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中止
」 睡眠呼吸中止症 山豬 打呼 肥胖 紅斑性狼瘡靠無痕胃拉提手術「女子減去49公斤」 三高退散!擺脫代謝症候群
44歲李小姐BMI高達46.6(124kg、163cm),透過藥物減重成功減重20公斤,但一停藥就面臨復胖,甚至復胖到114公斤。因上班總是容易昏昏沉沉,健康也面臨了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的問題,心想40歲了總不能再這樣下去,讓她下定決心與醫師討論減重手術,目前施作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滿三年,也從原本的114公斤減重至65公斤(BMI 24.4),這樣的改變讓她重拾自信,也脫離了代謝症候群。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台灣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已高達50.8%,其中男性為57.1%,女性為43.3%。肥胖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會顯著增加多種健康風險。研究顯示,每增加五單位BMI,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40%,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35%,而癌症如食道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與膽囊癌的風險亦分別增加1.24倍至1.59倍不等。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兼消化醫療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肥胖已不僅僅是一種外型問題,更是攸關全身健康的重大議題。鄭以勤主任說明,目前常見減重方式包含飲食、運動、藥物或是減重手術。而減重手術是目前用來治療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如同其他治療性手術,減重手術需要符合特定適應症,且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執行。減重手術大致可分成由內科執行的胃鏡手術與由外科執行的腹腔鏡手術。胃鏡手術的作法包括胃內水球術、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等;腹腔鏡手術包括袖狀胃切除術、Y型胃繞道手術、SASI手術(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等。為深入了解民眾對於減重手術的認知程度,由網路溫度計發起的「減重手術認認知」調查顯示,近半數(47.9%)受訪者認為自己減重不成功,其中,手術減重成功率54.5%最高、藥物減重成功比例僅34.1%。此外調查發現,減重失敗者過半(55.9%)困擾於衛教資訊大同小異。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對於減重手術存在了三大迷思,包含:認為減重手術等於切胃、認為BMI無論多少都可進行減重手術、認為減重手術後不會再胖回來。再進一步觀察,減重手術安全性疑慮(40.9%)與害怕切胃、改變原本腸道結構(36.6%)為阻礙減重手術意願兩大主因,不過調查也發現,若能透過減重手術改善身體健康、減少代謝疾病(56.9%)與安全性高(52.0%)、恢復期短(41.3%),將會提升接受治療之意願,鄭以勤主任也進一步分享,根據臨床文獻,減重幅度達10%有機會減少共病風險。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減重中心周莒光主任分享近年來,內視鏡減重手術技術快速發展,其中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簡稱「無痕胃拉提」、「胃鏡縫胃」、「ESG」)成為患者的新選擇。此術式採用胃鏡結合微創內視鏡技術,以縫合縮小胃部容量70%達到減重效果,具有恢復期短、手術風險低、無體表傷等優勢。適合以下族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反覆復胖者、輕度肥胖合併代謝疾病者(BMI 27以上),以及希望避免或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中重度肥胖患者。根據臨床證實,患者術後十年的總體重可平均減輕15%至20%。更在研究中發現,無痕胃拉提對於肥胖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良好的緩解治療效果,且術後風險低於1%,充分展現此術式的安全性和長期效果。其中,歐洲內鏡外科協會(EAES)、美國代謝和減重手術學(ASMBS)與國際肥胖和代謝疾病外科聯合會(IFSO)皆在治療指引中納入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無痕胃拉提術後是否線鬆脫而導致復胖?鄭以勤主任說明無痕胃拉提透過縫線系統使漿膜層癒合達到胃容積縮小,雖有少數患者術後會可能遇到縫線鬆脫,但只要搭配術後飲食、運動的調整,在臨床上都有不錯的減重效果。另外,也有民眾擔心術後增加罹癌機率,主任也說明根據臨床與文獻,並無數據說明術式會提升罹癌機率,但在術前須進行胃鏡、超音波等檢查,避免疾病未能於早期發現。周莒光主任提醒,肥胖的治療需要多方面配合,不單只是依靠醫師的手術或是藥物來維持,患者也必須在治療期間配合營養師及運動治療師給予的飲食、運動計畫,養成習慣,才能維持不易復胖的健康生活型態。
男子陪老婆看病 醫師火眼金睛:真正有問題的是你!
