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廠
」 台泥 張安平 綠能 花蓮台泥大航海時代1/走出地震暴雨賠本陰霾 張安平領軍TCC七年進軍四大洲低碳+綠能
「我們走在一條對的路上!」台泥(1101)在5月2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張安平現場宣布,要把台泥的英文名稱從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改為TCC Group Holdings,「這是脫胎換骨,翻開新的一頁!」張安平口中「新的一頁」,正是台泥迅速走出花蓮大地震陰霾的關鍵。「基本上4月花蓮的和平廠和電廠是一度全停,廣東在4月時暴雨也有嚴重影響,大陸市場目前是賠本的。」但「在這麼大的衝擊下,過往的主力無法生產時,其他的產業可以把營業額和利潤撐起來。」張安平說。以4月的財報來看,營收116.26 億元,雖然月減14.8%,但年增27.8%,再創同期新高,證實台泥七年轉骨有成。台泥水泥事業從2018年跨出大中華地區後,以土耳其為起點,開始著手擴展在歐洲和非洲的業務,去年起陸續宣布擴大在土耳其合資水泥公司OYAK以及葡萄牙Cimpor持股;台泥也透過在荷蘭控股新能源的NHOA公司,當地賺的錢就留在當地繼續投資,避免匯率風險。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歐非市場及新能源成為第三、四隻腳。(圖/台泥提供)一開始為什麼會選擇土耳其呢?張安平曾說,2017年進入台泥後,到世界各地考察,他看好土耳其人口多達8000萬人,且臨地中海,可以往歐洲和亞洲走,商業大城伊斯坦堡幾千年以來就是東西方的中間點,戰略地位超級重要。在與土耳其業者接觸後,張安平在2018年與土耳其OYAK成立合資公司,並以此投資葡萄牙Cimpor公司。之所以投資Cimpor,關鍵在於Cimpor在非洲喀麥隆建有全世界唯二使用90%生質燃料商業化量產的水泥廠,並且在象牙海岸的水泥廠則建有世界第一套大規模生產鍛燒黏土的水泥基地,鍛燒黏土混合熟料後,較傳統水泥減碳至少40%,這是台泥發展低碳水泥的重要起點。「荷蘭已經成為台泥海外發展的一個新控股平台,發展低碳水泥、歐洲儲能和充電樁業務,目前歐洲的儲能業務,分別在澳洲、英國、美國、南美洲秘魯,充電站集中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表示。台灣、中國、歐亞非與新能源,已成台泥營收四足鼎立的「四隻腳」。4月3日花蓮大地震重挫當地經濟,但台泥4月營收仍創單月新高。(圖/民眾提供)原本2022年時,近七成營收還著重在兩岸市場的台泥,在2023年時已降至43%,就是因為土葡水泥大幅成長、占31%,能源及電力占24%,以獲利表現來說,更是約45%來自歐洲低碳水泥的貢獻,「降低對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提升營運的彈性和應對能力,也增加了台泥多元收入的穩定性。」程耀輝說。除了原料和技術,土耳其2023年2月發生大地震,大量的重建需求使水泥業實質受惠,更出乎意料的是,因此多了一份附加的產品、也就是「碳權」。台泥表示,一般傳統水泥在全球平均生產一噸、溫室氣體(GHG)碳排量為900公斤,而土耳其Aslan 廠在2023年碳排量僅628公斤,Ankara廠為652公斤, Cimpor葡萄牙Souselas廠表現更好、僅613公斤,光是與OYAK集團的合資公司,在歐洲已累積碳權237萬噸。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贈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製成的藝術品。(圖/台泥提供)台泥旗下的能元科技也要在溫哥華打造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預計2024年動土、2028年投產,產能2.8GWh,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不但親自站台,政府也有資金補助。等於台泥在歐亞非佈局後,連美洲都有據點了。據此,張安平日前在股東會上慷慨激昂地說,「62年前,台泥是單純的水泥供應商,如今台泥晉升低碳建材、資源循環、綠色能源的開發商,不再只是供應原料,更可以與高科技和電子業並駕齊驅、開疆闢土,成為同業的先鋒。」這番「台灣水泥」從一家公司、轉變成「總部設在台灣的國際級水泥集團」的宣示,不只是一席漂亮話,更是他在地緣政治動盪及低碳嚴峻挑戰中,繳出來的漂亮成績單。
