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文學獎
」楊勇緯止步8強…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脫口「直接楊緯」 馮勃棣發文道歉了
台灣「柔道男神」楊勇緯代表中華隊參加本屆巴黎奧運男子60公斤級賽事,卻在8強賽敗給哈薩克名將斯梅托夫(Yeldos Smetov),接著復活賽又輸給日本選手永山龍樹,確定止步8強,無緣連2屆奧運奪牌。對此,台北文學獎得主、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馮勃棣事後卻拿楊勇緯的名字來開黃腔,遭網友憤怒出征,馮勃棣本人稍早也公開致歉了。楊勇緯敗給永山龍樹後,馮勃棣隨即在臉書「Birdy Fong」寫下:「楊勇緯沒有『勇』,直接變楊緯,玩個文字遊戲而已啦,我愛台灣隊。」結果貼文曝光後隨即遭到網友炎上,揚言抵制。對此,馮勃棣今(29日)稍早也在臉書回應:「前天晚上,我拿奧運國手的諧音開了一個很不妥的玩笑,非常瞎,鄭重道歉。」他也坦承,自己其實在臉書發文後的幾分鐘,就自覺不妥刪文,但沒想到同步到脆(Threads)的上面,文章還在,「於是放了一兩天,剛剛才發現!這是一個發文後幾分鐘就該消失的東西,在我不察、以及它不該留下來的情況下,留了下來,除了向大家,也向楊勇緯先生道歉致意。」馮勃棣還補充,自己有在玩脫口秀,所以對地獄梗的接受度比較寬,「但難笑就是難笑,這也不是一個適當的媒介,個人以後一定謹言慎行。對不起!中華隊加油!」但道歉文一出後網友卻不太領情,「夠勇就別刪文,拿別人名字開玩笑最缺德,麻煩所有的投資方記住你的人品,車子列為拒絕黑名單!你連不該拿別人名字惡意開玩笑都不知,沒救了!」「很不聰明的玩笑」、「自己可以接受地獄,不代表可以推人下地獄」、「薩太『噁』歡迎您」。但也有人認為,「就是脫口秀的梗。」據悉,編劇和表演藝術者馮勃棣的舞台作品曾4度獲台北文學獎,包括《我為你押韻-情歌》、《不如這樣吧Blue John》、《我是傳奇葩》、《Dear God》,其電影編劇作品《帶我去月球》也曾於2017年12月1號在台灣上映,並以2019年上映的黑色喜劇電影《江湖無難事》榮獲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
曾提名金馬新導演 黃綺琳新作《人魚紀》獲ARRI大獎
曾以首部電影《金都》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的黃綺琳,15日以改編台灣知名小說的同名企劃新案《人魚紀》,拿下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ARRI大獎」,獲得價值1.5萬美金(約台幣46萬)的拍攝器材及設備租賃。《人魚紀》奪得「ARRI大獎」,監製姚聖洋(右起)、製片林欣怡 導演黃綺琳和製片徐佑德。(圖/海鵬提供)《人魚紀》改編自台灣女作家李維菁榮獲台北文學獎最高榮譽的同名作品,描述一名女子在國標舞池中尋找舞伴的愛情故事,好不容易找到最喜歡的舞伴─她的舞蹈老師東尼,卻因為受困於性向問題,終究無法成為她的「舞伴」,片中將有多場絢麗國標舞以及水中漫舞場面,導演黃綺琳將藉該片呈現一則叩問愛情的美好寓言,探詢女性在社會價值的巨大框架下,如何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路。黃綺琳、練建宏分別以《人魚紀》和《莎莉》在不同單元獲獎。(圖/海鵬提供)而黃綺琳除了拿下大獎,她的第二部電影《填詞撚》也公布演員陣容。由香港知名獨立製片黃鐦監製,演員則包括氣質女星鍾雪瑩、「潮人教父」葛民輝和香港知名YouTube頻道小薯茄的麗英、吳冰等人,而曾提名金馬獎影帝的香港演員朱栢康、金馬新演員獎的台灣演員邱志宇和香港女導演曾翠珊,也都參與客串演出。目前全片正在後製中,希望能報名今年金馬獎。今年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上,台灣電影企畫案表現優異,除有黃綺琳的《人魚紀》外,導演林育賢也以新案《狂飆》贏得「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大獎」,而新導演練建宏則憑後製中的《莎莉》,則一口氣拿下「製作中項目大獎」、「White Light後期製作大獎」以及「HAF邁進坎城計劃獎」等三項大獎。最大贏家是由關錦鵬擔任監製、香港年輕電影人祝紫嫣導演的電影《但願人長久》,總共囊括5項大獎。
全球千件作品角逐第22屆台北文學獎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奪最大獎
