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
」 台灣防疫 防疫 亞型變異株 民進黨 新冠肺炎打破豪宅賠售黑歷史 西華富邦轉手賺4000萬包下「增值王」冠亞軍
近期低總價住宅熱賣,豪宅市場也頗熱鬧豐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盤點今年以來億元以上豪宅轉手增值前五名。大直指標豪宅「西華富邦」就拿下前兩名,其中18樓原屋主2015年時取得價格為1.9億元,持有逾8年以2.39億元售出,帳面增值4839萬元,拿下今年豪宅轉手增值金牌獎。名列第三的是南港區經貿二路豪宅「大同璽苑」,實價揭露,今年5樓戶屋主長期持有逾13年出售,單價站上107萬元,創社區新高,帳面上增值3802萬元,對照2018年同社區鄰居出售曾賠掉1700萬元,如今社區身價雪恥大翻身。台灣房屋南港世貿展覽館加盟店店長曹健中表示,南港2014年底因北市府端出東區門戶計畫,大坪數預售豪宅曾衝上百萬行情,不過因區域利多尚未到位,2017~2020年出現賠售案例,但近年南港的建設利多豐富,包括日式百貨商場南港LaLaport、「南港之星」公辦都更案、南港轉運站BOT案等,帶動區域房市價格,預售住宅案均價120萬元上下,經貿園區附近的大坪數豪宅包括「大同璽苑」、「日升月恆」、「華固天匯」等,如今挺過低迷期,近期中古豪宅單價已突破百萬元,買方大多是回台置產的台商或國內企業主。第四、五名的增值豪宅交易,持有期間都不長,屋主約持有3~5年就轉售,像是「碧湖畔」的17樓屋主僅持有3年,就增值逾3000萬元,等於1年身價成長1000萬元。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碧湖畔」持有僅3年多就轉售,主要是原屋主取得的2020年,為新冠肺炎爆發的年度,當時市場擔心景氣重演SARS的短期暴跌,因此買氣相對遲滯,所幸台灣防疫得宜,疫後更迎來大規模產業投資、股市維持高檔,房市亦搭上國內經濟活絡的順風車一路走揚,使屋主的資產在短時間內增值數千萬。陳定中也表示,第一手豪宅屋主若在預售期間以相對低價購入,並持有一定期間,轉售通常賺多賠少,且如今正逢房市熱的時機點出脫,增幅表現多半亮眼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也說,在通膨的大環境下,長期持有房地產,大多能享有不錯的增值空間,若把握住「危機入市」的起漲點進場,增值速度還會更加鮮明。不過她也提到,央行自2021年規範自然人購買高價住宅,貸款成數都降為4成,且無寬限期,加高進入豪宅市場的門檻,再加上短期持有的轉售獲利,會以高稅率課徵房地合一稅。以「碧湖畔」原屋主僅持有僅3年為例,稅率達35%,因此獲利控怕會遭重稅壓縮。
有沒有小三?是不是有私生子? 賴清德都該講清楚
賴清德的迴避,閃躲不了私生子疑雲,家庭和諧是社會穩定基石,然而,最近有關賴清德私生子的疑雲卻越演越烈,不僅在法律層面引發諸多討論,更牽涉到賴清德個人私德瑕疵。在此呼籲賴清德快快出來面對自身私生子問題,此事除涉及個人私德操守問題外,更是對台灣整體婚姻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造成嚴峻挑戰。賴清德私生子疑雲早在10多年前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就有相關的地方傳言,傳聞賴清德與台南當地知名陳姓畫家的女兒過從甚密,當時台南市議員也有質詢過賴清德,但賴清德每次都以個人私生活,無關台南市政問題為由,閉口不談。但今日賴清德身為為候選人,就該受到全民高道德之檢視,賴清德的沉默並未能打消大眾的疑問,近期就有更多爆料指出賴清德有其私生子阿翰,但賴清德依舊選擇迴避訪問的方式,一再閃躲媒體與眾人對他的質疑和檢視,被逼無奈之後才嗆聲說,要大家帶私生子來和他驗DNA,還揚言說若驗明正身就有100萬的獎金,但此種不負責任的說法,就立刻慘遭邱毅反嗆,「你把小孩當貨品嗎?」民進黨的家庭倫理觀念薄弱,對於兩性關係理解混亂,嘴上大喊尊重性別平等,其實是嚴重的性別不平等。整體缺乏對平等、尊重的認知,回顧其黨內的出軌狀況,更是罄竹難書。2020年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涉及婚外情,更大喇喇直接在辦公室與女性友人發生關係。而賴清德的愛將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也在擔任台南市民政局長期間,幫酒店業者關說,並多次接受酒店性招待。總統府前發言人谷辣斯在2022年競選花蓮縣長期間,與已婚維安人員發生戀情,成為專業小三,破壞維安人員的婚姻。陳水扁之子、高雄市前議員陳致中也曾召妓性工作者「妮可」,還被高雄地院認定真有召妓事實。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在防疫期間跑去喝酒,還找小姐一起陪酒唱歌,防疫指揮官王必勝被踢爆周旋正宮與小三之間,一邊高喊防疫,一邊還要忙著照顧小三幫他生的小孩,衛福部高層如此的煩忙,就是造成台灣防疫政策失靈的元兇。 而近期最火紅的就是已婚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平常嘴上說最愛自己的家庭和太太,結果卻是交往小三,還被拍到了許多張貼臉、、親吻等親密動作的照片,狠狠擊碎其偽善愛家的假形象。賴清德的私生子道德風波,就請賴清德誠實出面面對,這一事件可以成為台灣社會反思契機,引發對家庭價值、政治人物道德操守標準的討論。通過這樣論證,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更和諧、穩定、尊重他人的台灣社會。
國民黨批「社會安全破口」 范雲:操弄孩子的悲劇換取選票
