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領導人
」 美國 拜登 俄羅斯 烏克蘭 川普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維持在「最後90秒」 管理者:凍結並不代表穩定
在2023年年初,運作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被調快到至23時58分30秒,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最後的90秒。而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再次公布「末日時鐘」的時間,目前仍維持在23時58分30秒。但《原子科學家公報》強調,時間凍結並不代表局勢穩定,任何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加速,各國政府與人類仍需要採取緊急措施。根據《原子科學家公報》報導指出,在2023年,不祥的趨勢依舊影響著全球性的災難,像是俄烏戰爭、對核武器的廣泛和日益增長的依賴,增加了全球核升級的風險。除此之外,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都在花費巨額資金擴大或現代化他們的核武庫,增加了因錯誤或誤判而導致核戰爭的長期存在的危險。在天氣方面,2023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大規模的洪水、野火和其他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與此同時,生命科學和其他顛覆性技術的快速和令人擔憂的發展加速,而政府只是做出了微弱的努力來控制。但《原子科學家公報》認為,世界可以變得更安全,時鐘可以遠離午夜,只要政府與人民都能共同努力。《原子科學家公報》執行主席布朗(Jerry Brown)表示,目前的世界就像在鐵達尼號一樣,各國領導人正在將世界引向災難——更多的核彈、大量的碳排放、危險的病原體和人工智能。布朗認為「只有像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可以將我們拉回來。儘管存在深刻的對立,他們必須合作,否則我們注定失敗。」據了解,末日時鐘是一個虛構的時鐘,最初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1947年設立,該時鐘每年一月進行一次評估,以此標示出目前世界局勢距離世界末日的時間,而午夜零點就代表著世界末日來臨。該鐘自設立以來,就已經距離午夜僅剩下7分鐘,但該時鐘前後被調整過25次,其中距離午夜時間最長的17分鐘是在1991年,而目前的90秒是最接近午夜的時候。
台塑AI總動員2/夏季趁原油低價逆勢狠買賺價差 陳寳郎自曝「鐵嘴神算」煉成術
今年全球景氣復甦乏力,加上戰爭一波接一波,全球財經大老與企業集團都保守以待,深怕庫存銷不掉,但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寳郎卻在6、7月加碼買石油,儲油槽都快滿了,陳寳郎卻大喊再買再買、裝到頂為止。「欸,你膽子很大耶!」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在開會時忍不住抱怨。果然,9月的國際油價衝上今年最高點,以平均最貴的北海布蘭特原油為例,一度衝到一桶97美元,而台塑石化進貨時,還不到75美元,現在大約在87美元左右,讓公司的煉化部門大賺一波價差,單月營收高達703.76億元,王文淵看到報表時驚呼 「你怎麼看得這麼準?」「做生意就是要這樣啊!」陳寳郎說。低價時買、高價時賣,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非常困難,更何況是牽動全球國際情勢複雜多變的原油價格,產油國分散多地,地緣政治、大宗原物料價格,供需調節影響各國的匯率與通膨,牽一髮動全身,全世界的重要機構都有專門團隊在研究油價。「千萬不要看高盛的報告,最不準了!」業內人士忍不住抱怨,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今年上半年就三度調降預期油價,沒想到9月油價就大漲,漲後高盛又預測油價要上百美元;摩根大通(JPMorgan)在9月報告說油價會長期飆升,但10月報告又說高油價不會持續很久、因為需求遭到破壞。中國經濟仍不樂觀,房地產企業債務與爛尾樓等問題恐拉垮整體景氣復甦時程。(圖/取自中新社)「他們報告可以一直改、可以猜,但我們的訂單下了就是下了,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張。」陳寳郎說,因為採購原油後、船運送到麥寮港要花一個半月到兩個月,期間的油價波動都是風險,且是以億為單位,心臟不夠大顆的人,吃不了這行飯。在一個傾盆大雨的下午,CTWANT記者與陳寳郎在他剛搬進的內湖辦公室喝咖啡,大片落地窗景旁,中東與非洲產油國的盤算、以巴戰爭的關鍵、俄羅斯的穿針引線、美國選舉變數、歐洲景氣與氣候變遷、中國總體經濟現況等,在他的口中化繁為簡,就像聽完一場橋下說書般輕鬆,又有種恍然大悟地暢快感。烏克蘭與俄羅斯戰事還未結束,以巴衝突再起,引發全球對原油供給與價格的擔憂。(圖/取自新華社)陳寳郎解釋,雖然9月的布蘭特油價上漲到97美元,但第四季油品需求疲弱,今年歐洲冬天取暖需求不如以往、美國的高通膨、高油價也減少其出遊意願,以巴戰爭雖然有擔憂情緒影響供應面,但隨著各國領導人努力將戰爭限縮在加薩走廊,地緣政治風險的溢價逐步減少後,市場會重新關注疲弱的需求面,會讓油價回跌。明年產業面預計都會保守以待,因為中國經濟復甦仍不樂觀,房市問題有很多政策補助、但還沒解決,陳寳郎說,中國是最大的進口石油國,影響很大;美中貿易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同樣影響到美國的後續發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先前競選時曾承諾國內汽油「1加侖不超過3美元」,如今汽油1加侖平均還有3.2美元,壓力仍在。所以這兩大經濟體狀況都不好的話,整體大環境也不樂觀,當然會影響到油價,然而這已不是市場供需、而是人為因素的問題,有國家想拉高、有國家想扯後腿,預計大約就會維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陳寳郎認真解釋,每個數字、時間點瞭若指掌。台塑石化有個產銷組,專門蒐集資料、研究各國局勢。(圖/趙世勳攝、翻攝經濟部能源署官網)台塑石化做的是各種化學材料的最上游,陳寳郎如何洞悉景氣風向煉成「鐵嘴神算」?陳寳郎說,這需要長年累積的產銷供需經驗,台塑石化有個產銷組,專門蒐集資料、研究各國局勢,大約五、六個主管每周討論,有時兩三人也可以開始辯論。10月爆發以色列和巴基斯坦衝突時,全球都在關注是否會讓油價大漲,當時台塑石化的產銷組認為關鍵在於伊朗是否會涉入戰局,內部開會激烈辯論了很久,「我開會時從不說我是董事長、大家都要聽我的,大家有意見就直接講、來辯論,有了結論後就來買油。」陳寳郎老神在在地說,最後果然押對寶,各國努力將戰事緊縮在加薩走廊,避免了一場劇烈的油價波動,企業也避免了誤判的損失。