大陸上海1位38歲的林姓女子自1個多月前出現了間歇性頭痛的症狀,視力開始下降。懷疑是腦下垂體腫瘤的她,在丈夫朱男的陪伴下,來到醫院看診,沒想到醫師定睛看了幾眼後,卻懷疑真正有問題的恐怕是朱男,劇情也因此神展開。就診後,醫師診斷林女罹患拉克氏囊腫,而非腦下垂體瘤,「拉克氏囊腫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腦下垂體病變,大多數囊腫很小並不引起症狀」,於是夫妻倆鬆了口氣。然而劇情卻神展開,醫師突然轉頭問了來陪妻子看病的朱男:「你有沒有感覺這幾年相貌變化很大?可能你才是患有腦下垂體腫瘤的人。」朱男一聽當下也愣住了,醫師問診後他也坦言,近年來他深受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白天疲倦不堪,睡覺時又會打呼影響睡眠,但始終沒有查出是什麼原因,朱男及家人都非常苦惱。而他自己和家人,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年來面容變醜、眉骨突出,嘴唇肥厚,兩側鼻翼較寬、手指變粗、鞋碼變大等細微變化,其實都跟他的疾病有關。醫師解釋,打從朱男一進診間,他就注意到他有肢端肥大症的病徵,於是朱男隨後也聽取醫師的建議,去做了荷爾蒙和腦下垂體增強磁振造影檢查,結果讓夫妻倆嚇壞了,朱男腦部真的長了一個直徑約7mm,像黃豆粒大小的腦下垂體腺瘤,而且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水平都高於正常值上限。所幸醫師火眼金睛,成功為朱男揪出真實的病因,後續診斷明確後,朱男也與妻子一起做了手術,並順利出院。
感冒竟變肺炎2/潘慧如感冒延誤就醫…突昏倒 嚴重肺炎險送命
感冒症狀持續惡化時,自身的免疫力就會失衡,就有可能演變為肺炎,所以千萬不可輕忽。就有醫師提醒,肺炎是感冒常見的合併症,千萬別等到呼吸急促、咳到胸痛才就醫,如果咳嗽超過3週、出現黃綠色濃痰、高燒超過38度,就要到大醫院檢查。潘慧如曾分享慘痛經驗,過去因為忙著主持工作,染上小感冒吃成藥應付,結果狀況越來越多,主持完跨年活動,隔天高燒昏倒斷片,被朋友緊急送醫,當時正值SARS期間,潘慧如因此被隔離醫治,打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才康復,醫生說她已經變成肺炎,再拖下去最嚴重會敗血死亡。這次經驗後也讓潘慧如記取教訓,現在只要有一點小狀況就會馬上去看醫生,不敢再耽擱。蔡允潔有次女兒高燒,老公認為應自然退燒,導致延誤就醫,最後她忍不住送急診,被診斷已是肺炎程度。(圖/紅心字會提供)蔡允潔(蔡小潔)和老公與有一女「小福星」,她透露,有次女兒高燒近40度,但老公在美國受到的教育是自然退燒法,認為小孩這樣才有抗體,堅持不送醫院,後來情況不對,她還是帶女兒去急診,結果被診斷是肺炎,讓老公十分自責,所幸女兒已康復。山豬(左)因為感冒肺炎住院,併發敗血性死亡,令星友惋惜不已。(圖/常朝貴攝)諧星山豬(陳俊甫)過去因模仿「蛋黃哥」爆紅,4月傳出猝逝消息,震驚演藝界。山豬生前罹患高血壓、心肌梗塞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且紅斑性狼瘡纏身多年,身體免疫力差,此次因感冒,診斷肺炎住院,入院後併發敗血性休克而猝逝。
過敏性鼻炎空污與溫差成發作主因! 醫師曝預防招數
42歲的張小姐近期早上起床噴嚏打不停、鼻水止不住,常要用掉大半包衛生紙,鼻子紅得像「小丑」,她感嘆年復一年,秋冬大發作。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表示,秋冬早晚溫差大,加上空污嚴重,雙重因素夾擊讓季節性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遽增,用中藥劑方配合針灸,可見療效。患過敏性鼻炎 溫差大也有關黃鋒榮醫師說,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包括清水狀鼻涕、陣發性噴嚏、鼻塞、鼻子癢及眼睛癢等,過敏原可能是塵蟎、棉被棉絮等,飲食方面也有許多東西會造成過敏性鼻炎,但很多患者平時偶有發作,情況不嚴重,到秋冬特別會劇烈發作,這種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最大誘發原因普遍是空氣污染和秋冬溫差大所致。很多人覺得季節性的過敏性鼻炎沒什麼,因為台灣的海島型氣候難以避免,也認為這只是一種小毛病,但就她就學時期因過敏性鼻炎使得她無法專注,對於學習影響很大,出了社會之後,秋冬季節,也會因此而睡不好覺,影響生活品質。難受過敏性鼻炎 影響學習專注力黃鋒榮醫師說,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好發於秋冬季節,因為早晚溫差大或冷空氣刺激鼻黏膜,再加上秋冬季節因東北季風將大陸霧霾等境外污染物移入,而高壓迴流天氣型態又使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空氣品質變差,兩相加乘,痛擊過敏性鼻炎患者,成為秋冬季節常見的病況。黃鋒榮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患確實會影響到學習專注力,很多學生為此所苦;苦於睡眠問題的人也不在少數,因鼻粘膜處於發炎狀態,容易引發倒流性咳嗽,導致睡眠被打斷,也有的是因為鼻塞睡不好,頭昏腦脹,其他還可能導致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出門戴口罩 防溫差空汙黃鋒榮醫師表示,張小姐的過敏性鼻炎在秋冬季節總是特別嚴重,今年尤甚,對她開立小青龍湯、蒼耳散等藥劑進行溫裏補虛,再佐以針灸迎香穴、攢竹穴、絲竹空穴及合谷穴等穴位,度過急性期之後,再以玉屏風散補肺氣、六味地黃丸補腎氣,經過1個多月的調理,效果顯著。黃鋒榮醫師強調,針對秋冬的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最好是出門戴口罩,防範溫差及空污,在飲食方面,生冷食物少吃,辛辣等刺激性東西也要避免,降低鼻黏膜受到刺激,長期來說,要維持運動習慣,增強防禦力。
睡覺吵死人「竹科太太想換老公」 醫示警:恐增加高血壓、心臟病風險
許多夫妻常常因為打呼問題搞到要分房睡!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分享,有竹科太太因為老公太會打呼,直接問他「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嚇得他在診間不敢接話。張益豪提醒,打呼是很多人面臨的睡眠問題,雖然看似無害,但嚴重的鼾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OSA),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例如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張益豪18日在臉抒發文分享,有竹科太太受不了老公一直打呼,跟他開玩笑說,「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害得張益豪在診間都不敢接話,「請問當下你是醫師,你會怎麼回?」張益豪指出,打呼(鼾症)是很多人面臨的睡眠問題,雖然可能看似無害,但嚴重的鼾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例如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至於為何會打呼?張益豪解釋,打呼通常是因為睡眠期間氣道部分阻塞導致,可能的原因包括:體重過重:過多的脂肪組織可能壓迫氣道。睡姿問題:仰睡時舌頭可能向後墜,影響氣流。鼻部問題:鼻塞、鼻中隔偏曲或鼻竇炎會加重鼾聲。下顎結構:下顎後縮或狹窄的氣道可能增加打鼾風險。飲酒或服用鎮靜劑:這些物質會使肌肉過度放鬆。張益豪也列出改善打呼得法,包括:控制體重:減少體重可顯著降低鼾聲,尤其對超重者效果明顯。改變睡姿:試著側睡而非仰睡,使用側睡枕或在背部縫一個網球來幫助改變習慣。避免酒精和鎮靜劑:睡前幾小時避免飲酒或服用會鬆弛肌肉的藥物。睡前避免過飽:過多的食物會增加橫膈膜的壓力,進而影響氣道。此外,也可以透過改善鼻部呼吸,來改善打呼問題,例如:清潔鼻腔:睡前使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例如鼻腔沖洗器),有助於改善鼻塞。使用鼻擴張貼片:部分民眾可輕微打開鼻腔,幫助氣流更順暢。治療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竇炎或鼻中隔偏曲,應諮詢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治療。或是使用輔助工具: 口腔裝置:由牙醫製作的下顎前移裝置(MAD)可以幫助氣道保持暢通。正壓呼吸器(CPAP):適用於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是治療此病的黃金標準。張益豪醫師也在文末特別提醒,打呼並非單純「吵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可能影響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標。如果改善生活習慣後仍無明顯進步,應積極尋求專業協助,早診斷、早治療才是維護健康的關鍵!
