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需求
」庫存清報喜訊2/復甦剛開始 分析師指上游IC先受惠可觀察這兩家
就近日品牌廠及供應鏈法說會及財報釋出的訊息來看,消費性產品已出現回暖跡象。「投資人仍須留意兩大重點,首先是品牌客戶的庫存回補,若回到平均水位就可能放緩回補力道,連帶地,上游零組件及IC公司營收也將降溫。第二,產業復甦回溫,訂單和營收呈緩步向上趨勢,因此投資人需具備長期抗戰的預期。」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WANT記者說。范振鴻指出,近期多家重量級巨頭公司,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聯電(2303)、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都相繼提到消費性需求已經有初見回暖的跡象。另外從手機或者是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的供應鏈營收來看,確實也應證了這樣的論點。電商是最早感受終端消費回溫的第一線。(圖/MOMO提供)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品牌客戶仍以短單或急單的方式回補庫存,也意味著這目前的高利率環境之下,品牌客戶似乎還未明顯回到過去兩年之前的信心。」范振鴻提醒投資人,也要有長期等待的心理準備。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觀察終端市場說,「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狀況,近期可以先行觀察的指標,就是電商的雙11購物節表現,根據法人預期,富邦媒(8454)今年11月營收在雙11的推波助瀾下,單月營收占全年營收占比有機會達到14%,而全年營收也將衝破1100億元大關,再創新高。」在處理器大廠高通以及蘋果陸續發表搭載AI加速器的新處理器之後,AI PC成了目前市場最熱門的話題,「AI PC在明年推出的可能性又大增了不少。」范振鴻表示,在台股PC供應鏈,投資人可以留意近期表現較強勢的鈺太(6679)及義隆(2458)。法人預期消費性NB觸控IC設計廠義隆電將受惠產業需求回升。(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資料照)范振鴻說,鈺太是MEMS麥克風IC設計大廠,在全球筆電市占率高達6成,而聯發科在2022年底認購鈺太私募成為最大單一股東,並取得兩席董事後,雙方也開始進行技術及產品開發,目前有超過5個專案進行中,產品範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無線藍芽耳機、智慧電視等。而鈺太8、9月營收年增率已轉正,加上英特爾也將推出新處理器平台,有利於筆電出貨增溫。至於義隆則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性NB觸控IC設計廠,隨著商用需求回升、Windows 10停止更新以及新處理器的規格升級,都將有助於帶動市場換機氣氛。「包括鈺太及義隆兩家公司皆為NB相關IC全球市占最高的一線大廠商,所以在NB/PC消費性產業需求回升之際,將會是優先受惠的公司。」
面板雙虎5月營收回溫 友達重回200億元大關、群創年增率轉正
