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餵母乳
」 母乳 哺乳 嬰兒媽咪復活術2/胸型走山!哺乳後乳腺嚴重萎縮 本是E罩杯竟「只剩下皮」
為了寶寶的健康,愈來愈多媽咪辛苦哺餵母乳,除了必須忍受精神、體力的耗損之外,其實也必須付出「胸型崩壞」的代價,醫師透露,在許多擁有傲人胸圍的媽咪身上更加明顯,不少原本E罩杯、F罩杯的辣媽,哺乳結束後乳腺嚴重萎縮,胸前變得空蕩蕩,甚至「只剩一層皮」,後來透過隆乳手術才又重拾信心。僅次於腹部拉皮,隆乳是媽咪們需求量第二的醫美手術項目。「乳房組織含有乳腺、脂肪,哺乳時乳腺會大幅擴張,哺乳期間胸部時而脹大、時而縮小,導致皮膚彈性下降。」元和雅整形外科醫師林莉穎說,停止哺乳後乳腺開始慢慢萎縮,皮膚也變得鬆弛,因此就會有上空杯、乾扁等產後胸部縮小的現象,再加上不少女性產後會積極瘦身,脂肪減少也會讓胸部變得更小。林莉穎透露,其實胸部萎縮的媽媽相當多,特別的是,多數原本都擁有傲人上圍,因此更顯得落差相當大。「例如有一位媽媽,她原本是D罩杯,餵母奶時胸圍甚至增加到F罩杯,結果一停止哺乳,胸部竟萎縮到只剩一層皮,令她相當難過,於是決定進行隆乳手術。」由於乳房塌陷情形嚴重,所以大多較適合植入假體的隆乳方式。「如果是自體脂肪隆乳,大約只能提升1個半罩杯,對於乳腺萎縮的媽媽來說不夠飽滿,而新式材質的假體可以提升2~3個半罩杯,同時安全性佳、莢膜攣縮率較低。」林莉穎說。哺餵母乳有助寶寶健康,但隨著哺餵時間愈長,媽媽胸型改變的機率就會愈高。(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照)什麼是莢膜攣縮?隆乳時植入假體,身體會產生免疫反應產生一種「生物包膜」,所謂的「莢膜」就是指這一層薄膜,它會包裹體內的假體,空間因此變得愈來愈窄導致「攣縮」,當莢膜空間小於義乳體積,胸部形狀就會改變,嚴重則變成所謂的石頭奶。林莉穎說,新式假體由於不易造成莢膜攣縮,所以也不必一定要每天按摩。「反倒是穿對內衣更重要!隆乳後胸部變得飽滿堅挺,所以很多女性就變得不愛穿具有支撐性的內衣,而改穿舒適的運動內衣,甚至只貼胸貼不穿內衣,但萬一造成乳房下垂就後果嚴重!」隆乳後因為體內含有假體,所以胸部重量較重,因此更容易變得下垂,林莉穎提醒,乳房下垂會使得皮膚變得鬆弛,所以不僅必須重做隆乳手術,還要修去多餘的皮,十分麻煩,建議隆乳術後要乖乖穿好內衣,同時體重不要忽胖忽瘦,美胸才能長存。
還能吃什麼2/「種公豬」恐是台糖瘦肉精源頭 比起肉「進口豬內臟更危險」
台糖肉品遭檢出瘦肉精西布特羅,雖然最後定調為「個案」,但許多民眾還是惶恐不安,畢竟國產豬的確驗出瘦肉精。食安專家認為養豬場唯一存在瘦肉精的可能在於「種公豬」,但數量少、機率低,所以呼籲民眾不必擔心,反倒是進口豬內臟要格外當心,因為瘦肉精殘留量高,而台灣又是食用豬肝、豬腎的大戶,尤其新生兒可能透過母乳接觸到瘦肉精,恐怕影響健康。食藥署針對台糖瘦肉精事件舉行專家會議,預計由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在3月初對外說明。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到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從豬肉上市前到上市後的前後端檢測,都沒有證據顯示養豬場有使用瘦肉精,但今年起會加強檢測強度,從每年6000件提高至7000件。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餐旅管理系兼任講師文長安,同時也具有前食品藥物管理署技正退休的身分,因此被封為「食安權威」,他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表示,養豬場中分為肉豬、小豬、種母豬、種公豬,其中唯一有可能使用到瘦肉精的是種公豬,主要是為了促進性慾。文長安說,瘦肉精是一種交感神經促進劑,同時具有刺激性慾的功能,雖然台灣規定不能使用瘦肉精,但為了讓種公豬「表現」更好,管理種公豬的員工就有可能偷偷下藥,而這件事只有他一人知道,因此退役後的種公豬就被當成肉豬流入市場。由於種公豬數量不多,就算真有人偷下瘦肉精,機率可能也僅有萬分之一,「可以說是個案中的個案!」因此文長安認為民眾可以安心吃豬肉,反倒是進口豬內臟危險性更高,提醒民眾盡量避免食用。台糖豬肉驗出瘦肉精,行政院相關部會緊急召開記者會,食安辦主任許輔表示,總共300多件台糖豬肉都未檢出,僅台中市府驗到的豬肉有「西布特羅」。(圖/黃鵬杰攝)依據農業部資料,台灣進口豬肉的市場占比約10%,進口豬肉大約是8萬公噸,主要來自加拿大(市場占比約4.1%)、西班牙(1.5%)、美國(1.2%)、丹麥(0.9%),其中加拿大、美國可使用瘦肉精,而西班牙、丹麥不可使用瘦肉精。文長安說,瘦肉精藥理作用於豬隻的心肺,代謝則是透過肝腎,以合法使用瘦肉精的加拿大豬隻為例,豬肉本身的瘦肉精殘存率很低,但內臟則有16~29%的瘦肉精殘留,另外瘦肉精也會使豬隻的頭、腳較為躁動,而台灣人熱愛吃豬肝、豬腎等內臟部位,以及路邊攤常見的「黑白切」中的豬頭皮,或很受歡迎的豬腳,都因此充滿風險。尤其是產婦坐月子時,幾乎每天就要吃一對豬腎,再透過哺餵母乳,可能就讓新生兒因此接觸到瘦肉精。文長安建議若要吃豬內臟,一定要清楚來源,最好選擇國產豬內臟,或是不使用瘦肉精的國家外銷的內臟,因此一定要仔細看產地標示,或是選擇溫體內臟較有保障。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豬內臟含有較多的脂肪與膽固醇,本來就不適合經常食用,建議多選擇豆類、海鮮、白肉來攝取蛋白質,同時也要多喝水、多吃蔬果、多運動,才能促進新陳代謝,排出身體的毒素。
6個月大女嬰關節紅腫、又冒水泡 竟是「1皮膚病」惹禍
