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信任度
」柯政治獻金案大規模搜索、電子監控 吳宗憲:只是要給人難看
曾任新北市法制局長及檢察官的國民黨立委吳宗憲19日指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政治獻金案,檢調兵分7路路大搜索,諭令會計師端木正200萬元交保,木可公司負責人李文娟150萬交保,兩人還第一次上電子監控,容易被質疑是否符合比例原則,反觀鄭文燦案一次搜索都沒准過;吳宗憲說,此案已經沸沸揚揚,卻還兵分多路搜索,確實罕見,只是要給人難看。「通常是重大案件、性侵等,才會上電子監控,偽造文書通常是易科罰金。」吳宗憲19日接受《匯流新聞網》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直指,自己過往20年的檢察官經驗,沒碰過這樣狀況,目前浮出來的部分,包括偽造文書、業務登載不實,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範圍比較窄,約判3年或5年以下徒刑,在法律上是輕罪,沒有前科的人,通常是易科罰金。吳宗憲質疑,「只是罰錢的案子,會跑嗎?如果這樣都要上電子監控,那非常多的暴力案件,是不是都要上電子監控?恐嚇、傷害是小老百姓最怕的事,這些罪犯都沒上電子監控,這只是要給人難看吧!」吳酸說,若他回去當檢察官,恐怕已不能適應現在的司法環境了。此次柯文哲政治獻金申報案偵辦方向為偽造文書案,是否有不成比例地對待?吳宗憲說:「以前是較屬於非重要案件,現在可能不太一樣,但不是每個司法官都這樣,我現在還跟以前同事在一起,大家心中還是有是非對錯,只有少部分人有其他想法,但這些少部分的人,對執政黨就夠用了。」吳宗憲說,所謂兵分多路,通常是被搜索人都不知道被查案中,才會這樣執行,而柯文哲一案已經沸沸揚揚,卻還兵分多路搜索,確實罕見,是「給他們難看」比較有意義。黃光芹質疑,如此大動作搜索,背後有沒有政治意味?吳宗憲則回應:「很多事情,我都不敢講,我對司法信任度降低很多,面對大法官也是司法一環,雖還沒有做出判決,暫時處分上已經讓人大開眼界,可說是奇文共欣賞。」相較於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貪案,7年前就已經立案,至今雖羈押,但聲請搜索一次都不曾核准,吳宗憲表示:「不同法官認定標準不一樣,持搜索票時,會看法官,看這個法官對社會瞭不瞭解?對社會理解度夠不夠?有些案子交給這些法官處理,法官無法理解傷害有多大,今天一個法官有沒有社會同理心?是很大問題。」吳宗憲說,高官能不能體驗基層的苦是一大關鍵,搜索票遇到駁回,是不是因為個別法官原因,實在不敢說,「但7年前,辦鄭文燦案時,我們受到的阻礙很大,而這次,只能說阻礙不見了」。吳宗憲表示,持平來說,如果是朝中飽私囊來查案,其實也沒有對柯文哲下手:「我們講的是分層負責,柯文哲是候選人,真正查的是行為人。如果是我辦案,我會用力在部分的負責人或總幹事,候選人每天在外面跑,要拿司法去壓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法官墜樓引爆過勞積怨 法官論壇炸鍋怒火狂燒
優秀男法官選擇走上絕路,讓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年1月11日司法節宣稱「減輕法官負擔」的話格外諷刺,法官論壇12日有多位法官發文質疑司法院多年來未解決「法官過勞」問題,讓悲劇一再發生,還有人要求許宗力下台負責。案發後,法官論壇上就有人諷刺,沒有人曾真正在乎過法官過勞的問題,「不信我們來看看司法院未來所發的『官樣文章』新聞稿究竟寫些什麼?」許宗力12日晚間7點多發出「給法官的一封信」,但內容大部分與司法節要減輕法官工作負擔談話內容雷同,讓許多法官跳腳,痛批果然是「官樣文章」。有法官在論壇發文悲嘆,司法院為逢迎政客利益與民意,司法政策可說毫無主見,民眾隨口罵一下就心慌慌,卻又不從科學或專業角度解決問題核心,只知道搞創意加工作給法官,事事增加法官負擔,事事都要法官親自參與決定。反之,節省法官勞力的措施與法制,卻寥寥無幾,以致法官案件負荷年年上漲,管考也年年增加嚴峻,叫法官如何承擔。另有人說,法官過勞,很多根本上的亂源就是憲法法庭的大法官所造成,不用管現實上是否確實有足夠的資源,只會自詡人權美名,亂慷法官之慨,什麼程序保障、什麼減刑,都可不用經過立法程序、國會監督,高興就司法造法,反正不是大法官自己做;高興就隨便開個小門小縫,法官就要做到死,真的很可悲。有法官貼文質疑,案件發生了,司法院該不會只以「遺憾、請法官善用心理諮商等語帶過吧?」更有法官私下表示,司法院推動的司改,不僅人民不埋單,司法信任度低迷不振,司法高官每每遇到爭議判決時,第一時間「先打自己小孩給外面看」的做法,更是讓基層法官心寒。◎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院長去留1/總統換人司法院長未來受矚目 許宗力下台與否成憲政問題