電視面板價格從3月以來止跌回升,帶動面板廠營收逐步上揚。友達(2409)周五(9日)公布5月營收重返200億元大關,達218億元,月增17.4%、年減0.8%;群創(3481)5月營收187億元,月增9.8%、年增3.9%,是11個月以來的高點。市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6月電視面板價格已漲回現金成本,面板廠現金流轉正,下一步就是拚轉盈,為此面板廠漲價態度依然強勢,也持續調控稼動率。但5月份因中國品牌積極備貨618促銷檔期,目前備貨已告一段落,預計6月電視面板價格漲幅將出現微幅收斂,而顯示器面板則由報價較低的open cell開始調漲。受惠大尺寸面板價量續漲加上IT面板急單湧入,面板雙虎營運回温。友達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218億元,除單月營收重回200億元大關,營收年減率也縮小。5月面板總出貨面積達204.7萬平方米,較4月增加24%。群創則公布5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8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9%,營收年增率轉為正數。5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1120萬片,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2798萬片。不過,相較於面板雙虎受惠於價格強勁反彈,中小尺寸面板營收成長幅度略為平緩。面板廠彩晶(6116)5月合併營收10億元,月減15%,終止連3個月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也衰退37%。以出貨量來看,彩晶5月份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2325萬片,月減34.2%,大尺寸及自有品牌產品出貨量共計9.1萬片,較上月減少71.4%。彩晶表示,5月營收低檔表現,主要是因為去年底啟動設備更新,機台更新預估到今年9月底才會更換完成,此前產能大約是過去滿載時的8成。並指出,儘管5月營收意外下滑,仍看好今年營收可望逐季上揚。友達董座彭双浪日前表示,目前面板供需已回健康水位,除電視面板客戶持續拉貨外,IT產品如顯示器、筆電面板也都有急單增加的情況,隨消費市場緩步恢復,預期商用需求也將第二季底跟上,面板市況今年將逐季成長。
僅靠商用需求撐盤 IDC:全球顯示器年減2.5% 2023年再減1.5%
研究機構IDC公布全球PC顯示器季度追踪報告,最新結果顯示,2022年第一季全球PC顯示器市場表現平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出貨量成長0.3%。展望全年,IDC預計,2022年全球出貨量將年對年衰退2.5%,2023年出貨量年成長將再下降1.5%,2024年則將穩定下來。IDC客戶裝置追踪研究經理Jay Chou表示:「隨著各國重新開放,我們看到在經濟挑戰和預算轉移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家用市場需求正在放緩。由於廠商目前已能滿足先前所積壓的訂單,部份新興市場的消費需求將在短期內逐漸放緩,而需求也將被電競遊戲和重回辦公室推動。然而,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回到了疫情前的趨勢:市場主要由商用換機驅動,其中包含許多需要多顯示器的PC設置。」而2022年第一季的出貨量為3650萬台,已高於2021年前三季的單季銷售量。IDC表示,幾乎所有地區都看到了良好的商業吸收率,以及產品供應的改善,以滿足先前由於產品和物流挑戰而被忽視的市場。同時,面對通貨膨脹的擔憂和更加多樣化的消費,消費者的庫存也開始增加。至於在品牌廠商個別表現部分,IDC指出,Dell透過其供應鏈能力和商業銷售擴大了其領導地位,市占為22.4%,這是自IDC於2008年開始追踪PC顯示器以來該公司的最高記錄。而前5名顯示器廠商的市占都在10.1%到10.8%之間。IDC表示,HP和Lenovo等其他商業巨頭躋身前五名,並受到更多辦公室重新開業的推動;三星也實現了年成長,部分原因是其在家用顯示器領域的領導地位;冠捷是AOC和飛利浦的所有者,但由於中國市場的困境和東歐的事件而受到影響。
疫情反覆遠距教學再起 IDC:台灣NB出貨Q2年增11.5%
