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院
」 哈佛 疫苗 新冠肺炎龐貝城罹難者DNA揭特殊性關係 學者:有重大意義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導致繁榮的龐貝古城(Pompeii)瞬間被火山灰覆蓋,當時約有2萬人罹難。一直以來有許多考古學家和研究人員探索龐貝城的各種秘辛,近期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有一篇龐貝城最新研究,從罹難者的DNA發現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與表面上看起來不同,專家認為可能推翻對古代社會的假設。綜合外媒報導,國際頂尖期刊《當代生物學》近期刊登一篇有關龐貝城的最新研究,研究者之一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賴克(David Reich )指出,他們透過分析龐貝城罹難者的DNA,發現不少與過去一些假設不同的情形。賴克表示,龐貝城遺跡中最有名的「金手鐲之家」,一名成年人手戴金手鐲,抱著孩子放在腿上,外界認為這像是一名母親帶著孩子,但DNA分析出,這兩個人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男性和孩童;另外一個抱在一起死去的兩個人,一直以來被視為母女或姊妹,DNA發現其中一人基因是男性。賴克對此驚呼,DNA最新發現很有趣,和古代傳統性別和家庭假設不太一樣。除此之外,此研究報告的另一名研究者考古遺傳學家米特尼克(Alissa Mittnik),他來自哈佛醫學院和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針對DNA的最新發現指出,這些發現將對龐貝城考古數據的解釋,和古代社會的理解有重大意義,結合彙整後推翻一些有誤解的假設。據悉,龐貝城建立於西元前600年左右,位在義大利沙諾河畔的一個小丘,當時是希臘人和腓尼基人的良港,直到西元前8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而研究中也發現罹難者的DNA有不同的基因組背景,其中主要是近東地中海移民的後裔,也佐證羅馬帝國的多種族姓。
美名醫人工受孕手術「掉包精子」! 讓女病患懷上自己的孩子
美國波士頓試管嬰兒創始人、哈佛醫學院婦產科和生殖生物學教授梅爾伯傑博士(DrMerle Berger)日前遭到指控,偷偷使用自己的精子,替女患者進行人工受孕手術。而他事後更謊稱當初使用的是匿名捐贈者的精子,目前已知有至少一名女患者受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生下梅爾伯傑博士的孩子。根據《衛報》、《每日郵報》綜合報導,根據美國波士頓地區法院提起的民事訴訟指出,美國波士頓試管嬰兒創始人、哈佛醫學院婦產科和生殖生物學教授梅爾伯傑博士,1980年替他的女病患莎拉(Sarah Depoian)進行人工受孕手術時,偷偷掉包精子,讓莎拉懷上自己的孩子,還向莎拉謊稱自己是使用匿名捐贈者的精子替她進行手術。而人工受孕手術完成後,莎拉成功在隔年生下女兒卡洛琳(Carolyn Bester),沒想到現年42歲的卡洛琳在今年做了居家DNA檢測,並上族譜網站Ancestry.com查詢後,意外發現自己與梅爾伯傑博士的孫女和遠房表弟有親戚關係。最終經過所有線索拼湊,卡洛琳發現自己就是梅爾伯傑博士的親生女兒,讓她感到相當震驚和可怕。事後,莎拉表示,如果當初梅爾伯傑博士表明手術是使用自己的精子,那她絕對不會答應進行治療。而莎拉的律師亞當(Adam Wolf)也指出「梅爾伯傑博士未經莎拉同意,也違背她的意願,秘密將自己的精子注入患者體內。有些人將這種可怕的行為稱為『醫療強暴』,但無論你選擇如何稱呼它,梅爾伯傑博士令人髮指和故意的不當行為都是不道德、不可接受和非法的。」對此,梅爾伯傑博士的律師發布聲明表示,自雙方6個月前首次接洽以來,這些指控「不斷改變」,並且「沒有法律或事實依據,將在法庭上被推翻。」
全球人類一半以上75歲後恐染精神病 專家籲重視
澳洲昆士蘭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合作一項國際研究,在20年的時間裡追踪了29個國家的150,000名成年人,結果顯示,一半人口在年屆75歲時會出現心理健康障礙。昆士蘭大學教授約翰麥格思(John McGrath)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敲響了警鐘。」呼籲加大力度投入心理健康資源。此研究發表於《刺胳針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最常見2種精神疾病:憂鬱症和焦慮症男性:酗酒、憂鬱症和特定恐懼症。女性:憂鬱症、特定恐懼症(一種干擾日常生活的失能性焦慮症)和壓力創傷症候群(PTSD)。青少年:焦慮症、憂鬱症和藥物濫用。青少年風險最高 專家呼籲加大投入資源研究發現,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中,首次發病的高峰年齡為 15 歲,男性發病的年齡中位數為 19 歲,女性為則 20 歲。麥格思表示,15歲是精神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因此青少年處於最高風險。此階段對於人們完成學業、進入職場、尋找伴侶和離開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齡,沒有人希望精神疾病影響了人生大事。麥格思呼籲將心理健康資源分配給年輕人,他舉例如澳洲政府衛生部2006年創立組織「Headspace」對於兒少心理健康做的非常好,但有鑑於龐大的需求未能滿足,對於維繫民眾心理健康,還需要更多資源。