總統大選過後,法政界熱烈討論剩下100多天的內閣應否總辭問題,不少法界人士則認為,司法院長應否隨之請辭,也是政壇和司法界應該正視的問題,主要原因是並任大法官的司法院長,同時兼任實質第四審的憲法法庭審判長,負責審理違憲、總統及副總統彈劾及政黨解散案件,同時掌有全國審判機關的行政權,可說是集審判機關大權於一身,在正副總統換人、國會全面改選後,有必要仔細檢視司法院長的去留問題。法界人士透露,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司法院長許宗力的院長職務並無任期保障,特別在總統改選後,面對新民意,五院院長都應循憲政慣例請辭,讓新任總統享有充分的司法人事權。實際上,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當時的司法院長賴英照就曾請辭。即便是4年後總統大選前夕還不確定馬英九能否連任,當時的司法院長賴浩敏面對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質疑時,也說:「過去慣例好像是五院都要辭,我會沿襲慣例」,顯示許宗力沒有不請辭的自由。舊台南地院由司法院管理、成立司法博物館,讓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動氣。(圖/報系資料照)撇開憲政慣例,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不喜歡」許宗力,在司法界已是公開的秘密,至於原因,通說的版本是與舊台南地院的產權、以及司法改革成效不彰有關,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希望舊台南地院能設立城市博物館,由台南市政府來管理,這與司法院規劃將有102年歷史的舊台南地院改建為司法博物館的方向不一致,雙方意見南轅北轍,最後終於在2016年11月8日司法博物館竣工啟用典禮擦出火花。據了解,2016年11月8日當天,先行致詞的許宗力,自誇舊台南地院成為司法博物館後,可以拉近與人民的距離,扮演法治教育的尖兵。不過輪到賴清德致詞時,則當著許宗力的面炮轟司法信任度低落,司法改革成效不佳,辜負人民的期許。賴強調,他早在國代任內,就主張司法預算獨立,因為司法獨立是人民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只可惜20年過去了,司法預算增加2倍之多,但是司法的信任度卻只剩下約10%!賴致詞完不久即離席,甚至沒有參與剪綵,現場司法人員一陣錯愕。現任15位大法官,將有7人在2024年10月任期屆滿。(圖/翻攝司法院官網)一般認為,就算許宗力不主動請辭司法院長,遭替換也是遲早的事,但問題卡在許「請辭或被請辭」後,應否保留他的大法官身分?關於這個問題,法界的意見分成兩派,一派認為許宗力是大法官並任司法院長,如果院長職位沒了,大法官職務也跟著沒了。因此上一次政黨輪替後,蔡英文當選總統,雖然當時司法院正副院長賴浩敏和蘇永欽的大法官任期還有兩年,最後仍雙雙請辭,並未保留大法官職務,以免有戀棧之譏。另一派則認為,司法院長是司法行政職務,隨時可以換人做,但大法官是解釋憲法的法官,應受8年任期保障。所以許只須辭院長、不用辭大法官,這樣才能維持司法獨立。不過這個說法有個問題,因為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司法院長的大法官身分,是並任而非兼任,也就是司法院長的大法官身分,是附於政治性任命的院長職位之上,當院長沒了,大法官也不存在,「皮之不存、毛將附焉!」至於未來賴清德和許宗力會作何決定,就看兩人的憲法意識與政治智慧。
台灣司法信任度低落 藍營推「妨害司法公正罪」