2024選前倒數,國民黨今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CF「用選票下架范雲」,點名民進黨立委范雲就是台灣社會安全破口,還主張校園檢查學生書包是威權行為。對此,范雲表示,新北國中生的悲劇,大家都很痛心,國民黨以廣告操弄孩子的悲劇,想換取選票,這已失去人性。國民黨副發言人康晉瑜表示,過去疫情期間,范雲提議將機組人員的檢疫改成3+11,造成台灣的機組員擴大感染,導致台灣防疫的破口。但台灣人民想要知道3+11的會議記錄時,范雲卻在立法院公開反對。康晉瑜再指出,新北國中男童在校園遇害事件,所有家長納悶為何危險的彈簧刀、違禁品可以進入校園,范雲卻在去年1月曾舉行記者會,批評校園如果檢查學生書包是威權行為。對此,范雲回應,新北孩子的悲劇,大家都很痛心,她再次向受害者家屬表達哀悼,但很遺憾,國民黨在選舉的最後時刻,以廣告操弄孩子的悲劇,想換取選票,這已失去人性。范雲強調,她長期關注教育、兒童、社會弱勢議題,是公民團體評鑑的多次教育優秀立委,她從未說過「不能搜書包」,也不曾有國民黨CF中宣稱的對「校園安全輕率提案」;第三,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上周已公開說明,如果新北市長侯友宜沒有請假,就不會有這件不幸發生,請國民黨自我反省,不要繼續操弄悲劇。范雲最後表示,針對造謠CF,已委請律師黃帝穎積極蒐證,呼籲政治人物切勿繼續造謠觸法,為選舉失去人性。黃帝穎分析,國民黨CF在法律上,是惡意連結,虛構對校園安全的「輕率提案」,對范雲誣指,已踩到法律界限;針對國民黨及網軍的造謠,他和范雲將持續蒐證,尤其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發言人凌濤、康晉瑜進行民事跟刑事責任的追究。黃帝穎表示,新北國中生的悲劇,國民黨不應該消費,尤其地方的教育與治安機關首長都是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請假一百多天,發生了悲劇。現在居然為了甩鍋,對長期關心教育的范雲進行惡意連結,純粹為了替侯友宜轉移焦點。
跨年後疫情升溫!新冠重症、死亡創4個月新高 單周38死
跨年後,新冠肺炎中重症、死亡雙創新高。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新冠併發中重症個案360例,創4個月)新高,死亡數增38例,也創10周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評估,本土JN.1近4週佔比,升至14%最快春節前,將成本土主流株,儘速接種XBB疫苗外,也宣布明起桃機出入境大廳4據點發放新冠快篩供旅客自由領取1人1盒。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表示,近期國內疫情上升,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全球COVID-19陽性率上升。(圖/鄭郁蓁攝影)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360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中重併發症),較前一周新增325例上升,新增病例中98%未接種新冠XBB疫苗。另上周新增38例死亡病例,與前一周新增37例相當,新增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新冠XBB疫苗。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表示,近期國內疫情上升,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全球COVID-19陽性率上升,多地區處陽性率高點或回升,鄰近之東南亞國家病例數亦呈增加趨勢,須密切監測疫情變化。疾管署說明,近四周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EG.5 (69%)為多,其次為JN.1 (14%)及XBB.1.9.1 (6%)等;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 (52%)為多,其次為EG.5 (34%)及BA.2.86 (5%)等。此外,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上升,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去(2023)年9月26日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皆占99%。國內新冠XBB疫苗已累計接種86.4萬人次,上周(12/25-12/31),接種人次10.5萬為9月底開打以來單週新高,亦較前一周6.7萬人次增加56%,顯示民眾接種意願持續升高。疾管署表示,因應近期全球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且農曆春節將至,預期未來入出境旅客數將驟增,可能增加病毒傳播風險,為保障民眾健康,疾管署宣布自明(3)日起,於桃園國際機場定點定時提供每人1盒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予入出境旅客自由領取,供旅客於有症狀時使用,以及時分辨是否為COVID-19感染,並有助於後續就醫診治。前述提供COVID-19家用快篩措施,預定自今(2024)年1月3日起每日上午7時至晚間10時30分,於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及第二航廈之接機大廳及出境大廳共4據點(如附圖),提供旅客於入出境時自由領取,每人1盒(依現貨盒裝數量約4或5劑),預計至少執行至春節連假後。疾管署呼籲,適逢新的年度開始,各項旅遊與聚會等活動參與人數眾多,民眾出國前儘早接種新冠XBB疫苗,在當地務必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出現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入境時如有身體不適,應主動通知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亦應持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TOCC (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等資訊,以供醫師評估及時診斷通報,獲得完善醫療照護。此外,如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脆弱族群,保護自己與他人。
國光流感疫苗跨足南半球市場 破傷風疫苗拚大陸外銷大成長