台泥大航海時代3/「我們可以打山豬來吃!」花蓮災區員工惹哭老臣 他們挺老董拚ESG
「各位股東先生女士們,麻煩不要再跟我講『最大的利益』是什麼,因為最大的利益,我個人做不到,但是我會全力讓未來更好。」5月21日台泥股東會上,兩名小股東接連提問,「如何做出最大利益?」董事長張安平回應,「我已經講了7年,我真的不會做,明年再問,我還是不會做。」禮貌中飄出火藥味。「研發過程是不會賺錢的,做完也不會擔保成功,如果要追求最大利益,只要把現在的研發經費全部刪掉,財報就會很好看,但是沒有研發、沒有新產品,公司是沒有未來。」張安平辯才無礙地說,「我覺得我們這條路走得辛苦,但應該不孤單。」張安平動怒時,同樣在台上一字排開的老臣們卻神態自若,因為七年來,台泥人已熟悉這位身形健壯、文采洋溢的董事長,他的環保決心堅定不移。台灣通運引進電動曳引車,力拼運輸減碳。(圖/台泥提供)就連月前台泥旗下台灣通運引進26噸電動大貨卡以及43噸電動曳引車,被問及何時能賺錢時,董事長辜公怡也清楚地回答,「雖然電動商用車的成本跟油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這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在運輸上減排效果最好的解決方案,成本的部分就靠大家一起努力,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在集團董事長張安平先生的領導及支持下,台泥成為第一個使用電動曳引車運送水泥產品的公司,可讓水泥運送的碳排減少32%。」辜公怡說,台灣通運是目前台灣引進最多電動載具類型的物流公司,為半導體、零售及製造業之供應鏈減少範疇三、也就是企業在上下游價值鏈所產生的各種相關排碳量,特別是最難減的運輸交通。「其實看到全球近來極端天氣頻發,真的很擔心下一代要面對的環境。」40歲出頭的辜公怡為辜啟允的兒子、辜家第四代,要喊張安平一聲姑丈,他私下幽默風趣,但一講到減碳與環保,馬上就嚴肅起來,和他的姑丈口徑一致。台泥投資人愛提問的另個問題是,「和平電力什麼時候可以減碳?」畢竟水泥業本身就是排碳大戶,台泥的花蓮和平電廠目前還是用煤炭發電。花蓮的和平電廠是北台灣的重要供電來源。(圖/報系資料照)以台電的基隆協和電廠為例,要從原本的重油換成汽電共生,如果政策一路綠燈、沒有任何抗爭,至少也要花五年,所以和平電廠要改,至少停機五年。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跟CTWANT記者解釋,「雖然我們是民間企業,但新北市25%、宜蘭90%的家庭用電靠我們。」「在商言商,如果投資人真的不喜歡,這就是『錢的決定』,有很多方法可以改,但我們老闆說,『這不是錢的問題呀』,ESG裡面,和平電廠就是那個S(社會責任),」程耀輝說,「以目前台灣電力狀況,我們沒辦法缺席。」事實上,4月3日花蓮大地震時,台泥包括水泥廠、礦區、港區以及電廠都在災區核心,和平電廠受創嚴重,儘管餘震不斷,但為了缺電的北台灣,仍全力修復。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到花蓮和平廠慰問受困礦區同仁。(圖/台泥提供)一位台泥老臣向CTWANT記者回憶起地震當下,當時他馬上就到現場,看著崩壞的大型設備,當時甚至還有員工被困礦區,「這個廠是20年前蓋的,很多設備零件可能已經找不到人了,但是當時只要一通電話、所有的供應商、外國原廠代表都來了,馬上做好計畫A、計畫B」,現場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受困的礦區員工還用開玩笑口吻安慰公司,『沒關係,我們可以在山上打山豬來吃』。」最後全員合力、在交通完全中斷的情況下脫困,「我看到他們平安下山時,真的很想哭。」老臣表示。和平電廠搶在4月16日「歸隊」併聯發電,程耀輝感動地說,「我們的壓力真的非常地大,但經過這次事件,我覺得我的工作真是太有意義了。」
台泥氣化爐7/22試運轉 回饋金自治條例存疑慮仍須再議