台北市大安區立委參選人羅智強、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及游淑慧今(21)日共同舉辦記者會,指出台灣有超過一半的人不信任司法,且從中天與NCC的訴訟,就能看出不公正,因此3人首推的第一個聯合政見「制定妨害司法公正罪,嚴厲打擊關說司法」。羅智強表示,過去立法院就像橡皮圖章,許多政見都一籌莫展,而政見聯盟的形式,是讓立法委員能夠共同替人民需要的政見背書,此聯盟也像是彼此的智庫。「制度改革聯合」首波推動的就是制定妨害司法公正罪,未來也會擴大政見內容,像是能源政策、民生、經濟和長照等。羅智強表示,若能順利得到提名,政見聯合的成員也會持續擴大,希望能達到成員之間共同的約束和目標。徐巧芯表示,民進黨執政期間不斷強調司法改革,但實際上司法公信力卻持續下降,而這些在民進黨上任以後就無人再提。她解釋,自己和羅智強、游淑慧是國民黨的青壯世代,能夠沒有包袱、全力以赴的衝撞不公不義。游淑慧說,為什麼要共同背書政見,因爲立法院的集體怠惰、在野黨的監督不力,讓人民非常失望。她強調,此聯盟重點在於有哪些政見需要進入立法院,而不是候選人。游淑慧認為,司法公正是保障每一個人,信任國家的道德底線,但台灣有超過一半的人不信任,從中天與NCC的行政訴訟,就能看出行政已不公正。羅智強、徐巧芯和游淑慧共同表示,未來不只是國民黨和非綠陣營,只要是有好的政策可以一起合作,都歡迎民進黨有良心的候選人可以一起好好討論,國家需要哪些好的政見。
司法院修法推「許可上訴制」 綠委憂剝奪人民上訴權
司法院推動刑事訴訟金字塔上訴草案,立委高嘉瑜、許智傑驗蔡易餘等昨(3)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本次司法院版草案將第三審確立為嚴格法律審的訴訟結構,但容欠缺配套、漏洞百出,等於讓法官可以恣意決定要不要受理民眾的上訴案件,形成「許可上訴制」,曲解司改國是會議成果報告,形同賦予法官「選案權」,恐將可剝奪人民的上訴權。高嘉瑜表示,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最高法院刑事上訴案件終結情形,以「駁回上訴」比例最高,約在8成4到8成9之間,換言之,現行規定下已有近90%的案件上訴三審都被駁回;草案設計改採取「許可上訴制」後,未來個案三審救濟將更困難,因上訴要件過於抽象,將完全任由法院單方面認定,一旦通過,最高法院案件量勢必大幅減少,固然減輕了最高法院負擔,然代價卻是人民的上訴權被嚴重限制。蔡易餘說,草案設計改採取「許可上訴制」後,未來個案三審救濟將更困難,縱有判決「違背法令」之情事,仍須最高法院認為有原則上重要性,才能上訴;若一審被判無罪,二審第一次被判有罪的情形,在「嚴格法律審兼採上訴許可制」的限制下,上訴三審的機率微乎其微,恐使人民喪失至少一次足以「避免錯誤或冤抑」的上訴救濟之機會。蔡易餘指出,台灣從農業社會到工商業社會,人民對於行使自己訴訟權的觀念已經不一樣,法院案件會越來越多,如何增加法官能量,是否補足人數,工作上避免審判核心之外不必要的行政工作,以減少法官負擔,而非透過許可上訴制,剝奪人民的訴訟權,這樣的改革對人民不公平,希望司法院重新思考方向。許智傑表示,司法院提出金字塔型訴訟的立意良善,但他擔憂是否會限縮人民的訴訟權利,尤其更應考量現行一、二審是否夠堅實,加上司法院仍無法做出大法庭的統一見解,若無法建立統一司法見解,同時又限縮了人民的上訴權,將導致民眾對司法信任度越來越低。許智傑委員更強調,如果在沒有堅強事實審的前提下,就推出金字塔上訴草案,進而限縮上訴門檻,將有可能製造更多冤錯案。
國民法官模擬法庭首見立委到場 葉毓蘭盼提升司法信任度
司法院推動的國民法官模擬法庭,首度有立委出庭參與關心,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葉毓蘭、委員吳斯懷、江永昌等人,上午到台北地院觀摩國民法官模擬過程,葉毓蘭代表致詞指出,法官薪水雖高,但工時長,所以平均時薪不高,不過人民投入的信任度太少,期望綜合各國制度的國民法官制度,能讓人民更信任司法。台北地院召開國民法官模擬法庭,進行「候選國民法官全體詢問」等程序,為即將上路的國民法官新制暖身。(圖/攝影張文玠)地主台北地院院長黃國忠指出,國民法官和現行制度很不同,目地要提升人民對司法的公信力,期望帶給人民良好的訴訟制度、保障人民的訴訟權。司法院祕書長林輝煌表示,國民法官新制唯有透過不斷模擬,讓法官、檢察官與律師從模擬中找出盲點解決問題,逐漸熟悉新制操作,才是最有效而務實的做法。接著北院進行「候選國民法官全體詢問程序」,對到場的候選國民法官,進行全體共同詢問或個別詢問,目的為確認候選國民法官人選中,有無不得擔任國民法官、或不能公平審判情形,全部程序預定下午5點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