研調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市場分析師劉伊菡表示,今年五月疫情再度爆發後,遠距教學的需求再起,市場買氣一度湧現,再加之上游零組件供應狀況逐漸恢復與大型教育專案的出貨,預期第二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不論是家用或商用都能維持正成長的態勢,IDC預估台灣筆記型電腦第二季年對年可達到11.5%成長。然而IDC仍預期,2022年台灣整體PC出貨量仍不敵去年因疫情刺激的爆發性成長,預計年對年將小跌3.1%。IDC最新季度追蹤報告中統計顯示,2022年第一季台灣PC(包含桌上型/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出貨量為63.3萬台,年對年成長5.6%,達到連續五季正成長表現。不過分析其內容,還是以筆電狀況最好,受惠於英特爾12代Intel CPU的新機與去年積壓的訂單到貨挹注,第一季的年增率達10.8%的雙位數成長。但是桌上型電腦受到DIY桌機市場挖礦熱潮減退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微幅下滑0.6%,在智慧型手機方面,IDC統計,2022年第一季台灣智慧手機(Smartphone)市場總量為137萬台,年對年微幅下滑0.7%,主要原因為前年蘋果iPhone 12系列上市時程遞延,導致去年第一季仍處於 iPhone 新機大量到貨的旺季,同時也拉高了2021年基期,而iPhone 13系列如期在第三季上市,導致蘋果今年第一季年對年表現下滑了18.1%。另外,IDC指出,由於4G晶片持續吃緊,再加上5G手機的平均售價(ASP, Average selling price)不斷下調,第一季台灣智慧手機市場5G手機的出貨佔比已從2021年第一季的71.1%上升到91.6%,年對年出貨量成長28%。展望今年,市場的兩極化發展及手機功能特色推陳出新的速度漸緩導致換機時間的拉長,將持續影響臺灣整體智慧手機的發展,預期2022年對年將持續衰退 1.8%。IDC研究副總監嚴蘭欣認為:「國內疫情發展、全球供應鏈、國際政經環境的演變,為三大進一步左右下半年PC與手機市場供給及表現的指標。台灣PC市場在歷經去年與今年兩波疫情刺激市場買氣後,也需觀察商用需求是否能持續;手機市場則因為生產力與效能因素不若PC般急迫,在採購新機與換機需求上,則更容易直接受到其他民生支出排擠,及個人與家戶消費力所影響。」
微星董座徐祥:首季營運高檔不墜 新品挹注全年雙位數成長
科技品牌廠MSI微星(2377)今(2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徐祥表示,今年首季營運維持高檔不墜,但受到俄烏局勢干擾歐洲買氣,對公司營收獲利有一定影響,不過全年在英特爾、AMD(超微)、Nvidia等新品挹注下,營收仍將為雙位數成長,有望續創新高。另,隨著5G、AI引領物聯網應用與商機興起,微星跨足機車領域與宏佳騰合作,在此次智慧城市展中,推出可搭載於各式車款的「CROXERA M智慧後照鏡」以及「車載暨商用解決方案」、「物流派遣機」與「車載智慧T-Box」等產品。徐祥表示,今年1、2月營收維持高檔,3月因疫情關係,深圳廠曾短暫停工,但預期首季營收仍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微星總經理黃金請則補充,深圳廠上周曾配合停工,影響天數約2~3天,對整體產能影響有限,現階段較擔心後續供應鏈、物流司機狀況,但評估過影響都在可控範圍內。微星科技董事長徐祥(左)表示,今年在新品的帶動下,營收可望維持雙位數的成長。(圖/微星提供)展望第2季,徐祥指出,除是傳統淡季外,加上俄羅斯占營收比重約4~5%,目前戰爭拖得有點久,對公司營收獲利有一定影響,因此看法相對保守。不過全年在英特爾、AMD(超微)、Nvidia等新品帶動電競、商用需求挹注下,營收仍將為雙位數成長,新高有望。微星董事會通過去年配發現金股利每股10.5元,配息率約52%,法人認為配發率偏低。對此徐祥補充說明,過去2年營收成長態勢強勁,去年營收年增逾4成,且電競市場還沒完全滿足,加上擴展商用市場下,目前昆山、深圳、台灣等地產線都有擴充計畫,因此需要多留營運資金,雖然配發率雖然偏低,但相對來說仍是新高。微星去年營收為2018.1億元,年增37.8%,毛利率18.95%,營益率9.9%,稅後純益為169.21億元、年增112.6%,每股純益(EPS)為20.03元,創下歷史新高。
