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環境
」 行人地獄騎士「未打方向燈」遭連開7罰單「秒噴8400」 交通部揭沒列入微罪不罰原因
許多熱心民眾在路上看見有駕駛違規時,都會選擇拍下證據檢舉,以期台灣交通環境可以更好,不過後來也出現「檢舉魔人」,讓一些駕駛感到困擾,日前立委王世堅就質詢「未打方向燈」檢舉不斷,且有機車族一次連收7張罰單噴8400元,質疑違反比例原則,對此,交通部也進行回應。行政院先前通過了相關修法草案和配套措施,將最高罰款限制在1200元以下的輕微違規列入不予民眾舉報並且不計分的範疇中,包括騎機車未戴安全帽、騎車講手機、汽機車駕駛時吸菸,以及在圓環、交叉路口、公共場所出入口、消防栓前停車、併排臨停以及違停在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等十種情況,不過並沒有列入「未打方向燈」。而王世堅近日在立法院提出書面質詢,表示去年「未依規定打方向燈」的違規案件高達108萬3607件,且還有的案件是連續檢舉,曾有機車騎士一口氣接到了7張罰單,遭開罰8400元,另一個案例則是有騎士2分鐘內,在不同路口因未打方向燈,遭後方車輛檢舉3次,質疑這樣開罰是否違反比例原則,且大量的檢舉是否造成警力的負擔。對此,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也說明,「未打方向燈」並未列入微罪不開放檢舉的修法當中,是因為打方向燈屬於後方車輛判斷前車行進方向重要設備,也攸關行車安全,且目前未打方向燈的罰鍰範圍在1200元到3600元,因此未納入最高罰鍰1200元以下交通微罪中。不過林福山也指出,現行法規規定如果要檢舉同一輛車的違規行為,檢舉時間需間隔6分鐘以上,且需要行經至少1個路口。如果未達到6分鐘的間隔或者未經過1個路口,則連續檢舉將僅被視為一次舉報。這樣的規定已經考量到比例原則,同時也提供了相關的申訴管道。至於未來是否會考慮檢討違規檢舉的間隔時間或者距離限制更長。林福山也指出目前警方主要以靜態方式執法,而動態方面存在一些困難,考慮到危險程度和可控性等因素,仍然需要民眾的協助。目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並未對檢舉時間和間隔進行檢討,立法委員和交通委員會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和結論,將尊重委員會的審查結果。
重申交改5訴求 路權團體促立院退回交通條例修法案
政府雖在過去不斷宣示將持續推動交通改革,朝著2030年前,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三成、零死亡願景前進。但數據披露,2023年因交通事故死傷人數不減反增,高達3023人命爲此喪失性命。公民倡議團體「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故特意選在3月23日晚於全台五地串聯舉辦集會活動,透過摺紙鶴、蠟燭悼念儀式來交通罹難者。隨著政府的政策推動,讓「交通零死亡」願景在社會上呈現顯著的成果,據交通部統計資料指出,2023年台灣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3023人,雖離政府期許目標仍有一段距離,但較前年同比下降1.3%。然而,近日行政院會通過交通部擬具「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内容提及「1200元以下微罪不能檢舉、不記點」舉凡違停在人行道、行人穿越線、公車站、身障專用格、學校等地將無法檢舉,引來路權團體抗議。「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召集人YC表示,交通安全議題并非只是交通議題,而是國安問題,我國每年至少3000人因交通事故喪命,希望透過本次活動,以紀念於交通事故中而離開人間的生命。YC進一步指出,望透過此次活動讓更多人關注交通議題,重新審視台灣交通環境,並進一步向政府發出要求改善的訴求。