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收入
」 GDP有錢人喜歡炫富? 她揭「真正富家千金」習慣
家庭收入和資產水平直接影響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富裕家庭通常有更多資金可以用於非必需品的消費,例如奢侈品和休閒娛樂。不過一位女網友分享,她認識一位家境富裕的女孩,家裡擁有許多房產,也給她不少零用錢,但她從不購買名牌,穿的衣服價格不超過600元,完全不像一般認為的有錢人。該名女網友在Dcard以「真的有女生家裡有錢卻不炫富嗎?」為題發文,提到自己身邊有一位女性朋友,家裡擁有許多房產,父母會把租金收入給她當零用錢,但她從來沒有顯露出家裡很有錢的樣子。原PO說這位朋友的父母從小就灌輸她節儉的觀念,因此她所有的東西都是平價的,從未買過名牌包或服飾,身上的衣服每件都不超過600元。原PO感到非常驚訝,「我以為有錢人都希望別人知道他們很有錢。」原PO也提到自己之前遇過有錢的女生朋友都會故意炫富,巴不得讓別人知道他們很有錢,或是因為怕別人看不起他們,所以就盡量買名牌包故意背給別人看,自己第一次遇過不會炫富但家裡有錢的女生,「好奇女生也會故意讓別人知道你家很有錢嗎?」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許多網友表示,真正的有錢人通常都很低調,而愛炫富的往往是暴發戶或小康家庭,「很多有錢人都很低調,尤其是那些家裡有錢,但錢不是自己賺來的人,不炫富是很合理的」、「其實這種家裡更會教導不要低估人性的惡,有錢到不行的,知道炫耀只會為自己帶來麻煩」、「真正富有的家庭通常不炫富,尤其是女孩,因為怕被有心人盯上」、「我遇過的都是很低調耶,妳可以看得出他們用的東西是有牌子的,可是他們不會主動說他們買了啥昂貴的東西」、「我也有一個朋友家裡超有錢,但他身上沒有任何精品。不過有些自卑的人還是會覺得他在炫富」。
女星昨病死、今復生! 她為宣導子宮頸癌防治出奇招
印度一名女星傳出因子宮頸癌而於32歲之齡驟逝,讓許多影迷相當錯愕,這名女星潘迪(Poonam Pandey)的官方IG帳號2日發布她因罹患子宮頸癌而病逝的消息,印度各大電視台、平面與網路媒體廣為報導。沒想到她3日「死而復生」,她指自己「假死」是為了宣導提高子宮頸癌的防治意識。印度女星驟逝卻復生,原來是宣導子宮頸癌防治出奇招。(圖/翻攝自X)潘迪3日在官方IG帳號發布影片表示「我還活著,沒有因子宮頸癌而死。但很不幸,成千上萬的婦女卻真的是因子宮頸癌而死」,她在影片中強調,子宮頸癌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即可有效預防,及早發現仍可妥善治療。潘迪同時在影片中對那些為她流淚或被她傷害的人道歉,她自知假死是極端作法,但她認為子宮頸癌是女性沉默殺手,需要大家立即關注,潘迪表示,一個名人之死能讓整個國家的新聞、談話節目、自媒體全都聚焦子宮頸癌,對於自己的「『死訊』引發的新聞效應」感到驕傲。潘迪3日在官方IG帳號發布影片表示「我還活著,沒有因子宮頸癌而死。但很不幸,成千上萬的婦女卻真的是因子宮頸癌而死」。(圖/翻攝自IG)這位女星2010年以模特兒出道,隔天她曾許諾若印度板球隊能奪冠將脫衣慶祝而一夕成名,當年印度板球隊果然奪冠,不過她因為輿論壓沒有兌現承諾,前一天,潘迪的經紀人查拉(Parul Chawla)對外「證實」潘迪因為子宮頸癌末期而死,印度媒體當天除了報導潘迪的「死訊」外,也大篇幅討論子宮頸癌的徵兆與防治方法。針對潘迪的做法,印度坊間則是出現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這是「廉價炒作」,但也有人認為潘迪的假死確實讓印度民眾關注到這個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Research on Cancer)過去就曾指出,印度共有6種最常見的癌症,分別是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肺癌、胃癌和大腸直腸癌。報告指出,在印度,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罹患口腔癌和子宮頸癌有關;而都市化、教育水準的提高及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整體社會經濟地位上升,則與罹患乳癌和大腸直腸癌風險增加有關,儘管印度一些地區的子宮頸癌發病率已有下降,但印度仍占全球子宮頸癌負擔的1/5。印度女星驟逝卻復生,原來是宣導子宮頸癌防治出奇招。(圖/翻攝自X)
陸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李克強:促進兩岸和平發展
大陸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在人民大會堂開跑,而這也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後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他表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分裂行為;而他們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據《新華社》報導,李克強表示,他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希望能促進兩岸的平發展,反對台獨的分裂行為,兩岸同胞要同舟共濟,一同復興中華民族的光榮偉業;中方在過去堅決維護國家主權,也意識到許多困難,所以今年政府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李克強說,他們堅持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新型國際關係,因為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也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至於經濟方面,李克強談到,今年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城鎮新增就業人口達1100萬人以上,失業率控在5.5%以內,消費漲幅約在3%。