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朔重工
」台積電、世界先進搶先海外布局 對外投資較去年同期暴增211.62%
經濟部15日發布統計,1到7月核准對外投資件數為427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4.28%;投資金額計323億7,776萬9,000美元,較上年同期暴增211.62%,其中,7月核准大型投資包括台積電以5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避險、世界先進以24億美元投資新加坡廠。7月大型投資案中,台積電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經營一般投資業務,為降低外匯避險成本、世界先進投資新加坡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PTE. LTD.等。另外,前七月核准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186件,較上年同期增加61.74%,投資金額71億9,272萬8,000美元,較上年同期也暴增195.42%,其中投資金額較大者為新加坡、越南及泰國。7月核准大型投資案如前開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對新加坡投資案。對中國大陸投資方面,統計指出,前7月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為216件,件數較上年同期增加8.54%;核准資金額計30億7,120萬9,000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2.52%。7月核准大型投資案包括台灣塑膠工業、台朔重工各以5億3,000萬美元間接增資福建福欣特殊鋼有限公司等。
風電貴森森2/從選址到採購全靠自己 陸域風電廠嘆:只能自力更生
回顧台灣風力發電產業,起始於1980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機,當時政府委託工研院陸續開發4kW、15kW、與150kW之風力發電機,然在能源危機解除後就停止開發工作。不過到了2000年,政府發布了「風力發電示範系統設置補助辦法」,由台灣電力公司、台朔重工,及正隆公司,分別在澎湖、雲林和新竹,設置三個總容量共8.64MW的風力發電系統再度開展。至2004年政府開放民營電廠設置,開啟民間廠商投入風力發電開發,也堪稱是台灣陸上風電的興盛期。分析台灣風力發電環境,根據台電的再生能源發電概況資料指出,台灣東北季風強盛,每年1到3月及10到12月,發電量約佔整年度之70%,相較之下,夏季用電高峰也就是每年的4到6月,恰是風力資源最弱季節。陸上風電廠告訴CTWANT記者說,如果以一句話來形容台灣陸上風電發展,那就是「自力更生」,從選址開始,到設備採購,所有的行政流程,基本上都是要靠廠商自行解決,政府幫助的地方並不多。畢竟陸上風電是點的設置,這個地點不行,就稍微移動一下,只要不差太遠,基本上的風力是還不會差太多。廠商指出,陸上風電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民眾對於風電的不理解,就像民眾對於電磁波一樣,像是眩影跟低頻噪音就是民眾最常反映的問題,不僅影響人體,甚至影響家禽家畜等,面對這些問題,基於敦親睦鄰的原則,只能盡力說明,最後常常也是以補償金等方式來解決。之前業界還傳出,有民眾以低頻噪音導致其飼養的羊隻出現憂鬱症為由,要求賠償。對於台灣的陸上風電,身為台灣第二大廠的台電,也不諱言表示,因為土地有限,而具有好的風力資源的地方就是那麼多而已,當第一波的廠商開發設廠後,後面的廠商自然就不可能有那麼好的風力資源,連帶也影響發電效益。彰化地區因具有良好風場,也是陸上風電主要的場域所在。圖為彰化芳苑鄉漢寶濕地風力發電機組。(圖/報系資料照)
王瑞瑜造新台塑1/ 台塑新智能打敗特斯拉安全擺第一 她要建立「電力倉庫」第一品牌
「翰可過去購買特斯拉儲能系統,當他發覺我們的台灣自製能力,立刻與台塑新智能合作!」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12月20日台南永康儲能案廠啟用當天,開心不已地宣布,接著要在台灣5縣市蓋6個儲能案廠,預計明年第三季啟用,打造全台最大、穩定安全的「電力倉庫」品牌。王瑞瑜一席話引人好奇,台塑如何打敗特斯拉?這故事要從翰可能源說起,該公司2008年從太陽能光電業務起家,擴展納入充電站、儲能業務,在2020年台電首次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標案第一名,董事長陳洋淵指出,「原本第一套儲能設備向特斯拉採購,需要 6~7 年才回本,第二套時間更長,電池價格又逐漸攀升。」但今年發現,「台塑新智能價格較好,交期比特斯拉少四分之一,還有講中文、服務即時的在地客服。」陳洋淵立刻拍板,從特斯拉轉向台塑新智能採購儲能設備,希望成為能帶領國內能源轉型的一員。這支儲能國家隊首個啟用的台南永康儲能案廠,有6個儲電貨櫃,儲能量5.3MWh,在12月20日正式啟用後,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AFC),參與調頻備轉輔助服務(AFC)。翰可能源有充電站、儲能業務,認為台塑新智能是CP值高的在地好夥伴。(圖/台塑新智能提供)台塑生醫電池專案組研發處長舒英豪指著貨櫃內排列整齊的蓄電池,告訴CTWANT記者:「這每一個蓄電池都是獨立的,本身就是一個自我保護系統,任何模組有異常會直接斷電,不用被動等後台做決定。每一個櫃都感測裝置和消防系統,並配有冷暖氣,控制在電池最佳操作溫度15~35度。」