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右腳大拇趾關節處紅腫且有水泡滲出液,右手腕也佈滿脫皮紅疹與小水泡,經醫師問診發現,女嬰母親也有長期慢性的皮膚癢疹,研判寶寶為異位性皮膚炎。建議除原有的類固醇藥膏治療外,要與保濕乳液一同使用,並每日執行濕敷療法;一週後,寶寶的皮膚狀況明顯改善,水泡縮小無滲出液,脫皮紅疹的部位也好轉。異位性皮膚炎 反覆搔癢疾病台南市立醫院小兒科陳慧耕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為一種慢性及反覆發作的皮膚搔癢性疾病,嚴重的搔癢與反覆發作是其主要特色。皮膚出現濕疹樣紅色斑塊,且有滲出液,初期有水泡與結痂,久了會有脫屑、龜裂和苔蘚化的情形。台灣兒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比例約8~10%,其中一半的患者會在1歲內發病,約80%的病患在5歲前有症狀。而家中有過敏病史,特別是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人,有可能產下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嬰兒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臉部、脖子、軀幹與四肢關節處。家族過敏兒 母乳抗敏佳對於有家族過敏史的嬰兒,預防過敏最好的食物即是「母乳」。當無法哺餵母乳時,可使用部分水解蛋白奶粉或完全水解奶粉替代一般配方奶餵食。此外,維生素D也被證實可以調節皮膚屏障並保持皮膚濕潤,免疫系統發育也與維生素D相關,而維生素D可減少皮膚的慢性發炎,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症狀。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首重維持皮膚完整性陳慧耕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重點是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必須規則使用保濕劑,且避免刺激物,洗澡時不過度搓洗,水溫不宜過高(攝氏33-38度),洗澡後可適度塗抹無香精的乳液。皮膚症狀惡化時,需經醫師評估,依照臨床症狀給予適當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免疫調節劑,或口服抗組織胺以防止搔抓。濕敷異位性患處 日常這樣做防發作陳慧耕醫師表示,在嚴重惡化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處,可考慮採用濕敷療法,在患處塗藥或使用保濕劑後,以濕的紗布包紮數層,外面再用乾紗或彈繃加以固定,執行2-3小時後拆掉,一般3天就有顯著的效果,治療過程不超過兩週。陳慧耕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除了環境過敏原刺激,食物也是過敏原之一,當症狀出現時,應向醫師諮詢,找出引起過敏的原因,避免刺激以減少未來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機會。嬰幼兒的肌膚較脆弱與敏感,建議穿寬鬆的棉質衣服,避免皮膚刺激,降低癢感與不適,床單、被套、枕頭套等寢具最好每1-2週定期清洗一次,並以55°C左右的熱水洗淨與烘乾,避免在家中鋪設地毯,以降低嬰幼兒接觸環境中的過敏原。
她「擠不出母乳」痛哭…婆婆怒一巴掌打過去:妳不夠努力 尪冷眼還讚媽打得好
對很多產後有意哺餵母乳的媽咪來說,最怕就是遇到塞奶造成的乳房脹痛。一名媳婦因產後乳腺嚴重塞住,被醫師建議打退奶針,怎料到婆婆知道後,居然賞她一巴掌,而丈夫不挺就算了,還跟媽媽站同陣線,讓她相當委屈。許聖梅在《震震有詞》表示,一名新手媽媽剛生完小孩,而生產完大概2、3個禮拜,乳腺塞住,非常脹痛,又痛又難受,且每一次擠出來的母乳量也不多,約40、50毫升而已,其實也不夠孩子喝,通常這情況會搭配配方奶粉,可是她的婆婆無法接受。婆婆認為,母乳這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做不到,自古以來大家都餵母乳,怎麼就她的媳婦奶量這麼少;婆婆因此出言責怪媳婦,「是妳不夠努力。」許聖梅提到,新手媽媽每4小時就擠一次母乳,如果婆婆在旁邊念,常常會躲到廁所去哭,之後新手媽媽受不了去看醫生;醫生表示,狀況有點嚴重,不如打退奶針,讓孩子喝配方奶粉,其實營養都一樣,也安慰她不要愧疚。然而,許聖梅透露,婆婆一聽到媳婦要去打退奶針,瞬間怒不可遏,一巴掌就打過去,大吼「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退奶針這件事」;許聖梅指出,新手媽媽被打巴掌後覺得很難過,誰知向老公訴苦,老公居然回她「我媽打得好,妳本來就要餵母乳」,讓她徹底心寒,考慮離婚。
新手爸爸做到這6件事 成為哺乳期最佳隊友
為支持母乳哺育,國際母乳哺育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第1週(8月1日-8月7日)訂為「國際母乳週」。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父親節前夕呼籲爸爸們一同支持母乳哺育,提供伴侶手冊讓新手爸爸能瞭解母乳哺育及嬰幼兒照顧相關知能,包括為伴侶準備適合的食物、協助擠奶、調整家務分工等,快速掌握成為哺乳媽媽最佳隊友的秘訣。新手爸6大支援 家庭賦權最佳隊友根據研究顯示,爸爸贊成哺乳者,媽媽在產後1個月內由哺育母乳改餵配方奶者,顯著為低。另教導爸爸母乳哺育的相關知識與哺乳期間可能出現問題與處理,不僅可以提升媽媽在6個月持續母乳哺育率,媽媽在哺乳過程中得到爸爸協助的比例也明顯較高,可見爸爸在鼓勵媽媽持續母乳哺育的重要角色,也是協助媽媽解決哺育母乳困難的重要幫手。衛生局局長陳彥元表示,雖然哺乳的過程爸爸無法代勞,依然可以從旁給予媽媽情緒支持與實質的幫助,例如提前溝通與討論哺乳計畫、為伴侶準備適合的食物、半夜協助擠奶、遇哺乳困擾時陪伴就醫、調整家務分工等,都能使哺乳媽媽獲得更多的支持。除了直接給予媽媽哺乳協助外,爸爸及其他家人也可以透過和寶寶一起互動,例如換尿褲/尿布、洗澡、拍嗝、抱著寶寶,享受肌膚接觸的時光、安撫寶寶、和寶寶說話或寶寶玩,一同分擔媽媽照顧寶寶的辛勞,讓媽媽哺乳更順利,寶寶健康茁壯。提前溝通與討論哺乳計畫為伴侶準備適合的食物半夜協助擠奶遇哺乳困擾時陪伴就醫調整家務分工照顧寶寶、分攤育兒辛勞新手爸協助媽媽哺乳,不僅可以給予寶寶父愛,對於男性來說,也能學習育兒技巧,這對日後照顧孩子會有所幫助,而且也能加深自己作為父親的參與感,提高家庭凝聚力,促進父子、夫妻與家庭和諧。