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量
」 喝水 結石 頻尿 兒童 尿失禁天氣轉冷半夜尿不停? 專業醫示警:符合「2條件」就是頻尿
近日天氣驟降,不少民眾發現睡覺時「頻頻上廁所」的情況愈加明顯。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指出,隨著氣溫下降,許多人會出現膀胱變得更加敏感的情況,不分年齡層皆可能受到影響。然而,要判斷是否真的屬於「頻尿」,需要具備一些具體條件,即全日小便次數超過8次或夜間上廁所超過2次,這樣的情況才算是醫學上的頻尿。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蔡樹衛醫師表示,頻尿的原因有多種,包括水分攝取過多、初期糖尿病、利尿劑的使用、或是腎功能衰退等因素。此外,攝護腺肥大或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無法完全排空尿液,隨著年齡增加而引發的膀胱容量縮減,也可能是引起頻尿的原因之一。除上述原因外,天氣轉冷也會引起一系列生理變化,影響排尿頻率。首先,氣溫降低會減少人體流汗量,過多的水分因此透過小便排出。其次,寒冷環境使得肢端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至腎臟,進而促使心臟分泌心房排鈉肽,降低腎臟對水分的再吸收,導致尿量增加。此外,冬天喝水量減少使得尿液濃度變高,進一步增加對膀胱的刺激性。蔡樹衛醫師也提到,低溫還會使膀胱逼尿肌反射更加敏感,而骨盆底肌肉在寒冷環境中變得緊張,膀胱因此更易不自主收縮。同時,冷天使人更常忍尿,這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另外,感冒藥也可能引發排尿困難,尤其對攝護腺肥大者影響更大。冬季火鍋的盛行,攝取大量高湯和鹽分可能導致水腫,夜間平躺時,血液回流增加腎臟的尿液生成。面對天冷引起的頻尿問題,蔡樹衛醫師建議,首先應找出頻尿的根本原因,針對性地控制病情,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此外,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脖子、手腕、腳踝和腰部等部位,保持溫暖有助於減少膀胱的刺激。除此之外,蔡樹衛醫師也建議,晚餐後應減少水分攝取,避免喝茶或咖啡等利尿飲品,也應設法改善睡眠品質。如果夜間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而頻尿,可適當補充,但須注意可能的副作用。為避免夜間起床上廁所導致的跌倒,老年人可考慮在床邊放置尿壺,以便隨時使用。最後,蔡樹衛醫師強調,頻尿的成因往往複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寒冷天氣只是加重了症狀。如果頻尿問題嚴重,建議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免影響生活品質。
夏天是結石發作高峰!冬天的3-5倍 醫曝:如何預防、治療腎結石?
夏天水喝太少小心腎結石風險增加!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何承勳表示,夏天是結石的好發季節,由於氣溫高、流汗多、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排尿減少,進而增加結石風險,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氣溫與結石發生率相關,每年7-9月為高峰期,發作病人數是冬天的3-5倍。像46歲蘇先生有結石家族史,過去也常熬夜、飲水量少,大約6年前開始腎結石多次復發,接受過數次體外震波,始終無法完全清除結石,石頭越長越大,導致腰部酸痛,甚至伴隨血尿,前往新光醫院求診,經何承勳主任診斷,雙側腎臟都有直徑約2公分不等的結石。腎結石有2傳統治療方法 治療選擇依「這些」評估腎臟結石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常伴隨腰腹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問題。新光醫院泌尿科盧昱成醫師表示,其治療方式會依結石大小、位置及症狀嚴重程度來決定,傳統治療方式包括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穿腎取石手術等。不過盧昱成醫師提到,體外震波碎石術雖然每次結石廓清率可達70-80%,但若結石大於2公分,位置在腎臟下盞或是成分堅硬的單水草酸鈣結石,其實治療效果有限,而經皮穿腎取石手術適用於較大的腎結石,但需要全身麻醉且風險較高,術後恢復時間較長。雙側腎結石大用1招保腎 無傷口、恢復快像蘇先生雙側都有體積偏大的腎結石,傳統的體外震波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他也希望尋求效果更好、無傷口、復原快的治療,因此醫師建議蘇先生接受軟式輸尿管鏡配合最新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的手術治療。何承勳主任說明,軟式輸尿管鏡是一條細長、有彈性、前端可彎曲的內視鏡,經由膀胱及輸尿管上行至腎臟內,不會有傷口,搭配雷射便能將結石擊碎,此外配合最新型的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可使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更安全、有效率。