根據澳洲國家統計機構的數據,2018年時,1/4的澳大利亞人患有精神疾病。2020-21年,大約2/5的澳洲人一生中曾經歷過精神障礙。麥格思分析,這項新研究分析了人一生中罹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當你擷取一年當中全部民眾的數據,罹患精神病的比例是1/4,但當你把整個生命週期拼湊起來,你會發現盛行率實際上高達1/2。「影響程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皇家精神病學院昆士蘭分校主席布雷特艾默森(Brett Emmerson)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受精神疾病影響的人比之前想像的要多。他認為心理健康資源和服務需要重新審查分配,「如果一半的人口患有某種精神疾病,我們必須開始尋找有哪些治療方法。早期介入效果更好,因為如果不介入,恐使疾病變成長期疾病。 參考資料:Half the population to have a mental health disorder by 75Half the population will experience a mental health disorder by 75, Queensland-led study reveals
哈佛醫學院爆賣遺體 FBI查驚見男子家中「藏40顆頭顱」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爆發遺體竊盜、販運醜聞,而聯邦調查局(FBI)循線調查器官黑市時,在肯塔基州的一名男子家中查獲40多顆頭骨,沒想到這名男子被人贓俱獲的同時竟向警方表示「這些都是自己的朋友」。根據多家美媒報導,美國聯邦檢察官在6月時起訴哈佛醫學院太平間55歲經理羅吉(Cedric Lodge)和63歲妻子丹妮絲(Denise Lodge),這對夫妻被控在2018至2023年間,盜賣死者捐贈給哈佛醫學院作為研究、教學的遺體及器官。如今FBI擴大搜查,據《CNN》報導,來自肯塔基州的男子諾特(James Nott)被FBI從他家中搜出人類骨骸,光是頭骨就有40顆,當詢問是否有其他人在家時,諾特警表示「只有我死去的朋友」。根據起訴書內容,諾特家中的骨骸有的用布包裹著,有的直接放在他睡覺的床上,除了頭骨之外,還發現了脊髓、股骨、髖骨和一個哈佛醫學院的書包,還有包含AK-47步槍在內等多種武器。起訴書也指出,諾特雖然還未被指控和人體遺骨有關的罪刑,但由於他在2011年犯有「持有未經登記的破壞性裝置」的聯邦重罪,所以這次在家中搜出多項武器後,他面臨違反槍支管制法規的罪名,法院已裁定不可保釋,將於8月4日進行提審。肯塔基州的男子家中藏有大量從哈佛大學醫學院盜竊販售的人類骸骨。(圖/翻攝自推特)
哈佛醫學院爆賣遺體 太平間經理讓買家「親自挑選」各器官價碼曝光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爆發遺體竊盜、販運醜聞,一對在醫學院停屍間工作的夫妻,自2018年起涉嫌對外販售原本捐做醫學研究用途的人體器官,甚至讓買家直接到停屍間挑選,而這些器官的販售價格,如一顆頭顱僅1000美元(約台幣3.1萬元),而一顆大腦僅要200美元(約台幣6200元)。哈佛醫學院太平間經理羅吉夫婦被控盜賣捐贈給醫學院進行研究、解剖的遺體與器官。(圖/翻攝自推特) 根據《美聯社》、《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波士頓地方台》(NBC Boston)等多家美媒報導,美國聯邦檢察官14日起訴哈佛醫學院太平間55歲經理羅吉(Cedric Lodge)和63歲妻子丹妮絲(Denise Lodge),這對夫妻被控在2018至2023年間,盜賣死者捐贈給哈佛醫學院作為研究、教學的遺體及器官。根據報導,羅吉在學校不知情或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偷走捐贈遺體的部分器官,包含頭顱、大腦、皮膚和骨骼等,並將這些器官從麻州的停屍間運到他位於新罕布夏州的住所。檢察官稱,羅吉夫婦檔涉嫌竊盜、出售和運輸這些人體遺骸,有時甚至是透過美國郵政服務系統來寄送。羅吉還讓買家直接到停屍間內「選購」人體遺骸;起訴書並指出,買家還將身體部位賣給多個州的買家,圖為另一位買家。(圖/翻攝自推特)除了這對夫妻被起訴,另外兩名買家44歲麥克林(Katrina Maclean)和46歲的泰勒(Joshua Taylor)也遭到起訴,法庭文件顯示,麥克林在麻州皮博迪市(Peabody)經營一間名為「凱特怪奇原創」(Kat’s Creepy Creations)的商店,根據介紹店內販售許多稀奇古怪的娃娃或物品。起訴書還指出,羅吉還讓麥克林與泰勒到哈佛醫學院的停屍間內「選購」剩餘的人體遺骸;起訴書並指出,麥克林涉嫌在2000年10月向羅吉支付600美元購買了兩張解剖下來的人臉,並將這些身體部位賣給多個州的買家,包含將人體皮膚賣給賓州一名男子,並製作成人皮皮革。泰勒至少向這對夫婦購買了39次器官,支付超過3.7萬美元;據了解,泰勒在2019年5月19日支付了1000美元購買一顆「7號頭顱」,並在2020年以200美元購入一顆大腦。對於這起事件,哈佛大學醫學院在一份「可惡的背叛」(An abhorrentbetrayal)聲明中指出,他們對此感到非常震驚,「這起事件是對哈佛醫學院(HMS)的背叛,最重要的是,受害者都是無私地選擇將自己的身體透過解剖捐贈計畫交給HMS,以促進醫學教育和研究」。羅吉已在5月6日被開除,目前HMS也正在與聯邦當局合作,以確定有哪些捐贈者受到影響;HMS同時任命了一個外部小組來重新評估解剖捐贈計畫和停屍間的政策,而美國聯邦陪審團已對羅吉夫婦等其中6人提出共謀、跨洲運輸贓物等指控,若罪名成立,最高恐面臨15年有期徒刑。
胖到壞掉了?過度肥胖壞處又一樁 最新研究「減損大腦功能」影響還不可逆轉