國光生技26日宣布,四價流感疫苗已向巴西提出藥證申請,正式跨足南半球流感市場,目前台灣市場公費350萬劑,有巴西潛在可爭取400至500萬劑訂單,加上其他東南亞、東歐、大陸外銷,力拚年生產千萬劑疫苗,南半球需求加入,產線將全年無休。國光破傷風疫苗在台灣復產上市後,市場反應極佳,且破傷風疫苗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需求殷切,外銷可望有飛躍性成長。由於國光優異的國際代工實績,預期明年可新增韓國、法國知名大廠CDMO業務,走過今年的景氣寒冬,明年春暖花開,成長可期。國光破傷風疫苗今年在台灣復產上市後,立即解決醫療院所缺藥問題,市場反應良好:中國近期公告,遭犬隻咬傷的標準醫療處置必須打狂犬病疫苗加上破傷風疫苗,導致破傷風疫苗的市場缺口極大,據統計,破傷風疫苗年需求量達六千萬劑,但大陸僅二家藥廠生產,產能明顯不足。國光生技已積極佈局,將破傷風疫苗外銷至東南亞及中國,由於國光破傷風疫苗新廠符合PIC/S GMP及美國FDA標準,年產量至少500萬劑;且因應醫療人員需求,國光開發單劑型針劑破傷風疫苗,可縮減開瓶抽取步驟,更方便急診及臨床醫師使用,除優先供應台灣防疫、成為市場領導品牌外,仍有大量產能可供外銷,預期明年破傷風疫苗的銷售將顯著成長。
舉防疫「小明」為例 游淑慧:父親中華民國籍、子女未必有
藍綠陣營近日對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的國籍問題激烈攻防,民進黨主張,蕭美琴因父親為中華民國籍,自然擁有國籍。但國民黨台北市立委參選人、市議員游淑慧5日指出,新冠疫情期間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取妻生下「小明」,小明卻仍因沒有中華民國身分而無法返台,當時前衛福部長陳時中還說,「國籍是可以選擇的」,直接「小明如此,美琴也是如此」。「還記得防疫時小明的故事嗎?」游淑慧今日在臉書撰文指出,國籍不是天上掉下來,要申請才有。她舉防疫期間無法返台的「小明」為例指出,國人在大陸娶陸配,生下了小明後舉家搬到台灣,但小明在大陸出生,沒有中華民國身份,當時被台灣防疫入境管制措施擋住無法返台。游淑慧指出,當時陳時中說:「國籍是可以選擇的,當初沒有選擇我國國籍,那現在就必須自己安排、自己承擔」。她說,那時候我們才突然知道,原來並不是父親是中華民國國籍,小孩子就是,要選擇和申請的。「小明如此,美琴也是如此。」游淑慧說,按我們《國籍法》屬人主義,在外國出生的他或她,可以申請中華民國國籍,但也可以不申請:要申請才有,其子女始具中華民國國籍。游淑慧表示,蕭美琴從小就以美籍華人身分在台灣就學,他父親似乎從未幫她申請過中華民國護照、身分證、乃至於户籍。因此才會有她2000年的無奈、奔走和碰壁。但游質疑說,昨天內政部搶先認證3組正副總統參選人都符合資格,但話卻說巧妙,他們查的只是「是否擁有中華民國國籍」。游淑慧認為,內政部應該公布蕭美琴的國籍申請證明資料,看看蕭的國籍申請時間點是1971、1972她出生後,還是2000年她準備從政時。游強調,何時擁有,怎麼擁有的,跟正副元首資格有關。但游淑慧無奈地表示,看到內政部長是林右昌、中選會主委是李進勇,懷疑「我們會有真實答案嗎?」她說,繼「總統論文門」後,「副總統國籍門」又可能成為中華民國十大懸案之一。
破傷風疫苗可望脫離健保缺藥名單!國光生技宣布最快11月復產上市
國產破傷風疫苗可望於今年底復產上市!國光生技(4142)今天(24日)宣布,已完成國光破傷風疫苗的藥證展延,最快11月供貨醫療院所,並預計2025年將現有的破傷風疫苗再升級為單支針劑,更方便急診及臨床醫師使用,每年至少可穩定供應100萬劑。國光生技表示,為符合國際PIC/GMP及美國FDA標準,進軍國際市場,斥資三億元於2019年投入新廠建設,2022年底完工,2023年第一季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GMP查廠認證,經完整的試產確效後,於2023年10月順利完成藥證展延,重新投產。由於近年來台灣破傷風疫苗多仰賴印度、東南亞進口,因供貨不穩,醫療院所屢傳缺藥荒,破傷風疫苗持續列在健保缺藥名單中;而國光破傷風類毒素是唯一取得藥證的國產破傷風疫苗,完成婦產,期能滿足疫苗自給自足的目標,徹底解決台灣破傷風疫苗缺藥問題。國光破傷風疫苗由國光生技子公司安特羅(6564)銷售,安特羅生技總經理張哲瑋指出,國光以最高國際規格興建全新單獨生產破傷風疫苗廠,完成台灣唯一的破傷風疫苗廠,且在國際上獨立生產破傷風疫苗產線,屈指可數;優先滿足台灣防疫需求外,將推廣到中國大陸、日、韓、歐美市場。此外,安特羅鎖定越南一年超過100萬的新生兒市場,已在今年9月在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與越南國營最大疫苗公司VABIOTECH簽訂代理銷售合約,率先佈局越南市場做為進軍東南亞的前哨站,一旦腸病毒疫苗在越南取得藥證,預計2025年在越南上市。
新聞點唱機 來賓點播:《我很好騙》
過去3年,這是一套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防疫裝備…五一勞動節,頂著超過30度的高溫,一群還未領到防疫津貼的醫護人員,不得已再次穿上,站上凱道陳情。疫情指揮中心在終場記者算得很仔細:成立1194天,辦理960場記者會,發布2199則新聞稿,製作近7000張手板及有2萬人次媒體參與。是這些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犧牲奉獻,撐起令人稱讚的台灣防疫網!讓他們拿到應該有的防疫津貼,很難算嗎?來賓點播,📢動力火車演唱,《我很好騙》📢天真以為 人再無情也至少有底線我 可憐還是可悲
搭車可脫罩今上路!醫曝「一堆人戴緊緊」4原因 網驚喊全猜中
