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家祁
」 單家祁慢性熱謀殺1/酷暑讓人難眠「死亡率竟飆升」 穿襪子竟能降溫?醫揭原因
近來氣溫直線上升,不少人已經忍不住打開冷氣,而今年的夏季電價已從6月1日開始,除了每月用電度數基本120度不調整之外,整體漲幅預估落在13%至27%間,若依照台電推估每戶每月平均用電達433度來計算,電費恐來到1058元,每月將突破千元。雖然開冷氣會傷荷包,但睡覺時若體溫過高,恐帶來更嚴重的失眠問題!根據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由於人體需要降低體溫以進入睡眠,因此溫度每升高1度,就會減少人類大約0.3分鐘的睡眠,英國《衛報》也報導,隨著溫室效應,地球持續升溫,使得全球每人1年失去44小時的睡眠、每年有11晚睡不足7小時。不只如此,美國智庫公司蘭德研究也指出,每晚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死亡風險比睡滿7小時的人高13%,若是失眠問題更嚴重,猶如一種「慢性謀殺」。雖然失眠原因有非常多,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體溫不能太高,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單家祁說,夜間準備入睡時,人體的體溫會逐漸下降,最後進入深度睡眠,這是一種自然機制,但如果體溫過高,除了不易入睡,也會嚴重影響睡眠品質,所以夏天比較適合入睡的臥室溫度,大約在22~24度左右。單家祁說,如果體溫太高,身體需要散熱,便會啟動交感神經,當交感神經持續興奮時,人們會感覺心跳加快、口渴、煩躁,這會讓人難以入眠,如果長期處於睡不好的狀態,身體就會更容易發炎,「雖然沒有研究直接證實,睡不好會增加各種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發生率,但這之間的確有所相關。」夏季電費6月1日啟動,台電統計用電量將增加4成,平均每戶每月的電費將破千元,其中以冷氣費最為大宗。(圖/CTWANT資料照)如果不想冷氣「開好開滿」,可以透過散熱原則,讓體溫下降。根據《Patient》報導,家醫科醫師Jan Sambrook指出,睡覺時在腳旁放一個溫熱的熱水瓶,或是穿上襪子會有所幫助,因為當皮膚附近有溫暖的東西時,皮膚血管會擴張來散熱,就能幫助身體冷卻。單家祁認為這個方法「理論上可行」,但不如直接洗個溫水澡,效果可能更快!「許多人會覺得需要洗冷水澡,事實上溫水澡就可以讓體溫下降,又不會過於激烈。」如果不想那麼麻煩,單家祁建議睡前讓手腳稍微沖一下冷水,因為四肢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因此當四肢溫度下降,體溫也會跟著降低,進而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
慢性熱謀殺2/「晚餐吃白飯」專家喊NG 傍晚運動竟會害人失眠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指出,隨著氣溫上升,人類的睡眠時間會因此縮短,其中女性風險較男性高,主要是因為女性的皮下脂肪較多,容易讓核心體溫較高,因此比男性多損失25%的睡眠。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單家祁表示,觀察一些國際研究,發現夏天容易因炎熱而產生更多睡眠問題,主要是體溫過高難以入睡,但實際上,體內的核心溫度也相當關鍵。「核心溫度是指人體內部重要器官的溫度,一般在36~37度左右,如果核心溫度太高,也會影響睡眠。」單家祁透露,門診時曾有病人表示受失眠所苦,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最近都在傍晚運動。單家祁說,大家都以為不要在睡前運動就好,殊不知其實傍晚運動也會有所影響,「特別是那些本來就容易睡不好的人,傍晚運動之後,可能會拉高核心體溫,若是在就寢時還降不下來,就可能影響睡眠。」不過,單家祁強調這只是通則,所以也會有例外,有些人或許傍晚運動反而睡得好,還是應該依照個人狀況加以調整。除此之外,飲食內容也會影響核心體溫高低,單家祁表示,尤其是晚餐,如果吃大量碳水化合物食物,就容易刺激血糖,當胰島素大量分泌時,腎上腺素也會跟著上升,此時核心體溫就會升高,進而影響睡眠。《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一項新研究也證實,攝取含有精緻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分的食物,例如麵包、白米、蛋糕等,可能會導致較高的失眠風險。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James Gangwisch博士是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他認為這些食物會讓血糖飆升,接著瞬間暴跌,這會誘發干擾睡眠的壓力荷爾蒙分泌。