飆上路/王者大躍進 第五代VW Caddy Maxi TDI Life
在兼顧商用與乘用的7人座MPV市場,多年以來一直都是福斯商旅Caddy Maxi的天下,近幾年雖有福特、寶獅、雪鐵龍等車廠陸續加入此一戰場,但第五代CaddyMaxi從裡到外大幅度的升級躍進,似乎不想給對手太多機會。因應商用需求,福斯在1979年以第一代Golf為基礎,衍生出一款名為Rabbit Pickup的貨卡,這就是第一代Caddy。當時的車長不過才4.2公尺, 和本次試駕第五代Caddy Maxi的4.85公尺車長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飆上路/王者大躍進 第五代VW Caddy Maxi TDI Life(圖/福斯商旅提供)隨著用車習慣的改變,Caddy Maxi也從商用、乘用,跨界到休旅功能。(圖/福斯商旅提供)Caddy自發表以來,一直是以載貨商用為主,直到本世紀開始,才陸續在改款時加入乘坐元素。發展至今,剛發表的第五代長軸版Caddy Maxi,已成為以乘用為主的標準7人座MPV。不過說實話,以台灣的人口結構,真正有7人座需求的家庭並不多,Caddy Maxi的主要客層,還是在於需兼顧載貨與乘用的小企業主,以及愈來愈普遍的多元計程車。外觀變化 具未來感從歷代Caddy的改變內容來看,第五代的Caddy Maxi可以說是破天荒的大躍進,不管在外觀、動力系統和安全科技,幾乎是徹底換了一輪,若是舊款的車主來開,可能得花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首先是外觀充滿未來感。大改款Caddy Maxi的車頭設計跟隨新世代福斯家族的風格,都有福斯ID電動車家族的影子。最特別的是,前保桿採用幾何設計下氣壩,而且與車身同色烤漆,整體視覺宛如為科幻片特製的道具車。尾燈仍是傳統的直立式設計,但整體面積延伸到D柱上,並透過燻黑底飾加強辨識。(圖/王永泰攝)車側滑門為手動式,但內建裝省力裝置,開關毫不費力。(圖/王永泰攝)Caddy Maxi的駕駛艙設計,維持新世代福斯家族的簡潔風格。(圖/王永泰攝)駕駛艙的鋪陳也採用新世代福斯家族的精神,功能操作集中在更數位化、簡約化、直覺化的中控螢幕,整個車室幾乎看不見傳統的旋鈕與按鍵。本刊記者在試駕時想要調整空調出風強度,就花了些時間才找到控制介面,不過使用上手後,反而覺得方便好用。至於現代車主經常使用到的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就簡單多了,一條連接線就輕鬆搞定。座椅拆摺 空間魔術這一代Caddy Maxi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多變化的空間運用,三排座椅是「2+3+2」的7人座設定,可以透過傾倒或拆卸座椅,發展出多種空間變化,以因應不同的載物或乘用需求。標準7人座時,行李廂容積達446公升;若把2、3排座椅拆掉,更可增加到3,105公升。第2、3排座椅都可拆下,空間運用彈性多變,最大容積可達3,015公升。(圖/福斯商旅提供)功能設定集資訊顯示整合於觸控式中控螢幕,大量減少傳統的旋鈕及按鍵。(圖/:王永泰攝、下:福斯商旅提供)第2排為3人座設計,因為車頂較高,乘坐空間相當舒適。(圖/王永泰攝)本刊記者實際操作拆卸座椅,拆是很容易,但裝回座椅時必須要找到一個角度才能順勢卡進,還是得花點時間熟悉。此外,在拆卸座椅前,本刊記者坐進第三排,舒適度雖比不上第二排,但也談不上壓迫感,而且兩側還有專屬置杯架,頭頂也有獨立出風口,與同級車相比,算是貼心實用的7人座。舒適取向 智駕升級這次引進的動力配置,有1.5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及2.0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知道這次試駕的是柴油款的TDI Life車型,本刊記者二話不說就把車直接開上觀音山,好享受柴油引擎低轉速、高扭力的扎實特性。