花蓮縣政府與台泥和平廠簽約,由台泥斥資47億元興建氣化爐及水泥窯,協同處理花蓮垃圾,本月22日就要試運轉。縣府提回饋機制,把回饋金自治條例送議會審查,不過有議員提出與法令牴觸、修正條例部分內容不符財政紀律法等疑慮,全案被退回,為此縣府秘書長饒忠,會再作研議,新訂或修正都會討論,不影響試燒期程。花蓮縣議會訂於本月17日起召開本屆第三次臨時會,縣府提送46案入議會審查,今天程序會開會討論,其中有關台泥協同花蓮縣府焚燒垃圾之回饋金自治條例受到關切。環保局所提「花蓮縣區域性垃圾處理場(廠)營運階段提供回饋自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主要是第2條增訂產業協同設施定義、第3條修正相關地區的鄉鄰村里範圍,以及修正第10條增訂產業協同設施提供回饋金的授權規定,明定回饋範圍、編列方式、分配比例等,由縣府另訂管理辦法。縣議員張美慧認為,縣環保局套用2011年發布的垃圾掩埋場回饋金自治條例,只做部份條文調整,環保局說,為避免疊床架屋,要一體適用原來的自治條例,但又表示,仍是有別於垃圾掩埋。那為何不乾脆另訂適用的自治條例?關於回饋區範圍、編列方式、管理使用等,原自治條例即有規定,每公噸回饋金均為200元,但為何又要新增第10條條文,說要由縣府另訂管理辦法?張美慧說,且修正後條文草案仍保留「回饋金應專款專用」,已違反2019年頒定的財政紀律法第7條規定,也應一併修正。也有議員認為,既然環保局認為氣化爐和掩埋場設施性質不同,就應另訂新法。縣府代理祕書長饒忠說明,現有垃圾掩埋場回饋金自治條例是當時為鳳林鎮垃圾掩埋場而訂,這次因與台泥合作「花蓮縣水泥業(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民間自提BOO案」,併在一起,僅修訂部分條文,既然議會有疑慮,府內會再作研議,新訂或修正都會討論,不會影響運轉期程。饒忠也表示,台泥22日投料試燒,試營運3個月,評定各項參數是否合乎規定,再核定操作許可,台泥與縣府都相當重視各項環保程序與數據,不會貿然上路。
台泥攻綠能1/張安平布局能源事業 創能輸能儲能三頭並進
興達火力發電廠機緊急停機引發303全台大停電,這天恰巧台泥儲能NHΩA.TCC首家充電服務在花蓮DAKA啟動營運。頂著諾大艷陽下,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說:「這絕對不是預先彩排好。當天一早台泥與台電串聯的彰濱儲能廠,只放了20多分鐘(電)就沒電了。」「現在電力的來源跟用電狀況和過去並不相同,所以綠能一定要搭配儲能才行。」他話鋒一轉又說:「現在建充電站根本賺不了什麼錢,至少3年內不可能。」「為什麼要做充電站?除了提供24K Green純綠能充電樁服務外,更重要的是向民眾宣傳節能、儲能的新生活型態。」張安平表示,「台泥是新能源、新生活的探索者;花蓮台泥DAKA的充電站則是台泥第一個用於思考新能源以及執行新能源的場域。」DAKA結合了台泥旗下創能(台泥綠能)、輸能(能元科技電池)與儲能(台泥儲能)的三大綠能發展核心技術,還跨界串聯了其他合作夥伴,是全新型態的充電服務。設於彰濱工業區的台泥綠能大型儲能系統。(圖/翻攝自台泥臉書、燁輝企業提供)張安平對CTwant記者說道,「當(2017)年接下台泥企業團董事長時就曾宣示,台泥未來將轉型為一家真正的「綠色企業」,不再只是水泥廠而已,而是一家「處理人類文明與大自然複雜關係的綠色環境工程公司」。據本刊調查,早在十幾年前,台泥在生產水泥時就已經積極使用替代燃料,來達到減碳的效果。而2000年底正式啟用的和平廠,採用「豎井運輸系統」,自啟用後每年可省1,100萬公升柴油,大量降低水泥製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時還可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揚塵及開採噪音,是目前最環保的採掘方式。自2020年起,台泥便積極開展新能源事業,旗下子公司「台泥綠能」近年投入太陽能、風電、地熱以及海洋溫差等各種再生能源建置。而在儲能、創能領域,台泥在2021年7月,以新台幣近45億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並將其更名NHΩA.TCC,同年12月投資15.1億元取得國內電源供應器飛宏科技近10%股權。同時還在高雄小港投資近200億元,新建國內最大、可提供給超跑使用的電池生產工廠。台泥和平廠採用「豎井運輸系統」設計,自啟用後每年可省1,100萬公升柴油。(圖/CTWANT資料室、台泥臉輸)台泥老臣對CTWant記者說:「從張董當董事長後,可以發現整體工作環境不太一樣,雖然以前辦公室內也有很多藝術品,但現在不知怎麼說比較好,藝術品也還是很多,但卻多了一些空靈的感覺,有點像是國畫上的留白,簡單素雅,但意境卻深了許多。