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少
」 颱風健保藥價下月1日調整「變動項目創史上最少」 健保署:將減少55.3億支出
健保署日前公布4月起調整健保藥價的內容,調整藥品價格的品項總數達到4568項,創下史上最少。當中有4551項藥品的價格調降、17項藥品價格調漲。健保署估計,每年約可減少健保藥費55.3億元的支出。根據健保署公告指出,這次檢討的藥品總數達到1.4萬項,其中約9,500項未調整,約4,500項藥品調整,調整品項數為自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 DET)起最少。健保署表示,自102年起試辦DET,於總額預算下,當實際藥費支出超過年度藥費支出目標值,則依藥價調查結果,針對藥價差超過一定範圍者,於隔年啟動藥價調整。調整時也會考量基本藥物品項、調降幅度及基本價保障等原則,以確保藥品穩定供應。健保署強調,藥價調整是每年例行作業,對於調整後藥價,廠商有不敷成本情況,可於公告日起兩週內檢具成本分析資料,依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34條規定向健保署提出價格調整建議。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調整藥價是健保署每年例行性的作業,這次調整的品項是4500多項,屬於歷年來最少。而且在調整的過程中已經排除了過去一年有通報有缺藥之虞的大部分藥品,這些恐發生缺藥情事的藥品大多沒有列入調整的項目中。石崇良也提到,多數的慢性疾病用藥,尤其是在學名藥的部分,有35%的項目屬於國內國產的部分,另外有65%的調整是進口藥的部分。國內生產藥的部分雖然調整的品項也很多,但多數的金額偏低,目的也是為了確保國內工要情況穩定的原因。
史上第3少冬季「僅24天降雨」 氣溫偏高居第6暖
地球持續「發燒」,2023年連續打破高溫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氣象署統計,上一季冬季台灣整體偏暖,是史上第6暖冬天,累積雨量第5少,冬天降雨僅24天,是史上降雨第3少冬季。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指出,過去一季(2023年12月至2023年2月)冬季,溫度上冷暖交替頻繁,期間有6波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等影響,其餘冷暖交替,平均氣溫偏暖。去年台灣平均氣溫偏暖,尤其中南部、東南部,今年1月西半部偏暖,東半部正常,2月也是偏暖,尤其西半部山區和平地,平均溫度19.4度,比平均值18.7度高出0.7度,為第6暖冬天。而最暖的冬季出現在2019年,較平均值高1.8度,達20.5度。雨量方面,去年12月西半部、山區是正常到偏多,東半部則是少雨;今年1、2月各地都偏少,局部地區接近正常,整體冬天少雨,局部山區趨於正常值,整體冬季平均雨量為160.3毫米,比平均值260.6毫米少,是雨量第5少的冬季。根據統計,1951年以來最少雨量的冬季為1963年的111.1毫米,最多在1983年的520.2毫米;至於降雨天數,最少是2004年的23.3天,最多則是1983年的48.6天。陳怡良提醒,過去一季雨量明顯偏少,且春季仍是全年雨量相對較少季節,籲請珍惜水資源。
今年恐成始史上最低生育率龍年?各縣市拚催生代價高 其他社福措施恐被排擠
新生兒銳減,今年可能出現史上最少龍子龍女誕生的龍年,各縣市竭力祭出「催生」政策,又以大幅提高生育獎勵金居多,最近雲林有兩名產婦分別領走19、26萬元生育補助。為此不少縣市政府齊聲建議,為避免縣市間產生區域性福利戶籍遷徙效應,甚至排擠其他重大建設預算,中央應統籌規畫全國一致生育獎勵政策。台灣「生不如死」已成國安危機,各縣市為了催生,競相推出育嬰補助,花蓮縣富里鄉為促進生育率,提供一胎8萬元高額補助,還可追溯至2022年7月,加上縣府等4萬元補助,每胎可得12萬元,全台最高;雲林縣政府在龍年、小龍年推出2年「雲林萬寶龍」計畫,第4胎以後每名10萬元,另補助3萬元給產婦坐月子,最近有兩名產婦分別豪領19、26萬元,令人咋舌。台東縣是全台唯一連2年出生人口逆勢成長的縣市,2022年新生兒1405人,較2021年多89人,2023年新生兒1468人,較前1年又多63人。縣府今年再調升獎勵,首胎加碼至4萬元、第2胎4萬5000元、第3胎(含以上)5萬元,出手也不落人後。不過,彰縣府也不諱言,生育獎勵金雖是必要手段,但恐排擠其他社福措施,畢竟地方政府及公所財源有限,中央統籌可避免地方各自為政,更能展現整體成效。為避免各縣市競相加碼,生育獎勵補助淪為「遷戶口比賽」獎金,台北、桃園、高雄等六都直轄市政府建議中央應統籌規畫全國一致生育獎勵政策。另北市府以北市生活、居住和育兒等各方面成本比外縣市、尤其東南部高,提出獎勵金額由地方因地制宜。台南市民政局則坦言,生育獎勵金比較像「紅包」,若要減輕產婦負擔,以入住坐月子中心動輒1、20萬元來說,建議中央統籌補助坐月子費用較有鼓勵生育效益;新北民政局也認為,友善育兒環境才是實際所需,建議中央統籌研究提高生育率方法,而非讓地方政府加碼競爭。