處處皆能哺! app點起來為了讓媽媽在外能更放心的哺乳,台北市截至112年6月已設置1,123間哺(集)乳室,為全台之冠。「台北通app」設有台北市哺集乳室點位查詢功能,點選「服務>找地點>哺集乳室」,即可找到可近性的哺(集)乳室所在地,擁有獨立且舒適哺乳空間。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陳彥元局長呼籲,對於在公共場合哺乳的媽媽,民眾應給予尊重,不應禁止、驅離或妨礙。此外,為維護哺(集)乳室品質,台北市衛生局每年依據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進行公共場所哺(集)乳室檢(抽)查與輔導。另依台北市公共場所母乳哺育自治條例,自99年起辦理優良哺(集)乳室認證活動,以強化各場所自主管理哺(集)乳室。今年更首次採用分級認證制度及辦理績優評選活動,肯定與獎勵各場所的努力,讓哺乳媽媽在職場或外出時能安心哺餵母乳。
WHO建議嬰兒純母乳哺育6個月 4大政策1次看
每年8月份第1週為「國際母乳週」,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去年親餵母乳6個月以下的產婦比例降至28.7%,跌約1成,餵滿6個月者甚至僅4.9%。原因包括媽媽奶水不足、工作環境不便,以及新冠疫情影響。為了鼓勵母乳哺育,國健署除了持續打造哺乳優質環境,也邀請趙孟姿與許孟哲夫妻分享哺餵母乳的好處,並加碼推出周獎活動,以期讓哺乳順利達陣。近年國內母乳哺育率呈現衰退現象,國健署公布最新調查,純母乳哺育率6個月以下的產婦比例降至28.7%,比疫情前37.9%下跌接近1成。去年1萬2087名產婦中一個月以下純母乳率52.1%、2個月以下45.6%、4個月以下37.6%、6個月以下28.7%,且餵滿6個月者僅4.9%。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以6個月以下母乳哺育率為例,疫情前後就落差極大,從疫情前的37.9%跌到28.7%,主要原因為疫情在攪局,不少媽媽擔心餵母乳導致染疫,以及疫情期間醫院中斷母嬰同室等措施也有關。依WHO建議 四大策略鼓勵哺育母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嬰兒純母乳哺育6個月,其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持續哺育母乳至2歲或2歲以上」。國建署透過政府、醫療體系、職場及社區(家庭)等共同保護、促進及支持母乳哺育,提升哺乳友善環境。一、母乳哺育相關法令-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 隨時哺乳自在餵保障媽媽與寶寶於公共場所母乳哺育的權利,任何人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讓媽媽與寶寶可以隨時自在哺乳;為方便媽咪哺乳,要求一些較大面積的特定公共場所,應設置哺集乳室,截至111年底全國總計已有3,953處。二、醫療機構-母嬰親善院所 幫助媽媽順利哺乳111年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顯示,有9成以上的媽媽想要哺餵母乳。目前台灣共有165家母嬰親善醫療院,讓孕媽咪在生產前可獲得完整母乳哺育資訊,在生產後醫護人員也會立即提供媽媽正確哺乳及餵食指導,並且在出院之後,提供24小時諮詢電話,隨時解決媽媽們哺乳問題。三、職場-性別工作平等法 職場哺乳有保障據109年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8成媽媽表示工作場所支持餵母乳及集乳,國健署持續與勞動部共同宣導「營造友善職場哺乳環境」,請各職場雇主落實執行性別工作平等法及勞動基準法規定,讓職場哺乳婦女在規定之休息時間外,給予每日60分鐘哺集乳時間。另勞動部對於企業設置哺集乳室亦提供經費補助。四、社區(家庭)-多元管道支持 哺乳能持續研究顯示家人和伴侶的支持,能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成功持續母乳哺育,國健署110-111年發展家人支持系列影片,以營造成功家庭支持網絡。各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成立哺乳志工與支持團體,提供媽媽哺乳過程中的同理與支持。許孟哲、趙孟姿夫妻號召全民響應 抽獎活動開跑趙孟姿與許孟哲夫妻帶著哺餵母乳長達3年的2個寶貝一同亮相,並分享哺餵母乳的好處。趙孟姿表示:「對小朋友的抗體是無可取代的好,那時候剛好又疫情,所以我覺得在那個時間點,會讓我更堅決要好好的哺餵母乳。」而且藉由和寶寶親密的互動,也帶給自己幸福感,所以就持續從大寶餵到二寶。她也害羞透露,曾在工作時遇到塞奶,情急之下只好請老公「幫忙吸」才得以疏通。許孟哲分享,自己其實並不是「幫忙」照顧孩子,而是夫妻兩人「一起」照顧孩子,爸爸沒辦法哺餵母乳,因此從旁減輕媽媽的負擔,就是最好的支持方式。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支持媽媽哺餵母乳,讓有意願哺乳的媽咪隨心所願,順利哺乳達陣。為響應國際母乳週,「整座城市 都可以是哺乳室」抽獎活動正式開跑。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及孕產婦免費關懷專線0800-870-870,皆提供媽媽及爸爸支持及諮詢哺乳與育兒相關問題。
母嬰親善環境 母乳哺餵讓寶寶擁有人生美好起點