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在手術時會持續進行負壓抽吸,前端還能隨著軟式輸尿管鏡彎曲,何承勳主任提到,這能避免腎臟內壓過高,並保持水流進出暢通,維持影像畫面清晰,而且還能吸出大部份的結石碎片,增加結石廓清率及手術時間,蘇先生在手術後也復原地相當迅速,出院回門診僅剩些許微小碎片,預期都能自行排出。初期無症狀應養成健檢習慣 注意飲食、飲水、運動針對腎結石問題,目前有許多治療方式可以選擇,民眾可與醫師討論最適當的治療方法。不過何承勳主任提到,由於腎結石初期沒有症狀,病人經常是因為其他疾病檢查才發現,因此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另外,何承勳主任提醒,民眾平時也應多喝水、多運動,避免攝取過多肉類、太鹹的飲食,每日飲水量建議為1500-3000cc,尤其夏天水份流失較多,應增加喝水量,減少結石發生的機會。
夏季結石病號「增5倍」 醫揭真相:水分補充不足
國內健保資料庫的統計,7到9月是腎結石的高峰期,結石發作的病人更是冬天的3到5倍。醫師提醒,每日飲水量建議在1500cc至3000cc,尤其夏天水分流失較多,建議須增加喝水量,肉不要過量吃,也不要吃太鹹,腎結石更要定期健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新光醫院泌尿科主任何承勳說法,台灣人口約有8%到10%有結石,分析其成因,有一半是先天體質問題,另外一半是後天因素,包含水喝得少、汗流得多,尿液濃度高讓一些結晶容易沉澱變成結石,飲食方面,習慣使用高鹽食物的人也比較容易罹患。何承勳表示,由於夏日氣溫高流汗多,水分若攝取不足易導致排尿減少,是結石的好發季節,根據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氣溫與結石發生率相關,每年7月至9月為高峰期,結石發作的病人是冬天的3到5倍,腎臟結石常見症狀包含括腰痛、側腰痛、下腹痛等疼痛,若石頭塞住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甚至有包含血尿和尿路感染等。另外,新光醫院泌尿科醫師盧昱成指出,治療的方式依照結石大小、位置及症狀之嚴重程度來決定,傳統的治療方式採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經皮穿腎取石手術,健保給付體外震波碎石術,每次的結石廓清率70%至80%;但當結石大於2公分,位置在腎臟下盞或是成分堅硬的單水草酸鈣結石的治療效果有限,常需多次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且可能因結石碎片造成輸尿管阻塞。至於經皮穿腎取石手術則適用於較大的腎結石,會於腰側開約1公分切口,以利內視鏡穿過體表進入腎臟,需全身麻醉且風險較高,術後恢復時間較長。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微創手術方式,使用「軟式輸尿管鏡」配合「抽吸式輸尿管導引鞘」的手術治療,搭配雷射將結石擊碎,可以處理小至中尺寸的結石,屬於無傷口、復原快的治療,但需要自費。
2成兒童與婦女飽受尿失禁困擾 醫籲:正視並早期及時治療
兒童與婦女都有兩成左右受尿失禁困擾,尤其生產過後發生尿失禁的比例可以高達四成,但這些受尿失禁困擾者中卻只有兩成的人出來就醫。孩子尿床受遺傳影響 常被忽略治療 每個孩子都有尿床的經驗,多數家長也認為尿床是正常現象,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自動痊癒,因而忽略尿床及早治療的重要性,導致現今兒童尿失禁就醫率不到兩成。隨著大腦的控制能力日趨成熟,孩子持續尿床卻延誤治療,即有可能造成長期的自卑感、焦慮、被霸凌等心理壓力及人際困境。兒童尿失禁最常見的現象為尿床,也叫「夜間遺尿症」,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尿床會受遺傳影響。尿床常見3大原因 視情況對症下藥台北慈濟醫院小兒泌尿專家楊緒棣副院長表示,「夜間多尿」、「膀胱過小」以及「大腦覺醒中樞不敏感」是造成尿床的三大原因,孩子就醫後通常會先請家長透過小便日記做紀錄,藉由觀察孩童每天喝水量、喝水時間、排尿量、排尿時間來評估小便製造量和膀胱功能,視情況安排檢查並針對不同原因進行藥物治療。女性應力性尿失禁 這樣治療獲改善至於女性尿失禁,無論是哪個年齡層都有20%的人因此困擾,生產之後更有多達四成的女性會出現產後應力性尿失禁,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若能早期診治,泌尿道感染的情況就有機會得到立即的改善;且約有七八成的人可以透過產後減重與凱格爾運動等骨盆肌肉的復健得到改善。其他新的保守性治療如磁波椅刺激骨盆肌肉、陰道雷射等也有相當的治療效果。楊緒棣副院長指出,保守治療半年以上仍然有嚴重尿失禁者,可以透過各式手術協助改善,讓每一位母親乾爽一生。
高溫飆36度「6大高危險群」注意 3要訣防熱傷害
