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狐蝠
」照養臺灣狐蝠野放首例!不到1個月被吃了 「蝠寶」生前呆萌身影曝光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經過200多天的照料和治療,於上月12日成功野放,並在牠身上裝設二合一發報器,以人工方式追蹤。不過,追蹤小組本月6日發現蝠寶身上的GPS發報器掉落,經勘查周遭環境,發現狐蝠毛髮、殘體,疑似遭到猛禽掠食。花蓮分署表示,「蝠寶」是由狐蝠志工鍾秀綢於今年4月20日通報救傷、在花蓮市文創園區附近拾獲失親的幼體,當時僅重約80克,由專業獸醫人員照養並嘗試於原處等待母蝠接回,但沒成功,考量幼蝠太小尚需密集照顧,4月23日送往在池上的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安置(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因過去並無臺灣狐蝠幼體照養後野放的案例,花蓮分署、野灣團隊、台灣蝙蝠學會 及國立臺北大學教授陳湘繁,對於野訓準備、野放方式做了很多討論及研究,並採納日本狐蝠專家的建議,制定「蝠寶」的照養及野放計畫,終於在11月12日順利野放。為了掌握狐蝠照養個體野放後於野外棲息與覓食情形,野放團隊在蝠寶身上裝設二合一發報器,以人工方式追蹤確認其日棲點,定期下載衛星定位訊號掌握其夜間活動地點,將為花蓮地區狐蝠族群提供更多棲地利用的資訊,也是臺灣首次照養臺灣狐蝠幼蝠並成功野放的重要案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不過,團隊於6日上午追蹤時,發現蝠寶的GPS發報器掉落在日棲點周遭,隨後加派人力搜索周邊環境,發現部分狐蝠皮毛散落地面及骨骸,推測蝠寶可能已遭受捕食。根據現場遺留的證據及環境狀況判斷,最可能情況是遭受猛禽類的攻擊。由於線索有限,且野外環境因素多樣,花蓮分署經詢問多位專家,初步認定日間活動型的猛禽可能性比較高,亦直接顯示臺灣狐蝠確實面臨天敵捕食之威脅因子。此次事件,除可結合現場線索進一步分析,提出台灣狐蝠在野地可能的風險因子外,更可歸結相關經驗也可以提升未來臺灣狐蝠野放的成功率。
巨型蝙蝠出沒溪頭? 專家比對疑似本土最大「台灣狐蝠」
網路近日流傳1段蝙蝠在野外飛翔的影片,畫面中蝙蝠摺翅展開有如猛禽般巨大,讓人嘖嘖稱奇,根據網友表示,影片是在溪頭1處茶園拍到,不過台灣蝙蝠研究專家、也是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秘書鄭錫奇對此表示存疑。台灣狐蝠以植物果實為食,也是體型最大的蝙蝠。(圖/Youtube)根據《自由時報電子報》報導,鄭錫奇指出影片中的蝙蝠可能是「台灣狐蝠」,但是就目前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台灣西部未曾發現過台灣狐蝠,懷疑拍攝地點極可能是網友誤植,但日後也會將溪頭一帶列入蝙蝠觀察重點區域,來釐清真相。根據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網的資料顯示,台灣狐蝠為台灣特有亞種,是台灣最大的一種蝙蝠,過去在綠島數量相當多,但因過度獵捕現今幾近消失。一班來說,大型蝙蝠科並不是用超音波來定位,而是以視覺為主,所以這類蝙蝠都會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台灣狐蝠為台灣特有亞種,是台灣最大的一種蝙蝠。(圖/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網)鄭錫奇也指出,台灣狐蝠臂長12到14公分,飛翔時雙翼展開可長達1公尺,身體背部和腹部毛色為暗褐色,頸肩部有一環繞的金黃或乳白色短毛,影片中的蝙蝠特徵與此十分相似,加上吻端突出、似犬類的鼻子,整體看起來很像狗或狐狸的頭型,因而得名「狐蝠」。鄭錫奇進一步表示,生存在台灣、包含離島的蝙蝠至少有36種,分屬於6個科,包括大蝙蝠科3種、蹄鼻蝠科2種、葉鼻蝠科2種、摺翅蝠科1種、游離尾蝠科1種,以及蝙蝠科27種,有一半以上是台灣的特有種類;台灣的蝙蝠多以昆蟲、蜘蛛、果實和花粉為食物,不會吸血,對抑制昆蟲特別是農業害蟲,以及幫助植物傳播種子、傳授花粉都有相當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