為了供媽媽與寶寶最好的生產與出生環境,母嬰親善醫院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的一個全球運動。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專科護理師王曉萍表示,從孕期準備、產中接觸、產後照護,母嬰親善環境提供媽媽哺乳所需的協助,在任何場所享有免受干擾的福利與尊重,可依寶寶需求給予哺育母乳;也藉由餵哺母乳,讓寶寶有個美好的人生起點,也使媽媽達到人生自我實現的目標。對父母來說,新生命的降臨是溫馨而充滿期待的,哺育母乳時的肌膚接觸,正是滿足寶寶被愛及安全感最直接的方式,同時也是建立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機。母嬰親善環境期許提升母乳哺餵,支持最好的嬰兒餵食法。孕期準備 護理人員專業哺餵指導孕期初期:孕媽媽可以建立親子共讀的習慣。在懷孕期中藉由繪本書籍的閱讀朗誦,寶寶可以感受到媽媽閱讀時的情緒及聲音共鳴。懷孕12週:護理人員會向孕媽媽介紹醫院為母嬰親善醫院,與孕媽媽討論哺乳與育兒的想法與意願。懷孕28週:門診護理人員給予媽媽有關哺餵的指導,包括:教導如何抱寶寶,依照嬰兒的需求哺乳,不限制哺餵母乳的時間及次數,非醫療需要不添加母乳以外的飲食、不用奶瓶及奶嘴,及執行親子同室等。讓孕產婦及家屬了解哺餵母乳的重要性,建立其純哺乳的信心。定期舉辦媽媽教室,由醫護人員詳細講解各種懷孕期間會遇到的狀況,鼓勵產婦及家屬參加。產中接觸 親子享受初見面的接觸不論是陰道分娩或是剖腹生產,評估母嬰情況許可下,立即協助「skin to skin」的肌膚接觸,新生兒若出現飢餓線索,依循媽媽的味道,可藉由醫護人員協助,自己找尋母親的乳房吸吮,促進乳汁分泌,不限制不催促母嬰接觸的時間,讓新生兒及母親有充分的時間,享受初見面的接觸。產後照護 母嬰同室做足安全政策寶寶經小兒科醫師檢查情況正常,如果產婦願意,即可施行親子同室;鼓勵產婦一家人共同參與母嬰陪伴與支持照顧,才能讓產婦得到適當喘息機會,家人的支持系統對母嬰的照護及母乳的哺餵是很重要的。藉由親子同室期間,隨時可以觀察到寶寶想喝奶的行為,也可以觀察了解寶寶的作息及學習如何照顧寶寶,讓寶寶及母親有更多的肌膚接觸,促進寶寶的安全感,減少哭鬧,增加親子間的依附關係。親子同室期間,醫院有嚴格的感染管制政策及母嬰安全政策,母親與家人不需擔心感染問題,做好安全措施讓「母嬰同室不同床室」,嬰兒室及產後病房護理人員會定時至產婦床邊巡視,以了解嬰兒狀況及哺餵情形;整個在院期間皆有專業護理人員在旁指導及協助產婦如何哺餵母奶、維持泌乳及儲存奶水等相關知識及技巧。產後返家 持續哺餵免費諮詢服務王曉萍表示,返家後持續的哺餵母乳是必要的,當然最好的哺餵方式是親餵,但當母親無法親自哺乳時(如母嬰分離、上班),產婦可以擠出乳汁,正確儲存乳汁,離院前醫護人員皆會教導,也提供產婦嬰兒餵食計畫及尋求幫助的團體與諮詢電話,並提供醫院母乳哺育免費諮詢服務,讓母親能夠電詢或親洽院所,獲得協助。醫護人員也會致電母親,探詢持續哺餵的情形,更可轉介支持團體,提供母親們互助分享哺乳經驗。母嬰親善環境可幫助產婦成功哺餵母乳,以期提供給媽媽母乳哺育的專業資源,促進媽媽及寶寶更健康。 原文出處:母嬰親善環境的推動
新手媽孟耿如認了「生活被孩子綁住」 放手餵母乳壓力…她一招自然退奶
孟耿如與黃子佼在今年5月迎來女兒誕生,兩人升格為新手爸媽。儘管兩人平常事業忙碌,也有保母的幫忙,但兩人對於女兒的成長陪伴與照護,多數時間還是選擇親力親為,日前孟耿如才對育兒的壓力有一番抒發,昨天(22日)她在Instagram限時動態,難得開放提問,當被粉絲問到,「會覺得生活被孩子綁住嗎?」她也不諱言的承認:「絕對有這種感覺。」初為人母的孟耿如,對於自己每天夾在要工作跟育兒的艱辛,加上老公黃子佼常因工作,無法立即支援前線,讓她一度發出無奈怨言,承認有身心俱疲的感覺。而當她被問,會覺得生活被孩子綁住嗎?她雖然承認的確有這種感覺,但她也強調,儘管生活被女兒綁住,但每天看到孩子不斷地成長、過得健康快樂,她就已經心滿意足,「看待世界的眼光都會跟著改變呢。」女星孟耿如升格新手媽咪,每天夾在要工作跟育兒的艱辛。 (圖/翻攝孟耿如IG)至於困擾許多新手媽媽的餵母奶一事,也有人問她會不會覺得擠、餵母奶很佔時間?她對於這點也不否認,並坦言自己因為覺得哺餵母乳很佔時間,所以「想退奶就退奶了!」,想退就退,不會給自己壓力,她並透露自己的退奶方法,「我是吃了幾次韭菜,慢慢吃幾天,一次量不要太多。」至於幫孩子找保母的問題也有人問,孟耿如則透露,很慶幸女兒有很棒的保母和乾媽們,「保母當時是朋友推薦的,一懷孕3個月之後就要開始找了,等到時間靠近已經來不及,能遇到這麼好的保母真的很幸運,一拍即合。」
蔡阿嘎也打「瘦瘦筆」減下10公斤 「醫護呷好逗相報」減重名氣才傳開
被暱稱為「瘦瘦筆」的血糖藥,由於兼具減重效果,因此吸引大批瘦身族群瘋搶,眾多醫美診所甚至推出瘦瘦筆的減重療程,就連網紅蔡阿嘎都打過,一年瘦下10公斤。由於國際貨源不充足,國內的需求量又暴增,因此部分「瘦瘦筆」從半年前就開始缺貨,由於影響部分糖尿病患用藥,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承諾會盡力保障糖尿病患的權益。到底什麼是「瘦瘦筆」?其實它的主要成分是GLP-1 (類升糖素胜肽-1),這與人類在進食後所產生的腸胃荷爾蒙(腸泌素)相似,這種腸胃型荷爾蒙在我們吃下的食物進入腸道後便會開始分泌,刺激胰島素產生,同時減少升糖素分泌來調節血糖。所以瘦瘦筆除了可以延緩胃部排空,讓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拉長來增加飽足感之外,還能影響腦部中樞,抑制飢餓感,進而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其實瘦瘦筆這類腸泌素降血糖藥物,在國外除了適用於糖尿病患之外,也可作為減肥使用,但目前台灣僅有一款能夠合法使用於減重,其餘兩款都只能用於治療糖尿病。不過,由於減重效果不錯,最早是在醫護人員間廣為流傳,建立一定的「口碑」後,就慢慢有更多的親朋好友加入。目前僅有合法用於減重的腸泌素藥物無缺貨問題,但它的價格也是其中較為昂貴的,大約一枝6000~7000元左右,而僅能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腸泌素藥物大約一枝1000元,兩者比較之下,大家自然會瘋搶較便宜的「瘦瘦筆」,因此也造成如今的缺貨問題。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表示,目前將發文提醒醫療機構,優先將適用於降血糖的腸泌素藥物提供糖尿病患使用,以確保患者的用藥權益。醫師提醒,瘦瘦筆常見的副作用是噁心、便祕、頭暈、嗜睡或精神不振等,包含甲狀腺髓質癌病史、甲狀腺低下、肝腎功能不全、發炎性腸道疾病、75歲以上或18歲以下者、懷孕婦女、備孕婦女、正在哺餵母乳者,都不建議使用,以免影響自身健康。
產後塞奶找老公「幫吸」疏通 二寶媽痛到發高燒…醫一看:不妙了!
