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動脈阻塞
」7旬翁走沒幾步腿痠麻又痛!檢查竟是「周邊動脈阻塞」作怪 延誤治療恐截肢
70歲陳伯伯近年來兩腳走路時又痠又麻,走到菜市場就要休息2、3次,每走一小段路就會腳痠,甚至嚴重會小腿腹疼痛,此外還有腳趾腳背冰冷、傷口不易癒合,困擾不已。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表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輕則影響行走,重則須截肢。陳伯伯接受「下肢動脈血管整型介入術」,終於不再痠麻痛,能夠陪太太走到市場買菜了。陳伯伯到國泰醫院就診,進行周邊血管超音波檢查及下肢動脈血管攝影,發現大腿動脈近端有嚴重的血管阻塞狹窄。他接受下肢動脈血管整型介入術,把阻塞部分打通,傷口小恢復快,當天即可下床,隔天就能出院回家。陳伯伯腳痛症狀明顯改善,同時經由醫師勸導戒除抽菸習慣並規則服藥及定期門診追蹤,現在已無腳痠麻痛情形,重要的是可以陪太太走路到市場買菜。下肢動脈阻塞 可怕的隱形殺手張釗監表示,下肢動脈阻塞是個發生率不低,但常常被忽略的疾病。這些病患的腿部症狀往往被當成神經或骨關節的病症而延誤治療。下肢動脈阻塞輕則影響行走,重則會讓雙腳肢體壞死而截肢。雖不會立即致命,但會讓人行動不便甚至殘廢,是可怕的隱形殺手。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簡稱PAOD)是指供應雙腳動脈血管產生狹窄進而造成阻塞,血液無法充分供給兩腳,以至於肢體缺氧發紺,嚴重甚至壞死,必須要截肢。他提醒,如果有以上的症狀,懷疑是下肢動脈阻塞的話,要儘速求助於專業的心血管科醫師,透過周邊動脈超音波、下肢分段壓力檢查及血管攝影等檢查,確認病灶嚴重度及範圍。三大治療方式藥物治療血管腔內手術外科繞道手術治療張釗監表示,PAOD治療方式可大致分為藥物治療,血管腔內手術(俗稱通血管)以及外科繞道手術治療。近年來由於器材及技術的進步,血管腔內手術逐漸成為處理下肢動脈阻塞的首選治療方式,其好處為傷口小(微創),危險性低,術後疼痛度低,且可根據需要分段/重複執行。不過,並非所有病人都能用此方法處理,有些病灶仍須依靠傳統的外科繞道手術才能有效的重建血流循環。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法,通常都建議合併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血管擴張藥物或血栓溶解藥物,視病情而定),以達到較佳的長期治療效果。醫師提醒,血管的保養是全身性的,除了飲食習慣的調整,包括少油、少鹽及高纖飲食之外,矯正危險因子也很重要。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病患需要按照醫師指示好好控制,而戒菸更是避免血管繼續受到傷害的重點!其他包括末端肢體的保暖、運動訓練、 控制體重等等,也對下肢動脈的保養有正面的幫助。
防猝死!飲食遵守「三低一高」原則 在家「深蹲」輕鬆提升肌力
隨著現代飲食習慣逐漸西方化的影響,代謝症候群已經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狀況,也讓所謂過勞以及猝死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黃威杰營養師表示,代謝症侯群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對於血壓、血脂肪、血糖和腰圍等數值出現異常的統稱,這些數據的異常會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上升,例如常見冠狀動脈症候群、中風、高血壓、心臟病和周邊動脈阻塞等等。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標準如下: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黃威杰說,大多數心血管疾病其實是可以被預防的,只要我們能夠減少生活當中的一些危險因子,例如均衡抗發炎飲食、規律運動和減少酒精攝取。黃威杰也提倡日常飲食「三低一高」的健康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減少紅肉和過多的飽和脂肪攝取,避免過高的精緻澱粉和及含糖加工食品,每日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建議每人每天至少攝取20~35公克。另外,當胰島素發生阻抗時也是產生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而適當的運動也能改善這個問題,因為身體細胞需要使用葡萄糖作為能量使用,而葡萄糖進入細胞就需要胰島素的幫忙,這時候如果血液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身體的正常代謝功能就會出現問題。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AHA)建議,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75分鐘高強度運動以及一週兩次的阻力訓練,維持適當運動可增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健康。對此,黃威杰就建議民眾,在家也可以做一些簡單運動,透過自身體重做到負重訓練,例如:跳繩、伏地挺身、深蹲和波比跳等等來增加心肺功能。而阻力訓練不像有氧訓練需要長時間運動,黃威杰也舉例說明:「深蹲運動以每次15~20下為基礎,配合間接休息60秒,最好能連續做5組,這樣就是一個很好的居家提升肌力運動。」因為這一類的心血管疾病初期都沒有症狀,所以如果處於高風險的族群,還是要開始注重良好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和養成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遠離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糖尿病病友險因傷口失去下肢 醫授照護、治療傷口步驟避免截肢