台灣防疫大鬆綁!自今(17日)起,不論外出或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民眾均無需配戴口罩,不過上路首日仍見許多人口罩戴緊緊。對此,ICU醫師陳志金點出「4大不脫罩」原因,讓網友看完點頭如搗蒜。指揮中心日前拍板,鑒於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趨緩,自4月17日起開放搭乘大眾運輸免戴口罩,室內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不過像是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等指定場域,仍需全程配戴口罩,另呼籲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免疫低下與年長者、人潮聚集處,建議戴上口罩防護。對此,醫師陳志金今(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大眾運輸工具「口罩解禁」上路首日,還是看見多數民眾緊戴口罩,他點出「4大不脫罩」原因,第一、出門來不及化妝;第二、家裡庫存太多了;第三、不想被人家看到Monday Blue;第四、因為愛戴,才會受人愛戴。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紛紛留言表贊同,「被阿金醫師全猜到」、「習慣了!不戴覺得怪怪的」、「現在沒戴口罩,就感覺像裸體上街」、「沒化妝的時候口罩真的很好用」、「拿下口罩照了鏡子發現還是戴著好了」、「沒錯沒錯,家裡口罩還有半年庫存⋯」、「空氣品質不好還是要戴口罩有安全感。」
口罩解禁首日直擊「台鐵上班潮」 目測約九成民眾仍戴緊緊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逐步放寬配戴口罩的規定,1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的口罩鬆綁政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是否要配戴由民眾自主決定。目前僅剩下在「醫療照顧機構」與「救護車」必須要全程配戴。不過,《CTWANT》今(17日)直擊台鐵脫罩首日情況,發現大部分民眾仍是將口罩戴緊緊。即日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車廂內不強制戴口罩。可能是習慣,大多數通勤民眾還要口罩戴緊緊。(圖/黃鵬杰攝)17日起,搭乘國內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將不強制佩戴口罩,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也比照辦理。如民眾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或遭遇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等特殊情形,則建議民眾自主配戴口罩。此外,目前僅剩2處地點必須全程強制性配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機構和救護車。不過《CTWANT》攝影組今於上班尖峰時段搭乘台鐵時,雖然政府宣布放寬口罩佩戴規定,但實際觀察,目測約還是約有九成民眾戴著口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僅有少數人脫下口罩。即日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車廂內不強制戴口罩。可能是習慣,大多數通勤民眾還要口罩戴緊緊。(圖/黃鵬杰攝)即日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車廂內不強制戴口罩。可能是習慣,大多數通勤民眾還要口罩戴緊緊。(圖/黃鵬杰攝)
國民黨智庫總檢討防疫 指政策之錯遠比貪污更可怕
國民黨智庫今日召開「新冠肺炎三年防疫政策總檢討」座談會,質疑過去3年的防疫過程,充斥人禍,因為染疫讓許多無辜國人失去性命,但指揮中心從未對新冠疫情而死亡的民眾致哀,只曾為台鐵太魯閣事件默哀,防疫過程就是「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的案例,卻看不到執政者有任何檢討。國民黨智庫永續組召集人、輔大教授陳宜民指出,台灣新冠疫情總感染人數995萬人,死亡人數1萬7608人,這麼多國人因染疫失去性命,疫情指揮中心幾時為這些往生者默哀過嗎?他說,指揮中心雖曾在2021年4月為往生者默哀,但默哀對象不是新冠疫情死者,而是台鐵太魯閣號罹難乘客。陳宜民說現在回頭檢討台灣的防疫政策,發現很多決策並未與國際即時接軌,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絕不能讓這段歷史船過水無痕,徹底檢討才能記取教訓,因應未來挑戰。前疾管局局長、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則提供書面資料與會,他直言,政府在防疫過程疏失不少,包括疫情前2年,指揮中心認為台灣防疫做很好,能慢慢等好的疫苗,因此當國際已經搶購疫苗,台灣還延遲購買疫苗,更疏於對疫情流行病學的認知,沒做疫苗超前部署,發生疫苗採購不及,民眾只能搶打殘劑,後來給國產疫苗EUA的過程中更爆發民怨。此外,快篩試劑儲備竟然在疫情2年多後的去年4、5月間仍嚴重不足,令人詬病,探究原因,應與2020年7月彰化萬人血清普篩爭議事件有關,讓台灣錯失快篩採購及評估快篩準確度的好時機。蘇益仁並針對指揮中心2022年2月、決定購買2萬劑抗病毒藥物的決策加以評論,認為該決策嚴重低估疫情,也沒有邀專家學者參與購買決策,直到同年4月疫情大爆發才緊急加購,但已導致2022年5至7月長照與高危險族群藥物嚴重不足,陷入染疫風險。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認為,中央政府總共辦理4次追加預算因應防疫,總金額上看8400億,各級學校分配到的預算數卻不到1%,每位師生僅分配到130元,政府還將防役責任轉架給地方政府與學校,令學校無所適從,形同成為「防疫實驗場」,而且更是「疫苗孤兒」,疫情發生過程中,多次採取線上教學模式,但載具不足,學生與家長也難適應,導致外屆認為學子出現「學習落差」,但迄今未看到教育部提出具體補救措施。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指出,過去3年防疫過程中,充斥人禍因素,每當一個關鍵時刻,就會出現政商掛勾疑雲、引發質疑,不論是疫苗採購或阻止採購疫苗、疫苗施打,以及國產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屢遭外界質疑,但官員卻不必負責,明顯不尊重專家與專業。