對很多產後有意哺餵母乳的媽咪來說,最怕就是遇到塞奶造成的乳房脹痛,尤其如果還因此引發了乳腺炎,或是嚴重的細菌感染,疼痛程度跟生產的痛,其實不相上下。急診科醫師魏智偉日前就在節目中分享,有一位二寶媽咪為了想預防塞奶脹痛,就會在孩子沒有喝奶的時候,請老公「幫吸」疏通多餘乳汁。結果不知道是丈夫的吸吮方式錯了,還是吸的頻率太高,這位媽咪後來乳頭出現傷口,還整個乳房紅腫痛到發高燒,醫師一看是吸奶吸出蜂窩性組織炎,趕緊安排住院控制感染。急診科醫師魏智偉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曾收治過一位媽媽,因乳腺發炎看診,當時患者主述提到,整個右邊乳房非常痛,醫師檢查的確也看到,患者的乳房又紅又腫,明顯發炎,且還引起高燒。魏智偉後來一問才知道,這位媽咪在當初生第一胎時,領悟到親餵是疏通乳腺最好的輔助,當時她親餵頻率不高,是搭配吸乳器或自己擠奶來避免塞奶,但他覺得人工擠奶的過程很痛苦,所以領悟到,「有人吸奶才是最好的排空方式!」後來這位媽咪生第二胎後,除了給寶寶吸奶,也找來先生「幫忙吸奶」,對方也很賣力幫忙,但不知道是丈夫吸奶的頻率太高,還是吸吮的方式錯誤,導致這位媽咪受傷了。魏智偉經過檢查發現,患者不單單是乳腺發炎,應該是附近有出現細菌感染情況,已經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才會有發高燒症狀,後續他安排患者住院治療,患者最後也選擇打了退奶針,沒有再繼續親餵了。
5月嬰染疫「咳到無法進食」 勇媽哺餵母乳終於脫離險境
近期Covid-19疫情嚴竣,確診案例快速上升,111年4月迄今全國總確診人數已超過23萬人,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占總確診人數的13.6%。雖然兒童染疫大多症狀較輕,有較好的預後,但仍有少數兒童可能發展成重症,甚至有致命的風險,需要謹慎看待,特別是抵抗力不足又無法接種疫苗的小嬰兒。疫情期間,治療過程也煞費苦心,鄭玫枝主任(左)即時視訊診療病兒。(圖/北榮提供)5個月大的沐沐及3個月大的恩恩,分別因家人染疫而遭傳染,出現咳嗽,發燒、食慾不振和脫水症狀住院治療。其中沐沐還出現哮吼症,晚上嚴重咳嗽到聲音沙啞,且虛弱無法進食被緊急送醫。經醫療團隊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已恢復往日的精神活力和食慾。臺北榮總新生醫療中心鄭玫枝主任表示,二位寶寶住院期間,母親們全程陪伴,持續哺餵母乳,讓孩子獲得最好的照顧,雖因住院隔離諸多不便且十分克難,但母愛讓病房充滿溫馨,一句句「你們都辛苦了,謝謝」,讓醫護們非常感動。鄭玫枝主任說明,哮吼症又稱咽喉氣管支氣管炎(laryngotracheobronchitis),為一種好發於嬰幼兒的呼吸道感染症,會引致氣管內腫脹,並影響正常呼吸,咳嗽時會出現類似狗吠聲,也常併發喘鳴、聲音沙啞、發燒或流鼻水等症狀。哮吼症可輕、可重,常於夜間開始發作或惡化,嚴重時會有呼吸窘迫甚至需要插管的可能,若能早期發現儘早治療,可避免惡化。國外的經驗也發現,特別是在Omicron變異株的流行期,有些嬰幼兒在罹患COVID-19後會併發哮吼症。因此家中若有嬰幼兒時務必特別小心,家人除確實做到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與保持距離外,若罹病而須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利期間,務必做好隔離措施。若小嬰兒本身罹病而居家照護,更需特別注意孩子的呼吸。如發生嚴重咳嗽如狗吠聲、呼吸急促、聲音沙啞、活動力差及食慾不振時,務必盡速就醫。鄭玫枝主任指出,兒童如有以下危險因子,萬一罹患COVID-19,會有較高風險進展到重症,因此更需小心。這些危險因子在5-12歲兒童為肥胖、糖尿病與慢性肺病;小於5歲幼兒則包括早產、神經疾病、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目前政府已核可讓6歲以上的兒童皆可接種疫苗。國外的研究顯示兒童染病後導致的併發症與後遺症遠大於接種疫苗的副作用,因此鄭重呼籲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家裡的長輩和無法接種疫苗的嬰幼兒。居家照護期間注意事項如下,也提醒家長注意。一、需轉介視訊診療或建議住院的6種情況:1.一歲以下有症狀者2.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3.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4.持續嘔吐5.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6.退燒後仍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二、兒童出現以下6種症狀,立刻打119或連繫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1.抽搐2.意識不佳3.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4.唇色發白或發紫5.血氧飽和度低於94%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
瘋狂媽逼兒喝「19年前典藏母乳」 解凍後飄魚腥味
母乳是媽媽和剛出生孩子間最親密的連結,許多母乳媽媽為了給孩子最豐富的營養,都會想方設法哺餵母乳給孩子,但這樣的母乳你願意喝嗎?日本有一名母親,大約在20年前產下兒子,在孩子約1歲大時,透過特殊機構冷凍她的母乳,目的是希望等孩子成年時,能夠再讓他喝一口媽媽的母乳,甚至還找來綜藝節目,由主持人「盯著」兒子,喝下她珍藏了19年的母乳。日本著名節目《偵探騎士大搜查》(探偵!ナイトスクープ)日前播出一集引發網友熱議的內容。一名51歲的委託人,是一名住在大阪的媽媽,她在20年前生下兒子,兒子目前獨自住在島根。由於母子都不善於親情互動,經常有爭執,讓她非常傷心,雙方感情不算太好。這名委託節目的媽媽,想讓兒子喝下自己19年前擠的母乳。(圖/推特)而這名媽媽從孩子出生後,就一直在執行一個計畫,就是希望兒子在成年時,能重新喝一次她的母乳,當作長大成人的紀念。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她在19年前便委託了一間大學的老師,用特殊技術將她的母乳冷凍,而這份母乳就這樣一直保存在自家冷凍庫。面對孩子即將成年,她非常期待兒子能實現她的願望,但因為長期與兒子感情不佳,擔心直接拿給兒子,對方也不會想喝,因此特地委託《偵探騎士大搜查》節目,到當地盯著兒子把這份「典藏母乳」喝下去,並希望兩個人能夠藉此機會,重新修復母子關係。最後兒子雖然萬分不願意,但還是被製作單位硬逼喝下這分「典藏母乳」,但才嚐了一滴,就喝出母乳有濃濃的魚腥味,節目推測,母乳雖然經過處理,但可能早就壞掉了。