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第22屆台北文學獎22日舉行頒獎典禮,此次徵文項目分為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台劇本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等6項,加上第20屆文學年金最終決審得主,總計頒發23個獎項;不受疫情影響,今年投稿數反而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成,報名件數來到1,456件。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致詞時表示,本以為疫情關係收件數會變少,卻沒想到比去年的1,300多件成長到了1,456件,本屆評選出的22位文學獎得主,其中4位為外籍得主,另有2位原住民作家,足以顯見台北文學獎的多元包容性。主辦單位數據顯示,投稿者背景從地區分有上海、香港、澳門及馬來西亞,甚有來自美、法、英、德等國家,以年齡分有最小者為11歲,最年長者為87歲,職業有醫生、學生、工程師等,以作品類型區分,除了常見的小說、詩詞散文等,也囊括了舞台劇劇本。主持人許文華總結「此次可謂全球、全齡、全職業、跨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頒獎典禮最大獎項第20屆文學年金類決審,由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獲獎,本書近身書寫身為繭居族的家人, 4月底甫出版現已3刷,可見受到許多讀者的喜愛。評審陳雨航表示,台北文學獎是競爭很激烈的獎項,他也對許含光演出自創曲《新年未老》時提到「老,是一瞬間的事情」特別有感,藉此鼓勵所有創作者,要趁年輕的階段,在最敏感、最有爆發力的時候努力寫作,千萬不能停止創作步伐。最後,蔡炳坤也提到,這些得獎作品不會只停留在頒獎典禮,市府會藉由不同的媒介延伸推廣,如公車捷運詩文海報、戲劇、音樂、舞蹈等形式,呈現文學的力量,讓大家更認識台北。
【社群網站洩情2】拍過同志雜誌 連俞涵不排斥女女戀
連俞涵跟李屏瑤相識多年,共通點也頗多,除了皆畢業自臺北藝術大學,也都是作家,喜歡雕琢字句,可以交流對文字創作或日常生活的感受。此外,都是貓奴的兩人,還有林予晞、鄭宜農及温貞菱等一票同溫層藝人朋友。三十五歲的李屏瑤,出版過小說《向光植物》和劇本《無眠》等,作品都與性別或同志議題相關。她曾以《家族排列》獲得台北文學獎優等獎;二○一八年以《同志百工圖》入選台北文學年金;今年出版的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則是記錄自己的人生故事,並分享她向母親出櫃的歷程。連俞涵(右)、李屏瑤(左)有不少共同的好朋友,例如林予晞(中)。(圖/翻攝自李屏瑤 IG)打扮中性的李屏瑤,自封「美女作家」,挑戰外界對於性別的標籤分類。她在新書介紹中寫道對性別框架的感受:「身分證數字開頭為二,非典型女生樣,過三十歲不婚不嫁,其他人都以譴責的目光望向你,這樣的我,感覺像是大家族裡的違章建築,容我以鐵皮加蓋的角度,寫冷暖分明的成長觀察。」巧合的是,連俞涵從小學就有不婚、不生的想法,她認為與其被婚姻或小孩綁住,不如過得自由點,好好愛自己就好。她也認為談戀愛不分性別,自己也嚮往擁有很純粹、浪漫的愛情。出道前的連俞涵,曾為女同志雜誌《LEZ》拍攝過封面及內頁照。(圖/翻攝自連俞涵臉書)除了在幾次的訪問中,透露過保留與同性戀愛的可能,連俞涵也在戲裡談過幾段同志情,像是同志電影《窩在妳的情慾裡縱火》、同志純愛短片《失物招領》和藝術短片《Solitude》;出道前的她,還為女同志雜誌《LEZ》拍封面照。連俞涵說過,她曾為同志角色做功課,試著體會同性的愛情,發現自己不排斥,也覺得演起感情戲,對手是男是女並無差別。本刊求證連俞涵,其出版社代為回覆:「少女展是和俞涵和一位學姊一起去看的,俞涵平常都和很多朋友一起去看展覽,就是朋友這樣而已。」至於與學姊李屏瑤是否為情侶關係?出版社再度表示「就是朋友」。而她們是否共遊日本?出版社表示:「俞涵去日本是忙著準備下一本書的內容,可能是一起去搜集資料,畢竟她們都從事文字工作。」
江常輝自曝尺寸大 解褲頭讓鮮肉驗明正身
靠著《花甲少年轉大人》中血癌末期攝影師一角走紅的江常輝,近日又接下故事工場推出的舞台劇《他們等待的那位果陀》,該劇本改編自台北文學獎首獎,在舞台上揭露交友軟體文化,江常輝也再度挑戰男男演出的尺度,不但在演出時解褲頭自曝大「尺寸」,還要飾演鮮肉一角的呂名堯摸一把,不該摸的地方都摸了!過去江常輝就曾在BL劇《是非》中飾演奕杰教授,帥氣的模樣迷倒一大票腐女粉絲,連走在路上都會被攔下合照,被問到繼《是非》後再接同志角色,會不會怕自己被定型,江常輝說「只要觀眾喜歡看我演任何性質角色,我都會全力以赴地演出,認爲詮譯出讓觀眾喜歡的角色,是演員的主要任務,但擔心鹹濕對話會讓爸媽無法接受。江常輝在舞台上尺度無上限,不但自曝尺寸大小,還要鮮肉角色的呂名堯驗明正身。(圖/故事工廠提供)江常輝透露自己在《花甲》之前已等待機會十年了,坦言自己缺乏勇氣不輕易跳脫舒適圈,直到經紀人給他當頭棒喝,「你為了你的人生,你做了什麼?」才讓他開始勇敢學習以前不曾做過的事,「以前我比較唯唯諾諾,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卻每一件事情都做不好,這次接演舞台劇壓力大,刺激了自己得要更勇敢,才能踏出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工廠推舞台劇《他們等待的那位果陀》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