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董事長
」 台泥 張安平 水泥 台泥董事長 泰豐將推動台版CBAM 環境部長彭啟明:明年水泥、鋼筋進口試申報碳足跡
環境部將於明年開徵碳費,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喊話,碳費制度須配套台版CBAM,否則沒要求進口支付碳成本,會把產業搞掉。環境部長彭啟明今(7)日表示,他承諾推動台版CBAM,預計於明年要求水泥、鋼筋進口須試申報碳足跡,會盡快實施,不過涉及多部會、需通報WTO等,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完成整個制度。彭啟明今日到立法院社福環衛委員會專題報告「垃圾裸露堆置及災後垃圾妥善處理對策」。他會前說明,我國水泥業因應繳碳費,努力減碳,進口水泥則不用,如果沒有保護本地產業,反而造成不公平。因此他承諾推動台版CBAM,減少我國企業壓力、實現公平正義原則,預計明年先要求水泥、鋼筋進口試申報碳足跡。至於具體時間,他表示會盡快實施。彭啟明指出,最早推動CBAM的歐盟約於明年年中公布細節,2年後才開始繳費,環境部將視歐盟情形同步推動台版CBAM,不過因涉及財政部、經濟部、需通報WTO,需要一些時間完成這項制度。彭啟明提到,目前環境部正在研擬「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讓繳碳費的企業可自願性申報碳足跡,未來也會逐步制訂強制性的碳足跡管理辦法。此外,未來公共工程或政府的綠色採購比例應完全加強,以刺激淨零生態系的啟動。
台泥大陸廠光儲整合超猛! 年減碳7999噸+省近1億元電費
認真做好節能措施可省下多少錢?台泥 (1101)去年在大陸的兩個廠就省了近1億元。台泥19日發布最新大陸可持續發展報告,提到今年底將完成兩岸水泥廠國際科學減碳目標SBT1.5度路徑設定,其中光是在廣東英德廠、廣西貴港廠的光儲整合系統,就減碳7999噸、節電效益近1億元。台泥19日股價收在32.7元、小跌0.46%。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建材消費市場,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雖然大陸水泥需求短時間內不會起來,但是若2025年起大陸水泥業全面納入碳交易市場,台泥在大陸的競爭力將更強,凈利潤會往上成長。台泥表示,目前於廣東英德廠、廣西貴港廠分別完成8MW、7.89MW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搭配大陸水泥業最大之43.2MW/107.3MWh與5.6MW/33.54MWh儲能系統,2023年共減少1401萬度外購電力,節省電費支出近4000萬元,相當於減少7999噸CO2e排放;儲能系統透過峰谷電價差,2023年為這兩廠區節約近5000萬元,節電整體效益近1億元。台泥在大陸江蘇句容廠也規畫建置光儲整合系統。台泥也早在2022年11月,於江蘇句容廠全礦區導入14台無人駕駛電動礦車,可自動規畫最適化路徑,減少礦山現場人力需求76.9%;生產流程包含倉儲、出貨也都導入自動化技術,像是英德廠從水泥裝袋至裝車疊包,不需任何人力作業;韶關廠的智能化倉庫,具有無人自動叉車,可自動執行包括搬運、收貨、上架和領料等任務,有效提升75%倉庫維運的工作效率。台泥杭州營運總部的公亮大樓,預計今年第四季落成啟用,以「綠色、健康、智慧」為核心理念,採用低碳水泥、部署太陽能發電,搭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打造的儲能系統、51支DC-DC快充樁,已取得世界級綠建築LEED金級預認證、健康建築WELL鉑金預認證與大陸綠色建築評價標誌二星預認證。台泥13日公布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645.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5.49億元,年增19.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2.2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26億元,減少約14.7%,每股稅後純益(EPS)0.51元。除了大陸水泥市場供過於求,營收及獲利皆減少,花蓮的和平電廠與工業港、水泥廠也受震災影響,預期要到年底前陸續恢復正常。不過台泥提早佈局歐亞低碳水泥市場,認列土葡子公司營收後,讓台泥今年第二季及上半年的營收都較去年同期增加。
台泥減碳新招超狂! 進軍非洲連「這東西」都拿來當燃料
台泥(1101)低碳水泥布局全球版圖,正式進軍非洲中部的喀麥隆。台泥葡萄牙子公司CIMPOR在19日於喀麥隆啟用全球第一個創新水泥製程、「沒有水泥窯的水泥廠」,此廠大量使用低碳鍛燒黏土替代傳統水泥廠使用的高碳排熟料,也因為使用鍛燒黏土,生產過程不需高溫、減少能源使用,讓台泥喀麥隆廠生產的低碳水泥,比傳統水泥少40%的排碳量。特別的是,喀麥隆廠也使用非洲當地的可可果殼、腰果殼作為生質燃料,取代傳統水泥廠使用的煤炭,不僅生產可以大幅減碳,溫度消耗也可減少40%。台泥喀麥隆新廠位於Kribi,由喀國總理約瑟夫、台泥總經理程耀輝、CIMPOR執行長Suat Calbiyik共同宣布啟動。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希望藉由喀麥隆充沛的綠色能源,讓這座新廠成為全世界最低碳的建材工廠,生產全球最低碳的水泥。張安平表示,二十多年前造訪喀麥隆時,發現喀麥隆是一個美麗、充滿發展潛力的國家,有很好的農業基礎與礦物蘊藏,居民也非常友善,很高興20多年後能回到喀麥隆來建廠,實踐低碳生產也協助當地經濟發展。台泥喀麥隆廠將優先僱用當地人,上下游產業鏈預計將帶動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台泥表示,喀麥隆新廠具有三項特色:使用低碳鍛燒黏土,當地有充沛水力發電之綠電,以及使用生質燃料。台泥目前100%持有的葡萄牙CIMPOR公司擁有獨步全球的鍛燒黏土生產技術deOHClay,此次在喀麥隆廠使用之主要原料即為鍛燒黏土,煅燒黏土因成份中不含碳酸鹽,故在熱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只會釋放水蒸氣和一些微量排放物。台泥受惠今年3月完成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完成交割,截至今年6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近200億營收。台泥企業團所屬的達和航運也增添新船生力軍!台泥表示,達航近日與中國大陸造船廠江蘇海通簽約,訂造二艘6.35萬噸Ultramax新式環保散裝船,預計於2026年竣工交付,能成為台泥擴大經營歐亞非低碳水泥市場的助力。達和航運在2015年開始積極汰換舊船,汰換率達七成,至今有新式水泥及散裝環保船共9艘加入營運,符合國際海事組織新式環保船佔全船隊81%,優於多數台灣同業。目前擁有7艘8萬載重噸以上的卡薩姆型節能環保散裝貨船,主要為全球化的期租營運,客戶範圍包括礦業公司、農產品出口商、能源公司等,皆為外部世界知名租家。此次新購入的2艘Ultramax新式環保散裝船,較現有達航散裝船船型及承載噸數相對較小,對東協等新興市場水深較淺的港口,達航此次採購之Ultramax適航性上更靈活。
國際布局有成 台泥5月營收138.6億年增44%再創新高