普丁稱「特別軍事行動」是場悲劇 批基輔退出和談進程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2日參與G20視訊峰會時,史無前例地向各國領導人表示,俄軍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是場「悲劇」,如今有必要思考如何終止俄烏戰爭這場悲劇了。此外他也譴責烏克蘭主動退出了和平談判的進程,並聲稱「莫斯科從未拒絕與基輔進行和平談判。」據《世界一體新聞台》的報導,普丁在峰會中表示,「是的,軍事行動對於人民、家庭和整個國家來說始終都是場悲劇……當然,我們應該考慮如何阻止這場悲劇。順帶一提,俄羅斯從未拒絕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公開宣布退出談判進程的不是莫斯科,而是基輔。例如烏克蘭元首在去年10月簽署了禁止此類談判的法令。」普丁隨後也在會議中強調,當前全球經濟情勢需要反映出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國的意見及集體意志,這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世界正在經歷結構性的重大變革,新的全球經濟發展中心正在湧現,全球投資、貿易和消費活動有很大一部分正在從歐美轉移到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這些新興市場。」此外,他也直指世界各國正受到「某些國家思慮不周的宏觀經濟政策的直接影響」,暗批美國的激進升息為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後果。
各種議題都來!APEC舊金山登場 街頭爆發抗議潮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舉行,一系列活動以討論經貿議題為主,但數以千計的示威者和活動人士湧入舊金山市中心表達抗議,有人痛斥大公司唯利是圖,有人抨擊工作環境惡劣,也有人反對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正進行的戰爭。此次APEC年會於11日開幕,13日召開財長會議,14日是APEC部長級會議,15日至17日將召開APEC經濟領袖會議,這是年會重頭戲,APEC的21個經濟體成員領袖和領袖代表預計抵達舊金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與會,並於15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各界矚目的場外雙邊峰會。APEC開會期間,舊金山的大街上每天都會有示威抗議,各種抗議行動在15日可能升溫。APEC主會場「摩斯康尼中心」(Moscone Center)以及其他會址,均有嚴格維安管控,示威者會被警方以拒馬或人牆擋在遠處,各國領導人可能根本看不到示威者身影,也聽不到抗議聲音。但據路透報導,某些示威民眾已揚言要阻擋與會者進入會場。12日下午,舊金山多個團體組成的「對APEC說不聯盟」(No to APEC Coalition)號召群眾聚集在碼頭廣場,拉起「拒絕自由貿易和剝削」、「反對錯誤經濟和氣候政策」、「解放巴勒斯坦」等各式各樣標語布條,一路朝APEC場館前進,由於示威規模龐大,造成交通堵塞,警方在管制區邊界架設拒馬,防堵示威者。其他抗議者有的反對石油工業,有的支持勞工活動,有的捍衛移民權利。「巴勒斯坦青年運動」倡議組織成員蘇珊.阿里(Suzanne Ali)則表示,美國政府在以哈戰爭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應該遭到究責。她說:「即使他們(APEC領袖)看不到我們,我們照樣動員,一起並肩抗議,他們將會知道我們在場外的。」為迎接APEC年會的數千名貴賓,舊金山市此次開啟緊急模式,整頓市容,試圖一掃近年來其充斥公然吸毒、遊民、垃圾和犯罪的惡名。受訪的市民都表示,支持舊金山主辦這次大型會議,並希望峰會能夠提升當地經濟。
高溫嚴重影響全球 聯合國警告:人類已打開地獄之門
全球暖化危機升溫!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20日在氣候峰會警告,高溫對全球產生可怕的影響,農作物被洪水淹,疾病變多,「人類已經打開地獄之門。」據《CNN》報導,古特雷斯在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上,警告各國領導人,「人類已經打開了地獄之門。」高溫對全球產生嚴重影響,農民看著農作物被水淹,酷熱的氣溫滋生各種疾病。據悉,全球正努力面對氣候危機,如洪水和野火,該峰會是12月COP28高峰會的前哨站。古特雷斯說,氣候行動跟所面臨的挑戰相比,顯得遠遠不足,如果再不做出改變,大家會走向危險和不穩定的世界,會議目的在於增強對氣候行動的雄心。古特雷斯限制發言者名單,只有做出明確有效的氣候計劃的國家領導人能發言,200個國家有34國和7個非政府機構,得到發言機會。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世界上的大汙染國都不能發言,例如:大陸、印度、美國,儘管會議在紐約舉辦,美國氣候特使有出席。英國首蘇納克(Rishi Sunak)也被排除在名單外,他因削弱英國的氣候承諾計劃,在國內引起強烈反彈。古特雷斯呼籲,各國要在承諾時間內,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排放,還要大幅增加資金,幫助中低收入國家轉向清潔能源,才能更好應對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古特雷斯強調,「我們落後了幾十年,現在要彌補利益集團,從化石燃料中,獲取數十億美元的利益和時間。」
印度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 拜登:經濟問題喪失侵台能力
近期印度新德里正舉辦一年一度的G20峰會,各國領導人與政要均聚集一堂。而美國總統拜登也在此地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而在會面結束後,拜登表示,中國因為內部經濟問題,目前已經喪失侵台能力。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在這次的G20峰會中,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並未出席,而是由3月份才成為國務院總理的李強代表出席。拜登在峰會上也與李強會面,兩人探討了穩定與南半球相關的話題。之後拜登向媒體表示,由於全球經濟疲弱以及中國的政策,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但拜登未具體指出哪些政策。也由於中國房地產問題與青年失業率問題,拜登認為現在的中國經濟情況堪稱「危機」,他認為,習近平的主要經濟原則如今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除此之外,拜登也談論到台海問題,他認為中國由於現在內部出現經濟問題,這並不會加劇中國入侵台灣,相反的,反而經濟問題成為中國喪失入侵台灣的能力。