另一方面就是公司多了許多新事業,也帶來許多的生力軍跟新的想法,公司也更有活力了許多。」台泥為打造創能、輸能、儲能的綠能產業一條龍產線,除已動工的高雄三元能源科技,預計在2023年營運之外,公司透露,未來1、2年,集團大幅投資全球各地的綠能產業,預估資本支出超過300億元。而為了支付將來的資本支出以及籌措營運資金,據了解,台泥甫委任兆豐銀行出面籌組400~500億元的聯貸案,目標第1季底、第2季初完成。張安平認為:「能源,絕對是整個世界、未來發展的關鍵,可是我們看能源的眼光需要改變。」「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很多能源浪費在快速與效率,想要快速完成卻產生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有時候需要效率,有時候不見得需要效率,當你不需要效率的時候,效率其實是浪費的。」他進一步解釋說,「以汽車充電樁來說,現在愈來愈講求高充電效率,但其實充電速度愈快,你會發現電池的溫度愈燙,那其實就代表有能量不必要浪費的情況發生,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每次都需要這樣快的充電速度嗎?這樣進一步反思後,所以合理的能源使用應該是『該快則快、該慢則慢』,這樣才能不去耗費更多的能源,這也就是『節能』。」「未來便宜的能源將不存在。」張安平指出,「取得能源的來源相當有限,特別是在綠能的部分。由於人類仍無法有足夠乾淨的能源來滿足需求,所以若要平衡現在能源的缺口,節能是最好、最快的方法。」張安平認為:「文明的開始,是始於人類知道如何儲存食物的時候。而綠色能源的未來,則是始於開始儲能。」目前綠能不夠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儲能,儲能將是能源的未來。
台泥攻綠能3/水泥藝術化 張安平親手寫自創詩文「妥」善循環
為了擺脫水泥業過去是環境污染來源的刻板印象,自2017年臨危受命接下台泥董事長重擔的張安平,近年來不僅致力降低水泥製程中的碳排放,更努力將文化藝術與水泥結合在一起,將原本冰冷生硬的水泥,展現出不同的風貌。就在DAKA充電服務啟用記者會後,記者一行人正在台泥和平廠區辦公大樓一樓會議室用便當時,發現現場還有一個寫著「台泥水泥手作工作坊」的牌子,四周擺滿了許多不同形態的水泥作品,CTwant記者詢問台泥員工後,才知道原來這裡還是提供給參訪和平廠的民眾,預約水泥創作體驗的場所。突然間,張安平走進來與現場諸多記者寒暄招呼,而CTwant記者則指著一旁木雕上,詢問上頭寫得是什麼字?張安平解釋說:「第一個字是由『水、火、木』三種元素所組合成的新字,是我創的,音念『妥』。『妥』善循環,代表台泥以循環永續為己任的使命。」可能是因為見到記者臉上仍充滿疑惑的表情,張安平隨後將CTwant記者單獨領到角落一旁的作品收藏室去,原來裡頭擺放著張安平的個人水泥創作藝術品。走進收藏室內,迎面而來是擺著近百件水泥創作品的兩大展示櫃,從各種生肖雕塑、屏風、茶杯、紙鎮甚至佛像都有。利用水泥製作的酒瓶裝飾藝術品,上頭是由張安平親筆所寫、所創的詩文。(圖/黃耀徵、魏鑫陽攝)有著「詩人董事長」之稱的張安平,指著其中一對酒瓶裝飾品,向CTwant記者邊唸邊解釋著說:「自然無界艷陽無聲」,整個大自然是廣大沒有邊界的,看看陽光雖然強大卻是沒有聲音;「風大無影萬物無瑕」,風這麼大卻不留下影子,自然萬物是這樣完美無瑕;「花香無彩生命無價 惠善無語 愛心無求 水泥無形。」張安平私下透露:「這是我自己寫的詩,也是我親手寫的字。」「說到水泥無形,水泥這東西是很神奇的,它是水、火、土三種元素所聚集。只要加了水,經過一段時間,它就會慢慢變硬成形,然後歷久不變。」張安平詢問CTwant記者:「你有沒有摸過水泥?一般人都以為它很冰冷,但是你知道嗎?原本是粉狀的水泥,加上水後、開始凝固成形的過程卻是相當溫熱的。有機會你一定要親手做做看,會發現水泥跟陶土不一樣。陶土捏好後還要經過窯燒,但水泥只要放著就可以做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最底下,就是剛剛說的,由『水、火、木』三種元素所組成的『妥』,『妥』善循環。」張安平表示:「我相信,人類文明與自然間終將取得平衡,而循環共生將是唯一的答案,也是我們的堅定的信念。」「你以為水泥不環保,但水泥做好後,只要不被破壞,基本上可以使用幾百年甚至千年以上;這樣算算,生產時的碳排放也相對微不足道。所以水泥其實是可以很環保的。」張安平再三叮嚀地說。