人們都清楚,肥胖所帶來的後遺症可以說是多到不勝枚舉,但現在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肥胖可能會破壞大腦對「識別飽足感」與攝取糖、脂肪後「產生滿足感」的能力,而且這個影響是完全不可逆轉的。根據《CNN》報導指出,這項研究目前於12日刊登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中,實驗中針對30名醫學上認定的肥胖者(BMI超過30),與30名普通體重(BMI介於18至25)的人,實驗中透過餵食管將醣類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脂肪(脂質)或水直接餵食到實驗對象的胃部。這項研究主要是想要跳過嘴部,直接關注腸道與大腦之間的連結,透過MRI的掃描,觀察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的大腦與身體的反應。同時也會監測實驗人員在進食後,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情況。實驗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也發現,當這些營養物質被送入實驗人員的胃部後,正常體重的人員大腦的紋狀體(Striatum)的信號速度就會減緩,這也代表大腦已經判斷出身體被餵飽了,而且正常體重的人員體內的多巴胺分泌也會提高,這表示大腦的獎勵模式也因為進食被啟動了。但是將相同的模式用在肥胖組的人員身上時,不僅肥胖組成員的大腦紋狀體的訊號沒有減慢,體內多巴胺的水平也沒有明顯升高。之後實驗人員又要求肥胖組成員在未來3個月內減重10%,以此來調整血糖、重置新陳代謝。但即便在肥胖組成員甩肉成功後,再次進行同樣的實驗,實驗人員發現,這些已經瘦下來的肥胖組成員,其大腦紋狀體的訊號還是沒有減慢,體內多巴胺的水瓶也是沒有明顯升高。這也代表著,人體肥胖時,對於飽足感與進時候的滿足感會明顯降低,就算人們甩肉成功,在瘦下來之後依舊還是會持續這樣的影響,這樣的情況也解釋了,為何有許多人會在減重成功後又重新復胖。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兼聯合主任阿波維安(Caroline Apovian)表示,肥胖者的大腦會減少、甚至到缺乏傳送「你已經吃飽」的訊息給身體,而且研究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證明這個缺陷的功能有恢復的機會。根據阿波維安這項研究,基本上可以認定肥胖屬於疾病的一種,因為它真的對大腦造成實質性的改變。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這項研究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觀察,目前還有太多未知數仍然等待解開。像是實驗人員很想摸清楚,到底是在哪個過程中,讓大腦喪失了對飽足感與滿足感的控制能力。
褪黑激素改善失眠? 哈佛警示:兒童服用過量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外電報導】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每5人就有1人苦於失眠,為了避免安眠藥成癮,有些人改為服用較安全的褪黑激素來幫助入眠。然而,根據哈佛醫學院研究,兒童服用過量褪黑激素恐會引起身體不適甚至死亡!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提醒民眾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以免對健康產生危害。根據CNN和《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25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調查25種含有褪黑激素的品牌當中,標誌不實的產品多達22種,其中一款褪黑激素軟糖含量為標簽上所標注含量的347%,還有一款根本未測出任何褪黑激素含量,只有3個品牌所含褪黑激素量和產品標誌相差在10%以內。褪黑激素只要不過量都很安全,但過量可能對身體造成危險,例如導致嘔吐或呼吸困難。哈佛醫學院副教授彼特柯恩(Pieter Cohen)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2022年因兒童服用過量褪黑激素引起身體不適的求救電話激增。過去10年來,嬰幼兒照護者的求救電話超過25萬通,其中4000兒童住院,287人住進加護病房,5名接受機器催吐治療,2人死亡。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兒童醫院兒科教授布魯納(Cora Collette Breuner)警示,家長們給孩子購買褪黑激素軟糖來幫助改善睡眠,副作用包括嗜睡 、頭痛、焦慮以及晚上尿床或小便次數增加。原文出處:Potentially dangerous doses of melato褪黑激素治療失眠? 食藥署闢謠褪黑激素能否改善失眠?食藥署2日特別闢謠,褪黑激素是大腦松果體所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生理時鐘。白天時,視網膜會把接收到的光線轉為訊號傳到下視丘,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夜晚時,人體會分泌較多的褪黑激素,可作用在大腦與人體各部位,使人逐漸產生睡意,進入睡眠狀態。雖然有研究指出褪黑激素可增進主觀睡眠品質、稍微減少入睡時間,但這些都不是用來評估睡眠改善的客觀指標。因此目前醫界對於褪黑激素治療失眠的效果沒有一致共識,有待更多研究評估,仍需長期、大量使用的相關研究證實。食藥署提醒,根據藥事法規定,褪黑激素產品屬藥品列管,擅自販售未經核准之藥品,屬違法行為。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自行使用,因療效及安全性並未經過確認,可能對健康產生危害。並建議民眾作息要與日夜規律符合,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白天:應照到充足光線,一睡醒就要拉開窗簾、曬太陽。晚上:減少開燈、讓光線暗些,並減少使用螢幕、手機,避免光線刺激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哈佛研究發現「午睡超過一小時」肥胖、高血壓機率變高 只睡「這樣」比不睡更好