人類正經歷「史上最熱一年」!夏季連3月創紀錄 聯合國:氣候崩潰已開始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opernicus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於當地時間6日表示,2023年6至8月是自1940年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全球平均氣溫為16.77°C,較1990至202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0.66°C,同時比2019年8月創下的上一個高溫紀錄高出近0.3°C。據France 24的報導,C3S副主任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指出,「我們剛經歷的這3個月,是大約12萬年來最溫暖的月份,實際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溫暖的3個月。」C3S的最新數據顯示,繼史上最熱的6月和7月之後,今年8月全球氣溫也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該月全球平均氣溫高達16.82°C,比2016年創下的原紀錄高出0.31°C。此外,今年7月和8月的全球氣溫均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5°C,而這也是科學家長期以來警告的一個關鍵臨界點,全球氣溫必須保持在這一臨界點以下,以防氣候變遷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針對C3S公布的數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感嘆:「我們的星球剛經歷了一個有史以來最悶熱的季節,氣候崩潰已經開始。」在北半球迎來史上最熱夏季的同時,南半球也正在經歷暖冬,澳洲、南極和部分南美洲國家的氣溫遠遠高於平均水準。此外,全球海洋平均溫度也突破紀錄。目前尚不清楚今年是否會成為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根據C3S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還剩下4個月的情況下,今年已是地球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比2016年的最高紀錄低0.01°C。科學家推測,由於聖嬰現象(El Niño)的影響,地球年底及明年的氣溫可能會更高。伯吉斯也示警稱,在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前,將有更多、更猛烈的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威脅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而古特雷斯則表示:「全球暖化需採取積極行動應對,各國領導人必須立即加大力度尋求氣候解決方案。」
日本廣島原爆78周年 首相岸田文雄堅持「無核三原則」
8月6日是廣島原爆78周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廣島市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原爆悼念儀式上,強調致力實現一個無核武的世界。廣島市長松井一實於儀式上發表《和平宣言》時,呼籲日本立即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並稱世界領導人應面對現實,核嚇阻理論是愚蠢且無效,應致力無核化。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昨天也發文表示,俄羅斯不僅違反國際法入侵鄰國烏克蘭,甚至不惜威脅使用核武器,北韓持續開發核彈,中國也大幅增加核武持有數。他呼籲這些國家領導人,應去廣島和長崎看看,從人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1945年8月6日,美國在二戰期間於廣島投下原子彈,當年估計造成14萬人死亡。3天後美軍又在長崎投下原子彈,數十萬日本平民喪生,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也正式結束。據日本放送協會、《共同社》報導,昨日有5萬人參與這場紀念儀式,除日本政要外,包括原子彈爆炸受害者及遺屬代表,並有111個國家代表出席。在上午8時15分當年原子彈爆炸的時刻,全場默哀。廣島是岸田文雄的家鄉。岸田致詞時說,國際社會在推進核裁軍議題上,分歧日益增加,加上俄羅斯威脅使用核武,使得全球實現無核目標更加艱難,但他宣示,日本將堅持無核三原則,作為唯一在戰爭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國家,為實現「無核武世界」而不懈努力。松井一實宣讀《和平宣言》,表示「全世界的領導人有必要正視核武嚇阻論已經破產,必須盡快採取具體措施,將我們從嚴酷的現實引導到理想的狀態」。他呼籲各國領袖應立即停止核武恐嚇,日本政府應盡快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爭取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今年11月舉行的締約國會議。不過,岸田並未有回應,僅稱將努力使擁核國家參與。泉裕泰在臉書發文提及,今年G7在廣島舉行峰會,會後發表和平宣言,各國領導人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和博物館,再次認識核武的恐怖。會中,各國也回顧台灣海峽的和平。泉裕泰警告,戰爭非常殘酷,而當中最無情的武器莫過於核武。作為在戰後出生於廣島的日本人,在這樣的日子裡,他再次深切的期盼人類牢記歷史,為打造一個更加和平、無核武的世界做出更大的努力。
全球金融市場下半年持續動盪 占星師示警:防缺電、天災、疫情反撲