30日天氣炎熱,4縣市可能上看36度。國健署曾提醒,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王英偉提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高危險群,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要注意:1.保持涼爽:穿著輕便、淺色、透氣、排汗功能的衣物。天熱時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於戶外活動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寬邊帽及擦防曬乳。2.補充水分:定時喝水,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若有限制喝水量的病友,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喝多少量為宜。3.提高警覺: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適當時間安排戶外活動,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另外,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家人、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發現自己或家人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13歲童「愛喝飲料」竟腎結石 醫示警1事:痛到又哭又吐
台灣手搖飲盛行,有些民眾會因為喝了飲料就很少喝水,日前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就分享一個他經手的案例,表示有一名13歲的弟弟因為左側腰痛「痛到又哭又吐」,送醫檢查後才發現他左側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黃士倫醫師在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提醒大家,「一定要跟家中孩子說要多喝水」,並分享近期的一名病患,一名13歲男孩因為左側腰痛,痛到又哭又吐,被家長緊急送醫救治,而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他左側水腎,電腦斷層報告結果則是顯示他左側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在照會泌尿科醫師後安排住院,後續將進行輸尿管鏡檢查。男童愛喝飲料,幾乎很少喝水。(示意圖/翻攝Pexels)黃士倫也說明孩子幾乎很少喝水,只愛喝飲料,再加上有結石的家族史,「這個孩子是我遇過年紀最小的腎結石」,他也在留言區提醒家長,體重跟大人差不多的小孩,可以用體重乘以30來計算一天該喝多少水,「果汁牛奶都算水份,但不要超過總水份的1/3」衛福部也曾指出,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國小學童至少飲用1,500 ml水,可以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患有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此外,正常情況之下尿液多呈透明狀,顏色由淡黃色到黃褐色,尿液的顏色會隨著食物、藥物、維生素以及疾病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尿液可作為人體是否需要補水或是身體情況是否良好的基礎簡易指標,使民眾能做到每天自我審查身體狀況。
家長傻眼!小五生體重飆至「84公斤」 專家建議3原則預防肥胖
一名12歲小五生近期因體重肥胖問題,由家長陪同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經減重中心儀器測量後,體重為84.7kg,BMI及體脂率竟分別超標高達33.5及37.7%,在鐘捷瀠營養師詢問下,兒童平日很少運動,長時間使用3C產品,還有晚睡,吃宵夜泡麵、洋芋片的習慣,體重近期快速增加。與學童家長溝通後,訂定改變均衡選擇,主食以蛋白質為主,戒掉宵夜習慣,並且增加喝水量至3000c.c,每天運動40分鐘,9點就寢睡覺,期望達成目標控制BMI及體脂率分別在21.5及27%以下。鐘捷瀠營養師觀察,目前台灣學生放學後接續安親或補習班等活動,導致大多數學生晚餐都以外食方便為主,例如小吃攤、便利商店等。而學生們常會因為想選擇喜愛食物或省下零用錢,食物選擇單一化,大多以麵包、微波食品、滷肉飯等,營養素不均衡。且外食大多為精製澱粉、高油炸食物,導致熱量攝取超標,加上3C產品興起,學生增加觀看螢幕的時間反而減少動態活動及睡眠時間。因此,建議學生如果要在便利商店解決三餐,以原型食物為主,例如地瓜,茶葉蛋等,點心可用優格搭配新鮮水果。鐘捷瀠營養師在兒童節前夕,提醒家長和兒童預防肥胖掌握三要素:1.增加營養知識:從小培養孩子認識六大類食物及營養素,告知均衡飲食的重要性,每一類食物都缺一不可,避免出現挑食及營養素攝取不均衡的狀況。2.家長身教做表率:全球各地肥胖相關調查發現,若孩童是在健康飲食的家庭中成長,罹患肥胖及慢性病的比例較少。這是因為父母平常都不選擇含糖飲料、甜點等食物,小孩自然也減少自主選擇這類食品的機會,進而達到良好的體重控制。3.在家用餐及運動:在家自行烹調次數較多,能減少孩子外食攝取過多油脂及熱量,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備餐的過程,更可以引發健康飲食的動機及在家用餐的樂趣。另外,家人共同運動也可提升兒童及青少年願意參與戶外活動的意願,增加熱量消耗,達到預防體重增加及體重控制的好處。鐘捷瀠營養師表示,根據最近期衛生福利部國民營養調查統計,台灣 7-12 歲、13-15 歲及 16-18 歲的族群過重加上肥胖盛行率分別達 26.7%、30.6%及 28.9%,顯示兒童及青少年過重及肥胖的問題日趨嚴重。提醒父母親平日應注意兒童身高體重變化,一旦學校發的體檢單有異常,就應該開始做生活型態的改變或可就診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不滿員工下班前水壺裝滿!老闆怒:公司資產不是這樣用 全網回嗆