在地中海與拉丁美洲等氣候溫暖的國家,午休時間都特別長,甚至許多企業都會在下午兩點到四點間關門,為了讓員工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休息,因此有了午睡的習慣,美國哈佛醫學院就針對西班牙東南部莫西亞市3275名市民做研究,發現午睡長時間的人腰圍、空腹血糖水平與血壓都高於不午睡的人,而不午睡的人又會高於午睡30分鐘的人。若你也是固定午休的人,記得千萬不要睡過頭,30分鐘最好。(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哈佛醫學院針對西班牙莫西亞市3275名市民研究,發現午休時間越長的人,他們的BMI指數卻高,甚至會有比較高的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機率較高。相對只睡30分鐘的人,被發現可以避免這些健康風險,而血壓比不午休的人還要更好。先前英國就有研究午睡與肥胖之間的因果關係,美國研究人員因此深入午休文化更深的國家中,針對像西班牙這樣會固定午休的國家,發現長期午睡組的腰圍、空腹血糖水平、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也高於不午睡組,而只睡30分鐘的午睡組,健康數據更高於不午睡組。
真懂玩?中年男屁股痛就醫 X光一照竟卡「這東西」
真懂玩?近日哥倫比亞一名53歲男子,因為屁股痛就醫,起初醫師在體檢沒發現異狀,用X光一照才發現他的菊花卡了一顆燈泡,讓醫護相當震驚。據《每日郵報》報導,哥倫比亞一位不具名的53歲患者,今年因為屁股痛去了當地一家醫院,起初醫師在體檢沒發現異狀,用X光一照才發現他的菊花卡了一顆燈泡,據說醫師可能用吸盤將它拿出來。目前不清楚患者是如何將燈泡塞入肛門,也不清楚他是否遭受長期傷害,但在過往的案例中,有些人會將物品塞入肛門,追求性快感。醫師表示,患者很幸運因為燈泡沒有碎。而該案例也引起其他醫師的興趣,英國胃腸病學家肖(Keith Shaw)表示,「抱歉,我沒有更好的主意。」另一位巴基斯坦胃腸病學家提米茲(Ikram Tirmizi)則說,這看起來像一顆燈泡,可以像婦產科醫師那樣,在正常陰道分娩期間進行抽離。哈佛醫學院結直腸外科醫師默里(Alice Murray)則解釋,其實各種物品都可能卡在人的屁股,他見過酒瓶、除臭劑罐、浴簾掛桿、鑰匙、塑膠玩具蛇、情趣品等。當被問到要如何移除?默里指出,通常需要大量潤滑液和一些基本工具,來抓住東西並輕輕拉動,「我們非常小心,不要損壞相當重要的肛門括約肌。如果真的很棘手,可能必須在手術室這種更安全的環境中進行,讓患者麻醉,並讓括約肌完全放鬆。」
韓國影帝劉亞仁身陷染毒風暴 面容憔悴嚇壞粉絲
劉亞仁上月5日從美國返韓,一抵達仁川機場隨即遭到逮捕,警方對其採集尿液及體毛進行化驗,結果發現劉亞仁體內含有4種毒品。神隱了一個多月,昨日終於現身首爾市警察廳麻浦大樓接受調查。韓國警方從當地時間早上9點20分左右開始對劉亞仁進行訊問,直到晚間劉亞仁才憔悴步出警局,警方對此事件相當重視,共計調查訊問了12小時之久。經過調查後離開警局的劉亞仁,看起來非常憔悴,臉色蠟黃、黑眼圈明顯。劉亞仁也對現場守候多時的媒體表示「對不起愛我的人。」「很抱歉這麼晚才表態。」「我對於自己錯誤的行為,不會合理化。」「會將此次契機,使活得更健康人生的機會!」劉亞仁遭驗出體內含4中毒品,包含了古柯鹼、大麻、K他命、異丙酚。古柯鹼又名可卡因,在國際上很常見的一種毒品。異丙酚俗稱牛奶針,因外觀看起來是乳白色,極像牛奶,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醫美用途最為常見,無痛胃鏡到常規手術都可見異丙酚,甚至是精神科也經常使用到牛奶針幫助患者入睡;該藥物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藥效非常快速,以致牛奶針常被濫用,使用過量會失去意識,甚至造成死亡,最知名的案例就是麥可傑克森為迅速入眠,習慣到成癮,用藥過量而死亡。36歲劉亞仁身陷毒品風暴,對於體內含有4種毒品相關案情,表示已向警方說明,目前警方還在進行調查,無法對外公開過程,隨即緊張向大眾彎腰鞠躬道歉,在律師引導下,迅速離開現場。
同性生殖將成真? 日本幹細胞專家以「雄性細胞」培育卵子!成功誕生7幼鼠