糖尿病患者要特別留意傷口,尤其是下肢,即使是小傷口都有可能嚴重感染,甚至須面臨截肢的風險。萬芳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邱文寬提到,一名居住偏鄉的糖尿病患者,送到當地醫院急救時發高燒、意識昏迷,原以為是確診COVID-19,後來經過詳細檢查才發現腳背處的傷口嚴重潰爛,醫師判定需要截掉下肢。不過,邱文寬醫師表示,在轉診到萬芳醫院後,經團隊及時安排清創手術引流膿水,以及評估血糖、血管是否通暢、感染指數這3項數據後,病人僅需切除幾隻腳趾頭,免於失去下肢的命運,現在經過復健也可以藉由拐杖慢慢行走。糖友每10人就有2人險截肢 「這些」原因使風險升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糖尿病患者平均大約每10人就有2名病人,因併發糖尿病足、潰瘍等慢性傷口而遭到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是相當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邱文寬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周邊血管硬化、阻塞,再加上血液循環、免疫系統較差,本來傷口就不易癒合,受到細菌感染的機率更會大幅提升,而慢性困難傷口如褥瘡、靜脈潰瘍、周邊動脈阻塞等也都相當常見。傷口該如何照護? 有哪些治療方式?一般傷口照護若遵守傷口照護4要點,包含「清創、上藥、包紮、更換」,大部分都能如期癒合。但邱文寬醫師提醒,如果傷口周圍紅腫、發熱、惡臭等,或有發燒甚至呼吸急促等,很有可能是傷口惡化的表現,切記應盡快就醫處理。而以往治療傷口的常規方式是以清創壞死組織、抗生素治療等為主,不過邱文寬醫師提到,目前還有許多常見的新一代治療方式,例如:注射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幹細胞治療。邱文寬醫師說明,前者是由人體分泌具有強效活性的生長因子,促使表皮細胞規律生長、刺激代謝,加速傷口癒合,後者則由人體脂肪抽取培養後注射到患部,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周邊組織生長和血管增生,兩者皆能加速傷口復原,民眾若有需求可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法。
他無慢性病史!就醫卻見急性心肌梗塞 醫揭「1徵兆」難自覺
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沒有就醫記錄,第一次到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不過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也就是罹患高血脂症。高血脂受遺傳、環境影響 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異常升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安表示,血中脂肪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TG)所組成,而高血脂症顧名思義就是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異常升高,這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影響之下的結果。無法改變的先天性危險因子包括:老化、男性、家族遺傳、以及部分遺傳性肥胖等。後天性危險因子則包括:高熱量的精緻飲食、缺乏運動、壓力與不正常作息、抽菸、以及過度飲酒等,而這些是可以靠改變生活型態來調整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 恐形成斑塊阻塞血管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台灣18歲以上成人,約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症。高血脂並不容易察覺,卻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所以稱它為健康的無形殺手。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是形成斑塊阻塞血管的主因,呼籲民眾不可輕忽。糖尿病、慢性腎病罹高血脂 動脈粥狀硬化風險高陳郁安說,2022年臺灣高血脂治療指引公布,極低風險且LDL-C ≥ 160 mg/dL者、低風險且LDL-C ≥ 130 mg/dL者、中風險且LDL-C ≥ 115 mg/dL者,應開始非藥物治療,若治療3個月後未達到治療目標,應考慮藥物治療;糖尿病、非透析慢性腎病、LDL-C ≥ 190 mg/dL者,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風險很高,因此需要立即進行降脂治療,且目標為LDL-C < 100 mg/dL;急性或穩定冠心症患者的LDL-C目標是< 70 mg/ dL;至於近一年發生心肌梗塞、既往有2次(含)以上心肌梗塞、多血管冠心症或伴隨的周邊動脈阻塞(包括四肢或頸動脈)者,LDL-C可考慮降至55 mg/dL以下。