擬讓新冠疫苗接種常態化 指揮中心曝規劃1年1劑、高風險族群2劑
本土疫情趨緩,為讓疫苗接種常態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讓新冠疫苗接種常態化,初步接種政策今天出爐。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明,經過專家會議通過,規畫未來一般族群1年接種1劑新冠疫苗;高風險族群(長者、慢性病患者)則1年打2劑。接種2劑者和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三、四月也將推出「疫苗+1」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表示,未來新冠肺炎會很像每年10月、11月施打流感疫苗一樣,將會有催打措施,預計本周四於記者會說明。羅一鈞今日下午受訪表示,ACIP會議昨天下午針對新冠疫苗後續方案,初步決議後續方案將比照流感疫苗,一般族群每年接種1劑新冠疫苗、高風險族群(長者、慢性病患者)一年2劑,且不論何時接種,只要和前一劑間隔至少6個月即可接種。不過,為了再有更大的防疫鬆綁回歸常態生活,羅一鈞表示,3月、4月指揮中心研擬和地方政府合辦「疫苗+1」動員活動,屆時不管是否打過疫苗、不管打幾劑,只要「3個月內沒打過的或者沒確診」都可以在活動中接種1劑疫苗。活動方向,研擬規劃大型接種站、並以造冊通知或是到宅服務等方便民眾接種的方式,詳細規劃執行方式將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剩餘疫苗量為莫德納單價疫苗12.8萬劑、BNT 246.7萬劑、Novavax 19.9萬劑;雙價次世代疫苗部分,莫德納BA.1有89.8萬劑、莫德納BA.5剩餘155.3萬劑。目前疫苗庫存足以因應民眾接種。
台灣防疫重陸放美 學者:小心調虎離山
本土疫情持續在第三波升溫中,面對大陸開放邊境、小三通重啟陽性率居高不下,專家表示,由於自大陸入境台灣人數有限,且已採取最高強度的PCR檢疫,對岸疫情對台灣暫無影響,現在更應關注在美國快速成為流行變異株的XBB.1,但台灣卻沒有對美國回來的旅客做任何邊境管制,民進黨政府對疫情監測不能被調虎離山。大陸自1月8日起全境開放,各國紛紛提高大陸入境旅客的防疫措施,台灣自1月1日起針對大陸入境直飛4航點旅客執行唾液PCR篩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最新1月9日大陸來台旅客落地採檢結果,數據顯示,整體陽性率略降,為12.6%。不過,金馬小三通入境採檢結果,仍高達18.9%的陽性率。新光醫院副院長、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指出,台灣目前沒有開放本國人以外對象入境台灣,僅限4個航點、小三通,人數有限,再加上已對大陸入境旅客採取最高強度的PCR檢疫,因此對岸疫情對台灣暫無影響,「我們只需要擔心一件事,就是大陸境內是否有產生新的變異株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洪子仁認為,現在更應關注在美國快速成為流行變異株的XBB.1、XBB.1.5,因XBB.1.5在短時間內成為美國流行主流,但台灣卻沒有對美國回來的旅客做任何邊境管制,且從從日本、韓國、其他國家入境來台的也都沒有,世界各國不管是XBB、BQ系列,在進入台灣後是否會成為台灣下一波主流,需繼續關注。前國健署長邱淑媞昨在國民黨智庫座談會上警示,XBB.1.5具高度免疫逃脫,傳染性強,美國近1個月染疫人口高達4成是這類新病毒株,歐亞、紐澳也已有病毒足跡,這才是未來應加強防疫重點。邱淑媞強調,目前民進黨政府對境外移入都採自主檢驗,已無系統監測,陽性通報者才基因定序,很多官方資料還在參考大陸,甚至一直在看對岸舊變種病毒延燒疫情,最後可能讓台灣被XBB.1.5木馬屠城都不知道。
健喬12月營收4.63億再創歷史新高
健喬(4114)12月營收達4.63億,月增15%,較去年同期3.33億成長39%,再創歷史新高,累計2022年全年營收43.95億,較去年全年32.39億成長36%。由於大陸搶藥需求蔓延到香港及台灣市場,健喬香港子公司大大受惠,業績創新高;子公司優良生醫也因防疫藥銷售翻倍,帶動健喬12月合併營收創新高,再加上2023年健喬愛克痰600mg發泡錠將出貨中國大陸,營收成長可期。由於中國大陸近期宣布與病毒共存,三年封控期間對於止痛發燒等輕症防疫藥銷售加以管制,解封後開放民眾購買迅速造成供不應求,這一波掃藥潮也擴及港澳與台灣。健喬香港子公司透過健喬品牌藥愛克痰、優列扶及心得適濃縮注射劑成功進藥大型醫療機構,奠定經營基礎外,這一波的大陸搶藥潮也帶動12月業績大幅成長,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六成,創營運以來的新高紀錄。另外,健喬子公司優良生醫自2022年初從優良化學分割出來後,與健喬專業分工,健喬專攻處方市場,優良生醫主攻OTC市場。優良生醫1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足足成長120%,累計2022年營收成長超過六成。12月業績翻倍除了指示用藥的金吉胃福適凝膠大賣以外,市場搶購止痛藥,銷售較平時增加了數倍為另一主因。2022年優良生醫的三大營業主軸西藥、保健品及寵物事業都有突出的營業表現; 2023年優良生醫將提供更多高附加價值的醫藥保健品,讓這個銷售平台如虎添翼,成長大躍進。大陸搶藥潮終會退燒,但依台灣防疫鬆綁經驗,因為醫生開立處方的需求仍然強勁,健喬的NAC需求並未隨著感染人數下降而退燒。目前健喬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呼吸道產品NAC(乙醯半胱氨酸),以及已經在中國銷售多年的布地奈德鼻噴都出現在大陸官方發布的防疫指引用藥清單中,同樣的情況推估,醫生將有開立處方的長期需求。健喬表示NAC與中國大陸的全國經銷商已經完成經銷合約簽訂,2023年將陸續出貨,對於健喬NAC全球布局將再下一個新的灘頭堡,為健喬的2023年帶動另一個新的成長動能。健喬持續投入研發原廠新藥,可望於未來每年查登一個新藥,繼今年查登的膀胱過動用藥Uritos之後,腸胃道用藥Goofice、頭頸部癌新藥Nimo、以及治療子宮肌瘤的linzagolix等等健喬研發的新藥將奠定長期的成長動能;子公司優良生醫開始在自費市場大放異彩,2023年的成長會更可觀;NAC的海外布局也陸續在東南亞、中南美及中國開花結果。處方市場、自費市場及海外市場的成長都將值得關注,2023年成長不容小覷。