台灣首席吠陀占星師李靜唯近日分析6月運勢,指出儘管許多國家接下來會採取更多措施振興經濟,但全球金融市場在下半年仍免不了會經歷一波動盪。此外,還必須嚴肅面對與交通運輸、旅遊、缺電、醫療資源缺乏相關的問題,同時更要留意颱風、暴雨、地震、火山爆發等天災。隨著超級強颱瑪娃來勢洶洶,李靜唯也提醒,在5月31日之前不論颱風是否登陸,台灣東部、北部、南部還是要特別防範豪雨!再者,金星在5月31日進入巨蟹座與火星合相,由於金星代表貴人財富和價值觀,火星代表行動和決斷力,因此許多國家可能會採取更多措施來提振經濟,包括推出經濟刺激措施、制定更加穩健的財政政策,以及加強監管和風險管理。李靜唯也提倒了最近被吵得沸沸揚揚的美債違約危機,她指出民主共和兩黨可能暫時達成協議,但是火星跟計都及土星均產生相位,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還是難已避免。除此之外,巨蟹座與田宅、食物、土地、不動產有關,因此民眾也要特別留意颱風、暴雨、地震、火山爆發等天災,對家園造成的傷害。不過可喜的是,6月8日水星進入金牛座與太陽合相,由於金牛座是一個與財富和物質享受緊密相關的星座,因此各國領導人物會更加關注國家財務狀況和物質需求,國與國或官員之間的溝通也會更加密切。當然這也會促使政府更加謹慎地管理自己的資源,並尋求經濟更大的穩定性。但是6月16日太陽就會離開金牛進入雙子座,同時會受到計都相位影響,由於雙子座是一個與移動和交流緊密相關的星座,這個星象將會影響交通運輸和旅遊業,各國政府也會加強對旅遊業的支持和發展,以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不過,計都與此同時也代表意外損失和突發變化,因此跟交通運輸、旅遊、缺電、醫療資源缺乏相關的問題,也必須嚴肅面對。最後,李靜唯指出,雙子座對應的是肺部和呼吸系統,金牛座則代表上呼吸道,所以從5月16日太陽進入金牛座開始,一直到7月16日之間,台灣還是要特別留意新冠病毒、流感或腸病毒再度反撲,防疫依然不能鬆懈。
地球又熱又擠 專家警告:印巴、印尼、菲律賓5年內恐因暖化不適合居住
透過數十年的研究和觀察,人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氣候變遷對地球如何產生深遠的影響,環保團體極力呼籲各國領導人作出積極減碳承諾,實現《巴黎協定》規定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有專家悲觀表示,大概5年內,估計全球超過6億人口因為高溫無法在原有土地生存,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國家的民眾,有可能被迫向地球兩極移動才能生存。隨著世界變得更擁擠,暖化越來越嚴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氣候的變遷速度太過迅速,單就溫度變化速率就是物種調適自身的氣候棲位(climate niche)所需時間近20萬倍,全球物種無法跟上溫度變化的步伐而難以生存,所謂的氣候棲位,是研究團隊透過研究6千年歷史,找出人類與文明能繁榮發展的理想氣溫,結論是年均溫攝氏11度至15度最適合人類生存,若居住之地的氣溫越偏離這個溫度範圍,就會越難受。這項發表在自然永續性 (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的研究評估也指出,隨著世界變得更擁擠,暖化越來越嚴重,該研究結論指出,非洲、亞洲、南美洲、澳洲的大片地區可能處於相同的氣溫範圍,如果暖化問題惡化,窮人將受害最深。研究發現,若地球變暖攝氏 2.7 度,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印尼、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將成為人口暴露在危險高溫下的國家。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英國艾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全球系統研究所(Global Systems Institute)所長倫頓(Tim Lenton)說,地球均溫升高速度比預期早了1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更加快近3倍,若繼續放任地球暖化,2030年將失守1.5度的升溫防線,到了本世紀末,恐升溫達2.7度,屆時全球 三分之一的人口將失去適合居住的地區。研究發現,若地球變暖攝氏 2.7 度,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印尼、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將成為人口暴露在危險高溫下的國家。倫頓還表示,目前的溫度每升高 0.1 攝氏度,就會有大約 1.4 億人暴露在危險的高溫下。另外,世界氣象組織先前宣布,在未來5年內,地球溫度有 66% 的可能性會比全球工業化前高出攝氏 1.5 度。有專家悲觀表示,大概5年內,估計全球超過6億人口因為高溫無法在原有土地生存。(圖/翻攝自推特)
東協峰會昨登場 聚焦緬甸衝突、台海局勢
第42屆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周三(10日)在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East Nusa Tenggara)的拉布安巴佐(Labuan Bajo)召開。除了緬甸危機和東帝汶加入東協議題外,台海問題、「南海行為準則」勢必也將成為本次峰會的焦點議題。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表示,東南亞領導人「嚴重關切」台灣緊張局勢升級。據路透社報導,本屆東協峰會主題名為「重要的東協:成長的中心」。除未被邀請的緬甸、14日將大選的泰國缺席外,10個東協成員國內,有8位國家領袖與會。各國領導人開始為期2天的會議,聚焦緬甸危機、南海局勢以及該區域在美中競爭下如何保持局勢穩定和經濟成長等議題。在峰會召開前幾天,東協外交使團在緬甸遭槍擊。今年恰逢印尼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對攻擊事件深表遺憾。與會領導人亦對緬甸的暴力衝突深表關切,並敦促各方停止暴力行為,為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全國對話創造有利環境。另外,中國在南海畫設「九段線」,主張其領土包含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印尼的專屬經濟區(EEZ),中國的海警和漁船常被控在該區域使用恐嚇戰術。後來,中國和東協在2001年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雙方一直致力於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但有觀點認為,就算敲定這些準則,它們仍不具約束力,更缺乏執行機制。對於南海局勢成為此次峰會的討論要點,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表示,東南亞領袖也對台灣局勢嚴重關切。他透露,他將在東協峰會上尋求確定「南海行為準則」,並說「我會再次提出相關議題,在我們制定行為準則前,他們(中國)不會平靜下來。」因此,他希望行為準則能儘早實施,「因為緊張局勢正在加劇」。
