出現轉機、最後奇蹟似的恢復味覺。當地醫療機構「Price Health & Wellness」的按摩師艾希莉(Ashley Price)指出,雖然尚未有科學性的證據,但她們已看過至少十例因按摩而重拾味覺或嗅覺的實證,她認為按摩對頸部所施加的壓力,可能影響了腦幹、腦神經或大腦對味覺與嗅覺的反應。《內科醫學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所刊載的一篇研究則指出,大約有5%因新冠肺炎而喪失味覺與嗅覺的患者,在半年後仍未恢復,而喪失與恢復味覺、嗅覺的機制,仍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其實,之前就有中醫師認為按摩特定穴位有機會改善味覺、嗅覺失調的新冠肺炎後遺症。據《Heho健康》報導,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主任吳清源指出,按摩「百會」、「印堂」、「迎香」、「合谷」、「列缺」、「內關」、「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有助於保養味、嗅覺,但他也強調,按摩僅有改善與預防保健的效果,且最好諮詢醫師後再進行按摩。
不罰四叉貓!「自費血清抗體檢測」今開放 羅一鈞:結果不能代表保護力
網紅四叉貓接種疫苗後於禾馨抗體檢驗數據,但因中央未開放自費驗抗體,禾馨違規恐面臨5至25萬罰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今指出,「沒有說一定要罰啦」,他透露衛福部昨日針對此事開會,初步了解,目前傾向以前做公費抗體的機構,可以做自費檢驗,中央不訂上限或統一價格,由地方核定再報到中央去,但仍須指揮中心中心公布。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果然公布自費血清抗體指引,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因應民眾因求學、工作、出國及其他個人因素等,而有血清抗體檢驗需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訂出以下4點指引。1.民眾如有血清抗體檢驗需求,將可至經各地方衛生局審核通過之提供自費COVID-19血清抗體檢驗服務之醫事機構進行檢驗。為使提供自費血清抗體檢驗服務醫事機構及民眾有所依循,指揮中心參考歐美等國際檢驗指引及建議,血清抗體檢驗主要適用時機為評估個人是否曾經遭受感染產生抗體。由於一般抗體檢測結果不完全等同於對COVID-19免疫力(或保護力)之高低或有無,醫事機構在接受民眾進行自費血清抗體檢驗前後,應詳細說明其檢測方式及結果代表之意義,以利正確解讀。2.為防範疾病傳播風險及保障民眾健康,民眾於自費抗體檢驗前,需經醫師評估,如具發燒、呼吸道症狀、味覺嗅覺喪失、不明腹瀉等疑似COVID-19 症狀、TOCC風險或有疑慮者,應先進行核酸檢驗等措施。若無上述相關症狀或評估無疑慮者,由醫師開立檢驗處方執行自費抗體檢驗。3.檢驗試劑以使用通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許可之SARS-CoV-2人類抗體檢測試劑抗體,並須於檢驗報告中載明檢驗抗原種類(如:S蛋白等)及抗體項目(如:IgG、Total Ig等)、使用之試劑廠牌及檢測方法(如:CLIA或ELISA)、檢驗結果(如檢測數值及判讀標準)等資訊。4.自費檢驗收費標準,依據醫療法第21條規定:「醫療機構收取醫療費用之標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之」,及醫療法第22條第2項規定:「醫療機構不得違反收費標準,超額或擅立收費項目收費」。指揮中心提醒,不論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為陽性或陰性,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維持社交距離、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等,以降低感染風險,確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