日本幹細胞專家成功利用雄性細胞產生卵子,並以此讓2隻雄性老鼠透過「代理孕鼠」培育出7隻幼鼠,此一研究為繁殖方式開闢了全新的可能,或將為治療不孕症,以及同性伴侶共同生育孩子的美好前景鋪平道路。綜合英國BBC、《衛報》的報導,日本幹細胞生育治療生殖生物學家、大阪大學教授林克彥(Katsuhiko Hayashi)於當地時間8日在英國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院(Francis Crick Institute)所主辦的第3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介紹該項研究取得的進展,「這是第一個用雄性細胞製造哺乳動物卵母細胞(Oocyte)的案例。」他補充以目前的技術來看,10年內就可以讓男性的皮膚細胞成功孕育出人類卵子,「單純從技術角度來看,甚至10年內(在人類身上)也將成為可能。若這項技術被證明是安全的,將支持在臨床上使用,使兩名男性能夠生育孩子。」林克彥目前也將這一研究提交給世界上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自然》(Nature)進行發表。報導指出,研究團隊從雄性老鼠擷取皮膚細胞,將之轉化為類似幹細胞的狀態,以求創造所謂的誘導多能性幹細胞(iPS細胞),然後將細胞的Y染色體刪除,並從另一個細胞「借來」的X染色體取代使用,從而產生具有2條相同X染色體(XX)的iPS細胞。接下來,細胞會被放在一種用於複製老鼠卵巢內條件的培養系統中培養,當卵子與正常精子受精後,科學家再透過由此產生的約600個胚胎,植入「代理孕鼠」體內。雖然目前技術尚不成熟,因此成功率僅1%,但最終還是誕生了7隻健康、擁有正常壽命及生育能力的幼鼠。對此,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哈佛醫學院教授戴利(George Daley)則認為社會在迎來這項技術之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儘管林克彥發表的相關學術成果引人入勝,但在人體上做這些實驗,比老鼠困難許多。我們仍然對人類生殖細胞的形成不夠了解,難以在人類身上重現林克彥的研究。」林克彥在國際峰會上表示,該研究因為還處於非常早期階段,導致卵子品質低劣,加上考量到倫理問題,因此現階段該技術還不能安全用在人類身上。但他告訴BBC,未來10年內這些問題可能會獲得解決,如果它被證明可以在人類身上安全使用,他希望這項技術可以作為不孕症及同性伴侶的替代生育方法。
不只炎亞綸、金牌組合麟洋配也獲選 10大傑出青年這些人都上榜
中華民國第60屆10大傑出青年7日於萬豪酒店舉辦,今年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副總統賴清德、高雄市長陳其邁到場出席,今年當選10大青年中,包含知名藝人吳庚霖(炎亞綸)、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李洋與王齊麟等。賴清德表示,獲得10大青年將會形成一個號召,整個年輕人會有學習榜樣,大家共同學習,為社會所引起的正面向上力量。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於1963年起,舉辦「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每年選出 10 位具有卓越表現與社會影響力的青年,為社會選出數百位於各階層、各領域優秀青年,一同為社會樹立新一代青年楷模,今年邁入第 60 屆,也紀錄我國青年表現與社會成長的璀璨歷史,更持續為社會大眾提供正能量。今年十大傑出青年選拔特別邀請賴清德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外也邀請勞動部長許銘春、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外交部NGO國際事務會執行長王雪虹、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等專家評選,以帶動社會正向影響力及培養傑出未來棟樑為目標,歷時近三個月的審慎公正評選。中華民國第60屆10大傑出青年7日公布,均為各領域優秀青年,包含知名藝人吳庚霖(炎亞綸)、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李洋與王齊麟等。(圖/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提供)本屆十個類別的得獎人表現傑出,其中包含演、視、歌三棲獲金鐘獎肯定的「文化藝術類」當選人炎亞綸、男子羽球雙打奧運金牌「體育技藝類」王齊麟與李洋。「企業創業及經濟發展類」當選人徐世榮,以電子公司Skytech Gaming回台投資,在高雄岡山建立千坪工廠、「科學及技術研究發展類」當選人高國興,為台灣固態電子領域中傑出青年學者。「基層勞教類」當選人高世達,則以果雕的精緻手藝,成為國際大賽常勝軍,更向下傳承台灣果雕技藝;「醫學研究類」當選人余坤興,開創病理AI研究領域,準確預測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預後,為哈佛醫學院生醫資訊研究所史上第一位來自台灣的教授。「社會服務類」當選人莊凱詠,突破身體先天上的限制,長期關注廢棄空間活化、地方創生、偏鄉教育等議題,透過藝術和設計的創新力量和在地農民共創價值。「公共行政類」當選人宋明哲,為彰化縣消防局第三大隊埔鹽分隊隊員,獨立研發「水面作業型遺體袋」、「山域作業型遺體袋」、「消防車輛出勤安全警示系統」等多項救難裝備,不僅應用於我國救難任務,更應用於國際災難救援,讓台灣消防名揚世界。「農漁環保類」當選人陳偉誠,實踐永續環保理念,以「零廢棄7R原則」、「循環經濟」做為事業發展的核心價值,並融合SDGs氣候變遷因應納入企業管理,以REWOOD品牌建立台灣永續林業典範。此外「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當選人宋景歡,是唯一女性當選人,長期投入醫療救護工作,不僅曾參與多項台灣邦交國臨床醫療照護個案,更與同僚分享豐富的護理知識與臨床經驗,展現專業護理人價值。當選人紛紛發表得獎感言,炎亞綸表示,台灣這塊土地讓大家有自由奔放的思想,能夠在思想上突破框架,不管是音樂、主持、影視,有無限言論自由與想像力,才能豐厚文化藝術。他強調,接棒為台灣做更多文化藝術傳播、慈善事業。而因故無法出席的李洋,則由王齊麟出席發表感言。王齊麟表示,感謝家人從小支持,在國小三年級時送他到專業羽球校隊接受正式的訓練,高中很榮幸被土地銀行選為預備隊員培訓,高中畢業時到國訓中心訓練,挑戰國際舞台,去年第一次參加奧運就榮幸替國家拿到奧運金牌最高成績,希望後續比賽能繼續為國家發光發熱。