台泥(1101)公告2024年5月營收為138.6億元,年增率44.44%,月增率19.21%,再創歷史單月新高,今年1到5月累計營收為511.72億元,年增率也有13.57%。台泥11日股價小跌0.61%、收在32.85元。主因就是先前擴大持股的土葡水泥廠併入財報、開始貢獻營收,台泥新能源事業也循序成長,綠能、儲能、電力交易等領域營收較去年同期均有成長。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在今年股東會上宣布,台泥將轉型為集團控股公司,支撐台泥發展的「四隻腳」包括台灣地區水泥、大陸地區水泥,以及歐亞非低碳水泥市場,土耳其與歐洲非洲國際化布局、新能源領域等。從數字上來看,台泥今年3月6日起將OYAK及Cimpor併入財報,短短三個月時間,累計營收已經超過百億元,大幅增加對台泥的營收貢獻。對於土、葡及非洲今年的水泥市場營運,台泥表示,低碳建材將成為台泥在歐洲市場的主要競爭力,「樂觀看待」今年及未來的營運前景。
台泥大航海時代2/「水泥慘業」新商魂 歷任四屆老董穿梭時空從戰後建設打到國際盃
今年開春推出的電視劇《商魂》,是國產實業砸大錢投資拍攝,講其創辦人林燈為爭取「中華水泥經營權」,在政商界經歷爾虞我詐的故事。戲裡的華泥,正是台灣第一家上市公司,股號「1101」的台泥,目前歷任四位董事長,在台灣從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百廢待舉、十大建設到現在轉型升級打國際盃,各有重要戲份。台泥源自於日治時期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高雄工場」,1945年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1953年起政府為推動耕者有其田政策,需徵收土地,鎖定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基隆顏家、高雄陳家等5大家族,但因資金短缺,便以釋出水泥、紙業、工礦、農林等4大公司股票,作為強制徵收土地賠償。「儘管說是4大公司,但大家心裡都想著,水泥才是最主要的」,國產二代、中保科集團總裁林孝信提到為何投資拍攝電視劇時透露;從百分之百的公營事業變成民營化,因為是讓地主們的土地轉為股票,過程中也建立了台灣證券市場的發展。台泥第一任董事長由板橋林家輩分最高的林柏壽接掌,從1954年到1973年。第二任董事長由鹿港辜家的辜振甫接任,任期從1973年到2003年,長達30年,參與了1974年啟動的台灣十大建設,跟著國家的政策開疆闢土,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的台泥大樓,有一間專門為老董事長辜振甫重建的書房,以感懷他的貢獻。1999年6月7日台泥公司舉行民營化45週年慶暨新大樓落成典禮,當時台泥董事長辜振甫與總經理辜成允共同向與會貴賓致意。(圖/報系資料照)接著接棒的是辜振甫次子辜成允,他是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學院企管碩士,也曾獲美國艾森豪獎學金赴美進修,1991年學成歸國後擔任台泥總經理,但台泥原本培養的接班人、長子辜啟允在2001年底突然過世,辜成允被推上火線選任董事長。「其實台灣水泥業景氣在1993年創歷史新紀錄後,後來供過於求、景氣低迷不振,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更讓水泥廠因限電造成產銷不順,可說是水泥市場最淒慘的一年。」業者向CTWANT記者說。所以辜成允一上任就大力整頓台泥,儘管出身台灣最有歷史的老家族、經營的是老行業,「就像是『少主中興』,他說服眾多老臣、老股東做組織再造,強調經營效率,不斷創新,」同業跟CTWANT記者說,「台泥真是台灣最早致力轉型的傳統企業,儘管『登陸』時間比同業晚,但卻『後發先至』!」儘管經營管理是美式作派,但辜成允念茲在茲的也是「儒商精神」及「環保是責任,不是成本」的觀念,讓水泥業這種傳統的環保污染大戶,開始進化為環保先行者,利用生產廢棄物走向循環經濟。台泥是國內最早跨足碳捕捉的企業。(圖/台泥提供)好學的辜成允也早在2012年時,就跟CTWANT記者聊到,他正在研究「碳捕獲」技術,他興奮分享這個當年聽起來就「過度先進」的概念,見記者不相信,還手腳並用地解釋要怎麼把二氧化碳打進廢棄的地層裡。其實辜成允接手時,兄長辜啟允、父親辜振甫相繼離世,加上先前轉投資的和信超媒體大虧損,正值台泥風雨飄搖之際,直接扛下千億負債,他大手改革,每天工作到三更半夜,成功讓業績持穩,2006年開始EPS提升到2元以上,後續穩定成長。可惜的是,辜成允在2017年時意外摔倒過世,龐大的台泥集團緊急交由辜成允的妹婿、當時嘉泥董事長張安平,當年張安平主要著重在觀光飯店業的發展,但在擔任這場「家族企業救火員」後,馬上全心投入。張安平接掌台泥至今七個年頭,遇到新冠疫情、全球流行減碳和高額碳費、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等,被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狂喊的「慘業」,卻在張安平手上,走出台灣、布局全球四大洲,還進軍低碳與新能源,去年營收1093億元後,今年3月合併營收136.49億元、年增16.36%,更創下歷史新高。
台泥大航海時代1/走出地震暴雨賠本陰霾 張安平領軍TCC七年進軍四大洲低碳+綠能
「我們走在一條對的路上!」台泥(1101)在5月21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張安平現場宣布,要把台泥的英文名稱從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改為TCC Group Holdings,「這是脫胎換骨,翻開新的一頁!」張安平口中「新的一頁」,正是台泥迅速走出花蓮大地震陰霾的關鍵。「基本上4月花蓮的和平廠和電廠是一度全停,廣東在4月時暴雨也有嚴重影響,大陸市場目前是賠本的。」但「在這麼大的衝擊下,過往的主力無法生產時,其他的產業可以把營業額和利潤撐起來。」張安平說。以4月的財報來看,營收116.26 億元,雖然月減14.8%,但年增27.8%,再創同期新高,證實台泥七年轉骨有成。台泥水泥事業從2018年跨出大中華地區後,以土耳其為起點,開始著手擴展在歐洲和非洲的業務,去年起陸續宣布擴大在土耳其合資水泥公司OYAK以及葡萄牙Cimpor持股;台泥也透過在荷蘭控股新能源的NHOA公司,當地賺的錢就留在當地繼續投資,避免匯率風險。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不再偏重兩岸水泥,歐非市場及新能源成為第三、四隻腳。(圖/台泥提供)一開始為什麼會選擇土耳其呢?張安平曾說,2017年進入台泥後,到世界各地考察,他看好土耳其人口多達8000萬人,且臨地中海,可以往歐洲和亞洲走,商業大城伊斯坦堡幾千年以來就是東西方的中間點,戰略地位超級重要。在與土耳其業者接觸後,張安平在2018年與土耳其OYAK成立合資公司,並以此投資葡萄牙Cimpor公司。之所以投資Cimpor,關鍵在於Cimpor在非洲喀麥隆建有全世界唯二使用90%生質燃料商業化量產的水泥廠,並且在象牙海岸的水泥廠則建有世界第一套大規模生產鍛燒黏土的水泥基地,鍛燒黏土混合熟料後,較傳統水泥減碳至少40%,這是台泥發展低碳水泥的重要起點。「荷蘭已經成為台泥海外發展的一個新控股平台,發展低碳水泥、歐洲儲能和充電樁業務,目前歐洲的儲能業務,分別在澳洲、英國、美國、南美洲秘魯,充電站集中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表示。台灣、中國、歐亞非與新能源,已成台泥營收四足鼎立的「四隻腳」。4月3日花蓮大地震重挫當地經濟,但台泥4月營收仍創單月新高。(圖/民眾提供)原本2022年時,近七成營收還著重在兩岸市場的台泥,在2023年時已降至43%,就是因為土葡水泥大幅成長、占31%,能源及電力占24%,以獲利表現來說,更是約45%來自歐洲低碳水泥的貢獻,「降低對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提升營運的彈性和應對能力,也增加了台泥多元收入的穩定性。」程耀輝說。除了原料和技術,土耳其2023年2月發生大地震,大量的重建需求使水泥業實質受惠,更出乎意料的是,因此多了一份附加的產品、也就是「碳權」。