近日一名老闆發文抱怨,稱員工會在下班前把水壺裝滿,怒控「當我眼瞎?公司的資產不是這樣用的!」PO文一出,引發網友們回擊:「這種格局的人可以當老闆?」這名老闆在Dcard發文抱怨,指出「不要把水壺裝滿水在(應為再)下班好嗎」,他表示,5點下班有些員工都會選在下半3點半左右把水壺裝滿,這行為老闆都看在眼裡,怒嗆「當我們老闆都眼瞎?」更強調「公司的資產不是這樣用的」。然而這名老闆的抱怨並沒有引起網友共鳴,反被回嗆「連水都捨不得給員工裝,我祝你早點收一收吧」、「沒本事別學人家當老闆好不好」、「如果裝很多瓶,害仍在加班的人沒水喝、等製水中,那就滿白目的但連飲用水都出不起的老闆,說出來滿丟臉的」、「所以貴公司會因為員工裝了一點水而導致成本過高而倒閉了嗎」、「誰管你,水壺就是要裝水啊,不然裝啥」、「沒拿大罐的悅氏去裝已經很給面子了好嗎」。網友也指出「3點半裝水也不一定是要偷水吧?」表示每個人的喝水量跟速度不同,「我6點下班5點去裝滿1公升的水,下班前早就喝完了」,「飲水機的水是提供給在公司的時間使用的,5點下班代表3點半還是上班時間啊,使用公司飲水機有什麼問題嗎? 還是說3:30~5:00這一個半小時都不能喝水?」。也有網友分享自己老闆的暖心之舉,表示「我們公司發現我不愛喝水,還會關心我一天飲水量,還會問我租屋處有沒有飲水機,要我下班前裝滿再回家沒關係」、「怎麼我們老闆都叫我們不要買水回家,帶罐子來裝回去就好」、「我以前老闆辦公室都指定裝高級濾水器,是生飲號稱能量水等級,定期換濾心保養,歡迎同事多多飲用,同事家人甚至可以直接拿桶子來接水」。
女性必做5大健康「泌」訣 日喝3000毫升水防感染
不少女性常誤會泌尿科是男性專屬科別,但其實泌尿系統男女都有,凡攸關泌尿方面的問題,都可以求診或諮詢泌尿科。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在粉專分享提到,常收到不少女性病患私訊詢問關於尿路異常、不安全性行為或產後漏尿等問題而覺得困擾,卻又不確定是否可以看泌尿科。藉著38婦女節,顧芳瑜提出以下5個女性應該知道的健康「泌」訣,提醒女生們如何關注泌尿健康來寵愛與保護自己。1.施打HPV疫苗 降低子宮頸癌、頭頸癌、菜花的侵襲越來越多女生有施打HPV疫苗的觀念,但還是有些人對於2價、4價、9價疫苗不太了解,也想知道打了之後到底可以保護多久?顧芳瑜解釋,所謂的「價數」,代表是可以預防的病毒型別,價數越多,代表保護力越好。目前9價疫苗的保護力範圍最廣,不僅能預防常見的子宮頸癌,亦可預防頭頸癌、外陰癌、菜花等疾病。此外,目前的研究認為完整打完三劑就有完整的保護力,這也是因為9價疫苗目前上市的時間大約10年左右,目前第一批施打的人,都還是顯示有保護力,但未來需不需要補打,則需要之後的研究給答案。⠀2.定時做凱格爾運動 免於漏尿之苦很多產後媽媽們說不出的困擾,就是在大笑、打噴嚏、提重物等會增加腹壓的活動時,會發生漏尿的情況。顧芳瑜建議可以考慮每天做凱格爾運動,每次撐5-10秒,一回合做10次,每天可做4-5回合。若怕凱格爾運動太枯燥,也可考慮坊間常聽到的磁波椅、GX椅,這些都是利用外部力量來協助你可以有效率地做凱格爾運動,增加骨盆底肌強度。若是這樣仍有漏尿困擾,下一步不妨考慮做懸吊術或是注射尿道填充物,也有助大幅減低漏尿之苦。⠀3.定期性病檢測性病檢測的觀念在歐美其實十分流行,大約固定每6個月做一次性病篩檢。但很多人常常為性病檢測貼上錯誤標籤,以為做檢測的人就代表性生活精彩或不檢點。顧芳瑜特別呼籲,很多性傳染病的傳播媒介,不見得只有性行為,例如菜花有可能藉由觸摸不乾淨的表面而感染。此外,即使目前可能為單一性伴侶,但由於性病有潛伏期,你無法確定另一半或對方過往結交的另一半的狀況。因此,定期檢查有助及早發現與治療,而且多數性病只要透過完整治療,都有機會得到控制或痊癒。⠀4. 降低夜尿 睡前4小時減少喝水量、咖啡因泌尿科常有不少對於夜尿症十分困擾的病患。因為夜尿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可能導致工作表現與情緒不佳,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顧芳瑜提醒,夜尿其實是一種症狀的表現,很多疾病如膀胱過動症、心衰竭等都可能以夜尿症狀表現,建議民眾可先嘗試調整生活習慣,多數病人往往可藉此來改善症狀。但如果仍感到困擾,則可以求助泌尿科與醫師共同討論。5.每天喝水3000ml 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多喝水有助將泌尿道中的細菌沖刷下去,就能大幅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至於一天喝多少水才夠?顧芳瑜提供一個簡單判別的小撇步:如果尿液顏色為淡黃色,代表喝水量足夠;若尿液顏色很黃,就代表得趕快補水囉。另外,由於台灣氣候溼熱,女性普遍有私密處反覆感染的問題,生理用品品牌靠得住也首創抑菌淨化加強版的衛生棉,除了採用99%抑菌效果獨家天然抑菌層之外,更創新打造「雙重抑味科技」,首創淨味加強圈與植萃抑味層,經過消臭性能測試,能有效抑制100%異味;而具有千萬透氣孔的高透氧棉片,能長時間維持私密處乾爽不悶熱,有助徹底擺脫惱人的濕悶與異味困擾。
少年每天喝水9公升「情緒暴躁易怒」竟是腦內長腫瘤 醫示警4症狀