那一年抗疫2/護理師懷孕30周遭傳染 緊急剖腹搶救母女兩命
2021年5月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5/15新增180例本土確診案例,5/16更增加到206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5/19宣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各醫療院所湧進大量篩檢人潮,面對湧入的大批確診者,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甚至有懷孕的護理師遭患者傳染而確診,不但媽媽病況嚴重、寶寶心跳也出現異常,兩條生命皆危在旦夕。40歲的王小姐是北市聯醫急診的護理人員,當時雖然已懷孕超過30周,但仍在第一線照顧確診者,卻不幸遭到傳染。「當時一直想,怎麼會是我?」王姓護理師說,肚子裡的寶寶是她的第一胎,染疫後家人通通被隔離,她只能獨自收拾行李、簽同意書,住進醫院,隨時提醒自己認真呼吸,一定要把自己和寶寶顧好。一開始王小姐只有疲勞、肌肉痠痛等輕微症狀,但後來卻開始發高燒,同時肚裡的寶寶也開始心跳異常加快,後來緊急轉診至台大醫院搶救。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戴怡芸表示,王小姐當時病情已經很嚴重,即便已經用了高濃度氧氣治療血氧仍不穩定,且肺部X光持續惡化。台大醫院產科主任李建南說,孕婦染疫後重症風險比常人高3到5倍,早產、死產風險也高,照護團隊肩負媽媽、寶寶兩條性命,壓力相當大。李建南說,評估過後決定靠藥物促進寶寶肺部成熟並保護腦部,出動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內科、感染科及重症醫療團隊,緊急在產房負壓隔離病室剖腹產,所幸母女均安。寶寶出生後,王小姐回到重症加護病房持續治療,為了讓她放心,護理師每天安排她和丈夫、寶寶視訊,讓王小姐更有動力一起對抗病毒。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胡文郁說,由於寶寶早產,仍在插管的媽媽希望能哺餵母奶,增加寶寶抵抗力和營養。因此重症加護單位與產後病房的醫護人員更穿著全套防護裝備,定時協助擠乳以維持乳汁的分泌及乳腺的通暢,也採檢確認母乳PCR為陰性,讓媽媽在加護病房期間仍完成哺餵母乳的心願。最後經過3次PCR採檢,寶寶檢測結果皆為陰性,而王小姐也順利出院。由於王小姐確診後病況惡化,也讓肚中的寶寶心跳加速,因此緊急剖腹讓寶寶提早出生。(圖/翻攝自臺大醫院官網直播)
長期腹瀉以為腸胃不好 檢查後驚染愛滋
50歲的X先生因工作需求到醫院體檢,檢查報告發現有腸道沙門氏菌感染,不符合體檢標準,遂轉介至感染科治療,醫師經由問診得知,病人近一年來反覆腸道感染且長期腹瀉,懷疑有免疫低下情形,進一步安排免疫功能檢查,這才發現X先生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也就是俗稱的愛滋病。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宗家說,沙門氏菌引起感染時有可見,但反覆或持續感染就可能要先探究免是否有疫功能低下情形。X先生得知自己確診時情緒還算鎮定,日前已開始接受第一週的抗愛滋藥物,之後會視疾病控制狀況調整回診頻率感染科曾婷玉醫師表示,由於急性愛滋病毒感染的症狀多數不具特異性,因類似感冒且會自行痊癒,所以容易被忽略。常見症狀包含發燒、疲倦、肌肉痠痛、喉嚨痛等等,其他症狀如全身性皮疹、頸部或腋下發現淋巴結腫大、噁心、腹瀉、體重減輕、盜汗、頭痛等也可能出現。不過臨床上大多數患者感染初期都是輕症,只有極少數才會有如腦膜炎、腦炎、肺炎等重症表現。曾婷玉醫師指出,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精液、陰道分泌液及血液中都含有病毒,可經由性行為、共用針頭或稀釋液而傳染。另外醫護人員被針扎傷、輸血、母親懷孕、生產期、哺餵母乳也是傳染途徑之一。只要曾經有過性行為,就建議至少篩檢一次愛滋病毒;若有不安全性行為,則建議每年篩檢一次;高感染風險者,如多重性伴侶、感染性病、使用成癮性藥物、共用針具等,則建議每3到6個月篩檢一次。今(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曾婷玉醫師呼籲,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與疑似症狀,應早日接受愛滋病篩檢或至感染科門診就醫。雖然目前愛滋病仍無法根治,但使用藥物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及早使用抗愛滋藥物來降低病毒量,除了能避免因免疫功能低下而產生疾病症狀外,更能及早阻斷愛滋病的傳播。患者一天只需要服用一顆藥物,方便且副作用低,就能有效控制病毒量,希望民眾不要害怕接受治療。
地方媽媽餵母乳!驚見腋下噴乳汁 醫曝滲奶真相
美國猶他州(Utah)1名擁有廣大粉絲的網紅媽媽琳賽(Lindsay White),先前在抖音平台上拍片分享自己哺餵母乳時,意外發現腋下竟會分泌乳汁的過程。琳賽表示,自己偶然發現腋下會滲奶後,一度質疑自己長出了第3個乳頭,遂前往醫院看診查明原因,醫生也在檢查後,解釋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現象,竟是因為琳賽的乳腺一直向上延伸到腋窩所導致。根據《太陽報》報導,網紅媽媽琳賽表示,大女兒艾莉(Allie)出生後,為了讓小孩能擁有更好的抵抗力,自己選擇了親餵母乳,沒想到,就在自己餵奶時,發現女兒的頭髮竟然溼了。起初琳賽以為是自己流汗弄濕了女兒的頭髮,但後來卻發現,自己的腋下莫名長出一顆大腫瘤,「我用手去擠,結果乳汁就噴出來了,所以我決定去看醫生,我心想,難道我還有第三個乳頭嗎?」醫生替琳賽診療後,向她解釋道,其腋下會分泌乳汁,是因為琳賽的乳腺並不只分布在胸部,而是一直向上延伸到腋窩,所以哺乳的時候,只要按壓到腋窩就會漏奶,聽完醫生的解釋,瞬間讓琳賽感到相當驚奇。事後,琳賽還補充表示,自兒子科達(Koda)出生後,現在自己兩邊的腋窩都會滲奶了。影片曝光後,目前已獲得超過470萬的瀏覽人次,還有超過61萬人按讚。許多網友紛紛驚訝留言,「我從來不知道會這樣,感覺有點酷」、「我生完一個月後腋下也出現腫塊,我還以為是癌症腫瘤,結果流出乳汁」、「就是因為會這樣,所以我才不想生小孩」、「我不想懷孕了。」