相對來說,若是晚餐多吃一些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就能擁有更深沉、品質較好的睡眠,因為這些食物具有益生元,而益生元是腸道中益菌生長所需的化合物,有利於調控睡眠荷爾蒙。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有睡眠困擾,推測是因為荷爾蒙起伏較大,且較容易有情緒問題。(示意圖/CTWANT資料照)除了核心體溫之外,年齡也會影響睡眠,哥本哈根大學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因身體機能下降,會比年輕人多損失1倍睡眠。單家祁說,從許多研究都可以發現,老年人在夏天時入睡時間變得更短。「除了老化之外,主要是受到『睡眠相位前移』影響,也就是晚上7~8點就想睡覺,半夜1~2點就起床,生理時鐘整個往前移,所以容易有睡眠問題。」單家祁建議可嘗試延後入睡時間,同時增加白天的日照,讓大腦生理時鐘逐漸後移,就能改善睡眠問題。另外,女性因為荷爾蒙起伏較大、情緒問題較多,所以比起男性,更容易出現失眠、睡眠品質不佳等情形。「10個有睡眠問題的人之中,大約只有2~3個人是單純失眠,其他多數是情緒因素而影響睡眠。」單家祁建議從解決情緒問題著手,才能根本解決。
呼吸也會胖3/大腦根本來不及踩煞車! 醫:遠離這2類「食物包裝」
慢性壓力會阻礙消化功能,所以少吃多動也難以變瘦,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瀞方認為,保持「正念」也是方法之一。「所謂正念,簡單說便是『有意識的察覺當下的狀態』」張瀞方說,許多人將吃東西變成一種機械式行為,邊吃邊滑手機、看電視,總讓我們回過神來時才發現已經吃下比預期更多的食物。所以專心吃最重要,避開3C產品,在進食當下專注於眼前的食物,放慢速度品嚐每一口食物。另外,張瀞方建議進食之前,先感受自己目前的狀態,例如「我有多餓?」、「我需要吃多少食物?」、「眼前的食物能滿足我的慾望嗎?」只要花幾秒鐘的時間,先思考以上問題,就能減少無謂的過量進食。進食之前,不妨先問自己「預計要吃多少食物」,同時使用小碟子盛裝固定分量,才能避免吃下過多食物或零食。(圖/報系資料庫)還有,務必遠離大包裝、無分裝的食物,否則大腦還沒來不及踩煞車,你就已經吃完一大包家庭號洋芋片了,張瀞方建議選擇小包裝、固定份量的零食,或準備小碗事先取好自己預期的份量,可以幫助你適時喊卡。如果上述方法都難以做到,也千萬不要責怪自己,因為過度的自我批判、甚至出現懲罰自己的念頭,都是讓飲食開始失衡的關鍵。「醫學上有所謂的『飲食障礙症』,除了厭食之外,也會有失控的暴食或嗜食行為,無論有沒有催吐,患者吃東西都有極大的罪惡感,但又無法控制自己。」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單家祁說,如果一周出現2次以上類似行為,同時持續3個月,就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醫師張瀞方表示,就算吃下過多食物,也不要過度責怪自己,以免增加壓力,讓飲食習慣失衡。(圖/翻攝自聯合醫院官網)
呼吸也會胖4/情緒問題導致食慾旺盛 30多歲年輕女性最常見
無論是飲食障礙症或情緒性進食,追根究柢都來自於無法解除的壓力,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單家祁說,臨床上大多發生於30多歲的年輕女性,可能是因為相較於男性,女性同時承受的壓力來源較多、而且持續。「例如女性會有婆媳問題,而男性就比較不可能跟岳父母有類似問題,而且最重要的是,女性更願意就醫求助,搞不好有此問題的男性也不少,但他們不會主動就醫,所以也就無從得知。」除此之外,憂鬱症也會有食慾旺盛的症狀。「許多人認為食不下嚥才是憂鬱症的特徵,事實上吃不下、多吃都有可能,其他如焦慮症也可能導致患者口慾變強,嘴巴會一直想吃東西,就算肚子很撐還是一直想吃。」女性在家庭所承受的壓力比男性高,例如婆媳關係更是千年難解的課題。(圖/123RF)若要解決情緒造成的飲食失衡問題,還是必須先找出壓力源,並且試圖解決,但若短時間內無法消除壓力,單家祁說,一般會先給予抗憂鬱藥物提升大腦血清素的濃度,藉此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就能進一步抑制暴食的衝動。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瀞方認為,飲食上不要再給自己增加額外壓力,如果這一餐多吃了,下一餐多選擇蔬果類食物,同時多增加一些活動量就好,專心、放慢速度飲食,其實就能回歸最原始的身體狀態,再依據身體當下的需求進食,如此一來便能適量的享受當下美食,又能輕鬆維持體重。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單家祁透露,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也會出現食慾增加的症狀,讓嘴巴停不下來。(圖/國泰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