疾管署估「春節後再掀新冠高峰」 防疫認知調查揭關鍵原因
新冠肺炎已威脅全球達三年,近期隨著新冠肺炎防疫政策陸續解封,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迎向疫後新未來。如何維持防疫好表現及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為下一步重要關鍵。2022年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瞭解國人防疫認知水平,進行千人防疫認知調查,其中發現仍有3成民眾防疫認知不足,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為了解國人是否做好充足準備以迎向疫後新未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於今年11月進行千人防疫認知問卷調查。結果如下:1.7成民眾對於未來疫情走向樂觀,期待各項防疫政策可正式解封。2.3成民眾對於新冠肺炎基礎防疫認知不及格,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其中,對於疫情樂觀者,在認知答題表現最差,恐成未來開放後的一大威脅。4.進一步觀察民眾答題狀況,民眾對新冠肺炎症狀、確診後應對流程認知程度高,然而提及預防或治療等資訊,認知水平仍低,為下一步應努力的目標。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新冠肺炎認知程度仍有待加強,若在此情況鬆懈,恐成為下一個防疫漏洞,使新冠疫情再次反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指出,防疫政策陸續解封後,近期觀察到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回升,增幅超過20%,指揮中心也曾表示確診數恐進入快速增加期,預估接下來可能會有下一波疫情高峰。同時,新冠肺炎病毒仍不斷變異且具一定死亡率,提醒民眾目前仍不可鬆懈。根據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有高達9成患者為慢性疾病患者、7成為65歲以上長者,顯示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應小心。王鶴健醫師進一步提醒,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相較一般人更容易轉重症或引發嚴重併發症,而近期政府也新增氣喘為新一類族群,若是感染後病毒以侵犯肺部為主,患者容易覺得喘或持續咳嗽,對肺部有一定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則指出,依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相較一般人重症風險約高5-10倍,然而近年已有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若能把握時機好好使用,相信可降低新冠肺炎對糖尿病患者的威脅。王治元醫師補充提醒,已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無法正常控制血糖,甚至一般民眾若因新冠肺炎重症住院,一年內也可能會有血糖異常現象,恐影響免疫功能。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楊志新理事長也特別提醒癌症患者,癌友本身免疫力較差,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即使身旁親友防疫逐漸鬆懈,自己還是要持續維持警覺。除了新冠肺炎病毒仍持續潛伏,長新冠可能也將成為下一步需重視的威脅。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信彰理事長指出,在大量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診間長新冠患者比例約增加1至2成,其中以失眠、長期咳嗽等症狀最為常見,也較容易影響日常生活。而造成長新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病毒侵犯器官所引起、免疫發炎性的反應以及疾病轉中重症的後遺症。同時,相較於一般民眾,長新冠又更常見於高風險族群,黃信彰醫師說明,若能在感染新冠肺炎時就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能夠降低重症住院率,更能幫助快速降低體內病毒量,預防長新冠症狀的出現。王復德醫師也進一步說明,目前研究顯示,若民眾可於感染新冠肺炎後5日內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將有助於降低重症、住院風險。此外,提醒民眾,因應新冠肺炎病毒變化快速,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後,仍應遵照醫師指示完整服用5日,避免病毒產生抗藥性,未來恐無藥可用。疾管署周志浩署長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並不會一夕消失,而是會持續存在,疾管署也預測一月底二月初可能為下一波疫情高峰,雖然影響不大,但要維持台灣防疫表現,仍有賴民眾共同肩負防疫責任,落實四大防疫守則,才能共同迎向疫後新未來。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了幫助民眾更加了解新冠肺炎衛教資訊,今年也首度打造了新冠肺炎衛教網站,將最新防疫資訊、衛教資訊進行整理,幫助民眾快速瞭解各項資訊。衛教網站:https://reurl.cc/lZAMoq
第三波疫情高峰要來了 指揮中心估平均單日確診達3萬
