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
」 哈佛哈佛研究!「日喝一杯含糖飲料」運動也沒用 22歲男差點洗腎
22歲的陳先生體格相當壯碩,身高18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近期體重卻開始莫名下降,4個月掉了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但伴隨著出現泡泡尿(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狀況,家人有所警覺,便帶他前往醫院腎臟內科進行檢查,結果顯示空腹血糖25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達9%,確診糖尿病,且伴隨著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與腎衰竭,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3至4成。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醫師表示,陳先生因在速食店工作的關係,飲食相當不均衡,蔬菜量嚴重不足,且因工作相當忙碌,閒暇之餘便會來杯手搖飲紓壓,常常一天就喝一、兩杯手搖飲,也沒有運動習慣,所以才導致憾事發生。除開立血糖控制相關藥物外,也安排衛教師、營養師介入給予衛教指導,並叮囑得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血糖、血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吳美儀醫師提醒,手搖飲可以說是台灣人生活中的小確幸,珍珠奶茶更是風靡全球、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但這些飲品大多是使用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會造成三高、脂肪肝及痛風等慢性病,也會導致孩童及青少年的心臟病風險升高。根據調查,台灣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的比率接近25%。長期追蹤這群人,發現含糖飲料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有很強的連結。另外,也有致癌的風險,如胰臟癌等,臨床研究推測,近年來40歲以下年輕人胰臟癌增加,可能與含糖飲料的盛行有關。吳美儀醫師指出,一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其含糖量約62公克,已超過食藥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應低於50公克的上限;而今年二月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指出,每天一杯以上的含糖飲料,就算每週運動量超過150分鐘,都無法抵銷其帶來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雙和醫院腎臟內科的研究也發現,一天一杯含糖飲料量大幅提升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亦可能造成糖癮、肥胖等問題,最新調查顯示,國人肥胖及過重率已達50.3%,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缺乏立即發生的危險,年輕朋友對於多數慢性病警覺性與病識感較為薄弱,也發現喜好喝手搖飲或含糖飲料的朋友通常也伴隨著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缺乏運動、蔬菜攝取少而肉類攝取多,以及喜好油炸品及泡麵等高熱量食物,因此「一天一杯手搖飲」其實只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冰山一角。吳美儀醫師呼籲,別因口腹之慾,或為了享受短暫的「小確幸」而造成終身遺憾,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掌握幸福人生的關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刻不容緩。
22歲男每天喝手搖「4個月卻瘦20公斤」 就醫檢查崩潰…腎功能剩3成
台北一名體格壯碩的22歲男子,身高18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每天至少1、2杯手搖飲,但最近4個月卻暴瘦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成功,卻發現有泡泡尿(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狀況,就醫檢查確診糖尿病。