好兄弟是無辜的! 嬰孩哭不停跟鬼月無關「不治療恐影響語言能力」
30歲的芸芸剛生下寶寶,身為新手媽媽自然有許多煩惱,尤其是寶寶整天哭不停最令她困擾,尤其剛過完中元普渡,正值俗稱的「鬼月」令人不免多想,懷疑是好兄弟驚擾。一天,芸芸正在哺餵母奶,寶寶不斷哭鬧,甚至難以哺餵,此時一旁的老公觀察到孩子在啼哭時,舌尖黏在口腔底部,覺得相當奇怪,便帶著新生兒趕緊到醫院求診,經亞東醫院小兒外科夏肇聰醫生診斷後,發現為舌繫帶過緊所致,在門診使用無菌剪刀進行簡單處理,並加壓止血3~5分鐘左右後就恢復正常,孩童能夠正常喝奶,哭鬧情況也有改善。小兒外科夏肇聰醫生指出,家長大多是發現孩子發音有些問題,求診後才發現是舌繫帶過緊所導致,而舌繫帶的後續治療並不繁複,建議家長多留意孩童狀況,若有發現異狀,即早就醫才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期。夏肇聰醫生表示,舌繫帶位於舌頭下方和口腔底部之間,會使舌頭的運動受限,較為嚴重者會無法捲舌進而影響語言發展,同時舌繫帶也會使吞嚥功能受影響,進而引起哺餵母乳困難。若能掌握6個月以內的黃金治療期,只要簡單薄膜狀的舌繫帶,止血3~5分鐘就完成。(圖/亞東醫院提供)夏肇聰醫生說明,若發現孩童舌頭呈現V形、W形或無法伸出等異狀,要盡快帶著孩童就醫,6個月以下的幼兒舌繫帶通常是薄膜狀的,一般可以在門診用無菌剪刀剪開,並止血3~5分鐘就可正常喝奶,若大於6個月或舌繫帶較厚實,則會進入手術室處理進行Z型整型術,術後不需要特別的護理,麻醉清醒後即可以正常喝奶、進食。另外,若孩童不願意刷牙、一直哭鬧,或刷牙即發生出血狀況,則要注意是否是上唇繫帶出現異狀,上唇繫帶是上唇和上排兩個門牙間、牙齦根部相連接的帶狀軟組織,當繫帶過緊會不容易翻開。夏肇聰解釋,上唇繫帶不會影響小孩的發音或是語言發展,但若導致不願意刷牙影響口腔衛生則建議進手術室治療,術後的恢復期也不長,傷口通常在一到兩星期後就能癒合。 夏肇聰醫生提醒,若孩兒有出現上述的徵兆,可以先觀察舌尖有無上捲,是否出現任何的異狀,但有時候發音問題並非單純只受舌繫帶影響,若家長對小孩口腔繫帶有任何疑問的話,可以就醫詢問專業的小兒外科醫師,並作進一步的評估。
AZ之亂1/逾百人打疫苗後猝死恐湧訴訟潮 高檢署密令法醫研究所出動
截至6月底,全台已有超過百人在接種AZ疫苗後死亡,導致部分地區爆發「緩打潮」。本刊調查,高檢署為了預防日後出現大量求償訴訟爭議,已密令各地檢察署「審慎處理疑似接種致死的相驗案例」,必要時需委由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解剖,以釐清真相,化解民眾疑慮。雲林縣日前發生的一起嬰兒猝死案就是明顯案例。由於虎尾殯葬所是雲林縣唯一的火葬場,目前在該所任職的新手媽媽蘇小姐,被列為接觸高風險群的優先接種人士。6月21日下午4點多,她前往施打AZ疫苗,接種前特別提到自己正哺餵母乳,不知是否適合施打疫苗,醫護告知不會影響,才放心接種。當晚9點多,蘇小姐先擠母乳保存,深夜11點瓶餵2個多月大的女兒,隔天凌晨近3點準備再次餵乳時,竟發現女兒已無呼吸心跳,嘴角殘留血奶泡,她趕緊和老公將女兒送醫急救,最後仍宣告不治。面對媒體採訪,蘇小姐難過地說,女兒相當健康活潑,十分愛笑,頂多只有一點脹氣問題,實在不知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也不清楚是否與AZ疫苗有關,但如果需要解剖釐清,她一定會配合,希望能找出女兒死因。雲林虎尾蘇姓母親接種AZ疫苗後,替2個月大的小女嬰餵母奶,隔天女嬰竟吐血奶泡不治,家屬懷疑死因與疫苗有關。(圖/報系資料照)檢察官與地檢署法醫初步相驗後,向家屬提到女娃可能因為嗆奶導致窒息死亡,然而女娃外公不滿地說:「我覺得很懷疑,嗆奶窒息怎麼會吐血?」要求檢警釐清究竟是不是疫苗害命。據悉,雲林地檢署為了查明真相,罕見地向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申請指派法醫協助解剖調查,家屬也已同意。6月25日,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江金星表示,法醫研究所初步研判,女娃死因為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且經快篩確認陰性,已將採集檢體送驗,確切死因尚待詳細的解剖鑑定報告出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則指出,截至6月24日,法醫研究所已完成26件「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法醫解剖初步研判報告」,尚未發現亡者死因與疫苗接種有任何因果關係。
雲林媽接種AZ疫苗!2月大女嬰喝母乳「吐血奶猝死」 解剖初判「有肺炎」
雲林縣虎尾鎮一名蘇姓母親21日下午接種AZ疫苗,因她哺餵母乳,晚上將母乳擠出冰存,而2個月大的女兒深夜肚子餓,她便將母乳拿出後餵食並安撫其睡著,沒想到3個小時後,女兒竟被發現吐奶泡猝死。雲林地檢署25日表示,女嬰經解剖發現有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情況,確切死因仍待鑑定報告出爐。蘇姓母親21日下午接種AZ疫苗,當晚依舊餵女兒喝母乳,而女兒喝奶前後皆未出現異狀,沒想到蘇母半夜起床時,卻發現女兒嘴邊滲出溢奶夾雜血水,已無呼吸心跳,趕緊送醫搶救,但仍回天乏術,讓家屬相當悲痛,質疑女嬰猝死是與疫苗有關。雲林縣地檢署指出,法醫於25日下午解剖女嬰,初步研判死亡原因為呼吸道感染和肺炎,而快篩結果確認為陰性,檢體也已採集送驗,確切死因仍待詳細解剖鑑定報告出爐。
【提升保護力情報】白蘭氏《2020哺乳媽媽壓力大調查》大公開