李克強表示,民眾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讓脫貧政策的影響持續發酵,基本養老、醫療、社會救助等政策力道也持加大;在防疫方面,疫苗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政府有效控制了地區疫情,保障了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美聯儲3日重申:致力實現2%通膨目標 「加息為必要之舉」
美聯儲(Fed)於周五(3日)發佈了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重申「堅定致力於實現2%的通膨目標」,持續加息將是合適和必要之舉。報告稱,美國核心服務通膨保持高漲,勞動力市場仍然極度緊張,將通膨率降低迴2%的代價或許是經濟增速低於趨勢水平。報告承認加息對商業與消費信貸領域的影響開始顯現,鮑威爾下周將就報告在國會聽證。這份報告屬於對過去半年貨幣政策實施、經濟與金融發展的回顧式總結,Fed主席鮑威爾將於3月7、8日分別出席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以及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聽證,也是他自去年11月中期選舉導致共和黨奪取眾議院多數席位後的首次國會聽證。在貨幣政策立場方面,Fed表示需要進一步加息才能恢復價格穩定,為了獲得足夠限制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立場,利率持續上調將是合適的。此前,鑑於貨幣政策的累計收緊以及對經濟和通膨影響的滯後性,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陸續放慢加息步伐。展望未來,報告稱,Fed會繼續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繼續「大幅減少」對美國國債和機構證券的持有,繼續監測未來勞動力市場狀況、通膨壓力和預期,以及金融和國際發展等各項數據對經濟前景評估的影響,並可能根據經濟和金融發展調整縮表的進程。報告坦言,在去年迅速加息和縮表之下,美國的GDP增長勢頭已經放緩。不包括淨出口和庫存投資等波動較大支出類別,私人國內最終需求指標在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均以低速增長。最近幾個月的製造業產出下降,房地產市場也因按揭利率上升而繼續萎縮,樓市活動急劇下降。儘管新訂單指數、商業信心和利潤預期都表明支出增長可能放緩。去年房地產行業的活動急劇收縮。過去幾個月製造業產出淨下降,調查顯示未來幾個月將持續疲軟。由於疫情期間積累的儲蓄支持,美國消費者支出在2022年繼續溫和增長,但經通膨調整後的實際可支配收入下滑,消費者信心低迷,消費信貸產品的拖欠率上升且貸款標準被收緊。去年下半年實際消費者支出增長1.8%,與上半年大致持平,消費增長集中在服務業、重回疫情前模式。在報告的總結陳述中,Fed提到,儘管自2022年中旬以來,隨著供應瓶頸緩解和能源價格下跌,美國通膨有所放緩,但仍遠高於2%的目標。勞動力市場仍然極度緊張,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名義工資增長放緩但仍處於高位。實際GDP增長在去年下半年回升,但經濟的潛在動力可能仍然低迷。為了使通膨率回到2%,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低於趨勢水平的經濟增長率,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的軟化。
陸農村結婚聘禮需花費天價? 婚姻總成本是可支配收入的16倍
大陸澎湃新闻14日報導,「『天價彩(聘)禮』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新湧現的民生問題,是婚姻締結與人口再生產的又一抑制性因素。」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性別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靳小怡及該院博士研究生段朱清近日發表〈透視「天價彩禮」:現狀、成因與治理〉一文指出,天價聘禮成了大陸農村的社會問題,成因複雜,導致適婚男女不得不推遲婚齡,甚至恐婚、不婚,還有部分家庭因天價聘禮而「因婚致貧、返貧」。研究基於2018年大陸11個省分抽樣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城鎮化發展深刻地影響了當前大陸農村地區的婚姻實踐,中國農村男性婚姻成本在構成與金額方面呈現出新的特徵。如,研究發現,2018年,11省農村男性的婚姻總成本均值,是當年大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倍; 男性為婚姻成本的主要承擔方,婚姻總成本持續保持在女性的三倍左右。作者分析,天價聘禮主要動因是性別失衡及人口流動導致的男性婚姻市場惡性競爭,以及城鎮化、市場經濟和現代觀念的衝擊,如資本下鄉使城市生活標準滲透進農村,結婚需求向城鎮生活標準靠近。作者提出,對於天價聘禮的治理,既要承認婚俗、明辨適當彩禮與天價聘禮的區別,也要從提升農村教育水準、加強小城鎮建設等根本途經入手。此外,作者特別提出,要保護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生存發展權益,滿足其養老需求,減輕對被迫未婚的大齡男性的社會排斥。