冬天「腳中風」恐截肢命危 自我檢查4症狀!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72歲的張奶奶,有高血壓、 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 並出現陣發性心房顫動情形,然而,張奶奶還出現右下肢冰冷,並且出現異常疼痛,一週後家人帶張奶奶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求診,心臟血管中心周邊血管科主任、下肢動脈阻塞治療團隊召集人徐中和醫師檢查後,在郭奶奶的右下肢膕動脈發現血栓,造成下肢血液循環嚴重阻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召集「24小時溶栓團隊」啟動,立即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在黃金時間雙管齊下搶救:運用「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張奶奶血液循環獲得大幅改善,成功避免截肢的危機,徐中和主任特別提醒,罹患心房顫動的病人, 平常一定要規則服用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事件的形成。另一個搶救下肢成功的治療個案,是80歲的郭伯伯,郭伯伯為多重慢性病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冠狀動脈阻塞、持續性心房顫動並心衰竭,並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多重病史, 郭伯伯因為右下肢冰冷且劇痛一天,警覺情況不對到中國附醫急診,徐中和主任檢查,在郭伯伯右下肢前脛動脈發現血栓, 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經過緊急導管溶栓手術, 並再經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 以及藥物氣球及支架得使用, 血栓順利移除, 血流也恢復正常,避免重殘被截肢的命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徐中和主任指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生在下肢最為常見,臨床出現的症狀包括患肢溫度降低(常感覺冰冷)、麻木、不良於行、走路疼痛、腿部潰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最嚴重時,肌肉組織會發生缺血性壞死,病人甚至被迫截肢,而病人截肢後,也容易再面臨命危風險,是非常棘手的疾病。「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高風險因子,包括老化、家族病史、吸菸、糖尿病、肥胖和三高等,國外研究統計顯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發生率約12%, 尤以步入中年45歲以上的人居多,台灣人口步入高齡社會,臨床疾病也呈現上升趨勢。徐主任指出,醫護團隊務必搶在病人動脈血管阻塞的黃金6到8小時內,確定病人下肢血管阻塞位置後,緊急進行血栓清除、血管繞道等血管重建手術,才能避免造成肌肉組織永久性壞死。至於該如何辨別自己或家人可能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徐中和主任說明,依嚴重度,臨床病徵大致分成四期:第一期(輕微或無症狀):偶爾感覺患肢溫度較低,有輕微麻木感。第二期:行走當中腿部容易疲勞無力,休息片刻又能繼續往前走,之後重複出現同樣症狀,稱之為間歇性跛行。第三期:血管阻塞嚴重連靜止休息時局部循環不足,已出現持續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第四期:皮膚因缺血而由粉紅色轉為暗紫色,且在腳趾頭發生潰瘍和壞死,逐漸延伸到足部及腳踝。徐中和主任分析,張奶奶和郭伯伯,都是屬於急性「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常常是由於心房顫動,導致血栓由心臟打出掉落到下肢動脈血管,而突發急性阻塞。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治療後,「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仍有20-30%。針對此重大疾病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16年成立了「24小時溶栓團隊」, 投入研究治療,以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後,雙管進行「機械性取栓」手術,以及「超音波震碎血栓」手術,搶救治療急性下肢動脈重度阻塞的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大幅下降到3%,臨床成果發表在今年(2022年)4月醫學期刊「國際血管學」《International Angiology》, 成績斐然。
68歲男健檢僅「一紅字」 胸悶就診竟發現「血管嚴重阻塞」