今年9月只有1颱風生成 專家:恐打破72年來最少紀錄
「中秋」連假即將報到,天氣卻依然熱到爆,加上今年颱風量偏低,炎熱且颱風少的天氣型態除引起民眾注意,專家更指出,若9月30日前再無颱風生成,將打破72年來9月颱風生成數量最少紀錄。(圖/翻攝自賈新興臉書)台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表示,如果30日前沒有颱風再生成,除代表今年9月「只有1個颱風生成」,還會成為1951年以來9月颱風生成數量最少1年。此前9月颱風生成數量最少紀錄,分別是1951年、1960年、1983年、1986年的2個;至於9月最多則是1988年、1994年和2013年的8個。(圖/翻攝自賈新興臉書)賈新興指出,今年至今共有13個颱風生成,低於長期歷史平均18.6個,暫與1954年、1969年、2020年、2013年的13個,並列第4偏少。而目前位於越南的TD將朝中南半島內部移動,至於預報上菲律賓東方熱帶性低氣壓,目前評估最快在9月30日夜晚至10月1日間生成。(圖/翻攝自賈新興臉書)另外,史上最少紀錄是1998年的9個颱風生成,其次為1983年的11個;今年7月至9月只有10個颱風生成,比長期平均14.0個明顯偏少,也創下1951年以來第3名偏少,最少的一年是1951年和1986年,分別只有8個颱風生成
今年迄今僅8颱風⋯專家:連4年偏少 下周去日本恐要留意
今(19日)低壓帶影響,天氣不穩定,台灣西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西半部地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今年是2018年之後連續第4年颱風生成數偏少。天氣職人吳聖宇則提醒,下周如果要去日本的朋友可能又要留意是否有颱風要往日本過去的情況。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2023年截至目前有7個颱風生成,1個是越洋而來,仍算8個颱風,長期平均是13.65個,是2018年之後連續第4年颱風生成數偏少,歷史上1至8月最多有23個颱風生成,分別是1965年及1971年,而歷史上最少的是1998年的4個颱風生成。歷年颱風生成數。(圖/翻攝自臉書/賈新興)賈新興提到,2023年有3個颱風發布警報,分別是5月29日至5月31日的瑪娃颱風,7月24日至7月28日的杜蘇芮颱風,以及8月1日至8月4日的卡努颱風。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19、20日)在迎風面中南部沿海地區偶爾仍會有些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機會,不過雨勢跟雨量跟前幾天相比已經明顯減少,主要的天氣變化要留意午後陸地上發展的熱對流雷雨,預報資料看起來仍有較大雨勢發生的機會,有可能出現局部大雷雨。今天周六(19日)降雨的範圍較大,明(20日)的降雨範圍會比較往山區縮小,不過因為整體風向偏南的關係,今明兩天平地受熱對流影響較大的地方都可能偏向中北部,提醒大家午後外出或是要到山區活動都要留意,危險區域還是暫時避免前往比較安全。吳聖宇指出,短時間內看起來也沒有颱風可能影響台灣的預測,雖然日本南方海面有機會出現新的熱帶擾動或颱風發展,不過大致往日本方向移動的可能性較大,下周如果要去日本的朋友可能又要留意是否有颱風要往日本過去的情況了,預期進入8月下旬後半到月底,颱風容易發展的位置將會逐漸調整回到南海、菲律賓附近海域,後續是否有颱風接近台灣的機會仍有待持續觀察。
2020大旱恐重演!新竹以南冬季雨量創「60年新低」 3月少雨訊號明顯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冬季雨量偏少,新竹以南地區平均累積雨量為近60年來最少,與2020年發生百年大旱的情況相似,平均雨日亦為歷史上第2少。而3至5月春季少雨的機率一樣是最高的,因此要多加珍惜水資源。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陳怡良指出,今年冬季平均溫度接近氣候正常值,為歷年來第3暖的冬季,但玉山測站高於平均值2.9度,至今仍未降下初雪。外界認為「今年冬天特別冷」,可能是因為冷暖交替頻繁,才會有此感受。而且今年冬季降雨明顯偏少,僅北海岸及東部部分測站接近或略高於氣候正常值,其他測站幾乎都少於正常值,日月潭、阿里山、嘉義、台南等測站更是創下史上最少降雨日。新竹以南地區的雨量也是相當稀少,平均累積雨量為近60年來最低,平均雨日則是歷史上第2低,僅次於2018年紀錄。從去年6月至今,新竹以南測站平均雨量為近70年來第4低,今年冬季累積雨量與發生百年大旱的2020年相當。展望3至5月的春季,氣溫以偏暖到正常的機率最高,雨量則是以偏少的機率最高,尤其3月少雨訊號明顯。4、5月則是少雨訊號逐漸減弱,但仍需等到5月梅雨季到來,才能期待中南部旱象得到緩解,因此,必須重視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德州遊騎兵搶下頂級投手迪格隆! 合約上看5年1.85億美元