國內今天新增1萬416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一增加37.3%,處於快速增加階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最近幾天上升百分比都在20%、30%,增加速度有加快趨勢,預計將有第三波疫情發生,初步估計高峰落在明年2月初,平均單日確診人數約3萬例上下。王必勝表示,自己近兩天到台北市各區域發現,因為耶誕節關係,很多地方都人潮洶湧,大家參與活動和聚會都非常踴躍,當然在疾病傳播上會加速;因應本土疫情上升,希望接下來跨年或其他活動,如果是在戶外,建議人潮洶湧、不能保持適當距離時,應自主配戴口罩,盡量不要飲食。王必勝也提醒,有些對象不建議參加大型活動,如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不要去參加,以免把疾病傳染給別人;未接種疫苗、長者、幼兒等脆弱族群,都不建議參加大型活動;依照現行防疫規定,自主防疫和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需要快篩陰性才能參加。本土疫情升溫,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全國專責病房共開設5200多床,隨著疫情上升,空床率有稍微減少,但仍有6成以上,預期本周會看到北部地區住院情形增加 ,將隨時針對病床情形做調整。口服抗病毒藥物方面,羅一鈞指出,過去幾周開立情形有逐漸下降,但隨著第三波疫情可能升溫,目前倍拉維(Paxlovid)存量為29萬人份,預計可使用152天,莫納皮拉韋庫存是8.1萬人份,預計可使用232天;兩種藥物數量相當充足,請醫師和民眾不用擔心,如有需要時可能再添購。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2022是台灣瘟疫年」,是一個由Omicron大流行所驅動的台灣瘟疫年。王必勝表示,詹教授可能都是注意台灣,其實Omiron是從去年11月開始影響全世界,「2022是整個世界的瘟疫年」,如果廣義去看,2020或2021何嘗不是瘟疫年?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以來本土累計死亡1萬4244例。詹長權認為,新冠肺炎很可能晉升為台灣第三大死因,僅次於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王必勝認為,只要死亡診斷書的甲乙丙丁死因有出現新冠肺炎,就認定是新冠肺炎死亡;但在歸類十大死因時,死亡主因是什麼,還需要統計處相關統計,目前還沒有資料。
民進黨立委陸續表態 支持「還稅於民」一人至少2萬元
「還稅於民」近日在台灣政壇引發話題,民進黨立委紛紛表態支持,立委何志偉今(26)日表示,民生問題相當重要,4500億元的「超收稅金」應要直接還財於民,才會讓人民真正有感,並指出一個人最少可以分配到將近2萬塊元。「不要忘記了任何的政府都是為了人民存在,尤其政府現在超徵這麼多稅金。」何志偉說,希望政府不要追求數字,財政紀律的數字雖然漂亮,但要真正把老百姓的錢,好好進行使用。他指出,現在台灣貧富差距擴大,應該要直接發現金,將超徵的稅金發還給人民,這是民眾應得的錢。此外,立委林楚茵則說,這幾年台灣防疫做得好,經濟成長相較其他國家都是好的,但數字是冷冰冰,民眾感受才是最重要。她認為,「超徵」這個字眼對稅務單位來講不公允,也不該使用的,自己身為財政委員非常清楚,每一元賦稅都是稅務人員依法課徵,政府是不能多收民眾一塊錢。林楚茵表示,每年政府都會編列「稅入」送交立法院經財委會通過,去年政府預估徵收2兆7242億5210萬,然而統計到11月底已課徵3兆796億7416萬元,不僅達標而且更有3554億2206萬餘。她說,與其說是「超徵」,其實正確的意義是「達標」,而實徵3554億2206萬餘中,則有2837億7539萬元來自於營所稅,也就是大企業因守住這波疫情而賺錢,但回頭看到餐飲業等服務業卻是受到疫情影響。林楚茵說,身為民意代表深知基層社會感受還是苦的,尤其受到疫情影響,不只是通膨,還有工作機會減少,都是民眾們心中的無奈。她認為,這種中央施政數據表現良好,但民眾們卻無感的情況,只會讓大家對政府的信心屢屢降低。林楚茵呼籲,政府應該把經濟成長的稅收「全民共享」、「還稅於民」,至於要用何種方式,五倍券、十倍券或現金發放,或是補助對象為個人或企業,則交由行政單位思考。立委陳亭妃也支持「還稅於民」,並建請行政院儘速提出配套措施,讓人民有感!立委何欣純則強調,「經濟成果,全民共享」,重點是後面那一句,之前就一直說要讓人有感,從紓困說到振興說到現在。她表示,再說一次,全民共享,才是重點。
今日新增7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 本土48例這裡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7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8例本土個案(41例BA.5、2例BA.2.75、1例XBB、2例BQ.1、2例BA.2)及26例境外移入(9例BA.2.75、8例BA.5、3例XBB、1例BF.7、5例BQ.1)。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XBB為19例、BF.7為5例、BQ.1為17例、BA.5為1,259例、BA.4為104例、BA.2.75為92例、BA.2為1,028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XBB為2例、BF.7為1例、BQ.1為5例、BA.5為1,432例、BA.4為5例、BA.2.75為7例、BA.2為2,534例。指揮中心指出,新增41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48例約85.4%,為14名男性、27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以上,分布為北部22例、中部6例、南部11例、東部2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13日至12月2日。