大陸能耗雙控拖累 台泥前3季獲利衰退近2成 張安平:將專注三大核心事業
台泥(1101)今日下午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為268.8億元,因燃料成本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歸屬於本公司業主稅後淨利39.8億元,衰退46.7%,EPS 0.59元。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769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但今年以來燃料成本侵蝕水泥及電力之淨利,再加上中國大陸自9月實施能耗雙控政策,致水泥出貨、獲利減少,前三季累計歸屬於本公司業主稅後淨利148.4億元,衰退19.4%,EPS 2.41元。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未來將持續專注於水泥建材、廢棄物處理及低碳能源等三大核心事業。7月新合併的義大利儲能公司NHOA,也提出了成長10倍的10X計劃,預計2025年儲能建置容量達到1.7GWh,充電樁在歐美的銷售量達到每週15,000台,2030年在南歐充電樁市場達到15%市佔率,目標為2030年NHΩA的營收是2022年的15倍。台泥企業團今年邁入75年,正當全球聚焦氣候變遷、減少碳排議題之際,張安平坦言:「水泥製程自身就會釋放二氧化碳,因此,針對減少碳排,台泥不僅沒有迴避的空間,更應該要帶頭做起!」他說:「地球,不是人類的殖民地。如今,人類打造繁榮的副作用漸漸浮現。大自然不再沉默,劇變當前,與人類文明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水泥業必須覺悟」「兩百年前,水泥回應了人類基礎建設的需求,讓生活更安全,更有品質。兩百年後,水泥背負的,是當代迫在眉睫的減碳義務,水泥承諾的,是2050的碳中和目標。」要用最實際的方法及行動來解決碳排的問題。台泥推出利用新式混凝土建材UHPC所搭建的儲能櫃,具有高抗壓強度、耐火耐燃等優點。(圖/魏鑫陽攝)為此台泥推動3項核心事業,用以持續落實減碳排行動。第一項是推出水泥及低碳建材。目前推出新式混凝土建材UHPC。台泥表示,UHPC建築物生命週期可達100-120年以上,也減少建物重建及避免建築廢料產生。此外,台泥首創以UHPC結合耐火材料,作為儲能櫃的設計,較現今標準金屬貨櫃具有以下之優勢:低熱傳導係數、高抗壓強度、耐火耐燃、外型和調色可客製化設計、耐候性。台泥申請中的相關專利,能大幅加強儲能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其次是廢棄物處理事業開始使用替代原燃料。自從2019年開始,台泥利用水泥製程1,300度高溫的特性,幫助處理生活及工業廢棄物,讓許多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台泥水泥製程中的替代原燃料,例如建築業的工程廢棄土、鋼鐵業的煉鋼還原渣、半導體製造業的氟化鈣汙泥、半導體封裝業的廢壓模膠及垃圾焚燒業的再生粒料等等。最後則是發展能源事業。今年7月台泥新合併義大利儲能公司NHΩA,也同步設立NHOA.TCC台泥儲能公司,9月宣布將於台泥蘇澳廠及花蓮和平廠打造全台最大的儲能系統發電區,10月高雄小港超級電池廠正式動土。台泥的子公司和平電廠也持續研發燃煤與生質燃料的混燒技術,以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台泥2025年能源目標為管理500MW再生能源發電裝置以及2GWh儲能裝置。張安平說:「NHΩA未來的發展會是台泥碳中和行動中重要的一個投資。水泥產業本身要減碳以外,也要幫助社會及其他的產業減少碳排放。NHΩA就是發展能源的多元化以及最有效的利用。也就是諾亞方舟中,飛鴿尋找回來地面上的第一根橄欖枝。」
花蓮DAKA遭控空汙超標 台泥:絕非事實 刻意誤導深感遺憾