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指出,男子平時在速食店工作,飲食不均衡,蔬菜量嚴重攝取不足,且由於工作忙碌,閒暇之餘就會喝手搖飲紓壓,常常1天就是1、2杯,也沒有運動習慣,結果不僅體重不正常下降,還出現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檢查發現空腹血糖25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達9%,確診糖尿病,還伴隨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與腎衰竭,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3、4成除了開立血糖控制相關藥物外,也安排衛教師、營養師介入給予衛教指導,改善男子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血糖和血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1杯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超標。(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吳美儀提醒,手搖飲是台灣人生活中的小確幸,但這些飲品大多是人工合成的高果糖糖漿,會造成三高、脂肪肝及痛風等慢性病,也會導致孩童及青少年的心臟病風險升高。以是1杯700毫升的全糖珍奶為例,含糖量約62公克,已超過食藥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應低於50公克的上限,而且哈佛研究更指出,每天1杯以上的含糖飲料,就算每周運動量超過150分鐘,都無法抵銷其帶來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喜好喝手搖飲或含糖飲料的民眾,通常伴隨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像缺乏運動、蔬菜攝取少而肉類攝取多、喜好油炸品及泡麵等高熱量食物。吳美儀呼籲,別因口腹之慾,或為了享受短暫的「小確幸」而造成終身遺憾,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掌握幸福人生的關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刻不容緩。
哈佛研究發現「午睡超過一小時」肥胖、高血壓機率變高 只睡「這樣」比不睡更好
在地中海與拉丁美洲等氣候溫暖的國家,午休時間都特別長,甚至許多企業都會在下午兩點到四點間關門,為了讓員工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休息,因此有了午睡的習慣,美國哈佛醫學院就針對西班牙東南部莫西亞市3275名市民做研究,發現午睡長時間的人腰圍、空腹血糖水平與血壓都高於不午睡的人,而不午睡的人又會高於午睡30分鐘的人。若你也是固定午休的人,記得千萬不要睡過頭,30分鐘最好。(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哈佛醫學院針對西班牙莫西亞市3275名市民研究,發現午休時間越長的人,他們的BMI指數卻高,甚至會有比較高的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機率較高。相對只睡30分鐘的人,被發現可以避免這些健康風險,而血壓比不午休的人還要更好。先前英國就有研究午睡與肥胖之間的因果關係,美國研究人員因此深入午休文化更深的國家中,針對像西班牙這樣會固定午休的國家,發現長期午睡組的腰圍、空腹血糖水平、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也高於不午睡組,而只睡30分鐘的午睡組,健康數據更高於不午睡組。
不胖還硬減肥恐遭「加倍奉還」! 哈佛研究:增加糖尿病風險又易復胖
社群媒體形塑了現代人對體態的「正確認知」,但盲信纖瘦體態才是美的非肥胖者,若用劇烈方式減重恐會遭到「加倍奉還」,甚至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且據研究調查,全球已有數百萬人因此處在「慢性致死」的風險中,且絕大多數為女性。綜合外媒報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調查1988年至2017年20萬名年齡24到79歲,其中9成為女性的美國人健康資料,並用BMI將受測者分為瘦組(健康或體重過輕)、過重組、肥胖組;再導入「是否曾在4年內減重超過4.5公斤」的條件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將曾經劇烈減重的受測者,再細分為:低卡飲食、運動、低卡飲食加運動、斷食、參加業者的體重管理、服用減肥藥,以及服藥加斷食加參加業者體重管理等7類。並得到過重與肥胖組人員無論用哪種方式減重超過4.5公斤,都能獲益且復胖機率較低;但令研究者訝異的是,「同條件下的瘦組不但無法獲益,且復胖與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都會增加」。研究人員指出,瘦組的激烈減重者在10年觀察期間,體重相比其他組增加2到7.7公斤、日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54%。研究員孫琦(Qi Sun,音譯)指出,其背後原因可能與體重快速下降後身體更容易渴望垃圾食物有關,「瘦的人故意減重將遭受負面後果,反之肥胖者即使只減掉幾磅或復胖也能獲益」。
