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電價
」 電價 林伯豐 三三會10月電價上漲?電價審議委員會即將召開 台電:積極爭取合理電價
審計部近日發布的決算審核報告揭露了台灣電力公司面臨的嚴峻財務挑戰。再加上電價審議委員會即將於9月召開,屆時10月電價是否會調整引發外界關注。而台電方面也表示,將會積極爭取合理電價。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根據審計部所發布的決算審核報告中指出,台電截至2023年底的負債金額高達2兆4308億9541萬餘元,占總資產的94.75%,自有資產比例僅剩5.25%。其中,計息負債達1兆5187億4532萬餘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費用約為278億9962萬餘元,顯示台電的債務負擔十分沉重。更令人擔憂的是,台電的累積虧損已高達3818億餘元,接近其實收資本額4799億餘元的八成。審計部也要求經濟部應督促台電改善嚴重影響財務健全的情況。造成台電財務困境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國際燃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受到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2023年台電的燃煤、燃氣及燃油採購成本漲幅介於40.73%至143.81%之間。然而,同期間電價的漲幅僅為18.71%,遠低於燃料價格的上漲比率。台電表示已採取多項措施來改善財務狀況。這些措施包括調整燃煤採購策略來降低燃料成本,同時積極開源節流,並爭取政府的資源支持。此外,未來可能實施的碳費政策也可能對台電造成額外負擔。根據環境部委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報告,建議我國碳費以每公噸300元起徵。如果按此費率計算,台電每年可能需要額外支付約15億餘元的碳費。即將於9月召開的電價審議委員會會議將決定10月是否調漲電價,台電強調,將持續依電價調整機制檢討,積極爭取合理電價,以反映成本及利潤。但報導中也提到,台電和中油公司因近年度國際燃油價格飆升,以及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未能足額調漲產品價格,已分別累積巨額虧損。加上未來可能需要繳納的碳費,恐怕會進一步增加這些公司的營運負擔。
侯友宜挺核二三廠延役 拚輝達研發中心落腳新北
新北市長侯友宜6日表示,只要核二、核三廠經檢查安全無虞,有機會延役20至30年,讓人民在合理電價之下,供電無虞。侯友宜當日赴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接受備詢,針對近期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不打算針對電價補貼台電一事發表看法。侯友宜表示,中央必須跟人民說清楚未來能源的配比,並在安全無虞底下,讓核二廠、核三廠延役使用,這樣供電無虞,民眾用電不匱乏,才是政府負責任的表現。此外,針對近期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態,輝達AI研發中心設點將「靠近台北」,侯友宜表示,若輝達在新北落腳,自己非常歡迎,因為新北產業條件非常好,人口眾多交通路網又方便,現成就有很多產業園區設備與人力,可望立刻提供即戰力,加上輝達有15家供應鏈廠商在新北,加乘效益不容小覷。而針對核二、核三議題,核安學者直言,若政府有意讓核能電廠延役,依照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必須在執照有效期屆滿前的5至15年,向主管機關行政院核安會申請展延,目前核二、核三除役迫在眉睫,若要續命,只能修法拿掉時限緊箍咒。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核能電廠延役牽連甚廣,經費更是可觀,粗估和蓋一座新電廠的成本有得比,況且即便延役了,還必須設法買得到「鈾燃料」,絕非修法延役單面向就能解決。郭智輝強調,滿足產業與民生用電仍是第一優先,接著則會設法降低用電成本,才是經濟部的目標。