攝取足夠的水分,對維持生理機能有很大的作用,但若是喝太多水,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中國廣州一名16歲少年,每天要喝水9公升,而且短期記憶竟然像流水,馬上就忘記,檢查才發現腦內長腫瘤。據《廣東新聞》報導,少年從去年5月多次住院,但每天仍問醫生同樣的問題,「醫生,你是哪裡人?」、「你有吃的嗎?」這2句是他的口頭禪,初次被家人發現異常是在2021年暑假,當時飲水量驚人,「一桶18升的家庭桶裝水,他1個人2天就能喝完」,原本擔心是腎功能問題或糖尿病,但檢查顯示正常,後來喝水量有稍微減少,便沒進一步就醫。然而,少年2022年10月行為變得異常,很容易被激怒,被以為是青春期憂鬱症治療,卻沒有好轉,還出現視野缺損,走路時常摔跤。直到2023年3月才檢查出鞍區占位,醫生懷疑是膠質瘤或顱咽管瘤,並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病理診斷為生殖細胞瘤,豈料之後卻開始出現短期記憶障礙,體重從110斤爆增至150斤。少年短期記憶變差,而且情緒變暴躁。(圖/翻攝自廣東新聞)為了尋求進一步治療,家人2023年5月帶少年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醫生初次會診懷疑是純生殖細胞瘤,但複檢發現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數明顯升高,認為是混合型生殖細胞腫瘤,而且有復發跡象,加上內分泌紊亂合併肺部感染,反覆出現發熱、渾身浮腫、情緒煩躁,必須盡快放化療,否則會擴散。最後在家屬的同意,進行了放射治療控制腫瘤。少年經過4次放療,體溫終於恢復正常,情緒也穩定下來,目前正在接受化療,每日喝水量也控制在3公升左右。醫生指出,少年的腫瘤生長在鞍區,對下丘腦產生壓迫或侵犯,從而引起一系列下丘腦綜合症,包括多飲多尿、記憶障礙、情緒波動、食慾異常、體重變化、體溫調節異常等。對此醫生提醒,尿崩症、視力障礙和垂體功能低下是鞍區生殖細胞腫瘤典型「三聯症」,若出現多飲、多尿,伴有視力減退、內分泌紊亂,要高度警惕,及時就醫檢查。
「棕色脂肪」竟能燃燒熱量? 醫師揭密「這類人才有」
春節期間親友團聚,少不了豐盛的年菜,美食的誘惑讓許多民眾攝取過多熱量,加上熬夜更是加重身體負擔,許多民眾多吃少動,年後才發現腫了一大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32.4%民眾在過年期間體重增加,平均增加1.7公斤。淨妍醫美診所曾俊夫醫師表示,肥胖會無聲無息地影響體內器官的運作,並帶來許多併發症,建議控制飲食與運動,局部較難去除的皮下脂肪,則可透過醫美減脂療程達到改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即使沒有造成身體的不適,但肥胖仍會無聲無息的影響體內器官的運作,帶來許多併發症。根據醫學統計,體重愈重者,慢性疾病發生率愈高,死亡率也愈高,常併發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骨關節炎、呼吸系統疾病、癌症、胃食道逆流、膽囊疾病、不孕症等。除了身體的疾病,肥胖者也容易罹患各種心理問題,輕者如產生憂鬱情緒,重則導致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體脂肪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可以幫助身體燃燒多餘的卡路里以保持溫暖,一般來說棕色脂肪在嬰兒中最常見,主要在肩膀和胸部附近,當成年後,大多數棕色脂肪流失,僅留下白色脂肪。白色脂肪又分為「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內臟脂肪」位於腹腔深處,圍繞著重要的器官例如肝臟、腸子和心臟,與皮下脂肪不同,內臟脂肪無法觸摸或感覺到,但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這類型的脂肪主要為飲食不正常、吃多動少所形成,可以藉由飲食控制和運動逐漸消除。曾俊夫醫師說明,飲食選擇天然食材,如完整新鮮未經過多加工調製的肉類,及蔬菜、水果、菇類、海鮮等。糕點、甜不辣、貢丸、香腸等加工食品應減少攝取。瓜子堅果類是優良的營養來源,但吃的時候最好先規劃數量,避免一顆接一顆一口接一口造成過多油脂的攝取。運動則可每天規劃30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有氧運動保持心肺功能,如果輔以重量訓量提升基本代謝率更優,避免脂肪堆積在身上造成負擔。位於皮膚下方肌肉上方的脂肪都可以稱做「皮下脂肪」,經常會在臀部小腹、側腰、手臂、大腿內側等捏到的脂肪,它大約佔人體脂肪儲存的90%,除了飲食控制和適當的運動,部分脂肪因運動鍛鍊不到而成為局部堆積的部位,則可以透過醫美療程來改善,如:音波減脂、冷凍減脂、消脂注射,甚至是抽脂手術。音波、冷凍、消脂注射原理為殺死脂肪細胞,並經身體代謝,減少局部肥胖的體積;手術則藉由侵入性方式減少抽脂部位的脂肪細胞,以此消除皮下脂肪。醫師也提醒,生活中的小習慣也都可能無形中抵銷為了減脂所做的努力,養成健康的習慣,才能常保美麗及活力。像是養成定時飲食,如早餐一定要吃,晚上7點半後不進食,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規劃,盡量不要在規畫的時間外吃進多餘的食物。另外多喝水分,飲料、咖啡也可以,只是要注意除了水之外的成分含量,每天喝水量保持在2000 CC以上,甚至可以規劃白天固定每小時喝200 CC水分方便達成。減脂是一個漫長且沒有捷徑的旅程,在減脂過程中務必檢視自身情況,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搭配醫美減脂療程,達到雕塑身材的目的。
隋棠《非殺人小說》激情床戲引熱議!大方公開43歲零死角美顏的最強保養法!