吃飽想睡怎辦? 醫驚曝「吃飯順序」竟是關鍵
不少人吃飽就有睏意,想睡一下。近日本醫師表示,想防止睡意,吃飯的順序很重要,飯後走個5到10分鐘也能穩定血糖,不過如果有異常嗜睡問題,要盡速就醫。據日媒hint pot報導,筑波胃腸病醫院醫師鈴木隆二表示,吃完飯想睡是因為身體集中能量在消化,尤其吃了大量碳水化合物,血糖會飆升,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穩定血糖,血糖會驟降,血糖快速速上升和下降都會給身體壓力,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進而感到疲倦。鈴木隆二說,想防飯後瞌睡,可以一天多餐,如原本一天3餐,增到4到5餐,吃飯的順序也很重要,要先吃蔬菜再吃碳水化合物,大約吃一碗的量,可以慢慢降低血糖波動,種類可選花椰菜或是菠菜、蘑菇等,吃碳水時也要盡量慢慢吃。鈴木隆二表示,吃完飯也可以走5至10分鐘,穩定血糖,或是喝茶和咖啡。不過,鈴木隆二也說,如果飯後還是異常想睡,可能有糖尿病或低血糖,如果在白天進食後感到極度困倦,也可能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有以上症狀要趕快就醫。此外,美國《Springer》也曾做過一項研究,比對飯後久坐的成年人跟站立組,站立組可以減少9.51%的飯後血糖值,飯後散步則是少17%的飯後血糖值。
「看面相」能知會不會打呼 醫曝5特徵:建議求診治療
許多人睡覺會打呼,甚至出現睡眠呼吸障礙問題。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便分享,可能從5個面相判斷是否會打呼,若問題嚴重應立即就醫,否則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會有生命危險。陳亮宇在臉書專頁表示,面部特徵若有脖子特別粗短、下巴有些後縮、雙下巴有點肥厚,這些人多數都會打呼,從外觀來看,可以簡單快速地做初步判斷,但詳細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礙,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做進一步的睡眠檢查。如何從面相判斷會不會打呼?1.脖子粗短男性頸圍大於38公分,女性頸圍大於35公分2.舌頭肥大扁桃腺或舌頭肥大,易導致呼吸道阻塞3.下巴後縮下巴窄小、內縮,導致壓迫4.顱顏異常例如:鼻中膈彎曲5.男性男性罹患機率是女性的2~8倍陳亮宇提醒,睡不好是百病根源,若有嚴重打鼾問題,建議積極求診治療,以免憾事發生。據了解,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打呼,因為氣流經過被阻塞的呼吸道(包括鼻腔和咽喉處的上呼吸道)所發出的聲響,除了會造成患者白天精神不濟,工作效率變差外,也可能在騎車或開車時,由於疲累、打瞌睡而發生車禍,長期下來也會對血壓、心臟和腦部血管功能造成影響,增加心臟病及腦中風的危機。
星談心/龔言脩陷低潮考慮放棄唱歌 開完刀竟因冰淇淋大崩潰
龔言脩推出首張EP《惱羞成愛》,距離他上次發行單曲已經相隔兩年,他接受時報周刊CTWANT專訪時提到,兩年前發完單曲後,他進入了低谷期,「整個過日子的感覺是在原地打轉,自己的狀態好像沒辦法擺脫烏雲,不知道該怎麼辦。」幸好後來他遇到了現在的公司,開始培訓才漸漸走出低潮。兩年前發行單曲後,龔言脩陷入低潮,一度想放棄唱歌。(圖/林士傑攝)在低潮期時,龔言脩甚至想過要放棄唱歌,「我都已經要28歲了,那時候有在猶豫還要不要繼續下去,有考慮去做別的事情,但不知道要做什麼,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沒辦法繼續待在舒適圈,就要跳出來,即便不知道未來會遇到什麼。」他稱自己是「被動」地喜歡唱歌,認為有些事情是培養出來的,但對於唱歌他是發自內心喜歡,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再繼續,還是會忍不住練歌,因為唱歌對他來說是非常爽的事情。其實小時候媽媽曾嫌棄龔言脩五音不全,但他沒有受打擊,高中參加校內比賽得名,後來報名《超級偶像》又得到進棚錄影的資格,讓他發覺自己好像可以專心在唱歌這條路上,不過他對於比賽沒有太大的得失心,都是抱持試看看的心態。而當時大陸男團選秀《偶像練習生》爆紅,雖然他最想做的不是男團,但還是在公司的建議下,至大陸參加另一檔選秀節目《以團之名》。從學生時期就熱愛唱歌的龔言脩,參加過不少比賽。(圖/林士傑攝)到了大陸後,龔言脩仍保持「佛系心態」,不會特別去爭C位,「我覺得不用去爭,我也不會去吵Part少不少,會看到你的人自然就會看到。」問及參加節目後被更多人注意到,是否會有壓力?他表示:「完全沒有壓力,可能因為我以前住校,很適應團體生活。」最終他所在的隊伍以冠軍團出道,組成了兩年的限定團,不過因為一些因素加上疫情提前終止活動,他坦言多少有些可惜,「我們團的感情很好,不過這種情緒很快就消化完了,畢竟私底下還是可以聚會。」龔言脩至大陸參加選秀,以冠軍團之姿出道。(圖/翻攝自龔言脩微博)一直以來龔言脩都以佛系心態面對各種狀況。(圖/林士傑攝)從男團變成現在單打獨鬥,龔言脩說在發言上的確會感到壓力,「以前有團的時候大家分配好,主要隊長講話就好,其他人只要做效果跟插幾句話,現在自己一個人要清楚想講什麼。」至於將來還想不想組團?他表示不會排斥,但要看是什麼類型的比賽,目前比較希望有機會能拍戲,先前曾客串《地獄里長》獲得不錯的評價,愛看推理片的他許願能參演犯罪懸疑類的戲劇。龔言脩許願將來能演出懸疑推理劇。(圖/林士傑攝)龔言脩因長年受呼吸中止症所苦,又發現扁桃腺附近的淋巴很腫,醫生擔心癌化,建議他進行懸壅垂跟扁桃腺切除手術,因此他決定把工作上所有事情都在開刀前做完,開完刀後再跑宣傳,苦笑說:「開完刀只能吃冰淇淋跟粥,我以前真的不吃甜的!」好不容易發行EP卻碰上身體出狀況,龔言脩仍保持樂觀心態,「不開也容易有問題,希望開完刀後聲音能變更好!」動完手術後只能吃冰淇淋,讓不愛吃甜的龔言脩大崩潰。(圖/林士傑攝)