賴清德表示,雖獲獎的領域不同,但基本上具備為公益服務精神、在領域內突破種種的困難,取得相當成就精神、持續懷抱理想往前邁進,為社會國家做出具體貢獻精神,三個精神。賴清德接著說,這個獎至少三個代表性,一為國家級獎項,給每個得獎者更大力量,具備更大的意義往前衝、二為你們是未來所有年輕人模範,也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對社會產生正面的效應、三為形成一個號召,整個年輕人會有榜樣,大家共同學習,為社會所引起的正面向上力量。賴清德說,共同為這塊土地而努力、為不易獲得自由民主制度而努力,在這些情形下,才有機會繼續創作發揮,展現才華與愛心服務更多人。陳其邁表示,照顧青年與支持青創一直都是高雄市非常重要的施政目標,十大傑出青年的選拔持續為社會注入正向的能量。
染疫後拿「無敵星星」攏是假? 哈佛研究:孩童康復仍可能再染Omicron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維持高原區,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染過一次病,就會像拿到「無敵星星」一樣,短時間內不太會再得病。但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專家團隊所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他們篩出2020年或2021年初,曾感染新冠的孩童中,能對Omicron變異株產生中和抗體的人,只佔不到10%。根據《富比世》(Forbes)9日報導,一項由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所主導的研究,團隊針對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年輕人族群進行研究,並把年齡進行分組,有5歲以下、5歲至11歲孩童以及12歲至21歲青少年,收集分析他們的血清和血漿樣本。研究團隊分析了177名孩童及青少年,這些受試者,分別都是曾因急性新冠、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接受住院治療,以及新冠輕症恢復期門診的患者,針對他們的血液樣本進行抗體分析。結果發現,5歲以下因嚴重急性新冠住院的孩子,對變異株的中和抗體較低,而新冠康復期與MIS-C孩童的中和抗體,高於住院急性染疫者。而所有年齡組對5大變異株呈現,發現與先前感染相比,打過2劑疫苗的孩童,對Alpha、Beta、Gamma、Delta及Omicron的中和抗體效價更高。報導中指出,透過上述發現,期盼能消除外界先前都以為,感染可提供保護,猶如吃下無敵星星的誤解,並鼓勵任何對施打新冠疫苗猶豫不決的家長,可以趕快帶孩子們接種疫苗。
小孩確診後有免疫力不用打疫苗? 他拿哈佛醫學院數據給建議
本土疫情嚴峻,兒童確診數持續攀升。有記者問重症醫師黃軒說,「小朋友去年得了COVID19感染,就有免疫力,不用再疫苗接種?」,對此,黃軒引用國外研究報告做出解答。黃軒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哈佛醫學院上月底刊登在《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在2020年至2021年於波士頓兒童醫院,收集染疫兒童的血清抗體,想看他們是否能抵抗Omicron,而研究人員發現,「只有不到10%的兒童血清抗體,可以有效對抗Omicron病毒,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之前自然染疫的兒童,並沒有中和抗體,可以抵擋Omicron病毒感染。」醫師黃軒。(圖/翻攝黃軒臉書)黃軒表示,「研究人員發現發現:無接種疫苗的兒童,即使之前有自然感染過,也容易感染到Omicron病毒」,他們發現小孩如果打滿2劑,體內的中和抗體較高,能抵抗Alpha、Beta、Delta、Omicron等病毒變異株。黃軒呼籲家長,「兒童,即使自然感染COVID19病毒,仍然易受Omicron病毒感染,除非,兒童有去接種疫苗注射,才能有足夠抗體,抵抗Omicron病毒的侵襲。」黃軒在貼文末尾也特別強調,指揮中心有提醒民眾,如果兒童染疫後要接種疫苗,需等「3個月後」。
打完疫苗頭痛、疲倦?或許不關疫苗的事 研究:可能只是心理作用
新冠疫苗是人類對抗新冠肺炎的重要武器,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讓不少人關心,現在常見的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包括頭痛、疲倦、手臂痠痛等,不過哈佛醫學院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大約有2/3的疫苗輕微不良反應「和疫苗本身無關」,而是因所謂的「反安慰劑作用(nocebo effect)」的心理作用造成。綜合外媒報導,這項實驗由美國哈佛醫學院與波士頓貝絲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研究團隊領導,該研究分析了來自22802名疫苗接種者、22578名安慰劑接種者的副作用報告,討論12項COVID-19疫苗、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相關數據,結果發現接種疫苗的組別確實產生不良反應的比率更高,但「一部分接種安慰劑的人,也表示他們經歷了疫苗副作用」。研究發現,接種安慰劑的對照組中,有35%的人表示他們出現了如頭痛、疲倦的不良反應,還有16%的人表示他們產生了局部疼痛、發紅或是腫脹的不良反應,同時在接種疫苗的組別中,則有46%的人報告了全身性不良反應如頭痛等、67%的人則有疼痛、發紅等局部不良反應。