最近隋棠因為愛奇藝台劇《非殺人小說》和劉冠廷的大尺度激情戲,屢屢登上版面,沒想到卻有粉絲歪樓直誇隋棠在戲裡的狀態真的是無敵好,不論鏡頭多特寫臉蛋依舊零瑕疵!而隋棠在近日出席醫美儀器活動發表會現場時,便和大家分享她的逆齡保養法,教粉絲怎麼養出跟她一樣的零死角美顏。隋棠出席醫美活動時,現場公開她的盛世美顏保養祕訣。(圖/品牌提供)隋棠逆齡保養法第一招:吃得健康多喝水隋棠堅信吃進身體的東西會反映在你的外在狀態中,所以甜食、油炸類的食物本來就應該少吃,而肉類、青菜、澱粉則可以均衡攝取;同時喝水量也要充足,隋棠說多喝水對皮膚真的很有幫助,像她自己每天起床一定就會先喝一大杯溫熱水,一天會喝足2000~3000CC的水量!隋棠也說不用怕吃白飯,只要不過量就好。(圖/取自隋棠IG)隋棠逆齡保養法第二招:睡眠充足讓你0成本變美即使形成很忙碌,但很重視睡眠的隋棠說自己每天的目標都是要睡滿8小時!她還加碼分享如果睡不好的人可以嘗試看看所謂「美軍睡眠法」,這個最初由美國海軍飛行訓練學校研發的美軍睡眠法,只要從臉部開始接著到肩膀、胸部,最後到大腿、腳尖慢慢依序放鬆,把思緒整個放空,多練習幾次之後,就可以達到在2分鐘內快速入睡的目標喔。睡得好也能有助於皮膚改善喔。(圖/取自隋棠IG)隋棠逆齡保養法第三招:高效率的醫美保養是好幫手隋棠坦言自己因為近期工作滿檔,不只是吃飯,真的連想要好好坐下來擦保養品的時間也沒有!這種時候就真的很需要快速又有效果的醫美來加持,像她最近體驗完翡翠電波就被老公Tony稱讚,還笑說也許可以讓Tony也來做一次初體驗,當成補送結婚紀念日的禮物XD。做完醫美保養因為效果太好,讓隋棠笑說也想送老公Tony去體驗看看。(圖/取自隋棠IG)
愛吃甜食害膀胱爆炸!日常4飲食禁忌出爐 醫提醒:喝太多水也NG
頻尿、尿不乾淨、沒有廁所不敢出門,國人常見的膀胱問題總令人羞於啟齒。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透露,過多精緻食物的攝取,不只會導致胃食道逆流等疾病,還容易引發膀胱過動,讓人不停跑廁所,此外生活中其實還有不少容易誘發膀胱過動的飲食禁忌,就連喝水也要注意每次攝取的量。戴定恩醫師在臉書粉專「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 文山 新店 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專業」發文,有膀胱過動症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減少攝取刺激性的食物,像是咖啡、茶這些有含咖啡因的食物,或者是酒、辛辣的食物,都該減少攝取,避免刺激膀胱。戴定恩說明,除了刺激性的食物之外,高糖分的精緻食物,像是蛋糕、汽水、巧克力等也要少吃,才不會為膀胱加劇負擔;另一方面,雖然水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不過還是要提醒膀胱過動症的朋友,喝水量應依照體重和腎功能,控制在每小時150至300ml,並隨流汗多寡調整水分攝取,不要一次喝太多。醫師表示,香菸裡頭的尼古丁除了對肺部會造成影響之外,其實對膀胱也是種刺激,因為尼古丁容易導致膀胱不自主地收縮,且抽菸會把有害化學物質帶入體內,並在尿液中堆積,進而損害膀胱內皮黏膜,長期容易引發膀胱癌,建議膀胱不好的朋友多方嘗試,盡快戒掉煙癮,守護自己的健康。(圖/翻攝自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 文山 新店 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專業臉書)
尾牙痛風祭3/歲末聚餐「哪些食物最危險」 營養師列名單一次看
為什麼體內尿酸濃度會過高?雖然台灣患者大多是因為天生體質,但若不想頻繁發作痛風,勢必得調整飲食。首先,營養師建議要「完全禁酒」,研究顯示,就算是只有酒精殘留的薑母鴨、燒酒雞,都可能引爆痛風;另外要避免的還有含糖飲料,尤其是高果糖糖漿的手搖飲,更是造成痛風年輕化的主因,所以在尾牙聚餐時一定要盡量避開這些地雷食物。痛風擁有「富貴病」的封號,土城醫院風濕過敏科蔡秉翰主任表示,尾牙聚會幾乎餐餐大魚大肉,因此痛風發作的人數增加2~3成。「有些患者平時不吃藥,但考慮到之後要吃大餐,所以會自以為聰明地先服用降尿酸藥物,希望藉此讓尿酸不超標,卻可能造成反效果。」蔡秉翰說,尿酸濃度的波動起伏也是痛風發作的原因,突然讓尿酸一下子降、一下子升,反而可能誘發痛風發作,因此不建議患者擅自在餐前服用藥物,不如好好選擇聚餐時的食物,才是比較重要的事。營養師程涵予說,多數人認為只有啤酒較容易誘發痛風,但研究顯示,任何酒類都可能導致痛風發作,而且風險增加4成。「喝酒雖然只會微微增加尿酸數值,但其實卻會大大的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程涵予說,研究發現在24小時內喝超過1-2 份酒精飲料(一份酒精大約等於一罐5%酒精濃度的啤酒350ml),與沒有喝酒相比,痛風發作的風險高出4成,而且喝越多、痛風發作風險越高。另外,2015年的美國醫學雜誌針對724名參與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研究發現,喝任何種類的酒都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因此程涵予建議痛風患者最好完全禁酒,甚至連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都避吃。「因為就算煮再久,都無法使這些料理中的酒精完全揮發,研究發現煮15分鐘後,酒精殘留約40%;就算煮到2小時,酒精仍殘留10%,而這一點點殘留的酒精,就可能使你的痛風發作。」營養師程涵予表示,並非只有啤酒較容易引發痛發發作,研究顯示,任何酒精都可能增加4成發作風險。合成圖聚餐時要避免吃過多紅肉、海鮮、高脂肪食物,否則吃完後恐怕會導致痛風發作,也會使體內尿酸濃度升高。(圖/CTWANT合成)同時也要避喝含糖飲料,所以尾牙聚餐時最好別碰芭樂汁、柳橙汁等飲料。