北京大外交突破美國圍堵 巴西、西班牙、法國領袖接力訪華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俄羅斯之行返回北京後,中國拉起突破美國圍堵的主場外交序幕,繼巴西總統魯拉、西班牙首相桑傑士接連將於3月底訪中後,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他將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於4月4日訪問中國,這將是范德賴恩首次以歐盟執委會主席的身分訪華,預計如何緩和烏克蘭局勢、歐洲在中美競爭中的角色與中歐合作,將是中法元首峰會的焦點。馬克宏與范德賴恩 將連袂赴中綜合法新社和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報導,當地時間3月24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參加完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後表示,他已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與他一起於4月4日訪問中國。歐盟執委會方面已證實這一消息。馬克宏表示:「我想帶著歐洲的支持訪華,這樣可以發出統一的歐洲聲音」。他隨後補充說,他並沒有也不需要在訪華前獲得歐盟的授權,「因為法國擁有獨立的外交」,但他「依附於歐洲的協調工作」。歐盟執委會發言人也證實,范德賴恩將與馬克宏一同出訪中國。Politico EU稱,這將是范德賴恩首次以歐盟執委會主席的身分訪華,行前范德賴恩將於3月30日在布魯塞爾就中歐關係發表演說。范德賴恩日前受訪時指出,想讓歐洲避免在經濟上過度依賴中國,但非完全與之「脫鉤」。她稱歐盟只求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及歐洲公司在中國有公平的准入。她稱,歐盟不想在例如重要原物料的供應上過度依賴,因此進行多元化的採購,以及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強化供應鏈合作,但也不想在爭執中選邊站。促成俄烏和談 應成為中歐戰略Politico EU形容,「歐洲各國領導人突然爭先恐後地預定航班,前往中國。」談及原因,Politico EU分析,一方面,歐洲各國試圖在俄烏戰爭、安全與貿易等問題上的分歧與中方展開溝通;另一方面,不少歐盟成員國承認,不論國際局勢如何,歐洲「不能失去中國」,應繼續與華接觸。在烏克蘭局勢上,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日前表示,美國不支持《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的立場,不贊同北京此時停火的呼籲。馬克宏到訪前,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23日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話,王毅說,中國主張勸和促談,更期待法國跟其他歐洲國家「也能為此發揮應有作用」,他並強調,停火止戰、恢復和談、政治解決危機,應成為中歐之間的戰略。德國總理蕭茲已於去年11月訪中,加上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將啟程前往北京,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今年初也表示,如果中方對邀請,自己將開始訪華之旅,如果梅洛尼成行,代表歐陸三大主要國家,都將陸續訪華。外電報導認為,對北京當局而言,這對於拉住歐洲不在中美競爭中完全倒向美國,有一定幫助。魯拉罹輕度肺炎 推遲1天到訪此前,巴西總統魯拉原定3月25日出訪中國,但巴西總統官方推特日前發布消息,「總統患上輕度肺炎,訪華日期推遲到3月26日」,根據先前路透的消息,魯拉將於28日與習近平會面。據西班牙電視台報導,首相府大臣菲利克斯‧博拉尼奧斯日前受訪時表示,首相桑傑士將於30日出席在海南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並於31日在北京會見習近平。今年晚些時候,西班牙將接替瑞典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博拉尼奧斯認為,桑傑士首相這次訪華行程「從商貿的角度來看」同樣重要;桑傑士關注西班牙企業在華發展和投資。他強調:「中國在調解俄烏戰爭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澤倫斯基出訪歐盟 俄前總統怒嗆:歐洲很快就消失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為了尋求歐洲各國的支持,9日來到位於比利時的歐盟總部進行演說,甚至也與歐盟各國領袖舉行高峰會。但此舉看在俄羅斯當局眼裡十分不是滋味,俄羅斯前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就痛批此舉是烏克蘭攜手美國羞辱歐洲各國領導人,更直言「歐洲很快就消失」。俄羅斯前總統、現任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維傑夫日前在自己的Telegram頻道上發文,他以「怪胎馬戲團」來稱呼歐盟所接待的澤倫斯基,表示「在澤倫斯基與歐洲領導人合照的背後,是數百名每日遭強迫動員、被迫保護納粹集團利益的烏克蘭公民死亡」。梅德維傑夫也拿希臘神話中「宙斯綁架歐羅巴公主」一事來舉例,認為現在的美國就是假扮成公牛誘姦歐羅巴公主的宙斯,而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與歐洲領導人則是「渴望的張開嘴巴,對美國俯首聽命」。他也痛批這些歐洲領導人是「可悲的外行人」,永遠不懂得學習自己的前任領導人,這些前任領導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曾努力合作漸受一個獨立且繁榮的歐洲。梅德維傑夫認為,對「古老的歐洲文化」而言,這些領導人會在美國的影響下,影響到全歐洲,同時也因為來自世界各地移民文化的衝擊下「歐洲將很快地消失」。
世界毀滅倒數1分半! 「末日時鐘」因俄烏戰爭被調快10秒