新財經官員來自業界 三三會林伯豐:期待GDP目標3.5%「電價不要再漲啦」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財經內閣人事4月16日出爐,不少出自業界和學術界,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產業界人士出任是一個亮點,以產業界立場來說,穩定供電跟合理電價至關重要,電價已上漲,經濟前景都受物價上漲影響,希望不要再漲價,盼新政府團隊重新修訂能源政策、優化投資環境,而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全球GDP成長為3.2%,希望新團隊能讓台灣GDP成長在3.5%以上;在兩岸關係上,應以台灣的國際利益為前提,「親美」之外也需「友中」。16日公布的新財經人事名單,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長黃彥男、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公共工程會主委陳金德。郭智輝16日表示,近期會請教各界對於產業「五缺」的看法,520時再向外界報告。林伯豐在三三會例會致詞時表示,三三會對新政府提出五大期許,第一是國家資源應公平配置,規劃全方位、前瞻性產業政策,發展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及生醫產業,也要發展基礎及傳統產業,協助服務業創新商業模式。第二是制定「穩定供電、合理電價、淨零減碳」的新能源政策,降低化石能源,提高綠色能源核電的占比至少30%,核二和核三廠延役,採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興建核電廠。台電和中油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低排碳燃料與綠電等方式,以達到碳的淨零排放。第三是因應氣候變遷徵收碳費應力求公平性,在台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並應併同檢討印花稅、貨物稅。第四是解決企業缺工缺人才的問題,推廣技職教育,加強產學合作教育,補助現職勞工進修第二、第三專長,興建平價租金的青年社會住宅,並給予租金補貼。擴大開放引進外國技術人才,鬆綁移工政策,從40%提高至45%。修正「就業服務法」,延長外籍移工在台工作年限,從12年延長至少至14年。第五是應同時重視兩岸與國際關係,最重要的是改善兩岸關係,期盼新政府能主動開啟兩岸溝通管道,鬆綁兩岸經濟、觀光、文化交流的限制,積極維持ECFA,工商界願和政府一起為兩岸關係良性互動貢獻心力。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也在16日表示,期盼新內閣團隊能定下讓台灣立足、符合台灣經貿利益且具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協助產業平衡發展,立足台灣,第一是檢討能源政策,為台灣提供穩定低碳的能源供應;碳費徵收機制應兼顧產業競爭力及公平性;加速推動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重視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位置中的轉變,重新評估大陸經貿政策,以及協助產業解決缺才及缺工問題。
業界盼碳費初期每噸低於100元 林伯豐:避免「綠色通膨」影響競爭力
今年電價勢必調漲、碳費也即將啟動,讓產業界嚴陣以待。三三會理事長、台玻董事長林伯豐表示,電價調漲是工商業界可接受的,但台電會虧損這麼大,主要還是因為錯誤的能源政策,希望政府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調漲電價,上半年漲幅採最低限度;而碳費課徵初期每噸應不超過新台幣100元,以避免綠色通膨,且不只國內廠商,進口產品也應一致課徵碳費,並檢討貨物稅。台灣到底有沒有缺電,各界看法不一,準總統賴清德19日前往新竹科學園區,與半導體大老們閉門會談,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會後表示,與會業者關切電價調漲議題,也有詢問政府是否要繼續發展核電,但未獲得明確答覆;黃崇仁表示,政府應考慮是否研究發展更進步、更安全的核電,或乾脆讓半導體業組織團隊來蓋核能發電廠,讓產業用電能自給自足,避免影響到民生用電。20日的三三會上,林伯豐也表示,因應未來半導體以及AI產業發展的高用電量,應重新檢討能源政策,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盡速啟動核二、核三廠的延役工作,並興建新的高效能核電廠,達到供電穩定及合理電價,他認為台灣核能發電作為基載電力占比應達30%;或是鼓勵企業自發自用、轉供自用或自備電廠來因應高電價的時代。林伯豐表示,台灣2022年、2023年電價平均調高8.4與11%,但台電累積虧損已達3826億元,問題出在錯誤的能源政策。為避免電價調整影響通膨,建議加大調降關鍵原物料的關稅及貨物稅範圍、幅度,並延長期限至今年12月底。2025年即將開徵碳費,三三會20日邀請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進行專題演講。林伯豐表示,首批碳權成交約8.8萬公噸,但這批碳權商品不能抵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目前也無法抵減我國碳費。林伯豐表示,碳費開徵應公開、合理化,台灣目前規劃的碳費獨步全球,制度應和世界接軌,若繳納的碳費國際不能認同,或是國內廠商繳碳費,但進口產品卻沒有相關的課徵辦法,公平性會影響到台灣工業的競爭力。