台泥表示,一般傳統水泥在全球平均生產一噸、溫室氣體(GHG)碳排量為900公斤,而土耳其Aslan 廠在2023年碳排量僅628公斤,Ankara廠為652公斤, Cimpor葡萄牙Souselas廠表現更好、僅613公斤,光是與OYAK集團的合資公司,在歐洲已累積碳權237萬噸。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贈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製成的藝術品。(圖/台泥提供)台泥旗下的能元科技也要在溫哥華打造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預計2024年動土、2028年投產,產能2.8GWh,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不但親自站台,政府也有資金補助。等於台泥在歐亞非佈局後,連美洲都有據點了。據此,張安平日前在股東會上慷慨激昂地說,「62年前,台泥是單純的水泥供應商,如今台泥晉升低碳建材、資源循環、綠色能源的開發商,不再只是供應原料,更可以與高科技和電子業並駕齊驅、開疆闢土,成為同業的先鋒。」這番「台灣水泥」從一家公司、轉變成「總部設在台灣的國際級水泥集團」的宣示,不只是一席漂亮話,更是他在地緣政治動盪及低碳嚴峻挑戰中,繳出來的漂亮成績單。
柱爆裂張安平拍板花蓮翰品停業 遠雄悅來最慘9成退房 公會估觀光損失上億
403地震各地災情又以花蓮最為嚴重,適逢清明連假前夕,不少原本要前往旅遊的民眾,紛紛退房取消行程。根據旅宿業者回報住房率剩不到2成,而遠雄悅來飯店更是有9成旅客都改期;花蓮翰品酒店則因騎樓柱子爆裂鋼筋外露,結構已損,立即宣布停止營業。「這個地震讓老闆(3日)下午決定提前進入改建程序。」雲朗集團員工表示,本來就有重建計劃,現在都還停電中,還有一堆客人要聯絡。他口中的老闆,正是台泥董事長、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及妻子辜懷如。地震讓40年屋齡的翰品酒店,一樓騎樓樑柱水泥剝落並露出鋼筋,為避免餘震危險,週邊的中美路跟永興路口,預警性封閉,飯店工作人員跟旅客,全部撤提。業者表示,平日入住旅客不多,不過因交通大亂、花蓮機場也訂不到票,飯店甚至將客人載到台東機場,送客人平安離開。翰品酒店前身為1981年12月開幕的花蓮中信大飯店,2010年7月翻新更名,設有197間客房、3間餐廳及酒吧、10間宴會廳與包廂。2023年平均住房率52.73%,平均房價為3,211元,平均住房率位居花蓮縣觀光旅館的第三名。蘇花公路多處有巨石砸落,目前搶修中,北部往花蓮僅能搭乘台鐵。(圖/翻攝畫面)翰品酒店去年已取得拆除及改建許可,原本規劃於明年啟動改建程序,但這次地震結構受損,毅然決然停止營運。不過由於還在停水停電,就連歡送的歇業儀式也都沒辦法舉行。其餘像是太魯閣晶英酒店、山月村,及藍天麗池飯店、麗翔酒店也受到地震影響宣布暫時停業。遠雄海洋公園為了安全起見,也決定閉園一周進行檢修,同集團的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經檢查後,僅部分外牆磁磚剝落,結構體無損傷,仍正常營運。遠雄悅來回應,4月3日至4月7日期間住房旅客將配合提供延期或取消,「退房大約有9成,大部分都在協調改期,飯店也全力協助中。」福容大飯店也回報,全台18家連鎖分店,僅花蓮店外牆磁磚些許剝落,因飯店是SRC鋼骨結構,安全無虞,再加上飯店沒有停水跟停電,且建置發電系統及備用水塔,目前供應都不是問題,不過由於部分客人仍擔心餘震,目前約有2成民眾取消訂房,飯店也協助全額退訂。目前太魯閣山區有多名遊客受困、道路搶通中,太魯閣的旅館業者也都暫停營業。圖為太魯閣晶英酒店於九曲洞受困的員工今早被找到。(圖/內政部提供)實際致電瑞穗天成酒店,業者回應,這次受創比較嚴重的是花蓮市區,南花蓮影響比較沒那麼大,飯店沒有受到任何損害,一切正常營運,北部遊客要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交通問題,蘇花公路目前多處崩塌沒有通,不過今天上午台鐵已恢復通車。業者也坦言,地震關係,有些人安全起見,入住旅客數多少有影響。據了解,像是花蓮煙波飯店、花蓮捷絲旅等也受到退訂潮影響,連假住房率原有8~9成,結果掉至5成。花蓮觀光業者也表示,原本連假花蓮地區訂房率約7成,現在退到剩不到2成,旅宿公協會通知原則上採訂金保留3到6個月方式處理,若旅客選擇退房則不收取手續費。花蓮對外交通短期難以恢復正常,退房數持續增加,若以每房3500元估算,估計光4天連假訂房損失就高達8400萬元,加上餐飲整體觀光產業損失上億。對於突如其來的天災,業者無奈表示,不只清明連假泡湯,基本上4到6月可能也都報銷了。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大地震後除立即出現退房潮,約2、3個月後旅客才明顯回流,以此推算,恐怕要等到暑假旺季,才能看到觀光人潮。
碳權擠毛巾1/「本土產業存亡戰」自家嚴管收費邊關卻不設限 劣質水泥入侵成碳洩漏大破口
最近全台最重要的工商團體大老們都很忙,電費大漲已「回不去了」,他們將目光放在台灣「獨步全球的碳費」,不同行業難得「聯合上書」,除了希望不要「自斷筋脈」、還要圍堵從外引入台灣的劣質「碳洩漏」危機,盼望520前讓準總統賴清德團隊聽見,爭取轉圜餘地。「政府再不作為,將讓國產水泥業面臨生死存亡困境。」除了水泥公會,包括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電電公會、三三會等工商團體們近來不約而同大聲疾呼,希望碳費及碳稅開徵與國際接軌,或者暫緩實施。國際社會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推出各種減碳措施,排放的二氧化碳視為商品制定價格,即碳定價,透過碳費、碳稅及碳交易移轉等機制,達到減碳目標。台灣去年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淨零目標入法,碳費預計今年開徵、明年收費,主管機關為環境部,碳交易所去年8月成立,碳稅則在財政部研議中。各國減碳進程中,歐盟推「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以進口商為主,美國「碳污染減少目標」(CCA)則以進口商及國內製造商為主,徵收碳關稅,台灣無碳關稅,而是向國內製造商開徵碳費,可說是全球獨步。不過,原定今年第1季出爐的碳費費率確定「難產」,畢竟業界盼每噸100元、政府想收300元、環保團體則喊500元,完全沒共識。至於「台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仍未定案,環境部在3月15日、26日舉行兩場碳費審議委員會,理由是「以現行規定要設計碳關稅難度很高」。 環境部3月15日舉行台灣首次的碳費費率審議會。(圖/報系資料照)「碳費費率可能要1、2個月才會出爐;未來必然會從碳費轉向碳稅, 2030年開始推動碳稅是不錯的時間點。」環境部長薛富盛3月27日在立法院被質詢時表示,儘管進度落後,但碳費仍維持今年開徵、明年收費,不過原先計畫從2024年1月1日開始計算,不排除往後調整。代表台灣159個工會的工業總會表示,以倫敦政經學院評估碳費的影響,若每噸收300元,會減損一年GDP的0.32%、物價上漲0.62%,碳排及用電多的產業恐成本增加而被迫減產或解僱員工,疾呼「課徵碳費議題須提高到行政院層級研商,並與產業充分溝通協調,各界未取得共識前不能貿然實施」。「首批碳費徵收對象包含電力、鋼鐵、水泥、石化業、半導體、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等製造業,估計噸數超過1.1億,如果每噸300元,就是三百多億,這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小數字,對景氣與競爭力勢必有影響」身為業界最早表態「支持碳有價」的,就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然而他再度親上火線,指出政府邊關不設防,「將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張安平表示,「目前政府對進口水泥無須申報碳排,也不用繳納代金,對本土業者相當不公平。」