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26例BA.5、BA.2.75、XBB、BF.7及BQ.1個案,為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其中檢出8例BA.5個案分別自日本及泰國(各3例),美國及德國(各1例)移入;9例BA2.75個案分別自越南(4例),日本(2例),柬埔寨、美國及韓國(各1例)移入;3例XBB個案分別自土耳其、日本及越南(各1例)移入; 1例BF.7個案自日本移入;5例BQ.1個案分別自美國(3例)、日本及法國(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2月7日資料指出,目前BA.5變異株佔比約為70.1%,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其衍生株BQ.1變異株傳播快速,受影響國家數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全球佔比升至36.2%且衍生出超過30種次分支變異株,於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佔比已逾5成,且仍持續上升;BA.2變異株衍生之BA.2.75及XBB等變異株佔比持續緩增加,佔比分別約7.8%及5.0%,另BA.4.6變異株佔比近期持續下降,已降至約1.7%,需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相較於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BQ.1變異株疾病嚴重度未增加,BQ.1的新突變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因此可能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現有疫苗(包含原始株與次世代疫苗)對BQ.1感染的保護效果可能減少,但對於重症的保護效果應無重大影響。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
春節有望復航小三通? 王必勝將視察金門這樣說
金廈小三通自新冠疫情以來中斷,但隨著我國邊境解封,不少台商都期待復航,國民黨團也呼籲應在春節前恢復小三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將在下周二(13)前往金門視察,是否代表春節前復航有望?他表示「為了恢復在做準備」,但目前都還在評估階段,會在適當時機復航。小三通自2020年因為疫情中斷後,對於經常往來兩岸的台商造成極大不便,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太三今年10月曾表示,農曆春節是小三通復航很好的時間點。如今距離農曆春節僅剩1個多月,王必勝將在13日前往金門醫院、金門縣水頭港視察,不禁引人猜測,小三通復航是否不遠了?王必勝今天晚間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由於最近中國疫情比較升高,假設未來小三通要開,需要先看一下離島防疫量能、如何中轉,因為量能比較小,要先規劃好,所以要實地去看,同時也和金門縣政府商量一下。王必勝說,因為小三通是從廈門到金門,再轉飛機回台,假設旅客在中途有症狀,需要留在金門篩檢,如果確診則需要居家照護,這些人應該在金門沒有住所,雖然有防疫旅館但數量不多,需要實際到現場看,「這些都要先想好,不要到時候手忙腳亂」。至於小三通是否有望在春節前復航,他急忙表示「我不知道,這超出我能夠決定的」,並強調目前是為了恢復在做準備,都還在評估階段,開放時間點是多面向評估、不是只有防疫,會在適當時機恢復;陸委會也會詢問指揮中心的防疫意見,所以想說去實地看一下,會比較清楚該做什麼準備。
因應入境旅客增長 明年起不具健保非本國籍人士確診須自付確診費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緩,邊境及社區防治政策穩健鬆綁,規劃自2023年1月1日起,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確診COVID-19,其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付。指揮中心指出,現行民眾於國內確診後隔離治療或隔離治療期間之相關醫療費用,不分國籍、或是否具健保身分,均由政府預算支應。依據監測資料顯示,本(2022)年截至11月28日止,非本國籍人士確診個案數計260,929例,占本年確定病例數3.2%,其中112例為中、重症個案。為因應入境旅客人數穩定成長,預計自2023年1月1日起(確診隔離起始日),調整COVID-19確診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對象(以確診當下之身分別為主):一、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論是否具健保身分)、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以及在臺受聘僱之外籍人士(含藍領移工、白領應聘、失聯移工、境內僱用之外籍漁工等),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政府預算支應。二、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如於在臺期間確診,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個案自行負擔。指揮中心說明,請相關部會(外交部、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宣導不具健保身分之外籍人士(含旅客、短期來臺交換學生等)於入境前建議投保醫療險,在臺期間應遵守現行防疫規範,外出時可攜帶乾洗手用品隨時保持手部清潔,返回住所時,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如果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時,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其他公共場所,確保防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