而在接種第2劑疫苗後,接種安慰劑的組別報告發生副作用的比率降低,報告有頭痛、疲倦的人將到32%,報告感受到疼痛、發紅的人也將到的12%;相反的,確實接種新冠疫苗的組別,報告有相關副作用的人比率則攀升。這項研究本週二被刊登在美國醫學協會出版的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站上,結果指出綜合2次實驗結果來看,研究人員發現接種第1劑疫苗時,有24%的局部不良反應、接種第2劑疫苗時,有16%的不良反應是與反安慰劑效應有關,綜合2次結果,計算得知有64%、相當於2/3的不良反應和反安慰劑效應有關。所謂的「反安慰劑效應」,是指病人對一項療法抱持負面預期心理、焦慮等,因此讓身體真的對副作用的感覺更強烈;而此項研究結果指出,有許多疫苗接種者在接種後出現頭痛、疲倦等輕微副作用,並不是疫苗本身造成的。研究也指出,疫苗副作用常降低民眾接種意願,因此告訴民眾關於「反安慰劑效應」訊息,可以幫助民眾降低不安感,推動疫苗接種工作。
打疫苗真的要看時辰! 哈佛研究「這時段」接種抗體會更多
生理時鐘無時無刻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作息,就連對病毒與疫苗也不例外,研究發現,人體在上午或下午時段接種疫苗,會出現不同免疫反應。哈佛醫學院(HMS)在日前發表的最新研究中揭露此一現象,團隊發現,相對於上午施打新冠疫苗者,下午接種的人身體會產生更強烈抗體反應,體內的抗體濃度相對更高。綜合外媒報導,該研究報告共同作者、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柯勒曼(Elizabeth Klerman)指出,依據接種時段、疫苗廠牌、接種者性別、年齡與施打後天數所建立起的數據模型發現,下午時段接種疫苗者的平均抗體水平更高,尤其接種mRNA疫苗、女性與年輕人的抗體反應更為強烈。此結果恰好與流感疫苗完全相反,過去研究發現,流感疫苗在年長男性、於上午時段接種會有更高抗體反應,柯勒曼認為,造成此一差別的原因,可能是兩種疫苗的作用機制不同,而「免疫系統是否為首次碰到該病原體」也很可能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柯勒曼亦指出,類似情況也能在癌症患者身上看到,過去實驗顯示,在特定時段接受某些化學療法,更能有效鎖定癌細胞。這份發表於《生物週期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的論文,為觀察英國2,190名無病徵醫護人員的大型研究。不過,柯勒曼也坦言,此領域還有許多問題與謎團等待揭曉。此外,該研究因缺乏受試者的醫療史、睡眠與排班等因素,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偏差,柯勒曼也建議,除年長者與免疫力低下者外,民眾有疫苗就可以直接打,「接種時段只是次要選擇」。
吹牛哈佛畢業、在美行醫 自白了又扯謊、法官怒判5月徒刑
自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系畢業的洪姓男子,持偽造美國醫師證「獻寶」,檢察官求處拘役55日、緩刑2年,台北地院考量他自白後又繼續說謊,罕見加重刑度,依偽造特種文書罪判洪5月徒刑,並將每日易科罰金提高至2000元,所以他假冒哈佛醫師的代價,須繳30萬元才能免關,還可上訴。洪男被控未畢業自哈佛醫學院,也不具醫師資格,也不可能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醫院」執業,前年3月1日前某日,上網購買美國執業醫師識別證。洪男友人提出質疑,洪竟LINE友人:「我目前依然持有美國醫師資格、要看ID嗎?」接著再傳偽造識別證正面照給對方看。洪男到案後承認犯行。經北院向外交部等機關發函,詢問他的美國學歷及執業醫師身分,外館函覆稱:「查無洪男醫學碩士及博士學位」。北院因此認定洪男扯謊,涉犯行使偽造文書特種文書罪。雖自白犯行表示不會再犯,但院方審理時,又繼續扯謊曾就讀哈佛醫學院、但沒畢業,顯無悔意,因此判處5月徒刑,得易科罰金30萬元。
孕婦接種mRNA型新冠疫苗可以嗎? 美專家:安全還可能分享保護力給嬰兒
擴大疫苗接種覆蓋率是台灣防疫關鍵,孕婦施打新冠疫苗會有任何危險媽?成為討論話題,不過美國防治中心(CDC)對此掛保證,提出研究表示孕婦接種mRNA型疫苗沒有太大安全問題,86%的人能夠順利生產,也沒有因此造成新生兒死亡的案例,也有專家引用研究表示,婦運接種疫苗可能可以為胎兒提供保護力。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日前在個人部落格發表文章,引述2項研究表示,輝瑞和Moderna這2款使用mRNA技術的疫苗,被發現可以確實為孕婦提供COVID-19抗體,施打過疫苗的孕婦所生嬰兒也可能因此獲得防護力。柯林斯引用西北大學5月11日發表在《婦產科學》(Obstetrics & Gynecology)的研究,以及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中心和哈佛醫學院合作的研究,表示儘管接種疫苗後的孕婦可能出現短暫的發燒現象,但疫苗確實能提供良好的防護力,且沒有發現疫苗對胎盤造成任何損害跡象;研究人員還在嬰兒的臍帶血以及母乳中發現抗體,顯然孕婦接種疫苗可能可以提供嬰兒抵抗力。美國防治中心(CDC)也進行研究,針對3958名受試者,分別有54%接種輝瑞,46%接種莫德納,其中有827人孕婦;結果發現,其中有104名(12.6%)流產和1名死產(0.1%),712 名順利生產,佔全體86.1%。新生兒狀況部分,有9.4%發生早產情形,小於胎齡兒佔3.2%,2.2%出現先天畸形情形,沒有新生兒死亡案例。
新冠疫情大流行心理壓力跟著驟增 專家:很多人夢境隨疫情改變