男童打呼超大聲!挖出「2顆粉紅貢丸」 醫:慢性發炎有口臭
你睡覺會打呼嗎?耳鼻喉科醫師黃健祐分享,一名10多歲患者打呼超大聲,結果一檢查發現鼻腔、鼻咽、喉嚨都是滿的,經過手術,2顆扁桃腺目測長都有3.5公分,兩個加起來最長徑超過7公分,相當驚悚。黃健祐在粉專《黃健祐耳鼻喉醫師》表示,10多歲男童「自帶貢丸」,白天看起來精神還可以,但媽媽描述睡覺打呼超級大聲,都是張口呼吸,而且會一直中斷,內視鏡一看就確定3大關鍵,鼻腔是滿的、鼻咽也是滿的、喉嚨也是滿的,這種就是臨床就可以直接診斷是第四級扁桃腺肥大,直接安排住院的典型小兒睡眠呼吸中止的案例。黃健祐指出,手術過程需要需要住院3個晚上,第一天是術前檢查,第二天手術後休息一晚,觀察都沒什麼事再隔天就可以出院了,手術單以喉嚨的部分大約就是20-30分鐘,可以兩邊的扁桃腺順順的拿下來,順便連扁桃腺結石都一起清理乾淨。黃健祐提到,手術後會用冰水或生長因子敷料覆蓋,接續處理其他部位如腺樣體和下鼻甲,處理好了再回來做第二次確認傷口,喉嚨傷口都非常滿意就完成手術,含鼻子線樣體共約一個小時。黃健祐說,就自己的觀察,這類小朋友處理完就能有非常顯著的進步,不管是睡眠的改善、運動的表現,其實連口臭都可以有幫助,貢丸小弟這2顆扁桃腺目測長都有3.5公分,兩個加起來最長徑超過7公分,慢性發炎導致結石堆積也會積累大量分泌物和臭味。他笑說,「擺脫這2顆後,會不會從此精神飽滿,口臭都消失了,很快就交到女朋友呢?」
帶海洛因、喪屍菸彈抱著朋友女兒去「打麻將」 女毒蟲遇攔查遭逮
新北市51歲林姓女子身染吸毒惡習,而她12日下午受託照顧友人的女兒,並帶著女童乘坐朋友車輛去打麻將,因車上4人都沒繫安全帶而遭警方攔查,駕駛心虛之下竟棄車逃逸,警方則在林女身上搜出海洛因毒品及喪屍煙彈吸食器等物,全案依法送辦。12日下午,三峽警分局鶯歌分駐所員警12日巡邏經過鶯歌中山路時,發現林女乘坐的自小客車車上4人均未繫安全帶,示意該車受檢,警方查詢後,發現後座的林女竟是桃園地檢署7月發布的毒品通緝犯。據了解,林女當時正要去打麻將,並搭上朋友的順風車,而她又受託照顧朋友的女兒,正當警方盤查時,開車駕駛竟直接將車子開走,林女則看著同樣被丟包的友人面面相覷。員警在林女包包內搜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罐(14.73公克)及摻有海洛因的香菸一支,更搜出已使用過的電子煙含煙彈一組,初篩內容物就是俗稱「喪屍煙彈」的依托咪酯。林女對吸毒犯行坦承不諱,承認施用喪屍煙彈,並稱不清楚自己已被地檢署通緝,警方研判駕駛恐是知曉林女的通緝犯身分,擔心遭無端被牽扯,因此駕車落跑,不排除也是名毒友,已深入追查身分中,詢後也將林女依毒品條例罪移送地檢署偵辦,並解送原通緝機關歸案。三峽警分局表示,依托咪酯俗稱「喪屍煙彈」,屬於第3級毒品,主要用於全身麻醉的鎮靜劑,具有成癮性,吸食依托咪酯可能造成手抖、全身發抖、站不穩,甚至是永久性神經損害及呼吸中止等症狀。販賣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持有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減重防禦股2/康霈女總談創業淚灑人生 當年「淨值剩1元」押房籌錢不敢說
堪稱首檔醫美新藥股康霈(6919)10月4日以433.8元由興櫃轉上市,一開盤股價就大漲24%衝上537元,9日收盤價為522元,其大股東友華(4120)股價今年以來上漲10多元。這一檔所開發新藥雖尚未取得藥證,但投資人已在股價上反應期待,原因是康霈的新藥為局部減脂注射劑且陸續公布的臨床數據令人驚艷,搭上瘦瘦筆帶動全球減重塑身熱潮列車。康霈上市記者會後,CTWANT記者專訪董事長徐坴暉與執行長(總經理)暨研發長凌玉芳,兩人回首12年創業路,不約而同提到2019年公司走入谷底,淨值只剩一元,借錢照發薪水,在人前強顏歡笑,「我那時把房子抵押揹到二胎,跟太太財產分開制,免得受我牽累……。」徐坴暉回首這段找錢留人的辛苦歷程,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幾經峰迴路轉,尤其是2021年5月間,在董事張高榮醫師推薦公司給友華生技(4120)董事長蔡正弘,8月引進資金1.68億元,翻轉康霈命運,順利催生新藥。負責新藥催生的正是凌玉芳,她主導研發同時身兼總經理、執行長,公司上百項專利都出自她的手。凌玉芳出身桃園軍人家庭,考上北一女後因參加街頭遊行,父親擔心台北自由學風讓女兒不夠專注學業,轉學到中壢高中,後來陰錯陽差考上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但她鍾情化學,遂轉攻成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康霈研發局部減脂注射劑,其臨床試驗專選最難減重的腹部。圖為康霈創辦人、執行長暨研發長凌玉芳。(圖/報系資料)「這是我第一次談康霈,說到流眼淚。」蓄著大波浪長髮、有著彩繪指甲、一雙炯炯有神大眼的凌玉芳,總是笑臉迎人,她接受CTWANT專訪首度談起自己的人生故事,包括姐姐癌逝及讀學時身兼五家教、一個麵包啃一天等種種生活苦境,逼使自己從低谷中站起來。畢業後,凌玉芳進入新藥相關產業,從事醫藥法規與專案管理,也做醫美行銷需求分析多年,直到2012年才決定與徐坴暉出來一起創業,走上研發醫美減脂新藥之路。凌玉芳解釋,「我完全是從醫美和市場角度來看需求,我看了許多研究報告,也訪談了許多醫師,幾千頁的外文資料也讀,發現很多人想要局部減脂但害怕動手術,苦無沒有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因此才會想開發此類新藥,而且還要做別人沒做過的地方,就是最難減脂的腹部,開始著手。」這讓她吃盡了苦頭,因為用注射劑做腹部局部減脂,不但在台灣沒有,在全球的新藥臨床試驗也史無前例,甚至沒有主持相關類似經驗的試驗主持醫師團隊和CRO,剛開始的前二年,他們寫電郵到歐美許多臨床試驗機構邀請醫師加入,「很多人覺得康霈是言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根本不理睬我們。」