天氣轉涼心血管疾病好發期 醫示警:心血管痙攣易發生在睡眠時
天氣轉涼,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期!醫師提醒,心血管痙攣好發於40到70歲,且容易發生在休息或睡眠時,嚴重恐造成心肌梗塞或猝死;正確診斷並對症下藥是搶救關鍵,提醒民眾須提高警覺,如果休息或睡眠時有胸悶、胸痛或心悸症狀,務必盡速就醫。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天冷容易誘發心肌缺氧,常見機轉有兩種,一種是運動時因血液供給不及造成的「供給缺氧」,另一種則是非運動時由心血管痙攣等原因引起的「需求缺氧」。洪明佑說明,心血管痙攣俗稱心血管抽筋,好發於40到70歲族群,年齡層偏低,且有別於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痙攣容易發生在休息及夜間睡眠時,且患者通常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如果沒有事先預防或及時投藥,可能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昏厥、心衰竭或猝死。國際醫療科學期刊(IJMS)研究顯示,台灣急性冠心症患者中,高達57%有心血管痙攣,顯示心血管痙攣與心肌缺氧具高度相關性。2005年哈佛研究指出,日本的心血管痙攣盛行率高於美國10倍;另一研究顯示,台灣、日本和德國的心血管痙攣佔心絞痛患者4到5成,盛行率高。洪明佑指出,吸菸、喝酒、服用興奮劑藥物、甲狀腺亢進等因素,都會增加心血管痙攣風險。他也提醒,心血管痙攣的成因非常多,避免吸菸、熬夜、焦慮、憂鬱、多注意保暖,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遠離心血管痙攣的最佳方法。目前證據顯示,心血管痙攣是心血管阻塞和糖尿病的前兆,早期發現可避免心血管阻塞。洪明佑說,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是唯一診斷方式,概念類似心律不整電生理誘發檢查及暈厥傾斜床誘發檢查,根據1999年美國心臟學會臨床指引,這是敏感度高、特異性佳且安全的檢查。但坊間有些人誤解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屬於危險的檢查方式,認為可能導致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洪明佑強調,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是以心導管直接投藥於冠狀動脈,大幅縮短藥劑抵達心臟的路徑,劑量只需要過去靜脈投藥檢查的10分之1,目前全球無任何中風、心肌梗塞或死亡等嚴重副作用案例。
睡一半痛醒!「心血管痙攣」嚴重恐猝死 好發40歲後「菸酒族風險高」
近日天氣轉涼,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期,一位27歲患有甲狀腺亢進的游小姐,就常在睡覺時感覺胸悶、心悸、甚至被痛醒,導致夜不成眠,經核子醫學掃瞄發現有心肌缺氧狀況後,以「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診斷出是心血管痙攣,服藥後夜間不適的症狀才終於緩解。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常在休息或睡眠時發作,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嚴重時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需要被正確診斷並對症下藥,呼籲民眾需提高警覺,如在休息或睡眠時有胸悶、胸痛或心悸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近日全台溫度驟降,尤其夜間和清晨特別有感,天冷更容易誘發心肌缺氧。洪明佑表示,心肌缺氧常見的機轉有兩種,一種是運動時因血液供給不及造成的供給缺氧,另一種則是非運動時由心血管痙攣等原因引起的需求缺氧,據國際醫療科學期刊(IJMS)研究顯示,台灣急性冠心症患者中,就有高達57%的患者患有心血管痙攣,顯示心血管痙攣與心肌缺氧具高度相關性。心血管痙攣(俗稱心血管抽筋),是指心血管平滑肌不正常收縮使血管的全部或部分狹窄,導致患者突發性心肌缺氧,若不事前預防或及時投藥,更將引發心絞痛(INOCA)或心肌梗塞(MINOCA),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昏厥、心衰竭及猝死,不可不慎!洪明佑表示,欲辨別心血管痙攣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首先是時間點,心血管痙攣好發時間點為休息及夜間睡眠時,這是與其他心血管疾病最明顯的差異之一;再者血壓與心跳也是重要關鍵,不同於心血管阻塞造成的血壓升高與心跳加快,心血管痙攣發作時,患者的血壓通常偏低且心跳偏慢,因此民眾如有在休息或睡眠時感到以上症狀,都應盡速就醫檢查。另外,除了不會引起陣發性上心室頻脈(PSVT)以外,心血管痙攣會引起其他任何慢(較常見)或快(較少見)的心律不整,最常見的是心室早期收縮,因此國際學者建議將心血管痙攣列入心律不整或暈厥的鑑別診斷。