由於使用福斯家族MQB轎式底盤,加上後懸吊改為複合式圈狀彈簧,不難看出新一代Caddy Maxi的設計是以舒適為主,不像前兩代,行駛山路總充滿不經意的顛簸。此外,車身的離地高度也稍微降低,風阻係數從0.33進步至0.3。不過車高仍超過1.83公尺,以時速60公里過彎,即明顯感受到車身側傾。Caddy Maxi TDI Life搭載2.0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最大馬力達122匹,最大扭力則為32.6公斤米。(圖/王永泰攝)第3排座椅頭頂還附空調出風口,是十分貼心的設計。(圖/福斯商旅提供)和GOLF一樣,Caddy Maxi採用電子線傳式變速系統,排檔桿因此便得很小巧。(圖/福斯商旅提供)此外,配備最新的IQ.Drive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本刊記者也在快速道路上實際測試了全速域A CC跟車系統,這套作動細膩、駕乘感更舒適,感覺就像開著福斯的Golf或Tiguan一樣。從太古汽車時期引進第三代車型,到如今福斯商旅原廠進駐導入的第五代大改款新車,Caddy Maxi一直都在同級車中一枝獨秀,主要原因在於純正德國血統給人的信任感。不過,近幾年福特、寶獅、雪鐵龍等等車廠,也陸陸續續推出不算弱的產品加入這一戰區,因此Caddy Maxi想要維持領先地位,還是必須不斷端出新牛肉才行。達人觀點 鄭捷/CARTURE車勢文化創辦人(圖/鄭捷提供) 輕型7人座MPV比一比(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王者大躍進 第五代VW Caddy Maxi TDI Life
在兼顧商用與乘用的7人座MPV市場,多年以來一直都是福斯商旅Caddy Maxi的天下,近幾年雖有福特、寶獅、雪鐵龍等車廠陸續加入此一戰場,但第五代CaddyMaxi從裡到外大幅度的升級躍進,似乎不想給對手太多機會。因應商用需求,福斯在1979年以第一代Golf為基礎,衍生出一款名為Rabbit Pickup的貨卡,這就是第一代Caddy。當時的車長不過才4.2公尺, 和本次試駕第五代Caddy Maxi的4.85公尺車長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飆上路/王者大躍進 第五代VW Caddy Maxi TDI Life(圖/福斯商旅提供)隨著用車習慣的改變,Caddy Maxi也從商用、乘用,跨界到休旅功能。(圖/福斯商旅提供)Caddy自發表以來,一直是以載貨商用為主,直到本世紀開始,才陸續在改款時加入乘坐元素。發展至今,剛發表的第五代長軸版Caddy Maxi,已成為以乘用為主的標準7人座MPV。不過說實話,以台灣的人口結構,真正有7人座需求的家庭並不多,Caddy Maxi的主要客層,還是在於需兼顧載貨與乘用的小企業主,以及愈來愈普遍的多元計程車。外觀變化 具未來感從歷代Caddy的改變內容來看,第五代的Caddy Maxi可以說是破天荒的大躍進,不管在外觀、動力系統和安全科技,幾乎是徹底換了一輪,若是舊款的車主來開,可能得花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首先是外觀充滿未來感。大改款Caddy Maxi的車頭設計跟隨新世代福斯家族的風格,都有福斯ID電動車家族的影子。最特別的是,前保桿採用幾何設計下氣壩,而且與車身同色烤漆,整體視覺宛如為科幻片特製的道具車。尾燈仍是傳統的直立式設計,但整體面積延伸到D柱上,並透過燻黑底飾加強辨識。(圖/王永泰攝)車側滑門為手動式,但內建裝省力裝置,開關毫不費力。(圖/王永泰攝)Caddy Maxi的駕駛艙設計,維持新世代福斯家族的簡潔風格。(圖/王永泰攝)駕駛艙的鋪陳也採用新世代福斯家族的精神,功能操作集中在更數位化、簡約化、直覺化的中控螢幕,整個車室幾乎看不見傳統的旋鈕與按鍵。本刊記者在試駕時想要調整空調出風強度,就花了些時間才找到控制介面,不過使用上手後,反而覺得方便好用。