68歲劉先生餐餐大魚大肉,身材肥胖鮮少運動,過去的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過高外,血壓及血糖尚在正常範圍之內,最近經常感到胸悶不適,心導管檢查顯示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接受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術後醫師特別叮囑要好好控制膽固醇,以避免後續支架內再狹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高血脂包含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過高,是現代人常有的通病,不是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有高血脂,中等身材或偏瘦的人也可能會有此一疾病,其發生原因不只和飲食、體重、少運動有關,和基因遺傳、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有一些關聯。簡韶甫醫師表示,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除了做為細胞代謝的能量之外,和細胞膜的結構及荷爾蒙的原料有關,血液中的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及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而高密度膽固醇可以把堆積在周邊的低密度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堆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會引起血管發炎,在血管壁上形成粥狀動脈硬化斑塊,若發生在心臟的血管就會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若發生在腦部的血管有可能引起腦中風,若發生在腳部血管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易發生間歇性跛行。若能積極控制高血脂,有可能將已經形成的粥狀動脈硬化斑塊逆轉,以減少動脈狹窄的嚴重程度。高血脂不像高血壓和糖尿病可以在家裡自己監測,只能在醫院或檢驗所藉由抽血得到數據,但民眾往往不在意檢驗結果,只知道有高血脂,卻不知道長期高血脂所帶來的併發症而忽略病程。簡韶甫說,目前研究顯示,若已經有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或糖尿病,積極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可以減少死亡率,而且低密度膽固醇降得越低帶來的好處越多。若尚無血管病變但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如高血壓、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mg/dL或吸菸),也建議積極控制膽固醇以減少後續的併發症。簡韶甫表示,高血脂的治療首重生活習慣改變,除了少吃肥肉和油炸食物外,也可以盡量減少外食來達到減少脂肪攝取,運動減重除了可以改善體態減少內臟脂肪,也可以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對後續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預防及控制的效果。若經醫師評估需要使用降膽固醇藥物,建議遵從醫囑規律服藥,目前健保給付的降膽固醇藥物療效極佳,大部分民眾在藥物治療後高血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僅少數人無法耐受藥物的副作用(如肌肉痠痛和肝臟發炎),若發生副作用可以和醫師討論減低劑量或改藥。切勿聽信不實廣告或民俗療法,免得花了大錢卻沒有療效。
60歲男腳痛多年「以為只是老化」 差點截肢 足部突然發黑才急就醫
一位年約60歲的男性患者居住在金門,腳痛多年、不良於行,平時外出與生活起居都由兒子負責。疫情期間患者腳部的症狀加劇,連躺著或坐著不動都感到十分疼痛,但由於恐懼新冠肺炎疫情,遲遲沒有前往醫院就診。就這樣忍痛三個月後,兒子發現患者腳部發黑失去知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搶救。醫院判斷無法處理必須立即送往臺北榮民總醫院,進行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治療後,非常幸運的保住了雙腿。這位老翁罹患的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的一種過程及表現,在台盛行率高達15.6~32%。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因周邊血管動脈粥樣物質不斷擴大和繼發性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腔逐漸狹窄甚至閉塞,流至遠端的血量以及供應遠端組織的養分及氧氣減少,進一步使肢體出現慢性或急性的缺血症狀,倘若未接受積極治療,往往進展至肢體壞疽甚至截肢情形。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指出,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五十到六十歲的民眾身上。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表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 40-50%的病人沒有臨床症狀,初期的症狀輕微,常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延誤就醫。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為動脈粥狀硬化惡化的指標,也將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若血管硬化指標ABI≦0.9,十年內死亡率更是會提升兩倍。