凌玉芳說。凌玉芳接著進一步說,「幸好澳洲的Dr. Goodman熱愛研究願意擔任CBL-514的2a臨床試驗的主持人,等到我們2a期臨床試驗數據療效很顯著,才陸續有知名醫師願意加入試驗,且隨著更多數據公布,現在是好多國際知名醫師主動寫信給我們想要加入CBL-514的臨床試驗。」凌玉芳談到推動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過程中,從找錢、募資到邀請醫師擔任試驗主持人,人前人後她和徐坴暉看盡了臉色,但二人始終不放棄。如今,康霈的新藥CBL-514注射劑預計今年Q4與明年Q1公布2項局部減脂2b臨床解盲統計數據;此外,同成分但劑量與劑型不同之CBL-514D,專注用於疾病治療用途,目前在罕病竇根式症亦進入2b臨床階段。友華生技2021年間決定投資康霈後,成為法人注資領頭羊,讓康霈擁有資金可以推動多項新藥臨床試驗。圖為友華生技董事長蔡正弘。(圖/報系資料)CTWANT特別問了一路走來遇到哪些貴人?凌玉芳秒回恩師,成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賴明德教授,當初不在意她大學並非讀相關科系,也無經過實驗室實習,仍收她當研究生,開啟了她對分子生物學的熱愛和專業,也因此進入細胞凋亡的研究領域。「他給我非常大的空間,我在實驗室不只一次的修改做實驗的方法還有流程,他只要跟我溝通過覺得合理都欣然接受並且一路支持我」「我需要去家教來賺生活費和學雜費,他也容許我在用餐時間先離開去家教。」當年,只有凌玉芳一人邊唸研究所邊家教,大部分教授不容許。接著,凌玉芳提到股東Joe,「他當初評估覺得康霈有潛力,但他老闆不願意投資,結果他選擇自己投資我們」「後來也找了很多好朋友投資一路支持我們,包含在我們淨值剩1元左右的時候,也協助我們找投資人買回部分不願意繼續投資的股東股票,幫公司解決困境。」還有一位Mike,是Joe的好友,「我們上興櫃後,這位股東一路買,目前是前十大股東,他是骨科醫師,非常了解超音波導引注射,這次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也是因為他有受此之苦,我們才發現514可能可以治療OSA,他本身對投資和生技領域都蠻熟悉的,我們的數據他也都看得懂。」「我們2023年現增30億元風雨飄搖之際,最後能夠順利成功並且超額認購,Mike和Joe幫了非常大的忙⋯…,因為他們在投資圈認識很多投資人本身又很專業,所以介紹並說服了很多投資人加入我們的現金增資,那時候我們的價格一度已經跌破現增價,很多人都傳我們現增會失敗……。」「還要感謝友華蔡董看好我們,義無反顧成為康霈第一個法人投資者,帶動其他的投資人願意投資我們,才讓康霈有相對充足現金可以推進後續的臨床試驗,成功完成興櫃前二次現增取得十幾億現金,更得以展開多個適應症的二期臨床試驗。」其實,友華本身在2022年也是有代理一款抑制食慾為機轉的減重口服新藥「康纖芙」(Contrave),正式進入減重市場;而在這之前則是投資康霈取得股權約3.1%(康霈發行新股的最新持股比率),並擁有康霈CBL-514溶脂注射劑台灣獨家代理銷售權的優先議價權,這也讓友華股價跟著起飛。如今康霈從興櫃轉到上市,二位創辦人念茲在茲的貴人,以及一路相挺的公司團隊與許多股東們,讓他們有機會完成全球第一個局部減脂新藥開發。
知名藝人罹患食道癌! 耳鼻喉科醫師呼籲:「2個習慣」快戒掉
知名藝人驚傳罹患食道癌,並自曝有愛喝熱湯及睡前飲酒的習慣。醫師表示,喝熱湯易使咽喉的黏膜產生損傷,飲酒則易刺激食道黏膜,兩種習慣都會增加癌症風險,建議民眾要少喝太燙的湯並戒酒,才能維持咽喉與食道的健康。下咽癌與食道癌致病因相似 都與黏膜長期受損有關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黃聖凱醫師表示,臨床上耳鼻喉科醫師,常診斷出下咽癌的患者,但是患者之後出現食道癌的機率亦高,反之亦然。黃聖凱解釋,由於解剖位置相近,兩者也有相似的致癌因素:長期飲用烈酒、抽菸、喜歡吃燙的食物等。而下咽癌和食道癌的發病機制,都涉及黏膜的長期慢性損傷與炎症,這些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和基因突變,進而引發癌變。早期症狀不明顯 常誤認為食道逆流延誤黃金治療期黃聖凱醫師強調,由於早期食道癌與下咽癌,根本沒有什麼症狀,頂多會覺得胸口些微灼熱、吞嚥不適,大部分會被當作胃食道逆流而忽略,也常因此延誤就醫時機,往往等到癌症進一步侵犯食道深層組織,或是下咽腫瘤壓迫呼吸道,導致吞嚥困難體重下降,才被診斷。這時候發現再治療,就非常辛苦了。戒除不良習慣 為保護咽喉與食道健康的根本之道在飲酒的習慣上,不少人都有在睡前喝烈酒的習慣,黃聖凱醫師提醒,雖然酒的確能幫助入睡,但是缺點更多,首先是影響睡眠質量,再者是飲酒易使胃食道逆流,增加癌變風險。此外,酒精會放鬆上呼吸道肌肉,增加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風險,提高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機率;而宿醉也會影響隔日精神狀態,讓早晨容易感覺疲倦、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來說,也會增加酒精依賴的機率,造成身心健康的危機,因此他呼籲還是戒除睡前飲酒的習慣,才能維持咽喉與食道的健康。
康霈2日掛牌上市 執行長:新藥2b臨床解盲數據Q4公布