已運作了整整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在1月24日被調快10秒至11時58分30秒,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午夜12時的關鍵性時刻。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時鐘,它被用來衡量人類距離世界末日還有多遠。綜合BBC、《美聯社》的報導,於1947年創建末日時鐘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稱,該時鐘在24日被調到了午夜12時前的90秒,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末日的時刻。該末日時鐘在冷戰結束後,距離午夜12時還有17分鐘,但2020年到2022年期間,該時鐘的數字已停留在午夜前100秒。據《原子科學家公報》稱,該時鐘的設計不是為了明確衡量生存威脅,而是為了引發有關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衝突等棘手科學話題的討論。《原子科學家公報》在聲明中表示,今年決定將時鐘調快10秒,主要是由於俄烏戰爭加劇了核戰風險。此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災害持續擴大。該組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朗森(Rachel Bronson)在聲明中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危險時代,末日時鐘的時間反映了這一現實。美國政府、北約盟國和烏克蘭有多種對話管道,我們敦促各國領導人盡最大努力解決所有問題。例如戰爭的影響不僅限於核危險的增加,它們還破壞了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但他也表示儘管人類引發眾多難題,但董事會相信人類可以通過全球參與來降低風險。《原子科學家公報》除了提及俄烏戰爭和氣候變遷外、還指出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協助防止災禍臨頭的武器管制約束力,正一點一滴逐漸崩壞。這包括2019年終止的《中程核飛彈條約》(INF Treaty),以及美國不再延長《2010年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的效期,讓美中俄三國邁入新的核武軍備競賽。另外,伊朗增加鈾濃縮的舉措、北韓的導彈試驗、動物疾病大流行、實驗室外洩的病原體等威脅都使人類更接近世界末日。末日時鐘最早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隱喻不受限制的科學技術將對人類產生威脅。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群參與過原子彈研製計畫《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被稱作芝加哥原子科學家的研究人員。
各國拒與俄外長合影!G20共同聲明: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
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為期2天的20國集團(G20)峰會16日落幕,G20發表領袖聲明表示,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傷害,強烈譴責莫斯科侵略烏克蘭,以及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且本屆峰會也取消了會後大合照的流程,原因是許多領袖拒絕與俄羅斯代表、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合影。G20領袖聲明長達17頁,涵蓋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疫情後全球經濟復甦等議題。聲明稱,針對俄烏戰爭,G20以最強烈的字眼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造成生靈塗炭,導致目前脆弱的全球經濟惡化。聲明指出,「雖然中國、印度、阿拉伯、南非等部分國家持有不同觀點,」但大多數成員國都對俄羅斯予以強烈譴責並祭出制裁,同時也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丁揚言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威脅,要求俄軍「完全且無條件撤出烏克蘭」,並呼籲持續黑海穀物出口協議。G20也同意各國央行持續調整貨幣緊縮政策步伐,及避免過度的匯率波動,並謹記避免跨越國界的「外溢效應」。聲明稱,G20央行…正密切監控物價壓力對通膨預期心理造成的衝擊,並以數據為依歸,及明確溝通的方式,持續適當調整貨幣緊縮政策步伐。聲明指出,G20央行也將謹記遏止外溢效應的必要性,並認同新興經濟體對美國積極升息可能對其市場造成衝擊的憂慮。因此各國央行的獨立性對於達成這些目標,以及維繫貨幣政策可信度攸關重大。G20領袖也同意致力追求限制全球溫度增幅在攝氏1.5度,其中包括加速逐步廢除煤炭的使用。聲明也稱,G20決心努力追求限制(地球)溫度上升攝氏1.5度的目標。但是這仍有待所有國家做出實質和有效的行動以及承諾。在閉幕儀式上,印尼總統佐科威將G20輪值主席國的職位移交給印度總理莫迪。佐科威在會後表示,領袖宣言中,有爭論的部分就是俄烏戰爭的議題,我們討論到很晚,最後得到共識,同意戰爭只會使全球經濟面臨危機,而且全球經濟復甦只能在各國和平的情況下達到。佐科威也就波蘭遇襲一事,呼籲各國不要再升級緊張局勢;此外,他也透露,除了領袖宣言,各國領導人也同意在醫療上有務實合作。
全球125位億萬富翁碳排放量 是普通人「100萬倍」
國際人道救援組織樂施會(Oxfam)近日公布一份報告,全球125位億萬富翁每年會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3.93億公噸,是普通人的100萬倍。據《CNBC》報導,125位億萬富翁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是世界上每一人碳排放量的100萬倍,也等於整個法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據研究指出,億萬富翁們的183 家公司,平均每年會排放300萬噸二氧化碳,排除世界上最富有的10%富豪,90%的人每年會排放2.76公噸二氧化碳。樂施會在報告中,分析了125位億萬富翁如何投資,也研究他們投資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研究發現,有14%億萬富翁投資「汙染行業」,例如:不可再生能源和水泥等產業。樂施會首席執行官斯里斯坎達拉傑(Danny Sriskandarajah)在COP27氣候峰會呼籲,「各國領導人要揭露和改變大公司和富翁投資者,在氣候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斯里斯坎達拉傑說,超級富豪會加速氣候變化這說法,很少被討論,但全球需要改變,「這些億萬富翁投資者位於企業金字塔頂端,對推動氣候變遷有重大責任,他們逃避太久了。」此外,COP27在6日正式開跑,有近200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埃及紅海的度假勝地,討論如何對氣候危機做出應對,而氣候正義和富裕國家的賠償問題也是討論的主題。