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習慣、飲食文化的改變,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疾病的病人越來越多,但是前期患者並不會有任何症狀,隨著疾病病程進展,患者漸漸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腿部肌肉會發生缺血、疼痛的現象,休息一段時間後就恢復正常,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陳沂名醫師表示,大家會誤將間歇性跛行視為年紀大所引致的退化性疾病,但這其實是周邊動脈阻塞所造成的,若發現時未積極處理,很有可能會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最嚴重恐需要截肢。顏旭霆醫師指出,周邊動脈阻塞是長期生活習慣與慢性病累積造成的血管疾病,若已經出現症狀,自行靠飲食調整無法減少阻塞的情形,一定要經由專業醫師評估狀況後,同時調整飲食及作息並搭配藥物或手術治療才能預防狀況加劇。陳沂名醫師說,早期治療周邊動脈阻塞多以外科繞道手術為主,手術傷口較大,也需耗費更長的手術時間。目前治療上多以侵入性較低的周邊氣球導管手術治療,術前先進行局部麻醉,經由鼠蹊部股動脈或手腕橈動脈穿刺進入周邊血管,藉由擴張氣球將阻塞的血管撐開,增加血管內徑血流量,若有必要,則建議可放入支架以維持血流或搭配斑塊旋切術來刮除或旋磨硬化斑塊,恢復血管直徑。為避免日後血管壁發炎或纖維化,也能選擇使用紫杉醇塗藥的氣球及支架,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延緩再次阻塞的風險。
九把刀岳母打AZ!4天身亡 美女醫:「28天內5症狀」立刻就醫
作家九把刀昨(11日)發文表示,妻子周亭羽的母親今年57歲,但上月底接受AZ疫苗,之後才4天就以奇怪的姿勢躺在沙發上,被家人發現時已經沒有呼吸,在送達醫院前就過世。美女醫師許書華表示,接種疫苗後就算是28天也需要有所警覺,並列出5種一定要注意的症狀。一般民眾接種疫苗後,都會在場休息觀察30分鐘,許書華提醒陪同者或發現接種者有呼吸困難、嘔吐、皮膚出疹、血壓下降、舌咽腫脹等情況,要立刻大喊救命!如果是發燒、疲倦、噁心、頭痛、肌肉和關節痛,或是打寒顫等情況,持續3天都沒有好轉,就需要馬上送醫,這些都是AZ或mRNA疫苗常出現的接種後不良反應。接種後7、8天常出現的「新冠手臂」則以冰敷、抗組織胺和消炎止痛藥來處理。(圖/翻攝自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粉專)許書華提醒,接種後7至28天內,如果出現下列5種反應,都可能是血栓的重大不良反應,必須馬上就醫:一、呼吸急促、胸痛。二、持續腹痛。三、下肢腫脹疼痛。四、神經學症狀:持續頭痛或複視。五、注射部位以外的皮膚出現血點或不明瘀青。另外,許書華也提到,有些人在接種mRNA疫苗後第3至14天會出現心肌炎的重大不良反應,症狀為胸痛、喘氣、心跳快,也必須立刻就醫。許書華提醒,如果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超標,被醫生評估需要治療,那絕對要積極治療,因為這種病是「無聲殺手」,會讓動脈血管壁發炎、動脈粥狀硬化,導致中風、心肌梗塞、周邊動脈阻塞等疾病機率大增,一旦出事就一定是大事。
幹細胞治療3/自己的傷口自己救 讓皮膚奇蹟癒合
「自體脂肪幹細胞」說得白話些,主要是取自身的細胞進行修護,「自己的傷口自己救」。這回負責主治兩位案例的三總外科部主任戴念梓醫師表示,只要取得一個花生米大小的脂肪塊,從中萃取分離出間質幹細胞,進行培養,再施於傷口上,不痛、安全又方便。戴念梓也分享治療成功的另一大關鍵,是病患的脂肪間質幹細胞,純度高達9成以上,活性很好,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血管增生,而且可調節免疫功能、抗發炎,還能分泌生長因子,達到加速傷口癒合的治療作用。目前符合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癒合困難傷口治療的病患,已可以掛號治療,主要是:糖尿病足、長照褥瘡傷口、靜脈性潰瘍、傷口經標準治療六週仍未癒合者、與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經適當治療後仍有傷口,以及傷口加總面積為≥0.5 cm2;≤200 cm2等。其中,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包括緊張忙碌、偏好高油、高糖、高熱量等失衡飲食的亞健康大眾,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以及抽菸人口等等。「自體脂肪幹細胞」就是取自身細胞修護,讓自己的傷口自己救。《特管辦法》開放2年至今,細胞治療讓飽受折磨的慢性傷口及癒合困難傷口有了轉機,持續為生命帶來更好的改變。面對高齡社會及病毒時代的威脅,下階段的再生醫學,勢將超乎我們的想像。新冠肺炎的肆虐,讓全球高度關注再生醫學及細胞治療產業,訊聯在間質幹細胞的研發,也因應後疫情時代細胞治療的需求而加速,3項肺部臨床試驗,第一是以異體間質幹細胞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目前已進入人體二期臨床試驗申請;第二是與北部醫學中心申請ARDS恩慈專案;第三是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進行癒後肺纖維化的臨床研究;以及同步進行IND(新藥臨床試驗)的申請,以供不同病患的醫療需求。「慢性傷口護理」在未來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台灣艱辛邁出這一步,不僅是項里程碑,更讓無數飽受其苦、承擔精神與經濟壓力的家庭,見到一絲曙光。尤其在病毒威脅的時代,肺部纖維化、肺損傷更見常態,國際間也冀望細胞治療能帶來更大的協助以對抗病毒。
靜脈曲張合併5症狀 當心血管栓塞奪命!