「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針對交通改革向交通部及立法院提出5大訴求。第一:健全人行設施,進行道路工程改善,杜絕違停常態化。第二:改革駕訓制度,對於不適任駕駛、高齡駕駛等的相關回訓制度,建立合理管控駕駛人的措施。第三:交通執法進行改革,具體評估與規劃執法人力需求及增加基層參與,改善執法量能不足的問題。第四:配套措施整頓規劃,在道路環境改善前,應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宣導教育民眾及司機應當在在合法位置進行停靠及相關作業。第五:立法院應退回修法草案,在取得民間共識前應退回法案,並與相關團體「召開公聽會」,廣納各團體意見,共同討論工程設計法規與政策改善交通問題,避免製造用路人對立。
導護媽媽站斑馬線旁 駕駛直接開過「竟收罰單」崩潰:她沒要過馬路
台灣交通環境被外媒稱為「行人地獄」,警方為洗刷此罵名而展開交通大執法,針對不禮讓行人的車輛加強開罰;不過一名網友投訴,日前他開車經過學校門口,一名導護媽媽站在路邊,當時並沒有學生要過馬路,他便直接開過,沒想到事後卻收到未禮讓行人罰單,讓他崩潰表示「導護媽媽沒有要過馬路啊!」一名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公開版」發文,他表示自己日前載孩子上學後返家,行經校區旁的斑馬線,有一名導護媽媽站在路旁,不過並沒有小孩要過馬路,因此他直接駛過,沒想到事後卻收到檢舉罰單,上面寫著「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通過」。一名網友投訴,日前他開車經過學校門口,一名導護媽媽站在路邊,當時並沒有學生要過馬路,他便直接開過,沒想到事後卻收到未禮讓行人罰單。(圖/翻攝自臉書「爆料公社公開版」)原PO收到罰單後相當氣憤,表示當時該名導護媽媽並沒有要過馬路,沒想到警方卻誤解他不禮讓行人,讓他直呼根本是「搶錢罰單」,表示「開車禮讓行人我絕對支持,但像這樣不明不白的遭罰內心真的很不爽,盼望大家給我指教」。貼文曝光後,立刻引起熱議,網友紛紛留言「那個民眾檢舉會不會太矯枉過正了呀!不知道導護的工作嗎?她不是行人呀」、「如果『導護站在斑馬線』都算行人,這開單下去,上下課學校前面應該沒車能開了」、「導護媽媽表示:我只是站在那,沒有要過馬路」、「要不就是製單的警察沒仔細審核,要不就是再拼業績,導護媽媽站在斑馬線上不相信警察分不出來是行人還是在站導護」。
打臉交通大執法!女童斑馬線等1分鐘無車讓 警:沒接到檢舉不開罰
台灣交通環境被外媒稱為「行人地獄」,警方為洗刷此罵名而展開交通大執法,針對不禮讓行人的車輛加強開罰,但有網友發現許多駕駛依然不甩法規,台中一名女童近日在斑馬線想過馬路,卻等了近一分鐘都沒有車輛禮讓,畫面曝光後引發熱議,當地警方則表示,如果沒有民眾檢舉,警方無法開單。YouTube頻道「王男の交通日常」貼出畫面,一名女童在台中市西屯區西屯路與宏恩五巷路口想過馬路,但當時有輛賓士轎車違停在斑馬線上,女童冒險站在斑馬線上等待經過路口,來往車輛卻對女童視而不見,除了原PO和另名女騎士都無人相讓。期間還有人對禮讓車輛頻按喇吧,甚至有重機挑釁,女童最終等了52秒,等待45部汽機車通過後,才抓準沒車通過的時機跑網路中,畫面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認為此畫面體現許多駕駛人的素質,更打臉警方所謂的「交通大執法」。當地警方則表示,5月1日至14日針對路口不停讓行人,共取締124件,不論汽機車,可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人行道違規停車或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共取締2219件,3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警方也強調,原Po者要將這段影片寄到警察局的檢舉信箱,才會根據影片上的車牌,依據上述法條直接寄出罰單,但若沒人檢舉,就不開罰。
