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耳鼻喉
」「台灣耳鼻喉躍上國際舞台」的推手 侯勝博醫師獲獎仍謙虛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獲選為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的醫療奉獻獎,出身醫師世家的他,父親是小兒科醫生、大哥是心臟科醫生、二哥侯勝茂當過衛生署長且現任新光醫院院長、三哥是牙醫師,侯勝博醫師則是排行老四。侯勝博醫師為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定教授,目前擔任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曾先後擔任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孫逸仙癌症中心耳鼻喉科主任及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現任),在國際上更是耳鼻喉科學界知名學者-世界頭頸部腫瘤醫學聯盟(IFHNOS)2018年選出之全球16位頭頸手術大師之一。最近更接下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AAOHNS/F IAB chair),這職位應是非美國人可以在AAOHNSF擔任的最高官職。侯勝博醫師的求學歷程也非常不凡,1992至1993年間,從臺灣遠赴美國匹茲堡向當時世界級大師尤金、尼古拉斯、邁爾斯(Eugene N Myers)學習頭頸外科及最困難的顱底手術。回國後不僅嘉惠許多病患,更將這獨門絕技教授給本國及從世界各地來向他學習的醫師。侯教授至少在30個SCI期刊擔任審稿者角色,另外也是知名期刊喉鏡(Larygoscope),white journal(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European Archives OtoRhinoLaryngology等國際期刊的編輯委員,更推薦十位以上的各國學者(包含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知名大學)升等教授,長子侯宗佑醫師更在侯勝博的指導下,逐漸成為頭頸腫瘤界的後起之秀、明日之星。林口長庚醫院方谷豪醫師分享,2006年在侯勝博醫師創立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時,他和王誌群醫師(現為義大醫院頭頸部腫瘤外科科主任)都還是總醫師,侯醫師帶領著他們從諸多國內外學會的章程中,草擬了第一版的組織章程,之後侯醫師透過其廣大的人脈,北、中、南、東四處奔波,學會終於在2006年7月29日成立。之後侯勝博醫師繼續成立了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ASHNO,並擔任創會理事長,下台後仍能繼續擔任該學會的秘書長,一直服務亞洲地區的頭頸癌學界,已經將近16年。方谷豪醫師說,被美國耳鼻喉科頭頸外科醫學會任命為Eugene N. Myers, MD International Lecture on Head and Neck Cancer的Myers’Lecturer(邁爾斯演溝者)是耳鼻喉科醫師最高的榮譽,歷屆得主不乏世界級大師,但侯勝博教授早在2014年即為此獎項的得主,也一直是他認為的「Impossible dream」終於成真。侯勝博醫師在2017年還獲得美國耳鼻喉科頭頸外科醫學會的另一個大獎Nikhil J. Bhatt, MD International Public Service Award用以彰顯其對科學、學術(學會和教育)及公共事務的熱心暨貢獻,侯教授的恩師尤金、尼古拉斯、邁爾斯更親口對他說:「沒有人能像你贏得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的兩個主要大獎(Nobody can win two major awards in AAOHNSF like you)」。方谷豪醫師透露,侯勝博醫師獲選為本學會的醫療奉獻獎,卻一直很謙虛地說是不是太早得到?但對他來說,侯勝博醫師獲獎實在是實至名歸!
PCR篩檢地圖增190家社區診所 快篩陽可前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為避免輕症疑似個案集中於大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急重症醫療量能及引發院內感染,指揮中心自2020年建置COVID-19採檢網絡,指定199家社區採檢院所,提供有採檢需求之社區民眾前往。由於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確診個案遽增,為擴大基層醫療防疫量能,強化COVID-19採檢分流,指揮中心開放診所提供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並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共同合作,公私協力,擴充採檢量能,以提高民眾採檢可近性。(圖/指揮中心提供)經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提報有意願提供採檢服務,且完成診所採檢點、感染管制及傳染病通報自我查檢整備作業之診所家數,共計437家,其中190家完成合作檢驗機構規劃,已納入COVID-19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可提供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民眾,或有COVID-19相關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等符合公費檢驗者進行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診所名單已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臺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網址:https://reurl.cc/QjM9bM ),以利民眾查詢。請民眾前往上述診所之前,先以電話預約聯繫,確認服務時段及預約狀況再前往。其餘有意願且已提出申請之診所,刻正由聯合會及學會協助媒合檢驗機構,將於完成整備作業後,納入下一波公布名單。(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如自覺有風險且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相關症狀,或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時,請佩戴醫用口罩,就近前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由醫師評估進行PCR核酸檢驗。當出現COVID-19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心跳超過100次/分鐘(無發燒時)、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等嚴重症狀時,建議儘速前往醫院急診就醫。指揮中心將持續擴充採檢量能,強化採檢分流,以兼顧民眾檢驗需求及保全醫療量能。
女舌頭潰瘍拖延2個月險變癌末 醫告誡:切勿自行判斷延誤病情
疫情期間許多民眾身體有狀況卻不敢就醫,小心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暨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分享,近期收治的一名病例,該名女病患因為疫情期間不敢就醫,差點演變成舌癌末期,所幸經過手術後已無大礙。醫師陳穆寬分享一位舌癌女性患者,從今年4月就出現舌頭潰瘍症狀,超過1個月都未見好轉,計畫前往醫院就醫時,適逢疫情爆發只好暫緩。又過1個月後,該名病患的潰瘍仍未好轉,甚至變成硬塊,患者擔心是口腔癌,急忙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就醫治療。陳穆寬表示,門診時就發現,病患的舌頭潰瘍已經演變成舌癌,必須迅速進行手術。醫師憂心,可能會轉移到頸部淋巴結、甚至遠端轉移,1週內安排所有檢查後,迅速動手術將患者腫瘤移除,所幸經過手術後患者已無大礙。對此,陳穆寬醫師提醒,如果有口腔疼痛、口腔潰瘍、口腔不明出血、口腔腫塊、頸部腫塊等症狀,務必盡快就醫,切勿自行判斷而延誤病情,將小問題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