至於現代車主經常使用到的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就簡單多了,一條連接線就輕鬆搞定。座椅拆摺 空間魔術這一代Caddy Maxi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多變化的空間運用,三排座椅是「2+3+2」的7人座設定,可以透過傾倒或拆卸座椅,發展出多種空間變化,以因應不同的載物或乘用需求。標準7人座時,行李廂容積達446公升;若把2、3排座椅拆掉,更可增加到3,105公升。第2、3排座椅都可拆下,空間運用彈性多變,最大容積可達3,015公升。(圖/福斯商旅提供)功能設定集資訊顯示整合於觸控式中控螢幕,大量減少傳統的旋鈕及按鍵。(圖/:王永泰攝、下:福斯商旅提供)第2排為3人座設計,因為車頂較高,乘坐空間相當舒適。(圖/王永泰攝)本刊記者實際操作拆卸座椅,拆是很容易,但裝回座椅時必須要找到一個角度才能順勢卡進,還是得花點時間熟悉。此外,在拆卸座椅前,本刊記者坐進第三排,舒適度雖比不上第二排,但也談不上壓迫感,而且兩側還有專屬置杯架,頭頂也有獨立出風口,與同級車相比,算是貼心實用的7人座。舒適取向 智駕升級這次引進的動力配置,有1.5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及2.0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知道這次試駕的是柴油款的TDI Life車型,本刊記者二話不說就把車直接開上觀音山,好享受柴油引擎低轉速、高扭力的扎實特性。由於使用福斯家族MQB轎式底盤,加上後懸吊改為複合式圈狀彈簧,不難看出新一代Caddy Maxi的設計是以舒適為主,不像前兩代,行駛山路總充滿不經意的顛簸。此外,車身的離地高度也稍微降低,風阻係數從0.33進步至0.3。不過車高仍超過1.83公尺,以時速60公里過彎,即明顯感受到車身側傾。Caddy Maxi TDI Life搭載2.0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最大馬力達122匹,最大扭力則為32.6公斤米。(圖/王永泰攝)第3排座椅頭頂還附空調出風口,是十分貼心的設計。(圖/福斯商旅提供)和GOLF一樣,Caddy Maxi採用電子線傳式變速系統,排檔桿因此便得很小巧。(圖/福斯商旅提供)此外,配備最新的IQ.Drive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本刊記者也在快速道路上實際測試了全速域A CC跟車系統,這套作動細膩、駕乘感更舒適,感覺就像開著福斯的Golf或Tiguan一樣。從太古汽車時期引進第三代車型,到如今福斯商旅原廠進駐導入的第五代大改款新車,Caddy Maxi一直都在同級車中一枝獨秀,主要原因在於純正德國血統給人的信任感。不過,近幾年福特、寶獅、雪鐵龍等等車廠,也陸陸續續推出不算弱的產品加入這一戰區,因此Caddy Maxi想要維持領先地位,還是必須不斷端出新牛肉才行。達人觀點 鄭捷/CARTURE車勢文化創辦人(圖/鄭捷提供) 輕型7人座MPV比一比(圖/各車廠提供)
x86順利轉ARM架構 Mac銷量顯示果粉很滿意
自從蘋果宣布開始Apple Silicon計畫,將從intel轉為自家設計的ARM架構處理器後,引發外界對於軟體相容的疑慮,但搭載M1晶片的產品上市後,其銷量遠超搭載intel處理器的筆電,顯示果粉對於採用新ARM架構的電腦產品相當滿意。蘋果CEO庫克(Tim Cook)指出,目前搭載M1晶片的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同期銷量遠超搭載intel處理器的Mac,此數據顯示蘋果從x86轉為Arm的Apple Silicon計畫相當成功。甚至在春季發表會時,M1晶片更是出現在12.9吋的iPad Pro上,雖然會讓消費者對於iPad Pro與Macbook的定位相當混淆,但也代表兩產品未來的軟硬體結合將會更密切。雖然M1晶片的效能足以負荷一般消費者日常使用,但對於圖像處理或者商用需求的用戶來說,其硬體擴充能力就略有不足,因此目前這類的高階工作者還需等到下一代的M2抑或M1X晶片出現,才能進行硬體升級。