接著他打開手機裡一個app:「我們維運小組,做更多準備在監測、早期預警,有電池早衰、一致性差或自漏電,會示警通知更換模組。」台塑新智能除了安全,還要做到有智慧的安全,「把意外發生的機率,減到最小最小。」和爭相投入儲能系統的水泥、汽車及電機電子業相比,台塑算是唯一能夠自行完整掌握產業鏈的。「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台塑致力磷酸鋰鐵電池研究超過12年,相較鋰三元電池高度安全,未來儲能走入居家領域,安全一定是重點。台塑新智能電芯模組的儲能安裝,已獲得一系列的廠商認證,更是台灣唯一在磷酸鋰鐵電池領域受完整認證的廠商。」王瑞瑜說。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8月宣布,旗下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將與美國電動車公司aptera Motors合作,開發新一代的車用磷酸鋰鐵電池,目標兩年內出貨。(圖/報系資料庫)事實上,台塑的這支儲能系統產業鏈,就是在王瑞瑜的領軍下組建而成。台塑台塑集團2008年用投資長園科(8038)掌握鋰鐵的正極材料開始,2012年台塑(1301)生產電解液,2017年南亞(1303)製造銅箔、鋁塑模、Binder、配電盤、變壓器,2021年台化(1326)量產隔離PP膜與ABS合金,加上福懋科技BMS打件,南亞光電LED,台朔重工經營電廠,目前在新能源供應鏈掌握度高達70%。未來,台塑新智能規劃斥資160億元,在彰化蓋電池芯廠,預計2024年量產,屆時,自製率更達100%。這十多年來隱含在台塑集團各事業裡的電池技術,如珍珠般一顆顆撈出,今年七月終於串成電池、儲能產業,由台塑、南亞、台塑石化、台化及台塑生醫共同出資70億元,成立「台塑新智能」,進一步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4大領域。莫怪王瑞瑜可以自豪地說:「無論是BMS(電池管理系統)或EMS(能源管理系統),台塑新智能都是自行開發,相較其它國外進口,在資訊安全方面更有保障,也不會有國安疑慮!」
台塑新戰場4/研發太陽能新品 隨身空氣除菌機搭高鐵也能用
除了電動車外,綠能中還有兩大要角「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台塑集團也有小規模投入。王文潮指著會議室牆上的六輕空照圖說,「六輕成立後,園區北邊建了4座高60公尺的陸上風機,除了發電自用,同時培訓具有風場建造與營運能力的人才。」台塑集團現正與「豐田汽車」(TOYOTA)合作,將把這4座風機改建並在六輕園區內新建共10座高90公尺的新型風機。王文潮指出,風機的搭建要考慮許多環境因素,而六輕現有的4座風機,將汰換為10座技術更新、高度更高的風機。(圖/黃威彬攝)王文潮主導的「台朔重工」,2015年與「上緯投控」合資成立碳纖維複合材料廠,投入風電葉片材料供應。談起台灣正夯的海上風機建設,他卻語帶保留,「海上風機要如何維修?」由於離岸風機需在船上爬高維修,台灣並無人才,而且台灣為海島型氣候,氣流不穩,不利直升機吊掛作業。除了風電小有規模,兩年前,台塑集團在高雄仁武廠區設置兩套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年產電力66萬多度,去年加碼1億元,在嘉義新港廠區設置1,500瓩的太陽能系統,以自用為主。相較於其他企業爭相投入綠能建設,台塑集團雖較謹慎,但在太陽能應用上,仍有其新觸角。本刊記者在台塑集團總部大樓2樓會議室專訪王文潮時,他第一句話就說:「你們可以不用戴口罩,我們這兒有台空氣除菌機。」王文潮口中的空氣除菌機,是台塑石化與日本「日機裝」(Nikkiso)2年前合資成立的公司「福機裝」,以半導體技術開發出的深紫外線(UV-C)殺菌產品,「它(UV-C)是利用太陽光中的紫外線(UV)殺菌特性的原理。」王文潮新發展的事業之一是利用紫外線LED除菌的福機裝,可應用於空氣、物體表面、水等。圖為今年福機裝與宣冠、交通大學產學合作。(圖/馬景平攝)由王文潮領軍的福機裝團隊,原本切入水資源淨化除菌,今年新冠疫情爆發,給了福機裝在空氣、皮膚、桌面甚至口罩等新應用領域,福機裝的除菌棒意外搶手,王文潮還成了「抗疫超級業務員」。福機裝是水資源淨化殺菌的設備,可讓水的品質更穩定。(圖/馬景平攝)說到開心處,王文潮起身從辦公室拿來一個實驗品,一邊示範一邊說:「這台是隨身型空氣除菌機,裡面只有兩顆電池,插電或接USB行動電源都能用,可插在室內插座、放在車內飲料座,搭高鐵也可使用。」他嫌產品成本太高、價格不夠便宜,要研發人員再努力。LED是台塑集團布局新能源的重點之一,開發智慧能源應用。圖為台塑集團旗下南亞光電參加二○一八年台灣國際循環經濟展。(圖/報系資料庫)
登山失聯啃芒草度日 毫髮無傷下班村長直呼:祖靈保祐
台朔重工公司機械廠機工鉆床班員宋瑞雄10日前往屏東登山,但自那之後就失聯找不到人,今天(20日)終於傳來好消息,宋瑞雄被當地原住民發現,而且毫髮無傷地順利被送下山,讓村長直呼:「祖靈保祐!」據《自由時報》報導,宋瑞雄表示,當天自己大約於10日早上8點抵達大武藏山登山口,原本打算尋找三角點,但找不到決定回頭,卻因此迷路。礙於手機無法通訊,加上電力耗盡,導致他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決定找地方住上一晚等待救援。宋瑞雄提到,其實在失聯第三天時有看到救援隊的身影,當時他大聲呼喊,甚至站在大石頭上揮舞帽子,可惜搜救人員沒有發現,待在原地多日後決定沿著溪流向下走,今天終於被當地原住民發現,隨即送下山。由於宋瑞雄僅攜帶1天的糧食,導致他在失蹤期間僅能喝溪水、啃著帶有甜味的芒草根,防止血糖過低。看到宋瑞雄平安歸來,當地南和村的村長也在臉書發文:「找到了,失聯十幾天的登山客回來了,祖(主)靈保祐,感謝遇到的族人林德信把他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