自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來,不只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巨大改變,就連夢境也因為疫情帶來的龐大壓力有所改變,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許多人在疫情來襲之後,夢到受鯊魚、昆蟲攻擊,或是在公開場合口罩遺失、身邊的人沒有戴口罩,或是因為想幫貓狗等寵物戴口罩而感到焦慮等,疫情帶來的衝擊,讓大腦在夢中也無法好好休息。「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發布專題報導,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越來越多人的夢境受到影響,面對疫情威脅,許多人的大腦不堪負荷,將壓力延伸到睡眠時期。蘇格蘭的一名女子就表示,疫情期間她常夢到自己在海灘漫步,旁邊的海裡游滿鯊魚,她卻因為海灘上的人們不保持社交距離而感到憂慮;一名智利女子瑪麗埃拉(Mariela Cortés)則說,她在疫情期間夢境變的相當超現實,夢中的她甚至想幫貓、狗等動物戴口罩,但他們就是不肯,讓她相當焦慮。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心理學家迪爾德麗·巴雷特(Deirdre Barrett)透過網路搜集了1.5萬份問卷,調查民眾的夢境內容,並且發布研究指出,這場蔓延全球的疾病不但會影響人們的夢境,隨著抗疫時期不同,人們的夢境也會不一樣。巴雷特指出,在疫情流行初期,很多人都會夢見被昆蟲襲擊或是無法呼吸,當政府祭出封城措施,夢境內容就變成被關在監獄,或是無預警的被迫參加數學考試,再過一段時間,夢到自己忘記戴口罩出門,或是在公眾場合看到別人不戴口罩的人數顯著增加。巴雷特指出,疫情一開始,人們的夢境顯示對未知疫情的恐懼,隨著政府實施社交距離限制,有關社交焦慮的夢也開始增多。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心理學諾雷卡(Valdas Noreika)解釋,大腦在清醒時與沉睡時也有所連結,通常能激發強烈情感的事物也會進入夢境,「在疫情期間受到重大威脅的人,很有可能在未來很多年後,仍然會夢到與疫情相關夢境,這很有趣,但也很可悲」。巴雷特指出,隨著國際上疫苗受到批准,目前最新的夢境主題是疫苗,「例如,有人夢到去接種疫苗,但卻發現針筒上貼著氰化物的標籤」,主因應是許多人潛意識不喜歡針筒,因此將之與疫情產生連結。不過關於疫情的夢境也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她指出近期也有人夢到疫情後的新生活,「有人夢到海洋因此變得更乾淨,垃圾更少,也有一名婦女夢到疫情結束後走出家門,發現許多鯨魚在天空飛翔」。
假醫尬正妹1/魔鬼曲線身高172 婚紗靚模遇「極道渣男」慘遭玩弄
北市業餘模特兒「小美」(化名)向本刊投訴,今年4月她在網路認識自稱是台大醫師的洪姓男子,結果卻慘遭騙財騙色,甚至還自費墮胎,後來小美才知道洪男根本不是醫師,而是在網路玩弄女人的極道渣男。現年38歲的小美身材姣好,目前除了投資股市外,也是個業餘的婚紗模特兒,她身高172公分,魔鬼般的三圍比例,加上修長筆直的迷人雙腿,站在人群中總讓人不注意也難,她眨著一雙大眼睛,用無奈的口氣向本刊記者抱怨「我遇到感情就像笨蛋一樣,老是被騙。」小美指控,洪男(40歲)自稱出生醫生世家、智商158,北市金華國小畢業,國中在日本沖繩唸書,高中之後都在美國,且是UCLA生物化學及心理學畢業、哈佛醫學院醫學及心理學雙博士,曾在哈佛大學附設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總醫師等,目前是與台大醫院簽約的交流醫生。他並聲稱自己有3輛車,其中1輛是瑪莎拉蒂,為奪得美人心,洪男還曾甜言蜜語說要把瑪莎拉蒂過戶給小美。由於洪男經常會以台大醫院、病房背景等拍下自拍照,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洪男也曾出示台大服務證以及美國護照,小美因此相信洪男真的是台大醫師,便決定與洪男交往,平常兩人約會,如果是吃一般小吃攤,都由洪男買單,但若到了餐廳等地方用餐,洪男總以「醫院很忙」、「沒帶錢」等理由要小美刷卡付帳。小美與洪男實際交往時間並不長,但她認為洪男真的很渣,不應該假冒台大醫師騙取她的信任。(圖/李宗明攝)今年7月6日洪男生日當天,小美花了2萬多元請洪男吃高級日本料理,並一口氣買了名牌手錶、iPad、蘋果藍芽耳機二代、萬寶龍限量版名筆、手工卡片等當洪男的生日禮物,但當小美陪洪男度過生日後,洪男對小美的態度開始丕變。小美後來聯絡洪男,洪男反應很冷漠,總是堆說醫院很忙,小美傳送給他的訊息會看也會回,但就是抽不出空陪伴小美;8月,小美發現自己子宮外孕,洪男得知後竟然要小美自己處理,小美心灰意冷,10月20日向洪男提出分手,結果洪男低聲下氣求原諒,還稱醫院實驗室的員工家人生病要用錢,竟又向小美借走了準備墮胎手術的20萬元醫藥費。洪男把錢借到手後又開始搞失蹤,小美至此已經完全無法相信洪男,要他將20萬元及名牌禮物歸還,洪男仍不理不睬,小美無奈之下求助台北市議員徐立信,徐立信馬上請北市府衛生局向台大醫院查證是否有這位「洪醫師」,結果回覆是「查無此人」,小美知道後錯愕不已,不敢相信自己被騙的這麼慘。小美泣訴遭到冒充台大醫師的洪男和她交往,害她人財兩失,還賠上自己的身體健康。(圖/受訪者提供)記者求證被小美指控利用台大醫師身份騙財騙色的洪姓男子,對於自己是否為台大醫師?美國南加大畢業?以及取得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等全都表示「不回應」;對於小美與他交往期間的一切指控,也完全不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