台交通環境遭CNN評「行人地獄」 「買便當險失去兒子」部落客:實至名歸
台灣交通環境近日屢登國際版面,還被CNN評為「行人地獄」,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部落客作家「我是小生」則認為此評價「實至名歸」,並分享他帶2歲兒子買便當,在拿錢包的空檔差點失去寶貝孩子的經驗,也讓他譏諷表示「所以說生育率墊底很意外嗎?」「我是小生」在自己的臉書提到,他某日晚間獨自抱著兒子在家附近買便當,該便當店位於騎樓,一旁則是畫滿紅線的二線道馬路,最近的付費停車場在1公里外,沿途屈指可數的停車格也早就被停滿,紅線上則停滿了違停汽機車,「行進的機車夾縫中加速求生,汽車也絲毫沒有要減速的意思。」「我是小生」表示,他在結帳時一手提著便當飲料、一手抱著孩子,騰不出手從後背包中拿錢,於是將孩子放在地上,但就在短短的幾秒鐘內,孩子便衝到騎樓外,而旁邊的視線被違停的汽車和占用馬路的立牌擋住,「只要他再踏出去兩步,沒有任何駕駛人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煞車」。「有那麼一秒鐘的時間,我意識到我要失去他了。」該名部落客在文章中提到,他當時一邊喊一邊衝出去,卻發現自己似乎要來不及了,所幸一旁等便當的客人伸出援手、拉住孩子,這才阻止一場悲劇。「我是小生」也表示,鬧區的空地寧可變建地,而鬧區沒有配套停車場停車格,紅黃線就等同虛設,畢竟「誰會願意停在一公里外走去買便當」,而在馬路沒有人行道,商家商家佔用騎樓把行人空間往外擠,違停再擠一次順便阻礙行車視線等情況下,完美的殺戮死角也就此產生。「種種的小事件疊加在一起的蝴蝶效應,就是台灣的家長很有可能在買便當的時候失去一個兩歲小孩。」該名作家無奈表示,綁牽繩還會被指指點點說把小孩子當狗,質問「所以說生育率墊底很意外嗎?」並諷刺地說「能夠在台灣長大成人,大家肯定都是從地獄活過一遭的超級人種,千萬不要看輕自己。」這篇文章也引來熱烈迴響,網友也紛紛分享自己的經驗,有人說「我是用很扭曲、或很不雅的姿勢,把小矮人夾在牆壁、或是雙腿間」,也有人提到「我有一次帶兒子從婦嬰用品店出來,還在人行道上,兒子就被騎在人行道的機車撞到了!」眾多家長也期望能還給行人安全道路,別讓孩子在兇惡環境下成長。
外送平台意外多 台灣基進參選人:送貨員合險只治標
近日發生多起食物外送平台送貨員事故,引發社會討論,勞動部也緊急進行專案勞檢,民進黨與台灣基進共推的立委參選人陳柏惟今天(17日)指出,外送平台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對城市產生三大衝擊,呼籲政府一方面要「鬆綁現有法令,鼓勵創新」,另一方面也要「補上法律漏洞,有效管理」。陳柏惟指出,外送平台盈利部分來自「規避固定成本」,就是以外包方式與外送員合作節省薪資,再透過獎勵機制,鼓勵外送員多接單,驅使外送員利用超速、違停等方式增加效率,增加風險,但成本不僅由外送員本身吸收,消費者在享受這些好處時,也共同負擔社會成本,他指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一切我們正共同承擔。」陳柏惟認為,現在的趨勢,人潮不再流向街邊餐廳、傳統商圈與夜市,而是在家裡等外送,自然會造成「物流」取代「人流」時,街邊店面競爭力下降,傳統商圈衰弱,當外送餐飲市佔率提升後,對於城市零售業的衝擊,可能會讓商圈更不容易匯集人潮,若是政府只懂得「增加停車位」,或是「商圈營造」來振興商圈,無法解決問題。陳柏惟分析,外送餐飲的「物流」造成交通高鋒,和可在半夜等離峰時段運輸的傳統物流不同,常擠在尖峰一同出現,進一步惡化交通,造成壅塞;以現有的台灣交通環境,每個人都可能承受著過高風險,這不是透過「外送員納保」就能解決,而要透過制度改革、道路安全設計、運具使用習慣改變,提升交通的安全。陳柏惟說,以立委的職權來說,面對新興營業模式造成的衝擊,一定要立法加以管理,強化城市間人與人互動的創意,並要改變城市規劃者的舊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