國聯紐約大都會的34歲頂級先發投手迪格隆(Jacob deGrom)正式加盟德州遊騎兵!雖然遊騎兵官方聲明只提到迪格隆的5年合約將「持續到2027年」,沒有詳述薪資。但大聯盟官方在3日透露,遊騎兵以5年1.85億美元(約新台幣56.5億元)、平均年薪37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3億元)的高價合約,簽下了這位自2010年選秀進入大都會後就沒再轉隊的招牌投手迪格隆。據ESPN的報導,遊騎兵總管克里斯楊(Chris Young)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對迪格隆成為遊騎兵一員的消息感到無比興奮,迪格隆在歷經數個球季後已成為大聯盟傑出的投手。我們季外的主要任務包含補強先發輪值,而如今我們買下了最頂尖的投手之一。」據傳,遊騎兵的合約「包含不可交易條款」,還有第6年的選項,總值最多可達2.22億美元(約新台幣67.8億元)。迪格隆的2010年職棒新人年,即因手肘韌帶斷裂施行Tommy John韌帶重建手術。2014年於大聯盟初登板的他隨即摘下國聯新人王,雖然迪格隆在30歲前已寫下45勝32負、自責分率2.98的佳績,但30歲之後的他又有爆發式成長,曾在2018年賽季結束後獲得該年國家聯盟賽揚獎,成為大聯盟史上最少勝投而獲賽揚獎的投手,2019年賽季他又再度獲得賽揚獎。不過「完全體」的迪格隆在2020年開始出現背部與手臂問題,隔年又因手肘發炎缺席大半球季。近2年迪格隆合計只在例行賽登板26場,因此這紙新合約有機會讓34歲的他在遊騎兵待到40歲。
葉總神預言 鞏冠14轟奪全壘打王
樂天桃猿今天在桃園主場迎戰富邦悍將,林立前3次打擊沒有開轟並在8局上退場休息,也確定全壘打王由味全龍吉力吉撈・鞏冠以較少打數的情況拿下,不過林立仍收穫打擊、安打、打點「三冠王」。賽前鞏冠與林立都是14轟,不過鞏冠打數較少,若全壘打支數相同則會由鞏冠拿下。最後在林立提前退場休息的情況下,鞏冠確定拿下全壘打王,但14轟改寫中職單季最少轟拿全壘打王的記錄,原紀錄2000年興農牛林仲秋的15轟。但相較於再拚1轟,鞏冠更希望能把例行賽最終戰贏下來,能夠成為全壘打王,他也感謝隊友互相幫忙、鼓勵,「職業球員一定都會想要追求獎項,但前提是要有健康的身體,今年自己中間也是有受傷,期許自己之後都能保持身體健康。」今年成為中職史上最少轟的全壘打王,被問到明年會不會想要成為更多轟全壘打王,鞏冠不去多想,「接下來還有季後賽,季後賽後還有訓練,還要跟(劉)時豪講屁話,平常心面對。」先前總教練葉君璋就十分看好他能夠成為全壘打王,甚至上看單季20轟,但最終僅以14轟登頂,鞏冠感謝葉總肯定,「雖然我沒有達到,但每場比賽也是用盡全力,若是身體健康也是有可能達成。」完成120場例行賽後,龍隊接下來就要為了季後賽做最後衝刺,明天休兵1天後將恢復訓練,最後決定28人名單,將與中信兄弟爭奪另一席「台灣大賽」門票。
颱風不來…7月全台平均雨量「同期第5少」 基隆只下31毫米「同期第13低」
今年暑假已經接近尾聲,但截至目前為止,夏天都快過完了,颱風警報卻遲遲沒有響起。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今年7月基隆總雨量僅31毫米,雨量是同期的第13低,而從7月平均雨量觀察,今年7月的雨量僅有80.2毫米,是史上第5少的紀錄。根據中央社報導,經濟部水利署發布今年7月迄今,降雨跟往年比低於4成,以往降雨頻繁的北部基隆地區,降雨更是同期的34%以下。中央氣象局表示,自有紀錄以來,7月基隆站的雨量,最少的一年是2003年的0毫米,今年7月總雨量為31毫米,是歷年同期算下來的第13低。而以氣象局全台13個觀測站所測得的7月平均雨量觀察,今年7月算是有紀錄以來,7月同期第5少紀錄,只有80.2毫米;歷史上最少的紀錄,是發生在2007年的49.6毫米。接下來會有中颱軒嵐諾接近,儘管颱風目前直撲台灣而來機率不算過高,但預估9月1日起,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會有短暫陣雨,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山區,可能有較大雨勢發生,應可紓緩基隆降雨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