每年的8月1日至8月7日為「國際母乳週」,今年以「為了更健康的地球支持母乳哺育(Support breastfeeding for a healthier planet.)」為主題,哺餵母乳除了為寶寶帶來健康,更能為地球永續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長期支持母乳哺育的百年品牌白蘭氏,連續多年以實際行動響應國際母乳週,除支持母乳哺育媽媽的營養照護,更重視媽媽們在母乳哺育期間的身心質量,特發表《2020哺乳媽媽壓力大調查》,發現有超過半數的哺乳媽媽壓力值超出負荷,恐陷入「追奶疲勞」,主要壓力來源除了奶量過少、身體不適外,日常生活作息因哺乳或集乳被影響更是名列前茅!顯示母乳哺育不能只關心寶寶的營養照護,更該照顧到媽媽的體力與保護力,增加母體的健康補給,才能真正提升母乳的質量。為了支持哺乳媽媽,白蘭氏今年首度攜手月芽養生月子餐,免費提供大台北地區及桃園地區的產後媽媽們,一天一罐白蘭氏雙認證鷄精,為哺乳媽媽補充營養,調節保護力並提升體力,讓媽媽安心追奶的同時,也為寶寶健康加分。超過6成產後媽媽月子期間追奶觀念改變 透過營養補充品提升母乳質量 研究證實能提升母乳品質的白蘭氏雙認證鷄精是優選之一。哺乳媽媽一旦追奶不及、身心失衡,將成惡性循環為響應今年國際母乳週主題,白蘭氏透過線上調研方式,針對百位媽咪進行哺乳媽媽壓力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若媽媽們的壓力來源被忽視,恐將對身心造成連鎖效應,有高達91%的哺乳媽媽在面臨壓力的同時,睡眠品質也同步受到影響,引發其他身體不適症狀。61.3%的哺乳媽媽表示,壓力會造成心情低落進而影響奶量,奶量一旦不足,身心再度失衡,形成惡性循環。宏其婦幼醫院醫療副院長許淳森指出:「母乳中含有『乳鐵蛋白』、『上皮生長因子』及『轉化生長因子-β2』等豐富的健康因子,不僅有助於增加寶寶身體保護力,更能有效提升寶寶的營養吸收和轉換率,在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許淳森副院長進一步強調:「哺乳媽媽若是體力下滑,將影響自身保護力,進而降低持續母乳哺育的意願,更可能影響母乳營養價值。」白蘭氏鷄精除擁有抗疲勞認證外,更為國內唯一獲得免疫調節認證的雙認證鷄精,累積超過50篇國際科學論文實證,能促進免疫細胞增生,提升身體保護力,幫助媽媽降低疲勞、舒緩壓力。在母乳品質上,也經臺北醫學大學的臨床研究實證,有助提高母乳當中「乳鐵蛋白」、「上皮生長因子」及「轉化生長因子-β2」健康因子含量,為母乳升值,也讓寶寶健康加值。關鍵時刻 白蘭氏鷄精雙認證 共同守護媽媽及寶寶健康近來,健康保健意識抬頭,根據GoogleTrend搜尋趨勢顯示,「提升、增強防護力飲食」的討論熱度竄升近兩倍,白蘭氏《2020哺乳媽媽壓力大調查》也發現,除勤洗手、戴口罩及減少外出外,有44.5%的哺乳媽媽以維持規律作息及保持良好運動習慣來提升身體保護力,另有40.5%的哺乳媽媽透過補充營養保健品來提升身體保護力,守護自己及孩子的健康。對此,宋明樺營養師表示:「此時,更應注重母乳營養價值以及媽媽寶寶的健康,1歲以下的孩子身體保護力僅有大人的6-7成,透過攝取母乳中富含黃金營養成分,可強化寶寶的第一道防線,有效提升寶寶身體保護力。」而哺乳媽媽除均衡飲食,維持良好作息外,宋明樺營養師也建議,哺乳媽媽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C、E、薑黃等抗氧化的營養成分,因母乳中的主要營養來源為媽媽的飲食,因此推薦哺乳媽媽可透過日飲鷄精、或以鷄精搭配日常飲食的方式,幫助提升乳汁中營養成分。傳統追奶觀念翻轉 白蘭氏攜手月芽養生月子餐響應國際母乳週 助媽媽追奶無負擔白蘭氏《2020哺乳媽媽壓力大調查》也特別針對身處黃金哺乳期的月子媽媽們調查奶量問題,在產後月子期間,有約半數媽媽曾有奶量不足的問題,其中近9成的媽媽仍採取傳統攝取發奶食物的方式來追奶,但調查結果也顯示,有65.3%的媽媽們會透過營養補充品來追奶,高於選擇食補的53.4%,顯示媽媽們對於傳統大量食補提升奶量的觀念已逐漸轉變。對此,許淳森副院長也提醒,傳統產後大量進補的方式對追奶未必有益,可能攝取過高的熱量與膽固醇,進而引發其他健康危機。為幫助黃金追奶期的哺乳媽媽安心追奶,白蘭氏特與月芽養生月子餐合作,共同響應國際母乳週,免費提供一周、每日一罐白蘭氏鷄精給做月子的產後媽媽們,讓媽媽與寶寶一起獲得關鍵營養。白蘭氏打造多元產品線呵護女性 萃鷄精系列滿足孕哺媽咪養生需求。養生保養莫忽視! 白蘭氏全方位守護哺乳媽媽 滿足不同階段需求針對不同階段需求的媽媽們,白蘭氏更打造了多元產品線,推出低鈉、零脂肪、零膽固醇、且無人工添加物的健康食補品,讓媽媽們在提升母乳質量的同時,也能兼顧滿足滋養需求與美妍調理,,今年甫推出專為孕哺媽咪貼心設計的-「白蘭氏萃鷄精—孕哺滋養菁萃」,全方位守護孕哺媽咪,從備孕-懷孕-哺乳期間攝取關鍵養分,兼顧寶寶健康,獨家採用添加Omega3、葉酸成分的專用飼料,強化鷄隻與鷄肉營養,確保媽媽與寶寶都吸收到最精華的孕哺養分。白蘭氏將持續以實際行動關懷及照顧所有女性及孕哺媽媽,也期盼拋磚引玉呼籲各界持續支持母乳哺育,創造更友善的環境,同時改善哺乳媽媽生活中的困境,提高母乳哺育率,為地球創造更永續的未來。白蘭氏《2020哺乳媽媽壓力大調查》調研單位:中華全球市場調查 Asnwer Global Marketing Research http://www.answer-global.com調研形式:線上調查受訪對象:100名擁有母乳哺育經驗的媽媽,包含57名正在哺乳中的媽媽以及43名過去一年內曾經哺乳過的媽媽。
調製「母乳珍珠奶茶」邊喝邊吐瞎稱「有狗味」 網紅遭圍剿:沒水準!
今年24歲的YouTuber小玉,以誇張、搞笑的拍片手法而受到網友喜愛,他的YouTub頻道擁有148萬的超高訂閱人數,是線上人氣網紅之一。但小玉近日曝光的一部名為「新鮮現榨!用母奶做珍珠奶茶」的影片,不但違法從網拍平台取得母乳,還大喇喇以戲謔、輕蔑的口吻,評論母乳媽媽辛苦擠出的珍貴母乳「有吉娃娃味」,還以巧克力餅乾、珍珠等食物「加料」品嘗,邊喝邊吐,引發眾多母乳媽媽與網友砲轟,直批他「髒東西,真沒水準!」YouTuber小玉拿母乳製作珍珠奶茶等飲品喝,邊喝邊作嘔,態度令網友憤怒。(圖/翻攝YouTube)網紅小玉在近日曝光一部,他與搭檔笑笑從網拍平台購入「買五送一」,號稱新鮮分泌出來的冷藏與冷凍母乳。接著小玉與笑笑,兩人並一搭一唱先試喝「原味」母乳,結果兩人分別評論母乳,喝起來「像豆漿臭掉」、「加水加超多的杏仁茶,但臭掉」的味道,兩人邊喝邊作嘔,小玉還喝到吐出來,完全無視母乳滴滴珍貴的價值。接著兩人還分別拿出巧克力餅乾與早餐麥片來「配母奶」一起喝;甚至還拿出手搖飲店的珍珠搭配,調製「母乳珍珠奶茶」;而小玉最後評論喝完母乳的感覺「肚子很不舒服」,還直說自己睽違24年再次喝母乳,「竟然體驗是這麼差」。在大肆批評了一番母乳的口感後,小玉最後又要大家回家,跟自己父母說聲辛苦了,影片重點一團混亂,且無視母乳媽媽的辛勞,更把母乳的滴滴珍貴性視為無物。影片曝光後,不但在一些媽媽社團中,引發正在哺餵母乳,或有母乳經驗媽媽的痛批,他的粉絲團下,更是出現一片罵聲,有網友就痛罵他「髒東西、真沒水準」、「非常噁心沒有水準的影片,拿媽媽的母奶開玩笑揶揄」、「什麼有狗味!傻眼沒水準的影片 非常不尊重媽媽」、「每滴母乳都是媽媽的血液,這影片真的非常不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