英女王逝世/各國領導人齊聲哀悼!美日降半旗 習近平: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8日駕崩,享耆壽96歲,作為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70年),她先後經歷了15任首相,包括赫赫有名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等。面對她的離世,各國領導人與政要也陸續向英國發送悼電致意。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則哽咽表示,「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女王陛下沉著的風度與堅定的決心給我們所有人帶來安慰。我將懷念我們過往的談話,那時的她是如此的體貼、智慧、好奇、樂於助人以及風趣。她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的人之一,我將非常想念她。」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伊莉莎白二世是一位善良的女王,同時也是法國的朋友。伊莉莎白二世此生出訪最多次的國家便是加拿大,至今去了22回;歐陸國家則以法國居冠,至今也有13次,且英女王也通曉法語。美國總統拜登曾在40年前首次見到伊莉莎白二世,他上次與女王會晤則是在2021年,拜登表示,「她不僅僅是一位君王,更定義了一個時代。她的智慧讓我著迷,她的善良讓我們感動,她慷慨地與我們分享她的智慧。」美國前總統川普則在他個人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我永遠不會忘記女王陛下慷慨的友誼、偉大的智慧以及絕妙的幽默感。她是一位偉大、美麗的女士,無人能和她一樣!」白宮也在這天降下半旗哀悼英女王的過世。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則形容伊莉莎白二世是一位展現人性的君主。他將在澳洲國會休會期間,與總督前往倫敦出席女王的國葬,預計也將會與英王查理三世會面。艾班尼斯補充,「所有人都感受到這份損失,女王在位數十年,在瞬息萬變的環境展現罕見而令人放心的處變不驚。在歲月的喧囂和喧囂中,她體現並展現了一種永恆的正派和持久的平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唁電中指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作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贏得廣泛讚譽。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同時他也強調,「我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查爾斯三世國王一道努力,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於9日回應,「我深感悲痛,並作為日本政府,衷心致上哀悼之意。不只是對於英國人民而言,女王的離開是國際社會的一大損失。希望英國人民能跨越極大的悲傷,日本將與英國同在。」不僅如此,日本首相官邸也為此降下半旗。除此之外,德國總理蕭茲、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印度總理莫迪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都發表聲明哀悼伊莉莎白二世的離世。
戈巴契夫逝世評價兩極 西方讚譽英雄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逝世,儘管他在莫斯科的執政時間不到7年,但在任期中,他結束了冷戰,允許了中歐和東歐國家和平解放,導致了蘇聯帝國的解體,他在西方被譽為英雄,並在1990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但另一方面,不少俄羅斯人或前蘇聯民眾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批評他導致一個超級大國的崩潰,甚至成為最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遠因。1985年,年僅54歲的戈巴契夫被選為蘇共總書記,他上台時,蘇聯是一個被疲軟的經濟拖累,官僚腐敗嚴重的大國,問題很明顯,但解決問題方法卻沒有那麼簡單,戈巴契夫高呼「開放透明」(glasnost)及「重建」(perestroika)等關鍵詞,但這些政策成為一把雙面刃,結果在不到7年時間內,他帶領了這個世界最大的共產主義集團解體,蘇聯於1991年12月25日宣告解體,結束40多年來的東西冷戰,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各國共產主義制度陸續崩潰,戈巴契夫率先帶動改革風潮,改變了世界秩序,但蘇聯不復存在,經濟並沒有起色,商店貨架上依然空空如也,戈巴契夫也失去權力。在戈巴契夫逝世後,各界對他仍有不同評價,《紐約時報》指出,在國外,戈巴契夫被譽為英雄。但對俄羅斯內部的許多人來說,戈巴契夫造成的劇變是一場災難。俄羅斯總統普丁稱蘇聯的解體是「本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對普丁及他那些目前構成俄羅斯權力核心圈子的前蘇聯國安會(KGB)老戰友們來說,蘇聯終結是一個恥辱和失敗的時刻,今年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正是為了消除那種恥辱和挫敗感。對於普丁這個幾乎與戈巴契夫在一切願景上背道而馳的總統,戈巴契夫的評價有好有壞。他起初讚揚普丁恢復了穩定,但是後來他開始反對普丁對新聞媒體自由的鎮壓,還有他對俄羅斯各地區選舉法律的改變。他說,普丁自視是「僅次於上帝的人物」,從來不徵求他的意見。「權力和意志的癱瘓是走向徹底墮落和遺忘的第一步,」普丁在2月24日宣布開始入侵烏克蘭時,針對蘇聯的解體作了上述表示。