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昆蟲
」 小黑蚊遭小黑蚊無情攻擊!短褲妹雙腿「密麻129個包」癢爆 吸血1高峰時段曝
時序進入初夏天氣越來越炎熱,討人厭的蚊蟲也紛紛出籠侵擾,小心清涼穿搭恐被叮爆,一名女網友發文哀號,日前她穿著短袖短褲外出時,竟遭小黑蚊攻擊,手腳被「咬出129個包」抓到滿腿通紅,照片曝光後,引起網友驚呼,「隔著屏幕都覺得癢!」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她近日前往高雄市立美術館遊玩時,雙腿竟被小黑蚊瘋狂吸血,全身共多達129個密密麻麻的腫包,讓她崩潰直呼「我真的瘋掉」。高雄一名女網友遭小黑蚊無情攻擊,手腳被咬出多達129個密密麻麻的腫包。(圖/翻攝自Threads)原PO也曬出美腿慘況,網友看了紛紛直呼,「雞皮疙瘩起來了,好恐怖」、「你是在美術館睡著唷,太誇張」、「這種東西少發,我的腳會跟著癢」、「看到我都癢起來了」、「誇張……這隻腳還有用嗎?」、「超級崩潰!我是過敏體質,這樣我應該會進醫院!」、「這也太可怕了吧,這捐血量槓槓的」、「這是自助餐吃到飽的概念嗎…各個部位都有。」事實上,疾管署曾表示,「台灣鋏蠓」是一種台灣原生種的吸血昆蟲,又被俗稱為小黑蚊,通常會在春雨過後大量繁殖,且常常出沒於有藍綠藻或青苔的地方,目前並無資料顯示小黑蚊會傳播疾病。疾管署也提醒,小黑蚊雌蟲的「吸血高峰時間」落在上午11點至下午3點,通常以小腿、膝蓋、手背、手肘等部位為攻擊目標,若被叮咬容易產生奇癢、紅腫或過敏等症狀,可以冰敷患處或塗抹止癢藥膏減輕不適,切勿搔抓以避免傷口感染,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則應立即就醫。
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 疾管署揭2種傳播登革熱病媒蚊
隨著夏季氣溫不斷飆升,偶爾還會伴隨午後雷陣雨,登革熱疫情也持續升溫,國內上周更新增125例本土個案,台南就占8成以上。對此,疾管署也提醒,在山區非常常見且咬人很痛的「小黑蚊」並不是蚊子,也不會傳播登革熱,真正會傳染登革熱疫情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圖/疾管署)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圖/疾管署)台灣每到夏季,伴隨著午後雷陣雨和颱風,總是容易讓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等病媒蚊孳生,尤其南部更常成為登革熱重災區。對此,疾管署也發布了一系列消息,教導民眾如何辨別病媒蚊、有效清潔環境及避免病媒蚊孳生。疾管署指出,臺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人會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受到感染,且病媒蚊叮咬處於可傳染期之登革熱病人後,亦會被病毒感染,此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則造成社區中的傳播。其中「白線斑蚊」分布於全台海拔1900公尺以下的區域,棲息習性以戶外為主,偏好地點為植被多的環境,由於北、中、南都有白線斑蚊的蹤跡,因此無論在哪都可能被傳染,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務必注意防蚊措施。至於「埃及斑蚊」,則主要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近年監測顯示並無向北擴散的跡象,棲息習性則是容易進入室內,且吸血時「非常靈敏」,因此就算不出門,也可能感染登革熱,造成在家中活動時間較長的小孩與長者,更容易透過埃及斑蚊感染登革熱,且長者還容易發展成重症。對於病媒蚊如何防治?疾管署則特別提醒民眾,務必落實防蚊「3不措施」,消滅病媒蚊,遠離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的威脅,以確保你我的健康。