研究指出,形成農村天價聘禮具體來看有兩方面:其一,男性婚姻擠壓與婚姻市場惡性競爭。婚姻市場中適婚男性絕對數量多於適婚女性,加劇男性對有限可婚配女性資源的競爭,使女性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女方聘禮「要價」逐漸攀升。作者總結,在婚姻擠壓與城鄉通婚圈融合導致競爭加劇的共同作用下,天價聘禮大多由貧困地區個人家庭條件較差的農村男性承擔。其二,城鎮化、市場經濟與現代觀念的衝擊。越來越多的人在婚姻實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次,城鎮化進程中的資本下鄉使城市生活標準滲透進農村,催生了物質化的思想觀念,錯誤地將高價聘禮與「有 面子」畫上等號。研究提出,目前大陸農村天價聘禮成因要綜合考慮,婚姻市場性別失衡、代際責任觀念較重、市場經濟衝擊較大、女性人口流失嚴重等均是造成天價聘禮的重要因素。
2023全球經濟衰退機率65%? 高盛預測露曙光「會軟著陸」
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本週發佈了一份關於2023年的預測報告,表達了一些非同尋常的預測,其中最反常規的預測包括美國在2023年將避免經濟衰退,能夠實現軟著陸。Jan Hatzius在報告中表示,對2023年最不一致的預測是美國將避免衰退。他預計,明年的就業缺口將穩步縮小,主要原因是就業機會進一步減少,但失業率也將有限地提高到略高於4%。勞動力市場再平衡和更溫和的通脹環境都應該將工資增長率降低到更可持續的水準。市場普遍認為未來12個月的衰退概率為65%,遠高於高盛預期的35%的概率。普遍預測反映了一種觀點,即貨幣政策的「長期和可變滯後」將在明年推動經濟陷入衰退。高盛最近發現,其他宏觀模型支持該行金融狀況指數增長衝動模型的結論,即加息對GDP增長的峰值影響是前置的。通脹方面,高盛認為,供應鏈復甦和商品行業通縮衝動所花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得多,但最終還是實現了。該行預計,這一持續的過程將推動核心商品通脹在明年出現負值,從而推動整體核心通脹的大部分下降。這將有助於將短期通脹預期推回到正常水準。從2021春季到2022年夏季,實際可支配收入下降,因為通貨膨脹超過了工資增長,大流行救濟計劃中的特別轉移支付到期。預計未來一年的實際收入將增長3.5%,這是由實際工資正增長、包括社會保障和食品券在內的轉移支付的生活成本大幅調整、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以及資本收益和等級攀升推動的實際稅率下降所支撐的。儘管利息收入和稅率正常化帶來的收益將主要來自高收入家庭,對支出的影響較小,但實際收入的轉變仍然是對2023年消費者前景相對樂觀的一個關鍵原因。美國利率方面,高盛預計聯盟公開市場委員會將在2月、3月和5月各加息25個基點,然後在2023年剩餘時間將基金利率維持在5~5.25%。高盛認為,聯盟公開市場委員不會降低利率,除非經濟有可能進入衰退,但該行預計明年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緊縮的貨幣政策能夠令人信服地降低通脹,預計聯盟公開市場委員會將保持政策利率不變,直到出現問題。債務上限方面,高盛認為債務上限紛爭,可能會在明年帶來最大的政治風險,預計它將在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的破壞方面與2011年的事件相媲美。也就是說,預計國會不會頒佈重大的財政改革。白宮可能會要求增加財政支持,但這看起來也不太可能,因為軟著陸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即使出現衰退,分裂的國會也難以應對。
美11月PCE同比增5.5% 強化Fed「鷹訊」借貸成本將維持高點
根據美國商務部周五(23日)公佈的數據,美聯儲(Fed)青睞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在11月降溫,同比增長5.5%,為2021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儘管美聯儲的加息週期正接近尾聲,但數據表明在Fed政策制定者對通脹保持穩定下行更有信心之前,借貸成本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於高點。與此同時,密西根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本月美國消費者對明年的通脹預期降至2021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準。然而,工資的增長速度對Fed而言仍然過快。數據還顯示,11月經通脹調整後的消費者支出環比持平,但官員們希望看到後續月份的更多數據以確認需求正在大幅降溫。11月核心PCE(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同比上升4.7%。儘管這對Fed官員是個好消息,但工資增長仍然強勁,尤其是在服務業。通脹調整後的可支配收入增長0.3%,而未經價格調整的薪資連續第二個月上漲0.5%。美國周五公佈的其他數據顯示,Fed此輪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最激烈的緊縮週期對美國經濟的其他領域產生了更顯著的影響。11月,美國制造商除飛機外的非國防資本貨物訂單僅增長0.2%,耐用品總訂單下降2.1%,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隨著抵押貸款利率從20年來的高點回落,對利率變化敏感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正趨於平穩。11月美國新房銷售量連續第二個月超預期上升,不過數據極不穩定。有經濟學家表示,與目前的房主相比建築商是更有動力的賣家(尤其是考慮到融資成本飆升),後者不想放棄3%或更低的抵押貸款。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新房銷售在上升而成屋銷售卻在下降。”密歇根大學的調查數據顯示,隨著本月短期和長期通脹預期下降,消費者對通脹的走勢越來越樂觀。這反映了通脹壓力緩解和燃油成本下降,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但數據也體現出高度的不確定性。雖然消費者信心指數似乎已從6月以來的歷史低點出現轉折,但其與消費者支出的走勢將取決於勞動力市場和收入的強弱程度。