而可能被列入首批碳費徵收的512家「排碳大戶」中,衝擊最大的莫過於水泥業。水泥公會的數據顯示,各國多將水泥視為國防及民生建設重要戰略物資,因此全球水泥生產近98%用於內需市場,台灣卻不一樣,進口水泥及熟料占國內消耗比重已由2013年的11.26%上升至2023年的24.83%,主要就是「被低價傾銷」。「台灣進口最多的水泥來自哪裡?是東南亞!」水泥公會的數據顯示,台灣前三大水泥加熟料進口國家為越南的50.9%、印尼的25.69%、以及泰國的11.62%,這些國家都沒有碳稅與碳費。在減碳議題上,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呼籲對進口業者一視同仁,否則恐讓劣幣逐良幣。(圖/周志龍攝、報系資料照)台泥估計,若只對本土業者收碳費,卻放任國外無須支付任何碳成本的水泥與熟料銷往台灣,將為台灣每年增加約一個直轄市的碳排量。「碳在空氣飄散、也沒有疆界,若沒有配套的碳邊境機制,會讓更多成本較低的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反而造成『碳洩漏』的破口。」亞泥總經理李坤炎向CTWANT記者解釋。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台灣本土業者兢兢業業做高品質、促使產業鏈走低碳,甚至可進軍歐洲市場,但進口水泥每噸比本土便宜600元,不用付關稅和碳費,也沒人去查他的含量和碳排放,「講直接一點,發展中國家做出來的水泥品質一定跟我們不一樣。」「如果碳費再加上去,那簡直難以競爭,畢竟一般民眾花大錢買房子,不會去詢問用的是哪國水泥,但水泥的強度與品質不足,可能過一陣子才被發現、已經很難補救。」某營造廠員工坦言,「有時叫不到料,就換進口水泥,但明顯成果不同,出現很多孔隙」。「這實在不合理,政府的工作應該是保護自家產業,但我們出去有關稅,外來者卻不用管碳排放,難道減碳是只有台灣要負責的嘛!」另一傳產大老向CTWANT記者表示,「我們跟(經濟部)產發署說過了,但他們說碳費是環境部主導的,然後收稅又是財政部的事。」語氣間充滿了無奈。4月才剛漲電價平均11%,各行各業成本隨之提高,而碳費碳稅付完後,出口到外國還要再付該國碳稅,簡直是被扒了多層皮,如果轉嫁到下游,「可能導致『綠色通膨』,影響產業競爭力。」台玻董事長林伯豐向CTWANT記者說。「看來是要等520後再解決了,」不願具名的業者表示,「不過這也可能是轉機,就看總統賴清德新團隊對這個議題的看法了。」
AI校園徵才季1/史上最大缺工潮!有1能力可加薪38% 科系行業隨意跨界
2024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3月2日登場,儘管椰林大道一場大雨傾盆而下,學生們仍熱情撐傘擠爆現場。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在現場向企業們喊話:「面對人才荒,徵才時不要只看畢業科系,因為企業不斷轉型,不一定永遠都停留在同一個專業領域,要看是否具備『跨領域能力』。」調教一下企業主徵人眼光。年後轉職潮撞上史上最大缺工時代,104人力銀行指出,3月有5.6萬家企業釋出107.8萬個工作機會,但同一時間找工作的僅有59.5萬人,其中,每個月有2.4萬的AI相關工作機會,5年來成長29%,目前最缺是軟體工程師、演算法開發工程師和韌體設計工程師,只要職缺有加上「AI」,平均月薪從4.1萬跳到5.7萬,加薪38%。一年一度的大型校園徵才博覽會,由台大打頭陣,不但陣仗最大,也揭示「社會新鮮人職場風向球」,CTWANT記者現場觀察,今年有336家企業、454個攤位,提供至少2.5萬個職缺,最新風向有三點:一、「萬物皆AI」,二、因應AI需求,產業跨科系徵才變多,三、隨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外派工作明顯變多。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與台泥AI 001號員工諾亞(NOAH)對話。(圖/台泥提供)總的來說,「AI正夯,跨領域為重點加分項目」,是2024年校園徵才的大顯學,科技業說要徵文組人做管理分析,傳產業要資工人做製程改進,金融業則要傳產人做客製化,產業龍頭都有招募「懂AI」的員工計畫,只要會基本的程式開發語言,過去念什麼科系、就要做哪一行的界線已被打破。像是台達電最新招聘的「人工智慧最佳化科學家」,無論是資管、運輸、統計等文組科系畢業,只要熟悉一種程式開發語言,例如Python、Java、C/C++等,就可以應徵。仁寶招聘「視覺資訊人工智慧研發工程師」的暑期實習生,資管系學生只要上完指定的線上課程,就能投履歷。業內人士透露,像是1996年到2004年擔任技術長、現在的趨勢科技執行長陳怡樺,其實是政大哲學系畢業,但她能在第一線了解客戶聲音、也管得住團隊的工程師,AI時代更需要統合性人才。台灣電腦品牌龍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公司的AI人才已從百擴大到千人,未來將全面布局AI領域;華碩在這次徵才新聞稿裡特別提到「為迎戰AI產業新革命,必將吸引重視獨立思考及研究思維的各領域菁英加入。」2024年預計在台招募約6000名新進員工的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表示將致力AI與大數據應用,打造新一代智慧工廠;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這次七成職缺鎖定AI;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今年增加許多AI伺服器、軟體應用相關職缺,鼓勵新進同仁挑戰百萬年薪。除了科技業,金融業也擴大徵求AI、科技或資安相關專業,估計共延攬數千位「理工菁英」加入金融業陣營;中信金控因應AI趨勢,將招募軟體工程、雲端及大數據等專業領域人才;玉山金控也表示要延攬上百位優秀理工、資訊與AI等跨界人才,協助建構玉山數位神經系統、實驗生成式AI;永豐金控也要AI技術研發、AI應用開發、和數位金融發展與規劃人才。「現在AI當道,不懂AI會很辛苦。」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率領一級主管在徵才會上表示,面對金融科技、人工智慧、永續金融等趨勢浪潮,擴大向非傳統金融本業的跨界人才招手。國泰金控集團這次光是「數位科技」人才招募就超過500人,為歷年最高,例如因應多元場景保險領域,需要土木工程、環境安全衛生、消防、機械工程等科系人才,才能客製化相關的系統,商品精算單位則需要公共衛生或醫學背景加入。桂盟董事長吳盈進表示,不少自行車同業已做出AI相關的製程優化。(圖/報系資料照、翻攝KMC臉書)事實上,傳統產業在AI運作上可能比金融業腳步更快,「未來AI應用無遠弗界,不論在哪一個職場都變成必要能力,就像30年前,不會電腦就沒有未來。」水泥龍頭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親自上陣,他說,今年將擴大招募生成式AI團隊,因為台泥的電池儲能事業體收集龐大數據,要AI大數據分析,而水泥製程中也需要AI做碳計算。全球最大自行車金屬鏈條供應商桂盟董事長吳盈進向CTWANT記者表示,其實在工業4.0的時代,不少業者都已透過電腦學習技術在改進製程,只是當時還沒用AI這名詞,現在自行車廠商也開始結合AI做軟體方案,像是在運動健身時與消費者互動等遊戲體驗等。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也跟CTWANT記者說,「大家都知道搶人才、搶不過台積電,但我們可以自行培育。」不管是什麼科系畢業,都能讓新進人員熟悉AI,除了基礎的程式設計、產業經驗更是重點;南亞科研發團隊達上千人,截至去年累計開發110個AI應用,培育450位 AI 人才,累計專利獲證件數達 6800 件。「2030年全球將有8億個工作被自動化取代,但也同時造就9億個新工作機會。」104人力銀行學習事業處資深協理翁維薇引述麥肯錫預估的數據表示,隨著技術成熟,應用層面更廣,預計未來至少3年,擁有AI相關技能在職場上都很吃香。