康霈(6919)今天(1日)表示,雖受到山陀兒颱風影響,台股明天休市一天,康霈仍如期於10月2日興櫃轉上市掛牌,交易則因休市順延;而其旗下新藥CBL-514注射劑預計將於今年Q4與明年Q1公布2項局部減脂2b臨床解盲統計數據;並於2025年下半年進入重大研發里程碑,同步展開2個多國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收案。這次上市現金增資 14,000 仟股,承銷價433.80元,注資後投入主要產品CBL-514後續多國多中心三期臨床階段及新適應症暨其它產品開發。未來也不排除分割股票,增加流通性,提高讓更多股民參與的機會。康霈執行長暨研發長凌玉芳表示,雖以臨床開發期短、毛利高的醫美適應症切入,最終將逐步拓展至其他疾病適應症。緊接上市之後,公司亦將於今年底前對主要產品 CBL-514局部減脂適應症之關鍵Phase 2b 試驗取得結果;未來5年則不會有增資計劃。CBL-514局部減脂、橘皮治療、竇根氏迄今共達525人參與美加澳臨床試驗,已完成之八項試驗皆展現精準療效與良好安全性,預計明年推動局部減脂全球三期試驗在多項開發中新藥中,目前康霈研發進度最迅速的新藥為CBL-514注射劑,其作用機轉為透過誘導脂肪細胞凋亡減少治療部位脂肪,精準減少特定部位皮下脂肪,且不會造成其他組織細胞壞死或損傷,達到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是目前全球獨步的脂肪標靶治療。CBL-514積極開發階段中除了醫美之非手術局部減脂、中/重度橘皮組織等適應症外;康霈也開發同成分但劑量與劑型不同之CBL-514D,專注用於疾病治療用途,包含目前亦進入2b臨床階段罕見疾病-竇根氏症適應症,該適應症在二期臨中展現正面結果,也讓美國FDA曾於今年二月份,給予其孤兒藥及快速審查兩項資格認定。康霈未來也將持續開發過多脂肪組織相關的症狀或疾病,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2024年Q4及2025年的進展,以新藥開發中最為關鍵的療效2b試驗,康霈新藥CBL-514局部減脂適應症目前正有二項Phase 2b臨床試驗將於近期解盲,分別為CBL-0204與CBL-0205,兩者皆為多國多中心、隨機分配、安慰劑對照之二期臨床試驗。
中年胖男打呼太吵被老婆踢下床 醫:「這症」多和肥胖有關
你睡覺會打呼嗎?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分享,一名45歲男性患者體重近100公斤,睡覺因為打呼太吵被老婆踢下床,「我建議他睡前戒除酒精,而且必須減重,因為呼吸中止症多數患者都跟肥胖有關。」陳威龍在臉書發文,「我遇到的這名45歲男性患者,他的體重將近100公斤,他太太發現枕邊人怎麼打鼾聲越來越大,把他趕到客廳沙發上睡,隔天起床夫妻兩人都沒睡好,精神狀況也很差,雙方情緒欠佳,影響夫妻感情,險些鬧出中年婚姻危機。這位患者到大醫院看了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胸腔內科,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除此之外,還合併 高血壓、高血脂 以及 血糖偏高等問題。」陳威龍說,胸腔內科醫師也強烈建議患者減重,不然要做手術,但患者不但不減還愛喝酒,生活習性讓症狀惡化,「他來我的診間跟我聊聊男人的煩惱,從檢查數據和身體數值看來,他患有嚴重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我幫他制訂了一套健康計劃,包括飲食調整、運動規劃和生活作息建議。一個月後,他成功瘦了5公斤,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暫時免去手術的擔憂,也讓夫妻之間恢復了和諧。」陳威龍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是一種睡眠中呼吸反覆停止的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反覆缺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通常是由枕邊人先發現的,例如睡覺時發現對方『鼾聲如雷』,甚至有呼吸停止的現象。另外,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睡眠品質不好,常常半夜感覺吸不到氣而驚醒,自己發覺不對勁而就醫,這些都是典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如果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置之不理,長期缺氧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猝死。」陳威龍說,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最常見類型,通常是肥胖、頸部脂肪堆積等情況引起;第二種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較少見,常見於心臟衰竭、腦部疾病等患者。至於如何改善?陳威龍表示。減重能減少頸部脂肪堆積,也要避免喝酒,因為酒精會放鬆喉嚨肌肉,也要避免仰睡,因舌頭和軟顎容易阻塞氣道,側睡阻塞氣道,「中重度患者可以在睡覺時使用正壓呼吸器(CPAP),幫助維持呼吸道暢通。」陳威龍強調,「如果懷疑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應儘早找醫師進行檢查和評估。最重要的,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要適宜控制體重,降低潛在的併發症風險。」
男星每晚睡覺打鼾404次 經檢測是「呼吸中止症」