超市工作不如兜售「打嗝、穿過衣物」 他改賣特殊私密物品月賺83萬
英國一名男子兜售洗澡水以及用過的內衣和球鞋等「特殊貼身物品」,居然能每月進帳22000英鎊,約新台幣83萬元,25歲吉布斯(Curtis Gibbs)因無法忍受高壓零售業環境,2019年從超市辭職後,為了還大筆卡債,開始在線上販售這些貼身特殊物品,大幅度改善個人經濟狀況。25歲吉布斯因無法忍受高壓零售業環境從超市辭職後,為了還大筆卡債,開始在線上販售這些貼身特殊物品。(圖/翻攝自@JOE_co_uk推特)根據多家英國媒體報導,來自伍爾弗漢普頓(Wolverhampton)的吉布斯從事零售業工作時,每個月最高收入約1300英鎊,換算約4.9萬元新台幣,但他因為信用卡加上貸款償還,使他負債5000英鎊,大約18萬元新台幣,眼看自己沒有多少可支配收入,因此他決定辭職並全心投入網上販售私密物品,就此人生帶出重大轉變。吉布斯剛開始使用推特推廣自己的平台,到現在總共積累了近15萬名粉絲,由於買家常常有需多特殊要求,比如要他洗過的洗澡水、用過的內衣和舊運動鞋,甚至還有人要求他喝下一瓶可樂,甚至要他對著空瓶打嗝把蓋子蓋上藏。吉布斯於是開了「OnlyFans」帳戶,賣起「私人特殊物品」,針對這些戀物痞買家客製化販售的商品,讓他收入變好,並大幅度改善經濟狀況,因此也獲得家人支持這項事業。吉布斯透露,自他開始嘗試在「OnlyFans」經營之後,才得知有戀物癖商品需求市場,從超市辭職後,他才開始認真將販售這些特殊商品視為個人事業經營,並透過個人社群平台積極發文分享累積更多粉絲後,現在還擁有手工藝工作室。對於現在的生活他相當滿意,認為終於財富自由,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想工作就工作,心理狀態非常穩定,且最高月收可達22000英鎊,薪水比零售工作多了整整3倍。吉布斯透露,自他開始嘗試在「OnlyFans」經營之後,才得知有戀物癖商品需求市場。(圖/翻攝自@MetroUK推特)
30歲禿頭男「想脫單結婚」!跑去植髮竟慘死 媽崩潰:兒全身黑色皮疹
印度男子拉希德(Athar Rasheed)長期有禿頭的困擾,為了讓自己外表變得體面,早日脫單結婚,因此跑去植髮,沒想到卻遇上不肖業者,最終敗血症慘死。他的母親將涉案4人全告上法院,表示不希望再有人因此死亡。根據法新社報導,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對個人外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早禿男性選擇植髮。然而在一個監管薄弱的行業,植髮的過程,少部分由在YouTube上自學的業餘人員執行,進而導致致命的後果。30歲印度男子拉希德(Athar Rasheed)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長期以來深受禿頭之苦。他希望自己看起來更英俊,早日結婚,同時渴望過上好的生活,在未來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並且讓家中其他2名姊妹嫁進好人家,因此有禿頭困擾的他選擇去植髮,希望讓自己的外表變得更好,讓自己擁有更多機會。怎料到,他在接受植髮後,引發敗血症,經治療後仍身亡。拉希德的母親痛哭,腫脹從頭上蔓延開來,兒子承受著可怕的痛苦,「我的兒子死得很痛苦,他的腎臟停止運作,然後所有其他器官都崩潰了。」她公開兒子死前的照片,不僅臉浮腫,全身還長出黑色皮疹。拉希德的母親將進行植髮手術的4人全告上法院,「我失去了我的兒子,我不希望再有父母因為少數人的詐欺行為,而失去他們的孩子。」印度頭髮修復外科醫師協會秘書辛格(Mayank Singh)直言,植髮手術的費用不便宜,因此有未經培訓的人員以極低的費用吸引人們進行手術,密醫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壞名聲,「人們認為這是小手術,但這個手術時間相當長,大約需要6到8個小時,並且涉及大量的局部麻醉,如果有人不了解我們需要做什麼,那麼它可能會成為不安全的程序。」印度國家醫療委員會則在9月發出警告,對以折扣價提供低於標準服務的診所數量激增感到震驚;他們指出,在工作坊或YouTube或類似平台上觀看教學影片,並不足以培訓包括頭髮移植在內的美容程序,只有經過適當培訓的醫生才能執行此類程序。
中國經濟增長回溫 第3季GDP年增3.9%
大陸國家統計局24日發布第3季GDP表現,統計單季GDP金額為30兆762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單季年增率3.9%,較上季僅0.4%大幅回升3.5個百分點。同時累計前3季GDP為87兆269億元,年增率3%,也較上半年回溫0.5個百分點。第一財經引述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第3季經濟運行基本符合預期,GDP增速明顯回升,工業生產恢復加快,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如果內需推動經濟增長動力不變,研判第4季與全年GDP增速將在3.5%至4%區間。大陸國家統計局24日也表示,將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告,前3季統計之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兆4779億元、年增4.2%,對經濟成長貢獻率9.3%;第二產業增加值35兆189億元、年增3.9%,對經濟成長貢獻48.8%;第三產業增加值46兆5300億元、年增2.