2005年哈佛研究日本的心血管痙攣盛行率高於美國10倍,另一份研究更顯示台灣、日本和德國的心血管痙攣佔心絞痛患者40-50%,盛行率高,民眾務必多加注意。心血管痙攣好發族群介於40至70歲、年齡層偏低,其中吸菸、喝酒、服用興奮劑藥物或甲狀腺亢進等都會增加心血管痙攣風險。研究更顯示,吸菸、年紀和C型反應蛋白是重要的危險因子。目前證據顯示心血管痙攣是心血管阻塞和糖尿病的前兆,早期發現可避免心血管阻塞。臨床治療上,常以口服鈣離子拮抗劑或口含硝化甘油做及時治療,透過抑制心血管平滑肌的收縮,達到緩解心血管痙攣的作用。洪明佑也提醒,心血管痙攣的成因非常多,避免吸菸、熬夜、焦慮、憂鬱、多注意保暖,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仍是遠離心血管痙攣的最佳方法。心血管痙攣成因多變,且症狀不同於心血管阻塞。洪明佑表示,不論是心電圖、超音波還是電腦斷層都只能作為輔助,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是心血管痙攣的唯一診斷方式,其概念類似心律不整電生理誘發檢查及暈厥傾斜床誘發檢查,根據1999年美國心臟學會臨床指引,這是敏感度高、特異性佳且安全的檢查。但坊間時有誤解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屬於危險的檢查方式,甚至可能造成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對此,洪明佑指出,國際研究與臨床紀錄文獻皆顯示「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是非常準確且安全的檢查方式,檢查時以心導管直接投藥於冠狀動脈,大幅縮短藥劑抵達心臟的路徑,劑量僅需過去靜脈投藥檢查的10分之1,安全性高且全球無任何中風、心肌梗塞或死亡等嚴重副作用案例,唯一的副作用是心律不整,但都可自行或用藥治療恢復,鼓勵民眾應積極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危害健康。許多人誤解心血管痙攣會發生有意義臨床事件的僅占極少數,故重要性不顯著,甚至認為臨床上的重要性較低。洪明佑呼籲,心血管痙攣已成為近年國際間心臟疾病研究的重點之一,如日本已在2006年集合全國75個醫療及學術機構,針對心血管痙攣做全國性的研究,更在2012年,與韓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澳洲聯合成立了國際心血管痙攣學會(COVADIS)。2021年,美國、澳洲及英國的心血管痙攣病人也自主成立了國際心血管痙攣聯盟(IHSA),結合病人及醫師的努力,在證據基礎上達成正確的診斷與治療。而台灣作為心血管痙孿的高盛行率國家,更應摒棄迴避和阻礙,學習並鼓勵心血管痙攣的臨床照顧及研究,減少醫療支出和社會成本,致力於病人的健康與福祉。
染疫後拿「無敵星星」攏是假? 哈佛研究:孩童康復仍可能再染Omicron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維持高原區,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染過一次病,就會像拿到「無敵星星」一樣,短時間內不太會再得病。但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專家團隊所進行的最新研究發現,他們篩出2020年或2021年初,曾感染新冠的孩童中,能對Omicron變異株產生中和抗體的人,只佔不到10%。根據《富比世》(Forbes)9日報導,一項由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所主導的研究,團隊針對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年輕人族群進行研究,並把年齡進行分組,有5歲以下、5歲至11歲孩童以及12歲至21歲青少年,收集分析他們的血清和血漿樣本。研究團隊分析了177名孩童及青少年,這些受試者,分別都是曾因急性新冠、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接受住院治療,以及新冠輕症恢復期門診的患者,針對他們的血液樣本進行抗體分析。結果發現,5歲以下因嚴重急性新冠住院的孩子,對變異株的中和抗體較低,而新冠康復期與MIS-C孩童的中和抗體,高於住院急性染疫者。而所有年齡組對5大變異株呈現,發現與先前感染相比,打過2劑疫苗的孩童,對Alpha、Beta、Gamma、Delta及Omicron的中和抗體效價更高。報導中指出,透過上述發現,期盼能消除外界先前都以為,感染可提供保護,猶如吃下無敵星星的誤解,並鼓勵任何對施打新冠疫苗猶豫不決的家長,可以趕快帶孩子們接種疫苗。
打疫苗真的要看時辰! 哈佛研究「這時段」接種抗體會更多