全台第一個利用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花蓮生活垃圾的台泥(1101)DAKA二期計畫-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已於8月動工。針對鄰近宜蘭澳花部落居民,前往法院提告,抗議花蓮縣環保局審查垃圾處理程序有瑕疵,並指台泥和平廠空氣汙染數值超標一事,台泥表示,和平廠環評審查過程一切合乎規定。DAKA第二期加上水泥窯每日可處理200噸垃圾。(圖/台泥提供)至於被指空汙超標一事,台泥強調,排放遠低於全國環保標準及在花蓮縣政府的法規標準範圍值內,且受到24小時監控,絕無空汙事實,對於仍有民眾刻意誤導資訊,深感遺憾。和平部落會議主席江建成認為,台泥設置氣化爐處理花蓮垃圾真的是有做到與社區部落充分溝通,讓部落願意支持。和中部落會議主席胡瑞祥也表示,經過這段期間與台泥的更多接觸與討論,相信台泥有能力去處理花蓮縣境内的垃圾。台泥指出,台泥和平廠自2001年起配合政府政策,處理和平電廠產生的煤灰與石膏廢棄物。2019年開始為了協助花蓮處理生活垃圾,陸續參加地方座談會、說明會、專家小組會議、環評大會,許多居民從抗議、不解到逐漸形成共識,願與台泥一起努力讓和平村成為全台指標性環保聚落。2020年實際處理量達36.5萬噸,不用掩埋直接成為水泥廠的原料,達成水泥廠與電廠間的循環經濟運作。台泥表示,未來台泥DAKA二期加上和平廠水泥窯,每日最高可處理200噸垃圾,解決花蓮垃圾目前堆積如山的困境,也將協助其他產業處理無法自行處理的工業廢棄物,透過廢棄物資源化替代原料與燃料,更可以減少碳排,預計每年可減碳超過4萬噸,相當於333萬棵樹的年吸碳量。另,DAKA一期從去年1月開放至今,已經吸引超過350萬人次旅客。
台泥DAKA與雲朗、捷安特合作推出和平低碳單車遊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台泥(1101)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與雲朗觀光集團以及巨大(9921)旗下捷安特合作,正式推出「和平低碳單車遊」遊程。除將協助台泥和平廠周邊部落發展生態觀光外,也呼應了台泥減碳永續的理念。此次,由雲朗觀光集團與捷安特協力台泥規劃,以在地創生、低碳環保主軸推出「和平低碳單車遊」,規劃半日遊程,走訪水泥廠所在的花蓮和平村,與台泥所屬的和平生態工業港、DAKA園區,除了探索部落海灘私房景點、品嘗在地特色小吃,還能將單車騎進歐盟認證的生態工業港,在港邊眺望「花蓮藍」,並且欣賞水下豐富珊瑚礁與繽紛的熱帶魚群。捷安特也特別到DAKA開設部落單車管家課程,協助培訓DAKA周邊部落單車人才養成,希望未來有更多熱血的部落青年投入低碳旅程,以單車騎乘的綠色環保旅行方式,融入現代服務體驗流程,加上部落人溫暖熱血的嚮導,讓更多旅人看見小村落的人情美好。台泥DAKA和平低碳單車遊與捷安特合作,可騎單車進入和平工業生態港,一覽珊瑚礁與熱帶魚等。(圖/台泥提供)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在2000年代氣候變遷造成的天災是6.2次,在2010年代已經到11.9次,2020年發生的次數更多出很多。這正是歷史以及大自然在跟我們對話。張安平指出,嚴重的疫情或是地球氣候大幅度的改變惡化,都告訴我們未來的問題已經不是單一國家或單一地區可以自我解決的。全人類必須一起坐下來談合作,因為對地球所有的人只有一個相同的未來。我們必須要相信,下一個自然界的疫情爆發,或者二氧化碳的排放所造成的氣候災難,對我們居住的這顆藍色星球和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強烈,越來越難以收拾。2020年1月台泥將花蓮和平水泥廠對外開放,成立了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截至今年3月底已吸引304萬人次造訪,2021年更致力串連周遭聚落,希望能將人車效益外溢到部落,協助部落發展出特色旅遊。除了單車旅遊,音樂也是體驗部落人文的重要媒介,台泥DAKA自4月30日起,將連續第二年開放「DAKA音樂村」表演舞台,讓全台原民音樂人可以自由申請演出,最終將選出優秀的歌手或團體,台泥並將邀請獲選的音樂人,參與7/31、8/1即將在鄰近台泥DAKA的漢本海灘,舉辦的「我救廢!音樂祭」夏日演唱會上高歌。也歡迎全國各地的旅人,到DAKA園區以及線上音樂串流平台StreetVoice,聆聽更多原民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