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1.9%。雖然第3季GDP明顯反彈,但路透報導指出,第3季底因新冠疫情散發,大陸多地出現城市封控措施,恐讓大陸國內需求再次減弱、出口成長放緩,同時還有房地產降溫風險。根據野村證券指出,統計至10月17日,大陸有30個城市正在實施不同程度的疫情封控封鎖,影響約2.25億人,高於前一周的1.96億人。此外,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今年前3季的全大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萬7650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3.2%。分城鄉來看的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7482元、實際成長2.3%;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4600元、實際成長4.3%。
專家示警「A型肉毒桿菌恐有抗藥性」 79%消費者認效果降低
國際醫美神經毒素使用倫理委員會(Aesthetic Council for Ethical use of Neurotoxin Delivery ,ASCEND)在 2022 年英卡思亞洲年會(IMCAS)上發表了一篇專家共識論文《肉毒桿菌神經毒素 A 抗藥性的新興趨勢:國際跨科別專家共識會》。會議呼籲醫美執業人員應對常使用A型肉毒桿菌(BoNT-A)之消費者告知,其治療可能有免疫抗藥性的風險,進而導致治療失效。自 1999 年以來,A 型肉毒桿菌(BoNT-A)注射一直是世界上最普遍的醫美療程,同時也是頸部肌肉痙攣和上肢痙攣等症狀的首選治療方式。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尋求肉毒桿菌的治療,A 型肉毒桿菌在全球醫美領域的使用也呈現增長。尤其在亞太地區,隨著醫美消費者年輕化的趨勢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此一成長將更加顯著。由於 A 型肉毒桿菌的作用有時效性,需要重複注射以維持效果。然而,反覆注射純度不足或參雜複合性蛋白的A 型肉毒桿菌會刺激肉毒桿菌抗體形成,進而產生抵消肉毒桿菌活性的中和抗體(Nabs)。此現象會造成免疫抗藥性的發生,僅在初期治療時有效,隨後療效降低或變為無效。根據莫氏醫學美容集團與弗若斯特沙利文顧問公司合作,分別在 2018 和 2021 年進行的消費者研究,發現消費者反應A 型肉毒桿菌療效降低的比例有明顯上升(2018 年為 69%,而 2021 年為 79%)。為解決這種療效減弱的現象,消費者通常是增加肉毒桿菌注射劑量或增加治療頻率。在此背景下,本共識論文發表的目的:在提醒業界及民眾提高對A 型肉毒桿菌長期治療產生免疫抗藥性風險的警覺,「由於A 型肉毒桿菌療程通常需定期重複注射以維持療效,因此本專家共識會論文作者群建議:使用肉毒桿菌素應選用不易造成免疫反應且高度純化的純淨肉毒桿菌製劑。將中和抗體產生的風險降到最低,為一項明智的臨床抉擇。」Dr. Wilson Ho是香港醫美與神經學疾病專家,也是共識論文的作者之一,對A 型肉毒桿菌療程評論:「A 型肉毒桿菌在神經性疾病領域中被廣泛地運用,早期多用在神經性疾病的臨床治療,這些案例使用的劑量通常遠高於醫美界的用法用量。然而,在現今醫美趨勢下,A 型肉毒桿菌在醫美領域的可運用範圍及頻率顯著增加。因此,醫療界普遍認為,現今的消費者在醫美療程所接受的總劑量,很容易達到等同於或超越疾病治療所使用的劑量,導致消費者對A 型肉毒桿菌產生抗體的潛在風險可能增加。」Dr. Wilson Ho也呼籲醫美業者仔細評估消費者的治療史,包括過往各種治療中針對多種適應症的各項A 型肉毒桿菌療程,盡可能將造成肉毒桿菌抗體之風險降到最低。從臨床角度來看,使用高純度的純淨肉毒桿菌並在適當的時間間隔施用最小有效劑量,可有效降低肉毒桿菌抗藥性的發生。莫氏醫學美容集團台灣總經理洪淑芬也表示:「近年來台灣接觸醫美的消費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肉毒桿菌產品更是許多醫美消費者的首次療程選擇。由於肉毒桿菌產品療效通常維持3-6個月,需長期重複施打以維持最佳狀態。因此,選擇不易造成免疫抗藥性的純淨肉毒更顯得重要,才可長期維持完整療效。」本次論文發表的另一重點,是提醒消費者需瞭解免疫抗體潛在的風險。醫美療程須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個人化評估與詳盡說明A 型肉毒桿菌治療問題和潛在風險,包括免疫抗藥性及對未來治療的潛在影響。醫護專業人員除了說明目前治療的具體結果之外,在協助消費者理解療程對其自身及長期健康的影響,也扮演了關鍵角色。
蘋果撐大局2/中國市場報佳音 蘋果加大差異訂價穩客群
蘋果新款iPhone 14將上市,到底會如何定價也引發果粉的好奇,市場普遍認為,為了反映零組件價格,蘋果將有可能會調漲報價100美元,但也有消息指出,入門款凍漲但高階款漲。市場眾說紛紜中,需求端捎來好消息,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為穩定新機供貨,中國經銷商支付的訂金,已超過去年的iPhone 13,甚至創下新高紀錄。」顯示中國市場的iPhone 14需求將可高於iPhone 13。台灣手機大盤商透露,相較於中國的供給需求缺口,台灣落差較小,因此非電信及授權經銷商以外的通路商,都是會先觀察產品官方訂價及國內預購時的銷售狀況,看哪款機種比較熱銷,才會來搶貨。例如前兩年,iPhone 12系列是 Pro Max比較搶手,但是iPhone13則是Pro較熱銷,因此今年iPhone 14的狀況還要再觀察。