「研究發現,攝取1公克的果糖,會在之後的2小時內使每公升血液中的尿酸增加1~2毫克,而且喝較多的含糖碳酸飲料的人,尿酸濃度也較高,尤其是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攝取量,與痛風發病風險明顯正相關,由於許多年輕人愛喝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手搖飲,可能也是痛風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另外,也要少吃一些高普林食物,包括紅肉、內臟和海鮮,以免身體代謝出更多的尿酸。「所有的紅肉例如牛肉、牛排、豬肉、豬排、羊肉、羊肉爐都是高普林食物,另外內臟類如豬肝、腰子、牛舌,及海鮮類包含貝類、干貝、牡蠣、龍蝦、蝦子、螃蟹、魚全部都是高普林食物,記得避免或減少食用。」程涵予提醒,聚餐時經常會出現的酸菜白肉鍋、佛跳牆,由於濃郁高湯含有高普林,因此也要少吃。還有高脂肪食物如培根、香腸、五花肉等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風發作期時也要避免大量食用。亞大醫院腎臟科醫師林軒任在臉書PO文表示,一般來說蔬菜都屬於痛風族的安全食物,但還是有些例外,例如豆芽菜、紫菜、筍子都屬於高普林食物,建議少吃,但也不是說高普林就一定會引發痛風,例如香菇、金針菇、杏鮑菇雖然普林高,卻不會誘發痛風。蔡秉翰則提醒痛風族要多喝水,因為痛風的另一個關鍵在於「喝水量不足」。「導致體內尿酸偏高的原因,除了體質、飲食之外,還有代謝,如果體內尿酸無法排出,尿酸值自然就會偏高,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c.c.的水分,才能幫助體內尿酸排出。」◎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石知田墳墓撿到浪貓 認栽成為貓奴
石知田今年成為新手喵爸,今年3月在清明掃墓途中因緣巧合,收編一路跟隨的撒嬌浪浪「旺旺」,貓咪現在成為石知田生活中最重要的小後,大幅改變他的生活模式,起床先檢查飼料夠嗎、觀察旺旺的喝水量、排便量、工作一收工也是馬上回家去陪旺旺,認栽正式成為貓奴。石知田品牌擔任秋、冬連續兩期首發大使。(圖/mouggan)石知田為了旺旺一生一次的重要結紮手術,搜尋名醫,耐心排隊等待手術。中間經歷了旺旺的第一次發情期,石知田靠著與ChatGPT對話,成功解鎖貓咪使用手冊,配合專業獸醫意見,原來用手在貓咪的臀部持續按摩刺激,可以有效減緩貓咪的發春期的不適,他笑稱:「沒想到我變成貓咪的手天使了。」拍完秋冬服裝廣告後,石知田直接中暑,笑稱已用生命擔保這些潮服的保暖度。(圖/mouggan)出道即一直散發憂鬱書生氣息的石知田,近來開始進行自身的大改造計畫,一周四次的重訓,配合泰拳訓練,開始慢慢感受到體態的變化。眼尖網友在社群媒體留言知田身體厚實不少,本人妙回:「請大家期待人間胸器-石知田2.0。」即將進入2023年的最後一季,透過自身的大改造計畫,希望擴展更多的可能性,能夠詮釋更多不同以往的角色帶給觀眾新的視覺享受。
追求養生「天天灌水7公升」!她「冒2症狀」才驚覺水中毒
人人都知道喝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但就有一名48歲熟女「日飲7公升水」導致下肢水腫、頭昏無力,最終被醫師診斷出「水中毒」。對此,書田診所副院長、泌尿科醫師洪峻澤提醒,正常人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就已足夠,不過這「3類人」則須限制水分攝取量。泌尿科醫師洪峻澤分享診間病例,透露該名女子非常注重養生且喜歡喝水,不過卻經常頻尿、腳背水腫長達數月,直至病患開始感到頭暈、全身無力懷疑是腎臟出問題,這才前來就醫。醫師檢查發現,患者腎功能正常,但血鈉值卻偏低,且對方每天喝水量多達7000毫升,因此診斷為喝水過量造成「低血鈉症」,也就是俗稱的水中毒。洪峻澤指出,一般人飲水過量引起「水中毒」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心臟衰竭、腎衰竭洗腎和肝硬化等3類人,礙於水分和鈉離子難以排出、水分易滯留體內,因此需要特別控制水分攝取,否則恐導致疲累、頭暈、肌肉無力、嗜睡、意識不清等水中毒症狀,嚴重甚至休克死亡。洪峻澤也提醒,每天尿量應維持在1500至2500毫升,尿液顏色若是呈現「清澈淡黃色」代表飲水量正常,若呈現「深黃色」則意味水喝太少,最後顏色若「清淡如水」就是喝水過量,建議民眾可透過觀察尿液顏色,調整自己的喝水量。
熱量赤字好幫手! 醫曝「1飲品」抑制食慾還超燃脂
減重的不二法門就是少吃多動以達到熱量赤字。對此,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李晨瑜也建議,其實在減重過程中還可以搭配多喝水,因為水可抑制食慾、增加基礎代謝率、增進運動效能、有助排除體內廢物,還能減少便秘問題,讓減重更事半功倍。李晨瑜近日在臉書粉專《李晨瑜醫師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發文指出,每次減重門診都在提醒大家要多喝水,但是到底為什麼減重期間要增加喝水量呢?「這裡提供6個喝水有助於減脂的原因,希望能增加大家喝水的動機。」水是天然的食慾克制劑:有時當人感到飢餓,不一定是真的餓了,其實是渴了,是身體缺水的現象。研究顯示,在用餐前刻意飲用適量水,比沒有在用餐前喝水的人,不論是在體重、體脂、BMI(身體質量指數)都有較明顯的降幅。水可增加熱量燃燒:水份會暫時性增加身體靜止時的熱量消耗。尤其喝冷水時,為了讓體內水溫升高至有利於其他代謝消化的溫度,會額外消耗能量。水有助於排除體內廢物:腎臟是代謝廢物和毒素的器官,當身體缺水時,腎臟會想要把水份留住,而無法有效排出廢物。缺水也會造成便秘,更不利於減重。喝水能降低整體含熱量飲品攝取:很多人習慣飲用含糖或高卡路里飲料,以為這樣就可以不用喝水,但研究顯示,以水取代用餐後攝取的含糖的飲料,長時間可減少可觀的體重。燃燒脂肪需要大量水份:脂肪分解(lipolysis)的第一個步驟是水解(Hydrolysis),水分子會和三酸甘油酯(TG)作用,形成甘油(glycerol)和脂肪酸(fatty acid)。足夠的水有助於脂肪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喝水能增加運動效能:喝水會讓運動中的肌肉、骨骼、組織正確地動作,也能使心肺運作得宜,創造更佳的運動效能。李晨瑜也在文末建議,減重期間一天的飲水量最好為體重(公斤數)x40c.c.。但也不是只喝水就能輕鬆瘦,減重期間仍要配合正確的飲食觀念。此外,不用一次就要喝到目標水量,循序漸進的訓練,慢慢增加飲水量,才不會有不適感。