生理時鐘無時無刻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作息,就連對病毒與疫苗也不例外,研究發現,人體在上午或下午時段接種疫苗,會出現不同免疫反應。哈佛醫學院(HMS)在日前發表的最新研究中揭露此一現象,團隊發現,相對於上午施打新冠疫苗者,下午接種的人身體會產生更強烈抗體反應,體內的抗體濃度相對更高。綜合外媒報導,該研究報告共同作者、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柯勒曼(Elizabeth Klerman)指出,依據接種時段、疫苗廠牌、接種者性別、年齡與施打後天數所建立起的數據模型發現,下午時段接種疫苗者的平均抗體水平更高,尤其接種mRNA疫苗、女性與年輕人的抗體反應更為強烈。此結果恰好與流感疫苗完全相反,過去研究發現,流感疫苗在年長男性、於上午時段接種會有更高抗體反應,柯勒曼認為,造成此一差別的原因,可能是兩種疫苗的作用機制不同,而「免疫系統是否為首次碰到該病原體」也很可能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柯勒曼亦指出,類似情況也能在癌症患者身上看到,過去實驗顯示,在特定時段接受某些化學療法,更能有效鎖定癌細胞。這份發表於《生物週期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的論文,為觀察英國2,190名無病徵醫護人員的大型研究。不過,柯勒曼也坦言,此領域還有許多問題與謎團等待揭曉。此外,該研究因缺乏受試者的醫療史、睡眠與排班等因素,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偏差,柯勒曼也建議,除年長者與免疫力低下者外,民眾有疫苗就可以直接打,「接種時段只是次要選擇」。
母胎單身田心蕾開七夕趴 驚見「縮頭烏龜」
創作歌手田心蕾日前推出新歌〈自我戀愛〉,她自曝「母胎單身」,沒有談過戀愛,時值七夕情人節,她乾脆和寵物們一起過情人節,巧手做了各色澎澎紗裙給寵物們,自己則化身「男主人」,狗嬪妃簇擁身旁,最奇特的是,寵物中有一隻烏龜,田心蕾說:「這隻烏龜跟我最久、最親!」人氣才女,有「哈佛甜心」封號的田心蕾,也曾憧憬愛情,但她自認似乎和桃花「絕緣」,在美國念書時,有過少數男同學約喝東西,但都無疾而終,加上自己也而立之年,現在反而更想做音樂、拚事業。新歌《自我戀愛》,正是這樣的心情,告訴大家應該好好愛自己,即便一個人也要多愛自己一些。養了四隻狗、一隻烏龜,在她心煩、孤單時,都靠寵物們的陪伴療癒,還和五寶一起開趴過七夕。為了有節慶歡樂氣氛,她特別親手縫製各色蓬蓬裙,毛小孩玩得不亦樂乎,陶醉在派對的氛圍中,倒是龜龜不理田心蕾,連頭都不探出來,成了「縮頭烏龜」。烏龜「龜龜」是田心蕾的寵物中最長壽的。(圖/瑞田音樂)田心蕾最寶愛灰色貴賓狗「叮噹」,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叮噹是在她哈佛研究所畢業典禮那天出生的,此外,叮噹很聰明,會鑽進袋子求出遊,有一次不讓牠跟,一怒之下就在田媽媽昂貴的包裡大便,讓她超傻眼。白色馬爾濟斯「Tommy」和「叮噹」出門時完全是矚目焦點,常常被要拍照,根本是偶像團體!「財財」和「妞妞」則是一對柴犬夫妻,因為太漂亮,目前很多親朋好友已「預約」領養他們的小孩,期盼柴伉儷快生育。田心蕾曾一口氣養了十隻烏龜,但這些年陸續走掉很多隻,如今只剩這隻「龜龜」健在。
卡介苗「護體」才零確診?!台灣加入哈佛研究解密 3國家已做人體測試
近來陸續有許多國際研究指出,有強制接種卡介苗的國家,新冠肺炎疫情似乎較為和緩。《醫學假設》國際期刊的研究顯示,截至3/23,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40個國家中,無強制施打卡介苗的國家如冰島、盧森堡、義大利,每百萬人確診個案數均在1000人以上;反觀有強制施打的國家中,感染率最高的伊朗,每百萬人個案數也僅為274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在臉書上以地圖顯示出施打卡介苗的差別,新冠病毒在義大利、西歐、美國的傳播速度驚人,但在東歐、俄羅斯、亞洲國家的傳播速度似乎沒有這麼快,而且年輕人感染重症比例非常少。而在拉丁美洲中,厄瓜多爾是唯一沒有施打卡介苗的國家,目前每百萬人死亡率,厄瓜多爾為2也是最高,其他哥倫比亞為0.08、祕魯0.3、巴西0.3。台灣更是最好的例子,由於新生兒大規模施打卡介苗來預防肺結核,所以施打率相當高,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台灣防疫表現雖然良好,但仍舊出現一些破口、感染源不明的案例,例如酒店女公關、女保全、敦睦艦隊等,但都幸運地沒有擴大疫情,就連進行親密關係之後都仍然未被感染,一切顯得不可思議,於是卡介苗的保護能力再被提起。台大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受訪時曾表示,卡介苗是個滿特別的疫苗,他是把整隻活的結核菌打到我們身體,對於結核病的保護力只有五成,但有些其他的效果已經證實了。這個疫苗可以訓練我們第一線先天性免疫反應變快變好,這是對我們所有細菌病毒的第一線防禦,第一線防禦守得住,第二線就比較輕鬆,所以對所有感染的反應都會變強,可能可以解釋卡介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黃立民也強調仍有待精確的研究來證實。不想遲遲等待新冠肺炎的疫苗,已經有3個國家準備先施打卡介苗來抵擋新冠病毒,其中美國哈佛大學4月初已啟動全球研究計畫,哈佛也透過疾病管制署邀請台灣參加這項跨國社區示範研究計畫,預計招收1000~1500位65歲以上台灣民眾。其他澳洲、荷蘭也展開卡介苗研究,為了加快速度,澳洲、荷蘭皆是招收前線醫護人員直接進行試驗,預估最快今年10月就會有結果。不過,卡介苗也有嚴重副作用,包括傷口化膿、可能一兩個月才結痂、腋下淋巴結發炎、很稀有的骨頭發炎等,因此也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