台泥攜手忠泰開發竹東舊廠區 2025年預售總銷90億「另有2萬坪待活化」
台泥積極布局資產活化,8日與忠泰建設簽約,共同開發台泥新竹縣竹東鎮舊廠約6,508坪的土地,預估總銷達90億元,2025年預售,2028年完工。台泥在竹東另有2.2萬坪土地待開發活化,總銷共上看300億元。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致詞表示,忠泰建設與台泥展在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的理念一致,台泥為生命服務77年,忠泰也有35年歷史,為了今天的合作,準備了112年,期許共同打造安心永續低碳的住宅。未來將採用台泥的低碳建材—台泥Total Climate系列石灰石水泥混凝土,初估可達到混凝土用量減碳34%。忠泰建設總經理瞿世泉則提到,台泥與忠泰的合作可說是強強聯手,該案分為2塊基地,開發案建物面積為25,078坪,細部的規畫尚未定案,但會以住宅大樓為主,包括從首購到大坪數的產品。預計邊建邊售,2025年銷售,2028年完工。竹北房價高不可攀下,竹東房價相對親民實惠,也較不易塞車,加上環境清幽,持續受到自住客青睞。瞿世泉透露,忠泰2021年與台泥接觸,2022年4月簽署合作備忘錄,2年前忠泰剛與台泥討論此案時,竹東每坪單價約為每坪25萬元,如今市場行情已經是每坪30萬至35萬元。瞿世泉表示,忠泰看好竹東房地產市場,若從台北來看,竹東相當於台北的汐止地區,具有便捷交通吸引竹科就業人口,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該案初步擬規劃30~50坪適合首購、自用型的產品。據了解,台泥竹東地區除此次的竹東廠外,另有竹東舊宿舍區、台泥重劃商業區等2.2萬坪土地待開發活化。此為該區土地第一期合作案,後續預估還有兩期將再於適當時間進行選商,三期總銷上看300億元。至於台泥位在台北市東區占地逾5,835坪的台北廠改造為低碳智慧辦公園區的計畫,總銷預估逾千億,目前也正加速進行。據了解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該案高度重視,甚至親自參與討論各項設計,預計近期將確定合作開發建商。
「低碳建築認證 」明年Q1上路 台泥研發低碳水泥搶市
聯合國已制定目標,要求2030年新建建築能耗淨零蘊含碳必須減少40%以上,內政部、水利署及公共工程委員會明年起也陸續會推出新規定,台泥(1101)近三年加快研發,30日舉行低碳建材發表會,推出一系列包括水泥、混凝土與建材產品,第一名客戶為富邦建設,將於台北市的富邦產物保險總部大樓上使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透露,下一步目標是推出營建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據了解,內政部計畫明年第一季啟動以建材為主的低碳建築認證,公共工程委員會規劃工程揭露碳排計畫,水利署也研擬讓投標廠商提出工程碳預算,且需檢附建材供應商經驗證的碳排報告,顯示2024年起,低碳建築與低碳工程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台泥是目前台灣唯一同時取得環境部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水泥企業,此次台泥推出的全新Total Climate系列低碳產品中,有減碳可達15.4%的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台泥創新研發更低碳的綠色配方,讓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可取代傳統卜特蘭I型水泥,且提供更高早期強度。台泥也推出50%綠色配比的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較傳統混凝土耐久性更佳、早期強度更高,坍度與卜特蘭I型水泥混凝土一致,也與傳統使用的混凝土藥劑完全相容,可以使用於一般建築及工程。台泥首波鎖定重視ESG的上市企業、建設公司與營造商客戶,並打出「台泥低碳水泥,減碳不減強度」的保證。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葉哲良表示,政府將逐步導入碳強度宣告,這樣才會知道政府預算裡面用了多少碳;未來公共建築,在營建的一開始,廠商就要預估用了多少碳,最後完工提供清單,包含使用多少材料,以及最後整個建築用了多少碳。
台泥「能源方舟」亮相 張安平:全球首座防火防爆滅火儲能櫃
傳產巨頭紛紛跨足新能源戰場,為了綠電的不穩定性、以及電動車的集中充電需求,台泥(1101)18日正式推出由低碳建材打造的專利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儲能櫃EnergyArk,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EnergyArk就是能源的方舟,這是全球第一個能防火、阻熱,以及澆水滅火的儲能櫃,軟硬體都是台灣自己發展出來的,已經通過台灣防火認證,國外的認證也在進行中。台泥2018年開始布局綠能產業,今年陸續獲得階段性成果,張安平透露,位於高雄小港的超級電池工廠的製程都是自己設計,複雜度很高,已開始陸續出貨給客戶,10月出貨量約達7成。張安平表示,過去儲能櫃內的電池如果起火,很難撲滅,但使用能源絕對不可以有不確定性,而水泥製程中,高溫是常態,所以台泥很懂得處理火,台泥推出的UHPC儲能櫃EnergyArk的設計,可以在5分鐘內注水讓電池降溫,就不會延燒到其他的電池。台泥表示,EnergyArk儲能櫃是全台灣儲能產品中,唯一具備產品責任險,顯示保險業者認同這項產品的安全。
台泥看準電池儲能市場2,000億商機 全台最大100MW系統併網、UHPC儲能櫃18日亮相
根據InfoLink預估,2030年台灣電池儲能市場累積規模約達7~8GW,總容量約20GWh,累計市場規模達2,000億台幣。而台泥(1101)企業針對低碳轉型傳出雙捷報,包含台泥儲能建置全台最大的100MW E-dReg儲能系統(電池容量311MWh),已完工並全數併入電網;此外,台泥結合本業低碳建材與綠色能源發展的創新產品—專利防火滅火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儲能櫃EnergyArk,18日即將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亮相,2024年1月將在全球知名CES展正式面向國際儲能市場。台泥企業團所屬高雄小港超級電池工廠,配置6個EnergyArk 1000,總容量6.4MWh的儲能系統已通過台電s-Reg執行能力測試,為EnergyArk首個應用案,18日前將正式上線加入台電靜態調頻(s-Reg)輔助服務,並同步執行超級電池工廠內需量控制與離尖峰電能移轉。台泥是全球第一家發布自主設計UHPC儲能櫃及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建置UHPC儲能櫃及金屬櫃能力的能源業者,目前國內僅台泥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所有運轉項目,包含調頻備轉(sReg、dReg、E-dReg)、即時備轉、補充備轉。截至10月,台泥在台建置完成且已併網的儲能總電池裝置容量,已達全台近30%。除了科技業外,儲能對於國內重工業、物流倉儲、低碳建築業也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國發會公布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12項關鍵戰略,其中電力系統與儲能是未來二年積極推動項目之一,預計投入經費760.77億元,導入高占比再生能源,同時確保供電平衡及提升系統韌性。台泥董事長張安平18日也將出席台北國際能源週,為全球第一個使用低碳建材打造的UHPC儲能櫃EnergyArk揭幕。EnergyArk具備專利認證防火防爆、獨家注水滅火確保、全方位耐候無死角以及單櫃模組彈性組合,台泥企業團第一次參與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以及全球CES展,也將結合旗下能源事業體台泥儲能、台泥綠能、能元科技、三元能元科技與能元超商,展示台泥從創能輸能到儲能的整合實力。台泥以EnergyArk UHPC儲能櫃為核心,發展出綠充儲一體充電站、綠電匹配服務、聚合電力交易,提供客戶城市級微電網整合方案。