上泌尿道結石復發當心是「副甲狀腺亢進」所致! 這樣做降低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根據臺灣2013年的研究發現(1 J Urol. 2013 Jun;189(6):2158-63.),上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高達7.4%,其中男性9%,女性5.8%,並隨著年齡而增加,最常見於60至69歲。上泌尿道結石一年內及五年內復發機率為6.12%及34.71%。上泌尿道結石 形成原因多樣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說明,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的影響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因此建議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4種不同結石應調整生活型態 可降低復發機率李高漢主治醫師指出,飲食上的調整以維持營養的綜合平衡也很重要,根據病人的結石種類調整飲食。1、草酸鈣結石病人:應該少吃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青椒、豆類等),少喝生啤酒、咖啡、紅茶、可可、阿華田及巧克力。2、尿酸結石病人:應減少嘌呤攝取如動物內臟、豆類食物、海鮮、紅肉、酒精飲品等高嘌呤食物。3、磷酸鈣結石病人:應避免碳酸飲料、高磷酸食物如酵母、小麥胚芽、蝦、香菇、全穀類、麥片、內臟、蛋黃、牛奶、豆類、堅果類等。4、感染性結石病人:除了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外,也需要將結石清除乾淨。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族群 反覆復發恐傷腎李高漢主治醫師提及,對於高風險上泌尿道結石病人(如:兒童泌尿道結石、反覆泌尿道結石發作病人、感染結石、孤立腎),為了避免上泌尿道結石反覆復發影響腎臟功能,可進行24小時的尿液代謝檢查及抽血檢查,以了解結石的成因,然後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藥物及飲食上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含鈣結石常見的代謝異常為高尿鈣(hypercalciuria),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是否同時有高血鈣,如果也有高血鈣就有可能是副甲狀腺亢進引起的。
男左腰痛尿不出來!就醫驚見「1.5公分結石」卡輸尿管 6飲食地雷出爐
40多歲的游先生近期常感到左側腰部疼痛,加上小便變得很難排出,至泌尿科看診、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左側輸尿管被一顆約1.5公分的結石卡住,腎臟內也有數顆小於1公分的結石。游先生因工作需頻繁出國,為避免反覆回診耽誤行程,與醫師討論後決定以軟式輸尿管鏡一次將結石全部清除。恩主公醫院泌尿科莊德彥醫師指出,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手術可以一次清理輸尿管與腎臟內的結石,且體表沒有傷口、出血量少、手術方便快速,對於有時間安排考量、高齡族或是不適合經表皮做腎造廔取石術的患者,是很好的選擇。醫師說明,腎結石是指腎臟的代謝物在尿液裡形成堅硬的結晶沉積物,並累積在腎臟裡,若平時水分攝取量不足、喜好高鈉等重口味飲食、肥胖、患有代謝性疾病、有個人相關病史或家族病史,就容易形成結石。莊德彥指出,腎結石初期因體積小所以沒什麼感覺,隨著時間拉長、結石體積變大,造成排尿系統的阻塞就可能產生腰痛、背痛、下腹痛、血尿、尿量變少等症狀,另外男性尿液中易形成結石的成分濃度比女性高,所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結石。醫師解釋,體積小的腎結石通常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無法排出體外的結石則會依照成份、大小、數量與部位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同時也會考慮病人的意願與身體條件來做決定。案例游先生因有工作行程上的考量,再加上結石數量不少,討論後選擇進行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手術,這種手術是用近70公分長的軟鏡從尿道進入體內,經過膀胱、輸尿管再到腎臟,透過中空的管路將雷射打進去擊碎結石,被擊碎的結石就可以在排尿時排出體外。因從尿路進入人體,所以體表完全沒有傷口,且能夠控制鏡子彎曲的方向,讓其能夠抵達腎臟的各個角落,所以結石清除率高達九成。莊德彥提醒,今年夏天高溫一再刷新紀錄,若民眾流汗量大喝水量卻少,產生腎結石的風險就容易增加。莊德彥醫師提醒,平日飲食應避免攝取過量的蛋白質、氮及太鹹的高鈉料理,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濃茶、濃咖啡等也應適量,每日需攝取2到3公升的水分,以促進腎臟代謝,預防腎結石及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