首先是清除家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例如貯水桶、水缸、花瓶、花盆、水盤、廢輪胎、空瓶、空罐等等;接著就是不讓蚊子進入屋內,包括設置紗窗、紗門,並經常檢查補修,或是在室內點燃蚊香驅蚊、噴灑殺蟲劑或置放電蚊燈。最後當然就是不讓蚊子叮咬,尤其早上9時至10時及下午4至5時為斑蚊叮咬的2個高峰期,請儘量避免到戶外樹蔭、草叢等陰暗處所逗留。出門時也請穿著淡色的長袖衣褲,並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膏)。睡覺時也可以懸掛蚊帳,減少遭受蚊子叮咬的機會。至於現在非常常見的「小黑蚊」是否為病媒蚊的一種?疾管署則解釋,其實小黑蚊不是蚊子,而是名叫「臺灣鋏蠓」的吸血昆蟲,目前也沒有證據證實,小黑蚊會傳播任何疾病。而小黑蚊常常出現的高峰期,大約落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之間,雖然沒有傳播疾病的疑慮,但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常常出沒的範圍則是樹蔭下、走廊、涼亭、庭院及廟口、遊樂場等處,雌蟲會在交配後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等待吸血,與蚊子的習性、種類完全不同。
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 紗窗擋不住 皮膚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編輯/張羽緹】每到夏季,就是小黑蚊肆虐的時節,被叮過的人一定都知道膿包癢到令人抓狂。想要防堵牠們的入侵,就要了解牠們的來頭和生活習性。小黑蚊的習性「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牠正式的名稱是「台灣鋏蠓」,屬於「蠓科」,是一種吸血昆蟲。俗稱「黑微仔(烏蝛)」、「烏微仔」、「小金剛」、「黑金剛」。體形只有約1至1.4mm,一般的紗窗、紋帳有時很難防止牠的入侵。只有雌成蟲會吸血。還好,目前根據研究,小黑蚊不會攜帶傳染病,屬於騷擾性昆蟲。每年4月開始,小黑蚊的密度開始慢慢增加,在暑假期間達到最高峰。而雌蟲吸血高峰約在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小黑蚊幼蟲以藍綠藻或綠藻等藻類為主要食物,所以常群聚於長苔的潮濕地方。小黑蚊以青苔為食。(圖片來源/pixabay)小黑蚊的雄成蟲,以露水或花蜜為生。至於雌成蟲,因為在吸人血後才會產卵,所以會根據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體溫和氣味,作為攻擊對象。一般來說,體溫較高者或有香味者較易被攻擊。因此,正在生理期的女性,或是塗抹香水者容易被叮咬。臨床症狀被小黑蚊叮咬後,會產生大量散在性、膨起、劇癢的紅色丘疹, 也就是俗稱的「紅豆冰」,且經常癢到睡不著。較嚴重者,還會起水泡。還好人體對於小黑蚊的唾液過敏的機率,比一般蚊子來得低,所以很少聽到有被小黑蚊叮咬,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一般小黑蚊叮咬的症狀,大概會持續7至10天左右。遭小黑蚊叮咬後留下的色素沉澱。(圖/林政賢醫師,患者提供)治療皮膚科醫師林政賢建議可冰敷患處,或塗抹涼性藥膏、藥水(例如薄荷、痱子水、萬金油、白花油、綠油精等),可暫時減輕搔癢感,等待病程自然結束。衣著方面,可以穿寬鬆一些,讓自己待在涼爽的環境,癢感比較不會加重。醫師提醒,如果已經癢到影響生活品質或睡眠,建議就醫治療,搭配口服藥和外用藥來緩解症狀,切忌抓到破皮流血,以免形成永久性疤痕,嚴重者恐誘發細菌感染,導致蜂窩組織炎。醫師表示,含DEET或Picaridin成份的防蚊液,可以有效防止小黑蚊。(圖/翻攝自林政賢醫師臉書專頁)國人在春、夏季節外出時,儘量穿著長袖長褲出門,挑選有「收口」的袖子和褲管,以防止小黑蚊乘隙而入。此外,可以選擇含DEET或Picaridin成份的防蚊液(驅蟲液),均勻塗抹於未被衣物遮蔽的皮膚,效果仍然會優於各式精油。另外,當我們被小黑蚊多叮咬幾次後,人體會漸漸產生抵抗力,之後再被叮,反應就會變得比較輕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