蘋果新機還未上市,法人普遍指出,通膨問題、美元匯率、iPhone定價等,將是影響蘋果iPhone 14銷售的三大關鍵變數。果粉的忠誠度,將是支撐蘋果對抗通膨的變數的關鍵。(圖/蘋果公司提供)研究機構IDC全球研究總監Nabila Popal表示,「今年年初,(手機)市場面臨供給不足,目前已轉變成需求端問題。」隨產能和生產提升,供應端已獲改善,但通貨膨脹和經濟不確定性已嚴重抑制消費者支出,所有地區的庫存都在增加。投資公司Bernstein指出,蘋果的生態系統跟用戶的忠誠度,將是對抗通膨的利器,因為蘋果產品定位在偏高階領域,當客戶群可支配收入影響較小,蘋果受到的傷害也將會是最小。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蘋果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4系列將同樣推出四款新機,有別於以往,當中較受矚目的是僅於Pro系列採用最新處理器,除了顧及終端價格策略外,也更能突顯市場定位差異,在高通膨引起消費行為改變的趨勢下,可望廣納更多客源。原本市場傳出,今年iPhone 14訂價將較去年增加100美元,最新則傳出「凍漲」。韓國部落格Naver帳號yeux1122用戶發文轉述一家美國金融機構消息,「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趨緩下,蘋果高層決定,即將推出的入門款6.1吋iPhone價格將予以凍漲,以避免因為價格影響需求。」對於新機定價策略,法人從機種出貨比例推估。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iPhone14的高階機型若採用最新的A16處理器,將大幅推升其出貨比例,預估將從原本的40-50%,拉高到55-60%。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中國經銷商今年為iPhone 14支付的訂金比iPhone 13高,代表市場需求將比去年好。(圖/翻攝自壹讀官網、翻攝自phonearenr官網)「如果蘋果真的凍漲入門機種,但高階機種仍調漲,代表蘋果將利用產品的差異訂價來穩定不同的客群及公司獲利,由於入門機種續用舊款零組件,價格也可望調降,而高階機種也可因為漲價來反映成本,就可穩定獲利。」一位蘋果供應鏈主管說。無論影響蘋果新機銷量因素為何,占蘋果營收比重約20%的中國市場,在解封後傳出佳音,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原本第三季財測曾預期,中國先前封城將影響其在中國營收約40-80億美元,但是最後數字低於40億美元,最後大中華區交出單季營收146億美元,幾與去年同期的147億美元相當,代表中國需求仍屬強勁。」
第二波疫情衝擊印度手機市場 Q2大減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重創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第一季至第二季出貨萎縮達13%,市場排名前5大分別是小米、三星、Vivo、Realme及OPPO。面對第二波疫情,印度手機市場第二季萎縮達13%。(圖/Canalys)受到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手機市場在第二季時市場縮減了13%,僅剩下3,240部。從出貨量來看,小米以出貨量950萬台排名第一,市占達29%;排名第二是三星,出貨量為550萬台,市占為17%;第三名的Vivo出貨量以540萬台緊咬三星;第四及第五分別是Realme及OPPO,出貨量分別有490萬台及380萬台。市調機構Canalys研究分析師JashShah表示小米在第二季表現強勁,主要來自於紅米Note10系列的業績成長,而Realme利用降價來超越OPPO也創造不錯的成績。OPPO則在直營通路門市上擴大市場面向,即使利潤較低,但建構了不錯的營銷網路,增加銷售機會。從出貨狀況來看,由於2020年Q2正值疫情艱困時間,整體出貨基數低,相較之下,今年Q2雖進入第二波疫情,但在新經濟型態的復甦帶動下,已呈現反彈,同比相比成長率約有90%,漲幅數字亮眼。Canalys分析師Sanyam Chaurasia表示,COVID-19病例激增導致區域限制和經濟中斷,從而限制了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但預估印度市場將在 2021年下半隨著疫苗接種加速及手機品牌業者擴大促銷,將帶動市場反彈,加上疫情後的新經濟型態出現,可望降低因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
零售接近歷史新高 美國報復性消費驚人
在新冠肺炎流行一年的現在,出國旅行還無法恢復正常,擁有可支配收入的幸運者則選擇出門揮霍,被稱為「報復性消費」。美國零售額已接近歷史新高,不過受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用餐與度假,導致服務支出也大幅減少。根據商務部報告指出,占消費支出約三分之二的服務支出,較前一年減少5.3%。目前美國就業狀況正在改善,疫苗接種人數也持續在增加。因為新冠肺炎的流行,外加不知疫情何時才會結束,未雨綢繆的美國民眾寧可將錢放在銀行,讓美國1月個人儲蓄率急升到20.5%,寫下2020年5月來最高紀錄,創2020年5月以來的新高紀錄。在疫情前,唯一一次儲蓄率更高的時間點,卻是在二戰期間。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經濟的復甦,未來2季的消費者支出有望至少達到7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服務業的復甦可能會成為推動力。
中國將調整政策 以刺激經濟復甦