林姓病患深受靜脈曲張之苦超過10年,長期腫脹麻痛,之前去他院手術過一次,沒想到手術完竟疼痛近一個月,直到無法忍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翁啟峰,翁啟峰醫師利用「主軸靜脈雷射燒灼封閉手術」,以及傷口僅有0.1公分的「微創勾除手術」,精準移除病變血管,解決長年靜脈曲張問題。林姓病患說,手術完隔天就覺得改善,現在「走路像是在飛,健步如飛。」另外一位鍾姓病患因為傷口潰爛,10年來也有靜脈曲張問題,到台北診所看診,傷口還是反覆發炎,最後求診翁啟峰,經過手術治癒良好,建議也有長期靜脈曲張問題的丈夫接受治療,現在兩夫妻都恢復正常作息。翁啟峰表示「微創勾除手術」,傷口只有0.1公分,精準移除病變血管,在超音波的輔助定位下,採用精細手術器械,以心臟外科高規格放大影像全程配戴4倍顯微鏡進行手術,清楚辨識病變血管再行移除,避免盲目破壞動作造成軟組織的受損,減少術後不適,同時也降低手術併發症的機會,患者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當日就可返家。翁啟峰也提醒,工作久站容易造成靜脈曲張,台灣20%民眾有靜脈曲張的問題,例如老師、專櫃小姐、髮型設計師、空中小姐還有醫護人員都要特別注意。靜脈曲張跟遺傳或個人體質有關,當腿部腫麻痛、小腿浮青筋、皮膚乾黑硬、傷口不會好或是半夜腿抽筋,建議立即就醫診治,可能合併發生的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以及周邊血管疾病等嚴重疾病。翁啟峰醫師指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完整「一站式」服務,包含下肢靜脈曲張診療、血管超音波檢查、周邊血管檢查、靜脈顯像儀和顯微皮膚鏡檢查,提供準確迅速的檢查和治療。超音波是靜脈曲張治療的靈魂,在手術前使用超音波,定位血管病灶,提高治療的準確性,降低復發的機會。過去常以為是周邊動脈阻塞或是糖尿病問題造成的慢性傷口,其實將近七成是「靜脈潰瘍」,運用精密儀器檢查,安排完善的治療方式,別把慢性傷口當成絕症。
造福200萬民眾!糖尿病患傷口2年好不了 細胞治療3個月就搞定
「細胞治療只用3個月,就將2年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54歲的病友李先生(化名)受糖尿病困擾已20年,左腳趾頭已截肢,因為腳部的傷口兩年都好不了,出門一定要綁腳,且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甚至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後來接受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的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到現在一年多都沒再復發,相當令人鼓舞!三軍總醫院院長蔡建松少將表示,呼應《特管辦法》的國家政策,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六週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成為我國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獲衛福部核可、列入常規可收案執行的自體細胞治療傷口申請案!透過傳統的外科手術和先進的幹細胞科技結合,既能照顧有國民病之稱的廣大200萬糖尿病人口,又可照顧國軍傷口,相當具指標性。蔡建松院長指出,間質幹細胞(MSC)今年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很重要的關鍵是COVID-19爆發,間質幹細胞療法在COVID-19研究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能修復損傷或病變組織、器官,為患者爭取時間與病毒對抗,備受科學家重視,全球已有40多件運用細胞治療的研究案如火如荼進行中。間質幹細胞不只用在肺損傷、肺纖維化、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修復治療,還能治療困難傷口。以另一位也是糖尿病患的退休軍人王先生為例,他腳底傷口3年都沒治好,最近因為常滲水,腳嚴重水腫,求診於三總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經過戴念梓醫師相當仔細的清創,但因為傷口頗深,王先生希望接受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加速困難傷口癒合。畢竟是自己的細胞、不必再另外吃藥,期待傷口好起來,能「像以前一樣自由行走,讓孩子帶我和太太出去玩」。《特管辦法》的開放,讓細胞治療成為更新、更符合人性的先進醫療技術可選用。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表示,治療慢性傷口以往取皮、補皮,病患要受很多罪,以外科手術的癒合仍有進步的空間,醫者莫不希望追求更完美的方式,精進病患的生命品質;而自體細胞治療正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免排斥、過敏少,實在是符合人性的先端醫療趨勢。尤其脂肪間質幹細胞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調節免疫能力,也期待在未來,如果不幸再發生有大量大面積皮膚創傷的病人,可以立即應用最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在我們查得到的資訊中,三總這次是亞洲第一將困難傷口癒合納入常規治療的細胞治療案,相當具有代表性!不僅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人口,逐年攀升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也受惠!後者就包括緊張忙碌、偏好高油、高糖、高熱量等失衡飲食的亞健康大眾,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以及抽菸人口」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訊聯建置的間質幹細胞庫可供應全球130萬人次,足以長期提供三總發展細胞治療及臨床研究,以及國際防疫所需,在這波疫情也輸出日本、泰國、巴拿馬協助醫療外交;期待與三總合作的細胞治療應用,能嘉惠更多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