營收略降仍滿意笑呵呵 長虹李文造:冷門郊區獵地不跟大家搶
長虹建設(5534)今(11)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李文造表示,108年合併營收96.1億,稅後淨利31.7億,EPS10.93元,雖然比去年減少,但成績還算滿意!今年推案量共258億,原為住宅、商用不動產5:5,受台商資金回流,商用需求增,略為調整成4:6,未來獵地策略則走向「冷門」郊區。去年長虹主要認列「長虹天際」41.3億元、「長虹天璽」12.5億元、「長虹陶都」12億元、「長虹天蔚」4.4億元、「明日綻」4億元、「長虹天馥」3億元、「長虹天薈」2億元、「世紀長虹」1億元,並採完工比例法認列安康科技大樓約5.8億元、租賃收入2.2億元。108年合併營收為96.1億元,較前一年度減少21%;稅後淨利31.7億元,年減24%,每股純益10.93元,會中通過發放現金股利6.3元。李文造表示,前年較高主要是因為有一整棟辦公大樓賣給中華郵政壽險公司,去年則沒有整棟大樓出售,但能有如此成績,代表一般住宅銷售不錯,「能有這個成績,我認為還算滿意!」李文造指出,過去台灣已經歷過SARS後房市大漲的狀況,這次對疫情來臨也都有心理準備,整體來看,這波疫情對房市衝擊不大,「不會像以前暴起暴落,呈現合理、緩慢的回升,但要回到2015年時期、上一波的高點,比較難。」面對其他建設公司搶地,長虹近年則有一套購地哲學。長虹在台中清水的「長虹天擎」銷售不錯,帶動當地房市,讓李文造購地偏好「冷門」地區,在土地價格低檔前就進場,李文造透露近期購入位於員林火車站前約600坪土地,總銷約20億元,預備明年後推案。「現在是『地主惜售,建商搶購』,土地一直漲,現在買地心臟要很強,土地搶手是因為利息低,養成一些建商很大膽,小心的人是會怕供過於求。」李文造表示,未來5年,長虹大概還有900億元的案量可推,不想跟人家搶高價土地。另外,李文造也提到,未來房市推案量主要以都更及重劃區為主,現在大家對都更的接受度較高,未來都更量會起來,已完銷的「長虹詠吉」花20年整合,近期熱銷過半的「松德長虹」也是花了10年整合,未來都更整合速度會越來越快。
國產中油軟碳材料電池 比平常電動車電池耐用度高出2.5倍
有鑑於交通工具電動化已是全球重要發展趨勢,在台灣機車業者更是競爭激烈,也因此出現不同規格電池。為了加速市場電池共規腳步及國產化進程,台灣中油以國營事業角色,秉持上承國家政策、外接國際趨勢、聯結能源產業、下展新創產業的理念,由煉研所開發「中油軟碳材料」具有充放電速度快、快充維持長壽命、高安全性及超長循環使用壽命等特性,單顆可充電5,300次,相較一般電池充電約2,000次足足高出二倍以上。由於eMOVING iE125為市場上唯一可對應快充之白牌電動機車,台灣中油煉研所特別採用eMOVING iE PICKUP為新電池試作車,有別於既有的固定式設計,台灣中油研發之含「中油軟碳材料」電池雖是採用抽取式,但加速性能表現可一點都不遜色。向來秉持創造友善移動環境的中華汽車,於2019年率先推出符合快充公版規格的電動機車eMOVING iE125,以擁有超越125c.c燃油機車的動力操控表現,並結合在家充電與外出快速補充電力概念,與提供給消費者多元化的電能補充模式獲得熱烈迴響;為完善綠能移動商業用途,eMOVING更趁勢推出 iE PICKUP,導入更多符合商用需求的設計,讓人民經濟的生財工具更環保。2020年起國產電池芯補助將增加至3,000元,此舉不僅降低電池成本,更鼓勵台灣電動機車周邊供應鏈投產研發更具效能的國產電池,有效帶動供應鏈經濟推動產業升級。eMOVING亦能加快採用新世代國產電池的進程,提供民眾更輕易入手的電動機車。可見未來eMOVING除了可運用既有的「超級充電站」/「快速充電站」外,加上現有中油加油站附屬充電站的基礎上,必將快速拓展eMOVING的能見度和成長,進而與政府共同推動綠能移動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