儘管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高於預期,但零售銷售疲軟,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金額人民幣39.1兆元,年減3.9%。政策顧問表示,政府將調整經濟政策以鼓勵消費。 增加就業機會在短期內被認為是關鍵,但增加消費需要進行改革以增加國民收入。中國國務院顧問認為,擴大向城市端的移民,提高最低工資以及限制大都市地區的汽車銷售等放寬措施都有益於增加消費。國家統計局於18日宣布的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2.3%,保持了主要國家唯一的正增長。同時,零售額下降了3.9%,為1968年以來最低。 分析人士認為,工資下降、儲蓄率及失業率增加以及對新冠肺炎的擔憂,都是讓消費疲軟的主因。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應從穩定就業開始,只有確保就業,才能增加普通大眾的收入。從長遠來看,提高最低工資,擴大從農村到城市的移民以及加強社會安全網也將導致收入和支出的增加。此外,在北京等大城市,汽車銷售受到限制。但倫敦,紐約和東京沒有此類限制,故應加以放寬,畢竟嚴格的限制會減少消費支出。2020年城市地區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2%,惟2019年增長為5.0%,可看出民眾明顯地減少消費、增加儲蓄。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的數據,2020年家庭儲蓄將增加11.3萬億元。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則表示,根據第4季投資、消費、出口領域的表現及月增率來看,消費已經逐漸呈現正成長態勢,有理由認為2021年第1季經濟會持續快速恢復。
A股春季行情年均漲幅22.8% 消費類股彈主旋律4面向看布局
台新投信分析,統計2002年以來A股歲末年初春季行情,持續時間最長112個交易日、最短17個交易日、平均為50天,滬深300漲幅最大高達89.6%、最小為5.7%、平均漲幅高達22.8%。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展望2021年A股春季行情,由於中國疫情控制得力,經濟持續復甦,中國央行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政策,皆有助於A股持續上演春季漲升行情,現在正是絕佳的加碼時機,建議優先布局政策大力作多的內需消費股。葉宇真指出,A股春季行情的形成主要有四個因素:一、歲末年初A股基本面數據少,處於財報空窗期;二、年初資金利率通常有所回落,有利資金行情;三、開年基於作夢行情的期待,投資者風險偏好較高;四、重大會議召開支撐股市:每年10-11月召開中共中央全會、12 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次年1-2月地方召開兩會、中國多部委召開年度工作會議、3月召開中國兩會等。台新投信根據海通證券2020年12月20日資料,整理出2010年至2020年十年來A股春季行情。(圖/台新投信提供) 台新投信根據海通證券2020年12月20日資料,整理出2010年至2020年十年來A股春季行情。(圖/台新投信提供) 葉宇真指出,中國去年第三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 5.4%,高於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增速 3.3%,汽車和高端白酒表現亮眼,反映高端消費增速崛起,隨著經濟復甦,服務業用工需求將提高。後續乳製品、餐飲、超市等大眾消費需求或將大增,可望持續帶動中國內需消費相關基金漲升行情。葉宇真表示,回顧A股2002年以來春季行情,剔除牛市中春季行情,餘下11年行情持續時間最長92個交易日,最短僅19個交易日,平均42天,期間滬深300漲幅最大30.2%,最小6%,平均16.5%。若只考慮過去7次牛市中的春季行情,行情持續時間最長112個交易日,最短17個交易日,平均65個交易日,期間滬深300漲幅最大89.6%、最小5.7%、平均35.3%。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A股指數斷崖式下跌,但春季行情漲幅仍有9.6%。
時間就是金錢 美國人平均1小時價值多少元?
俗諺說「時間就是金錢」,而人們實際上為了節省時間,也願意用金錢去「解決」,為了想知道人們如何評估時間的價值,研究者和乘車服務公司Lyft合作,想要實際算出1小時的價值。許多人都想知道時間的價值,對政府單位來說尤其重要,畢竟政府在判斷是否進行公共事業前,一定得考慮成本及相對的利益,才能判斷是否進行該計畫。例如建設道路、橋樑、鐵路都是為了節省時間,美國運輸部為了要讓納稅義務人覺得錢都有用在「刀口」上,經常需要進行時間等於多少價值的調查。由於私人移動和卡車司機之間有差別,所以移動所需要的時間轉換為金額並不容易。但1997年時,美國運輸部設計了一個公式,「一般人1小時生產的金額的半數等於縮短1小時移動時間的價值」,以這樣的方式來計算,目前1小時的價值約14美元(約新台幣400元。) 然而,研究團隊和Lyft則以「為了節省5分鐘願意花多少錢」做為實驗的前提,在新冠肺炎發生之前,即在紐約、波士頓、洛杉磯、舊金山、亞特蘭大、邁阿密、聖地牙哥、西雅圖、奧斯汀等9個城市進行研究,調查願意等待Lyft的時間及價格的資料。基於實驗,共有1400萬件等待時間及價格變更而影響的資訊,關係到人們為了能早點搭到車願意支付多少錢,這也確實地反映現實世界中,人們對於自己時間的價值,結果發現,對美國人來說,1小時的價值約19美元(約新台幣540元)。研究團隊的羅伯特(RobertMetcalfe)表示,我們推定的時間價值,比美國政府認定的價格還要高。而且,時間點不同,影響價格的波動更加明顯。像是上班時段,1小時的價格高出平均的50%,而且壞天氣時,願意等車的時間也會變短,下雨及下雪的日子,1小時的價值也會升高。不過,由於研究是在大城市進行,居民有足夠的可支配收入,對他們來說,搭出租車是很隨意的事,也可能會高估他們心中對於時間的價值,研究團隊也會繼續進行研究,找出最接近真實數字的價值。羅伯特認為,當今的決策者有低估人們的時間價值之虞,為了使政府更正確地評估公共政策的施行,讓移動及等待時間能夠更確實,這是團隊的目標。