女董一片天1/駱怡君走自己的路!王道銀行做好這二件事 底定獲利起跑點
王道銀行(2897)位在台北市南京復興分行20日開幕,52歲董事長駱怡君儀式上已「提前報喜」,這一家實收資本額303億元、全台共6處據點的首家原生數位銀行,今年前八月每股稅後盈餘EPS達0.67元,幾乎賺近2022全年的獲利。在台灣金融史發展上,王道銀行可說是特殊的存在。王道銀行前身是「台灣工業銀行」,1999年由駱怡君的父親駱錦明與前央行總裁謝森中聯合發起成立,辜振甫、辜濓松等都有投資持股支持;2017年改制商業銀行,更名為王道銀行後從數位銀行O-Bank再出發。三年前,駱錦明退休,駱怡君接掌,她是銀行界少見的女董座;2022年6月擔任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也是該會創設七十年來的首位女性副理事長。駱錦明育有三女,駱怡君為長女,1971年次,北一女畢業,美國波士頓大學企管學士,取得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後,曾服務於創投業,2001年加入台灣工銀集團,擔任台灣工銀科技顧問公司副總經理;2009年駱怡君赴香港成立台灣工銀第一個海外分行,並擔任首任行長,2012年擔任台灣工銀常務董事暨集團策略長,2014年出任副董事長。1999年9月台灣工銀舉行開幕酒會,時任台泥董事長辜振甫、央行總裁彭淮南與創辦人謝森中、駱錦明等人將金沙灌入台工銀企業標誌馬首容器中,象徵財源滾滾。(圖/報系資料照)九月下旬,王道銀行第六間分行舉行開幕誌慶,駱怡君面對媒體幾乎有問必答,連自家人都吃驚。「駱董的個性其實不算是很外向,可能還有點內向」,「這三年有做出一些成績,她才開口跟大家分享。」金融界高層觀察,應該是與她個性謙遜、謹慎有關,她向來不多言沒把握、還不確定的事,但她態度誠懇樂於分享。這次,駱怡君交出三年獲利持續成長漂亮成績單,還老實地幫大家「倒扣計算」。自她2020年6月接下董事長,2020至2022年王道銀行獲利為11.47億元、18.41億元、50.34億元,每股盈餘EPS依序為0.41元、0.63元、1.80元,年年成長。駱怡君仔細解釋,去年獲利創24年新高,主要受惠原子公司台灣工銀租賃與日盛國際租賃合併案,為王道銀行挹注約30億元處分利益。「扣除30億元的一次性處分利益,王道銀去年也賺了20億元,EPS達0.69元,仍是2017年轉型(台工銀轉型為王道銀)以來新高,甚至接近過去台工銀時期的歷史新高。」在金控家族或傳統家族支持的銀行界中,實收資本額303億元的王道銀行,不及遠東集團的遠東商銀(2845)406億元,更遠低於金控旗下動輒千億元的銀行,且全台僅有6處實體分行,仍爭氣的年年配息,近三年來每股配息從0.2元、0.3元到0.38元。2008年2月位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台灣工銀總部大樓落成啟用,現為王道集團總部,一樓為王道銀行總行。(圖/方萬民攝)此外,王道銀行還有另一張成績單,截至今年9月,在國際知名永續評鑑機構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風險評等中,於台灣金融業排名第一,並於全球受評鑑企業排名前1%;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的第九屆公司治理評鑑為上市公司前5%,7月更納入「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中。王道銀行如何辦到?駱怡君自承一路走來有失敗,有成功;「我認為與取得B型企業認證,做好公司治理,朝著正確方向前進有很大因素。」常董林坤正告訴CTWANT記者,再加上駱怡君一年前展開企個金組織整合策略,發揮台工銀時期的豐沛企業戶資源等,激化王道銀獲利引擎繼續快跑。問這位學霸級女董給自己打幾分?「我不敢評分!」駱怡君笑著說交給外界評分,「今年我很榮幸可以續聘為董事長,董事會也看到我過去三年來的成績」、「父親應該也覺得開心,到處旅行,行程比我還多,簡直是要環遊世界。」微笑中她有力地說了一句,「股東權益ROE、EPS與配息,繼續往上拉高。」看來,這位女董與經營團隊仍要皮繃緊。
台泥發行4.25億美元海外存託憑證 吞下逾5倍認購訂單
台泥(1101)28日宣布,完成逾4.25億美元海外存託憑證發行。此籌資案是過去兩年以來,台灣發行規模最大的企業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台泥指出,此籌資案僅經短短數小時即獲得投資人超過基本發行規模(4.25億美元)的五倍逾21億美金認購訂單,強勁的投資者需求,成功使得最終發行價格高於價格區間低端,是2022年至今折價幅度最低的台灣企業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市場認為,此次台泥海外存託憑證成功發行,顯示海外投資機構認同台泥永續經營政策,及台泥布局全球新能源的方向。此案也有效提昇台泥的國際市場能見度、吸引國際機構投資人外,更能強化公司之財務結構。在全世界升息、資本市場變動如此劇烈狀況下,台泥與花旗銀行、高盛能完成如此規模的海外存託憑證發行,實屬不易。據了解,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帶領團隊參與10場NDR視訊說說明會,向投資機構說明台泥未來發展策略。張安平表示,在2022年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的狀況下,台泥在永續之路的堅持,仍能獲得國際投資機構的認同,這些專業投資機構願意投入資金繼續支持台泥,也將讓台泥能繼續堅定地朝向EARTH HELPER幫助地球的未來環境的精神,持續永續經營。儘管近期市場因升息及政治情勢而存有不確定因素,造成較大的市場波動,台泥指出,集團在循環經濟和新能源的持續投入,致力成為國際化的綠色科技公司,仍吸引了許多國際優質投資機構踴躍認購。
台泥攻綠能2/能源三事業徵才逾千人 張安平:工作考慮的不光只是錢