林伯豐:台電危機就是產業危機 「必須重新考慮核電」
「台電危機,就是台灣產業的危機,應該重新思考能源政策。」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0日表示,今年將會是景氣谷底,要何時恢復,還要看全世界、特別是地緣政治關係,希望台灣能「聰明地」做對事情,以及調整勞健保比例、維持降稅與紓困,最重要的是能源政策,必須重新思考,不要選後才處理,並重新考慮核電比例上升。全球景氣復甦乏力,三三會20日舉行9月例會時,剛好碰到前一天經濟部宣布今年10月起電價不調整,就是怕全球景氣不明,以及擔心通膨壓力等,不希望電價對還未復甦的產業雪上加霜;林伯豐表示,基本工資都漲了,電價應該還是會漲,不過希望不要選後再漲,要漲就逐步、面對事實來回復到正常狀態。對於政府持續補助給台電以防虧損破產,林伯豐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方式,台電危機就是台灣產業的危機,政府應重新思考能源政策,將能源配比中核能調整為30%,達到穩定供電、合理電價。林伯豐認為,今年應該是景氣谷底,是否能從谷底恢復,還是要看全球經濟景氣與地緣政治,台灣要特別注意在中美對抗下,能不能聰明地做對事情,以台灣原本就有的供應鏈、人才和資金,加上國人勤奮努力,會往好的方向走;千萬不要在中美對抗下,變成美國的犧牲品。而林伯豐也在三三會上提出建議,希望調整勞保、健保負擔的比例,政府負擔的比例應提高;儘速通過基本工資法,納入一定參考指標,並包含第三方公正機構針對薪資調幅,對產業、勞工的衝擊分析,給予勞資雙方理性的討論空間。而政府也該持續推動投資振興方案,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智慧城市等重大基礎建設,鼓勵企業進行資本支出。維持大宗物資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印花稅之降稅、免稅等措施;持續推動紓困振興貸款、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利息補貼;全面整頓公有閒置土地,興建平價租金的青年社會住宅,並給予租金補貼等政策;而央行應維持匯率穩定,避免進口產品價格上漲,帶動物價抬升。對於近期的進口雞蛋爭議,讓農業部長陳吉仲宣布請辭,林伯豐表示,政府為錯誤政策負責,「這是政府應該做到的事情」,只有下台也很難解決這件事,必須要追究相關責任,未來不能再犯,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三三會也將在10月、11月例會邀請目前的總統候選人,包括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等人與企業代表們座談。
企業界無奈接受電價調漲 三三會籲請穩供電及通膨
經濟部今(1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審議會議決議,平均電價調漲 11%,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 17%,三三會代表企業界回應指出,企業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接受,但須做出供電穩定的保證。三三會認為,工業用電大戶貢獻經濟成長率、稅收、出口及創造就業,以達到供電穩定及合理電價。為了避免電價調整影響通膨,三三會建議應加大調降關鍵原物料的關稅及貨物稅範圍、幅度,並延長期限至少到今年12 月底。並檢討調降營業稅、取消油氣類以外之貨物稅以穩定物價。
超徵稅收補貼至少500億 台電4月有望僅針對產業漲價
國際燃料價格狂飆,電賣愈多虧愈多,台電公布去年整年營收虧掉2675億元,估計2023也無法好轉,這兩年累虧恐達5400億元,相當驚人。台電希望以「混合式解法」救公司,包括爭取4月電價合理調漲。但據了解,今年超徵稅收可望對電價撥補至少500億元,將可壓低電價漲幅,或只漲部分產業用電。去年7月電價調漲8.4%,每度平均價為2.84元,主要以產業與千度以上民生住戶為調整對象。台電昨舉行年終媒體餐會,代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去年受俄烏戰爭燃料價格大漲影響,虧損2675億元,今年預算再編列虧損為2785億元,合計兩年累虧將達5400多億元。他以「消波塊」形容台電、中油第一線角色,協助抑制電價、油價,抵擋輸入性通膨,避免衝擊到國內整體物價。至於兩家公司背負一定的債務,需逐年解決,依照國際作法希望採「混合式解法」。所謂「混合式解法」,包括今年政府編列1500億增資,以及台電預計發500億特別股。