超嚴格打房!廈門祭出最新政策 明文規定房價「1年不得漲逾5%」
近日,廈門發布《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未來5年將新增住房38萬套,同時規定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 騰訊網報導,廈門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它是大陸房價第4高的城市。深圳、上海、北京是房價最高的3個城市,而第4城不是廣州,也不是杭州,而是廈門。廈門房價之所以如此之高,有兩個原因:一是廈門與深圳相似,城市體量過小,作為核心區的廈門島更是寸土寸金;二是廈門是旅遊城市,也是福建人置業的首選地。 房價漲幅每年不得超5%,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廈門不是主動限制房價年漲幅的第一城,早在兩年前,東莞、寧德、昆明等城市都曾出台過類似政策。這一數字,有城市是5%,有城市是6%,還有城市是10%,背後並無統一標準。但似乎都或明或暗地默認了這一點:房價只漲不跌,所以才要特別強調控制漲幅。 從各地的政策表述來看,這應該是基於GDP增速、收入增速和物價水平而定。要知道,2019年大陸GDP增速已經下探到6%,2020年疫情影響之下剛剛轉正,未來隨著經濟放緩,GDP增速有可能降到5%以下。就此而言,房價漲幅每年不得超過5%,未必沒有合理性。 可以看到,過去20多年,大陸房價基本上都是每隔幾年翻一倍。如果按照5%的年漲幅,房價至少要15年才能翻一番。如果房價年漲幅真能控制在5%,那麼房市本身將會失去賺錢效應。畢竟,房子本身的折舊成本、房貸利率成本、物業費乃至未來可能的房地產稅等,加起來已經超過5%。
疫情趨緩經濟復甦 陸專家估武漢年GDP仍可入全國前10
武漢已經成為大陸疫後經濟復甦的指標,武漢雖然經歷封城,但今年上半年的GDP總量,已經恢復至去年的八成水平,大陸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第三、第四季度有望實現正增長,最後可望仍擠入大陸GDP總量前十名的大陸城市。作為湖北省省會,武漢是大陸中部的重點城市,2019年的經濟成長率為7.8%,其中數位經濟占比達40%左右,其GDP總量在大陸城市中排名第八。原本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5-7.8%。年初爆發疫情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令,1月23日武漢封城,一直到4月8日才解封,封城當然重創經濟,今年第一季度GDP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40.5%。解封逐步復工復產後,上半年武漢市GDP同比下降19.5%。下降幅度巨大,回升幅度也巨大,比一季度收窄幅度達一半,也就是說,以去年同期為評比標準,已經復原近8成。第三、第四季度有望實現正增長,武漢全年有望恢復至去年九成水平。此外,在封城衝擊零售與消費下,武漢的經濟復甦來自高新產業,根據武漢東湖高新發布2020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情況,上半年該區生產總值總量和增速均居武漢市各區之首,達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九成,其中二季度地區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3.5%,疫後經濟重振步入快車道。如果放大到湖北,上半年湖北省全省經濟態勢回升明顯,完成GDP總量17480.51億元(人民幣,下同),恢復至上年同期的八成,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9.3%,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9.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62.43億元,下降34.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0.8個百分點。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7115元和6357元,同比分別下降10.1%和8.8%。
膽敢預測川普「歷史性慘敗」 原來是出了名的這一家發重砲
預測美國大選出了名準確的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指出,如果不見美國經濟盡速從新冠疫情的打擊中復甦,疫情又遲遲不退散的話,美國總統川普恐連任夢碎,還會遭遇歷史性慘敗。牛津經濟研究院利用耶魯經濟學家費爾(Ray Fair)開發的政治預測模型預測,2020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將僅有35%得票率,慘輸民主黨對手拜登的65%。愛荷華、威斯康辛、密西根、賓州、俄亥俄、密蘇里、北卡羅萊納等州,2016年大選被共和黨攻下,但照牛津預測,2020大選將全落入民主黨手中。這將助拜登一舉囊括328張選舉人票,大勝僅斬獲210票的川普。新冠疫情爆發前,牛津經濟研究院模型的預測,看好川普贏得55%普選票順利連任,豈料殺出疫情程咬金,恐讓今年美國大選徹底翻盤。牛津經濟研究院在過去18次美國大選中,16次精準預測出普選票贏家,其模型主要依賴關鍵經濟指標產生預測,包括通膨、失業率、經通膨調整後的可支配收入等。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美國失業率從數月前的3.5%半世紀低點,飆升到近20%,而在大選前降回10%以下的機率渺茫。此外美國民眾所得受疫情影響大幅萎縮。