台泥(1101)從傳統水泥廠轉型到新型態能源集團,無論是創能、輸能、儲能的台泥綠能、能元科技、台泥儲能以及新建的小港鋰電池廠三元能源,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在日前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現場上,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估計,今年台泥集團將會招募千人以上,是台泥近年徵才人數最多的一年。在台大椰林大道的台泥攤位上,張安平表示,「今年缺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我想這是好事,表示各家企業都在發展。」但是面對半導體廠、科技大廠紛紛祭出高薪搶才,張安平無奈地說,「我們產業的毛利天花板就在那裏,能開出的薪水最高就只有那樣,不可能在數字上贏過它們。」據CTwant記者調查,在〈104人力銀行〉上,輸入電池廠後,一般職缺薪水大約落在30K到50K區間,高級工程師年薪則可達百萬以上,研發工程師則更高、可面議。據了解,台泥集團中,以鋰電池廠三元能源的薪資條件最好,碩士起薪可達50K,其實不輸一般電池廠。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左)與研究團隊人員一起討論專案進度。(圖/台泥提供)雖然薪資條件比不上某些科技公司,張安平強調,「一份工作要考慮的不光只有金錢,還要看未來性、看看這個產業對社會有沒有貢獻等等,而不是只看能拿到多少錢。」「在台泥工作是相當具有理想性、可以幫助到地球、對整個環境是友善的。」也希望從每個台泥人到社會大眾,都能從日常生活中力行永續、減碳環保,成為EARTH HELPER。從椰林大道上的台泥攤位,張安平帶著記者一路走到能元科技的攤位上,邊走他邊說:「電池的未來決定了電動車與移動自由的未來,而能源科技是台灣目前大電流鋰電池的專家,旗下位於高雄小港的三元鋰電池廠則是台泥今年徵才的重點目標,歡迎具有化工、材料、電池等背景的人才一起加入。」張安平透露,台泥目前是台灣唯一同時投入創能(綠能)、輸能(電池)、儲能的全方位能源集團,今年對於機電、資訊還有國際人才等方面都有需求,因為除與義大利的合作上,今年下半年在歐洲還會有更多的機會,此外,更將以歐洲、中亞為基地,未來也會進軍非洲。「基本上,台灣的理工人才還是相對缺少,我覺得我們在理工方面還需要蠻多的人,但現在很可能還是不夠的狀態。」張安平指出:「因此我們不但招募人才,未來也會在東部幫助學校開課,幫忙訓練機電方面的人才,之後就可以直接銜接到台泥服務。」台泥儲能科技員工前往義大利,於NHOA Cosio工廠觀摩案場建置實務。(圖/台泥提供)
電網成破網1/百億經費打水漂? 智慧電網韌性強度一夕掀底
303全台大停電引發民怨沸騰,南台灣的台南永康區和高雄岡山區接著又陸續發生停電,事後相關停電調查矛頭都指向電網韌性不足。然而據本刊調查,政府自2012年起就投入「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智慧電網方案)建置,前瞻計畫經費還補強電網的強度,立委質疑政府花了階段性經費至少上百億,停電事故卻從未明顯改善,人民納稅錢形同打水漂。2017年8月15日大潭電廠六機組跳機,影響838萬用電戶;去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2021年5月17日C、D分區輪流停電,影響193萬用電戶,前述三次大停電都是因備轉容量率不足。這次303大停電則因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發生事故,導致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造成龍崎以南發電機組跳脫,電力系統自動切離保護,影響約549萬用電戶,僅次於815大停電戶數,蔡政府執政以來已經發生四次大停電,也引起民眾對於台電供電穩定的疑慮。興達發電廠事故連帶影響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以南的機組跳脫,屏東縣部分區域停電甚至超過12小時,有養殖戶陳情3萬台斤牛蛙死亡,損失慘重。(圖/ 翻攝自鍾佳濱臉書 )根據經濟部公布「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指出,513事故為人員誤操作所致,517則為氣候異常、居家辦公致用電增加、水情不佳及大修機組未歸隊,諸多因素疊加造成供電事故,經濟部共列出36項改善對策,包括電廠運轉、電網輸送、歲修排程、電力調度及分區輪流停電機制等面向。其中,報告更指出「單一事故卻造成大範圍停電」,台電公司應積極推動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包括加速推動分散式電網建設、變電所改建工程、再生能源併網工程,以使電網架構朝全國融通及區域韌性雙軌並進,降低單一電網樞紐受衝擊後對供電的影響範圍。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曾也提出建議,台灣必須發展智慧與區域型電網,他以歐洲為例,許多國家已試行區域型智慧電網。事實上,台灣早已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智慧電網計畫。本刊調查,台電自2012年起分20年編列共958億元經費,投入建置智慧電網方案,目的就是增強電網韌性,並強化輸配電系統整合。截至2019年止已投入130億元,後續台電將再投入785億元,工業局和能源局也分別投入經費。當中經費規模最高的是用於低壓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及資料應用、電價結構檢討等共464億元,占整體規劃方案經費59.1%;其次為電網管理為174.7億元,占總體規劃方案22.25%。此外,就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與第三期中,針對智慧電網系統等相關項目,也編列12億2800萬元。「智慧電網」是為解決當前電力系統面臨再生能源併網穩定供電、供電可靠度及電網韌性、用戶參與節能等三大問題。根據計畫目標分為短、中、長期,2020 年起強化電網供、需、事故處理等彈性調度能力;2025年起因應氣候變遷,強化電網韌性,提高供電穩定度;2030 年後則落實電業改革,強化低碳能源使用、市場公平交易等,達成能源永續發展。立委陳椒華認為,台電缺乏獨立客觀的電業機關監督,導致每發生事故後老是球員兼裁判,無法根本改善電力問題。(圖/張文玠攝、報系資料照)台電表示,建置電網韌性必須仰賴智慧電網的工具及大數據應用,目前台電積極推廣智慧電表作為智慧電網的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就即是掌握大數據的基本工具,可以對電力系統狀態進行資料監測、交換、分析,協助預測和控制。不過,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報告中指出,智慧電網方案中有關「AMI 智慧電表基礎建設」布建多年,除可記錄用戶用電情形、定時回傳電表資料外,也可取代人工抄表,然而除了高雄、花蓮、澎湖、南投及馬祖等 5 個地區用電戶數未達預計安裝目標,其他地區部分電表安裝後故障,還有76 萬多具通訊模組未完成驗收作業程序。事實上,過去台灣發生過幾次大停電事件,如1999年七二九大斷電事件,緊接著爆發九二一大地震,時任經濟部長王志剛下令要求台電徹底檢討現行輸變配電系統缺失,台電也組成專案小組研議整體改善計畫,後續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立委陳椒華指出,2001年起就開始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經費約5600億元,現在還有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約9百億,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也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約68億,各項經費陸續投入,卻還是經常發生大停電,顯然台電的問題不只是供電網路韌性問題。
企業搶才戰1/9成新鮮人畢業前提前找工作 這三產業最受歡迎