林道遠當年自歌唱比賽《超級星光大道》出道踏入演藝圈,近期轉戰房仲業挑戰事業第二春。他曾為了健康在4個月內成功減重20公斤,但卻仍有隱藏的中風危機。日前林道遠上節目分享自身的「呼吸中止症」狀況,透露自己每晚打呼高達404次,連淺眠的老婆都不堪其擾。林道遠曾在《超級星光大道》展露頭角,陸續接演《新兵日記》等戲劇,但因演藝圈收入較不穩定改在林口當起房仲,身高184公分的他曾胖到130公斤,身體陸續出現許多毛病,才決心要為了家人而減重,成功在4個月內減下20公斤,雖然身體各項指標已趨近正常,但目前仍有「呼吸中止症」的問題。林道遠因小孩年幼,為了健康問題下定決心減重。(圖/年代提供)林道遠在《聚焦2.0》節目上表示,平常很容易感到疲倦,睡很久都睡不飽,且開車沒辦法超過兩小時,長程一定要下交流道睡覺才能繼續上路,經睡眠檢測後才發現每晚的打鼾次數竟高達404次、每小時呼吸中止11次,已達輕微的「呼吸中止症」標準。林道遠說睡眠問題也連帶影響到家人,老婆靜香常常會在半夜看到他突然驚醒坐起,宛如快窒息般的大口呼吸、喘氣,也常因為打呼聲太大讓老婆整晚睡不好,相當困擾。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廷碩表示,中年肥胖男性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群,正常人的呼吸中止次數應在每小時5次以內,到達5至15次是輕度、15至30次是中度,不可輕忽,若嚴重者須進一步治療。
樂高卡鼻子30年 美國男擤出來:彷彿可以聞到顏色
小朋友玩玩具時,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狀況,以防異物進到嘴巴或卡在身體裡的某處。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男子分享,樂高卡在他的鼻子裡30多年,出來的那刻,感覺真的非常好,彷彿可以聞到顏色了。根據《紐約郵報》報導,32歲Norton Havoc表示,多年來一直忍受著多種呼吸問題,其中包括哮喘,最近還被診斷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Havoc透露,26年前在玩玩具時,不小心讓樂高塞到鼻子裡,整個卡住,原本以為透過其他樂高可以讓卡住的樂高出來,結果反而更糟糕,樂高的前端卡住了,之後媽媽用鑷子取出玩具,但他們倆都不知道,樂高的前端仍然存在。Havoc提到,在過去的6個月裡,自己按照醫生的建議,在洗澡時擤鼻涕,因為他們住在亞利桑那州,環境乾旱,當玩具射出時,瞬間覺得感覺非常好,「我終於可以用另一側呼吸了,這太棒了,我從小就做不到這一點。」同時他也浮誇地說,「卡在鼻子裡近30年的樂高終於出來了,我現在可以聞到顏色了!」Havoc表示,之後計畫把樂高一起帶去和醫生討論有關自己的病情狀況。
康霈生技10/2掛牌上市 20日公開申購每股暫定433.8元
康霈(6919)將於10月2日掛牌上市,由於籌資金額逾4億元,將採取競價拍賣。此次新股現金增資上市將採溢價方式辦理,公開承銷股數採80%競價拍賣、競拍底價為364.54元,另20%採申購配售、公開申購承銷價以最低承銷價格1.19倍為上限,因此承銷價暫定為433.80元。競價拍賣將自9月11日起至9月13日止,底價係以9月5日前興櫃有成交之 30個營業日其成交均價簡單算術平均數之七成為其上限,而康霈將競拍底價敲定為每股364.54元,並依投標價格高者優先得標,每一得標人應依其得標價格認購。此外,康霈將於9月20日開始公開申購,如得標總數量達該次競價拍賣數量,公開申購價以各得標單單價及其數量加權平均所得之價格為之,並以最低承銷價格1.19倍為上限,故暫定為每股433.80元。康霈研發進度最快的新藥CBL-514,是一種採用天然來源經全化學合成所組成的全新小分子新藥505(b)(1)注射劑,適應症包含醫美用途的非手術局部減脂、中/重度橘皮組織以及治療疾病用途的罕見疾病-竇根氏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與脂肪組織過度增生相關的症狀或疾病。其作用機轉是透過誘導脂肪細胞凋亡,可經由注射方式精準減少治療部位脂肪,且不會造成周邊其他組織細胞壞死或損傷,也不會對神經系統、心血管或呼吸中樞造成副作用。迄今,新藥CBL-514的三項適應症已核准執行12項臨床試驗,研發進度最快的適應症為非手術局部減脂,其二期臨床phase 2b試驗結果預計今年第四季出爐,考量後續與三期臨床設計相同,如果解盲成功將代表風險大幅下降,預計於2025年度先後啟動二個臨床研究全球多國多中心三期樞紐試驗,待進入三期的臨床後就會啟動與大廠的市場授權或產品併購,為公司帶來中長期價值。
百日咳案例創5年同期新高 未打疫苗傳染力更強「恐1傳17人」
疾管署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的北部家庭群聚;而今年以來已累計有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寫下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今年全球整體百日咳疫情都上升,如果本身沒打過疫苗的話,一旦染病,傳染力極強,甚至可能造成1人傳17人。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首例個案為10多歲青少年,從未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於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為何個案沒打過疫苗?羅一鈞補充,經詢問該名青少年因家長認為「人體有自然的免疫力」,所以在家長決定下,從小只打過卡介苗跟B肝疫苗,之後從未接種過百日咳疫苗,滿2個月開始就沒有接種過常規疫苗。個案成年的姊姊,則是小時候接種過3劑百日咳疫苗。羅一鈞說,因百日咳疫苗非強制接種、採志願性接種,只會在逾期時由衛生單位出面提醒,且小朋友入學後學校也會檢查接種紀錄,與衛生單位合作提醒完成接種;但因不具強制力,因此若家長堅持不給孩子打疫苗,並沒有法律上的罰則。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24)年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4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共11例),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百日咳累計16例「創5年同期新高」! 今再爆3人家庭群聚