戈巴契夫本人沒有就烏克蘭戰爭發表公開聲明,不過他的基金會在2月26日呼籲「迅速停止敵對行動」。他的朋友、記者維涅狄克托夫(Alexei Venediktov)透露,戈巴契夫對這場戰爭感到不安,認為它破壞了「他畢生的工作」。中蘇同樣經歷共產制度轉型為市場經濟,戈巴契夫上台時,蘇聯國力遠超過中國,如今俄羅斯等國的經濟一蹶不振,中國大陸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蘇聯當時的改革無方難辭其咎 ,「休克療法」造成蘇聯社會民生大幅動盪,不如大陸的「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摸索前進漸進式改革有效。曾任大陸外交部長李肇星卸任後的外交回憶錄《說不盡的外交》一書中就提到,李肇星有一次擔任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使出席美國前總統雷根的葬禮。回程的飛機上,碰巧和戈巴契夫坐同一班飛機。李肇星和戈巴契夫聊了起來,李肇星問,「多年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朋友一直特別想知道,為什麼那麼大的蘇聯,那麼強的社會主義大國,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解體了?」戈巴契夫猶豫了片刻,面色凝重地說,「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告訴你的是,在各國領導人當中,我最敬佩的是鄧小平先生。而在我們那裡沒有個鄧小平。」
德國總理住家垃圾桶洩密 機密文件亂丟「有亮點」
德國總理的秘密居然被鄰居發現,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他的妻子布麗塔恩斯特(Britta Ernst)居然將政府機密文件丟棄在波茨坦(Potsdam)住處的垃圾桶內。德國總理蕭茲和他的妻子布麗塔恩斯特居然將政府機密文件丟棄在波茨坦住處的垃圾桶內。根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蕭茲的鄰居發現幾份標有「機密資料—只限官方使用」的文件被扔居住社區的垃圾桶中。根據報導,恩斯特總是將一些機密文件直接丟棄在家庭垃圾中,鄰居都會在附近的垃圾房內見到未銷毀的文件,類似的文件被丟棄以及發現的時間,最早是發生在去年11月。現年61歲的恩斯特與其蕭茲都是德國社會民主黨成員,她目前還是勃蘭登堡州的教育部門負責人。根據鄰居發現的文件,內容有恩斯特的行程表,包括她參加了哪些會議,她的演講稿,哪個部門負責人正在休假以及她什麼午餐。德國總理蕭茲。除此之外,就連恩斯特的服裝清單也在這些文件中曝光,例如2021年9月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投票當天,恩斯特要穿搭牛仔褲、藍襯衫和藍色薄外套;晚上則是換上HogoBoss黑色西裝、灰色襯衫、黑色運動鞋,搭配鑽石項鏈和德國品牌Anke Runge的黑色包包。這些被披露的機密文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一份關於6月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舉行的G7峰會的備忘錄,上面記錄了各國領導人配偶以及其他與會人員的資料和特殊要求,像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妻子岸田裕子的備注是「馬自達集團秘書」,近日宣布辭職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吉妻子的備注是「不愛社交」。根據官方規定,行政官員必須保護這類資料未經授權被閱覽,文件的處理方式也受到監管:必須以無法恢復其內容的方式銷毀文件。《明鏡》週刊向蕭茲本人和他的妻子就機密文件為何出現在垃圾箱桶尋求答案,但無論是總理辦公室還是恩斯特任職的勃蘭登堡教育部,都沒有給予回應。
12萬份機密「Uber文件」揭露!公司拼全球擴張 遊說政要暗助站穩市場
英國《衛報》揭露,叫車服務龍頭優步(Uber)在積極擴張的近10年內,多次在各國使用有道德疑慮甚至可能違法的策略,包括秘密遊說、將司機至於暴力威脅中以及藐視法律等,達到公司擴張目的,其中連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法國總理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以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都牽涉其中。根據《衛報》取得的超過12.4萬份機密文件(稱為Uber文件),揭露Uber在2013至2017年這5年期間,在當時聯合創始人兼前任執行長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的主導下,是如何透過向各國領導人、寡頭或媒體大亨秘密遊說取得支持、違反各地法律和出租車法規,只為將Uber打入各國市場。報導指出,卡拉尼克曾經在訊息中向公司高層表示「暴力保證會帶來成功」,Uber高層同時對公司的違法行為了然於心,一名高層主管曾開玩笑表示,他們已經成為「海盜」,還有人承認「我們就是他X的違法的」。Uber聯合創始人兼前任執行長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圖/達志/美聯社)「Uber文件」揭露為快速擴張商業版圖,Uber藉由向司機補貼、提供車資折扣,在達成擴張目標的同時,卻也削弱各國計程車業的發展,但公司卻向各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改寫當地法律;根據文件顯示,Uber為確保能夠獲得各國支持,光是在2016年公司就投入9000萬美元用於公關或遊說,對象包括市長、交通部門負責人,其中包括時任法國經濟部長的馬克宏。此外,由於公司的急速擴張,歐洲開始發生Uber司機遭到暴力威脅事件,Uber高層馬上藉機動員司機,並鼓勵他們在遇到暴力時向警方投訴,藉此增加媒體報導,並且尋求社會輿論和監管機構支持。文件也顯示,Uber擅長尋找非官方的權力途徑,並且透過朋友、中間人對關員施加壓力,或者透過助手在非官方場所下,與政客進行會面;Uber還向俄羅斯、義大利和德國等地權勢人物提供支持,透過提供Uber的股份,將這些權勢人士變成「戰略投資者」,並向著名學者支付數10萬美元,以進行支持該公司經濟模式的相關研究。對於媒體的指控,卡拉尼克的發言人強烈否認,指出上述的調查結果是「假議題」,更強調卡拉尼克從未犧牲司機安全,企圖從暴力事件中讓公司受惠。不過Uber發言人則坦承,公司過去的種種事蹟確實不符合目前的企業價值,但他們不會找藉口,並希望大眾可以根據公司近5年的努力,還有未來的營運計畫評量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