全台最具指標的台大校園實體徵才活動於今(5)日上午在台大椰林大道登場,包括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富邦金、台新金、台泥、長榮海運、台達電、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蝦皮購物、ASML、美光、GSK藥廠及1111人力銀行等共有442個來自海內外企業設攤,產業橫跨科技、半導體、代工、傳產、金融、化工等,現場積極向即將畢業的新鮮人熱情招手。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1月失業率為3.61%,連續7個月下降,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3.70%,是2019年以來同期、近4年最低,從失業率及失業人數來看,都比去年4月疫情前還要低,國內失業狀況顯然已獲改善,景氣升溫也使得企業求才若渴,主動前進校園搶才。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高達9成的應屆畢業生將於畢業前就開始找工作,其中包括68.3%已展開動作,求職態度相當積極,僅有1成打算畢業後再找。最想投入的產業分別是「資訊科技業」、「教育政府團體」及「工商業服務(金融業)」。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資訊科技業仍在各大產業中扮演領頭羊角色,且隨著全球經濟穩定復甦,新興科技應用與數位轉型需求延續,廠商持續擴增產能與投資,需求大量頂尖人才,因而祭出高薪號召年輕學子加入團隊。今年也觀察到,受到軍公教人員調薪4%影響,使得公務人員鐵飯碗格外受到各界矚目,穩健有保障也是許多新鮮人所重視的;而工商業服務(金融業)今年大舉徵才,包括金控集團、壽險業等積極招募MA儲備幹部、數位金融人才及軟體工程師等,職缺多元也讓今年新鮮人職涯面向選擇更寬廣。聯發科技人資主管胡博欽表示,近年來台灣人口持續負成長,所產生的效應已從各級學校辦學逐漸向上延伸到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上,「我們面對的是國際大廠、矽谷的競爭。」為了提前鎖定優秀菁英,今年聯發科暑期實習生招募人數翻倍,並推出實習生轉正職高達7成的預聘率,希望畢業生能提前適應公司,不用煩惱畢業後的求職問題,為搶才計畫積極超前佈署。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坦言:「傳產公司怎麼搶得過半導體廠!我們產業的毛利天花板就在那裏,獲利真的沒有辦法跟某些科技產業比,能開出的薪資當然比不上。」「不過雖然金錢上無法相比,但工作要考慮的不光只是錢,其他像是工作步調、同事環境以及對友善地球環境等方面上,台泥還是有許多不錯的地方,有志的新鮮人還是可以好好考慮加入台泥。」
攜手小七 台泥DAKA啟用全台首座純綠電充電服務
台泥(1101)企業團今(3)日於花蓮DAKA舉辦綠能充電樁啟用典禮,宣布與統一超商(2912)合作,未來台泥旗下子公司台泥儲能(NHΩA.TCC)將攜手7-ELEVEN,結合綠能、儲能與充電服務,持續打造新世代充電站。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是新能源,新生活的探索者。在花蓮台泥DAKA的NHΩA.TCC充電站,是台泥第一個用於思考新能源以及執行新能源的場域。」台泥指出,NHΩA.TCC充電服務,首站從花蓮「台泥DAKA」出發,NHΩA.TCC在DAKA建置的充電站,為東部首座提供所有電動車充電規格,並結合儲能設備、可依尖離峰調節用電需求的環保節能充電站,更設置全台第一座純綠電「24K GREEN」充電樁,100%由「DAKA和平花」太陽能供電與儲存,未來計畫引進風機,期逐步創造全綠電充電場域。DAKA充電站使用3朵和平花(左後方)的太陽能,是全台首座純綠電充電樁。(圖/魏鑫陽攝)台泥強調,此次與7-ELEVEN的合作,本著投注公益的精神,以及持續關懷原住民與回饋地方,DAKA充電站的營收將固定提撥投注當地和平急難救助基金,也是全台第一個回饋在地的充電站。「充電不再只是一個行為、一個慣性,成為實踐綠色生活的共享平台。」台泥與7-ELEVEN、飛宏科技、雲朗觀光、台灣捷安特、台灣AUDI、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等永續夥伴,也共同發起「EARTH HELPER」線上線下串聯行動,將號召電動車主與一般民眾,從日常充電減碳、參與淨灘、減廢等永續活動,累積「永續分數」共享永續的生活。年度最佳實踐者前3名,將可以帶著家人免費體驗5天4夜,由雲朗觀光規劃的台灣低碳慢旅,並深入位於屏東高樹世界級植物保種基地,實際參與植物保育工作。張安平指出,世界上雖然有遠處的戰爭,我們在花蓮的和平,以寧靜安和的心瞭望未來。台泥DAKA的3朵和平花(太陽能),每天迎接東海岸日出,迎接永續循環與綠色生活。有了和平花,台泥才能在DAKA園區,種下24K Pure Green充電樁。DAKA的24K Green就是充電,休閒,慢活。目前人類仍舊無法有足夠乾淨的能源來满足我們的需求,節能是最好,最快的方法來平衡現在能源的缺口。節能,儲能,創能,將會是現在開始,最重要的產業關鍵。Earth Helper,是每一個人共享一個地球,基本的生活態度。7-ELEVEN表示,繼去年加入台泥DAKA生態園區產業與社區創生計畫,包含7-ELEVEN、星巴克進駐台泥DAKA園區,更響應台泥共同投注和平地區發展,以實際行動支持與扶助社區創生計畫。今年雙方再次合作,更透過7-ELEVEN結合台泥儲能全新型態電動汽車充電站,為旅人補足各種能量再創全新綠色生活消費模式,擴大7-ELEVEN自2015年積極打造的電動車充換電服務平台計畫,具體實踐「地球永續、你我日常」的理念。NHΩA.TCC充電站,使用飛宏科技MIT充電樁,不用下載APP就能直接充電,並結合時下最便利的LINE@,只要加入NHΩA.TCC LINE@官方帳號並開始充電,電動車主就可以到DAKA的7-ELEVEN蓮和門市免費享用CITY PRIMA精品拿鐵,在開架的博客來書區品嚐書香,充電不再只能待在車上,NHΩA.TCC充電服務結合7-ELEVEN明亮、乾淨的空間,多功能便利的生活機能,讓人、車同時休憩充電。DAKA充電站4個充電槍頭規格分別是 CHAdeMO(備有TPC接頭)、CCS1、CCS2、J1772,除了符合所有充電規格,園區內「24K GREEN」休閒充電樁,不只可以讓PHEV與純電車主補電,同時採用永續能源。24K意謂「純」,GREEN指的是綠電,兩者合在一起成為 24K GREEN,就代表這座充電樁是 100% 純綠電,電動車主選擇「24K GREEN」休閒充電,兩個小時期間,還可免費使用DAKA的4台共享電動單車,讓全家人自由騎乘前往鄰近的漢本海洋驛站,徜徉太平洋壯闊美景。
台泥啟動2022年徵才計畫 電池廠三元能源2年內招募逾350人
台泥企業團宣布啟動2022年徵才計畫,旗下三元能源科技,高雄超級電池工廠將於2023年啟用,預計2年內將招募超過350人,即日起並提前招聘研發技術人才、製程主管並建立全方位管理團隊進行培訓,歡迎電機、機械等領域人才加入。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我們需要的人才特質是能以開放的心胸去探索世界,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願意學習,與世界的人才交流。」歡迎更多青年夥伴加入台泥。三元能源科技也將投入3億成立全台灣第一個「高階鋰電池實驗室」,主要研發先進製程。三元能源科技將於3月8日於高雄翰品舉辦菁英面談會,台泥近年不斷拓展國際版圖,水泥國際事業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為歐洲營運中心,已擴展到土耳其、葡萄牙、非洲象牙海岸和喀麥隆,儲能事業則位於義大利的NHΩA,案場遍布歐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台泥表示,集團內擁有許多至海內外據點出差機會,像主力為高階電池的能元科技及三元科技,就有機會至加拿大與研發團隊交流技術與共事的機會。另,台泥儲能科技去年完成併購後,也開始與義大利同事們共同負責新案場建置規劃。除了海外出差機會外,台泥近兩年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開設線上課程,不定期舉辦全英文講座,今年更進一步與MIT簽約,預計將選派年輕夥伴送至MIT交流。今年台泥也首次推出「實習生獎學金計畫」,鎖定大三至碩二學生,透過申請至台泥實習,即可獲得獎學金最高6萬元,名額無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