國內2024年已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且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疾病管制署於30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百日咳家庭群聚事件,個案為10多歲男性,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於7月23日確診,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都已無症狀或緩解。疾病管制署於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北部家庭群聚,首例個案為10多歲男性,從未接種百日咳相關疫苗,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於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案父及案姐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2024年累計16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4起家庭群聚關聯個案(共11例),今年病例數較近5年同期為高。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23、4、0、0、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心房顫動中風率增5倍「胸悶頭暈要當心」 新治療手術僅需1小時
53歲任職於科技業劉先生罹患陣發性心房顫動,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智慧型手錶近一、兩個月監測顯示,心房顫動發作記錄每周持續增加至 10-15%,不時感到心悸且運動受到限制,轉至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就醫。於今年6月中接受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術後無任何不適,住院3天後即返家,定期追蹤近1個月,在智慧型手錶監測下,症狀大幅改善,未再出現心房顫動不適。臺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羅力瑋主任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然而有些患者並無症狀。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導致血液滯留,這些滯留的血液若形成血塊脫離心臟,可能會引發血栓。因此,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 3-5倍,且心房顫動亦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不要耽擱。羅力瑋主任說明,除生活型態調整及預防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治療、戒菸、戒酒、運動等方面外,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仍以抗心律不整藥物控制與心導管消融術為主。一般的治療共識,若病人的心血管合併症較多,特別是年紀較高的病人,傾向採用心律不整藥物控制為主。若病人相對年輕,或症狀明顯,抑是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的情況,則可考慮採用心導管消融術治療。目前國內常見的心導管消融術主要為射頻輻射燒灼術搭配3D立體定位技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或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Cryoballoon Ablation, CBA)。手術成功率方面兩者相仿,長期復發率約25-40%,有些病人可能會在手術後3至6個月內仍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或再次電燒。臺北榮總心律不整中心引進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PFA),利用多個電脈衝點來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因具有心肌組織的選擇性,在治療過程中可避免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減少過去心導管電燒消融手術可能的併發症,如肺靜脈狹窄、食道損傷及膈神經損傷等;手術時間由3至4小時縮短至1到2小時內,與其他電燒手術相比,兼具精確度高、不損害周圍組織、減少併發症、手術時間短等多項優點,安全性表現更佳,為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性治療手術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