曾文生說,還有政府提供電費補貼,最後就是因應能源價格調整合理電價,會看實際狀況,跟電價審議委員會提出台電看法。不過他也直白不諱說,還是要考慮「CPI」物價影響。台電私下表示,目前超徵稅收1000億之中,扣除勞健保補助後,會撥多少給台電還不確定,但可能有500億左右,這會用來作為4月分電價調節之用。國際燃料有往下走,但仍在高點,4月電價漲幅目前還不清楚。台電說,超徵稅收補貼的金額,至少可以拿來壓低電價漲幅,也有機會只漲部分產業。這是否代表民生電價都不漲?台電並未說死,但不否認有機會。電力部分,台電預估今年夏季尖峰用電將達4170萬瓩,比去年歷史紀錄再高100萬瓩左右。面對用電成長挑戰,總經理王耀庭表示,會為供電穩定做準備。另再生能源去年12月白天發電達到24%。對台電來說,白天已不是問題,現在要考慮晚上夜尖峰如何處理。曾文生說,去年12月已通過「時間電價」時間帶挪移,藉由夜間費率擴大,引導廠商把生產排程多挪到較便宜的白天去,紓解晚上供電壓力。
美國商會急喊供電不穩 張其祿籲正視合理電價以解決問題
台灣美國商會發布「二○二二台灣白皮書」指出,安全及穩定的能源供給是首要的急迫性問題;立委張其祿今(23)日表示,早已多次示警台灣供電網太不穩定導致「電力系統韌性不足」及「社會脆弱度過高」,蔡政府多次表達「供電穩定、不缺電」是場面話,連台積電都將「自力救濟」建置新發電機組,供電問題已經造成我國民生及外資投資的巨大隱憂與障礙。張其祿表示,台灣目前已是「一流民主國家」,但蔡政府滿足基礎民生需求的穩定供電成效卻仍停留在三流階段,而此次美國商會直接點名「台灣供電不穩,須馬上處理!」,在其白皮書指出,有「77.9%會員對電力供應有高度隱憂」,更是對我國投資環境及供電現況投下高度不信任票。「『合理電價』議題更是蔡政府不能一再延宕、逃避之問題,必須考量優先調漲用電大戶電價,透過以價制量減少發電成本損益差距,這已牽涉著產業、一般民生及世代間資源分配正義。」張其祿說,美國商會都說話了,蔡政府已沒有理由再拖延「穩定供電網」之工作,同時海外投資者及民營企業對綠電需求日益增加,綠電的供給量及穩定度提升也迫在眉睫,台灣已不能再等。張其祿說,台灣未來經濟成長可期待,但電力需求年增2.5%,當前也正進入我國「淨零碳排」能源轉型及核電廠機組準備退役週期,若處理失當,不但因為電力系統造成壓力,導致無法穩定供電給住家與企業,將會造成巨大的民生及企業損失,例如今年「303大停電」導致半導體、光電及蘋果供應鏈受創,更嚴重的台灣將可能失掉很多投資機會,這都是政府賠不起的。張其祿強調,台灣接下來必須即刻在不影響價格競爭力和穩定供電的前提下,集中國家資源優先處理「供電網穩定」問題,並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蔡政府也不能再繼續以「下修能源轉型達成目標」、「僅施行碳費」落後制度等等方式來掩飾政府在全球「淨零碳排」布局之不足。
全台一年三次大停電 三三會林伯豐籲面對缺電現實「核二核三延後除役」
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今天(16日)主持例會中強調,303全台無預警大停電,這是自2016年以來第四次大停電,政府應面對台灣會缺電的事實,檢討能源政策解決缺電問題。電力穩定供應與價格合理,對台灣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只是近年來國內外重大企業、工商團體及美僑、歐僑商會對台灣的能源政策表示憂心,包括穩定供電、合理電價、綠能進度與電網韌性。今天例會中並邀請前副總總統陳建仁發表「後疫時代的產業創新」專題演講,陳建仁也非常認同林伯豐提到發展「綠能」的看法。林伯豐認為,政府超前部署各項政策之外,最重要的是溝通機制,建議政府以「客觀、科學、務實」的態度,用產業角度來檢討未來台灣能源政策,並提出四點具體可行方案。開春以來,台灣繼2021年5月兩次全國性大停電,今年3月又發生大停電,半導體、光電、蘋果供應鏈、石化、鋼鐵等產業受創,估計損失恐高達上百億元,台電統計至少549萬戶受停電影響,因此在今天三三例會中,林伯豐於致詞中發表關於產業企業界給予能源政策建言。林伯豐表示,首先,因應淨零排碳,重新檢討台灣2025年「50%(天然氣)、30%(燃煤)、20%(再生能源)」的能源配比。其次,發展再生能源要兼顧環境生態,降低再生能源躉購費率(2019年英國建置離岸風電5.5GW,競標價格每度新台幣1.52元),並鼓勵企業發展儲能設備。再者,完成電網重要樞紐檢修,透過智慧電網加強電網韌性,強化電網風險管理。第四點則是,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核二、核三延後除役,以降低電力排碳係數,協助企業永續發展。林伯豐強調,期望政府在能源配比能參考國際趨勢,並兼顧台灣在能源的脆弱性,不輕易放棄任一種能源的配置,確保台灣能源充足穩定供應,讓產業能根留台灣,為經濟發展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